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和角的度量练习课

2022-08-15

第一篇:角和角的度量练习课

角的度量单元练习课

学习目标

1.会画线段、射线和直线。

2.掌握角的符号及其表示方法和读法。 3.能正确、灵活地量出不同位置的角。

4.认识平角和周角;能根据角的度数熟练、准确地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

5.按要求画指定度数的角,初步总结出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6.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自主探索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

1.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 2.掌握角的分类以及各类角的度数。

3.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量角器

教学环节 导案 达标检测

知识点1:认识线段、直线、射线。 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练习七第1题。 (1) 过一点O,能画直线吗?能画几条?

(2)经过两点A、B,能不能画直线?能画几条?

分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答案:(1)能,能画无数条; (2)能,能画一条 。 填空:线段有(

)个端点;从一点出发可以画(

)条射线。 答案:2无数

知识点2:角的度量。 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练习七第3题。 量一量下面的角各是多少度。

∠1=

∠2=

∠3=

∠4=

∠5=

分析:通过量角器正确量出各个角的度数。 答案:∠1=55° ∠2= 55°

∠3= 110°

∠4= 36°

∠5= 108°

先写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 再量一量钟面上的分针和时针所组成的角的度数。

答案:时间 : 7:00 4:00 3:00 6:00 角度: 150°120° 90°180°

知识点3:认识平角和周角。 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练习七第7题。 看图填一填。 (1)已知

∠1=70°,那么∠2=

(2)已知∠1=40°,那么∠2=

, ∠3=

,∠4=

分析:先找出平角,再通过平角和已知的角计算出剩下的角。 答案:(1)110°

(2)140°40°140° 已知∠1=130°,则∠2=(

),∠3=(

),

∠4=(

)。

答案:50°130°50°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44~46页第

6、

8、

9、12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 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熟练的地方。

3.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的巩固内容是直线、射线、线段和角以及学习角的度量和画角。课堂内容很多,而且大多是很抽象的概念,因此在讲解直线、射线和线段时,重点要对这三种线的特征进行正确地区分,了解每种线各自的特点,如: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还要了解到,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要让学生能正确地画出直线、线段、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经过一点可以画几条射线等。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画,看一看能画出多少条。

量角的大小是学生们的一个难点,也是今后画角的一个重点,要让学生学会量角,反复实践测量。在量角时,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对准0刻度线,有的学生不会读数,尤其是在30°和40°之间的刻度,学生比较容易读错,还有就是量角器的刻度读反。

本节课先通过学生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出所用的概念和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我再补充总结。让学生们边学边想,加深认识和理解,效果还不错。

第二篇:角的度量的练习 教学设计

第3课时

主备教师: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 教学内容:

角的度量的练习,教材第19页 “想想做做”第4—9题及思考题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的需要,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一指、读一读、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感受角的大小和学会量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同学积极的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索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具学具: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要研究角的大小可以怎样计量的问题。板书出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1.“想想做做”第4题

本题要着重让学生观察:量角器摆放的位置,训练学生从内圈还是从外圈找准刻度的方法;然后让学生量一量,说一说自己所量的度数。

2.“想想做做”第5题

本题要着重让学生体会根据角的不同位置摆放量角器的技巧,然后量一量,再汇报。

3.“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再班内交流。 4.“想想做做”第7题

先让学生找出每幅图中的角,再量一量,最后班内交流。 通过量角,帮助学生巩固量角的方法,同时感受日常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5.“想想做做”第8题

先让学生量一量,再引导学生讨论发现了什么。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发现,只要正确,都应该肯定。

6.“想想做做”第9题

先让学生估一估,再量一量,然后让学生比较自己的估计与实际测量结果之间存在多大差距,促进误差较大的学生对估计进行调整,发展空间观念,提高估计角的大小的技能。

7.思考题

本题让学生独立去探究、发现思考题中隐藏的规律,还有一定难度,老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与帮助;对学生发现的规律,可以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只要正确就行;最后帮助学生用字母来表示这一规律,即n×(n-1)÷2 。

11、“你知道吗?”

让学生自己读一读,了解现实生活中角的应用,还可以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三)活动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四)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9题

第三篇:《角的度量》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40-41页的内容。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角的意义,认识量角器,并能正确使用量角器。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量角器,正确使用量角器。 难点:量开口向上、向下和边不够长的角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量角器、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什么叫角?

(角有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所组成的图形。)

2、你能比较下面两个角的大小吗?(很显然角2大于角1)教师再出示两个相近的角,你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很难看出,那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工具可以测量出它们的大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角的度量。

二、讲授新知

(一)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

师: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它是半圆形的。 师: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

(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90度刻度线)

2、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师:测量角用什么单位呢?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3、建立1°角的观念。

师: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的角,记作:1°。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1°角的大小

4、下面的角都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

5、你能在量角器上找出以下角的度数吗?

内刻度:55度

70度

130度

外刻度:80度

15度

180度

(二)、学习量角

1、(课件演示测量的三个步骤)

(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 (2)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4)注意:与零刻度线重合的一条边指向哪个圈的0°,就读那个圈的刻度。

2、出示2个角,介绍根据角的开口朝向怎样确定起始边选择0刻度线。 师:量角器的中心和0刻度线对齐,角的另一边所指的度数就是角的度数。

3、理解什么情况下读内圈或外圈的刻度。

师:我们测量角的时候关键是看0刻度线在什么地方?0刻度线和这边对齐,就从里圈看;0刻度线和这边对齐,就从外圈看;

4、出示两角儿歌:点对点,线对线,再看另一边,0在内读内,0在外读外。

5、练习:

师:我们常常会遇到角的摆放不规则的情况, 课件演示不同开口朝向的角,量角器的摆法。 三,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你们会量角了吗?

第四篇:角的度量教案说课反思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段家河镇中心学校 刘连芳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37-38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4、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5、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

读角时判断是读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 教学准备: 课件 量角器 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我们学校的幼儿园教学楼即将建起,准备做一个滑梯,这里有三种设计图,同学们那一种较好?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

看来要做最合适的滑梯,必须设计合理的角度。

2、渗透量角的方法

出示事物红绿角, 问那一个角大?

学生观察比较,指名说说比较的方法(顶点与顶点重合、角的一边重合,看另一边谁张开的大。)

3、出示课题

出示两个角, 用什么办法准确知道她们的大小(用量角器来量)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量角器来两角的大小。板书: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学生自学37页内容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提示:a、请大家仔细阅读37页内容,仔细观察探讨量角器上有些什么?可能是干什么用的?

B、有多少个大格?每个大格中有多少个小格?一共有多少个小格? C、你会自己的量角器测量37页的两个角吗?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 (4)讲解量角器的名称构造及用法

a学生代表量角器向同学们打招呼,(读课件上的话) b讲:计量角的单位是“度” 板书:1° c建立1°角的观念。

d认识量角器的中心点、0刻度线、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

3、学生想同桌介绍自己的量角器

4、认识几度角。在量角器上找出40 °100°的角。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学生独立探究量角

2、汇报量的方法

3、学生再次量37页的角并汇报

4、汇报后总结板书

放:点-----点(重合)

找:线------边(重合)

看: 刻度

四、课堂练习

1、课件判断题

五,课堂小结:学生谈收获

六、拓展思维:

八、作业: 量练习纸上的角

∠1=170°∠1=100°∠1=90° ∠1=60° ∠1=110°∠1=165°

1=95°∠1=10° ∠

《角的度量》说课稿

段家河镇中心学校 刘连芳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角的度量”(37-38页)它是本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第二节课。教学几何初步知识,不单纯使学生获得有关图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前几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是时,已经注意通过一些操作和作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但是限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操作和作图都比较简单,在本册适当提高一些要求,通过教学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知识,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以及操作的技能。在教学本课时需要认识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度”然后学习角的度量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4、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5、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

读角时判断是读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 教学准备: 课件 量角器 练习纸

三、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达到目标,形成能力,就必须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力量,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法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订为“激趣导入——自主探究——巩固内化——拓展延伸”,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说教学流程:

这节课的知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直线,线段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本节课分为六部分.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创设为幼儿园设计滑梯的情境图让学生体会到量角在生活中的需要。

2、认识量角器。通过学生观察感知量角器的形状结构,再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认识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然后认识教的计量单位“度”建立1度的观念,最后学习在量角器上读数。

3、探究量角的方法先让学生独立探究在演示两脚的步骤,然后学生练习量角,最后总结出量角的方法。

4、课堂练习熟练学生量角的过程。

5、课堂小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归纳过程。

6、拓展思维。通过实际测量探究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度量》课堂有效教学反思

段家河镇中心学校 刘连芳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大家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的数学课堂也逐渐变的真实而生动,教学的设计朴实而创新,学生学的扎实而愉快。《角的度量》是四年级上册几何初步知识的第二节课内容,上完这节课我有以下点滴感受:

有关于认识量角器这一部分教学的内容,我设计第一层是课题的引进。这里我创设了让学生为幼儿园设计滑梯的情境,从而产生学习量角的需求。 第二层是让学生认识量角器,认识量角器时,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这种自主探究的方法。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有部分学生是具备这种自主探索能力的。课堂中学生的回答有的也很精彩,如:“我发现量角器上的有数;“我发现量角器最中间有一个点”。“我发现量角器上上下两个数加起来正好是 180。” 第三层认识1°角时,采用的方法是:(1)出示使学生初步感知1°角的大小的直观图;(2)猜一猜这个角多大;(3)在量角器上找1°的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深化理解1°角。通过以上三个环节,学生容易形成1°角的观念,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时,又分以下三个层次来学习的:(1)在量角器上读出一个角的度数(50),(2)读一个刻度上没有标数的角(52)。此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注意,不仅要会读有标上刻度数的角,而且要会读没有标刻度数的角,要认真地看清楚量角器上的刻度,才能正确地读出量角器上的角。(3)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它的两条边。学生有了以上读角的经验,再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就容易了,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也证实了这点。 在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上。学生有了以上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角的经验,用尝试的方法来探求量角的方法是可取的。课堂上有的学生会量但说不出来,有的学生讲量的方法时也讲得可以。

通过学生的练习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地摆放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但还是有一少部分学生没有能够掌握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和技能,经过反思,问题主要是:准备不充分,课前没有检查好学生的量角器。课前布置学生购买量角器时,没有强调量角器的质量、规格等要求,课后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所使用的量角器不规范,这些不规范的量角器对学生测量角的度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对于少部分学生而言,量角的过程仍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顶点和中心重合简单,而要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读另一边在刻度时内外刻度分不清。

第五篇: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之上,接着学习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情境,问题探究生活化

本课我给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动手实践,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中交流的机会。首先,让学生回忆测量线段的长短、物体质量分别需要什么工具?(尺子、秤称)角的大小用什么测量?这样引起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问题。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既自然,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事物。

二、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数学

教学这一内容时,是从学生的认识量角器入手:先让学生观察量角器,通过观察你会发现什么?同桌之间相互说说,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每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后,我根据汇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为了加强记忆,课件展示量角器的中心点、零度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这样不仅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还使教学 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测量角的大小时,先让学生试着量,然后说出测量度数及方法。测量结果不尽相同,想出的方法不是很准确 ,语言不如教材那般准确。但不可否认,学生的思维在自然而流畅地向教材所展示的方法靠近。本课所采用的让学生自我发现的方法与“向儿童呈现学习的材料,强化正确的答案”的传统学习方法相比,学习效果显然优于后者。

然而,四年级的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认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为什么要“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认识,自然读度数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线或内刻度线,尽管总结出量角方法,学生仍是不知所措。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实践证明,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把握远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尽管也有教师的示范,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太抽象。如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学会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我改变了策略,除了指名上来量角,集体指正方法以外,安排四人小组互相学习量角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量,看看别人是怎么量的,会的同学教教不会的同学。还有,让学生全面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和如何指导学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对量角器的产生过程(知识的源头)中去,不能只让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停留在中心点、内外圈、零刻度线、刻度等一些标志性的静止状态,而无法用思维的连续性去指导量角行为的连贯性,“量角器为何能量角”这一问题解决了也就突破了量角这个难点。

上一篇:机关事业单位涨工资下一篇:计划审计工作练习题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