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管理系统论文

2022-05-11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银行管理系统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文章摘要】随着电子办公及商务的普及,电子银行业务也也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有关品牌战略管理,也日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工商银行品牌管理进行了研究,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后,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以为其品牌战略管理提供助力。【关键词】电子银行;品牌战略;管理品牌战略是打造品牌影响力的手段。

第一篇:银行管理系统论文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

摘要:商业银行投行业务是通过专项(定向)资产管理计划、证券投资基金、信托计划等投资载体,投资于债券及货币市场、信托计划、银行理财产品等基础资产或各类基础资产收益权的业务。

关键词: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风险管理

一、投行业务现状

(一)投行业务机构设置

目前,商业银行投行的机构设置主要有两种。一是设立单独的投资银行部,业务近似于内部综合经营的全能型银行。这样的商业银行包括工行、建行、招行等。二是将其投行业务下设至资金部或公司部。这样的银行包括中行、民生等。

(二)投行业务范围。

由于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的发展程度、管理模式的不同,其投行业务的种类和业务范围差别也较大。一些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相对成熟,产品种类也较为丰富,例如工行、建行等;更多的一些商业银行,虽然开展了一些投行业务,如项目融资、银团贷款等,但其并没有将这些业务作为投行业务进行管理,导致业务效率较低,不能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目前银行开展的投行业务大多集中在项目投融资、财务顾问、企业发债等业务领域。特别是在融资方面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往往是通过表内发放贷款方式为客户进行融资,但由于该类业务不但100%占用信贷规模还100%占用风险资产,因此需要通过投行业务解决上述问题。

二、投行业务面临多重挑战

(一)同业竞争

伴随金融市场改革深化,国内银行逐渐意识到发展投行业务的重要性,并纷纷制定策略,推进业务转型升级,促进投行业务规模扩大。但是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机构的进入,势必对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带来挑战,加剧该领域的竞争。商业银行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模式面临诸多问题,这也成为投行业务发展的最大障碍。

(二)外部监管

为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人民银行、银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规范了同业业务的分类和核算标准,使同业业务回归流动性管理的业务本质,明确要求金融机构按照业务结构和风险实质进行风险资本计提和会计核算。

2016年2月,银监会印发《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守风险底线工作的意见》,要求将非信贷、表外业务等类信贷业务统一授信管理,建立各类资产的质量监测体系。

(三)各类风险逐步暴露,风险管理难度增大

随着投行业务的发展,其业务的风险特征也不断演化。早期,同业业务品种的风险主要是流动性和市场风险;后期,同业业务被多层包装嵌套,设置多重通道,交易资金方、项目方、通道方错综复杂,操作风险被放大,在同业业务规范化、专营化后,风险有所降低;近年来,市场利率水平不断下移,资本市场波动剧烈,信贷资产荒初现,外部环境因素变化,使得商业银行的投行风险面临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相交叉的综合风险,加上各类资产的风险传染,风险管理难度增大。

三、投行业务风险管理防控措施

(一)整业务定位,优化业务流程

综合经营是未来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我国银行业的分业经营模式并不可持续,及时调整业务定位,逐渐将投行业务发展成为商业银行的一项核心业务。尤其是伴随金融市场化改革和国内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未来,投行业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谁先抢占了更多的投行业务市场份额,谁就具备了未来金融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从流程优化角度看,由于投行业务对时效性的要求很高,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和审批效率,强化对客户需求的反应能力。业务流程的时效性要求商业银行健全科学高效的审批制度,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审核指标体系对投行业务实施审查和审批。

(二)遵循“穿透”原则

投行业务在风险管理上应坚持遵循“穿透”原则:即要穿透资金最终走向,了解各方在业务中的角色,如业务中的底层资产、出资方、风险最终承担方、担保受益方、法律关系等,对于最终承担风险方,还要坚持穿透业务的利润来源,是来源于资产流动性溢价、资产市场风险溢价,还是底层资产的信用风险溢价,决不能因为同业交易对手的业务隔离和复杂业务结构就放松对风险底线。

(三)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1、完善制度体系

投行业务的制度管理需要总体的管理框架,全流程的操作细则。定期将个案批复的共性要求总结为该业务品种的管理通知,再将各类管理通知整合为该业务的操作规程制度;对业务流程的管理制度有助于保证各环节能够有效衔接和互相制衡,最终使业务流程类的管理制度与业务种类的管理制度形成纵向与横向交叉管理的网状制度结构,及时废除零散、重复的管理要求,最终形成完善的新兴投资制度体系。

2、强化系统支持

高效率的业务办理和操作风险控制离不开系统的支持,业务操作系统要将制度管理体系中的流程管理、岗位职责、内控制衡等要求嵌入其中。随着业务的发展及系统的升级,如可通过手机终端登录操作,实现集中与外出业务办理的双重需求。

3、持续自查和督查

“制度不执行比没制度危害更大”,系统也不是万能的,制度的执行仍需要业务执行单元不断自查自省,同时内控单元不断督查,才能保证操作风险的必要动作是实实在在地做了,才能控制住操作风险,由此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形成业务规范的合规文化。

总而言之,投行业务发展迅速风险管理也应随之跟进。对于投行业务,市场变化快、業务拓展与风险管理精准度要求就更高,在合规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自我完善,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才能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文泽.重视审视银行同业业务[J].中国金融 2016年2期

[2]何光剑.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研究《商业银行新兴投资业务内控风险管理的若干思考》2016年333期

作者:富航

第二篇:探讨工商银行电子银行品牌战略管理

【文章摘要】

随着电子办公及商务的普及,电子银行业务也也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有关品牌战略管理,也日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工商银行品牌管理进行了研究,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后,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以为其品牌战略管理提供助力。

【关键词】

电子银行;品牌战略;管理

品牌战略是打造品牌影响力的手段。工商银行特别注重其电子银行的建设。现在很多的电子银行,都已经成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目前已经利用各种渠道建成了具有自己品牌及影响力的电子银行系统。为了对电子银行实现准确定位,以打造精品意识,争创最佳业绩为原则,推出了展现新世纪T商银行新形象,使得自己很多业务品牌成为了人们的首选。但同时,一些品牌管理上的误区也显现出来。因此,笔者针对电子银行在品牌管理上发表一些相关建议,以推动其品牌战略管理的成熟与发展。

1 品牌战略是品牌成功的必由之路

如今市场的竞争,不仅是实力的竞争,也是品牌的竞争。由于品牌的高利润值及高附加值的存在,使得其市场所占有的份额逐步加大,占有率不断提升。一个企业的品牌是否强势,不仅使其文化的体现,也是其经济实力的体现。因此,要如何创立自己的优势品牌,培养及发展自己的品牌优势,占有更多市场份额,不仅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也是扩大品牌优势的需要。只有打造出一个优势及强势的品牌,才更有助于电子银行走向辉煌与成功。

1.1 品牌战略是企业文化的载体

品牌是具有灵魂的,是精品、卓越的象征,是一种已经迈向成功的文化。任何一个品牌都会体现出一个企业的文化及内涵,因此,品牌战略已经成为了企业文化的象征。随着经济大潮的到来,企业文化也成为了一种“资本”而被体现出强大的竞争优势。它既是生产力的核心,也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工商银行不断推出的电子银行商务服务,不仅对消费者传播了企业的精神,更折射出了企业优质文化。在社会公众的视野中,树立了工商银行强大的服务功能,以全面、广泛、畅通无阻的服务原则,打造着“最可信赖银行”,以新颖的理财官念,为消费者提供崭新的服务。

1.2 引领品牌优势,增强企企业竞争力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也是品牌优势的竞争。随着企业间竞争形态的改变,品牌的竞争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站在经济学的角度,人们需要的是优质的产品。在实际选择中,人们往往会依附于品牌在社会的地位及在消费者中极强的影响力来进行选择。因此,只有那些具有卓越品牌的产品,才有可能占有市场一定的份额。在此前提下,工商银行推出了自己一系列的电子银行产品,都是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进行打造,用科技的创新来满足社会不同的消费群体,因此,工商银行的产品具有一定的杀伤力,成为了客户群体中最为信赖的品牌。

1.3 品牌战略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随着人们消费理念及观念的改变,一些个性化及高端差异化的产品逐渐被人们所青睐。工商银行就是利用人们的这一心理,向社会公众展示出自己仅属于自己的品牌标识及核心价值。使其产品充分体现出传统产品的差异,以较低的运营成本起到了迅速占领市场的目的。

1.4 使用品牌战略可以企业提升服务水平

一个品牌想要获得公众的认可,就必须要提升其产品的客户满意度。一个好的品牌,无论是售前还是售后,其服务都是一流的。工商银行在推出自己的品牌之前,已经精心打造了一组快捷、完备的服务体系,来提升对用户的服务水平,以获得社会公众的更多认可。

2 电子品牌战略在推广中的误區

2.1 产品的功能特性既是品牌的核心价值

品牌的核心价值是战略的主体,是品牌特质的表现。工商银行在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后,却缺乏对品牌的准确定位,因此,很多客户以至于员工对其核心价值的概念都是模糊的。因而,在认识上产生了一定误区。

2.2 品牌产品过度强调了自我价值,也忽略了市场需求

工商银行在推出自己的电子产品中,仍延续着传统经营思路,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自我意识及自我主体,而忽略了市场需求。在实际应用上,存在绑架及强迫消费理念,过分忽略了社会群体的需要。

2.3 品牌的树立就是通过广告宣传策划来实现的

现阶段,由于广告的传播对品牌的影响很大,因而在企业管理层及人们的意识中,认为只要广告做的好,就一定能树立起品牌的强势形象。其实,品牌是企业核心价值的体现。它包括了产品的功能、营销水平等。在电子银行推广中,就需要对其产品的功能、营销及广告传播的策略以及服务等进行产品核心价值的体现,利用产品的核心价值作为营销的主体,让社会公众在大脑中对其产品产生认同。

3 电子银行品牌管理策略

通过对以上误区的认识,笔者就电子银行品牌战略管理提出如下策略:

3.1 要战略化推广品牌

工商银行要推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就需要坚持走战略化道路。以品牌的核心价值,建立所需的识别系统,以此建立品牌架构,以促进品牌的增值进而形成资产价值。目前,工商银行想要完成牌战略化,更好实施品牌的战略管理工作,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核心价值为中心建立品牌识别系统

工商银行应以目前的品牌为基础,对自己的核心价值进行准确定位。通过对自己品牌的分析及研究,来提炼自己的品牌价值,并以此为架构,已建立此识别系统。

2)以品牌的力量来带动企业营销,以营销来策划企业的一切活动,树立企业品牌优势,强化品牌影响力,以提升品牌资产。

3)科学管理以及经营自己的品牌,以品牌来提升服务,打造企业形象。并结合银行实际,制定符合现实情况的目标,为其品牌的创建明确一个发展方向。

3.2 品牌的开发,要提倡人性化设计

银行在产品开发及产品设计上,要充满人性化理念,要以客户的需要为中心来设计并推出自己的产品,要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才会获得公众的满意度。

3.3 品牌的营销要体现个性化

品牌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体现,不仅体现在与其他产品功能上区别,也体现在营销策略上的差异。这就需要工商银行必须对市场进行细分,以确定品牌的适用范围。并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以培养客户的忠诚度。

4 结语

工商银行电子银行在实施战略管理中,不仅要求服务要标准化,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建设,以行业的一流标准来为用户提供一流的服务,才可以在众多的竞争者中,树立属于自己的优势品牌,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优势,创立自己的品牌资产,来巩固自己在竞争市场的强势地位。

【参考文献】

[1]肖菲;浅析国内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前景[J];金融经济;2009年16期

[2]武慧;刘争艳;陈睿;电子银行差异化发展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3]刘志彬;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提升业务核心竞争力对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城市金融;2011年04期

【作者简介】

计佳飞,男,浙江嘉兴海宁人,本科学历

作者:计佳飞

第三篇:银行治理、股价非系统性波动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摘 要:以2007—2016年14家沪深两市上市商业银行年度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对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有效的银行内部治理机制有助于降低系统性风险,同时,商业银行的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在银行治理对系统性风险的抑制过程中发挥了传导作用,即完善的银行治理会增加其股价非系统性波动所反映的信息量,为商业银行提供决策依据,进而降低系统性风险。

关键词:银行治理;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一、引言

在目前经济转型阶段,增长速度放缓、结构转型、政策刺激使得银行业处于“三期叠加”的机遇期,同时也是风险易发的挑战期。金融风险是实体经济风险的镜像反映,经济面临转型机遇的同时也会加剧金融风险的聚集和释放。2016年防范金融风险列为新时期金融工作的重点,2017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金融系统性风险是当前中国经济的核心风险。此外,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在2017年6月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成立,意在强化宏观审慎监管和提高系统性风险防范功能。银行业体系的稳定是金融稳定的关键,而防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是维护其体系稳定的关键,影响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因素眾多,可归纳为:宏观经济环境、监管环境、银行联接度、银行机构特征、风险传染途径等,而宏观经济环境、监管环境、银行联接度、风险传染途径主要表现为对不同国家或地区银行业的影响,因此研究一国内不同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应主要考虑银行机构特征,即银行治理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制。

已有研究中考察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对经营绩效影响的文献汗牛充栋,但是考察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对系统性风险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却较为匮乏,而此类研究对新时代下商业银行如何防范系统性风险,从而维护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发展而言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完善银行内部治理,关注股价波动的特性为立足点,探讨上市商业银行公司内部治理通过股价非系统性波动这一中间变量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贡献:第一,在现有文献方面,我们从董事会治理、股东会治理等多个角度提供了银行内部治理能够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经验数据。迄今,只有少量文献考察了银行治理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本研究将丰富这方面的研究内容。第二,在影响机制方面,本文以股价非系统性波动为中间变量,通过研究这一传导路径具体分析影响系统性风险强弱的因素,深化了人们对股价波动特性的认识,进而能够另辟蹊径地引起管理层对股票价格的重视。第三,在政策方面,能够为上市商业银行加强系统性风险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利于实现我国金融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银行治理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银行治理分为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由于银行业具有高度管制的特性,外部监管往往会使得管理者忽略银行内部治理,然而银行内部治理在近年来兴起的公司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曹廷求等发现,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促使管理者重新审视公司治理问题[1],这场危机使得金融危机的危害性和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充分暴露,从而相关管理者对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危机过后的危害防范给予了重视[2-4]。

张兆国等研究表明银行治理能提高银行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从而在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方面起到积极作用[5]。宋清华等研究发现,完善的银行治理机制能对管理层的自利行为形成一定的约束[6]。孙丽霞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现代经营管理中,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管理层作为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的主体对会计信息及经营状况较为了解,但管理层与股东大会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自利的管理层会损害公司股东的利益[7]。

近年来,我国学者不断对商业银行内部治理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孔德兰 等利用2000—2007年我国5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做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独立董事比例、大股东控制力和资本充足率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资产规模、特许权价值和财务杠杆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显著正相关,而监事会和董事会规模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8]。曹艳华等在此基础上将研究样本扩大为14家上市商业银行后发现,管理层结构、股权集中度和董事会规模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呈显著相关关系[9]。卢嘉圆等以2002—2008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为基础,运用面板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得出适度扩大银行规模有利于降低上市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10]。刘银国等运用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0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治理结构、机制的不同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在此研究基础之上,本文提出第一个研究假设[11]。

假设1:完善银行治理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二)银行治理与商业银行股价非系统性波动

从银行治理的内部机制方面来说,银行治理的本质是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约束与激励的不断制衡,而公司经营权的合理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经营者为公司不断创造价值。然而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良好的银行治理不仅会不断增加企业的价值,而且对商业银行的股价波动特征产生明显的影响。完善的银行治理有助于增强公司的信息透明度,而股价非系统性波动是指不能被市场中的公开信息所反映的部分,即表示反映股价波动的个别信息。因此,公司信息越透明,越能充分反映股价中的个别信息,即增加股票价格所反映出的信息量,从而增加商业银行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占总波动的比重。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能够通过商业银行的股价波动特征来反映其内部治理的成果。

对于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从国外学者的研究来看,Bushee et al.认为,信息披露的质量和股东持有股票的数量有关,从而与股价的非系统性波动有关[12]。Fan et al.通过对东南亚地区900多家公司的股票价格对公司利润的敏感程度与所有权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公司所有权的集中会降低股票价格对利润的敏感程度,这一结果说明过于集中公司的所有权会妨碍有用的信息反映在公司股票中[13]。Ferreira et al.对反敌意兼并安排与股价有效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论证,发现完善的公司治理能够促进信息流动,从而增加商业银行股价非系统性风险在风险总量中的比例,使得股价波动尽量少受市场波动的影响[14]。国内学者萧松华等的研究中,主要介绍了银行产权结构与经营效率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评价。虽然这些学者的研究内容不同,但均有一个特点,即通过了解公司内部的相关信息,比如财务信息、管理层信息和股权结构信息等,来判定公司治理的效果,从而了解股票价格的波动特性[15]。李维安等阐述了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通过世界银行公布的相关数据对不同国家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经营成果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16]。鉴于此,本文提出第二个研究假设。

假设2:银行治理与股价非系统性波动所反映的信息量正相关。

(三)商业银行股价非系统性波动与系统性风险

借鉴张湄等的研究内容与结果[17],本文將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对系统性风险的直接作用机制。由于公司股东较多地关注其获利程度和面临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股价非系统性波动更多地体现了公司股东对相关讯息波动的反应,即商业银行的股价非系统性波动程度越高,说明公司股东对于这些信息所作出的反应越大,同时这也说明公司的管理层所得到市场反馈信息越多,促使其行为更加合理化、理性化。在此基础上,由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与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存在关联,而银行的经营状况在收益与风险之间得以体现,由于高风险高收益的关系,若银行追求较高的收益,则其面临的风险也会增大。

综合以上分析,商业银行内部的股价非系统性波动越强烈,说明市场向公司管理者传递的有效信息越丰富,管理层从市场得到的反馈就越充分,能够较为合理地对企业经营战略进行调整,公司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将会降低。据此,本文提出第三个假设。

假设3:股价非系统性波动所反映的信息量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负相关。

(四)商业银行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在完善银行治理降低系统性风险中的作用

商业银行通过完善内外部机制来提高内部治理水平,从而增强银行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近年来学者们研究发现,银行治理往往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对系统性风险产生影响,而商业银行的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就是重要传导机制之一。银行内部机制的有效治理能够提高股价中的个别信息量,增强股价非系统性波动,为决策者在面临系统性风险时提供必要的信息,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张湄等以14家上市银行数据为例,发现公司股价的波动特性与银行治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认为可以通过股价的波动特性来对银行治理效果进行测度,从而防范系统性风险。其研究表明,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呈U形关系,即当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足够高时,股价非系统性波动也会提高,从而为公司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以便于公司在面对系统性风险时作出正确决策[17]。辛清泉等以2003—2009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银行治理的信息披露如何影响股价波动性,研究表明公司内部信息透明度越高,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就越高,从而能够满足公司外部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有利于银行系统的稳定[18]。另外,王薇研究认为,银行治理中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也会对股价的波动产生影响,即机构持股比例的增加会使得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与股价波动的相关关系增强,从而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产生影响[19]。基于上述学者的研究,本文在前三个假设的基础上提出第四个研究假设。

假设4: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在银行治理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发挥着显著的中介效应,银行治理通过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对系统性风险产生促进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14家沪深两市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6年的年度面板数据,其中由于中国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等9家商业银行上市时间较晚,研究中所需数据不足,因此不作为本次研究所选择的样本对象。在此基础上借鉴现有文献并结合本文研究的特点选取了反映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治理、股价非系统性波动、系统性风险以及相关控制变量的15个变量指标,共计1 890个原始样本数据。

针对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采用商业银行的股票日收盘价作为衡量标准,并利用CoVaR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数据主要来自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和其他著名财经网站(东方财富网、同花顺网站等);在银行治理方面,董事会治理、股权结构方面的数据主要来自各商业银行年度报表中“公司治理”“董事会成员简介”“股东大会成员简介”及年度财务报表;相关控制变量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及银行年度财务报告。

本文主要所采用的统计软件为Stata13.0。

(二)变量定义

1.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本文基于Adrian和Brunnermeier提出的CoVaR模型,即以VaR模型为基础,建立将银行机构相互之间的风险溢出关系考虑在内的风险价值模型来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进行度量。CoVaR模型,表示在一定概率水平条件下,某一资产在特定时间内的损失处于VaR水平时,其他资产组合最大的可能损失。根据两位学者对CoVaR模型的定义,CoVaRijq表示当某银行j风险处于VaRqj水平下,银行i所面临的风险水平。由此可见,CoVaRijq表示金融机构i关于金融机构j的条件VaR,反映出当金融机构j处于极端不利状况下,金融机构i面临的风险大小。所以,CoVaRijq可被定义为,当金融机构j的无条件VaR给定的情况下金融机构i的VaR,用条件概率分布q分位数则可定义为:

其中,0

从上述定义可看出:CoVaR从本质上来说就是VaR;j对i的风险溢出效应可通过CoVaRijq和VaRiq之间的相关关系来表述,CoVaRijq是i的总风险价值水平,其中包含溢出风险价值和无条件风险价值,为更加准确地表述机构i对金融机构j变化的反应程度,将溢出风险价值表示为?驻CoVaRijq,因此这三者的关系可表示为:

运用CoVaR模型来对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进行测度十分有效,本文用商业银行的股票日收盘价衡量风险价值并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正向化处理。运用此模型可计算出若某家银行陷入困境则给其他相关联银行带来的影响大小,能够识别出研究中重要性较高的银行。

2. 银行治理综合指标。由于目前我国监事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相关文献来看,该指标对研究所起作用并不显著,故主要考虑董事会治理和股权结构方面的变量。在董事会治理方面,选取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会会议次数作为衡量指标;在股权结构方面,选取股权集中度、股东权益率和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衡量指标[20]。本文借鉴孙丽霞的方法[7],将董事会规模(BDS)、独立董事比例(PID)、董事会会议次数(BDM)、股权集中度(OC)、股东权益率(ER)、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TOP3)、银行业景气指数(BBI)和资本充足率(CAR)这8个指标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构建出一个反映公司治理水平的综合指标(CG)[21]。

检验样本数据是否具备做主成分分析的条件。目前学者研究中,主要运用KMO测度和巴特利特球检验这两种方法进行检验。KMO测度计算出的数值变化范围在0~1,若KMO的值较小,则表明其不符合运用主成分分析。一般情况下,指标值>0.7时数据较好。巴特利特球检验是通过对相关矩阵整体进行检验,若为单位阵,则零假设成立。将观测数据进行KMO测度和巴特利特球检验,其结果显示Bartlett’s检验结果为拒绝原假设,KMO测度数值为0.798。因此,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治理的数据符合主成分分析的条件。

对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抽象出关系矩阵。这一步骤则运用软件自动生成。得出相关关系矩阵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确定主成分的个数,如表1所示。

表1中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5.062%>85%,损失的信息在可接受范围内,且各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根据主成分荷载矩阵(表2)可得出3个主成分的表达式,根据各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和特征值确定各主成分的系数,从而利用特征值加权得出综合因子(CG)。

3. 股价非系统性波动。通过这一指标主要能分析出商业银行内部的股价波动与市场整体波动的非同步性,阐述了股东对公司上层相关信息的变化状况。计算方法如下:

在计算过程中,通过选取各银行每日交易的收盘数据得出日收益率,在此基础上减去同期无风险部分的利率,从而得到超额收益率rid。其中,无风险利率是由当期定期存款利率进行折算得出。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则用上证综指收益率作为市场收益率,减去无风险部分的利率,得出市场超额收益率。以此类推,可得出?滓2mt和?滓2im,t。将计算出的数值代入公式(4),得出股票i在t时期的特有方差?滓2ie,t。再把?滓2ie,t和?滓2it代入公式(3)即可得出股价的非系统性波动变量?鬃i,d。

4. 控制变量。在宏观经济变量方面,本文选取GDP的增长率这一指标进行衡量。在微观经济指标方面,主要采用银行资产规模(Size),由各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取自然对数得出;不良贷款率(NPL),反映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本文涉及的变量、定义及相关解释具体如表3所示。

(三)模型构建

本文通过构建以下4个模型来检验本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设:

四、实证研究

(一)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本文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如表4所示。商业银行治理综合指标(CG)的极大值为2.491 8,极小值为-2.340 5,均均值为-0.507 9,说明银行治理水平差异较大,而整体治理水平有待提高。股价非系统性波动(?追),极大值为10.564 9,极小值为4.076 2,标准差为1.290 6,表明商业银行对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关注较少。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CoVaR)的极大值为2.958 0,极小值为0.047 4,均值为0.751 2,说明商业银行整体系统性风险水平较低,但部分商业银行面临较高的风险水平。

(二)面板单位根检验

参照陈守东等运用单位根检验的方法,分别对银行治理综合指标、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和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序列进行了面板单位根检验,通过检验是否存在单位根来判定模型的平稳性[22],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

由检验结果可知,银行治理、股价非系统性波动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统计量均强烈拒绝面板包含单位根的原假设,即面板数据是平稳的。

(三)回归分析

1. 银行治理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表6为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对系统性风险影响的回归结果。在对其他相关变量进行控制的前提下,銀行治理综合指标CG的回归系数为-0.018 5,在1%置信水平下显著,意味着该模型可有效解释其风险承担能力,即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会降低其风险水平。

银行规模的系数值在1%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的扩大能提高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能力,从而降低其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NPL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过高可能会加剧整体系统性风险。另外,GDP的回归结果系数为负,表明我国经济整体的蓬勃发展有利于降低风险,从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承担能力。因此假设1成立。

2. 银行治理对股价非系统性波动的影响。在对其他变量进行控制的前提下,银行治理综合指标CG的系数值在5%置信水平下显著为正,为0.099 4,这表明对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来说,董事会结构的完善以及股权结构的优化使得其股价对市场的不同步性会显著增加,从而为投资者提供较多的市场信息。银行资产规模Size的系数值在1%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银行规模越大,股价非系统性波动越低,从而商业银行内部越难以有效治理,这一结论与学者张湄等的研究结论相一致[17]。NPL的系数值在5%置信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银行不良贷款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市场上股价的相关信息,从而为公司的管理层在进行决策时提供帮助。除此之外,GDP的系数值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表明我国整体经济的良好运行能够促进公司的发展逐步趋于成熟稳定。因此,假设2成立。

3. 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从公式(10)的结果可看出,股价非系统性波动的系数值显著为负,这表明商业银行的股价非系统性波动越大,越能提供反映市场变化的信息,其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越小,这与学者卢嘉圆的结论基本一致[20]。

银行规模系数值为负,说明银行适度扩大规模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NPL的系数值显著为正,表明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增加或导致银行面临更大的系统性风险,而在此模型中,GDP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

4. 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在银行治理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中的作用。根据温忠麟的理论研究,公式(9)和(10)的检验结果已经说明银行治理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股价非系统性波动来实现的,即存在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对于银行治理和系统性风险的中介效应[23]。

公式(11)反映了中介变量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发挥作用的效果。股价非系统性波动的系数为0.012 2,在5%的水平下显著,同时,银行治理的系数变成了-0.021 5,其对应的p值由之前的小于0.01变成了小于0.05,虽然仍为显著,但其显著性水平明显下降。由此可看出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在银行治理和系统性风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部分中介效应。

学者温忠麟等提出运用系数估计值的计算公式能够得出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之比和其与总效应之比,来对中介效应的大小进行衡量[24]。按照公式(8)~(11)的实证结果来看,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对于银行治理和系统性风险的中介效应为0.001 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重为5.34%,中介效应占直接效应的比重为5.64%。

(四)稳健性检验

以上文的研究为基础,本文选取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内部薪酬激励指标作为代理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运行数据结果与上述结论稍有偏差,但不影响基本假设。除此之外,检验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结果与主要结论基本相符。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对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为基础提出研究假设,结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自身特征,选取2007—2016年14家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商业银行治理、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有效治理有助于降低其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提高商业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承担能力,这一结论说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起到了防范系统性风险这一基本职能;商业银行的股价非系统性波动在此影响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传导作用,银行治理的完善会使得股价的非系统性波动增强,从而能为商业银行防范系统性风险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风险。

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我们从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关注股价非系统性波动两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 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以提高商业银行治理效率。商业银行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董事会规模较小或董事会会议次数较少,不能满足商业银行日益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商业银行应适度扩大董事会规模、适当增加董事会会议次数,适当扩大公司独立董事比例,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通过引进经济、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专家来优化公司董事会的人员构成,从而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和风险防范水平[25]。另外,在权利分配时将员工、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纳入分配范围可能更为有利于优化银行内部结构,将商业银行的权利在股东、债券持有者、公司员工及同业之间按适当的比例进行分配[26]。

2. 关注商业银行股票价格的波动特性,通过分辨有用的信息完善内部治理。商业银行应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为投资者提供较为全面真实并且及时的信息,使得相关投资者能够根据相关信息对决策行为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商业银行应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使得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具有一定的信息优势[27]。然而,仅有良好的信息环境不足以应对市场的复杂多变,在分析股价的波动特性时,商业银行还应分清是噪音还是信息造成的股价非系统性波动,不断搜集整理并合理利用信息,从而有助于商业银行由非理性的噪音交易向理性的信息交易进行转变。

参考文献:

[1]曹廷求,王营.特许权价值、公司治理机制和商业银行风险承担[J].金融论坛,2010(10):12-18.

[2]郝臣,李维安,王旭.中国上市金融机构是否有效治理——风险承担视角[J].现代财经,2015(11):12-21.

[3]郝臣,崔光耀,秦晓天.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承担关系研究[J].资本观察,2016(2):60-66.

[4]曹廷求,王营,马莉.外部环境、治理机制与银行风险[J].经济研究,2011(10):150-155.

[5]张兆国,刘晓霞,邢道勇.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中国软科学,2009(1):122-133.

[6]宋清华,曲良波,陈雄兵.中国商业银行规模、治理与风险承担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1(11):57-70.

[7]孙丽霞.公允价值层级、银行公司治理与银行系统性风险——基于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J].财会通讯,2017(6):28-31.

[8]孔德兰,董金.公司治理机制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11):38-42.

[9]曹艳华,牛筱颖.上市银行治理机制对风险承担的影响[J].金融论坛,2009(1):43-48.

[10]盧嘉圆,孔爱国.市场约束、商业银行治理与风险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0(5):102-115.

[11]刘银国,张琛.基于公司治理的商业银行风险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1(7):80-84.

[12]BUSHEE J B, NOE C F. Corporate disclosure practices,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stock return volatilit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0(25):171-202.

[13]FAN J,WONG T J. 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informativeness of accounting earnings in East Asia[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es,2002(33):401-425.

[14]FERREIRA M A, LAUX P A. Corporate governance idiosyneratic risk and information flow[J].Journal of finance,2007(2):951-989.

[15]蕭松华,刘明月.银行产权结构与效率关系理论评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4(5):4-10.

[16]李维安,曹廷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基于商业银行特殊性研究[J].南开学报,2005(1):83-89.

[17]张湄,孔爱国.商业银行治理与股价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复旦学报,2010(5):101-108.

[18]辛清泉,孔东民,郝颖.公司透明度与股价波动性[J].金融研究,2014(10):193-206.

[19]王薇.会计信息质量、机构投资者与股价波动性[J].财政监督,2015(11):26-30.

[20]卢嘉圆.投资者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作用[D].上海:复旦大学,2009.

[21]彭浩.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广西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7(10):1794-1797.

[22]陈守东,张丁育.我国银行治理特征与银行稳健性的关系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5(1):99-127.

[23]温忠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5):731-745.

[24]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2):268-274.

[25]陈旭.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6.

[26]张岩.我国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与风险管理能力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2.

[27]林忠国,韩立岩,李伟.股价波动非同步性——信息还是噪音?[J].管理科学学报,2012(6):68-81.

责任编辑:王冬年

作者:吴成颂 王琪 倪清

上一篇:建筑法律法规论文下一篇:农村初中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