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然与必然之思考现代散文

2024-04-11

对偶然与必然之思考现代散文(通用3篇)

篇1:对偶然与必然之思考现代散文

偶然与必然,最初见到的是上学时课文分析中关于某个主人公、某个事件的的一些问答题,其中就有“某个人的结局或某件事的结果,看似偶然,其实中间有着必然。”这个必然,个人理解,就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主人公的性格、成长经历等一系列综合起来的规律。就好像认为“女子有才便是德”的过去,女性便没有了更多展示自我才智的阶梯与平台一样。

认识偶然与必然这两个哲学概念有什么作用呢?个人以为,可以更好的端正心态,从而也会更多的从因上求果而不是从果上去一味迁责、去怨天尤人。

不喜欢放眼世界的人,信息最终会很少,遇到也就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一样的茫然不知所措;可以说,局促的视野与心态是判断不力的必然;没有明确的目标,从而容易心随境转者,也就无法真正的专注、勤奋起来,空虚无聊也就成了必然;而过于自负、过于自信者,因看不到真实的形势与隐患,功亏一篑也就是一种必然。

就像不喜欢整理房间,凌乱的物品会让找不到东西或要的东西找不到也成为必然一样,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好习惯,从而让受益也成为一种必然。

懂得教育的人们都知道,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并有所发展,一定不要无故生事,一定要学会尊重他人、与人和谐融洽相处;所以归纳了许多修身处世之道,比如“吃亏是福”、“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之类的格言警句;而要想在学业、事业上有成,一定要清醒的知道的不足并且求知若渴的去追求着,去凝聚人脉形成的合力。前者让他们不断的汲取着新的知识、培养的新的观念与思路,后者让他们在众多志同道合者的支持下有所成就。而这两者需要的都是自身的素养,那便是谦虚、平和、宽厚、仁爱、上进、积极,等等等等。我将这些内心的可贵品质说成是“成功素质”。可以说,具备了成功素质的人,成功也就是一种必然了。

事实上,我们最容易犯的便是轻视这些成功素质的培养与坚持,而重视那些与成功素质无关的一城一地之得失。因小失大,或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屡屡发生,这样的结果,碌碌无为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了解偶然与必然的关联,更重要的,了解偶尔与必然背后的规律,能够让我们少去许多无用功,而多了许多主动的完善自我、主动的驾驭自我。这样,时间精力才真正用在了刀刃上;这样,思考才算真正有益。

篇2:对偶然与必然之思考现代散文

看完《唐山大地震》了,之前也找了原著读了读,觉得还是“余震”这个名字更贴近故事,毕竟这个“唐山大地震”题材太大了,颇似“山峡大迁徙”,这样的大的题目,一定要相关的故事来支撑。这个电影的时间挺长,很细致不拖沓的把故事完整的演绎,是一个不错的煽情剧。

从亲情的层面来看《唐山大地震》是个不错的电影,改编成电视剧,一样可以登上央视。但是看过之后就觉得少点什么。这样的大制作,宣传了那么久,唐山政府那么大的支持,如果仅仅是看过后让人到掉几滴眼泪,没有深层次的些愤怒,另外还未能引发出一些对地震的反思,还是太平淡了。

站在历史的眼光中,哪些是必然的惨痛经历?电影里从唐山地震到汶川地震,姐姐奇迹的活了下来,又远嫁发达国家,又与弟弟这样巧合的相遇,这些简直是太偶然了,不可能是所有唐山地震受害者的必然经历。

唐山大地震在整个影片里就是一个引子,至多算是一篇序言,不足20分钟,后面连续发生一系列事件才是故事的重点。七十年代的历史不算久远,地震当然是天灾,但是在这里面有没有人祸呢?哪些是必然的?有没有借着天灾发财呢?有没有失职的领导呢?总之,这些在电影里都回避,而且步子迈得更大,时间走得更远。如果说真实历史仿佛是纸质的《亮剑》,搬上荧幕不砍就不会和谐,也构成不了主旋律。也不用大声疾呼,30年前有没有地震预警?电影里也没有说,从政治的角度去理解,有与没有,又能如何?还是一个商业片。

这个一个不错的亲情片,成功的商业片,但从教育的角度上来看很失败,因为避开了许多政治干扰的视线,面对地震里面的.自救,或者是对当地政府的当头喝棒,以及将来在捐款那些外面不为之人的内幕,从电影里都没有看到,也就谈不上能引发出相关的反思。

八一厂拍过“三惊”系列,看过《惊天动地》、《惊心动魄》、《惊涛骇浪》,注明那是重大意义的现实题材,如果那也是教育片的话,恐怕《唐山大地震》的主流思想不输与它们了。

篇3:对偶然与必然之思考现代散文

阳新采茶戏作为采茶戏剧的重要一员, 属于本土腔中采茶系统的地方戏剧种。其起源于宋元形成于明清, 地理上属于长江中游两岸及岭南一带的“采茶文化区”, 于2008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具有相当的学术研究价值。阳新采茶戏有十代以上传人, 和清晰传代史一百六七十年。民国初期惨遭摧残, 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文化方针指引下重焕生机, 20 世纪80 年代至今许多文艺研究者就其发表了一些论文。笔者整理前人的论文研究和历史文件, 站在阳新采茶戏日渐没落的处境上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阳新采茶戏流变的原因。

二、阳新采茶戏历史与现状

(一) 阳新采茶戏历史。自宋元以来我国南方 (赣、粤、鄂等省) 就流行采茶歌, 这些省份在地理上相近, 早在乾隆以前就有采茶歌流行。那时, 百姓既是茶歌的创造者也是茶歌的欣赏者。据史料记载, 采茶戏由宋元朝廷昌盛时期民间的各种娱乐活动如“放茶灯”“划旱船”“采莲船”等演变而来, 而其中的“花灯戏”与采茶戏关系最亲密, 可以说是采茶戏的前身。此时阳新由于茶业经济繁荣与同样盛产茶叶的安徽来往紧密, 安徽茶商就将黄梅采茶戏带进了阳新, 阳新艺人将其与当地“花灯戏”相结合。可见经济发展对于采茶戏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之后, 经阳新几代艺人不断努力, 创造了阳新采茶戏。时至今日, 阳新采茶戏清晰传代史有一百六七十年, 其传承关系多枝多流, 遍地开花, 自第一代传人至今已有十代以上。

(二) 阳新采茶戏现状。1964 年, 阳新县为挖掘和保护戏曲, 邀请湖北省艺术学院的杨匡民、陈国权等教授来阳新召集了采茶戏的知名艺人一起讨论传统音乐的调查、挖掘、整理和记谱工作。专家们在打击乐的基础上又加入丝弦伴奏, 大大丰富了采茶戏的音乐色彩, 使古老的采茶戏焕发出新的光彩。

1965 年, 阳新采茶剧团正式挂牌成立。阳新采茶剧团成立四十多年来, 创作、移植现代和传统剧目一百余台。1982 年至今, 阳新采茶剧团先后创作演出了《闯王杀亲》《张无奈拾印》等大型采茶戏, 其中新编历史剧《闯王杀亲》在1982 年湖北省专业剧团汇演中荣获演出一等奖、创作组二等奖;大型现代戏《载梦的小船》在2003 年全省戏曲调演中, 荣获多项奖。自阳新采茶戏剧团成立以来, 剧团中诞生了一代代的杰出传承人。阳新采茶戏继而延续了生命力。

如今阳新人民政府和文化部门制定了“加强对全县乡剧团的辅导和支持力度, 重点保护和支持专业剧团”的长远计划, 以促进阳新采茶戏更好地发展。

三、阳新采茶戏在当代之流变

(一) 表演形式的流变。阳新采茶戏作为本土腔, 扎根于阳新本地文化土壤之中, 对外的交融只是和周边地区交融。在上世纪50 年代末期的采茶戏繁荣期, 各地采茶戏艺人相互学习, 他们之间的声腔无大的差异, 只是各自使用的方言不同罢了。阳新采茶戏的四大声腔与汉剧、武宁采茶戏、楚剧使用的声腔就有许多相同之处。阳新采茶戏在发展初期, 受湖北黄梅戏的影响最大。因为位于鄂东南一隅的黄梅县常有为谋生计的民间戏曲艺人前往阳新、江西卖唱, 便将黄梅采茶戏带到了阳新, 阳新艺人将其与“花灯戏”相结合创造了阳新采茶戏。并且根据当代阳新采茶戏的唱词中多出现黄梅独有的地名、典故可猜测是早期黄梅艺人将黄梅戏带到阳新, 阳新艺人模仿了黄梅戏, 并且在一些台本里也将黄梅戏的东西继承了下来。在形成采茶戏后, 阳新采茶戏还吸收了汉剧、楚剧的唱腔。阳新采茶戏唱腔与汉剧的唱腔听起来有相似之处, 叹腔与楚剧的腔体有相似之处。

(二) 表演题材的流变。初期:在最初的唱茶歌时期, 采茶歌是一种民间文艺形式。初期以抒情为主, 如《四季采茶》《献茶歌》等, 后逐渐加进了叙事的内容如《姑嫂采茶》《打喜茶歌》等。百姓借采茶歌表达情感。后来至清康熙年间, 百姓将“采茶歌”“玩花灯”“田间锣鼓”等民间艺术糅合, 形成“花灯调”。这种“花灯调”被群众广泛传播, 用来演唱民间故事传说, 如《娘教子》《杨七郎》《贺年》等。这就是阳新采茶戏的早期雏形。这时的茶戏是出于娱乐, 劳作时解乏所用。百姓在采茶劳动时即兴创作, 并不是十分正式的表演活动。

清中期:阳新采茶戏真正从一种民间的艺术表演形式转变成正式的地方小戏是在清中期, 这期间黄梅采茶戏传入, 与“花灯戏”相结合。此时的采茶戏经过几代专业人士的创作贡献已经成长为一种民间小戏的表演形式, 人们在庆祝节日婚庆丧礼时演出采茶戏, 在群众间已有了稳固位置。阳新采茶戏就是阳新人的独一无二的民间艺术形式的代表。

明国初期:1982 年至今, 阳新采茶剧团先后创作演出了《山中一片云》《载梦的小船》等大型采茶戏, 多为贴合解放后的政治背景和符合解放后的人民完成和平理想的题材的剧目。阳新采茶戏从遥远的采茶文明伊始发展至今, 为了贴合观众口味, 在剧目创作上不断地改变着, 发展着。从最初为了缓解茶农的劳动辛苦, 再逐渐发展到为了娱乐群众而融合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来丰富自己, 达到了传播民间神话传说的目的, 直至现在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的阳新采茶戏。

(三) 历史社会的流变。民国初期, 国民党和日伪反动派, 对采茶戏这朵民间艺术之花百般摧残, 污其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淫戏”, 将其禁演;并对艺人施以侮辱、监禁等迫害, 艺人东奔西跑, 在黑暗中只有半专业性质的“呼拢班”偷偷演出, 直到解放前都没有再形成专业剧团。全中国各地地方小戏都遭遇了这个黑暗期。然而江西的武宁和阳新龙港的艺人却敢顶风作案, 与“敌人”打游击战, 敌来我跑, 白天唱大戏 (汉腔) , 晚上唱小戏 (采茶) 。勇敢的艺人们传艺带徒, 阳新、武宁、瑞昌的著名艺人互相拜师, 这几县师徒的相互转换, 再次推动了采茶戏的发展。各地艺人在患难中成为难兄难弟, 共同熬过了黑暗期, 迎来了曙光!解放后, 在党的“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引下, 采茶戏获得新生。阳新县政府对民间艺术十分重视, 请来调查组进行了系统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并首次移植排演了现代戏。“以南河采茶戏为母体, 改革阳新采茶戏;整理加工采茶戏音乐, 纯击乐伴奏改文武场并举, 文场引入管弦乐器, 武场吸收京剧、汉剧部分锣鼓经;朝阳河流域方言道白改“汉话”道白;吸收京剧某些表演程式, 革除唱多做少的旧传统。”1965 年阳新采茶戏剧团正式挂牌成立。成立四十多年, 剧团创作、移植现代、传统剧目一百多台。1982 年至今, 阳新采茶剧团先后创作多台大型采茶戏, 多次获专业奖项, 并被誉为“一枝独放的山茶花”。

阳新采茶戏2008 年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誉为“盛开在鄂东南地区一支独放的山茶花”。在政府的支持帮助下, 阳新采茶戏在学术界也慢慢引起了关注, 对其关注研究的学者也慢慢多了起来。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 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发展, 群众的欣赏习惯逐渐由整体型向分散型转变。这就要求戏曲人要处理好艺术个性和时代风格的关系, 地方性与全国性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戏曲的发展是要依靠其历史根基、时间积累、传承人和政府的支持来维持生命力的。阳新采茶戏发展至今已经有了丰厚的历史积累, 要想让阳新采茶戏更好地发展, 就要继承传统、发扬传统, 而不是去过多地学习别的戏曲, 或是过多地借鉴现代的前卫因素。任何一种艺术, 都像是一个梦漂浮在现实之上, 但是如果脱离现实就会变得荒诞无趣被人抛弃。要想抓住观众的眼球, 就要想办法加强采茶戏和听众的关系。

摘要:阳新采茶戏在2008年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被誉为鄂东南的“一枝独放的山茶花”。本文就采茶戏的历史、传播状况及声腔特点、剧团现状作简要分析和思考, 同时为后来者的研究指出了方向。

关键词:阳新采茶戏,历史,现状

参考文献

[1]李海萌, 徐晴岚.阳新采茶戏研究构想——从乡村文化角度[J].戏剧之家, 2001 (7) .

[2]90年代阳新采茶戏民营职业剧团现状调查[M].2002.

上一篇:吃龙虾的作文600字下一篇:初二状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