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毕业论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国际金融毕业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全球经济状况向来是就业水平的晴雨表,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2009届毕业生面对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该何去何从?阐述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应对办法。

第一篇:国际金融毕业论文

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路径研究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面临着重重就业压力,高职院校应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准确市场定位,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化危机为机遇,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高职金融专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金融专业;就业指导;路径研究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出口锐减,大批企业停产或减产,工人大规模失业,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据北京市人才市场统计数据,2009年本科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率不到40%,高职毕业生的这一比例更低。如何提升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笔者探索的要旨。

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专业就业的挑战与机遇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高校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和战略性思维能力、适应国际竞争的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如何使金融专业的学生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严谨的分析问题能力,对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专业学生的就业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每年10月,各大企业就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大学科研院所单位需要高学历、高职称,外企、三资企业减员增效,IT等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公务员招考比例逐年减少。2009年,国家公务员录取比例达到78︰1,相对于2008年的60︰1,竞争更加激烈,说明就业形势及其严峻。2010年,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不仅反映在人才市场上,校园招聘在启动期也是寒意阵阵。2010年约有630万高校毕业生,加上近两年未能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大约有700万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挑战。

我国高教市场逐步向国外资本开放,使外国教育机构得以进入,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出一批实践能力强的就业竞争对手。同时,留学生回国潮也一浪高过一浪,直接挤压了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海外留学生对世界经济运行规则及各国法律制度比较了解,加上在国外多年金融市场的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和对各国文化的理解能力较强,是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强劲对手。

金融业人才需求将逐步向“高、精、尖”倾斜,本科生在人才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逐步缩小,硕士、博士生备受用人单位青睐。从20世纪末至今,国内外金融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对金融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金融人才具备时代性、创新性、市场性,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金融专业学生要在竞争中获胜,必须强化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专业学生的就业机遇

经济复苏会增加就业机会我国陆续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收到了良好效果,经济回升,市场回暖。安徽省乘着皖江开发的机遇,2009年全年生产总值10052.9亿元,同比增长12.9%,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1.1%。从业人员3988万人,比上年增加72万人,第三产业就业岗位增长最快,增加了71.4万人。

金融业快速发展会带来机遇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加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需求,金融行业发展的上升趋势毋庸置疑。2009年,安徽省金融业产值增加12.7%,比第三产业高1.6%。伴随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的快速发展,改变了过去单一的银行就业路径。金融市场广度、深度的拓展,金融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市场就业岗位需求量越来越大,职位空缺呈上升趋势。同时,国外银行在全国各地不断地开设分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的创新,也促使金融市场对人才产生较强的吸纳能力。

全方位提升金融专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本科高校金融专业教育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的态势下,高职金融专业要抓住机遇,在强手如林的形势下异军突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生存与发展,争取一席之地,树立起高职金融专业的特色旗帜。

(一)培养目标准确定位

以大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把大学生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金融专业高职毕业生,使其成为业务精、思想好、受欢迎的优秀人才。我院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每年均达到95%以上,与我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标准的毕业生培养目标密不可分。另外,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一个问题,从事与金融专业相关工作的人数由原来的60%以上逐年下滑,就业质量下降。高职金融专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金融人才市场上生存与发展,就要对毕业生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细分市场。高职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掌握一定的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严谨的分析问题能力、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战略性思维的能力和在社会化生产活动中的团队协作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要选择就业市场空白点,引导学生合理进行市场定位。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金融创新,新的金融组织结构的创立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由于农村基础建设薄弱,本科金融专业毕业生一般选择在城市金融领域就业,农村金融人才的缺失为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针对农村金融市场,我院对毕业生进行了职业观念的引导,鼓励学生报考农村信用合作社,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被农村信用合作社录用。银行业、保险业、期货业、证券业快速发展,金融业务、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经纪业务发展较快,各大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需要大量有专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也为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岗位。针对经纪人的岗位特点,我院采取“双证”教育,要求所有毕业生参加金融从业资格考试,获得行业准入资格。同时,通过勤工助学、校园文体活动锻炼学生,培养学生的自立精神、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与客户沟通的技巧。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我院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逐渐提高,到基层一线工作的比重逐年提高,特别是在保险和证券行业从业的比例呈快速上升趋势。

(二)教学改革创新

基于能力导向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适应经济形势变化,培养方案动态化,加快教学改革创新。

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性与多样性要结合学生特点,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复合型人才;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所需的核心课程;更新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建立新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完善“选修课制”,使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为学生发展提供知识储备。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金融专业作为应用经济学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培养出的人才能力差,不能适应金融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大对金融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一是在金融专业教学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针对金融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积极创设条件,增加实务课程的开设,使用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增加其实践机会和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其适应性,缩短就业适应期。二是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和在线教学、工作场地的现场教学,针对学生的兴趣,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使模拟实务与理论教学完美结合。三是采取项目导向教学方式,引入小课题,将学生组成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索完成项目的途径,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于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岗位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等各种能力。四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我院教师和学生走出课堂,到金融部门实习锻炼,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实训基地的专家请进课堂做兼职教师。五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专业竞赛,如“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模拟炒股大赛”、“模拟炒汇大赛”、“模拟期货交易大赛”等,参与这些活动不仅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及综合应用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团队合作、独立思考、创新能力等全面素质的考察。

完善考试制度教学测验考试是高等院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查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学生学习效果优劣的一个重要环节。金融学科的专业考试如果只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则不利于学生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考试制度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在考试形式上,除采用传统的闭卷和开卷考试外,面试、课程论文、案例分析报告都可作为选项,小组讨论、课堂发言、小测验也应在考试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三)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其效能

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社会经验,不具备用人单位需要的工作经验,只会纸上谈兵。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金融专业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增强劳动观念、培养事业心和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的有力手段。我院陆续与5家金融机构签订协议,建立了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实训基地,但是个别实训基地因为接受实习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学生就业实习的需要,没有发挥出积极效能。学院应采取适当的形式,加大投入,努力搭建金融专业学生实习锻炼的平台,多方开辟实践教学基地,扩大实习、实训基地的规模与质量,充分发挥其效能。

(四)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就业指导,创新就业指导工作方法要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就业指导应全方位、全程化,使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为学生走向社会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强化《就业指导》课程,创新教学内容要让学生从进校开始就接受就业指导的熏陶,在教学中,要结合专业特点,导入未来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理念,使学生树立目标,自觉提升综合素质。我院将《就业指导》课定为必修课并列入当年教学计划,统一使用教育厅规划教材,配备3名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讲授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讲解内容具有针对性,使学生能逐步了解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规划好自己的未来。授课教师和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并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事业观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正确的事业理念,使其明确人生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应教育学生工作没有贵贱之分,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工作是一件艰辛的事情,同时也能带来乐趣,通过淋漓的汗水,才能浇开成功之花。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先就业、后择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就业工作精细化,创新工作思路一是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咨询工作。我院通过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指导专栏、网上(QQ)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咨询等多种形式,使毕业生深入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同时加强就业技巧方面的指导,积极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和心理准备。二是要提升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正确引导学生就业。三是要搜集就业需求信息,设立专门的就业信息专栏,运用学校就业信息网等多种渠道及时、公开地发布就业信息,联系用人单位组织供需洽谈会、招聘会,搭起服务桥梁,保证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活动正常开展。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会产生茫然情绪,容易有失落感,导致不能发挥自身优势,竞争能力减弱。只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使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减轻心理压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具有正确的人生态度、满足的心境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正确的人生目标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只有人才培养目标的市场定位准确,加上教学改革创新,导入科学的就业观念,才能培养出专业精、思想好、适应性强的金融专业人才,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促进高职金融专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维同,黎莉.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扩招之后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1):47-49.

[2]曾之明,何应平.基于能力拓展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3]刘晓明.就业、择业、创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9-64.

作者简介:

王启亮(1971—),男,安徽砀山人,硕士,安徽行政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

李六杏(1972—),女,安徽枞阳人,硕士,安徽行政学院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

作者:王启亮 李六杏

第二篇:金融危机下毕业生就业对策分析

摘要:全球经济状况向来是就业水平的晴雨表,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2009届毕业生面对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该何去何从?阐述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应对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金融危机 ;就业

1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2008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创历史纪录的559万,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2009年将突破600万人。与此同时,2008年我国GDP同比增长9%,这是中国经济增速自2006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必然会影响就业的增长空间。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仍然保持着GDP的高增长水平,就业需求增长的基本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关键问题在于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对就业需求的结构有很大影响。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原本风光无比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等金融机构,几乎都大幅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而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外资银行也放缓了发展步伐,地产、汽车、广告等实体经济受到波及,石油石化、能源、矿产、出口贸易、物流类也前景不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显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与经济增速的放缓相反,逐年增加的大学生人数,给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增加了许多就业压力。

2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前景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潜在的经济需求是极大的。社会转型、工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最为关键的经济发展平台。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都将是吸引就业需求的一个重要渠道。特别重要的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将会更大。全球竞争以及中国总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中国不能永远享受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应该有比较大的空间。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国家创新战略,这将使得我国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赖于基于长期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高端劳动力群体。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初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这为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增长准备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政府就业政策的持续优化将会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教育部门积极出台七大举措全力促进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是教育系统迅速行动,逐级落实责任,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就业。二是千方百计为毕业生,特别是为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专业的毕业生收集岗位信息。三是举办系列招聘活动,全面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四是全面加大创业支持力度,大力推动毕业生自主创业。五是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重点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六是广泛组织实习实践,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七是要求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积极应对形势变化,加强对毕业生的国际国内形势教育,引导学生理性、辩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坚定信心,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积极主动地就业;同时,大力倡导“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此外,国家就业激励政策的实施也将会更有效地支持国家整体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支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最终实现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三赢”结果。

3金融危机下毕业生的应对之策

逐年增加的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与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不言而喻。然而面对已成事实的严峻就业形势,大学生们更要学会冷静思考,积极行动,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3.1调整心态、理性分析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相信市场是公平的。职业化程度高、学习能力强、团队合作好的大学生,永远会被市场需要;要自信通过努力,是可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其次,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就应该多了解当前的宏观经济走势和就业形势,并提早规划自己的职业,不要把自己关在学术的象牙塔里。最后,大学生要清醒客观地认识到现在的就业形势很严峻,应该变压力为动力,适当降低期望值,还要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要放低姿态,要懂得从基层做起,吃苦耐劳,这样的态度更能获得就业机会。

3.2积极行动、调整策略

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要想比别人多点机会,就必须要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尽早到单位进行实习,以此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应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积极主动地就业。要多尝试,不气馁,善于总结,能客观评价自己,避免高不就低不成,应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作出个性化的职业选择,不要把求职的目光盯在传统的“集中”的区域、行业、单位。尽管金融危机会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但我国政府出台的大力度拉动内需政策,将带来不少新增就业机会和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同时,农村基层岗位和中西部地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口依然给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只要毕业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能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并不困难。

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中,一些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并不特别明朗,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应有长远打算,寄希望在短期中就能找到合适工作是不现实的。

3.3掌握方法、轻松面试

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制作一份清晰的简历,所以求职的第一步是要学会制作个人简历。简单明晰的简历更容易让招聘方抓住重点。因此简历一般用A4纸打印一页即可,最多不要超过2页。简历内容应该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知识结构(所学专业及核心课程的列表)、实践经历、获奖情况、技能证书以及与工作有关的兴趣爱好。在“应聘职位”一栏,不要为了增加录取可能而填写过多的职位,一般填写一个职位,最多不超过两个职位。一般,招聘方接到求职简历后最关注的内容依次是:社会实践和兼职经历、所学专业、毕业院校、英语和计算机水平、性格及爱好特长、外在形象等。在面试中,企业最看重的首先是个人潜质,也就是应聘者与岗位的匹配度;其次是专业知识、谈吐、个性特征和形象气质。而在人的素养方面,最不能让企业负责人接受的是“不诚实”。所以在面试中要尽量放松,恰如其分地展现自己的风采,切忌夸夸其谈、虚假捏造。

遭遇金融风暴就业形势可能较严峻,大学生对此要足够重视,但也不必焦虑,目前受影响较大的往往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而且并非所有专业都“过冬”。调查显示,不同的专业区别很大,外贸、房产、金融、物流等专业受冲击最大,而受国家拉动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基础建设、能源电力等行业反而有些企业大幅吸纳人才。

就业是民生之本,富民之路,安国之策。上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有社会各界的热心帮扶,无论就业形势将如何严峻,我们大学生更应该积极面对,调整心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者:林小红

第三篇: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

[摘要]金融危机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造成了国内外大量经济实体破产,引发全球就业萎缩。我国高校毕业生同样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就业形势严峻。因此,必须全方位、多角度整合政府、社会、学校和毕业生的各种资源,制定有效的政策制度,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金融危机高校毕业生就业

[作者简介]何涛(1964- ),男,江苏东台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院办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研究。(江苏南通226010)

随着金融危机从美国蔓延至全球,从虚拟经济蔓延至实体经济,大量中小企业甚至大企业破产倒闭,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2008年底,我国还有150万大学生未能就业,2009年又有650万毕业生面临毕业。笔者曾对南通地区的高校进行调查,发现2008届毕业生截至6月份首次就业率93.8%(略高于全国80%的平均水平),协议率65.4%。而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截至5月份只有56.5%,协议率仅为34.7%。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金融危机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凸显

(一)岗位总量缩减,就业竞争加剧

首先,金融危机使得市场消费能力下降,社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产品的滞销使企业陷入困境,进而减少招聘计划甚至开始裁员,以减少企业成本。其次,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大量海外人员回流,从而使高层次就业竞争加剧,出现重心下移。再次,一些具有高学历和工作经验的人士再次就业也将挤占部分新增岗位。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纷纷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用人单位校园招聘规模缩小,招聘人数也明显减少。外贸类、制造类、人文类专业的招聘计划明显少于往年,甚至有些单位原本已开展校园招聘宣传,但是考虑到金融危机的不确定性,最终还是削减了招聘名额或放弃招聘计划。前程无忧网、智联招聘网的统计数据也表明:2009年与2008年同期相比,企业的招聘计划减少很多。而且很多岗位要求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无疑又将应届毕业生拒之门外。一方面是就业岗位总量的减少,另外一方面是毕业生数量的增加,这种“倒金字塔”效应使得当前就业竞争十分激烈。

(二)培养模式脱节,就业竞争力降低

金融危机时期,传统产业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如制造业大面积亏损、服务业不景气等。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受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即使高等教育机构及时获取了当前社会和产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也很难在短期内做出调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经济的需求相脱节,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降低。

(三)就业指导滞后,就业效率受挫

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就业指导内容和手段的滞后对就业效率的负面影响显得更为突出。对高校来说,就业指导及模式固化,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大多为简约粗放式,大部分集中在毕业生就业前的一段时间,无法满足学生多样性的需求。同时,就业指导各自为营,难以产生系统协作效应。目前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机构主要是政府与高校以及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各部门虽有沟通,但由于行政隶属关系不同,往往各自为营,缺少深层次的合作,各高校之间由于存在竞争关系,就业指导的协作就更少,许多民间职业中介机构更缺少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机会。

二、金融危机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对策

应对金融危机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危机,必须整合政府、学校和毕业生个人的资源,通过制定各种有效的政策、制度、措施,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引导大学生合理定位,找准方向,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政府方面

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招聘岗位减少、求职难度增加、薪酬降低等。归根到底是我国整体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应在宏观层面上统筹谋划,有效增加就业岗位。

1.采取积极政策,增加就业岗位。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前提,2008年11月,国务院已经出台了4万亿投资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措施,估计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相应带动就业增长100万人。①当然,保增长和保就业是两个目标,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动就业的等量增长。除了保增长,还要保就业。扩大就业的主体是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保就业首先要保中小企业。通过公共基建投入带动中小企业发展,通过降低增值税、社会保险费等降低中小企业经营成本;通过放松抵押贷款规定,提供信贷融资服务及劳动力培训,增加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采购等其他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就业;通过鼓励和支持新的创业,从根本上增加就业。

2.打破地方壁垒,实现自由流动。大学毕业生过剩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过剩,制定和实施大学生在全国范围内自由就业的政策,是解决结构性过剩的有效途径。保障他们在全国范围内的“公民与市民待遇”,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环境。具体应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和人事指标限制,促进大学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目前,国家在此方面已经有所作为,除直辖市外基本放开了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但从实践看,效果并不理想,各地在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以地方政策对抗国家的宏观政策。因此,国家还应该在宏观政策的基础上,出台具体的操作性文件,使好的政策能够落实到实处。

3.出台激励措施,鼓励基层就业。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也应该逐步趋向大众化,基层就业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国家应该出台政策,社会也应提供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激励大学毕业生投身于基层建设,投身于中西部建设。对这部分大学生学历的提升、职称的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提供激励政策,形成下得去、留得住的良好格局,形成人才的合理配备,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地区性过剩问题。

4.扩大研究生招生,缓解就业压力。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研究生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相对于高速发展的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相对滞后。政府应该有选择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这样不仅可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而且更有利于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二)学校方面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校的生命线。学校党政“一把手”应把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首先要掌握毕业生的专业特点、毕业人数、生源地域、就业意向等相关信息,摸清每一位毕业生的具体状况。其次,要以对社会、对学校、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一切力量,积极为学生寻找就业岗位。②

1.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可谓硕果累累,但人才培养脱离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与课程设置滞后市场的现象仍较严重,高等教育仍是重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忽略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思想、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系统培养和训练。

金融危机期间,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遭到淘汰,而一些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专业人才相对欠缺。高校专业设置必须密切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动态,课程设置贴近企业实践,贯彻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扩大专业口径,分类培养,视需分流,通过优化专业结构,调整原有专业,动态性地适应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要。另外,做好远期市场调查,不要盲目增加专业,以免造成人才堆积和人才浪费,就业率过低的专业应当坚决停止招生。

2.实施顶岗实习和“双证书”制度,知识与技能并重。用人单位普遍感到大学毕业生的理论远高于技能,技能不足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大障碍。国外成功的教育经验表明,在校期间顶岗实习和推行“双证书”制度,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安排一定期限的顶岗实习,与合作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需要的技能培训,大力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水平。双证书即毕业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职业资格证书越来越受到青睐。高校应与企业合作开展专业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内容应覆盖相应职业资格要求,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

3.变革职业指导模式,实行全程化指导。传统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时才开展工作,俗称“第三年、第四年指导”,单纯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把毕业生“送出去”为中心。大学生职业指导课也流于“发布就业信息、宣讲就业政策”的形式,“全程指导”“个性化辅导”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还远未形成。所谓全程化指导,就是从纵向指导着眼,要求我们根据高校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突出重点地开展职业指导服务工作。③低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高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按照各自的职业生涯规划,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按照“分阶段、有重点、全程指导”的原则,通过“课堂学习与生活体验相结合”的教学训练模式开展职业指导教学训练活动,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确定职业取向,强化职业意识,掌握就业政策,提高个人技能等。

4.增强创业教育引导,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大学生创业,提出了“创业带就业”的口号。相关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非常低,本科生创业成功率不足1%,研究生创业的成功率不到6%。为此,高等教育应该将创业教育贯穿始终,不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发现创业机会、如何创业。学校应该开设创业类课程,经常邀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来校介绍创业经验,引导有创业意识的学生进行创业生涯规划。学校还应该对初次创业的大学生们提供政策、法规、项目咨询以及资金支持,对他们的创业过程进行跟踪服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创业,同时也为学校创业教育的开展积累了材料。

5.广泛拓展途径,搜集就业信息,推荐毕业生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校的生命线,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就业基地。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学校应充分利用行业协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客座教授以及资深教师等社会资源,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人才招聘合作关系,积极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宣讲和招聘,努力建设一个以高校校园市场为基础的、完善的就业市场体系,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快捷、全面、高质量的服务。

(三)个人方面

毕业生本人也要正视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心态,合理确定就业预期,找准就业定位,积极主动地就业,提高就业技巧。

1.端正心态,正视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应当意识到,就业是大学生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是正常的,遇到心理冲突、困惑,产生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当大学生遇到就业心理困扰时,首先,应当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在择业时不能求全责备、期望太高,先就业再择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④其次,应当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在择业时不能只考虑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自我发展的作用。对于一些不良的就业心态,如悲观等待心理、焦虑恐慌和盲目屈就等,除了自我调适外,必要时还可以请教心理专家,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寻找可以倾诉的对象,转移情绪。

2.充实自己,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最可控制的就是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获得与保持工作的能力,对个人而言,包括专业能力与市场能力两部分。专业能力取决于自身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以及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本的方式;而市场能力取决于他们向用人单位展示这些能力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在专业能力方面,以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为代表的态度型资产是大学生专业能力中的关键;而以解决问题能力为代表的知识技能型资产则是专业能力的基石。在市场能力方面,为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大学生必须了解当前整个就业市场,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求信息,了解岗位职责要求,了解自己的就业能力水平。同时还必须改进自己的展示能力,把自身的各种“资本”信息传递给市场,让市场明白自己的价值,同时把自己所拥有的专业能力通过语言或者测试的方式表达给市场。

3.拓宽就业范围,面向基层就业。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扎推现象比较明显,集中体现为时间集中、地域集中、行业集中、用人单位集中,这不但加大了就业竞争程度,也导致社会行业的人才分布不平衡。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过剩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结构性、地区性过剩;我国广大基层单位,大学毕业生的比例还很低,高校毕业生应该积极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

4.挖掘人脉资源,扩展就业渠道。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社会关系资源的使用是大学毕业生落实就业的典型行为特征。而这种做法不仅在我国非常普遍,在就业市场完善的美国也很普遍,如哈佛大学超过半数的MBA毕业生通过校友的关系寻找工作。不同的是,我国毕业生使用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父母以及家族成员占多数。其实校友资源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可能是更有效的途径,这就要求毕业生本人以及学校共同挖掘校友资源,扩展就业渠道。

三、总结

金融危机的破坏性和不确定性给大学生就业所带来的冲击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危机,采取各种措施渡过难关。当前,我们仍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就业政策制定和就业指导服务,构建长效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机制,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

[注释]

①高亚男,刘畅.金融危机下劳动保障改革与发展展望[J].中国劳动,2009(1):6.

②周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EB/OL].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15/info1228282811502315.htm,2008-12-03.

③揭育通.高职院校多元化职业指导模式探析[J].职业圈,2007(20):188.

④夏凌翔,万黎.论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试[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103.

作者:何 涛

上一篇:英语专业发表论文下一篇:管理工程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