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事业捐赠收据

2024-04-20

公益事业捐赠收据(精选8篇)

篇1:公益事业捐赠收据

我公司通过县级教育局对乡小学捐赠一批图书,取得教育局开具的收款收据能否作为公益性捐赠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60号)规定,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性的捐赠支出,在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暂行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所称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在接受捐赠时,应按照行政管理级次分别使用由财政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印刷的公益性捐赠票据,并加盖本单位的印章,对个人索取捐赠票据的,应予以开具。

根据上述规定,县教育局属于政策规定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教育局应按照规定给企业开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印刷的公益性捐增票据,开具的收款收据不能作为公益性捐赠扣除的依据。

篇2:公益事业捐赠收据

一、为加强我校收据的统一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国家关于规范义务教育收费行为,制定本暂行规定。

二、学校总务处统一负责全校行政事业性收据的管理工作。建立收据管理制度,按国家规定程序办理《收费许可证》,并加以妥善保管,不得外借和转让。做好收费申报、换证、收据的年审工作。

三、学校必须按《收费许可证》确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收费。严禁擅自更改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四、学校实行收据使用登记制度,由总务处对收据的购买、领用、销毁和结存情况进行登记。

五、规范使用收据。开具收据必须按号码顺序填写,填写交费单位或个人、收费内容、收费标准、金额和收款人等。全部联次一次复写、内容一致。收据要加盖学校财务专用章或学校公章。因特殊情况需要退款必须交回“收据”联才能办理退款。

六、总务处加强收据的管理,对领用的收据要有专人负责,妥善保管,不得毁损和丢失。

篇3: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收据管理的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一) 使用范围不合规

根据规定, 往来票据主要用于开具单位发生的暂收、代收款项, 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单位与个人之间发生的其他资金往来且不构成本单位收入的款项。但一些单位却将其范围人为扩大化, 主要表现在:

1. 使用往来票据收取非税收入。

有三种形式:一是以逃避统筹调控为目的。将部分非税收入项目换开为往来项目, 实为收取非税收入, 资金以往来形式缴入财政, 逃避政府统筹调控。二是以调节非税收入指标基数为目的。三是以隐匿收入为目的。主要是以代收、预收的方式, 将上级单位或主管部门应纳入财政管理的非税收入转化为往来款项等。

2. 使用往来票据收取应税收入。

涉及办公房、门面租赁收入, 以及利用场地、设施、信息、知识、技术、劳动力等为消费者提供有偿服务的收费等, 一些单位不开具税务发票, 而开具往来票据, 逃避缴纳税款, 造成财政收入减少。

3. 使用往来票据收取违规资金。

如自立收费项目收取资金, 或继续收取已取消的收费项目, 以及违规自行收取一些赞助费、活动费等, 往来票据成了某些“三乱”行为的直接载体, 不利于优化经济环境。

(二) 使用方式不合规

有的单位发生费用后无法取得发票, 只能以不合规的收据记账, 有的单位随意转借或为其他单位代开票据, 或相互之间调剂票据。

1. 行为欠规范。表现在有的单位随意转借或为其他单位代开票据, 给单位财务不明晰埋下了隐患。

2. 内容欠规范。

如收款项目不填列或只随意填列往来款、交款人及日期不填列、金额大小写不符等, 造成了事实不明, 为票据监管带来了难度。

3. 保管欠规范。

一些单位使用往来票据后随意存放, 作废各联未完整保存, 致使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失去了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

二、产生的原因

1.政策制度还不够明确。一是使用范围。虽然票据管理办法有相关规定, 但由于往来项目较为复杂, 单位使用时随意性较大, 往来票据成了万能票;二是资金管理方式。目前定额补助单位和经费自理单位资金 (含往来资金) 是否纳入财政管理尚无文件明确规定, 实际工作中以上两类单位使用税务发票、往来票据取得的资金有的缴存财政, 有的未予缴存, 不便管理。

2.单位管理还不够规范。一是有些单位对票据管理不予重视, 未认真学习相关政策制度, 认为使用财政或税务往来票据的自主权在单位, 对适用范围认识模糊, 认为往来票据不是收费票据, 想怎么使用都可以, 无关紧要。二是某些单位有意使用税务往来票据, 认为税务往来票据不属于财政票据管理的范畴, 以此收费可以逃避财政和物价部门的监督检查, 成为了单位“小金库”生存的土壤。

3.社会监督还不够全面。会计人员客观、真实地向有关各方报告单位的财务信息, 不仅向社会提供了所需的服务, 而且也便于社会各界加深对单位的了解, 是企业综合形象的展示和披露。主要是由于缴款义务人遍布社会各个阶层, 对于单位利用往来票据收费这一违规行为认识不足, 当然也就不可能提出异议或举报了。

三、规范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财政往来票据的不规范使用行为, 将导致乱收费、乱开票等问题, 扰乱非税收入征管秩序;若单位使用税务往来票据收费, 就脱离了财政与物价部门的监管, 不仅乱收费的情况将更加严重, 单位还有可能坐支、挪用资金, 造成资金管理漏洞。因此, 进一步规范往来票据管理尤为重要, 我们认为有必要制订一个适合往来结算票据管理的文件, 建议如下:

(一) 界定票据领用主体

建议明确全额拨款单位、定额补助单位、临时机构及资金需纳入财政管理的经费自理单位, 及时办理往来结算业务, 必须使用财政往来票据, 不得使用税务往来票据及自制收据。

(二) 细化票据使用范围

根据有关规定, 结合工作实际, 将往来票据使用范围进一步予以分析, 细化到具体项目。建议明确往来收据使用的具体范围, 如代收代付、暂收资金中的具体明细项目;而预算单位取得的拨入经费、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等, 由于形成了单位收入, 不列入往来票据的开具范围。

(三) 明确资金管理模式

积极探索财政票据管理网络信息化。财政票据种类较多、格式多样, 应积极探索新的财政票据管理思路。要结合非税收入改革, 早日实现票据管理系统与非税收入管理系统的对接。要结合改革和完善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 开发出全新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软件, 把票据管理作为它的一项重要功能, 并实现网络化, 信息共享, 真正做到以票管费, 以票控费。

(四)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

建议相关部门和科室进一步加强工作协调配合。对应由非税局事前审核的申购税票事项严格把关, 并相互提供购领情况;非税局应进一步严格票据管理, 对发现单位违规行为, 停供票据并限期改正;对各单位不属于本级财政拨款的资金不予接受, 发现单位有使用税务往来票据、虚假票据、作废票据、超范围使用往来票据的不予办理相关业务。

(五) 加大监督处罚力度

积极督促各单位严格按文件规定办理相关业务, 建议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对用票单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监督管理, 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建立平时抽查和年度检查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 实行高额处罚办法, 按照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追究违规使用票据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视情节轻重, 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坚持处罚与规范相结合, 日常管理与专项检查相结合, 事后检查与事前监督、事中调控相结合, 提高监督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严肃性。

总之, 加大票据规范管理宣传力度。增强依法用票意识, 使全社会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执法人员及财会人员全面提高认识, 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接受社会监督, 提高票据使用和管理的透明度, 营造全社会重视非税收入征管的良好氛围。

篇4:公益事业捐赠收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基本规定:“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但是国家为了鼓励纳税人对一些特殊事业、特殊地区的公益、救济性的捐赠行为,在《条例》颁布后,又有针对性地调整了部分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标准。在本文笔者就国家特殊规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标准及计算方法进行了整理。

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标准分类如下:

一、允许1.5%比例扣除

由于金融、保险企业的特殊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保险企业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4]027号)规定:金融、保险企业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支出,在不超过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1.5%的标准以内可以据实扣除。

二、允许10%比例扣除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53号)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国家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或国家机关对宣传文化事业的公益性捐赠,经税务机关审核后,纳税人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在其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0%以内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

上述宣传文化事业的公益性捐赠,其范围为:

1.对国家重点交响乐团、芭蕾舞团、歌剧团、京剧团和其他民族艺术表演团体的捐赠。

2.对公益性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革命历史纪念馆的捐赠。

3.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捐赠。

4.对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非生产经营性的文化馆或群众艺术馆接受的社会公益性活动、项目和文化设施等方面的捐赠。

三、允许全额扣除

1.向红十字事业捐赠。《关于企业等社会力量向红十字事业捐赠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30号)规定:从2000年1月1日起,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包括中国红十字会)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全额扣除。

2.向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97号)规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向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准予全额扣除。这里所称老年服务机构,是指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护理、健身等多方面服务的福利性、非营利性的机构,主要包括:老年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服务中心、老年公寓(含老年护理院、康复中心、托老所)等。

3.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关于纳税人向农村义务教育捐赠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103号)规定:从2001年7月1日起,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这里所称农村义务教育的范围,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农村乡镇(不含县和县级市政府所在地的镇)、村的小学和初中以及属于这一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纳税人对农村义务教育与高中在一起的学校的捐赠,也享受本通知规定的所得税前扣除政策。

4.向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捐赠。《关于对青少年活动场所电子游戏厅有关所得税和营业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21号)规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对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对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其中包括新建)的捐赠,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准予全额扣除。这里所称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是指专门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科技、文化、德育、爱国主义教育、体育活动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的公益性场所。

5.向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等5家单位的捐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向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等5家单位的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204号)规定:自2003年1月1日起,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向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和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和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的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6.向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捐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向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捐赠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3号)规定:对企业以提供免费服务的形式,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进行的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7.向宋庆龄基金会等6家单位的捐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向宋庆龄基金会等6家单位捐赠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4]172号)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8.向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等8家单位的捐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等8家单位捐赠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66号)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9.向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的捐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捐赠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67号)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10.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捐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68号)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11.向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捐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l0年上海世博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80号)规定:从2005年12月31日起,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或个人捐赠、赞助给上海世博局的资金、物资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全额扣除。

篇5:公益事业捐赠法1999

(第十九号)

(相关资料: 法律6篇 行政法规10篇 部门规章40篇 其他规范性文件1篇 地方法规310篇 裁判文书9篇 条文释义 相关论文3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1999年6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9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1999年6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捐赠和受赠

第三章 捐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

第四章 优惠措施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鼓励捐赠,规范捐赠和受赠行为,保护捐赠人、受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法。

(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 相关论文1篇)

第二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的,适用本法。

(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 相关论文4篇)

第三条 本法所称公益事业是指非营利的下列事项:

(一)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

(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三)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

(四)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

(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 相关论文4篇)

第四条 捐赠应当是自愿和无偿的,禁止强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以捐赠为名从事营利活动。

(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 相关论文1篇)

第五条 捐赠财产的使用应当尊重捐赠人的意愿,符合公益目的,不得将捐赠财产挪作他用。

(相关资料: 裁判文书3篇 条文释义 相关论文1篇)

第六条 捐赠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 相关论文1篇)

第七条 公益性社会团体受赠的财产及其增值为社会公共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损毁。

(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 相关论文1篇)

第八条 国家鼓励公益事业的发展,对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给予扶持和优待。

国家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益事业进行捐赠。

对公益事业捐赠有突出贡献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由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予以表彰。对捐赠人进行公开表彰,应当事先征求捐赠人的意见。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2篇 条文释义 相关论文1篇)

第二章 捐赠和受赠

第九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选择符合其捐赠意愿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进行捐赠。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

(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

第十条 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可以依照本法接受捐赠。

本法所称公益性社会团体是指依法成立的,以发展公益事业为宗旨的基金会、慈善组织等社会团体。

本法所称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是指依法成立的,从事公益事业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公共体育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等。

(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

第十一条 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或者境外捐赠人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可以接受捐赠,并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对捐赠财产进行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可以将受赠财产转交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也可以按照捐赠人的意愿分发或者兴办公益事业,但是不得以本机关为受益对象。(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1篇 地方法规2篇 条文释义)

第十二条 捐赠人可以与受赠人就捐赠财产的种类、质量、数量和用途等内容订立捐赠协议。捐赠人有权决定捐赠的数量、用途和方式。

捐赠人应当依法履行捐赠协议,按照捐赠协议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将捐赠财产转移给受赠人。

(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 相关论文1篇)

第十三条 捐赠人捐赠财产兴建公益事业工程项目,应当与受赠人订立捐赠协议,对工程项目的资金、建设、管理和使用作出约定。

捐赠的公益事业工程项目由受赠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项目审批手续,并组织施工或者由受赠人和捐赠人共同组织施工。工程质量应当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捐赠的公益事业工程项目竣工后,受赠单位应当将工程建设、建设资金的使用和工程质量验收情况向捐赠人通报。

(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 相关论文1篇)

第十四条 捐赠人对于捐赠的公益事业工程项目可以留名纪念;捐赠人单独捐赠的工程项目或者主要由捐赠人出资兴建的工程项目,可以由捐赠人提出工程项目的名称,报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批准。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1篇 条文释义)

第十五条 境外捐赠人捐赠的财产,由受赠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入境手续;捐赠实行许可证管理的物品,由受赠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许可证申领手续,海关凭许可证验放、监管。

华侨向境内捐赠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可以协助办理有关入境手续,为捐赠人实施捐赠项目提供帮助。

(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

第三章 捐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

第十六条 受赠人接受捐赠后,应当向捐赠人出具合法、有效的收据,将受赠财产登记造册,妥善保管。

(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 相关论文1篇)

第十七条 公益性社会团体应当将受赠财产用于资助符合其宗旨的活动和事业。对于接受的救助灾害的捐赠财产,应当及时用于救助活动。基金会每年用于资助公益事业的资金数额,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比例。

公益性社会团体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积极实现捐赠财产的保值增值。

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应当将受赠财产用于发展本单位的公益事业,不得挪作他用。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

(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 相关论文1篇)

第十八条 受赠人与捐赠人订立了捐赠协议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捐赠财产,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如果确需改变用途的,应当征得捐赠人的同意。(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 相关论文2篇)

第十九条 受赠人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受赠财产的使用制度,加强对受赠财产的管理。

(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 相关论文1篇)

第二十条 受赠人每应当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监督。必要时,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对其财务进行审计。

海关对减免关税的捐赠物品依法实施监督和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可以参与对华侨向境内捐赠财产使用与管理的监督。(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1篇 条文释义)

第二十一条 捐赠人有权向受赠人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受赠人应当如实答复。

(相关资料: 裁判文书1篇 条文释义 相关论文1篇)

第二十二条 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相关资料: 裁判文书1篇 条文释义 相关论文2篇)

第二十三条 公益性社会团体应当厉行节约,降低管理成本,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办公费用从利息等收入中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开支。

(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

第四章 优惠措施

第二十四条 公司和其他企业依照本法的规定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依照法律、行政法

规的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

(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 相关论文1篇)

第二十五条 自然人和个体工商户依照本法的规定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享受个人所得税方面的优惠。

(相关资料: 裁判文书1篇 条文释义)

第二十六条 境外向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捐赠的用于公益事业的物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减征或者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

第二十七条 对于捐赠的工程项目,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和优惠。

(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受赠人未征得捐赠人的许可,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性质、用途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经征求捐赠人的意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捐赠财产交由与其宗旨相同或者相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管理。

(相关资料: 地方法规1篇 裁判文书1篇 条文释义 相关论文1篇)

第二十九条 挪用、侵占或者贪污捐赠款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退还所用、所得款物,并处以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依照前款追回、追缴的捐赠款物,应当用于原捐赠目的和用途。

(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 相关论文1篇)

第三十条 在捐赠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逃汇、骗购外汇的;

(二)偷税、逃税的;

(三)进行走私活动的;

(四)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补缴应缴税额,擅自将减税、免税进口的捐赠物资在境内销售、转让或者移作他用的。

(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

第三十一条 受赠单位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致使捐赠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由所在单位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相关资料: 条文释义)

第六章 附则

篇6:贵州省华侨捐赠公益事业条例版

第一条 为鼓励华侨捐赠,规范捐赠和受赠行为,保护捐赠人、受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捐赠人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捐赠财产,用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扶贫济困、救助灾害、生态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的,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捐赠人,是指华侨、华侨社会团体、华侨投资企业。本条例所称受赠人,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

捐赠人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将受赠财产转交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用于公益事业,或者按照捐赠人的意愿处置,但是不得以本机关为受益对象。

第四条 捐赠应当遵循自愿和无偿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劝募或者摊派,不得以捐赠为名从事营利活动。

捐赠人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

捐赠和受赠行为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社会公德的要求,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 受赠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侵占、贪污、损毁。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支持和保护华侨捐赠活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侨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华侨捐赠的监督管理、指导协调工作,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做好华侨捐赠工作。

第七条 捐赠人和受赠人可以就捐赠财产的种类、数量、质量、用途、方式等内容签订书面捐赠协议。捐赠建设工程项目的,应当签订书面捐赠协议,对工程项目的资金、建设、验收、移交、管理和使用作出约定。捐赠人和受赠人应当依法履行捐赠协议。

第八条 捐赠人有权自行决定捐赠财产的种类、数量、用途、方式和受赠人。受赠人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性质和用途。确需转让或者改变用途的,应当事先征得捐赠人同意,并报侨务行政主管部门。

捐赠人有权了解捐赠财产的使用情况和捐赠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使用情况,并提出意见。对捐赠人提出的意见,受赠人应当及时答复。

捐赠人可以委托或者指定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对其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进行监督。

捐赠人有权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纠正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

第九条 捐赠完成后,受赠人应当于30日内将受赠情况报同级人民政府侨务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条 受赠人接受捐赠后,应当向捐赠人出具合法、有效的收据,将受赠财产登记造册,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受赠财产使用制度,进行有效使用和妥善管理。

受赠人应当公开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定期向捐赠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监督,必要时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对其受赠财产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不是受益对象的受赠人,应当对受赠财物的使用承担相应的协调服务和管理责任。

第十一条 捐赠建设工程项目的立项及实施,应当符合城乡规划。

捐赠建设的工程项目,受赠人不得擅自改变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标准。确需改变的,应当事先向捐赠人说明情况,征得捐赠人的同意并报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捐赠建设工程项目结余款项应当按照捐赠人意愿处理,超出原捐赠数额的工程支出部分,不得要求捐赠人追加。

捐赠建设的工程项目竣工后,受赠人应当将工程建设、资金使用、工程质量验收情况书面告知捐赠人,并报同级人民政府侨务行政主管部门。

篇7:公益事业捐赠收据

第一条 为了鼓励捐赠,规范捐赠和受赠行为,保护捐赠人、受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八条 国家鼓励公益事业的发展,对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盈利的事业单位给予扶持和优待。

国家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益事业进行捐赠。

对公益事业捐赠有突出贡献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由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予以表彰,对捐赠人进行公开表彰,应当事先征求捐赠人的意见。

第十条 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盈利的事业单位可以依照本法接受捐赠。第十四条 捐赠人对于捐赠的公益事业工程项目可以留名纪念;捐赠人单独捐赠的工程项目或者主要由捐赠人出资兴建的工程项目,可以有捐赠人提出工程项目的名称,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四条 公司和其他企业依照本法的规定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

第二十五条 自然人和个体工商户依照本法的规定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享受个人所得税方面的优惠。

第二十六条 境外向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盈利的事业单位捐赠的用于公益事业的物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减征或者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

篇8:公益事业捐赠收据

一、公益捐赠税前扣除“限对象”的公平性

(一) 法条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当前《公益事业捐赠法》 (以下简称《捐赠法》) 是协调公益捐赠相关法律关系最核心和最高层次的法律, 法律优位原则要求其他涉及公益捐赠相关法律都不得与其相违背。《捐赠法》为发展公益事业, 鼓励捐赠、规范捐赠和受赠行为, 在第二条规定了调整范围。捐赠人向公益性的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捐赠, 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慈善总会等, 可以弥补公益事业的不足, 有效地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但以互助和自律为宗旨的协会、学会、联谊会、商会等不属于公益性的社会团体, 非公益性的或营利的事业单位, 也不能成为受赠人, 不适用本法, 适用民事法律中关于赠与的有关规定。在《捐赠法》第三条对“公益事业”范围进行了具体、明确的界定, 其共同点就是“非营利”且“公益性”两个特征。可以说《捐赠法》中第二条是对受赠对象存在“形式”的界定, 第三条是受赠对象“实质”行为的界定。实践中税法在确定受赠资格时选择的是“实质性”标准。正因为受赠资格核心标准是“公益非营利”这个实质标准, 而不局限于受赠主体的注册名称等表面形式, 甚至不一定满足注册等形式上的要求。《捐赠法》自身条款的不协调, 导致税法等相关法规在确定受赠资格时进行了适当矫正, 以尽可能符合捐赠法的立法精神, 这是值得肯定的。

(二) “限对象”的现实格局

据《2011中国慈善捐助报告》统计, 2010年政府部门接受捐赠占社会捐赠总额的37.6%, 各类基金会、慈善会系统和红十字会系统是接受捐赠的主力军, 接受捐助占社会捐助总数的60%, 民间公益组织只接受不到1.3%的捐款。慈善资金分布的现实格局实质是相关法律法规界定的必然结果。 (1) 不需申请认定, 《捐赠法》规定, 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或者境外捐赠人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可以接受捐赠。这是其提供公共物品机构的特殊身份决定的, 它自身存在的理由就保证其资金使用的公益性, 因此不需要后续的任何评估, 不适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8]160号) 规定, 并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财税[2010]45号) 明确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不需要认定, 直接就有受赠资格, 使用捐赠票据, 按《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财综[2010]112号) 使用捐赠票据, 但必须按《捐赠法》规定进行财产管理, 不得以本机关为受益对象。 (2) 申请认定但不用评估,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通过公益性群众团体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124号) 规定, 不需进行社团登记的人民团体以及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社会团体, 符合《实施条例》第52条第前8项规定的条件且申请前连续3年接受捐赠的总收入中用于公益事业的支出比例不低于70%, 可以申请税前扣除资格, 使用捐赠票据, 并没有评估等级的具体要求。 (3) 申请认定且要评估。《捐赠法》所指受赠者包括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都强调其设立的“非营利性”特征, “非营利性”特征决定了三者的所得都免税, 但不一定有受赠资格。表面看“公益”是比“非营利”更高的要求, 但“非营利”也是对“公益”的约束, 否则就会就出现借“公益”之名行“营利”之实。因此, 同时满足“非营利”和“公益”两个条件的社会团体和基金会才有捐赠扣除资格。只有基金会设立条件中有为“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设立”, 但不能保证其持续存在的过程中仍以公益活动为宗旨。所以, 为了持续监测受赠者, 财税[2008]160号对公益支出比重、评估等级都作出了限定, 并要求按照民政部颁布的《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 (民政部[2010]39号令) 进行评估。

(三) “限对象”导致的公平缺失

一是初始认定的不公平: (1) 事业单位“形式”与“实质”上的不公平, 形式上《捐赠法》规定公益非营利事业单位满足条件有受赠资格, 但找不到具体的税收条文作为捐赠方扣除的依据。理由在于事业单位业务活动“非营利”, 但不一定“公益”, 甚至还有兼营“营利性”活动。这三者的税收政策不同, “营利性”活动所得“应税”, “非营利”活动所得“免税”, “公益非营利性”活动“既免又抵”, 但前提是税法拟信赖其提供的这三类所得涉税信息, 而事业单位有动机提供税务机关、潜在和现实捐赠者满意的信息, 税法似乎有理由不予完全采信其提供的公益活动信息。实质上, 当前事业单位大都以成立基金会方式从事公益事业,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形式上的不公平。税法虽然不准备信赖同一法人实体提供的信息, 但会采信另一法律实体———基金会的相关公益活动信息。所以, 实质上三部门联合公布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名单中受赠资格中, 科研单位、教育、医疗、公共体育等等事业单位并没有直接获得受赠资格, 大都是间接采用了设立××大学育基金、××体育基金会、×× (某专科疾病) 基金会等形式来获得公益捐赠。但是, 基金会成立条件中对“财”的要求较高, 某些职业技术学校、层次不高的高校, 甚至某些中小学, 其自发组织的科协、体协等组织中, 某些协会成立的宗旨就是利用自己的技能免费为不特定人群服务, 实质从事的仍是公益活动。但受客观条件限制, 无法直接或间接获得受赠资格, 只能通过企业或个人赞助的形式获得资金, 捐赠方此种方式支出自然不能获得所得税税前扣除, 对事业单位、尤其是小规模的事业单位而言, 是不公平的。 (2) 民办非企业单位受赠资格“形式”与“实质”上的不公平。形式上,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虽只强调非营利性, 税法对“非营利”所得免税, 由于其活动宗旨没有“公益”性的目的, 《捐赠法》受赠对象列举中并没有民办非企业单位。实践中, 大量民办非营利的学校、医院、养老院、博物馆等, 尤其是服务社区的养老、图书室或活动是等也具有公益性, 虽然形式上没有受赠资格, 但《捐赠法》受赠资格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断, 在法理上有获得捐赠的权利, 但税法上却没有可供操作的具体办法, 其权利得不到保障。所以, 不论形式还是实质上, 从事公益活动的民办非企业单位都没有受赠资格。与前述不需申请认定、申请认定且不评估的受赠主体相比较, 民办非企业单位连初始申请认定的资格都没有。二是后续认定的不公平: (1) 评估体系不完善导致的不公平。非营利组织公益活动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捐赠收入, 剩余资源的不分配特征使得其资产保值增值信息相对弱化, 捐赠者、税务机关更关注其业务活动比率。财税[2008]160、《基金会管理条例》中都有对社会团体、基金会公益支出比重的最低要求, 一般是申请前连续3年每年用于公益活动的支出不低于上年总收入的70% (含70%) , 还需按民政部[2010]39号令进行评估。但是免于登记和不需登记的社会团体却没有此指标的要求, 也没有评估的强制要求, 这类组织后续监测的缺位也是腐败滋生的根源所在。 (2) 评估标准不完善导致的不公平。表面上, 不需登记和免于登记的社会组织不强制评估导致的不公平通过颁布评估标准就可以实现公平, 但其前提是评估标准本身是公平的、可执行的, 否则其公平性就无法实现。不仅评估标准体系的内容、权重值得探讨, 而且体系中所依赖的基础信息也要可靠。当前评估标准中基础条件、社会评价等外部信息可靠度较高, 但对受赠者自身提供的工作绩效等内部信息需保持应有的谨慎。评估标准所依据的内部信息中关键的是业务活动比率, 而该比例又主要依赖与会计上对业务成本的核算, 这就涉及与筹资费用、管理费用的分摊。研究表明, 非营利组织有动机通过费用的分摊提高业务活动的比率, 以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 满足评估的需要, 提供税法抵扣所需的信息。由于会计核算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使得所得税前抵扣所依据的信息可能不真实, 这将导致守法与违法者间的不公平, 如对从事“兼营”活动的民非和事业单位符合提供的基础信息不予采信而不直接赋予其抵扣资格。公平的缺失导致捐赠资金分布的不合理, 不利于捐赠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

二、公益捐赠税前抵扣“限量”的公平与效率

(一) 公益捐赠税前扣除的税收优惠性质争议 (1) 以纳税能

力为税收优惠判断标准的观点。有观点认为, 税收优惠的判断标准是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如果国家对纳税人按照本来应当承担的纳税义务给予减轻或者免除的待遇, 就是税收优惠;基于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能力较弱而减轻纳税人纳税义务就不是税收优惠。笔者认为, 该标准的前提是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计税依据、税率为基准, 若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减免, 或给予法定纳税义务时间上的递延则是税收优惠。具体的税收优惠方式包括免税、减税、加计扣除、减计收入、加速折旧等。公益捐赠与企业应税所得没有直接的关联, 税法规定不得税前扣除, 需全额纳税调增。以此标准看, 当前公益捐赠抵扣的税收政策是在不能扣除的基础上允许扣除, 有纳税能力的情况下减轻税负, 具有“优惠”性质。 (2) 以实际税率为税收优惠判断标准的观点。以纳税能力为税收优惠判断标准, 前提是纳税能力要素中的核心———计税依据自身是公平高效的, 若计税依据本身的公平问题就难以保证, 所谓的税收优惠不过是还原纳税人税负公平的, 这只是量能负担的税收政策, 不是税收优惠。比如, 加速折旧方式的选择只是客观反映应税所得产生的方式, 配比所得与扣除的节奏, 并没有减轻纳税实际税负, 只是将纳税义务递延, 纳税人获得的优惠实质是递延税款的时间价值, 从重要性考虑, 还不足以实质性减轻纳税人税负, 不应作为税收优惠。公益捐赠的扣除又如何?

[例1]A企业扣除10万元捐赠后的应税所得是100万元, 会计利润也是100万元。公益捐赠10万元在扣除限额内。甲的税负是25万元, 税后净利润分别为75万元, 实际税率均是25%。假设甲没有捐赠, 生产经营其它情况均不变, 其应税所得为110万元, 法定税率25%, 甲的税负是27.5万元, 税后净利润是82.5万元, 实际税率是25%。可见, 捐赠支出本质上是企业的实际开支, 并没有对捐赠另行加计扣除, 只是据“实” (强调是否真实发生, 不是实际发生金额) 扣除。对比甲捐赠前后, 实际税率均为25%, 以实际税率为税收优惠判断标准, 捐赠的扣除并没有影响其实际税负, 公益捐赠抵扣并不是税收优惠。当前的企业所得税法是支持此观点的, 没有将捐赠扣除条款列入税收优惠的篇章。

(二) “限量”实质是财政“道德补贴”上限

税法为引导纳税人理性经营、规范捐赠行为, 杜绝滥用税法的可能, 制定了限额扣除政策。

[例2]A企业某年公益性捐款100万元给B公益社会组织, A适用的所得税率25%。若捐赠被全额纳税调增, 则A捐出100万元还需额外负担税金25万元, A捐赠事项导致净资产损失125万元。若捐赠允许全额抵扣, 则捐赠事项导致A净资产减少100万元, 相比纳税调增, A净资产损失减少25万元, 实质是政府放弃税收25万元。可见, 公益捐赠税前扣除越多, 国家税收损失也就越多, 公益捐赠限额实质是国家税式支出、财政补贴上限。为保证财政收入的足额上缴, 采取了限额捐赠的政策, 超限额捐赠就要纳税调增。限额实质就是税法对“过度捐赠”行为的惩罚, 是国家对捐赠者设置的“道德上限”, 也是纳税人道德量的盈亏平衡点。

(三) “限量”导致的经济效率损失

以国家财政补贴为限额衡量纳税人的道德标准显然是不可取的, 甚至还会导致道德败坏的逆向选择。政府担心纳税人捐赠行为的不理智实质是过分的不必要的担忧, 公益捐赠行为 (包括捐赠的金额、时点和方式等) 的选择是否理性应由市场主体自己判断。政府应引导伦理道德的取向,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适度规范道德行为的选择方向。

[例3]若A企业捐赠20万元, 会计利润是90万元, 捐赠扣除限额10.8万元, 没有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假设公益捐赠对捐赠者的投资不存在“挤出效应”, 即捐赠资金是捐赠者剩余的、闲置的资金, MPC=0.75, 社会有闲置资源。

情况一:若A的20万元捐赠可全额抵扣, 消费乘数为4 (=1/ (1-0.25%) , GDP将增加80万元 (=消费乘数4×20) 。

情况二:A应税所得99.2万元[=90+ (20-10.8) ], 应纳税额24.8万元 (=99.2×25%) , 相比全额抵扣税负增加2.3万元 (=20-10.8×25%) 。在此假设征税行为对投资存在“挤出效应”, 税收乘数为3[=-0.75/ (1-0.25) ], 并假设政府增加2.3万元税收的同时, 增加等量的财政转移支付, 对GDP的影响是75.4万元 (消费乘数4×20-税收乘数3×2.3+平衡预算乘数1×2.3) 。

情况三:假设捐赠者没有事前做好纳税筹划, 捐赠超出限额, 就会面临调增的风险。考虑到纳税调增的可能, A将含税的公益捐赠控制在20万元, 则捐赠支出为16万元[=20/ (1+25%) ], 相比全额抵扣, 公益捐赠减少了4万元。由于此调增导致的税负增加在预算之内, 对纳税人投资没有“挤出效应”。假设政府增加4万元等量财政支出, 对GDP的综合影响是68万元 (消费乘数4×16+平衡预算乘数1×4) 。

对比上述三种情况, 税收作为优化经济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手段, 对公益捐赠限额抵扣政策影响了纳税人捐赠行为 (与纳税人博弈后的结果是减少了公益捐赠数额) , 对GDP的贡献也相应减少, 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

(四) “限量”导致的税收公平损失 (1) 限额内的公平损失。

当前税法规定以税法体系以外的会计利润作为限量计算的依据。捐赠限额以纳税人会计利润和纳税能力为依据, 这是税收公平量能负担的要求, 但捐赠支出与会计利润并没有直接关联性, 两者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依据。捐赠行为以人性的关怀为目标, 是社会伦理道德的范畴, 是民事法律行为, 属于私法范畴规范的内容, 但其扣除依据———会计利润却属于管理学和经济学范畴, 属于公法规范的范畴。在我国, 不同的企业适用的会计制度不同, 主要的差别在于是否适用《企业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不同收益观的体现, 前者是全面收益观, 包括未实现的将来收益, 后者则只反映已实现的收益, 最突出的就是公允价值的运用。在物价指数不断上涨趋势下, 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会增加会计利润, 但并不会增加企业当期的所得税负, 只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以会计利润为依据的捐赠扣除指标也加大了。这是会计核算口径的不同导致的不公平。另外, 不同税收征管方式也会导致税收公平的缺失。当捐赠者采用核定征收, 没有会计利润数据, 而是按收入 (或成本) 与应税所得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其捐赠扣除限额如何计算?核定征收的原因本身就是客观或主观原因导致会计利润无法取得, 现在却又必须依赖会计利润来计算影响应税所得的某个数据, 这是一个悖论。若以捐赠者核定征收时公益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被剥夺来换取所谓的效率, 显然是不可取的。 (2) 超限额调增的公平损失。法律不仅是一种需要国家通过强制力来公布并实行的规范, 它还需要建立起一套人们能够自觉遵循的道德价值体系。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一定相应的伦理道德观念支撑, 需得到社会大多数人的道德认同。中华民族有着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 如前例2分析, 若捐赠方超额捐赠, 就需纳税调增, 实质是对道德高尚者的一种惩罚。税收的公平性应放到整个社会伦理道德范畴, 被普遍接受、认同才成立。另一方面, 纳税调增的结果增加了财政收入, 增加的财政收入最终还是会配置到本应由财政负担的公益事业上, 这部分收入只是在纳税人与政府间进行了“转移支付”, 在转移支付的环节中, 延长了资金支付的链条, 导致征管资源、资金时间价值的浪费。所以, 当前对超过财政道德补贴上限的捐赠通过纳税调增间接提高税率的行为, 这种轻视、甚至牺牲社会高尚伦理道德来维护税法中性与公平的处理, 反而丧失了社会普遍认同的公平性, 实质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处理。

三、公益捐赠税前抵扣“限时”导致的效率损失

(一) 先捐后扣“时差”导致的效率损失

企业捐赠扣除指标依据年末会计利润 (或如上分析改为以税法利润、应税所得) 计算, 存在捐赠行动在先, 预算在后的现象。考虑到可能调增, 企业先前的捐赠行为就会更加谨慎与保守, 减少实际捐赠数额, 经纳税人博弈后的实际捐赠并不是市场捐赠主体自发调整的结果。捐赠者选择保守的捐赠额度本身就是一种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二) 一次扣除“时限”导致的效率损失

当前税法为涵养税源, 避免过度捐赠, 规定一个会计年度超标不能结转以后年度抵扣, 超过标准部分作为永久性差异纳税调增。实际上, 从税源的衔接上, 虽然捐赠收入免税导致税源的流失, 但受赠事业原本就应是财政支出的范围, 通过控制捐赠途径和对象保证捐赠资金的财政支出本源, 所以不存在所谓的税收链条中断。既然税源没有中断, 为鼓励公益捐赠, 捐赠支出应全额扣除, 为防止人为调节不同会计期间收益, 可参照广告费的跨年度结转扣除办法。另外, 会计上把捐赠支出作为营业外支出, 理由是该支出与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捐赠与广告费都具有宣传效应。当企业的社会责任越来越被公众关注, 捐赠支出通过影响企业形象倍受关注。当企业考虑将其作为宣传形象的方式时, 是否可认为它也是为获取应税所得的必要的合理支出?若是合理的则可全额税前扣除。基于捐赠的宣传效应受益期超过一年, 也应允许超标跨年度结转。

四、公益捐赠抵扣的完善建议

(一) 完善“公益非营利性”认定的可操作性

在此认定标准中, 最核心和最高地位的法律依据无疑是《捐赠法》, 对此标准的定性必须要精准。当前《捐赠法》和相关的文件中对公益非营利界定范围大致相同, 其他国家也是, 主要是科教文卫、环境保护等。《全国性社会团体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初审暂行办法》 (民发[2011]第81号) 中更详实解释了“公益”活动的特征, 强调公益特点突出, 公益活动以捐赠、资助、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 公益活动的受益人或者服务对象应当是会员以外的“不特定”的社会公众。若仅仅是“互益”性的活动则不满足条件, 也没有捐赠扣除资格。为减少相应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导致的不公平, 认定资格中应尽量用量化的指标以增强可操作性。综合当前基金会、公益性社会团体受赠资格认定的条件, 对公益非营利性的界定主要包括对注册资金或净资产的要求、对公益开支占收入比重的要求和对年度检查结论、社会组织评估结论的要求三方面。其中注册资金要求是工商或民政部门在其初始身份认定就要核实的信息, 相对独立和可靠。评估的信息也包括公益开支的相关信息, 实际关注的重点就是“公益开支”的比重, 关键是公益开支的确认与计量。公益非营利确认包括定义、条件, 计量包括费用化和资本化问题。费用化中主要是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涉及间接成本、跨期成本的是否分摊、如何分摊的问题。比如某社会团体当期公益支出100万筹建了某社区健身机构, 社区居民受益期是5年, 属于公益事业范围, 但资金来源是前面5年的积累未使用资金。若采用实收实付制核算, 本期开支相应缩小了前、后5年的公益开支比例, 而每年都有年检的需要, 以及非连续评估的需要, 若这些问题在会计上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评估等级就不可靠, 以此为依据提供的税法抵扣条件就可能失真, 就会导致捐赠主体间的公平, 捐赠资金配置效率的损失。

(二) 三部门的合力规范是公益捐赠公平与效率的实现路径

(1) 民政部规范“向谁捐”。一是受赠资格的初始和后续“确认”问题。民政部对“公益性”的认定最有话语权, 所以由其制定捐赠扣除资格的初步认定, 先后制定了《社会团体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定工作指引》 (民发[2009]100号) 、《全国性社会团体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初审暂行办法》 (民发[2011]81) , 以规范捐赠扣除资格的初步认定。另外, 还负责制定评估办法和指引, 颁布了《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 (民政部令第39号) 以对社会组织分级管理、分类评定, 为捐赠扣除资格中的核心条件———评估等级提供依据。并评价会计核算结果是否符合“公益性”标准和要求, 为税务部门税前扣除提供重要依据。二是由“确认”衍生的“会计核算”问题。虽然民政部门对公益性的定性和定量的确认给予界定, 但其中的很多信息要依赖受赠者提供的财务报表资料。因此, 财政部必须规范受赠者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问题, 以保证报告的会计信息满足捐赠者、民政部门和税务部门等的需要。当前《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适用于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营利性组织。随着捐赠行为的复杂和多样化, 还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这并不是民政部门所能包揽的内容, 需要授权财政立法来规范。

(2) 财政部规范“扣多少”。如前所述, 公益捐赠“限量”抵扣实质是财政“道德补贴”上限, 会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 这实质是道德与法的关系。对此应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中乐善好施的行为, 充分尊重捐赠者的理性选择, 不用担心捐赠者的“过度”捐赠会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也无需担忧受赠者资金大增导致的管理和适用效率问题。因为当前公益社会组织发展的困境主要是资金不足, 人才流失等, 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但应规范其会计核算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以及票据的管理等。如前分析, 会计核算中关键是费用的核算需完善, 才能满足年鉴和评估的需要, 才能提供抵扣的相关信息, 其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会计核算对受赠者实质性的公平影响较隐蔽。相对而言, “以票控税”来维护受赠者形式上的公平较容易, 只需规范捐赠票据的领取、开具和适用, 就会极大提高行政效率, 受赠者与捐赠者直接联系, 提高捐赠资金使用透明度。减少了利益相关方 (捐赠方、受赠方、税务机关) 利用捐赠来“寻租”的空间。

(3) 税务部门规范“如何扣”。首先, 需要修正《捐赠法》准用性立法改为授权性表述, 如…捐赠者有享有税收优惠的权利…或委任性的表述, 如国税总局根据本法可以制定优惠政策…, 以给税法更大的完善空间, 而不是向当前按立法意图的指引去制定相关法律。其次, 相对于“限对象”的复杂性、综合性而言, “限量”与“限时”抵扣较简单, 它单纯由税法导致。为解决税法以会计利润为依据抵扣导致的不公平, 应以税法体系自身规范的某一信息为扣除依据。由于不同征收方式所拥有的涉税信息不同, 本着方便征管的原则, 捐赠限额应区别采用不同的计算依据。 (1) 查账征收时以税法利润总额为计算依据。当前公益捐赠按照当年会计利润的12%作为扣除的上限。税收作为调节生产、消费和分配的经济杠杆, 其宏观调控作用是通过税种的配置, 征税对象、计税依据和税率等要素的设计来实现的。会计信息更多强调真实和公允, 以满足报表使用者做经济决策。所以, 我国当前的税收与会计是两个独立的体系, 从流转税、所得税到行为税和财产税, 税收的所有要素均是税法单独规定。税法体系的独立性要求企业所得税法对收入、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等都逐一规定, 使得应税收益和会计准则为依据的报告收益存在大量的差异, 包括“原始”数据差异和“衍生”数据差异。会计“原始”数据来自于资产等要素的初始计量, “衍生”数据取决于相应的后续计量。税法“原始”数据指不依赖税法所规定的其他数据, 如不同收款方式收入的确认, 不同方式取得资产的计税基础、利息费用等, “衍生”数据指需要重新计算的数据, 如广告费、业务招待费、职工福利费等三费。税法“衍生”数据应以已经采信的税法原始数据为依据, 避免数据的次级差异。所得税法中的“衍生”数据均来自税法系统内部, 如广告费是按税法规定的销售收入为基础计算, 非会计上的营业收入, 三费是税法允许扣除的工资为基础计算, 非会计上的“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唯独公益捐赠扣除限额是例外, 它的计算依据来自税法系统外部的会计利润。捐赠限额应与税法的利润挂钩, 才符合配比原则。可考虑以申报表中主表的税法利润总额为依据, 这样可避免纳税人不同计量模式、会计制度等初次差异导致捐赠抵扣的二次差异, 更能体现税负公平, 保护捐赠人的利益, 也体现了税法体系彻底的独立性。 (2) 核定征收以应税所得为依据。核定征收若以收入与应税所得率两个数据计算应税所得, 捐赠支出本身就不影响应税所得, 若以应税所得为依据计算捐赠限额, 不仅方便申报, 还保障纳税人核定征收时捐赠所得税前扣除的权利, 税收公平也得以彰显。若核定征收以成本与应税所得率两个数据计算应税所得, 捐赠支出本身就含在成本中, 影响应税所得。因捐赠支出本身没有相应的所得, 所以可考虑以不含捐赠支出的成本计算应税所得, 再计算扣除限额。 (3) 对捐赠速度的考虑。如前分析, 先捐后扣的“时差”和一次扣除的“时限”会导致效率的损失。在此, 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式。实际上, 若是可以结转抵扣, 捐赠者就不担心在当期多捐了。因此, 限制每期抵扣量是多少, 只要超标部分可以结转抵扣, 捐赠者就不会因抵扣受限而修正捐赠量, 也就降低了由此引发的效率损失。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主席令9届第19号) 。

[2]孟志强、彭建梅、刘佑平:《2011中国慈善捐助报告》, 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版。

[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8]160号) 。

[4]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财税[2010]45号) 。

[5]财政部:《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财综[2010]112号) 。

[6]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通过公益性群众团体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124号) 。

[7]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250号) 。

[8]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00号) 。

上一篇:逗笑比赛四年级作文下一篇:父亲的背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