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阅读理题

2022-11-26

第一篇:高考语文复习阅读理题

成人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1、了解常见实词的含义。

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而、乎、其、且、然、所、为、焉、以、因、于、与、则、者、之)的用法。

3、了解几种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

4、把握文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辨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了解常见实词的含义

(一)理解常见实词的方法

1、根据语句间比照、映衬关系来理解

1、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宏者,虽然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在这段文字中,‚顽鲁者亦当矜怜‛与‚贤俟者自可赏爱‛两句构成 反义相对关系,‚顽鲁者‛与‚贤俊者‛也是反义相对关系,‚贤俊‛是同义复词,意为‚贤良聪明‛,与之相反的‚顽鲁‛也当是同义复词,应该解释为‚愚昧而蠢笨‛,不能解释为‚愚笨而鲁莽‛或‚顽皮而愚蠢‛。‚自可赏爱‛与‚亦当矜怜‛表述的是对两者应有的态度。它们之间不是相反的关系,‚赏爱‛是两个词,意为‚赞扬宠爱‛,‚矜悯‛也是两个词,意为‚同情怜悯‛。最后两句‚虽欲厚之,更所以祸之‛,一是说主观愿

2、借助语法结构作推断

2、①臣战河南,然不自意先入关破泰

②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③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本例四句皆来之课本,怎样理解其中的四个‚意‛呢?

句①的‚意‛作动词,后面带有宾词语,应解释为‚料想‛;句②的‚意‛作主语,为名词,句④的‚意‛用法与此相同,联系前文,可知应解释为‚样 子‛;句③的‚意‛作‚无‛的宾语,自然也是名词,应解释为‚意图‛或‚心意‛。

3、根据前后述说的内容作推断 例 ①又以適去,意不自得 ②(郭)永以书抵幕府

句①的‚適‛是什么意思,根据‚意不自得‛可以推知‚適‛同‚谪‛,‚又以適去‛,是‚又因为被贬而离开‛。

句②的‚抵‛是多义词,这里是什么意思?前文说,太原地方长官总是 任用名望很高的人,每次宴请耗费千金,这些钱都是从各县搜刮来的,对大谷县征敛尤为紧迫,于是‚永以书抵幕府‛,意思是:郭永写信送到太原帅幕府。抵,送达。

理解文言实词的基本原则是依据语境,即上下文。上列三点,只是把这‚语境‛具体化。

(二)理解实词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词的古今义

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 上。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

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现象

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以身徇国‛,‚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5、要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为‚攻取‛。

二、理解常见虚词

(一)理解虚词用法的方法

1、全面复习,掌握常见用法

文言虚词,大多‚身尊数职‛,一词多用。复习时应对使用频率高的虚词的常见用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譬如‚以‛,可以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译为‚拿‛‚凭借‛‚依据‛‚按照‛。如‚余船以次进‛中的‚以‛应译为‚按照‛,可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由于‛‚因‛,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中的‚以‛,也可以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中的‚以‛。‚以‛还可以用作连词,用法与‚而‛相近,只是不表示转折。‚以‛作连词时,还可以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用来‛‚以致‛等,如‚作《师说》以贻之‛中的‚以‛,译为‚用来‛,还可以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中的‚以‛可译为‚因为‛。

只有通过全面复习,掌握其常见用法,考试时才能结合语境作辨别。

2、根据语境,辨明具体用法

掌握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是基础,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是能力。根据语境,先要分析语境,分析具体的上下文,找出意义之间的关系,方能辨别其用法。 例如:‚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一句中,‚愈‛通‚逾‛,超过,胜过,‚养‛养蝗虫,放纵蝗虫‚遗患‛表示结果,据此可知‚以‛是连词,当译为‚以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根据‚以‛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用来‛。‚孤违蹇叔,此辱二三子‛,‚辱二三子‛的意思是:使你们遭受羞辱,根据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以致‛、‚因而‛。

(二)理解虚词应注意的问题

1、分清虚实

文言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如‚适‛,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作动词;出嫁,在‚余自齐安身行适临汝‛中,作动词,往、到;而然‚适大病,不解行‛中,作副词,译为‚恰好‛。

2、辨明用法

所谓辨明用法,就是根据上下文。从多种用法中认定其属何种用法。如‚执手相看泪眼‛中的‚相‛,表示互相,而在‚当以《晋书》相付‛中的‚相‛就不是‚互相‛之意,而是作代词用,‚相付‛即‚付之‛。又如‚见‛,在‚君既若见录‛中,是前臵代词,‚见录‛就是记住我,在‚徒见欺‛中,则表示被动,‚见欺‛,即被欺。

3、分辨古今

有些虚词,古今用法是不同的,应注意辨别,如‚所以‛,今天是表示结果的连词,而在古代却用法多样,如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表示‚…………方法‛,可译为‚依靠‛,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一句中,则表示‚……的原因‛。又如‚溺者入水,拯之者亦入水。入水相同,所以入水者则异‛,句中的‚所以‛也是表演原因,后两句可译为,他们同样是落入水中,但落入水中的原因却是不同的。

4、注意特殊

所谓特殊,一是指兼词,如‚诸‛,可以相当于‚之乎‛、‚之于‛,‚焉‛,可以相当于‚于之‛;‚盍‛,相当于‚何不‛,等。二是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多用于句末,其重点总是在最后一个,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表达语气的重点在‚矣‛上。

虚词也有单音双音的问题。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句中的‚至于‛是动词‚至‛与介词 ‚于‛的连用,不要把它混用于现代汉语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至于‛。

三、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动词或名词,形容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等等。此外,名词用 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如‚左右欲刃相如‛中的‚刃‛,通常意义是名词,义为‚刀锋‛,刀锋能杀人,‚刃‛后带了宾语‚相如‛,就活用作‚杀‛的意思。再如:

①凡吏于土者 —— 吏于土:在地方上做官。后带补语。 ②二月草已芽 —— 芽:发芽。前有副词‚“已‛。 ③非能水也 —— 水:游水。前有能愿动词‚“能‛。 ④范增数目项王 —— 目项王:向项王使眼色。

⑤臵人所罾鱼腹中—— 罾:本义为鱼网,这里用作"用网捕捉"。前有结构助词‚“所‛。

2、名词活用为使动。有‚使……怎样‛意思。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但这个表使动的名词同宾语并没有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而这种动作的对象或变化的结果,就是那个表使动的名词。它实际上是兼语式的简化,本来兼语式的结构是主+动+兼+动+宾(或无宾),现在则简化为主+动+宾,从而使语言简练。翻译时应恢复成兼语式。如‚先入秦破咸阳者王之‛中的‚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3、名词活用为意动,有‚以……为‛的意思。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这个表意动的名词同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翻译时可按这个格式:主+以(或‚把‛)+宾+为(或‚看成‛或‚当作‛)+表意动的名词。如‚稍稍宾客其父‛中的‚宾客其父‛,就是‚以其父为宾客‛,或‚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

4、名词直接作状语。

现代汉语,除时间、处所名词有时可直接作状语外,其他名词作状语时,后面要带上助词‚地‛,或前面有介词,构成介宾短语。但在古汉语中,名词直接作状语却很普遍,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表示比喻或对人的态度,可把‚状谓宾‛的格式变成‚谓宾如状‛的格式。如: 蚕食诸候,使秦成帝业 —— ‚蚕食诸侯‛即“食诸侯如蚕‛。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客待之‛即“待之若客‛。

猱进鸷击,或能免乎? ——‚猱进鸷击‛即“进之如猱击之如鸷‛。 吾得兄事之。 ——‚兄事之‛即“事之如兄‛。

②表示方位或处所,可把‚状谓宾‛的格式变成‚谓宾于状‛的格式。如: 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 ——‚北定中原‛即“定中原于北‛。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廷见相如‛即“见相如于廷‛。 操军破,必北还。 ——‚必北还‛即“必还于北‛。

③表示工具或依据,可把‚状谓宾‛的格式变成‚谓宾以状‛的格式。例: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笼养之‛即“养之以笼‛。 失期,法当斩 ——‚法当斩‛即“当斩(首)以法‛

(按照秦法应当杀头)。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运(之)‛即“运(之)以箕畚‛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臵,有时前面有‚其‛或‚之‛字。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中的‚至‛,本来是动词,这里放在‚其‛字之后,共同充当主语,作‚来到这里的人‛解。再如: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出产的东西;入:收入的财物。 ②惧有伏焉。 —— 伏:伏兵。

2、动词作使动用法

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一般来说,凡是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多属使动用法。例如:

①可烧而走也。—— 走:使(之)逃跑。 ②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 蹶:使……受挫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 活之:使之活。

④今以钟磬臵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 鸣:使(之)发出声音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臵,有时前面有‚其‛‚之‛或数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语(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 例如:

①将军身披坚执锐。—— 坚:坚韧的盔甲;锐:锐利的武器。 ②义不杀少而杀众。—— 少:很少的人;众:很多的人。�

③四美具�二难并。—— 美:美好的事物,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难,难得的贤主嘉宾。

④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长:长处;短:短处。 ⑤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赤壁之战》旧:旧交情。)

2、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形容词如果带了宾语,不是用作‚使动‛、‚意动‛,就是作一般的动词。例如: 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善:跟……交好,用作动词。

②山多石,少土。—— 多、少:都用作动词。

3、形容词用作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使[江南岸]返绿。(《泊船瓜州》) ②大王必欲急臣 —— 急:使臣着急。(《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足以荣汝身。 —— 荣:使你荣耀。(《孔雀东南飞》)

4、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以…… 为……‛或‚把……当作……‛。例如: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耻师:以从师学习为可耻。(《师说》) ②且庸人尚羞之。 —— 羞之:把这件事当作羞耻。(《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数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 四:成为四个人。(《唐雎不辱使命》) ②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 二三:解作“使[其德]二三‛,即不专一,变化多次。(《诗经〃氓》)

四、文言句式

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

这些句式包括:被动句、判断句、倒装句、疑问句、否定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一)判断句

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形式为:‚……者,…… 也。‛例如:

①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②臣之所好者,道也。

2、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形式为:‚……,……也。‛ 例如:

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②梁�吾仇也。

3、有些判断句,‚者、也‛全不用。例如:

①晋鄙嚄唶(huòjiè)宿将 ②刘备天下枭雄……

4、用‚乃‛‚为‛‚即‛等表示判断,也是常见形式。例如: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5、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中也有,但起步较晚。例如:

①巨是凡人……

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二)被动句

其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于‛表示被动。例如: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2、用‚见‛或‚见……于……‛或‚受……于……‛表示被动。例如: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今日见辱问于长者。《柳毅传》

④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3、用‚为‛或‚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例如:

①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用‚被‛表示被动。例如: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三)省略句

1、省略主语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 宣王)曰:‚不若与人。‛《孟子二章》

2、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例如: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候于)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

3、省略宾语,例如:

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赤壁之战》

4、省略介词后面的宾语,例如: ①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缻。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竖子不足与(之)谋。 《鸿门宴》

5、省略介词‚于‛,例如:

①今以钟磬臵(于)水中。 《石钟山记》 ②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四)倒装句

所谓倒装是就现代汉语的习惯而言。古人一贯那样说,就无所谓倒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主谓倒装

①甚矣,汝之不惠! —— 汝之不惠,甚矣! 《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汝之不惠‛和‚公子能急人之困‛是主语,‚甚矣‛和‚安在‛是谓语。主语先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

2、宾语前臵

文言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臵于动词前。例如: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未有之也 《张衡传》 ②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 莫振救之 《论积贮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之人不欺余也 《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前臵。例如:

①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 —— 卿欲言何? 《赤壁之战》 ②沛公安在? —— 沛公在安? 《鸿门宴》 ③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操何? 《鸿门宴》 在这种句式中�介词的宾语也前臵。例如�

④王问:‚何以知之?‛ —— 以何知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 君以何知燕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微斯人,吾谁与归? —— 吾与谁归? 《岳阳楼记》 (3)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情况在文言中也并不多。例如:

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 有何功哉?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成语: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 —— 唯图利、唯问你、唯从命 ③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 孜孜焉唯急进修 《问说》 ④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惟依兄嫂 《祭十二郎文》

3、定语后臵

文言文里有时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就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加上‚者‛、‚之‛、‚所‛等字�作为定语后臵的标志。定语后臵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者‛字结构将定语后臵。

这类定语后臵有个特殊标志,总是用助词‚者‛来煞尾。例如: ①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况且将军可以凭借来抵抗曹操的有利形势,就是长江。

(‚大势‛是中心词起补述作用,使定语更为突出。用“者‛煞尾是定语后致的一个标志,‚大势可以拒操者‛即“可以拒操之大势‛)

②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具体而微‛是修饰“雁荡‛的定语。“雁荡具体而微者‛即“具体而微之雁荡‛。

③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找一个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但没有找到。(‚求人可使报秦者‛即“求可使报秦之人‛)

④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

——‚四方之士来者‛即“四方之来之士‛,意思是各地前来归附(越王)的人,必定要在庙堂之上以礼相待。

(2)借助于结构助词‚之‛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以强调定语。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即‚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译为:处在高高的庙堂,就为那老百姓操心,住在远远的江湖,就为那君主担忧。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即‚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劲的筋骨。‛

(3)用‚之……者‛或‚而……者‛结构表示定语后臵。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因敲击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像这个一样。(中心词“石‛后加“之‛,作一短暂停顿,便进一步突出强调了定语‚“铿然有声‛,‚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

②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这四种人,是天下没处申诉的穷苦百姓。(中心词“穷民‛与定语“无告‛之间插上‚“而,以突出“无告‛。“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即“天下无告之穷民‛)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脯也。(《勾践灭吴》)

——越国出游在外的年轻人,没有不给他吃的。(中心词“国之孺子‛与定语“游‛之间插上“之‛,以突出“游‛。“国之孺子之游者‛即“国之游之孺子‛) ④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能不易其志‛修饰“缙绅‛;‚大‛修饰“四海‛,均为定语后臵。“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即“能不易其志之缙绅‛,‚四海之大‛即“大之四海‛。 上面所说的‚定语后臵‛的情况在古汉语中是有一定限制的,并不是所有的定语都是可以后臵的。一般来说,一部分修饰性的定语才有这种后臵情况,至于领属性的定语是不能移到中心词之后的。例如‚秦之咸阳‛不能说成‚咸阳之秦者‛,‚蛇鳝之穴‛,就不能说成‚穴之蛇鳝者‛。 (4)数量词定语后臵。

文言文中数量词或数词作定语,可以前臵,与现代汉语相同,也可以后臵,与现代汉语相反。例如:

①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殽之战》)

——用四张熟牛皮作先行礼物,再用十二头牛犒劳军队。 (乘:四,数词,并未后臵,‚十二‛则臵于牛后) 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句中“车‛、“骑‛、“卒‛均是中心词,数量词“六七百乘‛、“千余‛、“数万人‛均后臵,以此突出定语。

(5)‚所‛字结构作定语后臵。例如:

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对清朝统治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像洪水冲出山沟一样。 (‚怨愤‛是中心词,‚所积‛为‚所‛字结构作定语,后臵)

4、状语和补语后臵。例如:

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 《赤壁之战》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 虽才于世高 《张衡传》 ③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于南亩之农夫多 《阿房宫赋》 ④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以帷幕裹(之) 《赤壁之战》

⑤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之) 《张衡传》

(五)疑问句

文言疑问句,一般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欤、邪、耶等)。在句子中,有时二者全用,有时不全用。情况虽较复杂,但不难辨认。例如: ①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②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有些句子不用疑问词,而用否定词表疑问。例如: 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②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云……

表示疑问的固定结构有:

①不亦……乎: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②何……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③何以……为: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④何……之有:孔子云:何陋之有?

(六)否定句

文言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否定词包括‚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如:

①圣人无常师。

②距关,毋纳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七)固定文言句式

1、其……之谓,可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如:

①野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②《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史记》

2、孰与:可译为‚谁与谁比,哪一个更怎么样‛。如: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3、无乃……欤(乎):表示委婉语气,相当于‚岂不是……吗‛、‚恐怕……吧‛。如:

①求!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②举兵伐之,无乃妨于义乎 ——《魏文侯书》 ③无乃毁灭先圣,自是非他欤?——《榴窗随判》 ④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

⑤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勾践灭吴》

4、得无……乎(耶):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 可译为‚恐怕……吧‛或‚该不会……吧‛。

①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②日食饮得无衰乎? ——《触龙说赵太后》 ‚得无‛本是一个表示测度的语气副词。但在《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得无‛是两个词,相当于现在说的‚能不‛,以反问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

5、何……为:可译为‚为什么……呢‛或‚还要……干什么呢‛ 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论语》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③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史记〃项羽本纪》

6、奚以……为?: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7、所以:①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②表手段和目的,可译为‚用来……的人(物或手段等)‛。如:

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表示原因)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表示原因)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表手段)——《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表手段)——《师说》

8、无以——有以

一般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有用来……的办法‛。例如: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鸿门宴》 ③非学无以致,非问无以广识 《问说》

9、比及:等到……的时候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论语〃侍坐篇》

10、如何、何如、奈何、何若

‚如‛‚奈‛‚若‛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它们组成固定格式,相当于现代汉语‚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等。例如:

①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怎么样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奈何取之尽滋铢,用之如泥沙?——为什么 《阿房宫赋》 ③此为何若人? ——什么样

④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 ——怎么办 《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可以将上述固定形式扩展,变成“如(奈、若)……何‛,相当于现代汉语‚“对(把)……怎么样(怎么办)‛。如:

⑤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 《愚公移山》

⑥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

11、其……乎

表示测度、反诘、婉商等语气,视情况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等。例如: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表测度) 《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表测度) 《师说》 ③其孰能讥之乎? (表反诘) 《游褒禅山记》

12、其……其……

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例如: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13、谁……者 = ……者谁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为大王为此计者谁?——替大王出这条计策的是谁?

14、宁……耶(乎)

表反问语气,可译为‚怎能……呢‛

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呢?

②然而洞庭,深水也,吾行尘间,宁可致意耶?

——可是洞庭水深啊,我只能在人世间来往,怎能到龙宫里去送信呢? ③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臧于岩穴邪!

——我已经成了宦官,怎么能够自己引退�深探地隐居在山林岩穴呢?

15、岂……哉(乎)

表反问语气,可译为‚怎能……呢‛‚哪里……呢‛或‚难道……吗‛ ①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能不让人痛心呢! ②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 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④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

——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的时候,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 ⑤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供给,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⑥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日日夜夜盼望着将军的到来,怎么敢反叛呢! ⑦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 ⑧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赵国哪敢留着宝玉不给而得罪大王呢? ⑨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赵王难道会因一块宝玉的缘故欺骗秦国吗?

五、文言句子翻译

文言句子的翻译会涉及到诸多文言知识,有常用的虚词和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有特殊用法的文言句式,还有一些文言固定结构,综合体现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翻译文言句子可从下列几方面着手:

1、结合语境,把握句意。

要翻译好一个句子,必须对整篇文章有一总体把握。将你要翻译的那个句子放在整个语段中进行揣摩,这样才能基本把握所翻句子的大概意思。有些同学在初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有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词语上纠缠,结果反而难以明其意。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善于前后推导,整体把握语意。

2、落实句式特点。

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包括宾语前臵句、定语后臵句、介词结构后臵句等)。每种句式都有其特定的标志,我们要识记一些典型例句并加以归纳整理。在翻译句子之时,先判断句式,然后在翻译时要翻出这种句式的特点来。

如省略句就必须补出它所省略的成份,当然补充部分须加小括号,倒装句就必须按正常的语序来翻译,原句是疑问句,所译出的句子也应加上问号。文言文中还有一种极其特殊的现象:文言文固定格式。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固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结构,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一旦你没有准确判断出固定结构,那么你的翻译就会差之千里。详细类型见上所举。

3、落实重点虚词和实词。

要掌握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如‚沛公军灞上‛一句就考了词类活用的知识点,如果‚军‛字翻译错了,那就要失分了。所以在考试时应特别注意这些语法现象(包括虚词的一词多义),一旦涉及必须准确翻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

‚信‛就是要准确地译出原文的内容,忠实原文,不曲解,不任意添加或删减;‚达‛就是要求译文通顺流畅;‚雅‛则要求译文尽量生动形象,特别是对描写性的语句,翻译时要传神。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即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在译文中,要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包括句末的标点。在难以直译或者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怎样才能达到上述要求呢?这就得讲究翻译的方法。基本方法有五种,即:留、补、换、改、删。

1、留。文言句子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名、器物名等在翻译时予以保留,照抄不译。

例①:赵惠文王五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中划线的分别是帝王记年、古地名和古官职名,翻译时都可保留不译。

2、补。即补出句中省略成分或某些必要的词句,使意思更准确完整,句子更顺畅。补充部分要加小括号。

例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句中‚与‛前省略主语‚邹忌‛,‚与‛后省略宾语‚客‛翻译时都应补出。

例③: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游褒禅山记》)

这句话应译成:距离华山洞百余步(的地方),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

3、换。一是用现代的双音词去换古代的单音词;二是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古人和今人有不同的指称,翻译时应用现代的指称去替换古代的指称。

例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 带点部分应译成: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问题)。

例⑤:邹忌修八尺有余……朝服衣冠……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句中的‚修‛现在讲‚长‛,这里指身高;‚服‛现代讲‚穿戴‛。这方面例子很多。比如:古人讲‚书‛,现在讲‚信‛;古人讲‚目‛,现在讲‚眼睛‛;古人讲‚首‛,现在讲‚头‛;古人讲‚食‛,现在讲‚吃‛等等。都要译为现代的指称。

4、改。改变一些特殊文言句式的语序,把它改成现代汉语的常规语序。主要有下列几种: (1)宾语前臵句。

例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诗经〃硕鼠) “莫我肯顾‛就是“莫肯顾我‛,属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臵,翻译时都要改为现代常规语序。 (2)定语后臵。

例⑦: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中划线部分要按“求可使报秦之人‛来译。 (3)状语后臵。

例⑧:短屈原于顷襄王。 (《屈原列传》)

句中划线部分译成时要放在“短屈原‛前面作状语。 (4)谓语前臵

例⑨: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句中的“安在‛是句子的谓语部分,提在主语“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之前了,翻译时要改语序。

5、删。有些文言虚语在句中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只有某些作用,有的起舒缓语气、凑足音节的作用;有些在句中,有些在句末,也有在句首的,如:‚夫‛、‚盖‛等。对这些虚词,翻译时可酌情删去,即不必译出。

例⑩: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吾,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句中的两个“也‛都是起舒缓语气作用的,“而‛是起连接作用,都不必译出。又如“之‛字,在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和标示宾语后臵、定语后臵时都不必译出。

以上介绍的五种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在具体翻译时综合运用。

六、真题感悟

1.(200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①,玃似母猴②,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③也。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④,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子夏⑤之晋,过卫�有读史记⑥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⑦,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⑧所闻,则得之矣。 【注】①玃(jué):大猿猴。②母猴:又叫沐猴、猕猴。③过:错误。④穿井:打井。⑤子夏:孔子的学生。⑥史记:史书。⑦经:界限。⑧为:这里是审察的意思。

16. 文中能够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句话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4分)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2分) 举例论证。(2分)

17. ‚丁氏穿井‛闹出了什么笑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笑话?子夏为什么敢于质疑书上的记载? (6分)

明明是丁氏打了井,可以节省一个劳动力,却误传为从井里挖出一个人来。(2分)

因为丁氏传出的:‚吾穿井得一人‛的话过于简洁,有歧义,结果以讹传讹,闹出笑话。 (2分)

‚晋师三豕涉河‛有违常理,‚三豕‛与“乙亥‛字形相近。 (2分)

18. 将文章最后一句话(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并说说它的含义。(5分) 遵循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来审查自己听到的传闻,就可以知道真实的情况了。(3分)

这句话强调了尊重事理人情的重要性,提出了察言的原则和方法。(2分)

2.(200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

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①。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②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③。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於王曰:‚括不可使将。‛…… 王曰:‚母臵之,吾已决矣。‛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臵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

【注】①间:间谍。②马服君:赵奢的封号。③胶柱而鼓瑟:瑟,古代弦乐器;柱是用来调弦的;鼓,弹奏。把柱胶住,弦不能调,声音就没有变化了。 16. 把文中划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赵王于是任命赵括为将军,替代廉颇。蔺相如说:“赵王根据名声来任用赵括,如同把柱胶住来弹琴啊。赵括只能读读他父亲的兵书,不懂得活用应变。‛赵王不听从,还是任命他为将军。(意思对即可)。(5分)

17. 从赵奢对赵括的态度中,可以看出赵奢是一个怎样的人?

赵奢是一个行事谨慎、以国家利益为重、有预见性的人。 (意思对即可)。(5分)

18. 赵国的长平惨败留下了哪些历史教训?

(1)决策者用人不当,一意孤行(意思相近即可,3分) (2)指挥者纸上谈兵,脱离世界(意思相近即可,3分)

3.(200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一18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①,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②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③不入洿池④,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类。五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类,谨庠序⑤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⑥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①凶:荒年。②填:形容鼓声,拟声词。③数罟(cùɡǔ):细网 ④洿 (wū)池:池塘。⑤庠序:学校。⑥颁白:斑白。

16.孟子在回答梁惠王的问话时,讲了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 (4分)

答:梁惠王的为政措施与“邻国之政‛没有本质区别。 (意思对即可) 17.孟子提出的‚仁政‛措施,除了保障‚黎民不饥不寒‛之外,还提出了什么措施?(用文中语句作答),提出这一措施有什么意义?(6分) 答: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

这一措施的意义是:办好学校教育,提升民众素质,注重道德教育,形成文明和睦的社会风气。(意思对即可)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答:七十岁的老人们穿上丝织品的衣服�吃上有肉的饭食,黎民百姓不挨饿、不受冻,这样不能为王,是没有这种情况的。(意思相近即可)

4.(200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

秦恶楚而善于齐。王翦帅师伐楚,田璆谓齐王曰:‚盍救诸?‛齐王曰:‚秦王与吾交善,而救楚是绝秦也。‛邹克曰:‚楚非秦敌也,必亡,不如起师以助秦,犹可以为德而固其交。‛田璆曰:‚不然。秦,虎狼也,天下之强国六,秦已取其四,所存者齐与楚耳。譬如摘果,先近而后远。其所未取者力未至也,其能终留之乎?今秦岂诚恶楚而爱齐也,齐楚若合,犹足以敌秦。以地言之,则楚近而齐远�,远交而近攻,秦之宿计也。故将伐楚先善齐以绝戎援,然后专其力于楚。楚亡,齐其能独存乎?谚有之曰:‚‘攒矢而折之,不若分而则折之之易也。’此秦之已效计也。楚国朝亡,齐必夕亡。‛秦果灭楚,而遂伐齐�灭之。

【注】:璆:音qiú。宿(sù):旧有的,一向有的。攒(cuán):聚集,集中。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文字的大意(6分)

答:现在秦国难道真的是恨楚国爱齐国吗?齐楚两国如果联合起来,还足以抵抗秦国。按地理位臵来说,就是楚国近齐国远。结交远的而攻打近的,这是秦一贯使用的计谋。所以秦将要攻打楚国就首先同齐国友好,以断绝对楚的军事援助,这以后便集中军力攻击楚国。楚国灭亡了,齐国又怎么能独自存在呢?(意思对即可)

17、秦恶楚而善齐,出兵伐楚,概括说明齐国君臣对此各持怎样的态度。(6分) 答:齐王:主张与秦和好,不要得罪秦国(2分)

邹克:主张发兵助秦,巩固和加强与秦国的关系(2分)

田璆:力主援楚抗秦(2分) (意思对即可)

18、田璆所引用的‚谚语‛意在说明什么?(4分) 答:①说明秦国分离对手可以很容易各个击破。 ②说明齐楚是命运共同体,唇亡齿寒,合则共存,离则相继而亡。

(任答一点,意思对即可)

4.(200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19题。

蜀贾三人,皆卖药于市。其一人专取良,计入以为出,不虚价,亦不过取赢①。一人良不良皆取焉,其价之贵贱,惟买者之欲,而随以其“良‛、“不良‛应之。一人不取良,惟其多,卖则贱其价,请益则益之,不较②;于是争趋之,其门之限③,月一易,岁余而大富。其兼取者,趋少缓,再期④,亦富。其专取良者,肆⑤日如中宵,旦食而昏不足。

郁离子见而叹曰:‚今之为士者,亦若是夫,昔楚鄙⑥三县之尹⑦三:其一廉,而不获与⑧上官,其去也,无以僦⑨舟,人皆笑,以为痴。其一择可而取之, 人不尤⑩其取,而称其能贤。其一无所不取,以交于上官,子吏卒而宾富民,则不待三年,举而任诸纲纪之司,虽百姓亦称其善,不亦怪哉!‛

【注】 ①赢:利润。 ②不较:不计较。 ③限:门槛。 ④再期:两年。期:周年。 ⑤肆:店铺。 ⑥楚鄙:楚国的边远地方。 ⑦尹:此指县官。

⑧不获与:不被赏识。 ⑨僦(jiù):租赁,雇用。 ⑩尤:指责,怪罪。 16.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文字的大意(5分)

答:其大意:‚其中一个,横征暴敛,无所不贪,用索取的钱财贿赂上司,他像对儿子一样对待下属吏卒,像对待宾客一样地对待富家。‛(意思对即可)

17. 用文中的话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世人对‚楚鄙三县之尹‛的态度各自是:

答:世人对‚三县之尹‛的态度是:其一‚人皆笑,以为痴‛;其一‚人不尤其取,而称其能贤‛;其一‚百姓亦称其善‛。

18. 郁离子将‚蜀贾三人‛与‚三县之尹‛这样对比意在说明什么?(4分) 答: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奸商与贪官没有区别。大奸大富,小奸小富,不奸不富,大贪大富,小贪小富,不贪不富。(意思相近即可)

第二篇: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

习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我们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把它们看做我们的同类,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比如自己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陶渊明何以爱菊?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由此可见,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比如我在观赏一棵古松,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古松本身的形象上,我的意识之中除了古松的意象之外,一无所有,我没有心思去分别我是我而古松是古松。古松的形象引起清风亮节的类似联想,我就于无意之中把这种清风亮节的气概移置到古松上面去,仿佛古松原来就有这种性格。同时我又不知不觉地受古松的这种性格影响,自己也振作起来,模仿它那一副苍老劲拔的姿态。所以古松俨然变成一个人,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真正的美感经验都是如此,都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此时,移情作用最容易发生。

移情作用往往带有无意的模仿。从心理学看,这本来不是奇事。凡是观念都有实现于运动的倾向。念到跳舞时脚往往不自主地跳动,念到“山”字时,口舌往往不由自主地说出“山”字。通常观念不能实现于动作者,是由于同时有反对的观念阻止它。比如念到打球又念到泅水,则既不能打球又不能泅水。如果心中只有一个观念,没有旁的观念和它对敌,则它常自动地现于运动。聚精会神看赛跑时,自己也往往不知不觉地弯起胳膊动起脚来,便是一个好例。在美感经验之中,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意象上面,所以极容易引起模仿运动。 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从理智观点看,移情作用是一种错觉,是一种迷信。但是如果把它勾销,不但艺术无由产生,就连宗教也无由出现。艺术和宗教都是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把人和物的距离以及人和神的距离都缩小,它们都带有若干神秘主义的色彩。所谓神秘主义不过是在寻常事物之中见出不寻常的意义,这仍然是移情作用。从一草一木之中见出生气和人情以至于极玄奥的泛神主义,深浅程度虽有不同,道理却是一样。 (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1.关于“移情作用”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它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性格、有情感、能活动的东西。

B.它常常发生在聚精会神地观赏一个意象时,我们常由物我两忘走到物我同一,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

C.它带有无意的模仿,因为在欣赏外物时,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意象上,观念很容易实现于行动,形成模仿。

D.它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具有人情,形成人的一种错觉,是一种神秘主义,

但对于艺术和宗教而言,它却是必要的。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陶渊明爱菊,从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爱梅,从中见出隐者的高标:这些美感经验的取得离不开移情作用。

B.美感经验中,移情作用不仅表现在把人的情感移置到物的身上,同时也有物的姿态对人的影响。

C.通常当头脑中有两个观念时,很难同时实现于动作,这时不会发生移情现象;只有一个观念时,才能自动地现于运动。

D.艺术和宗教的产生离不开移情作用,因为把人和物以及人和神的距离缩小,都有赖于移情作用。

二、(2011·山东省实验中学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 真正让我心中的梁山彻底坍塌掉的,还是这本《闲看水浒》。十年砍柴用一本书的篇幅,把“替天行道”的水泊梁山一块砖一块砖地解构掉,然后把它放在黑暗的暴力世界里,一块砖一块砖地重建了起来。而这个新梁山比我以前想象出的梁山,要复杂得多,诡谲得多,也残酷得多。

现实版的梁山有复杂的权力格局:被火并掉的旧梁山、智取生辰纲的晁盖集团、宋江的江州集团、二龙山集团、桃花山集团、少华山集团„„这个权力格局浮在上面的是“义”,藏在下面的是“利”。多少机谋诡诈,多少樽俎捭阖,最后通向一块石碑——刻着一百零八个名字的石碑。那不是上天的鉴示,而是权力的博弈。

在这个江湖里,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的快乐。梁山的开拓者杜迁、宋万在角落里卑微地讨生活;被灭了满门的扈三娘沉默无语,如同行尸走肉;呼风唤雨的公孙胜随时准备逃离;无法逃离的晁盖,孤单地冲在队伍的前面,被一箭射死在曾头市。

即便梁山的胜利者宋江,又何尝不是过着惨毒的人生?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才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带着一支大军和朝廷达成了交易:招安。但等他把手里的牌一张一张打光,直到无牌可打的时候,才知道一切不过是浮梦一场。他喝下御赐的毒酒后,又把最忠心的家奴李逵毒死。李逵对着他大喊一声:“反了吧!”回答李逵的却是无可奈何的一句话:“军马都没了,兄弟们又各自分散,如何反的成?”此时宋江的心中,不知该是何等苍凉。

但在梁山之外,又何尝不是一个黑暗江湖?没有外面那个大丛林世界,也就不会有梁山这个小丛林世界。在梁山外,高太尉早准备好了空荡荡的白虎堂,董超、薛霸早准备好了杀人的水火棍。这个世界里,没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公义良心——但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是权力。最终的结果是暴力的螺旋上升,最终没有人能觉得安全。驰名河北的富户卢俊义,转眼就家破人亡。享有高级公务员身份的林冲,瞬间就沦为阶下之囚。一心替政府出谋划策的黄文炳,夜半之间就被土匪拖走,活生生被一块肉一块肉的脔割„„ 这样一个野兽世界,又怎能长得出黄金般纯洁的忠义堂呢?

少年心中的梁山,就像《射雕英雄传》里的武侠江湖。那里的人们千金一诺,正邪分明。它是童话般的英雄世界。而十年砍柴给我们解构的梁山,却是《笑傲江湖》里的血腥王国。主宰这个王国的是暴力与权谋:正与邪模糊不清、君子与小人转瞬移位。

- 2加入孟子所说的“劳心者”之列,由“治于人”而变为“治人”,从而由“贱”入“贵”,成为“贵族”。正是由于学优而仕传统为读书人提供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出路,整个中国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划分才不像印度种姓制度那般僵死。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创造出多少“平等”观念,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信众以信教而为自己争得了平等地成为上帝仆人的权利,而中国的士子们则由学优而仕获得了参与政治的平等权。

“学而优则仕”传统对中国社会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是源于以“仕”为“学”之鹄的这个既定前提。在“家”“国”一体的宗法专制时代,以“学”而至仕途,最终结局只能是以学问服务于帝王的“家天下”,“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成为士子们的必然归宿。在帝王“家天下”附庸关系的等级网中,主仆关系的确立意味着对主子的物质和精神的依附,于是,以帝王之是非为是非,成为越两千余年不变的通例。被“学而优则仕”信念和科举功名诱入帝王彀中的天下的士子们,在主子面前只能“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在“食君俸禄,为君分忧”的附庸伦理支配下,为帝王的 “家天下”的长治久安耗尽心力,以便在等于帝王将相家谱的所谓青史上留取功名,博取“忠”、“贤”、“能”的赞辞。 (删改自《“学而优则仕”传统之功过说》)

1.下列对“学而优则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学而优则仕”使士子们凭“学优”而跻身士大夫阶层,并得以平等参与政治。 B.“学而优则仕”使大部分饱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被吸引到官员队伍中。 C.“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历史上读书人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种传统。 D.“学而优则仕”是封建社会一种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以学取士”的科举制度。 2.下列关于“学而优则仕”负面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士子把做官作为自己读书的目的。

B.士子被科举功名引诱,在君主面前只能唯唯诺诺。 C.形成了宗法制度下的“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

D.士子为帝王的“家天下”耗尽心力,以便在相当于帝王将相家谱的所谓青史上留名。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历代草莽英雄出身的开国皇帝都将“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视为治国要诀,“士”因此成为“四民之首”。

B.在帝王“家天下”附庸关系等级网中,士子们对帝王有物质和精神上的依附, 以帝王之是非为是非。

C.中国社会等级制度中的“贵族”阶层并不由血统决定,很多读书人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成为“劳心者”“治人者”,改变自己的等级命运。 D.《三国演义》中祢衡痛骂曹操而被宽恕,章太炎大骂袁世凯而被容忍,只是因为“士”阶层有着“无冕之王”的优越地位。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该项错在“具有人情”、“是一种神秘主义”。 2.【解析】选B。A项,“是产生美感经验的必要条件”属无中生有;C项,“必定会发生移情作用”说法绝对,原文是“移情作用最容易发生”;D项,“美感经验则不属于此”属无中生有。 3.【解析】选C。该项“两个观念”的说法不完整,“只有„„才„„”的表述过于绝对。 4.【解析】选D。林冲沦为阶下囚是发生在“梁山之外”的这个大丛林世界里的事情。 5.【解析】选A。宋江并非“至死也未想过反叛朝廷”,临死时是因为无军马、兄弟,是“无可奈何”。 6.【解析】选C。强加因果,原文并无此意。

- 45 -

第三篇: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学案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学案--《论述类文本阅读》 学案10 如何进行三重比对,突破辨析选项正误的瓶颈 学案略语

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福建高考采用选择题与问答题结合的形式。面对颇有点文字游戏的选择题,不少考生心生畏惧,答案正确率不高;或者做对了,耗时却很长。如何快速、准确地拿下选择题,是二轮复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的是考生的良好心态和思维品质,以及整体把握全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使用比对法,从词语、逻辑关系、推断三方面仔细比对。该学案重点引导你如何进行比对。

自我诊断,找出答题短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由运用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的“筹算”演变而来。《老子》中提到“善计者不用筹策”,《孙子》《管子》等著作中也有“算”“筹”二字出现,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筹算已比较普遍。唐代末年,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但由于史料匮乏,珠算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算盘是何人发明也无从考察。

从现有资料看,“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徐岳《数术记遗》:“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可见东汉已出现了珠算方法及理论。北周甄鸾为此作注说:把木板刻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用于停放游珠,中间部分用于确定算位;每个算位各有五颗珠,上面一颗,作数五,下面四颗,每颗作数一。但这种计算工具与现代算盘形制不同,现在通行的“穿档算盘”,算珠穿在“档”上,可以沿档上下滑动。档中横以梁,通常梁上方每档穿两珠,每珠作数五,梁下方每档穿五珠,每珠作数一。定位后拨动算珠,就可做加减乘除及开乘方等运算。“算盘”名称最早见于宋代算书《谢察微算经》,因此可以确定至迟在宋代算盘就已出现。

1921年在河北巨鹿宋人故宅出土的一颗木制算珠,鼓形,中间有孔,与现代算珠相似。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药铺的柜台上有一形似算盘之物,经中日两国珠算专家确认,那就是与现代算盘形制类似的穿档算盘。宋末元初学者刘因的《静修先生文集》里有以“算盘”为题的五绝一首,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引用时谚说:“凡纳婢仆,初来时日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日算盘珠,言拨之则动。”元代谚语把资历渐老的奴婢比作算盘珠,也表明此物当时已很常用。此外,宋代算盘从形制看已较成熟,没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种笨拙或粗糙。因此,许多算学家认为,算盘的诞生还可上推到唐代。因为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战乱不断,科技文化发展滞缓,算盘诞生的可能性较小;而唐代经济文化发达,需要有新的计算工具,算盘在这时被发明极有可能。珠算因计算工具简便、数理内涵独特而被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元世祖忽必烈时,科学家测定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42 5天,距近代观测值仅差26秒,这样精确的计算就是利用珠算完成的。我国研发第一颗原子弹时只有一台计算机,为应付庞大的计算工作,就出现了众多算盘高手齐聚一堂演算原子弹数据的场面,最后的计算结果准确无误。但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的普及,古老的珠算在当今社会似乎已无用武之地。尽管在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珠算方兴未艾,连美国都要引进珠算作为新文化;但我国学珠算的人却越来越少,算盘也越来越罕见。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美国《大西洋月刊》近日评选出“50个最伟大发明”,中国算盘也入选其中,并被评价为“第一批能够提高人类智力的工具之一”。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副会长苏金秀认为,看待珠算,不要仅限于其计算功能,而应看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科学研究证明,珠算心算对幼儿和青少年有开发智力的作用,对特殊儿童有智障补缺与康复的作用,对老年人健脑和延缓衰老也能发挥作用。很多珠算“粉丝”也相信,就像有了飞机、汽车,照样还需要自行车甚至步行一样,珠算与电子计算器并不矛盾,它们各有各的功能,相得益彰。(摘编自《指尖的文化:算盘的历史》) 1.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持“至迟在宋代算盘就已出现”这一观点的证据是(

)

A.1921年在河北巨鹿宋人故宅出土的木制算珠与现代算珠相似,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算盘也类似现代算盘,可见宋代算盘的形制已较成熟。

B.宋末元初学者刘因有一首《算盘》诗,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引用的元代谚语以算盘珠来比喻资历渐老的奴婢,这些都说明算盘在宋元时已很普及。

C.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战乱不断,科技文化发展较为滞缓,算盘不大可能诞生于此时;而唐末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 D.在元世祖忽必烈时,科学家测定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42 5天,距近代观测值仅差26秒,能利用珠算完成这样精确的计算,说明宋元之交珠算已很发达。 答案 C 解析 宋代“筹算除法歌诀”已经出现并不能作为“至迟在宋代算盘就已出现”的证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筹算是用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的一种方法,从《老子》《孙子》《管子》等著作中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筹算就已被广泛使用。

B.文中的“珠算”和“算盘”并非一个概念。珠算是一种计算方法,算盘则是珠算的工具。从现有资料看,“珠算”一词比“算盘”一词更早见于文献。

C.从北周甄鸾对“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这句话的注解来看,当时的算珠计数法已经与现代珠算相同,都是上面部分的一珠作数五,下面部分的一珠作数一。

D.中国珠算申遗成功以后,迅速传到韩国、日本、东南亚甚至美国;但在中国,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的普及,古老的珠算却日渐衰微。 答案 D 解析 “中国珠算申遗成功以后,迅速传到……”时间错误。从“方兴未艾”一词来看,韩、日、东南亚地区珠算早就比较盛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算盘发明之初可能没有“档”,算珠也没有穿在档上,而后来的“穿档算盘”都是算珠穿在档上,可以沿档上下滑动。这种改进使算盘在携带和使用时更加方便。

B.“筹算”演变为“珠算”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珠算产生之后,又对社会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研发也有它的功劳。

C.中国珠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入选《大西洋月刊》“50个最伟大发明”,这表明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已得到了国际认可。

D.在电子时代,算盘计算迅速、携带方便的优势已很难体现,因此我们不应再关注其计算功能,而应开发其在教育启智等方面的价值。 答案 D 解析 “不应再关注其计算功能”绝对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大众文化时代文学批评走向个性化 吴 琪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市场化原则和消费主义的普及,精英文化日渐式微。代之而起的是大众文化的流行。这种文化观念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倾向,它的最重要之处在于,破除了精英文化高贵血统的一枝独秀,并赋予大众文化经验和价值的话语以合法性。大众文化并非乌合之众享用的文化,而是大众在日常生活世界中负载并传达个人生命体验和文化价值的活化石。

作为消费社会的主导性文化类型,大众文化兼具商业生产和文化传播的双重属性,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多元复合的价值因子和美学质素。作为商品生产,大众文化必须严格遵循商品的生产逻辑和消费伦理,物质主义遂成为大众文化无法剥离的价值诉求。而作为文化产业,大众文化又必须成为负载大众感性经验和理性意识的文化母体,进而在塑造大众文化习俗和文化心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大众文化的转向与文化观念的变革,在改变时代人文精神的同时,必然引起文学话语和批评观念的变革。过去,文学一直被视为高雅文明的化身,它集真、善、美于一身。文学是文明社会的“伟大的传统”,文学以诗性话语重构生命的形式,以理性之真、情感之美和伦理之善的方式塑造国民性。现代性文学更是被赋予审美自治的权力光晕。文学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与结构,生成自己的本质——文学性。文学引领人性走向美与自由的圣殿。然而,随着大众文化转向与文化观念的变革,文学不再拘泥于原有的领地,而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大众社会的市场法则与消费文化的游戏规则,在改变文学的文化地基的同时,也彻底置换了现代性的文学遗传密码。文学开始与市场联姻,与消费媾和,与爱欲狂欢。文学不只是表征领域里花团锦簇的葳蕤,它也成为娱乐世界风尘不羁的浪漫。文学既沿袭体制的命脉,传承文明的血统,又追赶时代经验的步伐,迎合大众感性的一晌贪欢。文学不再专注于纸媒的书写空间,反而同电子媒介喜结连理,分娩出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短信文学等新的文学样态。文学的泛化与扩容,文学审美经验的变异,最终祛除了现代性赋予文学的审美本质主义迷魅。文学曾经风华绝代,而今却洗尽铅华。这是文学在大众文化时代必然的命运,也是历史为人性写就的最平凡传奇。 文学经验与文学观念的改变,必然带来文学批评方法的革新。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之下,文学批评不再把文学性视为文学唯一的美学质素,而是转向丰富多元的文化性。这也就意味着,文学批评将不再拘泥于审美批评的话语属地,而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个性化。个性化的文学批评,倡导多元、民主、宽容与综合的批评意识,反对精英话语的美学独裁与理论独白。个性化的文学批评,要求以跨学科、跨文化的对话主义姿态介入文学的文本肌理,最大限度实现文学的“价值阅读”、文化理解和意义阐释。个性化的文学批评,关注文学多层面、多维度的存在状态与话语症候,由内而外地开释出文学活动中无限量的文化韵味。个性化的文学批评,并非如某些学者所言的泛文化研究,它追求个体在文本阅读中审美同情与文化批判的辩证耦合。个性化的文学批评,同样不失为人性通往文化救赎的审美历险。当然,作为一种方法学和话语范式,个性化的文学批评,还亟待理论的深入反思和实践的不断检视。(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4.下列对“大众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市场化原则和消费主义的普及,大众文化流行起来,从而取代了精英文化,成为一枝独秀。 B.大众文化负载并传达了大众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个人生命体验和文化价值,并不是乌合之众享用的文化。 C.大众文化必须严格遵循商品的生产逻辑和消费伦理,所以大众文化具有商业生产的属性。

D.大众文化必须负载大众感性经验和理性意识,塑造大众文化习俗和文化心理,所以大众文化具有文化传播的属性。 答案 A

解析 “从而取代了精英文化,成为一枝独秀”错,大众文化流行并不意味着精英文化不复存在,原文是“破除了精英文化高贵血统的一枝独秀”。

5.下列对文学的发展变革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过去,文学一直被视为集真、善、美于一身的高雅文明。随着大众文化的流行,现在,文学成为融市场、消费、爱欲为一体的娱乐世界风尘不羁的浪漫。

B.过去,文学是文明社会的“伟大的传统”,引领人性走向美与自由的圣殿。现在,文学更注重追赶时代经验的步伐,迎合大众感性的一晌贪欢。

C.过去,文学尤其是现代性文学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与结构,生成自己的文学性本质,可谓风华绝代。现在,文学已经泛化与扩容,祛除了现代性赋予文学的审美本质主义迷魅,可谓洗尽铅华。

D.过去,文学拘泥于纸媒的书写空间,样态固化。现在,文学样态全新,同电子媒介喜结连理,呈现的都是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短信文学等崭新的文学样态。 答案 C

解析 A项断章取义,原文说“文学不只是表征领域里花团锦簇的葳蕤,它也成为娱乐世界风尘不羁的浪漫”。B项表述片面,原文说“文学既沿袭体制的命脉,传承文明的血统,又追赶时代经验的步伐,迎合大众感性的一晌贪欢”。D项原文说“文学不再专注于纸媒的书写空间,反而同电子媒介喜结连理,分娩出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短信文学等新的文学样态”,纸媒的书写空间依然存在。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精英文化追求把文学性视为文学唯一的美学质素,赋予现代性文学审美自治的权力光晕。

B.大众文化的流行,使得文学经验与文学观念也发生改变,进而带来文学批评方法的革新。

C.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之下,文学批评不可避免地走向个性化,反对精英话语的美学独裁与理论独白。

D.个性化的文学批评,关注文学多层面、多维度的存在状态与话语症候,将推动中国文化沿着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泛文化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答案 D 解析 “将推动中国文化沿着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泛文化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于文无据。

问题反思

1.在做论述类文本选择题时你可能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答:

2.做论述类文本选择题,除排除法外,关于比对法,你了解多少?你是如何使用这种方法的?

答:

核心突破,掌握“三重比对”法

做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是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前提下用好“三重比对”。

一、比对词语(概念),看它与原文中的词语在其内涵与外延上是否一致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因此,比对的第一层是词语比对,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 ①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 ②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的现象。 ③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 边练边悟

用词语比对法看下列选项是否正确(打“×”或“√”)。如果错了,请说明理由。

1.选项:(2014·安徽卷第1题B项)从原因看,技术崇拜过分强调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作用,许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

原句: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比对结果:(×)

理由:原文是“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选项将“工业社会”改成了“艺术生产”,偷换概念。

2.选项:(2014·广东卷第12题B项)艺术品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来加以理解。 原句:一部优秀的艺术品,哪怕是写平平常常的事物,也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加以理解。 比对结果:(×)

理由:原文是指“一部优秀的艺术品”,到了选项中没有“优秀的”限制了,无形中扩大了范围。

3.选项:(2013·安徽卷第1题A项)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

原句: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 比对结果:(×)

理由:原句是“不表达”,选项是“不充分表达”,程度显然是不同的。

4.选项:(2013·安徽卷第2题D项)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科学研究的特点,后一部分着重阐述伦理公理的根源、特点和作用;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

原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 比对结果:(×)

理由:原句是说“并无很大区别”,选项中成了“有本质差别”,表达与原文不一致。

5.选项:(2012·山东卷第6题A项)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原句: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比对结果:(×)

理由:选项删去了原句中的“极可能”,把或然变成了必然。

6.选项:(2012·江西卷第7题C项)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会被激活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原句: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就会被激活。但如果是一位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上述区域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对比结果:(×)

理由:原句中的“似乎”变成了选项中的“已经”,性质变了:或然变成了已然。

二、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比对词语,重点考查的是是否读准、读懂了信息;而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 边练边悟

比对下列选项与原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请说明理由。

7.选项:(2014·湖北卷第6题D项)正是由于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所以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

原句: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比对结果:不一致

理由:因果关系不成立。原句两部分构成了转折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8.选项:(2014·天津卷第7题C项)隐性知识主要是长期积累的主观知识,因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原句:野中郁次郎也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内容有十分特殊的含义。 比对结果:不一致

理由:隐性知识“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原因是它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而不是因为它“主要是长期积累的主观知识”,选项属“因果失当”。 9.选项:(2013·四川卷第7题B项)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花鸟画由于创作风格一开始就标新立异,所以取得了最高成就。

原句: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 比对结果:不一致

理由:强加因果,“标新立异”不是取得成就的原因,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吴门画派也没有取得“最高成就”。

10.选项:(2012·辽宁卷第1题C项)资源外延小于环境,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只有改变获取资源的手段,才能使人与自然不再对立。

原句:一般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但更重要的是,资源是人掠夺的对象,……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

比对结果:不一致

理由:原句用的是“不管……”,选项用“只有……才能……”表述,这既改变了原句关系,更改变了结果。

11.选项:(2012·北京卷第14题A项)生命的“神”如果脱离了“形”而独立存在,则形神失调,人体就会产生疾病。

原句:神不能脱离形体单独存在,有形才能有神;神是形的生命体现,形没有神的依附就是徒存躯壳。形神和谐是健康的象征,形神失调是疾病的标志。 比对结果:不一致

理由:根据原句,选项中“如果……则……”的假设推导关系不存在。

三、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

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边练边悟

比对下列选项的推断是否成立。如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12.(2014·大纲全国卷第6题B项)秦王朝修建阿房宫时,不惜耗费巨大,许多木材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而所用的石材则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

原句: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石材。其次,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先进的玉石文化,以及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石材加工场遗址就是明证。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

并非随处都容易取得。秦朝修建阿房宫,许多木材就是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 比对结果:不成立

理由:“而所用的石材则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在文中没有根据,属无中生有。

13.选项:(2014·广东卷第12题D项)只有超越民族和地域限制而承担起终极关怀的艺术才具有永恒的价值。 原句:古今中外凡是超越民族和地域从而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品,无不具有形而上的“终极关怀”。 比对结果:不成立

理由:“只有……才……”逻辑关系表述过于绝对化。 14.选项:(2012·四川卷第7题D项)人类活动较少的北极上空大气中的汞浓度最低。

原句:汞很容易蒸发到大气中,并且能够随空气团作全球范围的迁移,在大气中停留几个月甚至一年。……是除了温室气体外唯一一种对全球范围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 比对结果:不成立

理由:推断不合事理,属臆想。

15.选项:(2011·天津卷第8题C项)西方现代性原则不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适意义。

原句:现代中国文化要有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只有建立在这些普适的理念基础上,而不能以已证明是有根本问题的某些西方现代性原则为基础。……这就需要我们不是把西方文化作为敌对的东西或对立的东西,而是要把它作为助缘。

比对结果:不成立

理由:该项推断与原句中的第二句说法矛盾。

学案11 重点解决梳理论证思路题中层次不清、

层意不准问题的三字诀

学案略语 对论述类文本论证思路的把握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非常重要,考生对此也作了不少努力,然而在实际做题过程中仍然有两个老大难问题:层次不清、层意不准。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该学案试图唤醒你对这两个问题的关注,与你一道思考如何解决它。 自我诊断,找出答题短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有良好的规则并且共同遵守,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1876年,一部《罗伯特议事规则》,直接助推了西方的会议文明和制度文明。而在1917年,孙中山痛感国人的“一盘散沙”及“乌合”状态,也曾拟定一本《民权初步》,专门教国人如何开会讨论,可惜这样的努力失败了。今天,面对公共空间的空前拓展、表达途径的日益丰富,我们亟须构建一种文明理性的议事规则。只有明确观点交锋时,究竟应当秉持什么样的议事规则;思想交流时,又当保持怎样的底线原则;只有强势的一方懂得尊重弱势的一方,只有彼此共同遵守并使用同样的规则,我们才能搭建理性、建设性的讨论平台,并由此涵养提升中国社会的民主素养和公共精神。(选自《构建文明理性的议事规则》) 1.请简要分析该段的写作思路。

答:

答案 首先,提出“有良好的规则并且共同遵守,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的观点;接着,通过正反举例证明当代中国构建文明理性的议事规则的迫切性;最后,具体阐述构建文明理性的议事规则中应当秉持的三点原则。 (2014·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乾坤草亭 朱良志

清初诗人张潮将人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牖中窥月,这是一般的境界,没有改变山里人只知道山里事的看世界的方式;第二个层次是庭中望月,看到的世界不再是洞中之天,而是较为广阔的天地;第三个层次是台上玩月,则有“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的悠然,有包裹八极、囊括乾坤的境界,它站在世界的高台之上。这不是自高自大,而是心灵的悠游回环。中国画中通透的小亭,八面无一物的小亭,就是这样的心灵高台,无边的世界就在高台玩月的灵境中荡漾。那小舟也是如此,它在小河中荡漾,在开阔的湖面荡漾,在茫茫的大海中荡漾,在无形的宇宙中荡漾,说它是“宇宙船”又有何不可?中国画家不是看一只鸟就画这只鸟、有一朵花就画这朵花的人,中国画的主流不是将画作为写实的工具,而是当作表达内在生命体验的工具。画的是这个亭子,但所要表达的生命体验却不在这亭子中,所谓不离亭子,不在亭子。高明的画家其实都想到那高台上去玩月。(有删改) 2.请简要分析该段的论述层次。

答:

答案 首先,提出人的境界分三个层次;其次,阐述了中国画中的小亭或小舟所体现的“台上玩月”这一境界的心灵特点;最后,指出中国画家都想达到“高台玩月”的境界。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该段开始谈了张潮人的境界的三个层次,之后说了“小亭”“小舟”的“心灵高台”“宇宙船”,最后是说中国画家想达到的境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崇尚简单 国 风

读刘大櫆《论文偶记》,上面写道:“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

洞观古今世事,大凡至善至美,皆简单。土地质朴无华,能养育万物;真水无色无香,能孕育生命。一部《周易》,玄而又玄,变幻无穷,离不开阴阳二卦。《老子》被誉为哲学的哲学,只有五千言。阿拉伯数字只有十个,能算尽人间的全部数量关系。电子计算机每秒处理上百亿兆的数据,原理只是数学上的二进制。所以,要求得真谛,就应向简处着眼。圣雄甘地说:“简单是宇宙的精髓。”

简单是一种美德。当领导的人简单,就会减轻下属的负担,引领出好的作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各种讲话、汇报、文件,上面一页纸,下面就会一本书,“文山会海”就是这样形成的。

生活简单的人,目标会更明确,志向也会更坚定。诸葛亮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司马光教育儿子:“奢则多欲,多欲则居官必贿,居乡必盗。”俭则必简,简则必俭。

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物欲的奴隶。在私利的驱使下,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同情关爱,只有竞争算计、巧取豪夺。为什么新闻记者要说谎?企业要给奶粉中加三聚氰胺?金融家要诈骗?一切为了钱,人人都相信现实的幸福必须在这里面寻找。金钱崇拜,使得人类不计后果地向大自然无限索取。人们只知道砍伐森林,却忘了自己也要呼吸;只知道污染江河,却忘了自己也要喝水……

我们是否可以让生活简单一点?

我的一位朋友,是国内外很有影响的作家,也是高级领导。多年来,他就只穿一双部队的胶鞋,从不穿袜子,冬天也只穿一件外套。下去检查工作,都是自带面包和方便面,在车上就餐。他有一个信念:物质上求简单,精神上求丰富。人一旦变成物欲的奴隶,就失去了心灵的自由。

简,犹药也,力行,可以洁身正性,清心明志。简亦为生活尽境,人生幸福莫过于崇尚简单并身体力行。 3.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答:

问题反思

1.在阅读过程中,你是如何把握文章思路的?

答:

2.你如果在做思路题中存在问题,是在哪个环节哪个层次上出现的?请找出自己存在的共性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答:

比对答案,领悟答案升格之道

题目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原文见“自我诊断”] 剖析 现场 失分 答案

得分

现场失分答案

失分剖析0分

该答案层次划分不准,层意概括空泛,用套话答题,用“定势”思考,这种答题方法要不得。2分

该答案对头尾的划分及概括较好(“尾”的回答稍有瑕疵),但中间的本论部分层次分得太粗,层意概括太空泛。概括全文论证思路,重难点在本论部分,这一点需引起重视。4分

该答案层次划分准确(四个层次),第

一、

三、四层层意概括准确。第二层层意概括也准,问题出在原文第5段的归属上,它应归到第二层还是第三层,这其实是该题的难点所在。其实,5~7段是第三层,讲的是如何让生活过得简单些,分论点是第6段,以问句形式提出,

5、7两段正反说明。解读 现场 满分 答案

得分

现场满分答案

满分赏析 满分 6分

该答案层次清晰、准确,“首先……其次……再次……最后……”这几个层次词用得好;四个层次的层意概括准确。反映了对本文准确、深入的阅读。完善 你的 答案

第四篇:2010高考语文一轮文学类散文阅读复习

第十六单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明确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从选材上看,考试大纲明确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类型及顺序,即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由此可以看出,小说、散文仍然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热点体裁。从作品出处看,地方特色、名家名作仍是选文的重要方向。从考查内容看,试题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了考生的创意解读能力和探究能力,有的还间接考查了学生的写作分析能力。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现代文阅读”中,要求学生“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并提出“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等三项九条具体的测试要求。散文阅读属文学作品阅读,高考测试除了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外,还要考查学生初步鉴赏评价的能力。

“理解”和“分析综合”包括七条具体要求,是阅读方面基本的能力要求,能力层级分别属于B级和C级。而“鉴赏评价”包括两条具体要求,要求学生能对所给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初步赏析。这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较高的一种能力要求,能力层次属于E级。学生明确了以上这些要求,在平时的复习训练中就应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拓展散文阅读,有意识地提高“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的能力。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文体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题、意境集中。分三类:托物言志类,记叙抒怀类,议论明理类。文意=形式(结构和手法)+内容(材料)+主旨(志向,情怀和哲理)

纵观09年高考试卷考查到散文的试卷有:全国卷

1、

2、北京卷、天津卷、江苏卷、江西卷、山东卷、重庆卷、湖北卷、湖南卷、上海卷、广东卷,共12套,可见,随着高考语文试卷文学性的强化,散文这种文体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许多感情真挚、文学色彩浓郁、富有时代气息的散文佳作都成了命题者的首选材料。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类考的大多是散文,题型变化不大,难度逐步降低。但从学生的解题情况看,得分率普遍较低,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学生并不完全明确,以致训练无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学生未能熟练掌握,以致解题跟着感觉走。

一、(全国卷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彩色的荒漠

从库尔勒出城不久,车子就离开国道,进入石油公路。新修的石油公路,像一支黑亮的箭镞,直直地射向前方。前方,是茫茫的戈壁,是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举世闻名的西气东送的第一口气井。车子全速奔驰在戈壁上。在我们的视野里,地平线的远处,是无遮无拦的穹窿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开阔的戈壁,像是一方棋盘,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生存与死亡,在这里艰难地进行命运的博弈。我们来到这里时,已是深秋时节,灰色,到处是灰色。

沿着公路,我们向塔中油田进发。这条路将劈开塔克拉玛干沙漠直通塔里木盆地的中心。那里,将是另一种风景,另一幅图画,另一样色彩。 塔里木河是一条河岸散乱的河流,夏季过去,汹涌的河水已变得平静和细瘦。河的两岸,是密密麻麻的胡杨树林。这些树,多数已经飘落了黄色的叶子,呈现出一种刚劲和苍凉。车子向前,茂密的树林,渐次变得稀疏。树的脚下,已经薄薄厚厚的铺上一片黄沙。独立的树木,有的如石雕,有的如铜铸;虽然,它们也许已经死去,年复一年的风沙,折断了树枝,剥开了树皮,可是树的残干依然挺立,像是一群强悍的舞者,向天空和大地顽强地倾诉着它们的意志和信念。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和我一样,石油工人们也喜欢胡杨树,曾经为了保护26棵胡杨,他们7次挪动井位,多花费了200万元人民币。渐行渐远,塔里木河水显然已无力哺育这些植物,塔克拉玛干高大的沙丘,已愈来愈稠密地拥挤在道路的两边。

可是,这一条沙漠公路却宽阔、平坦,不逊于我在内地看到的任何一条道路。笔直的道路随沙丘的起伏,上上下下。炎夏地表温度可以达到60℃—70℃。你尽可以想象炎热、干燥、漠风会怎样折磨工人们的血肉之躯;但你无法想象,他们以怎样的智慧固定流沙,夯实路基,让这路像与生俱来地生长在沙漠中一样。

翻过几座沙山,眼前一亮,只见一片银灰色的油罐塔高耸,巨大的弯弯折折的银灰色管道在塔间穿绕;还有一些雄伟的建筑和这些油塔管道比肩而立。阳光下,银色、金色、棕色,各种由建筑物放射出的光芒,让人顿时抖落了长途奔驰的困倦与疲惫。塔中油田到了。仰望那些建筑,那一瞬,脑海突然闪现出唐僧师徒历尽波折,看到了西天胜景时的那番惊讶和喜悦。明知一切都是真实的,你有时还不得不问自己:这会不会是幻觉?

在这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那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颜色。红帽、红衣、红裤,有如朝霞,有如春花。更似共和国飘扬的旗臶。照耀着这一片沙漠。在油田,我看到最显眼、最有气势的两句话:“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话被写在墙壁上,刻在石头上,嵌在沙丘上。是心声,也是写照;是鼓动,更是诺言。 我们的终点是伟大的西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克拉2号气井。和沙漠地貌截然不同,这里是犬牙交错、怪石林立的雅丹地貌。没有路,钻井的迁移甚至不得不动用直升机。石油工人硬是在这乱石中,打下了井,钻出了气,修成了路,铺下了管道。当我把耳朵贴近输气管道,听见丝丝的天然气奔走的急促喘息声,那一刻,真有点让人激动。它们翻山越岭,渡江跨河,要到数千里之遥的上海、北京。那一刻,我真想让北京的亲友知道,当你们为做午餐轻轻转动天然气灶的开关旋钮时,我能听见那清脆快活的声音,我的心跳正激荡在这离你们遥远而又亲近的地方。

虽说是深秋,草木尽枯,但我却看到了荒漠里最令人难忘的色彩。

14. 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答:第一问:①戈壁滩环绕的恶劣;②戈壁滩色彩的单调;

第二问:①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②为下文要描写的彩色的建筑物形成鲜明的对比;③先抑后扬,激发读者兴趣。

解析:

(一)第一问筛选整合信息,答题策略:■要有文体特征意识: 论述文,论题、论点(分论点)是主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和对象的特征(特点)是主要信息,说明的方法及运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

■要有切层分层意识: 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 相属关系取其”属”; 相并关系取其”和”; 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 ■要有全文整体意识: 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 语言组织方法主要有: (1) 采用摘句法: 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 (2) 采用合并法:

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 (3) 采用提炼法: 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二)第二问考查行文思路结构,注意,把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回答,解题提示: 答“用意”可从三方面考虑:内容上,为表达某种意思;结构上,为铺垫照应、推动行文发展;艺术手法上,为更加强烈突出,富于表现力。 15.(4分)

(1)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

答:恶劣环境中的胡杨树,仿佛被上天赋予了顽强的意志和信念,具有吸引人的力量。 (2)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答:尽管沙漠是荒凉和单调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劳动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解析: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这类提问表面看是就词、句设问,但考查的大都是词句在文中的含义,答题时需要结合上下文意,整合作答。

A.语句的含义题: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

16.作者为什么说,在他所看到的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6分)

答:①相比荒漠和油田建筑的色彩而言,石油工人工装的红色显得更加耀眼夺目;②工装的红色如花如霞,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美好心灵的赞颂和敬仰;③工装的红色如共和国旗臶的颜色,寄托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17.(6分)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8分) 答:第一问:

作者采用对比、排比、比拟和想象来写克拉2号气井。

第二问:①通过对克拉2号气井所在的雅丹地貌和荒漠地貌的对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②通过对不同劳动情景的排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气势;③通过对管道天然气声音的比拟,表现了石油工人对西气东送所做的巨大贡献;④通过对远方亲人的召唤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解析:鉴赏手法及作用和思想情感,解题提示:思路:判断手法,文中具体语句,表达效果。运用了……手法(技巧),表达了……(内容),有……效果。

解题思路:⑴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⑶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⑷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1.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内涵丰富,富有哲理。

2、铺垫:显示事物发生的原因或基础,显示其发展的必然。

3、结构上:总领全文、制造悬念,线索分明,前后呼应,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先抑后扬,卒章明志等。

4、抒情方式:托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

5、表现手法:烘托、渲染、联想、想象、浪漫色彩、写实手法、正反对比、以小见大等。 6、描写: ①、正面描写

A、渲染:采用浓墨重彩的笔法描绘事物、感染读者。 B、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的描写手法。 ②、侧面衬托(烘托、烘云托月): A、正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似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 (一般也可就称之为衬托)

B、反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反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

二、(全国卷2)(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岳桦

任林举

第一次去长白山,是1995年的夏天。也只有从那时起,才知道岳桦是一种树的名字。那是一种只在长白山上才有的树。

那时的长白山,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旅游开发,所以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景点”,许多人去长白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去看天池。我们大概也是那个样子,所以一爬上汽车,人们的心和飞旋的汽车轮就达成高度的默契,一路盘旋而上,直奔峰顶。尽管一路上的好花、好树、好景色层出不穷,似乎都与我们无关。过后,当我重新翻阅那天的记忆时,除太阳未出时的美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还算清晰,中间大部分片段都是些红绿交错、模模糊糊的虚影,如一张张焦距没有对准的照片。

只有那些岳桦树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惊奇。

接近山顶时,我无意地将疲惫的目光从嘈杂的人群转向车外,突然,我感觉到,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那些树,纷纷地沿着山体将身躯匍伏下去,并在斜上方把树梢吃力地翘起。在透明的,微微颤抖的空气里,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犟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这些树的名字,就叫做岳桦。

本来,树与树并立于一处时应该叫做林或森林,但许许多多的岳桦树并存一处时,我们却无法以“林”这个象形字来定义这个集体。因为它们并不是站立,而是匍伏,象一些藏在掩体下准备冲锋或被火力压制于某一高地之下的士兵那样,集体卧伏于长白山靠近天池的北坡。如果非给它们一个词汇不可的话,或许叫做“阵”及“阵营”更合适一些。那么,构成这个巨大阵营的,到底是怎样的一支队伍?它们到底肩负着怎样的使命?

我不知道白桦和岳桦在血缘上有什么联系,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不是同一种植物,但我坚信,它们彼此是迥然不同的,就算当初它们的生命基因都来自同一课白桦树上的同一颗种籽。 白桦树生在山下,与溪水、红枫相伴,过着养尊处优、风流浪漫的日子,风来起舞,雨来婆娑,春天一顶翠绿的冠,秋日满头金色的发,享尽人间的艳羡,占尽色彩的风流,如幸运的富家子弟,如万人追捧的明星。而岳桦却命里注定地难逃绝境,放眼身前身后的路,回首一生的境遇,却是道不尽的苍茫、苍凉与苍桑。

有人断言:“性格决定命运”。暂不说这句话用预人是否准确,但用到树上,肯定是不准确的,实在讲,应该是命运决定了性格。岳桦,之所以看起来倔强而壮烈,正是由于它们所处的环境的残酷。

想当初,所有的桦都是长白森林里白衣白马的少年,峰顶谷底任由驰骋。后来,那场声势浩大的火山喷发,将所有的树逼下峰顶,就在向下奔逃的过程中,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间的陷阱,再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前边已经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每一种树都沿着山坡占据了自己的有利地形,没有了空间,没有了去路;而后面,却是火山爆发后留下的遍地疮痍与废墟,以及高海拔的寒冷,但那里却有着绝地求生的巨大空间,尽管那里有风,有雪,有雷电,有滚烫的岩石和冰冷的水,最后,它们还是选择了调头向上。

一旦选择了返身向上,桦就变成了岳桦。而今,不管我们把怎样的情感与心愿给予岳桦,岳桦也不可能变成那些明快而轻松的白桦了,如同山下的白桦永远也不能够站到它们这个高度一样,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平凡与平淡。因为从白桦到岳桦,作为一种树已经完成了对树本身或者对森林的超越,它们的生命已经发生了某种质变。而今,与山中的那些树相比,它们看起来却更像一场风;与那些各种形态的物质存在比,岳桦更像一种抽象的精神。(有删节)

14.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上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回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①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②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

解析:考查行文思路结构,注意,把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回答,解题提示: 答“用意”可从三方面考虑:内容上,为表达某种意思;结构上,为铺垫照应、推动行文发展;艺术手法上,为更加强烈突出,富于表现力。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犟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答案:①绝地中的桦为了生存而迸发出巨大的生命能量;②生存挣扎的代价是沉重的;③生命的痛苦与希望同在。(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注意联系段落和全文中心)

(2)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间的陷阱,再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

答案:①不幸的命运常常在毫无准备中降临;②桦的生命轨迹与生存环境因灾难而发生了根本改变;③它们将面临新的抉择。

解析: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这类提问表面看是就词、句设问,但考查的大都是词句在文中的含义,答题时需要结合上下文意,整合作答。

A.语句的含义题: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

16.作者坚信岳桦与白桦是迥然不同的,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6分)

答案:①它们的命运不同:白桦生长在山下,养尊处优,而岳桦生长在山上,身处绝境;②它们的形态不同:白桦挺拔明快,而岳桦身躯匍匐;③它们性格不同:白桦风流浪漫,而岳桦倔强壮烈。

解析: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答题策略:■要有文体特征意识: 论述文,论题、论点(分论点)是主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和对象的特征(特点)是主要信息,说明的方法及运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

■要有切层分层意识: 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 相属关系取其”属”; 相并关系取其”和”; 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 ■要有全文整体意识: 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 语言组织方法主要有: (1) 采用摘句法: 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 (2) 采用合并法:

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 (3) 采用提炼法: 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17.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案:第一问:拟人、比喻 第二问:

①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峰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②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

解析:鉴赏手法及作用和思想情感,解题提示:思路:判断手法,文中具体语句,表达效果。运用了……手法(技巧),表达了……(内容),有……效果。 解题思路:⑴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⑶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⑷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1.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内涵丰富,富有哲理。

2、铺垫:显示事物发生的原因或基础,显示其发展的必然。

3、结构上:总领全文、制造悬念,线索分明,前后呼应,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先抑后扬,卒章明志等。

4、抒情方式:托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

5、表现手法:烘托、渲染、联想、想象、浪漫色彩、写实手法、正反对比、以小见大等。 6、描写: ①、正面描写

A、渲染:采用浓墨重彩的笔法描绘事物、感染读者。 B、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的描写手法。 ②、侧面衬托(烘托、烘云托月):

A、正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似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 (一般也可就称之为衬托)

B、反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反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 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神”,指文章的主旨,即贯穿文章始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的材料虽散,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须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因此,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从而读懂作者的感悟,领会文章的主旨。高考试卷中的散文阅读几乎每年都有这方面的命题。

2、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散文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在作品中的,作品的结构就是它的思路的具体展现。高考试题常常通过对作品的结构进行设题,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思路的把握能力。阅读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更要把握文章的脉络。

3、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描写细腻,表达深刻,内涵丰富。高考散文阅读命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对散文中负载信息量大、内容含蓄、意义深刻、表现力强的语言进行鉴赏。鉴赏散文的语言,只有联系文章的主旨,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细加品味、揣摩,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这也是阅读散文的基础。

4、正确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

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相生、象征手法、修辞技法等等,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常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高考试题通过对这些技巧的鉴赏,可以直接透视学生的阅读品位。所以,阅读散文还要注意鉴赏常见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

5、精心组织符合要求的答案。

高考散文阅读试题,一直以主观性测试为主,题型基本不变,每年只在所考查的知识点上略有不同。从试题的要求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看,难度在逐步降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多数问题的答案在原文中都有照应、有暗示,甚至直接暗示。这就告诉我们,回答问题要善于从原文中抽取关键语句,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适当整合,这样才有可能写出精练确切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解题方法点拨

(一)“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类

【命题角度】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表现文章思想的词语(语境义) 答题步骤为:

①本义入手,追根溯源。根据词语的本义,从上文中找到相关语境。

②关键句子寻线索。从相关语境中找出包含该词或其近义词的句子,体验其情感。 ③思路延伸得情感。通过类比联想,借鉴同类文章的写作特点找到答案。 【命题角度】2.与本文主旨相关的词语 【答题思路】

①明确词语地位。与文章主旨相关的词一般是文章的核心概念,看清它是文章的标题,还是主旨词。

②分析结构抓思路。理清文章结构,看清作者写了几个层面。

③抓关键词句,概括要点。从体现几个层面的关键句子入手,抓关键词概括出答案。 【命题角度】3.表达段中、文中核心概念的词语 【答题思路】

①审清题意明区域。看清答案从段中找,还是从全文找。

②整体把握,分清层次。给段落或文章分层次,找全词语的内涵层面。 ③锁定关键词。由体现词语层面的关键词概括出答案。 【命题角度】4.含义特殊、反映深层意义的词语 【答题思路】

①结合文意定层面。结合文意,分清该词语包括几个层面的意思。

②立足全文,锁定区域。找出体现词语层面意思的各个区域,锁定关键句。 ③归纳概括。从关键句中找出体现词语层面意思的关键词,归纳概括出答案。 【命题角度】5.需要概括含义要点的词语 【答题思路】

①明确地位,审清题意。分析题干要求,看清需要概括含义的词语是文章的标题,还是段落中心词。

②分清层面,概括信息。立足全文,分清词语包含的层面意思,总结概括出含义要点。 【命题角度】6.有特殊指代义的词语(指代义) 【答题思路】

①理解词语本义。所谓词语本义,即词语在词典中的本来意思。理解其本义,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其临时含义。

②圈定特殊语境。圈定特殊语境,即圈定该词语所在的句子、段落。如此,方可能便捷地理解词语的临时含义产生的环境。

③联系语境分析。联系特殊语境中所写的内容,如背景、目的等,进而分析其“潜台词”,恰当解释词语的临时含义。

【命题角度】7.运用了修辞的词语(修辞义) 【答题思路】

①理解词语的本义,即词语在词典中的本来意思。

②联系语境析修辞。任何修辞离开了具体语境,便不能发生作用,显出功能。故而,联系题干中要求解释的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有效阅读区间),分析它运用了何种修辞格。 ③瞻前顾后断深意。在有效阅读区间内,在该词语的前或后皆有对其进行直接阐释的句子、段落。抓住了这些阐释性语句、语段,便找到了打开词语修辞义大门的钥匙。

④概览全文看表里。若在有效阅读区间内没有对须释义的词语的阐释性语句、语段,可联系全文主旨,分析文章表面上(表)写什么,实际上(里)写什么,而后由表及里,联系修辞方法分析该词的修辞义。

【命题角度】8.文中反复强调的词语 【答题思路】

①锁定有效阅读区间。根据题干提示,找到需要解释的词语在文中对应的位臵,从而缩小搜索答案的范围。

②抓住关键词句分析。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文本中的相关区间中,一般都有与试题答案相对应的阐述性、表述性词语、句子。抓住它们,便找到了答案的核心内容。

(二)“表达技巧”鉴赏

1.从审题入手,善于从题干及选项中获得答题的信息

要善于揣摩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准确地找到答题的切入口,从而比较准确地找到文中的相关信息区间。

在题干中,常常会指明问题的区间和考查目的及要求。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平时的知识积累和经验,很快找到答题的切入口。

阅读解题的核心是“提取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仅表现在文章的内容上,还表现在试题题干上,充分发掘题干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从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是正确解题的重要途径。

2.掌握答题技巧,从内容上把握答题的要领

认真审题,明确答题方向,这仅仅是答好题的必要前提。要进一步找准答题的信息区间,筛选并整合答题的内容,还需学会答题技巧,善于借助原文内容,把握答题的要领。

命题所涉及到的信息区间,它可以是一个小节,可以是两个小节,也可以散见于全文的相关区域。“概括”就是根据命题要求,运用求同思维从不同的信息区间,抽象出相同点。这是一个分析综合的过程。有些考生由于寻找相关信息的失误,而导致概括的内容完全脱离命题的要求;由于运用概括方法的不当,而导致概括的内容舍本逐末,或不够全面。由此可见,掌握准确寻找相关信息的方法,提高分析综合的能力,在概括中注意到概括角度的一致性、涵盖内容的全面性,就能减少答题的失误。

解答表达技巧类试题时,一般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考虑,侧重内容的一般是证明观点,或者增强表达效果,侧重形式的一般是使用什么手法和表现方法?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具体,不要笼统地贴标签。

3.语言的运用,力求准确、精练、概括

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以主观表述题为主要的考查形式,要求考生自己组织语言来解答题目,所以如何组织好答题的语言,把筛选整合好的内容准确、精练、概括地表述出来,就显得非常重要。

①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组织答案。

一般来说,答案所涉及到的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就能“抠”出答案来。当然找出的词语、句子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需经过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比较接近标准答案。 ②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从适宜的角度作答。

即:怎么问就怎么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有时在原文摘取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的内容,但不能从命题者所“问”的角度作答,如果直接使用会使回答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因此,一定要紧扣题目的要求,将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排列组合,特别注意用句式的变换来重组,使之成为与命题提问角度相契合的答案。 ③ 语言表述力求精练。

这对于受字数限制的表述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高度概括的题目,当我们筛选整合好文中的相关信息之后,要把具体、形象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的语言;对于解释、阐述、评价性的题目,我们可删去描述性的修饰语、较长的限制语,或合并同类项,或改字缩词,或使用指代词,使语言的表述高度浓缩,以符合题目的要求。顺便提醒,对于不受字数限制的题目,不妨多答些(不能过份),在踩“点”给分的批阅方式中才能避免吃亏。

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首先必须理解、把握作品的基本语汇、句段、结构、章法。其次是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表述能力,懂得一定的写作技法。再次是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和归纳能力,能根据整体阅读的原则,综合运用各种文学知识去分析评判作品的相关内容。同学们只要认真训练,是一定能提高解题能力的。

(三)“表达作用题”类

1、人称表达类

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

解题思路:

(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如下表: 第一人称

便于直接抒情

第二人称

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 第三人称

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2、修辞方法类

(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这类语句作用题,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在答题时点名所用的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要明确每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夸张、拟人;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在具体运用中又有些细微的差别,现将《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八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列表如下: 比喻

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形 夸张

表达感情更强烈 拟人

表达亲切,有情趣 对偶

整齐,有节奏感 排比

一气呵成,突出强调

反复

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 反问

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 设问

突出强调

(3)确认修辞手法,明确答题方向后,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3、表达方式类

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如下表:

表达方式

主要作用

表达方式

主要作用

肖像描写

以形传神

工笔细描

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 动作描写

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细节描写

准确传神鲜明

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插叙

内容丰富,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倒叙

设臵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景物描写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叙后议论

画龙点睛,点明题旨 白描

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比喻论证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3)确定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4、行文段落类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臵。

(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如下表: 开头段 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过渡段 承上启下(或启下)

结尾段 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

(3)结合段落位臵及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回答。如前例答为:①照应开头,呼应前文;②深化主旨,说明恩师高尚的品德将代代相传。

5、表现手法类 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

(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下表:

象征

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 衬托

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 扬抑

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 渲染

为行文设臵铺垫,营造氛围 对比

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以小见大

小中见大,表现人、事 (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6、物象类

(1)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如下:

结构

开头结尾的谋划

详略主次的安排

行文线索的贯穿

过渡照应的勾连

伏笔悬念的设臵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思考角度:

①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②对内容的充实作用; ③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④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部分重要作家散文风格

鲁迅:观察冷峻,讽刺辛辣,批判严峻。 巴金:真挚朴实,富有激情,寓深刻于平淡。 季羡林:“形式似散,经营惨淡”,本色天然,朴实无华,小中见大。

冰心:清婉明丽。

秦牧:知识丰富,观察细致,构思精巧,文采精丽。

李乐薇:写景优美,诗情画意,超凡脱俗。

林清玄:恬淡自然,蕴涵哲理;醇厚浪漫,宽容博爱;朴素浅易。

贾平凹:清淡古雅。

毕淑敏:比喻形象,文笔流畅,情感真实,富含哲理。 史铁生:沧桑内敛。

余秋雨:语言通俗,散文小说化;篇幅宏大,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描写、记叙、抒情与议论水乳交融,充满睿智与情趣,富含哲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7分) 春联儿 叶圣陶

出城回家常坐鸡公车[注]。十来个推车的差不多全熟识了,只要望见靠坐在车座上的影儿,或是那些抽叶子烟的烟杆儿,就辨得清谁是谁。其中有个老俞,最善于招揽主顾,见你远远儿走过去,就站起来打招呼,转过身,拍拍草垫,把车柄儿提在手里。这就教旁的车夫不好意思跟他竞争,主顾自然坐了他的。老俞推车,一路跟你谈话。他原籍眉州,苏东坡的家乡,五世祖放过道台,只因家道不好,到他手里流落到成都。他在队伍上当过差,到过雅州跟打箭炉。他做过庄稼,利息薄,不够一家子吃的,把田退了,跟小儿子各推一挂鸡公车为生。大儿子在前方打国仗,由二等兵升到了排长,隔个把月二十来天就来封信,封封都是航空挂。他记不清那些时时改变的地名,往往说:“他又调动了,调到什么地方——他信封上写得清清楚楚,下一回告诉你老师吧。”

约莫有三四回出城没遇见老俞。听旁的车夫说,老俞的小儿子胸口害了外症,他娘听信邻舍人家的话,没让老俞知道请医生给开了刀,不上三天就死了,老俞哭得好伤心,哭一阵子跟他老婆拼一阵子命。哭了大半天才想起收拾他儿子,把两口猪卖了买棺材。那两口猪本来打算腊月间卖,有了这本钱,他就可以做些小买卖,不再推鸡公车,如今可不成了。

一天,我又坐老俞的车。看他那模样儿,上下眼皮红红的,似乎喝过几两白干酒,颧骨以下的面颊全陷了进去,左边陷进更深,嘴就见得歪了。他改变了往常的习惯,只顾推车,不开口说话,呼呼的喘息越来越粗,我的胸口也仿佛感到压迫。

“老师,我在这儿想,通常说因果报应,到底有没有的?”他终于开口了。

我知道他说这个话的所以然,回答他说有或者没有,一样地嫌罗嗦,就含糊其辞应接道,“有人说有的,我也不大清楚。”

“有的吗?我自己摸摸心,考问自己,没占过人家的便宜,没糟蹋过老天爷生下来的东西,连小鸡儿也没踩死过一只,为什么处罚我这样地凶?老师,你看见的,长得结实干得活儿的一个孩儿,一下子没有了!莫非我干了什么恶事,自己不知道?我不知道,可以显个神通告诉我,不能马上处罚我!”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这跟《伯夷列传》里的“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倘所谓天道是耶非耶?”是同类的调子,我想,我不敢多问,随口地说,“你把他埋了?”

“埋了,就在邻居张家的地里。两口猪,卖了四千元,一千元的地价,三千元的棺材——只是几块薄板,像个火柴盒儿。” “两口猪才卖得四千元?”

“腊月间卖当然不止,五千六千也卖得。如今是你去央求人家,人家买你的是帮你的忙,还论什么高啊低的。唉,说不得了,孩子死了,猪也卖了,先前想的只是个梦,往后还推我的车子——独个儿推车子,推到老,推到死!” 我想起他跟我同年,甲午生,平头五十,莫说推到死,就是再推上五年六年,未免太困苦了。于是转换话头,问他的大儿子最近有没有信来。

“有,有,前五天接了他的信。我回复他,告诉他弟弟死了,只怕送不到他手里,我寄了航空双挂号。我说如今只剩你一个了,你在外头要格外保重。打国仗的事情要紧,不能叫你回来,将来把东洋鬼子赶了出去,你赶紧回来吧。” “你明白。”我着实有些激动。

“我当然明白,国仗打不胜,谁也没有好日子过,第一要紧是把国仗打胜,旁的都在其次。——他信上说,这回作战,他们一排弟兄,轻机关枪夺了三挺,东洋鬼子活捉了五个,只两个弟兄受了伤,都在腿上,没关系。老师,我那儿子有这么一手,也亏他的。”

他又琐琐碎碎的告诉我他儿子信上其他的话,吃些什么,宿在那儿,那边的米价多少,老百姓怎么样,上个月抽空儿自己缝了一件小汗褂,鬼子的皮鞋穿上脚不如草鞋轻便,等等。我猜他把那封信总该看了几十遍,每个字让他嚼得稀烂,消化了。 他似乎暂时忘了他的小儿子。

新年将近,老俞要我替他拟一副春联儿,由他自己来写,贴在门上。他说好几年没贴春联儿了,这会子非要贴一副,洗刷洗刷晦气。我就替他拟了一副: 有子荷戈庶无愧。 为人推毂亦复佳

约略给他解释一下,他自去写了。

有一回我又坐他的车,他提起步子就说,“你老师替我拟的那副春联儿,书塾里老师仔细讲给我听了。好,确实好,切,切得很,就是我要说的话。有个儿子在前方打国仗,总算对得起国家。推鸡公车,气力换饭吃,比哪一行正经行业都不差。老师,你是不是这个意思?” 我回转身子点点头。

“你老师真是摸到了人家心窝里,哈哈!”

(原载1944年7月《中央日报〃星期增刊》第23期) 【注】鸡公车:当时四川成都地区一种独轮手推车。 1.“我”为什么要给老俞拟这样一副对联?(6分)

答:

2.评论家夏志清对叶圣陶作品有这样的评价:“文笔的长处乃在于观察力。”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6分)

答:

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两项是(5分)

A.文章重点表现了社会底层劳动者的苦难以及他们在苦难生活下的秉性和心理。

B.面对人物悲惨的命运,作者以沉重的笔墨直接表露自己的见解和深切的关怀与同情。 C.生活的不幸让老俞陷入彷徨无助甚至对生活麻木的状态,让人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 D.这篇散文在人物描写、故事叙述和结构安排上表现出小说化的倾向,可以当作小说来读。 E.这篇文章语言朴实,基本上以口语做底子,稍有提炼,但不夸饰,十分流畅。

二、阅读下文,完成1~4题。(12分) 笔墨祭

余秋雨 ①书法艺术在总体上是一种形式美,它与人品的关系曲折错综。许多性格柔弱的文人却有一副奇崛的笔墨,而沙场猛将的字迹倒未必有杀伐之气。

②中国传统文人面壁十年,博览诸子,行迹万里,宦海沉浮,文化人格的吐纳几乎是一个浑沌的秘仪,不可轻易窥探。即如秦桧、蔡京者之流,他们的文化人格远比他们的政治人格暧昧,而当文化人格折射为书法形式时,又会增加几层别样的云霭。

③被傅青主所瞧不起的赵孟 ,他的书法确有甜媚之弊,但甜媚之中却又嶙嶙峋峋地有着许多前人风范的沉淀。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说,见到一幅赵孟 的墨迹,乍看全是赵孟 ,但仔细一看,这个过于纯净的赵孟 就不可能是赵孟 。赵孟 学过二王,学过李北海,学过褚河南,没有这些先师们的痕迹,赵孟 只剩了一种字形,显然是赝品。

④这个论断着实高妙。像赵孟 这么复杂的文人,只能是多重人格结构汇聚和溶化的结果;已经汇聚、溶化成了一个卓然独立的大家,竟还可以一一寻其脉络,并在墨迹指认出来。这种现象,与人们平时谈艺时津津乐道的“溶汇百家而了无痕迹”正好相悖。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

⑤“溶汇百家而了无痕迹”的情况也是有的,主要出现在早期创业者群体中。如王羲之,曾悉心学习过卫夫人的书法,后来又追慕钟繇和张芝,还揣摩过其他许多秦汉以来的碑迹。他自称隶胜钟而草逊张,终于融会贯通而攀上万世瞩目的书学峰巅。要在王羲之行书中一一辨认出他所师法过的前代书家痕迹,不太容易。但是,当高峰树起之后,它也就成了后世书家不能不继承的遗产。继承者又成了高峰,遗产也就累聚成一座深幽重叠的迷宫,使代代子孙既富足又惶恐,即便力求创新也摆脱不了遗传的干系。苏东坡算得敢于独立创新的了,但清代翁方纲却一眼看破,说苏字中最好的仍然是带有晋贤风味的那一种。二王余绪的远代流注,连苏东坡也逃不过。

⑥这就是可敬而可叹的中国文化。不能说完全没有独立人格,但传统的磁场紧紧地统摄着全盘,再强悍的文化个性也在前后牵连的网络中层层损减。本该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越来越趋向于群体性的互渗和耗散。互渗于空间便变成一种社会性的认同,互渗于时间便变成一种承传性定势。个体人格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维艰。生命的发射多多少少屈从于群体情性的熏染,刚直的灵魂被华丽的重担渐渐压弯。请看,仅仅是一枝毛笔,就负载起了千年文人的如许无奈。

1.第②段中有“文化人格的吐纳几乎是一个浑沌的秘仪”一句,联系全文,“吐”“纳”的具体含义各是什么?(4分)

2.第④段开头说:“这个论断着实高妙。”其中“这个论断”指的是什么?(2分)

3.试对第⑤段的内容作一个简要的概括。(2分)

4.下列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中说的“中国文化”,不单指书法艺术,文章的观点也适用于其他文化艺术。 B.书品与人品是不完全一致的,其关系是曲折错综的。

C.傅青主认为,赵孟 的书法有甜媚之弊,但也沉淀着许多前人的风范。

D.末段说:“刚直的灵魂被华丽的重担渐渐压弯。”其中“华丽的重担”这个比喻指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E.这篇文章,作者旨在说明:个性人格在社会和传统的习惯势力作用下,虽没有完全消失,但要保留却很艰难。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20分) 经典的意义 李书磊

世界上自从有了文化也就有了经典,自从有了经典才有了文化的有效传接。经典制度走先辈为后代设臵的一种用心良苦的圈套:有意把某一本书神化,并规定为代代人启蒙和深造的权威读物,制造出一壁完美的不可企及的错觉和神话。久而久之,经典崇拜就成了人类不可动摇的习惯。大家世世代代都说这本书好,翻开一看:果然好。——其实人们评价的标准和趣味也是一种习惯的产物,这种标准和趣味本身就是经典培养妁结果,经典的精神和价值早已化作一种气氛弥漫入社会的日常之中。人们就生活在这种文化的循环之中,成为经典的奴隶而不自觉。社会需要经典是必然的,但成为经典的幸运落到哪一本书的头上就多有偶然了。指出经典的由来并不是要颠覆经典制度,而是向人们揭发文化的相对性和局限性,提醒人们不要总沉溺于习惯的盲目之中。

《红楼梦》自从成为经典之后,人们总对它保持着一唱三叹的赞美。在《红楼梦》既定的阅读传统中,读者和它处于极端不平等的地位,面对《红楼梦》你总是感到自己的渺小而心怀自卑,打开这本书时你就不由得解除了自己的精神武装而变成投降者。《红楼梦》早巳不再是小说《红楼梦》了,它成了我们文化水准的一个维持者:它代表着人类文化造物的富丽与堂皇,代表着人类自我理解的深刻与精微。事实上,你只有这样心怀谦卑才能真正发现并欣赏《红楼梦》的诸种妙处,才能和这本书保持—种和谐并从这种和谐中获得极大的美感和满足:对经典的崇拜是与爱情相近的—种心理痴迷,任何心理抗拒和保留都会破坏美感的纯粹。读《红楼梦》这样的书就如同接受催眠一样,你必须和催眠者配合才能有这种满意的效果。――我们确实就是这么读 《红楼梦》的。

因而《红楼梦》对我们经典化影响是复杂的.它确实比任何中国艺术作品都高出一筹,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精华与集萃。研习《红楼梦》可以接受中国艺术最高尚的熏陶而得其灵魂;但另一方面,由于《红楼梦》过分的辉煌和我们对这种辉煌过分的崇拜一一这两者是互为因果的一一使我们陷入了对《红搂梦》以及对整个中国艺术的爱的偏执。这种偏执限制了我们的心灵和视野,使我们错过了更辽阔更新鲜的风景,对与《红楼梦》相异的情调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和拒绝。比如,热爱《红楼梦》的人就很难同时真正热爱莎士比亚。所以,《红楼梦》作为经典,经典诸如《红楼梦》对我们既有益,又有害:它们既是一种桥梁;也是一道障碍;是一个老师,也是一个敌人。因此,人们建立自己的文化基础需要研习经典,而开始自己的文化创造则需要打倒经典了。人们对经典往往怀着一种一言难尽的复杂情结.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法国现代小说家们要火烧巴尔扎克的疯狂热情了。然而,疯狂的仇恨并不能真正地打倒经典一一它不过是偏执崇拜的别一种形式。真正能消解经典偏执的是一种坦然对之的平常心。

让我们用平常心来读读《红楼梦》吧。

1。结合第一段内容解说“文化的循环”的含义,不超过40字。(4分) 答:

2.联系全文理解“你必须和催眠者配合才能有这种满意的效果”这句话意在阐述什么道理?(6分) 答:

3.结合文意说说我们究竟应该用怎样的“平常心”来读《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呢?(4分) 答:

4.结合你的阅读经典的经验,评价作者对于经典的观点态度。(6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白马湖 朱自清

今天是个下雨的日子,这使我想起了白马湖,因为我第一回到白马湖,正是微风飘萧的春日。 白马湖在甬绍铁道的驿亭站,是个极小极小的乡下地方。白马湖并非圆圆的或方方的一个湖,如你所想到的,这是曲曲折折大大小小许多湖的总名。湖水清极了,如你所能想到的,一点儿不含糊,像镜子。沿铁路的水,再没有比这里清的,这是公论。遇到旱年的夏季,别处湖里都长了草,这里却还是一清如故。白马湖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一个,便是我们住过的屋的门前那一个。那个湖不算小,但湖口让两面的山包抄住了,外面只见微微的碧波而已,想不到有那么大的一片。湖的尽里头,有一个三四十户人家的村落,叫做西徐岙,因为姓徐的多。这村落与外面是不相通的,村里人要出来得撑船。后来春晖中学在湖边造了房子,这才造了两座玲珑的小木桥,筑起一道煤屑路,直通到驿亭车站。那是窄窄的一条人行路,蜿蜒曲折的,路上虽常不见人,走起来却不见寂寞——尤其在微雨的春天,一个初到的来客,他左顾右盼,是只有觉得热闹的。

春晖中学在湖的最胜处,我们住过的屋也相去不远,是半西式。湖光山色从门里、从墙头进来,到我们窗前、桌上。我们几家接连着,丏翁的家最讲究。屋里有名人的字画,有古瓷,有铜佛,院子里满种着花,屋子里的陈设又常常变换,给人新鲜的受用。他有这样好的屋子,又是好客如命,我们便不时地上他家里喝老酒。丏翁夫人的烹调也极好,每回总是满满的盘碗拿出来,空空的收回去。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便平静了。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这个时候便是我们喝酒的时候。我们说话很少,上了灯才多些,但大家都已微有醉意,是该回家的时候了。若有月光,也许还得徘徊一会;若是黑夜,便在暗里摸索、醉着回去。

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山是青得要滴下来,水是满满的、软软的。小马路的西边,一株间一株地种着小桃与杨柳,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流星,杨柳在暖风里不住地摇曳。在这路上走着,时而听见锐而长的火车的笛声,是别有风味的。在春天,不论是晴是雨,是月夜是黑夜,白马湖都好。——雨中田里菜花的颜色最鲜艳,黑夜虽什么不见,但可静静地受用春天的力量。夏夜也有好处,有月时可以在湖里划小船,四面满是青霭。船上望别的村庄,像是蜃楼海市,浮在水上,迷离徜恍的;有时听见人声或犬吠,大有世外之感。若没有月呢,便在田野里看萤火。那萤火不是一星半点的,如你们在城中所见,那是成千成百的萤火,一片儿飞出来,像金线网似的,又像耍着许多火绳似的。

离开白马湖是三年前的一个冬日。前一晚“别筵”上,有丏翁与云君。我不能忘记丏翁,那是一个真挚豪爽的朋友。但我也不能忘记云君,我应该这样说,那是一个可爱的——孩子。(节选自《朱自清散文集》)

1.白马湖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为什么会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答:

2.本文作者重点描写了白马湖的景色,试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答:

3.作者重点写了哪几个季节的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4.本文的结尾从白马湖的景又转到了人,你怎么看? 答:

五、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忆冼星海先生 茅盾

和冼星海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在听过他的作品的演奏,并且是读过了他那万余言的自传以后。 那一次我所听到的《黄河大合唱》,据说还是小规模的,然而参加合唱的人数已有三百左右;朋友告诉我,曾经有过五百人以上的。那次演奏的指挥是一位青年音乐家,是星海先生担任鲁艺音乐系的短短时期内训练出来的得意弟子;朋友又告诉我,要是冼星海自任指挥,这次的演奏当更精彩些。但我得老实说,尽管“这是小规模”,而且由他的高足代任指挥,可是那一次的演奏还是十分美满。我应当承认,这开了我的眼界,这使我感动,老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心里抓,痒痒的,又舒服又难受,叫你听过一次就像灵魂洗过澡似的。

从那时起,我便在想象:冼星海是怎样一个人呢?我曾经想象他该是一位魁梧奇伟、沉默寡言的人物。可是朋友们又告诉我:不是,冼星海是中等身材,喜欢说笑,话匣子一开就会滔滔不绝的。

大约三个月以后,在西安,冼星海突然来访我。

那时我正在候车南下,而他呢,在西安已住了几个月,即将经过新疆而赴苏联。当他走进我的房间,自己通了姓名的时候,我吃了一惊,“呀,这就是冼星海么!”我心里这样说,觉得很熟识,而也感到生疏。和友人初次见面,我总是拙于言词,不知道说些什么好,而在那时,我差不多连应有的寒暄也忘记了。然而星海却滔滔不绝说起来了。他说他刚出来,就知道我进去了,而在我还没到西安的时候就知道我要来了;他说起了他到苏联去的计划,问起了新疆的情形,接着就讲他的《民族交响乐》的创作。我对于音乐的常识太差,静聆他的议论,实在不能赞一词。岂但不能赞一词而已,他的话我记也记不全呢。可是,他那种气魄,却又一次使我兴奋鼓舞,和上回听到《黄河大合唱》一样。拿破仑说他的字典上没有“难”这一字,我以为冼星海的字典上也没有这一个字。他说,他以后的十年中将以全力完成他这创作计划。我深信他一定能达到。

那天我们的长谈,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谁又料得到这就是最后一次呵!“要写,还得回中国来!”这句话,今天还在我耳边回响,谁又料得到他不能回来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写这小文的时候还觉得我是在做恶梦。 我看到报上的消息时,我半晌说不出话。 这样一个人,怎么就死了!

昨晚我忽然这样想:当在国境被阻,而不得不步行万里,且经受了生活的极端的困厄,而回莫斯科去的时候,他大概还觉得这一段“傥来”的不平凡的生活经验又将使他的创作增加了绮丽的色彩和声调;要是他不死,他一定会津津乐道这一番的遭遇,觉得何幸而有此罢? 现在我还是这样想:要是我再遇到他,一开头他就会讲述这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且要说,“我经过中亚细亚,步行过万里,我看见了不少不少,我得了许多题材,我作成了曲子了!”时间永远不能磨灭我们在西安的一席长谈给我的印象。

一个生龙活虎般的具有伟大气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永远坐在我对面,直到我眼不能见,耳不能听,只要我神智还没昏迷,他永远活着。(节选自《茅盾散文集》)

1. 作者在写与冼星海见面之前,先写了他想象中的冼星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在见到冼星海后,为什么“觉得很熟识,而也感到生疏”? 答: 2. 作者在倒数第三段写:“昨晚我忽然这样想……”倒数第二段又说:“现在我还是这样想……”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3. 作者在结尾处说:“只要我神智还没昏迷,他永远活着。”你认为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答:

4. 对冼星海之死,作者表现出了无限的伤悲之痛,作者是怎样表述这种情感的? 答:

参考答案:

一、

1、春联实际上是车夫老俞的精神写照,它既能体现老俞身上那种自顾不暇尚能勇于承担国家、社会责任的高尚品德,也表现出老俞不屈于悲惨命运压迫的韧性。“我”为老俞这种可贵的精神所感动,因此写了这副对联送给他。(一是车夫“老俞”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4分;二是“我”对“老俞”的情感态度,2分。)

2、这一评价说明了叶圣陶善于捕捉人物的语言、动作,并用简练的方法加以表现的写作才能。如文章开头描写老俞招揽顾客的手段,作者用了“站起来打招呼,转过身,拍拍草垫,把车柄儿提在手里”等几个动作描写,将老俞那种急于做生意但又不好意思直接和同伴竞争的心理揭示出来。再如对老俞收到大儿子来信后对我絮叨的描写,很有生活气息,体现了老俞对儿子的想念,为儿子感到光彩。(正确地理解“观察力”的含义得2分,结合文章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4分)

3、BC(B项“沉重的笔墨直接表露”有误,作者是在平淡和冷峻中蕴涵深沉的情感;C项的“怒其不争”不妥)(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二、

1、“吐”的含义是:吸收的基础上形成个性、风格;“纳”的含义是:吸收优秀的文化传统。(解析:本题难度较大,需要从全文角度出发去答题。要找出哪些是例子,哪些是论述,然后根据论述归纳总结。每项1分)

2、过于纯净的赵孟 就不可能是赵孟 。(意思对即可得分。解析:“这个论断”指代前文说的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的见解,只要略加归纳即可。)

3、书法家高峰迭起之后,(1分)子孙们力求创新也摆脱不了干系。(1分)(解析:这里是考查归纳信息的能力,本段中的一个主要意思是谈书法的继承与创新问题,重点是谈创新难的问题,再根据原文的语意归纳。)

4、CE(解析:C项“但也沉淀着许多前人的风范”不是傅青主所认为的;E项“个性人格”理解不对,文中的“个性人格”是指中国文化的个性人格。) 三1.前人为后人规定了经典,后人用经典培养的标准和趣味阅读经典,强化了对经典的崇拜。 (答对一个2分,二个3分,三个四分) 示例:先辈为后代设臵经典制度,变经典崇拜为习惯,将其精神和价值化作气氛弥漫入日常生活。(2分)

前人有意神化某书使之成为经典,影响后人的评价标准和趣味,这些又被继承进新文化中。(2分)

2.⑴接受经典制度给予的评价标准和趣味(2分),读者心怀谦卑和崇拜(2分),发现经典的妙处,与之保持和谐,并获得美感与满足。(2分)

示例:这句话表明:既定的阅读传统过分崇拜经典,导致读者与文本处于极不平等的地位,心怀谦卑,放弃了自我,既有益,又有害。(2分)

3. 我们要研习经典从中接受艺术的熏陶(2分),但不可过分崇拜(陷入爱的偏执)而排斥与之相异的情调(2分)。(答题区间在第3段,“它确实……和拒绝”。其中“但另一方面”提示我们从两方面作答。)

示例:研习经典,接受其熏陶,但不因崇拜而对与经典相异的情调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和拒绝。(4分)

“平常心”指既充分认识到《红楼梦》这样的经典本身的巨大价值,同时也要打开自己的心灵和视野,不要盲目崇拜。同时也不要进入仇恨经典的另一个误区。(2分)

4.示例⑴:作者能够从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的高度辩证看待经典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2分),是很中肯的(1分)。我也有这方面的经验,如:《三国演义》中孔明的谋略、关羽的忠义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进步思想,有积极意义;但作品中尊刘贬曹的倾向,反映了封建正统的思想,有其局限性。因此,我们既不能偏执崇拜,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在传承中汲取其精华,创造新的文化。(3分) 示例⑵:作者能够从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的高度辩证看待经典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2分),是很中肯的(1分)。如:我们在读《诗经》《论语》时并不是自觉地被它的文化魅力而吸引,更多的是被前人已赋予它的光环荣誉吸引。评价它们总是先入为主,丧失了自己的看法。所以我认为作者的观点很符合实际,且很可观辩证,并且思想也达到一定的深度,具有现实意义。(答题思路应该是:摆出作者的观点(2分),提出自己评价(1分),举例说明(3分))、

四、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以及对文章结构和文章思路的把握。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此题应重点从白马湖景色特点和在白马湖与朋友和谐相处两个方面来回答。答案:白马湖清静幽雅的景色以及与丏翁等朋友的和谐相处,使作者对这个地方难以忘怀,以至几年后仍念念不忘。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此题应先找出描写白马湖的有关段落,然后结合重点语句加以概括。答案:色彩斑斓,清静幽雅。具体说来大约有这么几点:水清、水满、水软,山青, 菜花鲜艳,薄雾朦胧,萤火闪闪,桃柳相间等。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以及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为C级。答案:(1)作者重点写了春夏两个季节的特点。春季的特点是:山青,水满而软,桃柳相间,菜花鲜艳,可以说是别有风味的。夏季的特点是:可以在湖里划船,感受世外之感;可以看成千成百的萤火闪烁。(2)表现了作者对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的留恋之情。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探究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解答此题要联系原文中景和人两个方面来回答。答案:结尾又一次写白马湖令人难忘的地方,景固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人,这样的结尾简洁,让人思索。

五、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把握行文思路和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以及对作品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层级为C级。答案:(1)运用铺垫手法,使读者对冼星海有个全面深刻的了解,使冼星海的形象更加鲜明。(2)说熟识,是已从侧面对冼星海有了较全面较深刻的了解;说生疏,是过去还从未跟冼星海见过面。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以及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和中心意思的概括。能力层级为E级。答案:表现了作者极度的惋惜、哀痛和思念之情。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理解,以及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为C级。答案:这是对“一个生龙活虎般的具有伟大气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的高度肯定,说明冼星海将永远活在作者的心中,同样也活在诸多读者的心中。一个具有非凡的音乐才能、具有伟大气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将永垂不朽。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和文章思路的把握,以及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能力层级为D级。作者以写两人的唯一一次见面,并听到他的创作计划,然而他却不能回来了,来表现自己的伤悲。接着,作者又通过“我在写这小文的时候还觉得我是在做恶梦”,“我看到报上的消息时,我半晌说不出话”,“这样一个人,怎么就死了”这些带有极强感情色彩的语句,抒发了对冼星海之死的悲伤。

第五篇: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一般论述文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明确高考考纲要求、命题特点,探究总结解题技巧。 2.提高阅读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3.能快速阅读文本,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中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效地提高现代文的阅读质量。 【教学难点】

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把握规律,学会现代文理解、筛选、推断的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正答率。 【考点综述】

论述类文本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科学的文章,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语言学、美学、考古学等,从选文看,高考论述类选文往往富于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其内容往往覆盖了古文化(考古)、文章学、文艺鉴赏、书画、道德观念、社会伦理、语言与写作、音乐、教育等诸多方面,涉及学科门类齐全。但从表达方式上看,都是以议论为主,直接阐释事物的道理,表达一定的见解和主张。

论述类文本考查以前基本上都是三个选择题,一题考重要概念的理解,一题考重要信息的筛选整合,一题考重要观点的想象推断。我们预计,今后的考题将逐渐向考查“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方面扩展。考查题型不会发生多大变化,还是以选择题为主,顶多会有一个主观题。

一、研读考纲

2013年高考语文学科考试大纲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1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考题导学: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12年高考四川卷)(9分,每小题3分)

警惕汞污染

1953年,日本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怪病”,称为“水俣病”。这种病症最实出现在猫身上,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而死。不久,陆续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步履蹒跚,手足麻痹乃至变形,神经错乱甚至死亡。后来发现,这不是传染病,而是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水俣湾一家化工厂生产氯乙烯和醋酸忆烯使用了含汞的催化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汞。其中有的是甲基汞,有的是无机汞,而无机汞会与水体或水生物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甲基汞。甲基汞的脂溶性非常强,可以在生物体内逐渐富集并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人的中枢神经细胞。公司和政府对水俣病的认定只考虑直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的症状,而这种症状与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所导致的症状不完本相同。因此,只有部分水俣病患者获得认定。 水体中汞污染是人类健康的隐患。因为水中的微量汞,经过水中食物链(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的逐级转移,在食物链顶级生物体内可以富集到数千至数十万倍。以美国金枪鱼罐头为例,1953年含汞量为0.08PPM[注],到了2005年就增长至1.79PPM。对以鳌鱼和鲸为主要食物来源的法罗群岛居民的追踪调查发现,他们的血汞含量可能是全世界人群中最高的,达到6PPM。鱼类体内的汞主要为甲基汞,其百分比随着鱼龄增加而增加,一年生的鱼所含汞中的甲基汞的31%—35%,8—12年的鱼所含汞中的甲基汞为67%—100%。在一般情况下调查和监测鱼类的含示量,对于了解水域汞污染程度十分必要。 目前全球人为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汞达2000吨/年。汞很容易蒸发到大气中,并且能够随着空气团作全球范围的迁移,在大气中停留几个月甚至一年。在不同的条件下,它会发生沉降,并在当地食物链生物体内聚积。由于汞的这种属性,它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全球性污染物,是除了温室气体外唯一一种对全球范围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 我国是汞生产和消费大国,十分重视汞污染防治研究。有研究表明:中国汞污染的健康影响途径与其他国家不同,不能照搬欧美研究成果评价中国汞污染情况,如在北美和北欧地区,某些鱼类体内的汞浓度具有一定的指标性意义,但我国贵州即使在汞污染较严重的地区,鱼体内汞含量却相对较低。另有研究发现:汽车尾气中的汞进入到空气中后,可以被植物吸收,因此路旁植物中汞的含量要高于公园中的植物;北京市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煤和汽油燃烧的汞释放、化工厂的汞排放,贵阳市的汞污染原因则是土壤高汞背景值以及原煤汞含量高。垃圾焚烧是汞污染的又一个主要来源。垃圾中的汞主要来自电池、

2 体温计、日光灯等,如果能对含汞废弃物采取比一般生活垃圾更严格的处理措施,将有利于减少汞污染。

[注]PPM:即百万分之一。

1.下列关于“水俣病”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和猫“水俣病”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但是彼此却不会相互传染。 B.含有大量汞的工业废水的排入使水俣湾鱼虾体内含有甲基汞。 C.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的患者未被认定为“水俣病”患者。 D.所有的水俣病患者都具有直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的典型症状。

1.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概念题,要特别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题主要错在概念的外延上。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水中微量汞经过食物链逐级转移富集到数千倍时才会转变成为甲基汞。 B.鱼类体内富集的汞含量必定高于同一水域中的浮游植物或浮游动物。 C.特定水域中一年生的鱼所含的汞没有达到31%时表明汞污染并不严重。 D.我国贵州即使汞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污染程度也不及北美和北欧地区。

2.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阅读是要找到区域,抓住关键语句,仔细推敲。A项与原文“无机汞会与水体或水生物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甲基汞”说法不同。C项与原文 “调查和监测鱼类的含示量,对于了解水域汞污染程度十分必要”说法不同。D项与原文 “鱼类体内的汞浓度具有一定的指标性意义”相矛盾,各地鱼体内含量汞浓度不明完全说明该地污染程度,不能钠含量进行完全比较,来说明问题。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植物中汞含量与植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B.不同类型的城市其汞污染的主要来源存在差异。 C.直接焚烧含汞的废弃物会把汞排放到大气之中。 D.人类活动较少的北极上空大气中的汞浓度最低。

3.D【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推断能力。原文“汞很容易蒸发到大气中,并且能够随着空气团作全球范围的迁移,在大气中停留几个月甚至一年”。从这句话里推断不出“人类活动较少的北极上空大气中的汞浓度最低”。属臆断。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2012年高考天津卷)(9分)

3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生态哲学将生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理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而是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然生态的危机,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

生态文明既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改造,又反映人类将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所获得的积极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重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要建立自然生态,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则是要建立社会生态,是使各种社会矛盾的合理解决获得和谐有序的状态,这是自然生态重建的根本保障;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目的是建立多元互补的文化生态,为社会生态的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环境,为自然生态的重建奠定健康稳定的社会基础。

4.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B.生态文明就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C.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 D.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4.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A项不符合“生态文明”概念的内涵,从语法角度看,也是有语病。即“生态文明是„„客观规律”,本备选项也颠倒了次序,先强调尊重自然,然后才能谈到人、社会。 C项是讲“生态文明”的作用,D项是讲“生态文明”范畴。

5.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实现生态文明,人类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构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创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

4 B.构建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理念引向人的社会生活。

C.生态觉悟在反思人与社会关系后产生,它在自然领域的扩展和推进构成生态哲学。 D.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由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外部自然生态危机造成的。

5.C【解析】本题考查概括、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C项,偷换概念,“生态觉悟”包涵“生态哲学”,两者概念内涵不一致,不能将属于“生态哲学”的表述说成是“生态觉悟”。原文语句“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 6.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西方学者奈斯之所以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是因为西方传统生态理念陷入困境,需要引进东方智慧。

B.人类要走向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上认真研究生态哲学。C.生态文明不只是一个理论和认识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

D.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与社会生态的构建及自然生态的重建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6.A【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C项因果关系不成立。

三、考情探究: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对象:研究社会科学的动态和成果——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考古学、美学、法学、文艺等。其表达方式多以议论为主。其特点是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内容上多是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的论文、杂文、评论等。自然科学类文章中,能体现新知识、新概念、新信息,反映人类社会中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又与当今我国社会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文章更受命题者的青睐。社会科学类文章中,能体现时代性、人文性、传统文化特色等的文章,反映当今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或当今中国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如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等)的文章,反映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或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等内容的文章,更容易成为命题者选择的对象。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小阅读,仔细分析还是能够从中悟出有关的“规律”和“方法”的。如果在迎考复习中能掌握此类试题的命题规律并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技巧,就完全有可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分数。

四、设题技巧:

纵观近几年高考科学类文章的命题,对于“错误”选项的设置,命题者常用的方法

5 大致有以下几种:

1.无中生有。命题者在选项中硬加进去一些原文中没有的直观信息或暗示信息,目的是考查考生阅读文章的细心度。这是近年来最常见的设题方式,应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

2.曲解原文。命题者将原文中的词语、语句等信息故意作出错误的表述,设置为选项,目的是考查考生对文中相关信息的理解。

3.偷换概念。命题者有意将原文中的词语(概念)用具有一定干扰作用的非等值词语(概念)替换下来,设置为选项,目的是考查考生对词语(概念)的理解。4.时态、模态错乱。命题者在选项中将原文中的有关信 息,已然表述为未然,未然表述为已然;或然表述为必然,必然表述为或然。命题者的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原文信息时态的把握。

5.答非所问。命题者摘取原文信息设置选项,但选项与题干毫不相干,目的是考查考生审题的认真、细心程度及正确理解题目的能力。

6.张冠李戴。命题者将原文中的对象A,与对象B的属性对接,造成对象与属性的错位 7.以偏概全。命题者设置选项时,以片面的、局部的、特殊的认识来表述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普遍性的内容,目的是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逻辑思维能力。

8.强加关系。命题者在选项中将原文中并不存在某种逻辑关系(常见的为因果、递进、条件等关系)的内容,以这种逻辑关系的句子表达出来,目的是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逻辑关系的理解、判断。

9.遗漏信息。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故意遗漏原文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从而导致选项“错误”,目的在于考查考生阅读和筛选信息的细心度。

10.指代不明。对原文中出现的代词或指代性短语,命题者设置的选项对其指代意义的表述模糊、不明确,有时甚至是错误的,目的是考查考生迅速理解句意、文意的能力。

五、解题方略: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不少考生解答科学类文章阅读试题的做法是:一开始就跳过文本直接看题目,然后对照原文逐一查找选项的信息。其实这是一个解题的误区,往往会使考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最终的解题效果是事倍功平-通读全文,了解文本的说明或阐释对象及其大致属性,标识一些关键句(如段首句、段尾句、过渡句、带有提示语的句子等),对文本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是解题的基本前提。

2.审准题干,明确要求。考生在通读全文后,筛选信息前,一定要冷静、细心地审题,了解命题者的要求、意图。一些富有高三教学经验的老师和一些在语文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6 的学生一致认为,“审准试题,就降低了试题的难度”。试题的难度其实是一个固定值,他们的应考经验只不过是在告诉我们“审题”的重要性罢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应该是行之有效的。

3.明确区间,筛选信息。对照选项(或主观题的题目),在原文中准确找到与之相关的信息区间,并迅速筛选出与选项(或题目)对应的有效信息,是解答科学类文章阅读试题的必要步骤,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

4.仔细推敲,细心辨别。筛选出有效信息后,就要结合题干要求,逐一推敲、辨别各个选项中哪一个更符合题干的要求。在这一环节应该联想到前面提到的“设题技巧”,并灵活地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出发,作出全面、具体的比较。

5.确定答案,细心验证。有了以上四个环节,考生可以判定一个(根据题目不同的要求也可以是多个)选项是答案,但这并不意味着答题的结束,考生还应该将得到的这个“答案”进行验证,或代入原文,或再度与文本信息对照比较,戴再次权衡诸选项的取舍,总之,要再作一次冷静的求证、检验,力求万无一失。

六、技法演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2012年高考全国卷)(9分,每小题3分)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是这个缘故。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读《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做注了。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浣徒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已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李白《提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白居易有《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白居易的时代

7 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所以移徙这段漕路,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绘的“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过去有些注家以为“无由达江浒”是由于运载石头的缘故。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而不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只要不超过吃水量,运什么都一样可行。其所以“无由达江浒”,只是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已。这里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一变迁作证,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条证据。(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

1.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

B.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

C.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做注解才行。

D.扬子县位于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扬子津。

解析:按文意胡三省是作注的人,读《资治通鉴》没有困难。 答案:C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B.齐浣迁官润州以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迁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

C.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

8 D.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用船运到江浒。其实用船运石头和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 解析:根据文意江中靠北岸处有沙洲 答案:A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来说,扬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则正对南岸的京口,所以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

B.齐浣对漕路的改造,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并减少了覆舟的危险,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从李白《丁督护歌》中的“万人凿磐石”一句,可以知道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D.文中所引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历史变迁,其中《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

解析:文中未见“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的相关描述。 答案:B (2012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处在一个受噪音污染的环境中,户外的交通噪音,建筑工地噪音,办公室内的设备噪音、人员噪音,回家后家用电器的噪音、邻里噪音„„虽然很多时候这样的声环境只是不友好,并没有达到震耳欲聋的地步,但日积月累,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表现为心理的神经紧张、暴躁、精神不集中,生理的血压增高、心跳加速、听觉不灵,而且还会影响工作效率。传说的声学控制措施包括减少噪声源的声功率、在传声途径上设计障碍阻隔噪声和振动,增加建筑墙体的隔声性能,设置吸音装置等等。但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控制有别于一般的噪声控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它的因素,可能采取的措施,尽量与其他生态技术(如自然通风)相协调。

从声环境角度考虑,生态建筑的选址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噪声较大的主要街道和工业厂房,以减少室外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很多时候,这样的考虑可以使后续的许多工作得以简化。比如我们综合各国的环境标准和科研成果选定某生态建筑的声学指标为等效声压级45dB(A)以下,其中dB(A)是一种A网络计权的噪声分贝数,模拟人耳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反应。如果是一幢乡村别墅,室外的背景噪声甚至可以低达40dB;但如果这是一幢闹市区临街的办公建筑,室外的背景噪声高达60~70分贝,就会给设计带来很多麻烦。比如,选择

9 隔声性能良好的密闭窗户可以隔绝室外噪声,但显然自然通风就无法实现,人们所处的综合环境仍然是不舒适的。

如果建筑选址没有办法完全远离室外噪声,我们就需要采取隔声屏障,通风隔声窗等措施提高小区和建筑本身的自保护性能。声屏障的种类很多,在选择时一定要兼顾功效( )、美学( )和经济( )三个因素。生态建筑户外声屏障设计的要点往往在于和整体景观的协调及视觉通透性,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担心影响自然通风而选用镂空的围墙或单纯的绿化带隔音,实际上会达不到隔音效果。所以,如果建筑周围的背景噪声非常恶劣,我们在设计时就必须考虑通风与隔声的协调,顾此失彼只会影响整体的环境效果。

外窗的设计也很重要,可供选用的形式有单层玻璃窗、双层玻璃窗以及双层窗。其中以双层窗的隔声效果最好。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两层玻璃间的耦合效应,两层玻璃最好选择不同的厚度,玻璃间的空气间隙应大于6毫米。另外,通风隔声窗的概念近年得到了推广。它采用一中特殊的双层窗构造,之间设置了类似声陷阱的结构。显然,这样的结构必然同时产生通风效率的降低和声衰减,目前如何增加通风效率,提高计权隔声量是通风隔声窗设计和改良的要点。

4.本文重点介绍了解决生态建筑声环境问题的两条途径,即 和 。 【解析】本文一共有四段文字,第一段阐述存在的问题,第二至四段说明解决的途径与办法。从第二段开头可以看出“从声环境角度考虑,生态建机的选址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噪声较大的主要街道和工业厂房,以减小室外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选址”应是这段话的中心。第三段的中心句也在开头,“如果建筑选址没有办法完全远离室外噪声,我们就需要采取隔声隔障、通风隔声窗等措施提高小区和建筑本身的自保护性能。”这是一个假设复句,重心在后面,而中心词则是“自我保护性能”。【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和归纳。能力层级为C。

【答案】选址 提高自保护性能

5.结合文意,依次填入画横线句“在选择时一定要兼顾功效( )、美学( )和经济( )三个因素”括号里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A.隔声性能 与环境协调 节约材料 B.有利环保 与环境协调 价格低廉 C.隔声性能 大方而舒适 价格低廉 D.有利环保 大方而舒适 节约材料

【解析】本题是今年高考客观题中比较容易的一个题目,“隔声性能”讲的是功效,“协

10 调”属于美学范畴,“节约材料”讲的是经济问题。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 【答案】A 6.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所处的环境指的是综合考虑了隔声与通风等因素的环境,即生态建筑的声环境。 B.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控制与一般噪声控制不同,因而传统声学控制措施都不能用于生态建筑。

C.从声环境的角度看,如果室外背景噪声低达40dB,生态建筑就不需要设计户外声屏障。

D.通风隔声窗容易导致通风效率的降低和声衰减两大弊端,所以在技术方面还亟需改良。

【解析】A项梳理主干,等于“综合环境”即“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显然是错误的。B项属于典型的强加因果,D项根据最后一句话可知“如何增加通风效率,提高计权隔声量是通风隔声窗设计和改良的要点”,“如何增加通风效率”属于改良范围,但“声衰减”取代了“提高计权隔声量”,这是典型的张冠李戴。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结合文本进行推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答案】C 11

上一篇:高考英语短文改错训练下一篇: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