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模电教学中形象思维的几点思考

2022-09-10

模电是指模拟电子技术, 学生掌握模拟电路最为基本的理论与技能, 要求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 这样既能学到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能解决实际中的电路故障等问题。模电教学中有大多数抽象性的理论知识, 在教学中指导教师必须提前让学生意识到形象思维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现象力, 注重将理论与实际知识相互结合。这样才能把发展形象思维与创新思维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一、形象思维在模电教学中的重要性

模电教学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从感性上的认识提升到理性上, 指导教师通过专业形象的讲解, 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客观事物。例如对三极管微变等效电路的研究时, 要根据现象得出结论, 将实际生活中的反馈电路与电压并联、串联和电流并联、串联相互结合。利用形象的图形加以表示, 有助于模电教学的顺利进行, 让学生对抽象性的概念知识有一个最为形象与直观的表达[1]。

二、模电教学中如何正确的指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

(一)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形象思维则是以直观的形象和想象力为支撑的思维过程, 用于解决抽象性的问题, 也可以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 结合主观上的认识与情感利用工具进行表述与说明。在模电教学中, 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从而正确的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有目的的对客观事物进行考查。从教学的角度出发, 模电实验是最为直观的方式之一。

例如对金闸管导通条件的演示时, 教师需要让学生注意到阳极与阴极和控制机之间电压的变化情况, 而不是着重考虑究竟加大了多少电流。注意观察整流滤波电路经过二极管道时波形的变化, 电流充电与放电在哪一阶段。观察放大和输入、输出的电路图时, 分析形象信息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确定信息的准确程度, 而随着学生观察的逐渐深入, 教师在教学中也能更加直观的进行讲解[2]。

(二)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学生学习的根本, 因为知识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想象空间, 一个人只有拥有了想象力, 才能根据新的知识进行形象上的思维活动。在模电教学中也是如此, 模电是一门专业性强的课程, 与其他理论课程相比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抓住事物的相似之处, 把握事物的本质特点, 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如在分析“模电中的直流、电压、功率放大器的共同点”时,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先自行思考, 进行联想与比较, 这样就能进一步的理解电路的实质, 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每一章节的内容, 为学生设置相符合的情景题, 自行设计相关的实际电路, 这样既能培养他们创新意识, 在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方案。

(三) 加强形象记忆力

正确的教学思想不仅要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也要注重形象思维。在分析典型电路问题时,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那么就没有形象记忆, 也就没有形象思维。只有在不断地积累中, 才将形象信息放置于人体大脑右半球, 奠定基础, 对学生学习模电有着积极的作用。模电课程的教学方式并不像数学一样, 在理论推导中得出结果, 所以更应该注重加强学生的形象记忆力。利用实验教学的方式, 引导学生预习实验内容, 掌握模电实验的基本原理, 操作时要观察实验现象, 对数据进行仔细的分析处理[3]。

(四) 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

电路理论与模电课程其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 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学生在知识上的衔接, 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互相结合, 做到学以致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养成, 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传统的模电课程教学方式是教师先对理论知识进行一定的阐述, 再上实验课, 而且由不同的教师承担不用的内容。这样容易造成对内容安排的不合理导致理论与实际相互分离, 学生对概念知识的掌握模棱两可, 实践操作中也没有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工程作用。

所以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 指导教师要遵循着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原则。例如对“放大电路的方法”进行分析时, 应该让学生首先对单管放大线路的静态工作点进行计算, 测试每个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实际数据, 观察到整个放大电路的动态过程。这样在教学方式上, 可以实际的接触到电路及电流源之间的差别,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互结合,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而提高教学的灵动性。

三、对模电教学的几点改进措施

(一) 根据学习情况进行重组分班上课

模电课程每学期会有一次总结性的考试, 可以根据考试成绩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组, 如《电路分析基础》中有一些重要的理论这对模电知识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重组分班学习后,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重点的讲解理论知识, 考试时的试卷题目也可以选择性的降低难度。这样,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寻找不同的教学方式。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 可以积极的鼓励他们参加实践活动, 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进一步与实践互相结合, 将模电教学中的形象思维与现实生活中的产品相互联系。

在模电课程中, 设置“模式案例教学”, 探讨出一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互结合的课程。首先在一个教学环境下, 将学生的学习地点安排在电子实训中心。其次是将学生分为每个学习小组, 每组提供一个黑色的电盒、万能表以及12V的低压各一台, 指导学生实验。最后对黑盒电路介入正弦的交流电, 指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得到正确的结果。

(二) 将传统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相互结合

模电课程教学中主要是以电路图和波形图为主, 如果每堂课上将全部的时间放在这上面, 则会浪费实际操作的时间。所以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分析, 教师的讲解上可以为之后的实际操作节省出更多的时间。例如在讲解“三极管电路的交流图”时, 要先确定静态的工作点加入小信号电压时, 电流的形成情况, 同时将电流与电压的形成以图片的形式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这样, 能让教学方式形象生动, 也方便学生形象思维的养成。但是, 如果整个课程的教学方式都是依靠多媒体, 这种方式也是不可取的, 知识点传导的速度过快, 没有明白的地方也不方便直接提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提高模电基础知识的讲解效果, 对着重点进行标注, 再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为深刻。

(三) 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模电方式是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作为评判的标准, 由于模电课程设计的知识点较多, 也更复杂。所以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小型考试, 让学生可以利用更多课余时间复习相应的知识点, 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另外考核的方式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看卷面成绩, 也应该加入实践的操作, 以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注重评价的多元化, 强化过程上的评价, 在对重点理论知识进行考核时, 也要侧重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学习引导。总结评价是笔试与实践操作两个部分组成, 所以要考查学生对例题的分析能力与实验能力。

(四) 增强实践能力, 提升实验效果

模电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利用基本元器件进行组装实验, 认识到模电实际上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向学生展示电气设备的相关技术, 让他们意识到在模电的学习中也必须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将意象与直观的概念利用整体性手段进行概括, 使模电教程教学更加生动直观。例如在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的选择上, 要对电路图有一个合理的布置与规划, 注意信号的流向性。让学生对整个电路的安装进行一次性调试, 找到合适的方式定型产品, 做好调试记录, 准确的将电路中各个部分的数据与波形进行分析, 使用时可以作为有效的参考数据。

四、结语

模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方式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索。教学中也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互相结合,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想象能力, 学生一旦对模电课程产生了兴趣, 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摘要:模电在教学中不仅能提供给学生最为直观形象的量, 学生通过这些形象进行思维活动, 这些直观上的想象并不只是表面形式上的积累, 而是需要利用形象思维进行思考。本文介绍了形象思维在模电教学中的重要性、如何正确的指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教学中的改进措施, 希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模电教学,形象思维,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 麻银金.浅谈如何提高模电课教学质量[J].科技风, 2016, (23) :27+67.

[2] 杨全会.高职模电模块化“教学做”合一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 2008, (35) :314-315.

[3] 吴清鑫, 陈光红.对高职高专模电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 2008, (24) :140.

上一篇:纳米自清洁丙烯画颜料的研究与应用下一篇: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研究——以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为分析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