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校校园规划研究之思考

2022-11-04

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 特别是在我省全面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公平教育以来, 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有关学校校园如何规划的研究也日益升温。中小学校园规划从文字意义上理解是指其学校发展的长期计划.它作为计划范畴的概念, 是促进教育发展、学校改进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要方法和手段。因为学校校园的规划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建筑性和教育性。所以, 对它的探讨也越来越引起教育界与规划建筑界的重视。

1 学校校园规划研究的历史回顾及现状

学校的校园规划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引起人们关注的。建国初期, 党和政府根据苏联的办学经验, 结合国情, 确立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 指导了我国几十年绝大多数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然而, 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依据计划经济的特点作出的阶段性经验总结, 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 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学校校园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 以致我们学校校园发展规划的研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了。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我国的中小学的教育不断创建着新的教育理论, 人们开始关注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这些理论拓展了教育界对校园建设规划内涵的大胆探索和思考。但是这些理论对规划、建筑界来说相对上是被动的, 因为规划、建筑界不可能系统地探讨过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学校校园建设的关系。因此如何引导教育界与规划建筑界在中小学规划建设中达成共识就成了我们教育管理者应该重视的课题。

众所周知中小学校作为实施义务教育的主要机构, 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而承载义务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建设也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各级教育者、规划建设者的关注。因为中小学校校园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它的主体是包括学生以及教师、行政人员在内的学校校园文化群体;它的内容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层面: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 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及校风和校训、学风和教风、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内文体活动等.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的信息传媒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校园形态其实也是校园物质文化领域的重要部份。过去, 学校校园形态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着, 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数人认为:建筑与教育没有多大关系。是的, 建筑没有以“知识”的身份、“课程”的姿态进入学生的“学习”视野, 但它对人的教化作用是“知识”和“课程”所不能给予的。校园建设中所包含的建筑文化也同样属于校园文化范畴, 建筑与环境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 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 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

对于学校校园具有的“教化”作用, 教育课程理论也有所触及。在课程理论中, 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绿化设施、文化生活、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等都属于“隐性课程”, 与其对应的“显性课程”是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同显性课程的明确性、强制性相对照, 隐性课程的特点是: (1) 潜在的规范性。无论是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或校风、学风都潜在地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境界, 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2) 非强制性。不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 而是通过陶冶和感染, 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 净化人的心灵。 (3) 作用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 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我认为“隐性课程”也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状态。校园形态属于“隐性课程”的物质方面即显性形态, 而校园形态所构成的文化氛围, 所凝聚的价值观念, 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则属于“隐性课程”的精神方面即隐性形态。

最近几年, 教育界和建设、规划界的学者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探讨中小学校校园文化和校园规划问题, 研究新形势下适宜中小学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规划。如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编、由浙江省建设厅发布的中小学学校建设标准既为我们的校园规划和建设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具体目标, 对校园规划具体的量和环境、空间、环保都有了具体的要求。但是在具体实施的各地各学校却忽略了对本地本学校校园规划的研究。“学校建设标准”只是一个“纲”, 它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原则一个量化的标准。而各地各学校才是学校规划的主体, 是具体实施标准的“目”, 其各地经济状况不同、学校发展沿革各异、校园文化的底蕴亦各有特色, 若我们教育界和建筑规划界不对各学校的发展规划系统研究, 笔者认为难免会出现学校主体“失语”, 而建筑、规划界“自语”的现象。

2 学校校园规划的认知

2.1 学校校园规划的概念

笔者认为:学校校园发展规划不仅仅是一个方案, 它还应是创制方案并确保方案实施达到方案效果的活动与过程。因为无论你规划“方案”效果如何, 都必须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学校校园规划的操作活动和操作过程是学校校园发展规划的本质属性, 将学校发展规划归结为过程, 有利于促进学校发展, 也符合规划范畴概念的演进趋势。校园规划的价值不仅体现既定方案本身, 它的使命在于“预先处理”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通过不断探索解决制约规划实施的财政预算、网点布局、生源管理、城市规划等不确定因素而促进规划发展。

2.2 学校校园规划的特征

根据以上对校园规划的研究分折, 综合各角色 (立场) 视角, 我认为学校校园规划表现有以下三个特征:

(1) 校园规划是一种思想方法

中小学学校校园规划实际上是对本县市、本学区、本学校未来发展的系统思考, 涉及到管理者、规划者对学校发展基础的理性分折, 对该规划区域、该学校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的发展理念与目标的定位与选择, 以及对规划内容、步骤及其保障的总体筹划。

(2) 校园规划是一种管理模式

中小学学校 (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的校园规划必须通过政府管理部门支持, 努力综合教育、规划、建筑各方面专家指导, 寻求校内外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以及营造一个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社会纷围和文化环境等管理措施, 才能达到预期设想。从这一角度看, 学校校园规划是一种管理模式。

(3) 校园规划是可持续的行动过程

校园规划不仅仅是提出学校的发展设想, 还通过包括制定、实施、评价和改进诸环节在内的持续的自觉的行动过程, 不断开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才能促使将学校发展的理想转变为现实。

2.3 制定学校校园发展规划的意义

校园规划不论是对学校发展, 还是对教育改革都有重大意义。从理论层面看有利于传统规划概念的革新和发展, 制定校园发展规划是保证教育事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规划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规划方案的本身。在实践层面上看, 制定校园规划有利于校本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对当前各地各学校校本管理的个性化运作和城乡规划的全面实施无疑会为此提供制度保障, 有利于探索、形成与完善一种现有体制框架内可以有效操作的“校本管理”的办学机制。从政策层面上讲, 制定学校校园规划有利于政府政策规划的制定与落实。学校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基础, 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益的提高, 都必然体现到学校层面上。学校校园规划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政府政策规划的合理制订和有效落实。

2.4 必须重视对学校校园规划定位的研究

学校校园发展规划的定位是对学校发展基础进行客观、全面, 深入分折的基础上, 关于学校 (学区) 发展的战略思想与目标的定位, 也可称之发展理念与发展目标定位。

(1) 发展理念定位

发展理念是指正确认识学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指导学校决策、实现学校各方面发展的基本思想与观念。笔者觉得校园规划的发展理念不同于其它的思想观念, 首先要我们回答“学校发展的基础是什么?学校发展的使命和目的是什么?学校发展是内涵式发展还是外延式发展?”等基本问题。同时发展理念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校园规划的发展理念应该是一个群体意识和校园文化的组成部份, 而不只是校长或个别领导的个人理想、信念。

(2) 发展目标定位

学校校园规划的发展目标是根据学校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基础而预先确定的学校发展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发展目标定位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 可分解性。校园发展规划既然是一个过程, 但这些过程有主次之分, 所要处理的问题有先后之别, 这就决定了规划发展的目标必然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

第二, 可检验性。所谓校园建设的可检验性有二个概念:一是对规划目标要有“时间界限”的阶段性划分和“质量成果”的界定, 使校园规划的实施处于受控状态;二是对校园规划理念本身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这就要求我们的决策者和规划专家对所设计的校园规划认真推敲了。

第三, 可实现性。目标不要太高, 要根据客观情况, 实事求是地制定。

校园规划发展目标的最终形成与发展理念的定位是紧密相关的。如果说发展理念是“软”的, 是内在的, 那么发展目标就是“硬”的, 是外在的。从这一意义上看, 理念要转化为行动, 就必须外化明确“目标”, 而“目标”要被大家所接受, 又必须内化为“理念”。这一切就要求我们的教育界和规划建筑界的专家学者们努力研究探讨了。

3 学校校园研究的紧迫性和几点建议

时代在变, 学校的功能、职责、理念在变, 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当然也要“与时俱进”。我认为, 当务之急是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 (当然还有各地的地方政府领导) 打破学科壁垒, 站在跨学科的视角对学校校园规划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希望我们对学校规划建设的理论探索中进一步关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建筑规划理念与模式的统一;进一步关注促进学校基本建设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良性互动的建立;进一步关注保障学校基本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使我们的校园建设不断创新, 成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

针对对校园规划现状与情况的分折, 笔者认为当前我们的校园规划与校园建设活动中, 需要在以下几个方而予以重视与完善。

使学校真正成为校园规划的中心:现行教育管理制度与政策对学校发展的制约说明校园发展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 不能仅仅将学校作为规划的对象, 而必须将学校视为规划的中心, 规划的各有关主体应该依法、主动参与学校规划管理, 共同解除学校发展内部、外部环境中的有关束缚因素。

在明确政府管理权益的同时, 政府同时必须进一步明确其对学校发展的基础建设、资金筹措、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提供必要保障的义务, 满足学校发展的合理需要。

教育行政、督导部门应进一步改进对学校校园规划活动的指导和管理, 建立并完善对学校校园规划的审核认定及内容明确、职责清晰的质量管理框架, 整合行政管理与指导职能, 及时为学校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技术、人、财、物、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与保障。

规划、建设界要积极参与学校规划的全过程, 加深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政策的理解, 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与客观需要, 规范学校校园规划工作。

摘要:研究并探讨中小学校园规划的发展现状, 认为当前中小学校的建设发展规划应站在跨学科的视角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建筑规划,校园文化,跨学科

上一篇:浅谈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管理下一篇:企业管理中的瑜伽精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