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中学生的攀比心理

2022-10-31

第一篇:杜绝中学生的攀比心理

引导学生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

“小林,你带了好多吃的东西没?哇,这么多啊,你是我们班零食带得最多的。”“小丽带了80几块钱,是我们班最多的呢。哎,就是我爸爸小气,不给我钱。”这是最近我们班学生春游出发前的一段真实对话,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他们比穿着,看谁的衣服漂亮是名牌;比学习用品,看谁的铅笔盒高档;比零用钱,看谁带的钱多,花钱大方;比长相,比谁在班里的官大„„

根据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理论,“比”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活动,人是在不断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比”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怎样使这种“比”指向积极的方面,避免其中的负面影响,这是一门学问,也是教育者的职责。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们调整好心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

一、树立正确价值观。

学生这种攀比心理是一种狭隘、片面的心理现象,小学生自我认识、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受社会腐败奢侈等不良之风的负面影响,再加上不少家长的溺爱,助长了孩子攀比心理的形成。小学时期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如果学生错误地把比吃比穿当做自己追求的目标,而不清楚作为一个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努力学习,这将会影响他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教师要注意从小引导教育,努力让孩子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所在,树立正确的比的观念。

1、故事教育

低年级学生普遍爱听故事,用讲故事来引导学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如《骄傲的孔雀》这篇童话,主要讲一只孔雀以为自己很美丽,到处与人比美丽,但因为别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没有功夫也没有心思与它比美丽,她很伤心,老马告诉它一个人只有外表美是不行的,要做对人们有用的人,做一个心灵美的人。富有趣味的情节,让学生身临其境,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哪些东西才是值得我们去比的,达到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进行正确的比的效果。

2、班会寓教

利用班队会进行教育的好处是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的教育往往是最生动、最有效果的,记忆也最为深刻。我针对我班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了《教师节的礼物》、《夸夸我的爸爸妈妈》、《我跟同学比什么》等主题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设计《我跟同学比什么》这个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互相攀比物质享受、长相外表之类东西的弊端,教育学生懂得互相比学习、比进步。活动第一步故事引入,一个聪明的男同学,家里比较有钱,父母对他的要求是有求必应,他却无心读书,每天与同学比零食、比玩具、比穿着,学习成绩一直在后面原地不动,甚至更为严重的是,有一次还从家里偷了五百元钱挥霍一空;第二步,组织学生讨论:这位同学的行为是否正确,他错在哪里,我们要如何帮助他;第三步,每个同学对照一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行为或想法;第四步,再次讨论,我们同学之间应该比什么;最后小结,并开展手拉手互帮活动,同学之间约定比的内容,如比上课积极发言,书写进步,比体训更刻苦等等。通过这次活动,全班同学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了盲目攀比的坏处,明白了同学之间应该比学习、比进步、比能力、比努力,这才是有意义的。

3、榜样引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班上开展评比活动,如卫生之星、劳动之星、进步之星、刻苦之星,还可以评班级小画家、小小书法家、小小歌唱家等等,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榜样的感染力是无可替代的,犹如一盏无形的指明灯,照亮学生的心田,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

二、把浅表的外在攀比引向深层的内在攀比。

一般来说,小学生攀比的内容更多地集中于表面的、外在的、物质的、即时的东西,如,从比吃、穿、用到比成绩、比分数、比名次、比交友。这些都是外在的攀比,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随着品德修养的提高,学生攀比的内容会逐步向内在的、深层的、精神的、长久的方向发展,如比知识、比智慧、比品格、比奉献,这类攀比是教育所追求的,也是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成长的。当然,攀比现象由表及里的变化不是必然的,需要教育者设计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攀比的愿望,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从根本上讲,把浅表的外在攀比引向深层的内在攀比就是引导学生“向上攀比”,如果一个人一味地“向下攀比”,即拿自己与“较差”者相比,就会陷于浅薄和萎缩;而“向上攀比”则是与“较好”者相比,它能够比出风格、比出水平、比出进步。正如古人所言:“高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比于善者,自进之阶;比于恶者,自退之原也。”攀比的真谛即在于此,学校生活中之所以会出现种种不良的甚至是恶性的攀比现象,根源就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攀比的内涵,为攀比对象表面的浮华和荣耀所迷惑,而不能领略其内在的真谛,这正是教育引导所要关注的。

总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教师责任重大,我们应该不断地努力,引导和教育学生认识盲目攀比的危害,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论文题目:

——引导学生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联系电话: 彭 芳

长沙市开福区植基小学 13517473407

第二篇: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摘 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在带来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助长了学生的攀比心理,在中学生群体中最为明显。在攀比心理的作用下,中学生的价值导向发生偏离,价值判断存在偏颇,不利于其健康发展。因此,做好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正确引导成为中学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本文以中学生攀比心理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实现对中学生的正确价值引导。

关键词:中学生;攀比心理;成因研究;对策分析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及科技的突飞猛进,中学生面对的诱惑已经从社会层面扩展到虚拟网络层面,此外中学阶段学生心智的不成熟、情绪的不稳定逐渐使其成为攀比心理的高发群体。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偏离正常轨道,攀比心理不断滋生的背后是令人担忧的中学教育与民族发展。当攀比心理膨胀到一定程度,往往会激发中学生的犯罪欲,在危害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做好中学生攀比心理成因分析并制订可行的解决策略成为中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成因分析

1.不良的社会环境扭曲中学生的消费观

不良的社会环境对中学生攀比心理的助长往往是直接而深刻的,一方面中学生狂热的追星热潮使得其过度效仿明星,不断膨胀的物欲需求使得中学生陷入消费误区;另一方面不良的社会风气带动中学生不良的跟风热潮,不健康信息及场所的客观存在加剧了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滋生。不良社会环境使得中学生很难有效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从而造成消费观念的扭曲畸变。

2.学校正确教育引导的缺失助长攀比性

学校在学生攀比心理纠正引导中的失职主要表现为教育引导的不到位。中学生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层,其认知与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需要学校做好心理的辅导与教育。学校从本质上说承担着比家庭更为重要的引导责任,但是我国大部分学校在学生攀比心理引导纠正方面努力不够,使得学生的攀比心理更趋严重。学校对学生消费心理引导方面的不足也使得学生在不良的社会风气刺激下滋生攀比心理。

3.家长榜样示范不足强化既定攀比心理

计划生育的开展使得我国独生子女的比例大幅提升,造成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宠爱,对孩子的任何需求家长都最大限度满足,其中不乏孩子的无理需求。此外,部分家长错误的消费观念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学生,中学生受家长消费观念的影响养成了追求物质享受,过度挥霍金钱的消费趋向。

二、中学生攀比心理的解决策略分析

1.努力净化既有社会环境,以文明校园建设消除攀比心理

要想真正实现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消除,必须从校园环境、社会环境的净化开始。一方面加强社会消费心理与消费观念的宣传教育,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不良消费心理的危害性,在全社会形成文明消费、理性消费的消费风气与趋向。以大环境的优化消除中学生的攀比心理,从而引导其科学理性消费,自觉规范消费行为。另一方面要做好校园环境的净化,通过开展健康积极的校园活动,尤其是开展消费方面的知识讲座、消费案例的真实模拟等,让中学生认识到攀比心理的危害,从而自觉与攀比心理作斗争。

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加强对中学生攀比心理的关注

我国大部分中学校园对学生攀比心理的忽视、消费心理教育的缺失助长了中学生的攀比心理。因此,学校一方面要注意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引导作用,鼓励教师通过鲜活的教学案例增强学生对攀比心理危害性的认识,使其在教师的引导启示下做出正确的消费判断。另一方面要开设心理教育专项课程,对以攀比心理为代表的一系列错误心理进行教育引导,制订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3.家长以身作则进行榜样示范,最大限度发挥家庭引导作用

家庭与家长对中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最为深远。通过家长的榜样示范,孩子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自觉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自觉规避不良的消费趋向与消费行为。此外,家长要承担起孩子成长成才的陪伴职责,从繁忙的日常工作与应酬中抽出时间回归家庭,给予孩子最基本的呵护与关怀。通过家庭角色的重新建构,真正发挥自己的教育指导作用,引导孩子自觉同错误的攀比心理作斗争。

第三篇:小学生的攀比心理的教育和引导

[ 2009-1-5 14:20:00 | By: ding ]

0

关键词:攀比心理 平凡心 竞争

小学生的攀比心理的负面消极的影响,如有的学生互相比穿着、比气派等,就是沉溺享乐的比较,会消磨意志,玩物丧志。因此对“攀比”现象因势利导,使这种“比”指向积极方面,避免其中负面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比”的内容,选择正当合理的“比”的方式是大有必要的。 1 把攀比引向良性竞争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交往更加频繁,人与人之间的攀比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攀比的面也越来越广泛。在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下,只是凭一时的冲动或是受某种外力的影响与他人盲目的比较,这类攀比是消极的,对小学生是有害的。而在有明确的教育目标的和要求的指引下,以知识、能力和品德为比的主要内容;以促进滋生问题的改善和促进自身精神的成长为主要目的,这类攀比是积极的,值得提倡。

小学生的攀比要突破传统的比的内涵,强调竞争意识的培养。就是在比较的基础上相互争胜,超越自我,激发个人的学习热情,从而推动个人的发展。由于竞争的排他性和严酷性等特点,良性竞争也是很有可能转化为恶性竞争的。因此,在小学生攀比行为引向良性竞争的过程更要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品德,保持积极意义的良性竞争。

首先,在竞争过程中要让小学生做到敢于比。帮助小学生在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引导小学生敢于同比自己高、比自己强、比自己有优秀的人进行比较。对高于自己的人不仅仅是持有仰慕心理,而且还要敢于同别人比,在比中自我进步。其次,要引导小学生学会比。要怎样进行比才算是合理的比常常困扰着小学生。有些小学生总是拿自己的优势与别人的劣势比,这样势必会形成自负心理;也有一些学生总是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去比,就会形成自卑心理。因此要引导小学生在攀比中找到最佳的参照点,在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的基础上进行比。在比中求进。 2 转移不合理的攀比兴奋点

小学阶段的孩子表现的欲望都很强,都具有与人“比”的欲望。然而许多小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比的内涵,使得竞争比较的兴奋点发生了倾斜,热衷于物质的、浅层的、暂时的攀比。同时还应看到,小学生有攀比心理,说明他们的内心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因此,要抓住小学生这种上进的心理,改变他们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在学习、才能、毅力、良好习惯等方面进行攀比。

根据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的特点:一方面,小学生的注意的转移呈上升趋势。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它是根据新任务的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另一方面,小学生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设计一组卡片,每张卡片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画有一种动物,如猴、狗、熊、虎等,下半部分画有一种家具,如桌、椅、钟、橱等。测验时,要求一半儿童记住动物并予以复述,另一半儿童记住家具并予以复述。结果发现,低年级儿童往往把不要求他们注意的东西给记住了,而要求他们注意的东西却很少能复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日益倾向于符合任务的要求,力求排除另一半画面的干扰。这说明小学儿童的注意是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的。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教师语言的形象性、学习的客观环境和自身的情绪。一般说来,低年级儿童之所以能坚持有意注意,往往是由于教师和家长的督促。他们的有意注意基本上是“被迫”的。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神经系统的活动更好地得到协凋,加之学习生活的客观要求,才促使其有意注意逐步发展起来。至四五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已基本上占居主导地位,有意注意由“被迫”状态上升到自觉状态,当然,无意注意仍还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要抓住小学生这些心理里发展的特点,教师要经过教育和引导,给小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要求他们的知识、技能、品格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提高。促使他们在比吃穿、消费的注意力转向在学习、才能、毅力、良好习惯等方面的攀比。

与此同时,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发现新的、好的攀比兴奋点。一方面对那些没有攀比兴奋点的小学生,应当根据他们各自的基体情况,引导他们比学识、赶超自我的目标,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计划,有奋斗的目标。另一方面,对那些虽然有兴奋点但强度不够的小学生,应当进一步强化攀比的力度,使他们愿意听同他人比,敢于同他人比。 转移小学生不合理的攀比兴奋点的目的在于引导和生成正向的攀比内容。攀比是一种不满足现状、不甘落后的心理,在特定情况下能对孩子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攀比的内容的选择直接决定着攀比结果的积极性或消极性。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攀比内容更多地集中于表面的、外在的、物质层面的、当下的„„如比吃、穿、用到比成绩、分数、名次、交友„„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容易出现小学生之间看谁的衣服是名牌;比学习用品,看谁的铅笔盒高档;比零用钱,看谁带的钱多,花钱大方等。所以应当努力引导小学生把眼光放到比学习、比进步、比能力、比努力、比好的行为上,这才是有意义的。

另外,随着小学生人认知能力的发展,随着品德修养的逐步提高,还要引导小学生的攀比内容向内在的、深层的、精神的、长久的方向发展。如比知识、比品格、比智慧、比奉献等。这类的比较是能够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竞争的目的不在于比的过程或者是所比较的内容,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增进彼此间的沟通和理解,促进自我反思,促进自我完善,不断自我成长。 3 鼓励小学生自己与自己比

孩子们在攀比的时候, 最典型的理论就是“ 别人都有,所以我也应该有”。因此,别人买了新书包,我该有;别人买了名牌服装,我也应该有;别人有了新式玩具,我更应该有。这时,无论父母怎么解释,但因为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往往受情绪控制,而缺乏理智,因此不能理解人的需要的满足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对付这样的孩子,比较快速生效的办法是实行反攀比。父母可以用孩子已经有的玩具、物品或特长来和别人比,让孩子知道自己有的东西别人也没有,自己有的专长别人也没有。父母也可以经常带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认识到世界是由不同的颜色、不同的事物组成的,每一种物质都有不同的作用。正因为这些不同才构成了世界的魅力。此时,父母再给孩子讲些道理,告诉孩子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别人所有的东西,每个人的条件是不同的,所获得的东西、所具备的能力也不是相同的。这样,孩子心里会平衡一些。

以上的做法只能暂时的消除小学生心中的失落感。如果再遇到同类情形,他们很有可能再次进行攀比,以及由此而产生种种比健康的心理。因为小学生往往难以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当与其他同学进行攀比时,难以客观的分析环境、条件对自身的影响,在比较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最后甚至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因此,不妨鼓励小学生自己与自己进行比较。要引导学生拿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比,自己的今天和昨天比,这个月和上个月比,本学期和上一学期比。在比较中,孩子会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原来不会的拼音现在都会了,原来不认识的字现在都认识了,原来不会骑自行车现在也会了。在攀比过程中,关键不在于别人怎样,而在于自己怎么样,即在昨天、今天、明天的背景上,找准自己的最佳坐标,在不断超越自己现有状况的基础上与自己比。这些比较都可以获得进步,孩子的自信心也会有所增强,从而超越原来的自我,并在欣赏自己的过程中努力超越他人。

4 引导小学生保持一颗“平凡心”

攀比现象在小学生中间愈演愈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部分的小学生没有一颗“平凡心”。在家长的溺爱下以及一些错误信息的引导下,他们总以为自己是最好的、是最强的,而且事事要与他人比个高下,这又是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一种心理补偿。这些学生的嫉妒心强,见不得别人比自己优秀。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平凡心”,对遏制小学生的攀比心理有着极其深刻的价值。

在引导小学生保持一颗“平凡心”的过程中,作为家长和教师树立好形象是关键。家长和教师必须对名利,对孩子现在的成绩、未来的从事职业等问题上保持一颗平凡心,降低对孩子的预期,实事求是地帮助孩子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其次,是让小学生学会爱和理解教育和引导小学生爱同学、爱自然、爱劳动,提高他们爱与感受爱的意识和能力,在爱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及要求小学生理解他人、欣赏别人,学会沟通、谦让和合作,改善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团结协作的能力。小学生有了一颗“平凡心”,减轻了小学生身上的心理负担和学习任务,他们就容易从平凡的生活中、从点滴的小事中发现快乐、感受快乐、创造快乐。从而走出攀比心理的阴影。

[参考文献] [1] 何艳如.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2] 郑雪.人格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3] 魏惠忠. 坚持独立思考克服攀比心理[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9,(03) :31~34. [4] 关颖. 使人沮丧的攀比要不得[J]. 中国健康月刊 , 1994,(05):15~17. [5] 刘媛媛. 孩子爱攀比怎么办 [J]. 少年儿童研究 , 2003,(09):23~25. [6] 林昭棠. 攀比心理也有积极作用[J]. 探索与争鸣 , 1988,(03):8~10. [7] 臧琪琳. 浅谈思想工作对象的消极性心理及其矫正[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 1989,(01):5~7 . [8] 张凤梅.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子女观[J]. 山东教育 , 2000,(12):6~9. [9]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10] 何艳如.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第四篇:一例关于大学生攀比心理的咨询报告

摘要:本文咨询者为一位女生,目前正在上大学,因为所接触周围同学家庭,等较为富有,衣食住行生活条件较高,喜欢购买各种新产品,超前消费,而父母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不能满足于女儿的超高消费而产生的家庭矛盾。通过女生的对话,咨询师的倾听,收集对话信息,心理反应等信息,做出诊断,确定这位女生因为“家庭满足不了她的超前消费,自己在外打工的钱也跟不上自己的消费节奏,感觉不能融入同学圈子,会被同学所看不起。”等不良心理情绪,确定问题为一般心理问题,在与女生进行沟通后,决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循序渐进帮助,改变女生的认知模式,改变其不良情绪,经过三次咨询,女生改变了的态度,决定改变其不良心理因素,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女生的态度

一、背景资料: 家庭资料:

孙小姐,女,23岁,未婚,本科学历,身体状况良好,无重大疾病史,身体无残疾现象,就读于某重点大学,即将进入实习阶段,有较多空余时间,有时会外出打工赚取生活费,家庭经济情况较为困难,独生子女,母亲下岗在家,父亲从事看门人工作。 家庭成长史:

女生家庭出生于城市家庭,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在国企改制中父母双双下岗,母亲因为身体不太好,所以一直没有正常工作,仅偶尔打零工,父亲因为早年在工厂上班出过工伤,腿部有轻微残疾,所以仅能从事轻体力工作。女生从小因为家庭条件较为不好,所以性格要强,处处争第一,努力使自己摆脱这种生活环境。 人际及周围环境特征: 行为特征:

目前精神状况良好,说话清晰条理清楚,但是提到家庭时候显得有些不耐烦,显得急躁,单手手托下巴,不停的变换坐姿。身体近期无重大异常,睡眠状况:有失眠情况发生。 双方人际交往情况

日常在校情况较为正常,与同学及好友皆能和睦相处,无反应有不良异常发生。 咨询前的心里测验结果: 焦虑自评量表显示轻度焦虑。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一)主诉:近一个月来,经常感到紧张、担心、烦躁。

(二)个人陈述:

最近一个月以来,因为XX手机上市了新品,舍友与好几位同学都在第一时间购买了最新款的手机,有几个还是男朋友送的,然后每天都把手机挂在脖子上,没事就拿出来晃,没事就在我面前炫耀,说新的手机功能很好,很漂亮,每天都在讨论今天购买了什么新东西,购买了新衣服等,她们也因为这个手机而聚集在一起,逐渐的我就被排斥,其实我也非常喜欢这个,很想买,但是我也知道我家里的实际情况,不允许我这样,我平常也在拼命打工,给自己赚取生活费,但是打工的钱太少了,根本支持不了我的花费,不光是这个手机,我为了使自己融入她们,不被排斥,我努力的是使自己的衣食住行都像她们看齐包括她们一般穿衣的品牌,化妆品品牌,用的品牌,我都在买,因为我不想让她们看不起我,我也不想被人看不起,我这么努力考上了大学就是为了出人头地,我从没输过,再任何方便我也不会输给别人,我自己这么努力了,但是我的家庭却拖我后腿,我每个月要把打工的一半工资寄给家里,我凭什么因为家庭而失去我自己的生活品质的追求,我从小靠自己考上了重点大学,现在想要对自己进行提升,却发现后面的尾巴太重,拖不动,我觉得很烦恼。 咨询师观察女孩的反应:

咨询师观察经过观察发现求助者孙小姐穿衣打扮新潮,身上佩戴首饰佩戴手表皆为大牌,举手言谈得体,讲话思维清晰,在谈论家庭时,语态放缓,求助者叹了口气,语调变低,并且进行了多次喝水等动作,伴有强烈的失落感,后谈论周围所接触人群时,语调变高,眉头紧锁,并且交谈中进行了多次补妆十分在意自己的形象。

三、评估与诊断: 评估:

根据求助者在与咨询师谈话中的实际表现,以及收集到的求助者各项资料以及心理测验结果,该求助者目前的状况如下:

1、精神状态:情绪失落、焦虑等。

2、生理状态:晚上睡眠状况欠佳,偶伴有失眠情况发生。

3、社会功能:社会功能基本正常。

4、引发心理问题的关键点:该来访者性格上不够自信,对于不能跟上周围所接触人群消费层次,存在不合理信念。

咨询师对求助者孙小姐心理问题的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求助者无器质性病变。

2、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对于外界事物的知青性统一性一致,无对社会偏激行为与语言,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求医,可排除精神病。

3、该求助者的内心世界冲突与现实学习生活处境相符,属于常形冲突,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符合一般心理问题条件: (1):求助者是由于现实生活环境改变而产生心理的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情绪紧张、失落、焦虑等不良情绪;

(2):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一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 (4):求助者仅因为此事不良情绪并没有发生扩散而影响基本正常生活、学习;

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与精神病的典型症状,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无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无出现人格改变,无过度暴躁、无暴力倾向、无情绪有较大不协调,无身体与智力障碍,无生活不能自理,邋遢现象发生,且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举手言谈得体,有自知力,主动求医,因此可排除精神病。

2、与神经症相鉴别:根据神经症特点,有持久的内心冲突,而且内心冲突已经变形,冲突无现实和道德意义,由生活中琐碎的小事引起,而且影响了社会功能。而求助者是因为没有购买手机问题产生的内心冲突,具有现实意义属于常形冲突,因此可排除神经症。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有紧张、担心、烦躁等焦虑情绪,但程度较轻,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且未出现泛化,不良情绪持续时间不长。求助者的心理冲突与现实现实所发生事件直接相联系,为常形心理冲突。而非焦虑性神经症。

4、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根据严重心理问题的特点,求助者心里波动病程持续2-6个月,而且内容出现扩大化,社会功能部分受损。该求助者不良情绪间断持续一个月,且仅限于购买手机这件事,尚未出现扩大化,社会生活、学习正常。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原因分析

1、生物原因:女,23周岁,无身体疾病,躯体残疾情况。

2、社会原因:

A:社会支持——因与周围所交际人群因为消费问题出现了交际界限。

B:生活事件——因为XX新款手机上市,而求助者却因为每月要给家里寄钱而无力购买。

C:家庭事件——因为家庭因素,无法给予在消费上的支持。

3、心理原因:

A:认知——因为这款手机无力购买,从而导致交际圈发生改变,被排斥在外。 B:性格——求助者性格中有不自信、过于要强、敏感的特性。

四、咨询目标

根据上述对求助者的评估以及诊断,在求助者知情同意情况下,针对求助者现实情况,确定以下咨询目标:

目标:帮助求助者改变其影响情绪以及心理状态的认知,改变其心理看法。

结果:使得来访者确立自己的生活目标,激发对人际交往新的认知态度,促进良性健康的发展。

五、制定咨询方案: 主要咨询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咨询原理与理论:

1、合理情绪疗法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A.Eills)创造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通过进行纯理论分析和逻辑思维辨别与解读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观念,解决心里困惑与情绪上的问题。其主要理论是ABC理论。A是诱发导致心里问题的事件,B当事人对此事件的信念,C当事人对此事件的是情绪反应与行为结果。其中A、B、C的关系:A不是导致C结果的的直接原因;而当事人信念B是不合理的、不现实的信念导致情绪困扰和神经症;治疗主要过程是通过对当事人心里改变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来改变当事人对此事件的情绪反应及行为结果。 本案例中的A、B、C理论为:A诱发原因:XX新款手机上市,求助者因为每个月要给家里寄钱而没有经济条件购买; B信念:因为没有购买此款手机导致被所在交际圈排斥;C情绪反应:情绪失落,焦躁,伴随失眠。 明确咨询权利、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责任

求助者需要向咨询师提供与与其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并且主动的与咨询师一起探讨、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 求助者还需完与咨询师一起商定的作业,并且在下次的咨询中及时对咨询师进行反馈。

权利

求助者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培训历史与职业技能证书是否有效,且有权让咨询师给出正确的咨询程序,方法及所要达成的目标与原则,在咨询师多次咨询后达不到求助者所要求的目的,求助者有权提出中止咨询或更换咨询师,且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对于咨询师的咨询内容,有知情权与选择权。

义务

求助者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并且不违反国家的任何法律法规,在咨询师如求助者需要更改原定求助时间需提前告知咨询师,双方重新确定新的咨询时间,如需延长咨询时间,则需在每次咨询前提前与咨询师协商,待咨询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咨询时间的延长。 2.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咨询师需遵守咨询的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得作出对求助者身体、心理上的侵犯,不得泄露求助者的个人隐私,不得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及执业范围的事,不得利用自己的职业便利作出伤害求助者身体以及心理的事情。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应有豁达的胸怀,尊重与对求助者包括其年龄、性别、信仰、宗教、国籍以及求助者身体,心理、性取向等隐私问题进行保密,再有保密例外情况时,应提前告知求助者。 权利

咨询师有权利在咨询过程中对于求助者的心里问题以及一些对于解决心里问题相关的个人资料进行了解与记录,咨询师有权在求助者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在遇见拒不配合的求助者时咨询师有权对求助者提出中止咨询或者转介咨询来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义务

咨询师在咨询开始前有义务向求助者展示与介绍其培训背景、咨询经历并且出具相关合法的职业技能证书,在咨询过程中应遵守咨询规定,按正式咨询前商定的咨询目标与方法进行咨询,应恪守守时原则,对于商定好的时间进行遵守,如需改变时间,需提前告知求助者并且征得求助者的同意后方可更改时间。 咨询时间:

每周1次,每次60分钟。 咨询过程:

心理评估及故事叙述阶段

六、心里咨询阶段

第一次:心里评估及故事叙述阶段

心里评估目的: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了解求助者基本情况,如身体、心里,家庭以及一些过去的事迹,必要时包括恋爱史等资料,并且进行资料收集,初步诊断。

咨询过程: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在进入正式会谈之前, 对孙小姐一些家庭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并且进行了记录,且对孙小姐进行心理评估,告知其最近失眠症状就是其心理问题所造成的的身体反应,是心里对身体行为的干预,需要及时调整自身心态。

2、将合理情绪疗法告知孙小姐,为其讲解其咨询疗法中的ABC理论,造成这一困扰并不是因为要往家里寄钱导致XX手机没有购买,而是因为她错误的认知态度,害怕因为此而造成交际圈的隔离,失去对交际的信心以造成身体躯体化反应。

3、对于咨询后的总结作业,思考自己对于时间起因的思考,挖掘思维深处想法,并且做出记录。

第二次咨询:信念改造阶段

针对孙小姐不合理的信念做出改变,使其认知到造成失眠等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因为XX手机上市而却需要往家里寄钱买不起,而是因为她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应当对此信念造成改善,同时反馈作业,对于深层次的原因做出思考。 咨询内容节选如下:

咨询师:在上一次的会谈中,我们一起了解了,造成现在不合理的困扰包括失眠症状等结果并不是因为要寄钱给家里而造成XX手机没有购买,而其实是有一个会认为因此而造成交际圈的变化的认知。 孙小姐:好像有一点这个意思。(身体前倾)

咨询师: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优秀的的交际圈,有良好的人脉,这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但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改变其不合理的想法就能是之回到正轨上来。 孙小姐:那您需要我要怎么做呢?

咨询师:具体做法不是我需要您来做,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认识你自己。”每个人自己是自己问题的专家,我举个例子:你某一天穿了一件新衣服,然后你的朋友回来后没有赞美,你会因为她没有买而不理她们吗? 孙小姐:当然会,我穿的这么美丽不就是想得到赞美吗? 咨询师:嗯,那如果是她刚刚考试失利呢?

孙小姐:哦,那我还得去安慰她,不要灰心,然后在帮助她一起补课。 咨询师:那还会因为她没有赞美你而不开心吗? 孙小姐:不可能啦(微笑摆手,神情放松),每个人都有暂时失利的时候。 咨询师:完全正确,你看,在同一个结果上,因为您有不同的看法,造成对结果有着非常大的不同,这就是信念的影响。 孙小姐:有道理。

咨询总结:在同一事件中,因为不同的观念,信念,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这就是ABC理论的概念,改变不合理的认知B,而改变躯体反应C。 第三次咨询:心里修通阶段 针对孙小姐不合理的信念B,再其有一些认知改变的情况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加深巩固,帮助孙小姐认知到自己过于绝对化等不合理的信念,从而做出改变。 咨询内容节选如下:

咨询师:您从小特别要强,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成绩都是名列前茅,您家里父母一定以你为荣吧。

孙小姐:是的,我从小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我就发誓一定要改变这个状况,使得这个家庭经济有所改变,所以我非常要强,在我眼里没有第二名,只有第一,得不到第一我就非常难受,然后我就拼命学习,奖状多的数不清,每个人都非常的喜欢我,老师们喜欢我,家长们都喜欢拿我做例子,说你看看孙XX怎么样,你在看看你自己,跟别人比差远了(表情喜悦)。我一直被包围在这个荣誉感之中,我也非常感谢我的父母,在十分困难的时候仍然对我进行支持与鼓励(此处有点哽咽)。考入这个大学我是拿了全额奖学金的,当时有不少大学要我,因为这个大学给我有全额奖学金,所以选择了它,而且离家也不是非常远。

咨询师:嗯,听到您的童年经历,这是非常优秀的,刚才听到一句,在家庭非常困难的时候,您的父母也是非常支持您的,能具体说说嘛,哪些方面支持。 孙小姐:(思考一会)我妈身体不是很好,但是我以前学习的时候经常陪着我熬夜,晚上为我准备夜宵,家里条件不好,但是对于我喜欢吃的,从来没有省过,他们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我,至今还有2句映像非常深刻的话时刻浮现,就是:你吃吧,妈不饿和你吃吧,妈不喜欢吃。小时候的我真的以为妈妈是吃过了或者不喜欢,直到长大,才了解,这个是舍不得。爸爸,因为腿脚不好,受过伤,不能干重活,但是每次我住校需要扛东西的时候都是他一个人扛,嘴里都说,爸没事,早就好了。(抽搐…停顿…) 咨询师:耐心等待…. 孙小姐:我现在想想,我的那些想法真的很对不起他们(哭泣)。

咨询师:每个人生来都不是完美的,承认自己的缺陷,承认不完美,心灵才会自由。

孙小姐:嗯….还有,我的朋友们都来找我了。 咨询师:这是好事,是什么原因呢?

孙小姐:我的朋友们,前几天因为这款手机刚上市确实比较新奇,因为以前没见过,所以团在一起研究新手机,而我那几天因为我这个性格,已经习惯被簇拥,一下子没有适应,导致我心里发生不好的想法,其实她们并没有冷落我,是我性格过于要强,产生了不好的想法,而造成看事物角度发生了改变,经过几次咨询我改变了我的想法,发现他们并没有冷落我,然后这几天我睡眠也好了很多。 咨询师:对,正是因为您这样有着绝对化的想法,导致您担心自己的交际圈子发生改变,改变这样的思想,一切也都会改变。 孙小姐:嗯,我明白了,谢谢您!(舒心微笑)

七、咨询总结:

经过3次咨询,求助者对于害怕因为没有购买XX新款手机而被同学看不起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紧张,忧虑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且孙小姐咨询后心里测验结果相对于咨询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咨询基本达到了目标。 咨询师总结:

每个人都有不良情绪,有些人可以正确的引导自己,而有些不能,这就需要咨询师进行引导,在引导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方法,使来访者知道自己才是解决其心理问题的专家,懂得用合理的方法,手段,以及一些恰当的释放方法,来取代现有的不良心里因素,而不是一味的只靠咨询师。

经过一定的咨询治疗,求助者睡眠情况也得到了改善,能够直面问题,咨询目前基本实现。

参考文献:《当代大学生攀比心理分析及对策》冯程超,《合理情绪疗法对家庭矛盾中女人情绪的作用_百度文库》

第五篇:浅谈大学生攀比消费心理[小编推荐]

浅谈大学生攀比消费心理

法学0906班

张传枝

1209102605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着实地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温饱的问题,由此带来的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普遍的提高,本是我们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本是一个非常欢喜、乐见的大好局面。但如今的社会却充斥着各种盲目的无计划的攀比消费之风:比吃、比穿、比职位等等严重偏离了原来正常的消费观念,腐蚀着发展的结果。大学生虽说是与大众社会接触未深的一个群体,但由于其自身对于大众社会的认知能力不高、意志力不强,具有易受暗示性、易受迷惑、不太能辨明是非等等特点反而成为盲目攀比之风的重灾区,不得不引起广泛的关注。下面就仅围绕大学生盲目攀比消费心理的一些问题展开。

大学生消费攀比在高校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攀比之风现象风起云涌,好像不争个上下死不休的架势。物质的攀比,无节制的消费,这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比如很多大学生买东西并不是基于要用而是要跟人家比、赶潮流;买名牌的东西并不是基于其品质而选却是由于它的名气可以显摆自己的地位,比阔气、比有钱。在他们的眼里攀比视乎成为了他们买东西的主要动机,于是乎在他们的观念里就形成了“穿的一定要有名牌,多不多放一边”,崇尚潮流、名牌的潜规则等等一些不健康的消费。消费白领化是现今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消费的最生动描述。

促进经济健康的、良性的循环发展,我们鼓励人们消费,拉动内需,本是无可厚非。但如果没有正确引导,以不正确的消费观念为主导,不量力而行、不节制、不理智的超前消费导致盲目、泛滥消费,其造成的一连串后果也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现今很多大学生被盲目攀比的不健康消费心理引导,对大学生、家人及社会造成了莫大的影响。

1 攀比心理危害极大,大学生攀比消费给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的大学生70%来自于农村,家庭经济并不富裕。部分学生过分注重生活享受、追求高档消费,致使家庭难以承受。在其家里不能满足其攀比需求的时候,有部分大学生并不能真正的理解自身家庭的实际情况,由此与家里产生了隔阂、甚至矛盾,埋怨自己为什么会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继而产生一些自卑的心理。

另一部分大学生,可能比较会理解自身的家庭处境,他们理解家里的父母亲甚至同情家里人,尽量的寻求为家里的父母亲减轻负担,但却并不能正视攀比消费的心理。因此面临着双重的经济压力,只好寻求自身能力,发大把大把的时间去兼职、去打工。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部分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但却严重的荒废了大学的学业,将作为学生的本职任务倒置。学期结束,有的同学甚至数门成绩“挂科”,有时重修、补考的队伍比真正考试人数还多。专业知识不仅没有学好,更不用提抽出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来扩充知识。有的人考试靠作弊,有的甚至找人替考,在这样的需求驱动下有的学校居然成立了地下“枪手”党,将替考称为“接活”,有其专门的“市场价”和“潜规则”。这种消费攀比,容易形成 “不良的示范效应”,在校园中容易形成不良的校风、学风,不仅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更增加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

最后不健康的消费攀比心理还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甚至让大学生走上犯罪道路。攀比的过程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在攀比的驱动下,你在某个时候达到了和别人一样的水平,这时你会感到暂时的满足。然而攀比的危害就是攀比心理本身就是一个“驱动器”,蠢蠢欲动,“试比高”是其基本特征,决不允许你长期停留在一个层次。总有新的东西让你继续攀比,导致的结果是你的心理根本不太可能有处于平衡的状态;反而激励你去攀比,去摘取最高点,时时去揣测别人的心理,长期以往便会产生一种“攀比恐慌综合症”的病态心理。犯有“攀比恐慌综合症”的人,轻者会出现心慌、气短、失眠等症状,重者则可能导致心脑疾病的发生。

2 我们深知大学生盲目攀比消费的危害性,但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来拯救深陷其中的大学生,预防深陷盲目攀比消费的泥潭中更显的重要。

首当其冲的一个原因就是具有咱们中国特色的“中国家庭式溺爱教育管教模式”, 家庭溺爱成为大学生消费攀比的助推器。在家庭的消费结构中,消费的支出也更多的是往年轻一代身上倾斜,父母对子女的爱集中在经济的一味满足,家长的对子女过分溺爱,尤其是独生子女,这种做法在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非理性的消费恶习。因此父母亲应该改变传统的错误观念,形成正确的心理和行为,合理供给子女开销,不能一味迁就,从思想上培养子女的自理自立能力。另一方面,父母亲应该对自己的孩子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及时进行纠正, 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其次商家为了争夺市场广泛地利用负面的宣传,误导大学生消费,为自己创利,也是致使大学生盲目攀比消费的诱因之一。大多的商家运用心理学和统计学知识,分析大学生的价值观、心理特点、爱好和经济状况;然后运用现代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营销,利用大学生认知能力不高、易受暗示、迷惑等特点,激起他们的各种消费欲望。因此一方面政府的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于违规违法的商家的整顿、处理,规范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另外一方面必须在全社会加强倡导积极的健康的消费观,引导社会消费群体的正常消费,创造良好的社会消费环境。

最后大学生不同消费层次群体的不良导向作用,也是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形成盲目攀比消费心理的诱因。大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家庭状况千差万别,消费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虽然集到了一起,共同生活,却一般是不会改变原来的消费观念,必然导致形成消费层次差别。在正常的社会上由于消费层次的差别,都会导致不正常的、盲目的攀比消费心理,更何况是对于涉世未深、认知能力不高、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易受暗示、迷惑的大学生来说更是一个考验。通常情况下,经济较困难的学生容易受到经济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影响,个性不太强

3 的学生容易受到各性较强的学生的影响,不追求时尚的学生容易受到追求时尚的学生的影响。最后导致超出本来正常的消费能力,不知不觉地陷入了盲目攀比消费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因此学校首先应当将这一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再者可以通过利用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抑制物质攀比的“群体效应”。比如利用德育课堂和社会实践进行思想教育,潜移默化,在学生中开展正确对待劳动所得和感恩教育等等。

总而言之,大学生攀比消费心理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再者也应该看到造成大学生攀比消费的原因也是复杂的、综合的,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才能提出客观的、符合实际需要的建议,对最终解决大学生攀比消费心理起到有益的帮助。

上一篇:第六册第三单元复习题下一篇:电力节能降耗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