初中高中英语知识衔接

2022-10-25

第一篇:初中高中英语知识衔接

初中与高中数学衔接教案

初中与高中数学衔接中的因式分解

高中数学中,式子的恒等变形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变换,其中因式分解尤为重要。根据需要,在对一些式子整体分解或局部分解是高中数学学习中作为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但由于初中阶段新的课程标准中对因式分解,较以往的标准降低了要求,所以刚上高中的学生来说,在学习数学中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为此,本文根据高中阶段所需要的有关因式分解的要求,将初中阶段所学的因式分解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和拓宽。

现行的初中教材中,因式分解只介绍两种方法,即“提取公因式法”和“运用公式法”。实际因式分解还有两种方法需要掌握,即“十字相乘法”和“分组分解法”,而这两种方法在高中数学中都有用途,所以本文对因式分解的本质介绍的前提下,重点介绍后两种方法。

一、因式分解的概念

在现行初中教材中的因式分解的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乘积形式。 由概念不难看出,因式分解的本质就是经过恒等变形,将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所以过程是恒等变形,结果是化成“乘积”的形式,所以关键是如何进行恒等变形的问题。“提取公因式法”需要的过程是:将多项式每个项中所含的相同“结构”,即公因式提出来;“运用公式法”是从多项式的特殊“结构”,即逆向运用乘法公式的形式,运用公式分解因式。

这里还需要补充高中阶段能用到的适合分解因式的公式还有:

a3b3(ab)(a2abb2)ab(ab)(aabb)

二、十字相乘法

我们来观察 3322

x25x6x2(23)x232x2x3x23x(x2)3(x2)(x2)(x3)

又有在我们学习乘法运算时有:(xa)(xb)x2(ab)xab 因此在分解因式中有x2(ab)xab(xa)(xb) 注意观察上式的系数。

对于一个关于某个字母的二次项系数是1的二次三项式x2pxq,它的常数项可看作两个数,a与b的积,而一次项系数恰是a与b的和,它就可以分解为(x+a)(x+b),也就是令p=a+b,q=ab时,xpxqx(ab)xab(xa)(xb),用此方法分解因式关键在于a与b的值的确定。如何确定,看下面的“十字相乘”与分解因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b111aabx2(ab)xab(xa)(xb)

ab

22即二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解以后重新相乘再加得到一次项系数,进而可以分解因式。这样的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十字相乘法”。用此方法分解因式关键在于a与b的值的确定。

所以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的结构必须是“二次三项式”的形式。 例1:分解因式:

(1)x5x6 (2)x4x21 22 1 分析: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时,首先要找准各项的系数和常数项,然后利用来分系数,使得左边两数乘积为二次项系数,右边两项乘积为常数项,交叉相乘后结果作和,应与一次项系数同,这样就分解出来了。

评注:十字相乘时,要注意二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解后的搭配问题,比如:(1)中十字相乘

6112116也可以有其他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只适合于多项式x7x6,而不是6172x5x6。所以对每个二次三项式的分解因式,利用十字项乘法时,需要选择恰当的搭配才能成功。 同步练习: (1)x5x6 (2)x3x2 (3)x3x4 (4)xx12 例2:分解因式

(1)x2x8

(2)(ab)24(ab)3

分析:要想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应具备二次三项式的条件,有些多项式可以看作关于某个整体的二次三项式,也可以照上例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如(1)可以看作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2)可以看作关于(a+b)的二次三项式。

同步练习: (1)x5x4 (2)xy3xy2 (3)(xy)3(xy)4

例3:分解因式

(1)x23xy2y2

(2)3a2x215a2xy42a2y2

分析:当多项式中出现两个字母时,分解同前,只不过常数项也会出现字母,如(1)可以看作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则y就当作常数处理。(2)应先进行公因式的提取,再分解,记住,提取公因式是分解因式的第一步。

同步练习:

(1)x5xy6y (2)x10xy9y

例4:分解因式:

(1)2x7x3 (2)4xy5xy9y

2 422222422222422222224224分析:当二次项系数不是1时,数的分解不太容易,应不断试一试几种可分的情况,同时注意符号的合理匹配。

同步练习: (1)3xx2

(2)4x417x2y24y4

三、分组分解法

先看一个多项式的分解因式: 2(ab)c(ab)d(ab)(cd)。

这个题目结构非常清楚,有公因式(ab),所以直接提取即可。但如果待分解因式的多项式是acbcdabd,就不能直接提取公因式了,原因是把待分解的多项式由(ab)c(ab)d变形为比这个更原始的结构acbcdabd,但我们知道两个式子是恒等的。这种情况下,分解因式的过程自然就是:

acbcdabd

(ab)c(ab)d(ab)(cd)。这样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即将多项式适当分组后经过局部分解,化成可以整体分解的结构,最终可以整体分解的方法。不难看出,运用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时,关键是分组,如何分组是这种方法运用当中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分组的方式一般是多样的,其中首先要考虑能够局部分解,将多项式化成可以整体分解的结构。 例5 分解因式:

(1)a2x2b2y2a2y2b2x2 (2)a2abb4c (3)x22xyy23x3y2

(1)分析:在多项式a2x2b2y2a2y2b2x2中,第一项和第三项有公因式a,而第二项和第四项也有公因式b,这样观察到局部有公因式可提取,即可完成分组这个关键步骤。

评注:这个多项式分组的方式还有一种,即第一项与第四项组合,第二项与第三项组合。如何分组关键就是能否局部分解。由于整体分解时运用的是“提取公因式法”,所以这种分组分解法可叫做“间接提取公因式法”。 (2)分析:在多项式a2abb4c中,前三项是完全平方式,而第四项除了负号也是完全平方形式,这样前三项分成一组,最后一项分成另一组就可以构造平方差的结构。 (2)解: 22222222a22abb24c2(ab)2(2c)2(ab2c)(ab2c)评注:这个多项式的分解因式中,其他分组的方式是不能进行分解因式的,比如前两项组合在一起,后两项组合在一起,虽然都能局部分解,但不能进行整体分解,所以这种分组的方式是失败的。在对多项式的结构没有观察清楚的前提下,分组失败是经常出现的,但只要注意分组的方向,即恒等变形过程中,化成能够在局部分解的前提下,又能整体分解的结构,就能达到分解因式的目的。由于整体分解时运用的是“运用公式法”,所以这种分组分解法可叫做“间接运用公式法”。

22(3)分析:在多项式x2xyy3x3y2中,前三项是完全平方的结构,第四和第

3 五有公因式3,最后一项做为常数项,即可构造十字相乘法的结构。 (2)此题是二元二次多项式的特殊结构(三个二次项构成完全平方式),实际只要是可分解的二元二次多项式,其他结构的分解因式也可以经过局部分解,最后整体分解时也可运用十字相乘法分解,所以第一种方法是有局限性的。由于整体分解时运用的是“十字相乘法”,所以这种分组分解法可叫做“间接十字相乘法”。

同步练习:

(1)abbcadcd (2)x2y22yzz2

(3) x24xy4y23x6y2

*例6 分解因式:x23xy2y22x3y1

分析:根据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经过分组和局部分解将它化成关于x的二次三项的结构(或广义的十字相乘的结构),然后运用十字相乘法。

评注:本题除了上述两种方法之外,只要是经过分组和局部分解把多项式化成二次三项的形式,都能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比如:经过分组和局部分解化成关于y的二次三项式的结构(2y3(x1)y(x1)),不难看出,把多项式可以看成关于(x1)的二次三项式的结构等。 同步练习:

(1)x2xy6y23xy2

*例7 分解因式:x4 分析:这个多项式不能直接运用上面所介绍的四种方法分解因式,原因是不属于三种方法的任何一种结构形式。但由于将这个多项式可以看做关于x的二次式:即x44(x2)222,则容易想到配方成:x44(x2)222(x22)24x2,这样就可以分解因式。

评注:另一个角度看,实际是将合并后的多项式还原成原来的结构:

即x4x4x4x4,这样的过程我们可以说成是“填项或拆项分组法”,是“间接分组分解法”的一种。初中阶段,我们更多的是“合并”同类项,但实际数学变形当中,“拆同类项”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不同的是:“合并”的结果是唯一的,但“拆”的形式是无穷多种(如:x222224244221212xx2x2x23x22x2...),所以“拆”的时候要根22据我们需要的结构“拆”得准才可以。

除了“填项或拆项分组法”这种“间接分组分解法”以外,有的多项式首先化简才能分组,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也属于“间接分组分解法”,这种方法就叫做“化简分组法”。比如:多项式(axby)(aybx)的分解因式问题。 同步练习: 22a4a2b2b4

四、因式分解方法的系统归类

综上所述,整个高中阶段的分解因式需要我们掌握的方法可归类为:

4 提取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十字相乘法间接提取公因式法 分解因式的方法直接分组法间接运用公式法间接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间接分组分解法填项或拆项分组法化简分组法注意:

1.因式分解的方法多样性是由多项式结构的多样性引起的,即针对不同结构的多项式,采用不同的方法分解因式,所以如何选择恰当的方法关键是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征。观察的的顺序为:看是否有公因式看是否公式结构看是否二次三项式看是否可分组,以上都行不同就可考虑利用间接分组分解法。

2.以上所提到的方法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比如:公式法能分解的大都可用十字相乘法,十字相乘法能分解的可用分组拆项的方法转化为可提取公因式的结构等等。

3.除此以外,还有针对一些二次三项式,也可以运用求根法分解因式。即初三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得到的一个公式:ax2bxca(xx1)(xx2),其中x1,x2是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两个实根。

第二讲

一元二次方程(组)与一元二次函数

教学目的:

1.会熟练解一元二次方程 2.熟练掌握配方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回顾:

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常用的有:直接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和公式法 2.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b24acb2)

配方的公式是:axbxca(x 2a4a23.因式分解法的原理是符号法则:两数相乘有一个为〇则乘积为〇

bb24ac4.公式法的公式是:当b4ac0时,两根分别为x1,2

2ab

2 当b4ac0时,两根相等为x1x2

2a2 5

当b4ac0时,方程无解

二、应用拓展:

例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 x2x80

(2) 2x3x

5(3) 2x4x10

例2: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2x2-4x-1=0

(2)5x+2=3x2

(3)(x-2)(3x-5)=0

(4)4x2-3x+1=0

说明:公式法解题注意点

(1)首先要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2)强调确定a、b、c值时,不要把它们的符号弄错;

2(3)先计算b4ac的值,再代入公式

2222例3: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 5x4x0

(2)

5.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

扫盲练习

1.在下列方程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

).

①3x2+7=0

②ax2+bx+c=0

③(x-2)(x+5)=x2-1

④3x2-2x3x(x3)

(3) (x5)23x15

2x29x80

(2) 3x240

(3) 9x26x10

5=0 x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方程2x2=3(x-6)化为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别为( ).

A.2,3,-6

B.2,-3,18

C.2,-3,6

D.2,3,6 3.方程3x2-3=2x+1的二次项系数为____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_____,常数项为_________ 4.关于x的方程(2m2+m)xm+1+3x=6可能是一元二次方程吗?为什么?

5.下面哪些数是方程2x2+10x+12=0的根?

-4,-3,-2,-1,0,1,2,3,4 6.配方法巩固练习:对下列式子进行配方

(1)y2x24x5

(2)

yx2x5

(3)yx22x4

(4)y2x24x6

(5)

y5x22x7

6 (6)y2x22x2

(7)31yx23x24(9)y2x22x4

3

(8)

3yx24x5

21yx2x32(12)y1x24x7

3方法总结 (10)

(11)

1y3x2x1

41.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2+bx+c=0(a≠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3.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x2+bx+c=0(a≠0)后,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4.为了与以前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等只有一个解的区别,我们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5.配方法操作过程

1. 系数化1: 通过提取二次项前面的系数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2. 配方:在括号里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同时减去该值 3.完全平方:将配好的部分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 4.整理:去括号,整理成标准形式

第二篇:如何做好初中与高中的过渡与衔接

四川省资阳中学

欧质坤

从初中升入高中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飞跃,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次跨越。高一年级是学生从初中向高中过渡的阶段,在这一段过渡时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如何做好初高中过渡阶段的衔接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尽快顺利地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作为高一普通班的班主任,我在这里仅提出本学期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一些个人思考,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高一新生中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

1.行为处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平时主动承担班级事务的人较少;劳动观念淡薄,卫生工作经不起检查;同学间的小矛盾斤斤计较(开校之初,我班上就有几个男生为了踩坏眼镜的事情,追究责任时推来推去,个别当事人之间还不理不睬,折腾了将近两个星期才基本平息);行为习惯参差不齐等。

2.学习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学习的自主性问题,突出表现在被动学习、无所适从,很多学生在学习上离了老师就束手无策,对老师过分依赖。学习方法上,还停留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突出表现在记忆的机械性、分析问题的单一性和片面性等方面。还有相当部分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利用时间,进行有计划地复习或预习。有位学生在半期考试总结中写道:上了高中不久就发现,初中时那套百试不爽的法宝突然间失灵了,茫茫然无所适从,各科考试全线告急。

我想这主要是初、高中的知识结构与思维特点的差异所致。初中生由于其生理、心理特点,侧重于形象思维;而高中阶段的学习更注重于抽象和理性思维方式,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分析、概括、综合的能力。好多学校在初中时几乎没有自习课,学生基本上都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强化训练,成了不折不扣执行教师指令的“学习机”,形成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和对事物的惯性思维,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受到较大的抑制;到了高中,白天、晚上的所有自习课都全部交给学生自由安排,教师的“指令”突然消失,这又与刚刚结束的初三学习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许多已经习惯于执行指令的学生陡然感到被吊在半空中,有点茫然不知所措,一部分学生甚至觉得无事可干。正如长期关在笼子中的鸟,有一天打开了笼子,它反倒不知道怎么飞了。所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也就是从机械性记忆向理解性记忆过渡,从分析问题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向全面性、发散性发展,是高一新生的当务之急。

3.高一新生的共性的心理问题,成为他们适应高中学习与生活的绊脚石。

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较差,一方面自以为是,骄傲自满;另一方面一旦成绩不理想或工作、生活、为人处事等方面不如意,情绪就容易波动,耐挫能力较差。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表现:

(1)失落感:我看过一篇学生作文《高一回眸》,其中有这样一段学生的心理描写:从小学、初中一路杀过来,谁没担任过“一官半职”?想想自己在初中时是多么风光,何等“有作为”:一班之长,差不多每天都要站起来向全班发号施令。然而,上了高中,我什么都不是,居然连小组长也没捞到一个……不知不觉中,一切都由“主动”变为“被动”,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以前高高翘起的尾巴从此垂落下来了。

第 1 页

这种“失落”心理,在现在的高一学生中真是太普遍了。对于每一位能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说,都有其可以值得称道的昔日“辉煌”,特别是在特尖班和实验班中更是如此。我试着作了一个统计:我所在的23班是一个普通班,全国65名同学中,曾担任过班委、科代表职务的就有34人,获得各种荣誉称号的就有24人。可以说,他们都曾经是老师的宠儿,同学的榜样。但对有些学生来讲,学业的优秀往往掩盖了行为上和心理上的“营养不良”,使他们成为心理品质上的“低能儿”:自私、狭隘、偏激、任性、极端敏感、意志脆弱、自我中心等等。

造成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几辈人的娇惯,使其在成长过程中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稍有不如意,便小题大做。这类事件频频见诸报端,已经成为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入高中后,当学业的光环慢慢淡却,原来遥遥领先的成绩优势已不复存在,自然也就没有初中时那种众星捧月般的美好感觉了,面对这一心理“落差”,大部分同学还是能以一颗平常心找准自己的位臵,而有一小部分同学则缺乏心理准备,很难摆正心态,各方面的缺点也就渐渐暴露出来,甚至于自卑自怜,郁郁寡欢。其实,有这种“失落感”,正说明他还有一颗敏感、自尊、积极进取、不甘平庸的心,这正是大有作为的新起点。现在,很多班主任都在实行“自由竞选、轮流坐庄”的班级管理制度,只要正确定位、大胆锻炼、勇于探索,是金子总会闪闪发光的。

(2)失重感:有一位学生在总结中写到:永远也忘不了初三,是我读书以来最光辉的时候。那时大大小小的考试,2/3的冠军都由本人包揽,其余的基本上也为本人以亚军之势占领。所以,自然成长在老师的夸奖中,同学的羡慕里,父母的表扬中。而上高中后,却发现“高处不胜寒”!高中的第一次数学测验成绩,是我读书以来所经历的最低记录54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曾使人伤透心、流过泪的分数。

考进重点中学,对学生、家长、老师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耀。可是,这种荣耀,很快便成为学生的一种沉重的负担,成为压在心头的挥之不去的疑虑:在强手如林的新环境中,能否成功超越自我,继续保持昔日的辉煌?据我的了解,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刚进入高中的时候都曾有过这方面的忧虑。

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更高,日趋激烈的学习竞争环境等都与初中形成了比较大的反差。在初中阶段,各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少而浅,且这一阶段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中考试卷难度不大,或许通过突击复习、突击强化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到了高一,学生一下子要学九门课程,且九门都是考试科目,各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又在不断地增多加深,学科授课时间减少,考试难度明显增加,面对新的课程,面对三年以后的高考,学生之间的竞争更加剧烈,再加上学生对高中学习的难度没有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在学生心中形成了较大的初、高中学习的反差,给学生身心带来双重压力,较大程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孤立感:学会做人天地宽

从生理角度而言,人都有交流、宣泄、归属的需要。根据我们的调查,相当一部分学生处在“想与人交往,却怕与人交往,也不善于交往;渴望友情,却不知道如何与同学、朋友友好相处;渴求理解,却不懂得去理解他人”的尴尬处境。“交往的剥夺”与“情感的剥夺”一样,都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心理伤害。学会做人是立足社会之本,由此可见,人际关系的适应,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多数学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融入到群体之中,但其中也有少数性格内向、具有一定社交障碍的学生,因种种

第 2 页

原因导致其“闭锁心理”不断增强,形成一种心理缺陷,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然而,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走出社交障碍的阴影,融入广阔的天地,也并非易事。首先,必须具备足够的勇气与自信,经常正向自我暗示,激励自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并坦然接受可能遭遇的挫折;其次,要学习交往的艺术:正视自己、宽容他人、真诚主动、不拘小节、学会倾听、学会微笑、学会欣赏(别人)。

二、本学期的几点做法

1.加强常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对新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清楚,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此,我按照学校和年级的要求,充分利用好学校组织的军训、入学教育等活动的同时,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资阳中学学生八不准》等,使学生明确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同时,还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订了一系列班规,使班级管理制度化,班规的执行情况由专人负责登记,期末评优评先,操行评定均与登记情况挂勾,做到奖惩分明,不论奖还是罚都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学生的自律,并在班级中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耐挫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2.选好用好班委干部,变“依赖型”管理方式为“开放型”管理方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让他们成为班级的主人。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强,班主任事必躬亲,学生只是被动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缺乏主动性,自主能力较差。

由于我班学生中有很多人在初中担任过班级干部,因此我并没有立即确定班委会成员,而是先让学生作自我介绍,在介绍中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以便同学间的相互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自愿报名担任班团干部职务,产生临时班委,然后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放手让他们大胆开展工作,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我只是经常进行一些指导。半学期后,我通过班上学生无记名投票、同学推荐等方式确定班委候选人,让他们上台进行竞选演讲,然后由全班同学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每名候选人平时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工作热情和责任心等,当场举手当场唱票,选举出他们信任的、真正有能力的同学担任班委干部。从最后选出的新班委成员来看,这些同学都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在同学中威信较高,原来临时班委中责任心不强,只管自己不管别人,同学意见较大的都没有入选,而之前不是临时班委的好些同学这次却被选进了新班委。

通过这两个星期的运作来看,新班委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责任心以及同学的信任感都有很大的好转,全班多数同学自主管理班级的积极性也有了明显提高。

3.关爱学生,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做一个平民型的班主任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平易近人,对学生和蔼可亲,充满爱心的班主任,总是深受学生的欢迎,也最容易走近学生的心灵。

作为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一些原来在初中是班级佼佼者、教师的宠儿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发现自己再也没有优势可言。随着地位的改变和课业负担的加重等原因,再加上到处都是互不熟悉面孔和陌生的环境,致使一部分学生一时还很难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心理出现了极大的反差,很容易出现困惑、失落、焦虑、胆怯等不良心理现象。这时,班主任嘘寒问暖的关爱,或是帮助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第 3 页

会让学生很受感动。再说新同学来到一个陌生的学校,特别希望能得到班主任老师的“厚爱”,我们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及时主动地找学生交流。

为此,身为班主任,我处处做一个“有心人”,经常注意学生的言行,通过学生的自我情况介绍、语文老师收取的学生周记、学生的阶段总结等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时常和学生聊天、谈心,消除心理障碍。同时,也创造和提供机会让学生与科任老师进行交流、沟通,比如贺春华、鲍春燕、陈红丽等。

我们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注意语气要温和,随意些,不要过于严肃,场合可在办公室,教室,寝室或操场,总之,不要让学生有拘束感,紧张感。由于我很注意这些,以至于很多学生遇到不高兴的事,都会主动和我交流。可见,只要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主动亲近学生,取得了学生的信任,就能及时化解学生的心结,做学生思想工作也会事半功倍。

总之,初、高中的衔接,高一的适应问题是客观存在,不容回避的问题。作为教师,特别是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要有正视、关注、容纳这些问题的勇气,更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去分析、寻找相应的对策,指导学生走过这段崎岖的心路。

第 4 页

第三篇:2010年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材料

高一年语文备课组

一、词类

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一)实词

1.名词:表人和事物的名称。

(1)表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如:学生、书、瓜、菜、计算机 (2)表时间的叫时间名词,如:早、晚、上午、清晨

(3)表方位的叫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

(4)表专用名称的叫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

(5)表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6)表处所的叫处所名词,如:墙上、书屋

2.动词:表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表动作、行为的, 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 (2)表发展、变化的, 如:变化、生长

(3)表存现的, 如:有、无、消失、存在 (4)表使令的, 如:使、让、叫 (5)表判断的, 如:是 (6)表相似的, 如:象、似

(7)表心理活动, 如:爱、想、喜欢、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 (8)表能够、愿意的,叫能愿动词,如:能、会、要、应、肯、敢、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

3.形容词:表人或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

(1)表事物的形状, 如:高、矮、胖、瘦、大、小

(2)表事物的性质, 如:美、丑、恶、甜、苦、好、坏、奢侈 (3)表事物的状态, 如:快、慢、迅速 4.数词:表人或事物数目的词。

(1)表确数的, 如:

一、

十、亿、半 (2)表概数的, 如:几、一些、上万 (3)表序数的, 如:第

一、老九 (4)表分数的, 如:三分之

一、七成

5.量词:表人、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 (1)表物量的, 如:个、张、只、支、寸、吨

1 (2)表动量的, 如:次、下、回、趟、场 6.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1)表人称代词的, 如: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咱们、自己、人家 (2)表指示代词的, 如:这、那、这样、那样、这儿、这里、那里 (3)表疑问代词的, 如:谁、什么、怎样、哪、哪儿、哪里

(二)虚词

1.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表程度、时间、范围等。 (1)表程度的, 如:很、极、最、太、越、稍、颇、非常 (2)表时间的, 如:已、刚、才、常、曾、将、立刻、马上 (3)表范围的, 如:都、全、总、单、仅、只、一概、一律 (4)表语气的, 如:岂、却、就、竟、简直、难道 (5)表肯定的, 如:准、必、的确、确实

(6)表否定的, 如:不、别、未、莫、无、勿、没有 (7)表示情态、方式的,如:正好、忽然、亲自、仿佛、连忙 (8)表重复的, 如:又、再、还、尤

(9)表处所的, 如:到处、处处、随处、四处 【注意】:“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2.介词:用在名词(或短语)、代词前边,与之构成介宾短语,表方向、处所、方式、时间、对象、比较,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1)介方向、处所,如:从、自、往、朝、向、在、于 (2)介方式、方法,如:以、依、照、凭、按 (3)介时间, 如:从、自从、在、于、当 (4)介目的, 如:为、为了、为着 (5)介原因, 如:由、由于、因

(6)介对象, 如:把、对、对于、关于、至于、除了 (7)介比较, 如:比、跟、同 (8)介行为发出者,如:被 【注意】:介词与动词的区别:在、到、给、比 如:他在学校学习(介词); 他在学校 (动词) 他工作到深夜(介词); 他到了 (动词) 他给我讲故事(介词); 你把书给他(动词) 他比你差 (介词); 他们比一下(动词) 3.连词:连接词、短语、句子、表示某种关系。

(1)表并列, 如:和、同、跟、与、及、而、以及、并且 (2)表递进, 如:而且、并且、况且、不但 (3)表选择, 如:或、或者

(4)表转折, 如:虽然、尽管、但是、可是、然而、不过 (5)表假设, 如:如果、假如、倘若、要是、即使

(6)表条件, 如:只要、只有、除非、无论、不论、不管、任凭

2 (7)表因果, 如:因为、既然、所以、因此、于是、那么 (8)表取舍, 如:与其、宁可、不如 【注意】:连词与介词的区别:和、同、跟、与 如:你和他都有希望(连词); 你明天和他商量一下(介词)

大力发展科学与艺术(连词); 这件事与他无关(介词)

4.助词:附在词或短语、句子后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或语气。 (1)结构助词, 如:的、地、得、所、似的 (2)动态助词, 如:着、了、过

(3)语气助词, 如:啊、吗、呢、吧、呐、呀、么、哇 5.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 (1)表感叹, 如:啊、哎、呀、哇 (2)表招呼、应答,如:喂、哎、哦 6.拟声词:这是摸拟声音的词。

如:呜、哗哗、轰隆、咚咚、沙沙沙、呼啦啦

二、词组(短语)

是指词和词组合成的比词大、比句子小的语言单位词。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并列关系)

如:长江黄河 调查研究 万紫千红 丰功伟绩 光荣而艰巨 理直气壮 省、地、县

2.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和在它们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组成。(修饰关系) (1)由修饰定语和名词中心语组成的。

如:我的老师 一个顾客 黔驴之技 (2)由修饰状语和动词、形容词组成的。

如:小心翻阅 突然发现 更加坚强 非常壮观

3.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它的宾语组成。宾语在动词之后,是动词的支配成分,表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支配关系)

如:吃晚饭 像珍珠 关心集体 顾全大局 饱经风霜

4.补充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和补语组成。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补充关系)

(1)是动补短语,如:看明白 洗干净 做得完 翻了一阵 (2)是形补短语,如:好许多 傻呆了 绿油油 热得出汗

5.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主语在前,表示陈述对象;谓语在后,表示陈述的内容。(陈述关系)

如:天气好 红旗飘扬 心花怒放 人声嘈杂 今天星期六

6.介宾短语:介词在前,其他词语(主要是名词或代词等短语)在后组成的短语。 如:在中国、对他们、从今年、关于他、向大家、为广大群众

7.复指短语:是两个词或短语指同一个人或事物,并作同一个成分的,彼此有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关系。(新语法将复指短语与同位短语合二为一)

3 如:故乡重庆 雷锋叔叔 春秋两季 我们每一个人 8.连动短语:由动词或动词短语连用而成的短语。 如:踢球去、领书去、画蛇添足、守株待兔、买菜回来 9.兼语短语:由动宾短语套主谓短语组成。

如:叫我去 请他来 引狼入室 请君入瓮

10.的字短语:在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后边加上“的”构成名词性短语(只是“的”字后面省略了中心词)。(通常做主语和宾语) 如:吃的 穿的 红的 教书的 唱歌的 【注意】:代词后边加“的”时较特殊。如:①我的书在这里(这是定语,并非“的”字短语;②书是我的(此句“我的”属“的”字短语作宾语)

三、句子

1.句子: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带着一定语调、表示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使用单位。 2.句子分类:按句子结构分为单句和复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3.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构成的,称为主谓句;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称为非主谓句。

(1)主谓句:她‖瓜子脸; 她‖身份特殊

(2)非主谓句:蛇! 站住! 好在的雨呀! 禁止吸烟! 嘿! 4.单句的成分及概念: (1)句子成分及位置:

[状]+(定)+ 主 +[状]+ 谓 +<补>+(定)+ 宾 (2)概念:

a.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b.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 “是什么”或“怎么样”。

c.宾语:在谓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d.定语:是名词或代词前面的连带成分,主要用来修饰、限定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e.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f.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是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附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5.分析步骤:

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分成主语和谓语; 第二步,找宾语,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

第三步,找定、状、补语。定语到主语的前边和宾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的前面或主语的前面,补语在谓语的后面。

4 6.两个特殊的句子:

①.双宾语:有的动词(如“给、送、教、告诉”等)可以带两个宾语。这样的宾语叫双宾语。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

如:a.给我笔 b.教你(一首)歌

②.兼语句:是指一个成分一身兼二任,既做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又做后一个动词的主语,这样的句子叫兼语句。

前一个谓语多由使令动词充当。常见的使令动词有:使、让、叫、派、命令、吩咐、禁止、请求、选举、教、劝、号召等。

如:a.大家‖[一致]选小萍做代表。(兼语句) b.叔叔‖打电话叫我去。(连动套接兼语) 7.句子成分分析示例: 【符号】:()定语, []状语,<>补语,‖隔主谓, 宾语, 兼语 ①苹果‖[一共]两公斤

②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风格。

③(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文化)的繁荣。 ④(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⑤口顾自己,不顾集体,这‖是(一种很不好)的思想。

⑥我‖相信, 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初高中语文衔接语法知识训练题

一、下列实词各属于哪类词?按提示将ABCD填入下列括号中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代词

1、简洁( )

2、关心(

)

3、知识(

)

4、知悉( )

5、以前(

)

6、积极(

)

7、友好(

)

8、友谊(

)

9、渴望(

)

10、愿望(

)

11、火线( )

12、火红( )

13、专家( )

14、大家( )

15、底层( )

16、关闭( )

17、企图( )

18、咱们( )

19、意图( )20、目的( )

21、限制( )

22、怎样( )

23、放假( )

24、特征( )

25、寒冷( )

26、成绩( )

27、成功( )

28、坚决( )

29、坚持( )30、疑问( )

31、怀疑( )

32、使用( )

33、效用( )

34、约束( )

35、拘束( )

36、这里( )

37、热爱( )

38、可爱( )

39、多少( )40、兴趣( )

41、兴奋( )

42、决定( )

43、决心( )

44、那些( )

45、存在( )

46、失望( )

47、亲切( )

48、限度( )

49、它们( )50、伟大( )

二、下列虚词各属于哪类词?按提示将ABCD填入下列括号中

A、副词 B、介词 C、连词 D、助词

1、简直( )

2、关于( )

3、顿时( )

4、以及( )

5、罢了( )

6、假如( )

7、曾经( )

8、屡次( )

9、所以( )

10、极为( )

11、索性( )

12、虽然( )

13、根据( )

14、一再( )

15、着( )

16、其实( )

17、自从( )

18、对于( )

19、立刻( )20、被( )

5

21、即使( )

22、终于( )

23、按照( )

24、况且( )

25、把( )

三、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按提示将ABCD填入下列括号中

A、并列短语 B、偏正短语 C、主谓短语 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

1、经济发展( )

2、发展经济( )

3、描写景物( )

4、景物描写( )

5、我的弟弟( )

6、我和弟弟( )

7、历史悠久( )

8、悠久历史( )

9、我国文学( )

10、我国的文学( )

11、表达见解( )

12、表达的见解( )

13、市场繁荣( )

14、市场的繁荣( )

15、风俗习惯( )

16、变化规律( )

17、继往开来( )

18、整修一新( )

19、交头接耳( )20、思维敏捷( )

21、讨论一下( )

22、前程远大( )

23、理想王国( )

24、襟怀坦白( )

25、竞选总统( )

26、销售计划( )

27、色彩缤纷( )

28、交通规则( )

29、风和日丽( )30、激动不已( )

31、禁止吸烟( )

32、辛勤耕耘( )

33、巍峨挺立( )

34、不断发生( )

35、气氛热烈( )

36、 打扫干净( )

37、全神贯注( )

38、站在桥下( )

39、生动形象( )40、联系实际( )

四、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词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 ) A、在写作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B、她从不显露她同这些之中的矛盾。

C、那时候,徐老师教给了我许多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D、离开王老师已经十多年了,他仍然没有忘记老师当初同他说的那些话。

2、下列加点的词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 ) A、这次月考,大家一定要用2 B铅笔填机读卡,不能用钢笔和圆珠笔。 B、你用这种方法,一定能解除这道数学难题。 C、那件事发生时,我恰好在教室里。 D、这次学生代表大会只通过了一项决议。

3、下列加点的词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 ) A、假如我们人类都能像树一样地活着,那么世界一定会变得和平宁静,变得进步美好。 B、当他把这件事情告诉我的时候,我同样感到很吃惊的。 C、只有2009年中考这一次,王伟光才比刘平多考了16分。 D、这铁一般的事实,给了昔日侵略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4、关于下列加点的词词性判断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1)刚进高中,他就立志要考上他最理想的北京大学。 (2)每个人都应该有他自己的理想,并努力为之奋斗。 (3) 我们认为这种处理办法代表了大部分同学的意见。

(4) 这次学生会主席的选举需要每班派出10名学生当代表。 A、(1)和(2)词性相同,(3)和(4)词性不同 B、(1)和(2)词性不同,(3)和(4)词性相同 C、(1)和(3)词性不同,(2)和(4)词性相同 D、(1)(2)(3)(4)词性都不同

5、关于下列加点的词词性判断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6 (1)你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先要端正学习态度。 (2)自从他改掉那些毛病以后,他每天上课都坐得很端正。 (3) 从那以后,他在家一直很规矩。

(4) 针对2008年许多基金公司明星经理跳槽的事,有识之士呼吁要对此事立个规矩。 A、(1)和(2)词性相同,(3)和(4)词性不同 B、(1)和(2)词性不同,(3)和(4)词性相同 C、(1)和(2)词性不同,(3)和(4)词性不同 D、(1)和(2)词性相同,(3)和(4)词性相同

6、选出全是偏正短语的一组: ( ) A.报纸杂志 多么自豪 他们的朋友 保持安静 B.我的祖国 非常疲乏 皎洁的月光 破格提拔 C.雄伟壮丽 果子成熟 美丽的风景 表达清楚 D.打量一番 紧张不安 悠扬的笛声 刻苦钻研

7、选出下列短语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 ( ) A、语文老师 感情真挚 可爱的中国 分外妖娆 B、聪明伶俐 漂亮美观 老师和同学 勇敢顽强 C、格外清新 统筹方法 最可爱的人 洗洗手绢 D、态度严肃 主要原因 北京立交桥 新闻记者

8、选出下列对短语判断说法正确的一项 ( ) A、热爱泸州 调查研究 热烈祝贺 坚持原则 读两遍(动宾短语)

B、紧密团结 丰富词汇 我的志愿 伟大祖国 很热闹(偏正短语)

C、师生员工 赏心悦目 繁荣富强 湖光山色 读和写(并列短语)

D、家乡富裕 成果辉煌 大地振动 房屋倒塌 站起来(主谓短语)

五、判定下列句子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打勾,错误的划叉,并改正。

1、经过三个月的刻苦学习,才使他终于考上了理想的重点高中。 ( )

2、我们还需注意培养和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 ( )

3、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 )

4、有无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我们能否取得进步的重要条件。 ( )

5、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努力改进工作方法。( )

6、其他人都走了,只有他一人在厂里操持工作。 ( )

7、这个问题你应该原原本本解释清楚,否则不可能不让人产生怀疑。 ( )

8、对这种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我们应予以严厉打击。( )

9、止咳祛痰片主要成分是由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 ( )

10、在中小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素质教育,是目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 )

11、兔子泛滥成灾,糟蹋了整个牧场,使誉满全球的澳洲绵羊成倍减少。 ( )

12、昨天她去超市买了些茄子、黄瓜、苹果、蔬菜和肉等,留着今天吃。 ( )

13、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 )

六、写出下列句子的主干

1、中国选手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获得男子自选手枪的冠军。

2、初中三年,我为了考上理想的高中从来没有看过血腥凶杀的垃圾书。

3、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 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

5、我们从不相信藏独分子说的那些骗人的鬼话。

6、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7、在一个闷热的下午,电视屏幕上正显示着北京奥运会足球赛的某一场比赛。

8、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就又重现在我眼前。

参考答案

一、

1、C

2、B

3、A

4、B

5、A

6、C

7、C

8、A

9、B

10、A

11、A

12、C

13、A

14、D

15、A

16、B

17、B

18、D

19、A 20、A

21、B

22、D

23、B

24、A

25、C

26、A

27、C

28、C

29、B30、A

31、B

32、B

33、A

34、B

35、C

36、D

37、B

38、C

39、D40、A

41、C

42、B

43、A

44、D

45、B

46、C

47、C

48、A

49、D50、C

二、

1、A

2、B

3、A

4、C

5、D

6、C

7、A

8、A

9、C

10、A

11、A

12、C

13、B

14、A

15、D

16、A

17、B

18、B

19、A 20、B

21、C

22、A

23、B

24、C

25、B

三、

1、C

2、D

3、D

4、B

5、B

6、A

7、C

8、B

9、B

10、B

11、D

12、B

13、C

14、B

15、A

16、B

17、A

18、E

19、A 20、C

21、E

22、C

23、B

24、C

25、D

26、B

27、C

28、B

29、A 30、E

31、D

32、B

33、B

34、B

35、C

36、E

37、C

38、E

39、A40、D

四、

1、A(连词,其余为介词)

2、B(介词,其余为动词)

3、D(动词,其余为介词)

4、C((2)和(4)都是名词,(1)为形容词,(3)是动词)

5、C((1)为动词,(2)为形容词,(3)为形容词,(4)为名词)

6、B(A 项“报纸杂志”为并列,“保持安静”为动宾;C项“雄伟壮丽”为并列,“果子成熟”为主谓,“表达清楚”为动补;D项“打量一番”为动补,“紧张不安”为主谓)

7、B(并列A项“感情真挚”为主谓,其余为偏正;C项“洗洗手绢”为动宾,其余为偏正;D项“态度严肃”为主谓)

8、C(A项“调查研究”为并列,“读两遍”为动补;B项“丰富词汇”为动宾;D项“站起来”为动补)

五、

1、错,介词使主语缺失。

2、错,“培养”和“水平”动宾不搭配,主谓宾当中只要有并列,有可能有一个不搭配。

3、错,歧义,可理解为嘱咐的是几所学校的领导,也可理解为一所学校的几个领导。

4、对,两面与两面相对。

5、错,“避免”后面不能再跟否定形式。

6、错,“都”与“只有他一人”矛盾。

7、对,双重否定。

8、错,“仿造”的是名牌,制造的才是“伪劣产品”

9、错,句子杂糅,应为“主要成分是„„”,删去“配制而成”或“是有„„配制而成”,删去“主要成分”。

10、错,“目前”与“当务之急”重复。

11、错,数量的减少只能用分数或百分数,增加才能用倍数。

12、错,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不能并列,“黄瓜”“茄子”属于“蔬菜”。

13、错,主语和关联词关系问题,两个分句如是一个主语,主语在关联词前,如是两个主语,主语在关联词之后。

六、

1、许海峰获得冠军。

2、我没有看过垃圾书。

3、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

4、水和二氧化碳是原料。

5、我们不相信鬼话。

6、发现提供证据。

7、电视屏幕上正显示比赛。

8、笑容教导重现。(找句子主干要注意的问题:

1、碰到有否定词“不、没、没有”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保留在句子主干中。

2、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词是并列结构的,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找出。

3、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应把整个短语保留在主干里。)

第四篇:如何做好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怎样做好小初英语衔接?

太行路学校

王艳

上周三早上,我们有幸和中学教师在一起,就英语怎样做好小初衔接这个话题进行了一次教研活动。在交流之后,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就怎么做好小初衔接谈几点个人看法:

第一,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由于小学英语处于开设初期,师资力量匮乏,许多学校都存在非英语专业教师担任小学英语教学岗位。主要表现在未受过专业培训就直接上岗,自身语音语调不标准、基本语法知识不正确,导致学生出现错误性知识。所以难免受到中学英语教师的抱怨。近几年来,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做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欣喜地看到小学英语教师队伍越来越专业化,教师起点高了,他们的工作重心就直接落脚在教学方法和经验探讨上。鉴于目前我市许多孩子在入学前接触过英语,家长和社会对小学英语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小学英语教师绝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从自身的语音、语调、英语基本知识和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第二,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多年来部分人把小学英语作为副课对待,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诸多因素导致了中小学英语接轨时,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对小学开设英语课的种种看法。家长对子女的关注仅限于是否会读单词、句子,社会对于小学英语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明确提出小学生毕业,英语要完成二级目标。许多小学英语教师虽然学过多次新课标,但领悟到的真谛却是凤毛麟角,他们认为小学英语只要听听说说培养兴趣即可,没有中、高考那样的压力,学校领导、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学多少算多少,没学会的进入初中以后,中学教师会重新教。

笫三,要领悟课标真谛。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学习的源泉”,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应多鼓励,少责备,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教师要想办法提高课堂效率,备课就要充分分析学生的具体学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重要内容反复操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无论是课堂设计,还是作业布置以及词汇、课文默写,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培养他们学会自觉预习、复习,独立作业,形成良好的听、读、说、写习惯。由于小学英语课堂要求低、节奏慢,有时间精雕细凿。在课堂上教师积极创设情境,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潜意识中认为学习英语和“玩”差不多,学生自然兴趣盎然。随着词汇量的积累、年级的升高,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不管教材中是否出现语音教学,教师都应教给学生通过语音、字母组合、词缀等记忆单词的方法。特别是培养六年级学生学会随堂记笔记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第四,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句教育名言。“只有营造蹲下身来与孩子说话的教育氛围,才能诞生富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下一代。”教师只有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才有可能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状况。师生的情感交流不应脱离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课堂上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份责任、耐心和鼓励;课余尽可能抽时间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学习英语的体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英语遇到的困难,以便能够帮助他们及时解决问题。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更要耐心有佳,采用分层辅导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觉得各有所学,各有所获。所以教师既要成为学生的良师,又要努力变成学生的挚友,才能吸引学生进入小学英语。

第五,要搭建中小学沟通的桥梁。一直以来,中学英语教师责怪小学英语教师没有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英语教师又埋怨中学英语教师没有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成绩,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加强沟通与联系。小学英语教师应当熟悉初中阶段的英语教材,了解中学英语的教学情况。特别是初一教材,对初一全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总体的把握。小学英语教师还需要经常到中学去听课,了解中学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以及具体教学内容和常规要求,与中学教师进行交流时,小学英语教师要及时反馈小学的教学情况,让中学英语教师了解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共同探索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顺利衔接的方法,使中小学英语教学顺利衔接。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英语教和学中的一个难点。它不仅是知识的衔接,还包括浓厚的学生学习兴趣、情感和态度、有效的学习策略以及宽阔的文化视野等全方位的衔接。解决这一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中小学英语教育急待完善的教学观念。因此,建议各位小学英语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探索和反思,力争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有效地探讨并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办法,帮助学生从小学向初中的顺利过渡,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总之,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关键在教师,同时还必须引起社会、领导、学校、家长等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齐心协力,共同解决。

第五篇:高中生物教学和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

永乐中学 王鹏飞

我从事了10年的高中生物教学,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时很不适应,基础薄弱,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都不尽人意,使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针对这一想象,我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发现在初中生物教学和高中生物教学间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原有的初中生物学习中的学习方法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对高中生物的认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对生物知识的学习有兴趣,有信心,从而热爱生命科学。有必要做好初,高中生物在知识上,能力上,兴趣上的衔接,为切实解决高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么多年的教学探索,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

从整体来讲,初中生物是高中生物的基础,高中生物是初中生物基础的引申和发展。初中生物教师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特别要把握好4个衔接点,为高中生物的教学做好孕伏,渗透和铺垫工作。

第一个衔接点:知识内容的衔接

中学生物课程包括十大主题,我国初中生物课程基本全部包括了这些主题,其中生物的多样性,生殖和发育的主题侧重在初中阶段完成,而像细胞,物质与能量,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等较为抽象并且对学生认知难度较高的则安排在初,高中两个阶段来完成。相同的主题则采用了初高中递进安排的方式。

如:细胞

在初中侧重于细胞的结构

在高中则侧重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以及功能

种子

在初中侧重于结构和萌发条件 在高中则侧重于种子结构与基因型分析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在初中侧重于现象

在高中则侧重于本质及作用机理 营养物质的代谢

在初中侧重于消化器官的认识

在高中则侧重于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个体发育

初中主要是认识植物和动物的生殖器官

在高中主要是注重个体发育过程

生命活动的调节 初中主要认识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高中主要揭示调节过程

生态学

初中主要是个体生态的内容

高中则在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方面深入要求

初高中内容的整体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这就在我们初中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渗透高中相关的知识点,比如在讲七年级下册讲到物质运输路线中淋巴形成示意图,就根据循环路线把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箭头表示出来,为高中选修第一章内环境与稳态打下基础。在这里我还修正了书中出现的血液为血浆,避免先入为主,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出现的困惑。在讲到生态系统的成分时,可以补充初级、次级、三级消费者及营养级的概念;在学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时,可补充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方向的不可循环的,逐级递减的,通过一些有趣的实例让学生轻松的接受,也为高中学习垫定一定的基础。 第二个衔接点:目标导向的衔接

高初中生物在目标导向上有所侧重和不同。初中更加重视生物学素养的养成,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科知识体系了解的成份更多一些。而高中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能力要求,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

初中生物教材和高中生物教材,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人认为,不学初中生物一样可以学好高中生物。此言过于偏激。因为初中生物和高中生物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现在很多高考题的出题背景,就来自于初中教材。如果能合理的利用好初中教材,才将会把高中生物学的更好。 初中结业与高中升学的目标导向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在生物等非中考学科上表现尤其突出。由于在初中只是会考学科,成绩不记入升学考试总分,所在在初中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在量和质上都大打折扣,这对高中生物教学来说十分不利。所以我们的初中生物老师应该利用期末和会考的机会,强化学生的基础,让学生建立初中知识在学习高中生物中的重要性意识。 第三个衔接点:教材使用的衔接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对于给高二学生上课的老师来说,有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必须面临:那就是在初二学完相应的生物内容以后,各学校为了应对中考,从初三开始不再开设生物课。从初三升到高中后,由于高一同样也没有开设生物课,所以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体系中对于生物知识造成了2年的知识链的断层,尤其是农村的一些基层学校甚至一直没有开设过生物课。因此,到高二刚开始上生物课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于最基本的生物学知识都不知道,这给以后的教学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一方面要完成教学进度,一方面要抽时间补充初中的内容,使正常的教学秩序得不到保证,从而顾此失彼。如何做好课本知识的衔接尤为重要。

在高中怎么利用初中教材呢?首先,并不要求要将初中教材重学一遍,而是将其放于案边,以备随时查阅。其次,查阅要有针对性。当你学到某些内容时,如果和初中教材有联系,便可拿出来,参阅对比。长此以往,会极大的加深你对高中教材理解的深刻性。

第4个衔接点:能力要求上的衔接

初中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具有收集信息的能力。而高中则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生物学信息并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二.学生学习兴趣的衔接问题: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学生对学习生物有了兴趣,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够推动学生主动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目前有些生物教师靠灌和放的办法,把生物教的枯燥乏味,使不少学生听到生物就摇头甚至陌生,对生物学习毫无热情。以至到了高中阶段,对生物的学习也停留在被动接受知识上面。

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名学生对一门学科感兴趣是,他往往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生物学科也是如此。因此,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对提高成绩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并不是每一个同学对每一学科都感兴趣。那么,如果学生真的对生物学一点兴趣也没有,该怎么办呢?不学了。可能有许多同学就是这样做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深入了解学生,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素养。从利用书中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社会,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经济的重要联系,让学生参与到主题讨论中。我还经常给学生介绍动物世界,科学探索,走进大自然等电视节目中的稀奇古怪的生物学现象,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经常关注这类电视节目,从中获得大量的生物学信息,在课堂上讲述给大家听,对生物学习的兴趣由然而生。

增加生物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各层次的求知欲和对生物课的兴趣是每个生物老师的首要任务。由于初中生物学知识简单,又只会考,对学生的要求低,等到考前简单的背一背就能得不错的分数。以至到了高中注重能力和创新的要求,还在延续初中的学习模式,花了工夫背,成绩还是上不来,就对生物的学习失去兴趣,失去学习的信心。最后放弃生物学科的学习。这时就需要完成一个学习模式的转变,从模仿记忆型过渡到探索理解型,在高中阶段,只有提高成绩,才让学生有更多的兴趣和信心学习生物。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问题:

目前,衔接上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的严重脱节。初中生物进度慢,坡度缓。而到高中进度快,坡度大。

初中生物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的限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学生的生理从少年转向青年,学习心理也就由“经验记忆型”被动接受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则更多地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激发学习主动地进行学习, 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的内容。解决教学方法的衔接问题,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反思的能力。

1. 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包括四个环节:可前预习—课内自学—课后复习—课外阅读

(1) 课前预习:从初中开始在每节课后都预先告诉学生下节课的内容,并提出一些预习问题,逐步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并长期坚持养成习惯。 (2) 课内自学:采用目标教学和尝试教学,让学生试一试,发现困难在哪里,然后老师讲解。要启发学生置疑问难,学会提出问题,大家讨论解决问题的途径。讲解习题时,让学生自己读题和审题,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不要包办代替。

(3) 课后复习:让学生先复习一下当天的内容,然后才动笔做作业。适当的家庭作业,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好处。 (4) 课外阅读:精心选用课外的辅导资料,先做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书中有课内知识的延伸,一些社会热点问题。 2. 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程重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探究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上应更多地采取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多的体现在实验课的教学中,在高中生物学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在实验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实验也是高考重点的考试内容,所以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完成一些实验,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通过讨论提高了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理解并锻炼了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比如,在学习完“绿色植物怎样制造养料”一节时,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如何运用生物学原理,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每个学习小组根据学到生物学知识,想出了不少 的办法,大大超出了书上介绍的内容,在每个小组踊跃发言,补充,争辩中圆满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最近我在初中讲授动物呼吸时,有一个探究问题:请你用一种或几种科学的方法来证明青蛙的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有的学生说把它的皮肤搽干,有的学生说裹一层塑料布,有的学生说涂凡士林。。。。然后学生们就根据自己支持的观点分成小组探究,实践。成功的,失败的在总结中完成教学任务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的生物知识相对高中而言简单基础,学生只需能记住就可以得高分,而高中知识却是深度广度都很大,只记住那些概念是远远不够的,要学会更进一步地分析,把考题中的创新能力提高分要得高分

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少一点灌输,多一点探讨,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去,从而使接受知识转变为发现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如我在初中讲授种子萌发的条件时,按尝试教学法组织教学,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自学课本—解释现象—得出结论。课本给出的实验是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证明了种子萌发需要水和空气。那怎么证明种子萌发需要温度这个条件呢?阳光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吗?启发学生完成对温度和阳光这两个条件的实验设计。

高中教学由于教学任务的紧张则更多采用的是“满堂灌”“满堂问”这样的教学方式,跟学生以前所接受的教学方式不一致。初中教师应注重在每学完一个单元的知识后,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构建生物知识网,通过将各个重要知识点串联成线,织成网,形成一个清晰、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步入高中学习时,对初中生物知识有一个系统地回顾和全面地了解,使之适应高中学科乃至今后的学习。

4. 反思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也就是让学生针对每次作业,考试后的错题进行深入思考,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是基础知识欠缺还是能力欠缺?然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题不在多,在于如何运用和举一反三。有时反思一道题有胜做10道题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增加学习的有效性!

组织梳理衔接知识点,构建生物知识网,夯实初中生物学基础。总之,研究初高中衔接问题,可使高中教学走向更加科学的轨道。

上一篇:初中防溺水安全责任书下一篇:初中化学教学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