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私有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天堂府”与“黄金乡” ——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小说中的田园书写

摘要:英国十八世纪四位小说大师——亨利·菲尔丁、劳伦斯·斯特恩、奥利弗·哥尔德斯密及托比亚斯·斯摩莱特——不约而同地在小说这一新兴的文体中传承并革新了西方田园书写,再现十八世纪英国全速挺进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宫廷及乡村的突出矛盾及问题,并通过推进古老的“田园伦理”及本土化的“田园风景”,参与了彼时英国的伦理、美学及民族身份建构。他们将不列颠乡村庄园“天堂府”与农舍良田“黄金乡”塑造成一处现代化洪流中的退隐之地,将其赋值成一处汇聚田园伦理、不列颠民族身份与如画美学趣味的“安乐之所”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审视了不列颠乡村在圈地运动、农业革命及民族融合中突出的社会问题、阶级或民族矛盾,谱写了一曲理想与现实、爱与恨、希望与忧患交织缠绕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之歌。论文在整合西方田园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当代英国生态批评家吉福德关于田园书写“退隐与回归的田园过程”之理论构架,融合当代文学伦理批评、风景研究及新历史主义等视角对菲尔丁的《约瑟夫·安德鲁斯的经历》(1742)、《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1749)及《阿米莉亚》(1751)、斯特恩的《项狄传》(1759-67)、哥尔德斯密的《威克菲尔德的牧师》(1766)与斯摩莱特的《汉弗莱·克林克历险记》(1771)中田园书写的诗学渊源、历史语境、结构模式与社会功能进行研究,探究四位作家如何在小说中传承与革新西方田园书写传统,建构田园退隐之地并回归十八世纪英国的现代化语境,参与彼时英国的伦理、美学及民族身份建构。论文的第一章研究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的诗学渊源。四位小说大师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田园诗歌中“黄金时代”与“阿卡狄亚”的文学记忆,传承了英国本土田园诗学的多样风格(尤其是乡村庄园诗作、地貌诗歌及反田园诗),也受到了蒲柏及约翰逊为代表的英国田园批评文本的影响,不仅传承田园理想,也关注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现实。论文的第二章探讨了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的历史语境。十八世纪英国议会圈地运动全面展开,乡村劳动力大幅度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与面积激增,滋生了各种城市问题;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化的地主乡绅与农民阶层的矛盾;正当这些现代化进程大幅度改造不列颠乡野之时,一场以诗歌、绘画、园艺及徒步旅行为媒介的“如画美学运动”醉心于“发现”未被现代化洪流染指的不列颠本土田园风景。四位小说家的人生轨迹及“恋乡情结”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他们小说中复杂厚重的田园书写既是对其所处的历史语境的一种文学回应,也参与了英国现代社会的伦理、美学与民族身份塑形。论文的第三、四、五、六四个章节分析了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所共有的结构模式——“退隐与回归的田园过程”。第三章分析了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模式——小说的宏观叙事及插入叙事都沿袭了田园传统的退隐叙事模式,使小说大体呈现出主要人物从伦敦或巴斯退隐不列颠乡村“天堂府”与“黄金乡”的叙事脉络;第四、五、六章分析了小说如何回归十八世纪英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化语境”,再现与反思现代化进程并参与英国现代伦理、美学与民族身份建构。同时,论文的第四、五、六章也集中探讨了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的社会功能。第四章结合当代文学伦理批评阐明了四位小说家如何应对现代社会的伦理困境,在小说中革新“田园伦理”,参与十八世纪英国的伦理建构。他们在小说中继承了田园诗学对宫廷与城市的批评态度,不同程度地描述了城市化进程所滋生的环境、犯罪及道德问题,反思了商业社会的“经济人”现象与“现金联结”、揭露了十八世纪英国议会、政党或者军队中的腐败现象。同时,他们在小说中不约而同地发扬了英国田园书写中歌颂乡村农人的传统,将乡绅或者农民建构为与十八世纪商业文化中“经济人”相抗衡的美德群体,并塑造了以情感为纽带的“田园家庭”及以地缘和心缘维系的“田园美德共同体”。第五章借助当代风景研究视域探究了四位小说家如何在小说中推进西方英国田园诗学中的“田园风景”,参与发现与提升不列颠本土风景的如画美学运动。小说家们致力于呈现并歌颂不列颠本土化的田园风景,将“天堂府”与“黄金乡”置于英格兰、苏格兰或威尔士的乡村腹地,描写或勾勒出其显著的地理水文;小说中描绘了象征不列颠民族身份、承载民族记忆的乡土植被,尤其是橡树或树篱风景;“天堂府”多是彰显不列颠身份与历史、“与最上乘的希腊式建筑媲美”的哥特、凯尔特式或中世纪建筑与废墟。同时,他们将英格兰、苏格兰或威尔士乡村呈现为一道“参差多态”的如画美学风景。第六章以新历史主义“厚描”的方法,从小说文本的“细小片段”及乡村边缘人物入手,探究了四位小说家如何发扬田园书写的现实批判精神与小说的写实主义,将田园理想置于日益资本主义化的现代不列颠乡村现实之中,不同程度地反思议会圈地运动、农业改革及民族融合等历史进程中突出的社会问题、乡村阶级或民族矛盾。菲尔丁、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在小说中通过塑造英格兰乡村飞扬跋扈的“猎物保护人”、被狩猎法边缘化却捍卫习惯权利的贫农及监守自盗的“猎场看守人”,再现了乡村土地私有化进程中土地阶层与小农及贫农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质疑了《1671年狩猎法》及《1723年黑面法令》所确保的土地阶层的“狩猎霸权”;菲尔丁、斯特恩、斯摩莱特通过不同程度地再现农业革命中的小农及农工的艰苦生活,反思了这一进程中乡村的人口流失、贫富分化及济贫等社会问题;斯摩莱特还在小说中再现了《1707年联合法案》光环遮蔽下、悬而未决的苏格兰乡村中的民族压迫及对抗。论文的结论指出: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笔下的田园书写绝非逃避遁世,他们既传承了古老的西方田园理想,也发扬了西方田园书写的现实批判精神与小说的写实主义,不同程度地审视了不列颠城市、宫廷及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突出的社会问题及阶级或民族矛盾,谱写了一曲理想与现实、爱与恨、希望与忧虑交织缠绕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之歌。他们笔下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不仅是一处田园理想中的乡村退隐之地、一处汇聚田园伦理、不列颠民族身份与如画美学趣味的“安乐之所”,也是不列颠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重重的真实乡村之再现。四位作家在小说这一十八世纪新兴的文体中融入了田园书写,开拓了田园书写的新疆域,增强了田园书写的内部张力,也拓展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他们田园书写中丰富的“英国经验”对我国当下的现代化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天堂府”与“黄金乡”;田园退隐;田园伦理;田园风景;乡村现实

学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关键词界定:田园书写、“天堂府”与“黄金乡”

一、田园书写

二、“天堂府”与“黄金乡”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选题意义

一、理论基础

二、选题意义

第一章 诗学渊源:西方田园书写概述

第一节 “阿卡狄亚”之魅:古希腊罗马田园书写渊源

一、西方田园书写之滥觞:赫西俄德与忒俄克里托斯

二、西方田园书写的经典化:维吉尔与贺拉斯

第二节 “古老快乐的英格兰”之歌:英国田园书写的本土化

一、英国田园书写的肇始:文艺复兴时期的田园书写

二、英国田园书写的多样化:17-18 世纪的田园书写

第三节 蒲柏与约翰逊之论:英国田园书写批评话语的形成

一、“黄金时代的意象”:蒲柏论田园诗

二、“乡村生活的再现”:约翰逊论田园诗

第二章 历史语境: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田园

第一节 圈地运动、农业革命与城市化中的英国田园

一、圈地运动与农业革命中的英国田园

二、城市化、商业化与帝国扩张中的英国田园

第二节 如画美学风尚中英国田园风景的“发现”

一、如画美学及田园诗歌中的田园风景

二、风景画、如画园林与画境游中的田园风景

第三节 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的恋乡情结

一、贵族后裔菲尔丁与乡村牧师斯特恩的恋乡情结

二、《荒村》诗人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的恋乡情结

第三章 退隐“天堂府”与“黄金乡”:小说中的田园退隐叙事模式

第一节 菲尔丁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一、远离“城”嚣: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二、离城返乡: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第二节 斯特恩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一、乡村“四五英里的范围内”: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二、“让我们回乡下去吧”: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第三节 哥尔德斯密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一、“村舍炉边之乐”: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二、“哲思浪子”返乡记: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第四节 斯摩莱特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一、“离开这个传染病的中心”: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二、“退出自己的事业回到乡下”: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第四章 “天堂府”与“黄金乡”理想:小说中的田园伦理建构

第一节 “伦敦是个坏地方”:小说对城市病的伦理批判

一、“一个长得太大的怪物”:城市扩张与城市病

二、“一定得花钱才行”:城市的现金联结与拜金之风

第二节 “最为腐败的国家”:小说对宫廷政治的伦理批判

一、“党派这个魔鬼”:小说对议会及党派的伦理批判

二、“突出罪恶”:小说对腐败的国家机器的伦理批判

第三节 “恩情如海的天地”:小说中田园理想的建构

一、“身体完全健康”:小说中的田园农人

二、“与妻女言笑,与子哲辩”:小说中的田园家庭

三、“慷慨好客要再度蔚然成风”:小说中的田园共同体

第五章 “天堂府”与“黄金乡”风景:小说中的田园风景建构

第一节 “和阿卡狄亚比美”:田园风景的民族身份建构

一、“和阿卡狄亚比美”:小说中的不列颠乡村地理水文

二、“橡树之心”与“山楂树篱”:小说中的不列颠乡野植被

三、“与最上乘的希腊式建筑媲美”:小说中的不列颠乡村建筑

第二节 “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田园风景的审美建构

一、“一片极其动人的风光”:菲尔丁小说中的如画风景

二、“一片开阔的风景”:斯特恩与哥氏小说中的如画风景

三、“苏格兰的阿卡狄亚”:斯摩莱特小说中的如画风景

第六章 “天堂府”与“黄金乡”:小说中的乡村现实

第一节 “猎物保护人”与“偷猎者”:圈地运动中的乡村阶级矛盾

一、“猎物保护人”与《1671 年狩猎法》

二、看猎场的“黑乔治”、“偷猎者”与《1723 年黑面法令》

第二节 “修剪、烧草、筑篱”:农业革命中的乡村社会问题

一、乡绅的农业计划与破产的“农民乡绅”

二、农工的“艰苦工作”与“面黄肌瘦”的克林克

第三节 “苏格兰天堂”:《1707 年联合法案》与苏格兰乡村民族矛盾

一、“毁灭他们的民族精神”:苏格兰乡村的民族压迫

二、潜伏的“武装力量”:苏格兰乡村的民族对抗

结语

一、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忧患交织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之歌

二、四位小说家对田园书写及小说的贡献

三、田园书写中的“英国经验”之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上一篇:山区农村中学教育论文提纲下一篇:风险分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