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

2022-08-13

第一篇: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

机关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

劳动合同书

用人单位(甲方): 劳 动 者(乙方):

德宏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制

甲方(用人单位全称):

单位地址: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乙方(劳动者)

姓名: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___ 民族:_____________ 文化程度:_____________ 居民身份证号码: 现住地:

联系电话: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本劳动合同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自意订立本劳动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第一条 合同类型和期限

本合同为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第二条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乙方从事 工作,工作地点 。根据甲方的工作需要,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工作地点,但不能变更公益性工作岗位性质。

第三条 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按下列第 项确定。

(一)每周工作40小时,休息两天制。

(二)每天工作8小时制。

(三)实行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的不定时工作制。

(四)实行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的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第四条 劳动报酬及支付方式与时间 ________元。

(二)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数量,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第五条 社会保险

甲、乙双方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月缴纳社会保险费。乙方缴纳部分,由甲方从乙方工资中代为扣缴。

第六条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甲乙双方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职业卫生等规定。有职业危害的工种应在合同约定中告知,甲方应为乙方的生产工作提供符合规定的劳动保护设施、劳动防护用品及其他劳动保护条件。乙方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甲方必须自觉执行国家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

第七条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

(一)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相关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二)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八条 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乙方应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遵守甲方依法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服从甲方管理和教育。甲方有权对乙方履行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考核和奖惩。

(一)一方违反合同,承担违约责任。给对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应当根据其后果或责任大小,予以适当赔偿。

(一)乙方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月劳动报酬为

(二)乙方经甲方出资培训,双方应签订培训合同。培训合同是本合同的附件,一方无故不履行培训合同,应按合同规定赔偿对方的损失。

第九条 其他

1、本合同在履行中发生争议,任何一方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本合同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3、本合同依法订立,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双方必须严格履行。

4、本合同一式三份,用人单位和被录用人员各执一份,劳动就业与失业保险中心一份。

甲方(盖章): 乙方(签字):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签字):

签约日期: 年

劳动用工登记机关盖章:

劳动用工登记时间: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改革大力推行公益性公墓(骨灰

堂)建设的通知

新政办发[2010]37号

新泰政府门户网站 2010-08-18 来源:

【字体:大 中 小】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驻新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殡葬改革,遏制乱埋乱葬现象,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和山东省《殡葬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经市政府同意,决定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殡葬改革和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工作的领导

殡葬改革是党和政府一贯倡导的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但近段时间以来,我市某些地方土葬等殡葬陋习回潮,迫切需要予以制止,需要采取建设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的方式予以疏导和规范。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一定要切实提高认识,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努力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强化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有力于殡葬改革和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的浓厚氛围

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积极利用电视、电台、黑板报等有效载体,采取设立宣传站、悬挂过街联、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演出文艺节目、组织宣传车上街等形式,广做宣传,大造声势;要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等基层群众组织的作用,把丧葬习俗改革纳入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之中,努力营造有力于殡葬改革和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的浓厚氛围,让广大群众充分理解、大力支持、积极参与殡葬改革和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

三、精心组织安排,大力提高殡葬改革和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水平 公益性公墓、骨灰堂是规范骨灰流向管理、推进殡葬改革的硬件设施,事关群众利益和新农村建设大局,其规划、审批、建设要严格按照《新泰市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坚持高标准实施。按照方案要求,今年要有30%的村(社区)完成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任务,在3年内全面完成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任务,实现全市骨灰安葬(存放)公墓、骨灰堂化,杜绝乱埋乱葬。

四、密切配合协作,确保殡葬改革和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顺利进行

殡葬改革和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涉及意识形态和社会管理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市里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由民政、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国土资源、林业等相关部门单位分工负责人为成员的殡葬改革和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行使对这项工作的决策指挥、调度协调、考核奖惩等职责。各部门单位要全面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市民政局要负责做好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的审批与具体业务指导工作;市国土资源局要负责做好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用地的审查报批工作;市林业局要负责做好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所需征占用林地的审批工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负责搞好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的规划、选址审批工作;市公安局要负责做好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启用阶段殡葬改革秩序的维护工作。各相关部门单位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努力形成推进殡葬改革和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的强大合力。市里将把殡葬改革和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纳入各乡镇街道精神文明创建考核内容,乡镇街道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市殡葬改革和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组织市考核督查局、民政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林业局等成员单位,定期对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工作进行督查,对宣传不到位、责任不落实、进展缓慢的乡镇街道及时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附:新泰市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实施方案。

二0一0年七月二十三日

新泰市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殡葬改革,扎实搞好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务院、省殡葬管理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建设生态墓地、推行绿色殡葬”为主题,以清理整治乱埋乱葬为突破口,坚持疏堵结合,加快殡葬设施更新改造,依法强化殡葬管理和推进殡葬改革,树立健康、文明的殡葬新风,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目标任务

按照“绿色殡葬、生态殡葬”的要求,用3年的时间,在全市村村建起1处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实现骨灰安葬(存放)公墓、骨灰堂化,杜绝乱埋乱葬。其中2010年完成总任务的30%。

三、工作原则

(一)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公益性公墓要选用荒山瘠地,严禁占用基本农田、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等。要充分考虑所用场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力求对原始生态植被、自然地貌的破坏和影响最小化。要注重墓区环境建设,做到绿化、美化、园林化,绿化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40%,在视野可见范围内形成绿色屏障,达到见树不见墓的要求。

(二)文明安全祭祀。坚持葬法改革与葬礼改革并重,积极倡导鲜花祭祀。设立专门的祭奠区域,禁止在祭奠区域外焚烧祭奠物品、燃放烟花爆竹。按照山林防火要求,建设防火隔离带,配备消防设施。

(三)突出社会效益。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农村基层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公益性公墓是为当地村(居)民提供骨灰安葬服务的公共设施,骨灰堂是为当地村(居)民提供骨灰存放服务的公共设施。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严禁对外销售经营或变相销售经营。

三、工作措施及责任分工

(一)科学规划。

1、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要纳入各乡镇街道总体规划,根据人口数量、分布和地理环境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制定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总体规划。

2、公益性公墓、骨灰堂选址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不得在耕地、林地、公园、风景名胜区或文物保护区、水库及河流堤坝附近或水源保护区、铁路及公路两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建成区、村镇规划区范围内建造公墓。平原地区宜推广建设骨灰堂,丘陵山区宜推广建设公墓或骨灰堂。

3、公益性公墓原则上以村(居)为单位兴建,也可以采用由若干相邻的村(居)联办、村企联办、镇企联办的方式。公益性公墓建设规模应控制在每千人2—3亩的标准,以20年为一个使用周期测算,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安葬率,严格限制墓区内墓穴面积,单穴不得超过O.8平方米,双穴不得超过1.2平方米,墓碑高度不得超过O.8米,墓穴间距不得超过0.5米,不准建围栏。

4、公益性骨灰堂原则上以村(居)为单位兴建,也可以采用由若干相邻的村(居)联办、村企联办、镇企联办的方式。骨灰堂规模要根据总人口数量确定,建筑面积一般控制在100—300平方米左右,按可持续使用周期不低于20年的使用期限。骨灰存放架位要采用防火材料,高度一般不超过2.5米。

5、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应先规划后建设。公墓建设要在最大限度保持和利用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好墓区道路、祭奠场所、排水沟、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墓位间距要整齐规范,墓碑规格、式样、朝向要统一。骨灰堂院内要通水、通电、道路平整、绿化美化,外观上要区别于居民住房,有明显的标志,房屋质量要高,建有围墙和大门,设置祭奠台,骨灰存放架要摆设整齐,绿化面积不低于30%。

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二)严格审批。

1、建设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应由村(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申报,经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同意后上报,经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林业等管理部门加具审查意见后,由市民政部门审批。具体涉及规划、林业、用地、建设手续的,应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正式申报相关批准手续。

2、申报设立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应提交下列材料:

①规划方案及四至方位规划图;②召开村民大会表决通过情况;③设立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的申请报告;④国土资源、建设、规划、林业等管理部门的审查意见;⑤设立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的可行性报告;⑥其他相关材料。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三)精心建设。各公益性公墓、骨灰堂要严格按规划和审批要求建设,保证建设质量,提高服务水平,让广大群众满意。建设所需资金以村自筹为主,鼓励社会各界公益赞助,严禁向群众乱集资、乱摊派。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7月15~7月25日)。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墓地、推行绿色殡葬”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各乡镇街道要层层召开动员会议,大力宣传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山东省《殡葬管理规定》和《新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改革大力推行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的通知》精神,确保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进一步统一全市广大群众的思想,形成加快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7月26日~10月31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搞好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的规划、选址审批;市公安局负责做好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启用阶段殡葬改革秩序的维护工作;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做好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用地的审查报批;市林业局负责做好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所需征占用林地的审批;市民政局负责做好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审批与具体业务指导工作;各乡镇街道先行试点,逐步推开,2010年10月31日前完成村(居)总数30%的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任务,包括道路完善、绿化植树等,建立和完善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的安葬、维护、管理制度。

(三)检查验收阶段(11月1日~11月15日)。市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领导小组对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落实以奖代补资金。市民政局具体指导各乡镇街道的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落实整改,确保达到规范要求。

(四)全面启用阶段(11月16日~12月31日)。各乡镇街道进一步做好殡葬改革政策宣传动员工作,全面启用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组织农村丧户的骨灰和坟墓迁移。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完成后,骨灰一律在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安葬,彻底杜绝乱埋乱葬现象。

第三篇:社会公益性单位名单

社会公益团体名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民政局: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60号)精神,现将经民政部初步审核,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民政部联合审核确认的2008、2009第一批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名单,予以公布。

附件:1.2008第一批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名单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

二○○九年八月二十日

附件1:

2008第一批获得公益性捐赠

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名单

1、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2、南都公益基金会

3、华民慈善基金会

4、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

5、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6、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

7、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

8、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

9、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

10、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11、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

12、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13、中国扶贫基金会

14、海仓慈善基金会

15、爱佑华夏慈善基金会

16、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

17、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18、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

19、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

20、中国检察官教育基金会

21、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

22、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

23、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

24、国寿慈善基金会

25、中国孔子基金会

26、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

27、中国绿化基金会

28、万科公益基金会

29、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

30、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31、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

32、人保慈善基金会

33、中远慈善基金会

34、中华慈善总会

35、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

第四篇: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

[存在问题]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尚未建立比较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较大。 二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设施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基层文化建设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比较严重。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方法与城乡居民的现实需求还不相适应,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尚未形成。四是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还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等问题,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完善。[

措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各级文化部门要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创新运行机制,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继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基础。以重大文化工程为抓手,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县、乡镇和社区

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二是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强体制机制等软件建设。加快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渠道,抓紧制定支持和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办法,确保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渐增长,建立分区域的人均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经费保障标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三是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促进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和契机,以地方党委、政府为主导,突破体制障碍,加大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文化项目的共建共享力度,加强基层文化资源的整合。

四是大力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高度重视数字文化服务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努力将文化共享工程建成资源优质丰富、技术先进实用、服务便捷高效、网络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阵地。

第五篇: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方案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15-07-02 【生效日期】2015-07-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新华社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的改革要求,现就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提出如下方案。

一、目标和原则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改革部署,积极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促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一)坚持改革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坚持检察机关职能定位,把握提起公益诉讼的条件、范围和程序,既强化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又严格规范行使检察权。

(三)有效保护公共利益。针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领域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及时提起民事或行政公益诉讼,加强对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

(四)严格依法有序推进。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决定,确保改革试点在法律框架和授权范围内开展,维护法制的统一和权威。

二、主要内容

(一)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1. 试点案件范围。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污染环境、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适格主体或者适格主体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2. 诉讼参加人。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人身份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的被告是实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被告没有反诉权。

3. 诉前程序。检察机关在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之前,应当依法督促或者支持法律规定的机关或有关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法律规定的机关或者有关组织应当在收到督促或者支持起诉意见书后一个月内依法办理,并将办理情况及时书面回复检察机关。

4. 提起诉讼。经过诉前程序,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没有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侵害状态的,检察机关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应当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初步证据,并应当制作公益诉讼起诉书。 5. 诉讼请求。检察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要求被告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诉讼请求。

(二)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1. 试点案件范围。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造成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由于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没有也无法提起诉讼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试点期间,重点是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案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2. 诉讼参加人。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人身份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的被告是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的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

3. 诉前程序。在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之前,检察机关应当先行向相关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纠正违法行政行为或者依法履行职责。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检察建议书后一个月内依法办理,并将办理情况及时书面回复检察机关。

4. 提起诉讼。经过诉前程序,行政机关拒不纠正违法行为或者不履行法定职责,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侵害状态的,检察机关可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应当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初步证据,并应当制作公益诉讼起诉书。

5. 诉讼请求。检察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或者部分撤销违法行政行为、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确认行政行为违法或者无效等诉讼请求。

(三)其他事项

1. 试点期间,地方人民检察院拟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的,应当先行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2. 提起公益诉讼,检察机关免缴诉讼费。

3. 提起公益诉讼,试点方案没有规定的,适用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三、方案实施

(一)立法机关授权。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6月授权,自2015年7月起开展改革试点,试点期限为两年。

(二)积极开展试点。2015年7月,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和改革试点方案,制定出台试点实施办法,并选择北京、内蒙古、吉林、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贵州、云南、陕西、甘肃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试点。

(三)推动相关法律修改完善。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和成效,积极推动相关法律的修改完善。

四、工作要求

一要坚持统筹谋划。加强顶层设计,确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基本制度和规范,统筹规划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按照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鼓励试点地区发挥首创精神,推动制度创新。

二要积极稳妥推进。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既要积极推动,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又要稳妥慎重,严格程序,努力确保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要逐步形成成熟的经验,再推动立法完善。 三要加强协调配合。各试点单位要加强请示报告和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地方党委、人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建立与人民法院的协调配合机制,共同推进改革试点工作稳步开展。

四要注重宣传引导。既要及时宣传改革试点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又要把握宣传策略,严格宣传纪律,正确引导社会预期,为改革试点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上一篇:高中毕业家长发言稿下一篇:赣州市开发区环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