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言文教学之思考

2022-09-10

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 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然而由于文言文与白话文有一段距离, 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并且由于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的认识和经验的欠缺, 造成多数学生对现在还要学习文言文产生很大的怀疑, 相应对文言文教学表示出极大的厌恶情绪。文言文到底要不要学?答案是肯定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学生应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所占比重也是相当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改变现状, 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 民族的文化遗产需要继承。文言文的教学是继承的途径之一。这是我们民族文化长达几千年的可贵积淀, 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底肥。高中以上的学生, 学习文言诗文是“触摸历史”, 是获得“历史的现场感”, 是与古人“会意”、“会心”, 从而成为历史遗产的合格的继承者。

首先, 文言作品是中国古代精英文化的结晶, 具有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承担着德育的重任, 我们要培养具有良好精神品质的学生, 促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而目前, 学生大多喜欢阅读一些“思想情感委琐”的当代“快餐文学”, 有些学生甚至沉迷于“口袋文学”,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渠道与社会杰出人物“对话”, 直接感受一代风流人物非同一般的情感、智慧, 直接体味他们不同凡响的忧患意识、生命意识、家国意识, 逐步确立高层次的生死观、荣辱观、忧乐观, 在精神上走向丰润完满。“位卑未敢忘国忧”“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戒奢以俭”“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等等这些光辉的传统美德正与当前胡锦涛书记提出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获得高度一致。爱国需要读史, 鲁迅说“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 指示着将来的命运”, 而史书正是由文言写成。

其次, 文言文是汉语言的“文物”, 是我们民族语言的根基, 是掌握运用现代汉语的起点, 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 了解汉语言表达的言简意赅、谴词造句的考究、思想内容的深刻、论辩艺术的出色、结构的严谨等特点, 从而热爱民族语言, 学习并发展民族语言的表现力。还要指出的是, 继承这一“文物”, 学习独具民族审美特质的文言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师要带领青年学生认识文言文, 研究文言文, 让它与学生息息相通, 产生互动, 乐于学、主动学, 从而达到在祖国语言文字与丰富灿烂的文化的历史平台上去开创新的现代文明的目的。

2 面对当前文言文教学上的一些误区或不足, 改进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教师对文言文的教学认识有很大的偏见, 认为只要掌握字词句, 搞清一些文言现象就可以了。“字字落实, 句句弄懂”被奉为八字真经。课堂上一边是教师唾沫横飞的讲解, 一边是学生手忙脚乱的记笔记。长此以往, 怎能引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呢?这只能把活的教死, 死的教僵!

因此我们必须改进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结构,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引导,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或说应重视以下方法。

首先要重视诵读。入选的文言作品都是文质精美、琅琅上口的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精髓。诵读文言作品是把躺着的语言文字立起来, 在诵读过程中品味古人的思想情感, 在诵读过程中与古人进行沟通交流。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培养语感, 而语感的培养对学好文言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文言文的诵读, 具有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感染学生心灵的作用。它往往比单纯的逐字讲解, 逐段分析更能使人体察入微, 感受至深。所以我们应该在文言文教学中, 少讲些字句, 谈化分析讲解, 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文言语境中, 自然而然地感受课文的言语形式, 从而达到提高“听读”水平的目的。另外一些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单凭死记硬背是很难掌握的, 通过语感的培养却可以做到无师自通, 轻松掌握。

总之, 诵读使我们借助有声语言感悟古人语言文字的美感, 从而深入古人的内心世界, 提升自我“人文素质”。

其次, 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 进行多元教学。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是以教师串讲为主, 是“一言堂”教学, 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泯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也应当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在这方面笔者在外地听一位老师的课时受到很大启发。在授课过程中他总是鼓励学生自主质疑, 解答。当学生向他提问时, 他从不主动说出答案, 而是叫学生再反复朗读该句上下文, 一遍不够来两遍, 两遍不够来三遍, 直到学生读出答案为止。在这过程中, 教师只是点拨一二, 学生思维受到启发, 在获得答案的同时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思考问题更积极。整堂课都是在师生互动的和谐氛围中进行的。这样, 学生不觉得课堂沉闷乏味, 教师也轻松自如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另外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在授课时也应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式, 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意自见”, 在了解全文或者整段大意的前提下, 结合注释, 经过多次朗读, 在朗读的过程中推测字词句的意思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比如魏征的《谏太宗十思书》“恩所加, 则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 则无以怒而滥刑”中“无以”可通过上半句中注释及句式对应推测得来意思。

第二:故事改编法。此法主要适应于情节趣味性较强的文篇, 尤其是人物传记。如《鸿门宴》一文, 可让学生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改编成剧本在课堂上上演, 在准备和演出的过程中学生将主动查阅相关资料, 力求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也将深刻体会到情节的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这比教师在课堂上口若悬河的效果好得多。

第三:答辩法。就是“我问你答, 你问我答”。可让学生在结合注释大致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向教师提问, 当然教师不一定得有问必答, 可巧妙的把问题踢回给学生, 点拨启发, 让学生自主寻求答案。有些重点内容教师也可采用向学生提问的方式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在互问互答的过程中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

第四:综合归纳法。要学好文言文, 得注重积累。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熟悉多种特殊句式的特点, 概括诸多词类活用的规律是必不可少的。而在文言中一词多义现象普遍, 这就必须做好归纳总结工作, 归纳一文中相同词语的不同意思, 归纳不同文章中相同词语的不同意思。词类活用在文言中亦为常见现象, 这靠死记硬背肯定是行不通的, 尤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 更须掌握规律, 以求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在这方面主要应从词性角度去考虑分析。如名词的活用现象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1) 名词放在动词前起修饰作用往往作状语, 如“日削月割”; (2) 名词带宾语往往作动词, 如“籍吏民, 封府库”; (3) 名词带宾语后, 有使宾语怎样的意思作使动用法, 如“生死而肉骨”; (4) 名词带上宾语后有觉得宾语怎样的意思作意动用法, 如“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而在特殊句式方面则可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标志性特点, 如被动句中的“为...所...”, “....见...”, “....见....于....”等等。

第五:网络教学法。利用网络大大拓宽了教学环境, 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辅以画面想象, 辅以音乐品味, 辅以声色影, 开拓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优美情境中感官获得尽情享受, 用美熏陶、感染学生, 从而快速理解内容, 加深记忆, 提升认识, 带动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授《赤壁之战》时可以剪辑下载影片中《三国演义》中相关部分。

总之,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 我们更应改变观念, 自觉探究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 摈弃旧的耗时多收效低的不利于人才培养的授课方式。

摘要:文言作品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而民族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继承。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学生应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可是由于文言文离我们较远, 加上当前文言文教学上的一些误区或不足, 使得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 我们应该崇尚科学的教学理念, 自觉探究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文言作品,文言文,教学

上一篇:预应力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成因及预防下一篇: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