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创新研究

2023-02-19

高校资产是保证高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分析研究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如何加强高校资产管理, 不断改革创新, 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改革形势, 是该领域现阶段的重要课题[1~2]。

1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学术交流不多

高等学校固定资产不像企业固定资产那样与企业的成本、利润密切相关, 因而不像企业固定资产那样有大量的会计学家、成本控制学家、税务学家不断地加以研究, 也没有一整套理论体系和严密的管理规则加以支撑和约束。学术研究更是十分匮乏, 不适应高等学校高速发展的需要。

1.2 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大多数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基本沿用过去20世纪80年代的技术手段, 已经不能适应高等学校固定资产高速膨胀的实际, 也大大落后于高校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多数高校的资产管理人员特别是骨干管理人员一般都从其他岗位转业过来, 没有经过严格培训甚至缺乏基本专业知识, 制约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工作的有效开展。

1.3 管理机构多头, 管理职能不清

固定资产管理是对属于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等的一系列活动。各类固定资产分散到各使用部门管理, 从表面上看, 资产管理涉及每一个部门, 财务部门负责资金核算, 设备部门负责教学科研设备管理, 总务部门负责行政办公生活用品及物资、设备管理, 校产部门负责校办产业的资产管理, 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是在代表学校行使管理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分块管理, 缺乏密切配合, 致使单位对各职能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协调、检查、监督和控制。

1.4 综合利用不高, 评估体系缺少

受政府办学体制的影响, 很多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至今仍局限于资产账面管理, 对资产使用效益缺乏必要的评估。部分高校对教学、科研所占用的资产使用没有进行完全成本核算;加之管理人员基本素质不高, 理论基础薄弱, 没有制定具体的资产成本核算及计提折旧的实施办法。同时, 没有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对闲置资产漠不关心, 使国家花钱购置的教学、科研设备形同部门的私有财产, 甚至局限于个别人来使用, 造成高投资、低效益的现象。

2 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2.1 管理手段创新

建立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体系, 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 事后监督为事前审查和实时监控, 逐步形成对资产的投入需求、形成方式、调节使用、审核报销、计价核算、处置报废的监控模式, 使固定资产从需求、购入、使用直至报废都处于制度的严密监督和管理之下。同时借助网络优势, 实现固定资产“账、卡、物”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实时管理, 从而保证固定资产“账卡、账物”相符。借鉴国际经验, 实现过程管理, 借鉴国际经验, 建立高校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 从而解决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的现状。

2.2 管理制度创新

高校对与仪器设备、家具等类固定资产采取三级管理体系:一级资产管理在学校主管校长领导下, 由资产管理部门行使职能。院 (系、处、所、中心等) 为二级管理单位, 各单位必须由一名行政领导负责, 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设专职或兼职固定资产管理员, 全面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与使用, 并监督、协调实验室行使其管理职责。实验室 (科室等) 为固定资产三级管理单位, 由实验室负责人主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并安排一名兼职实验技术人员管理固定资产账目。对于机动车辆、行政办公用房高校采用二级管理体系:一级为学校的成立的国有资产委员会, 该委员会代表学校行使学校国有资产的所有权职能, 是学校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对于低值耐用的资产高校同样采用二级管理体系。

2.3 管理理念创新

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 应该坚持人本性原理。以物质利益为引导, 发挥管理人员的潜能。合理设置物质利益格局, 如通过对兼职管理人员予以适当的补贴, 通过年终工作成绩考评, 对工作认真、成绩突出的人员给与物质奖励等方式方法, 使管理对象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发挥其自身潜能, 从而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思想动员和精神鼓励相结合, 管理者必须把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放在应有的地位, 要引导个人把实现组织目标的共同信念和自己日常工作联系起来, 树立为组织的整体利益做奉献的价值观念。

2.4 建立监督体系, 完善奖惩机制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人事约束机制必须得到高校高层的重视与认可, 具体措施如:设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岗位人员的任职资格,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实行竞聘上岗;对管理人员实行目标责任制, 定期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作为对其发放个人绩效奖金的依据;将固定资产违规现象与管理责任人的职位升迁挂钩, 对有关责任人应及时、合理地进行处罚。

2.5 应用网络技术, 实施现代管理

高校资产管理急需更新手段, 利用网络技术, 实施信息化管理, 做到相关部门监管, 全校信息共享。开发适于校园网使用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 实现资产现代管理, 有关部门可随时查询和获取有关信息反馈;管理部门可及时组织资产流动, 实现资产有效配置。利用计算机按照管理要求采集基础数据, 建立科学有效的资产数据库, 全面、完整地记录各类固定资产的管理信息, 利用校园网实现网络化管理, 准确、及时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库存情况。

2.6 加强预算, 实现资产的优化购置

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互为前提和基础。预算资金是资产形成的主要渠道, 高校资产的购置、日常运转和价值补偿主要依靠预算安排来实现。预算安排不合理, 将导致资产配置的不公平, 导致资产的闲置浪费, 降低资产使用效率。因此, 应在建立科学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的基础上, 根据各部门资产存量情况, 结合各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核定部门资产购置、使用、处置预算。并通过严格执行预算、及时分析预算差异和进行预算执行考核等手段, 加强资产的预算管理, 确保预算编制、执行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从源头上控制资产重复购置, 从而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

摘要:分析目前高校资产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科学管理的对策与创新模式, 以适应新时期高校发展目标, 不断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 熊敏.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与对策[J].金融经济, 2008:108~109.

[2] 吴琼, 施建军.关于高等院校资产管理问题的若干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 2007 (3) .

上一篇: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下一篇:农村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分析与防治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