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

摘要:教育志愿行动是以促进不特定人群在知识建构、品德修养、人格形成、心理健康等方面获得成长的志愿行动,自愿性、非营利性和教育性是教育志愿行动的本质特征。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支撑是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人类公共精神的汇聚,是公民的理想道德人格,是人类在反思现代性问题后所追求的价值。大力推动教育志愿行动能够促进志愿精神扎根社会生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不仅有效缓解了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为弱势儿童群体提供个性化支援方案,还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教育志愿者的高尚行为能够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追求有道德的生活和完满生活。本研究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本主义激励理论为理论基础,采取中日比较的视角,重点剖析两国在激励机制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探索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路径。激励机制是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方法、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是用一系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主要包括激励空间维度、激励时间维度和激励逻辑维度三个维度。按照上述三个维度分析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激励机制,具体包括动员方式、法制环境、价值认同、动机管理、运行手段、评估反馈、保障奖励,这构成了本研究分析中日两国优势、不足及提出策略的基本框架。采用文本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了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源流、实践演进历程、法制建设情况及政策措施实施情况。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中日两国选取12所大学收集样本,共收集问卷样本442份,访谈样本176份,作品样本201份,撰写参与观察日志3万余字。研究发现,中日两国在建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方面各有千秋,批判性地吸取日本经验有利于不断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动机培育兼顾个人与集体、统筹调配物资是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优势,应该继续坚持。另一方面,政府主导过强、法制环境有待完善、自我价值认同困难、大学生志愿组织专业化不足、评估反馈不畅及保障不够充分是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动机模糊现象突出、组织架构不健全及监管有余评估不足。本研究在分析双方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简政放权激活民间志愿组织活力等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策略。高明的激励策略应能够促使志愿者不断追求“超越自我”,让志愿行动成为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载体,与自我融合,成为个体存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键词: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需要;超越自我

学科专业:教育学原理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突出

(二)弱势儿童群体亟待支援

(三)大学生承担着弘扬志愿精神的重任

(四)日本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完善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志愿行动

(二)志愿者

(三)志愿组织

(四)志愿精神

(五)教育志愿行动

(六)激励机制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观察法

(三)调查法

(四)教育统计法

六、理论基础

(一)国内外激励理论发展脉络

(二)人本主义激励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

(三)本研究分析框架的建构

七、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意蕴

一、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基础

(一)实意生活的德性关照

(二)公共生活的行动范式

(三)完满生活的追求

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特征

(一)育人与自助的双重成长

(二)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

(三)对同质化的积极扬弃

三、教育志愿行动的当代意义

(一)促进社会和谐

(二)助推教育现代化

(三)重塑中国青年形象

第二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历史演进

一、古代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孕育与实践历程

(一)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渊源

(二)教育志愿行动的古代实践

二、近代教育志愿行动的兴起

(一)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

(二)日本近代公益组织萌芽

三、现代教育志愿行动勃发历程

(一)中国萌发公营教育志愿行动

(二)日本民间教育公益组织兴起

四、21世纪教育志愿行动的发展特征

(一)中国教育志愿行动逐步规范化

(二)日本教育志愿行动逐步法制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第三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思路

(二)调查工具

(三)调查样本

(四)调查实施过程

二、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一)政府自上而下动员

(二)地方性法规是建设法治环境的主力

(三)志愿者普遍认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

(四)动机管理兼顾个人与集体

(五)依赖组织开展活动

(六)评估反馈依赖组织自律

(七)保障奖励以统筹调配为主

三、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一)官民协作优化公共治理资源

(二)法制环境比较完善

(三)志愿者普遍认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

(四)以教育常需培育动机

(五)组织化程度较高

(六)组织反馈坚持长周期、多轮次

(七)保障奖励重视组织运营

第四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主导过强导致民间志愿组织缺乏活力

(二)法制环境有待完善

(三)自我价值认同困难

(四)大学生志愿组织专业化不足

(五)评估反馈不畅

(六)保障不够充足

二、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动机模糊现象突出

(二)组织架构不健全

(三)监管有余评估不足

三、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宣传不足

(二)筹资能力弱

第五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问题的成因

(一)管控与激励失调

(二)志愿者教育推进艰难

(三)志愿组织成长缓慢

(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二、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问题的成因

(一)日本人的“娇宠”心理

(二)被动式发展模式

(三)管控宽松导致监管评估不足

三、造成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共性问题的成因

(一)公民心理尚未成熟

(二)中国的“业余性”与日本的“过依赖”

第六章 完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策略的思考

一、中日经验的相互借鉴

(一)中国经验对日本的借鉴意义

(二)日本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二、建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原则的思考

(一)立足本土文化背景

(二)以满足需要为核心

(三)尊重个体差异

(四)尊重人的完整发展

三、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路径

(一)简政放权激发民间志愿组织活力

(二)深度优化法制环境

(三)激发志愿责任担当

(四)大力培育大学生志愿组织

(五)评估反馈倾听多方声音

(六)资税双管齐下保障物资供应

(七)营造崇尚互助精神的舆论氛围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者访谈提纲

附录三 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四 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者访谈提纲

附录五 中国访谈样本一览表

附录六 日本访谈样本一览表

致谢

上一篇:学生角色扮演小学英语论文提纲下一篇:和合文化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