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教育援助的现状分析及探索

2022-09-11

中国在南南合作框架之下, 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教育援助中始终展示着积极的大国风范, 发挥着实质性作用。并在对外援助过程中遵循着一个基本原则, 即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重信守诺、互利共赢、始终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 不提出任何具有政治目的的额外条件, 尊重被援助国家, 使其在自主选择的模式下进行发展。

一、中国对外教育援助的现状

中国教育援外事业处于稳定发展阶段, 对外援助规模逐年扩大, 2010年到2012年短短三年时间里, 中国不断加大对外教育援助的力度, 援助方式多元化, 包括为来自受援助国家的留学生提供更多的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 援助建设新校舍和翻修现有校舍, 无偿提供教学仪器设备, 培训受援助国家的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 加大对受援助国家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发展的支持等, 真正帮助被援助的发展中国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帮助其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从培养师资力量方面, 为来自被援助国家的有关教育部门官员, 大专院校和中小学各级教育管理人员, 一线教师进行教育管理, 教育教学法, 专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从支持职业技术教育方面, 中国在苏丹共和国援助建设了“恩图曼友谊职业培训中心”, 中心自成立以来, 培训学员人次累计数千名, 由于当地培训需求的不断增长, 中国已启动该中心的二期改扩建工程以满足日益扩大的招生规模;从2010年到2012年, 中国累计向埃塞俄比亚派遣教师400余人次, 为当地的35000人次农业技术人员和1800人次农业类职业院校教师进行了培训。

从为受援助国家来华留学生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方面, 仅2014年就有37240名外国留学生申请到中国政府奖学金。为了进一步推动各区域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增加了对来自东盟国家和太平洋岛国等地留学生在华学习的支持力度, 与此同时, 针对非洲国家的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名额也在不断增加, 切实帮助以上区域内欠发达国家进行人才培养。

二、中国对外教育援助的特点

中国的对外教育援助是与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相结合的, 中国会在区域合作框架之下, 利用区域论坛作为交流平台, 与合作区域内各国进行群体式磋商, 深入了解各区域不同发展需求, 针对性提出一揽子援助措施。

(一) 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

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在国际社会上已被视为“南南合作”的典型范例。中国政府派遣了大批高校教师去非洲国家任教, 帮助非洲国家高等院校提升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 涉及学科数量近20个, 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本科生和研究生。截至2015年, 非洲已有22个国家共开设31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非洲各国的青年学生通过学习汉语, 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文化, 成为促进中非友好关系的重要力量。

2012年, 中国提出“非洲人才计划”项目, 当年向非洲区域内各国提供了6717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在之后三年时间里为非洲培训了3万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累计提供18000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2016年中国建成首个综合性教育援外项目“中国援南苏丹教育技术合作项目”, 旨在帮助南苏丹制定国家教育战略规划、政策制度、课程标准等, 帮助该国建成现代教育发展体系。

(二) 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全面务实合作

围绕一“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政府多个部委参与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越南等国的援助政府奖学金项目, 如商务部推进了援外硕士学历学位项目, 教育部设立了“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奖学金名额, 可安排沿线国家每年一万名学生到中国内地近200所高校进行留学生教育。中国政府奖学金等引领性项目实施以后, 截至2016年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达20多万人。

同时中国部分高校积极展开境外办学, 努力提高境外办学项目的国际化水平。截至2018年, 中国高校在境外举办了5个办学机构和100多个办学项目, 多数分布在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的1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新增专业主要体现在金融与投融资管理、航海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新闻及传播学等, 中国语言文学、传统武术和中医药等专业仍在继续办学。

三、我校教育援外项目的探索与尝试

我校自2008以来, 在自动化生产线、数控机床维修等项目教学国际化教学资源输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 我们积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项目。澜湄合作项目作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成果的重要内容, 由中国政府倡议为澜湄流域国家提供政府奖学金和来华培训留学生名额, 同时与湄公河国家合作, 共同设立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天津市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响应, 成立专门工作组, 制订工作计划, 其中明确由我校与柬埔寨国立理工学院携手在柬设立澜湄职业培训中心。

职业教育培训是世界各国都关注的教育类型, 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提升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充分认识“澜沧江湄公河”合作这种新型周边区域合作机制的重要作用, 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澜湄职业培训中心的建设及作用发挥将立足柬埔寨本国, 不断培养职业技能人才, 通过机电类和信息类实训中心的建设和教育培训, 促进柬埔寨在制造类和制造业服务类当地就业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

澜湄职业培训中心的建设规划结合两校实际和当地需求, 主体分为三大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重点完成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 重点完成机电类和信息类实训中心的硬件条件建设。机电类和信息类实训中心分为三个部分, 包括机械加工技术实训中心、电气技术实训中心和通信技术实训中心, 按照专业培训的不同侧重点共计建设约17个实训室, 预计开展的实验实训项目近百个, 重点面向机电一体化专业中气动、液压、PLC版块和通信技术专业中网络与通信、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设备、接入网技术等版块开展培训。

第二阶段的主体建设任务在于拓展专业服务面向, 新增智能制造、电气自动化、旅游和物流管理等专业培训, 在一期任务的教育培训实践中摸索符合当地情况的教学运行管理、教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探索培训教育类向学历教育类型的转型过渡, 为最终市场化运营管理打下基础。

第三阶段的主体建设任务是进一步拓展专业面向, 新增汽车维修、建筑电气等专业教学内容, 各专业全面推进学历教育服务, 并遴选重点专业进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试点运行, 全部专业项目和教学管理实施市场化运作方式, 保证中心的良性运转, 完成澜湄职业培训中心的全部建设任务并全体投入使用并发挥效益。

澜湄职业培训中心的建设本着立足柬埔寨本国为中心、服务澜湄周边五国、辐射东盟十国的建设思路, 遴选学校优势专业、先进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整体输出我校三十多年办学历史中摸索实践的特色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和教学标准, 全力服务柬埔寨及周边国家人力资源水平提升需求, 使“无业者有业, 有业者乐业”。中心的建成将致力于培养柬埔寨职业技能人才, 提高劳动力技术技能素质, 促进柬埔寨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升级, 使柬埔寨人民体会到中国和谐、共赢的发展理念与善意, 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澜湄职业培训中心建设的推进, 代表着合作项目硬件水平的不断提升, 而同时为配合中心的效益更好的发挥, 我校成立柬埔寨文化教育研究中心, 加强对柬埔寨社会文化以及职业教育的学习和研究, 克服两国在职业教育理念文化层面上的不同认知, 梳理文化差异并提出理论对策, 加强对我校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当地的本土化融合, 为天津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体系和标准走出去服务柬埔寨及澜湄周边国家产业升级提供理论支撑。

综上, 通过我国目前在对外教育援助的现状和经验分析, 及我校在澜湄职业培训中心的实践, 我深刻的感受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中国古训。在对外教育援助工作中, 不能仅在教育教学的基础设施、硬件设备进行援助, 而更多的、更有效用的援助是在充分结合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建设的基础上, 邀请对方教育管理人员共同参与教学管理制度制订、教学运行协调, 邀请对方教师共同参与项目教学、教学资源本土化开发, 共同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才是真谛!

摘要:对外援助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抓手, 在发展和巩固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友谊、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促进民生、推动双边经贸关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对外教育援助的现状、特点和经验, 以及我校对于教育援外项目的探索情况。

关键词:中国,对外,教育援助,现状,探索

参考文献

[1] 康乐, 李福林.“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教育援助可持续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 2018, 12 (2) :17-24.

[2] NiuC., 2014, China’ s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with Africa:Toward new strategic partnerships. Asia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3 (1) :36-37.

上一篇:如何有效加强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下一篇:榜样教育在小学生习惯养成中的作用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