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的重复就是真理

2022-09-06

第一篇:谣言的重复就是真理

100句受用一生的励志名言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不断地重复

1、学会改变生活,学会品味沧桑,方可无悔青春,无憾岁月的消逝。

2、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 [梦想的名言] [坚持梦想的名言] [关于梦想的句子] 才是一种能力。

3、生命就是一个一直在支出时间的过程,等时间支完了,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4、目标和信念给人以持久的动力,它是人的精神支柱。

5、这个世界不是因为你能做什么,而是你该做什么。

6、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7、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那你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

8、意志坚强的人,他的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

9、向着目标奔跑,何必在意折翼的翅膀,只要信心不死,就看的见方向,顺风适合行走,逆风更适合飞翔,人生路上什么都不怕,就怕自己投降。

10、你战胜苦难,它就是你的财富;苦难战胜你,它就是你的屈辱。

11、人有了信念和追求就能忍受一切艰苦,适应一切环境。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14、不要抱怨,不要总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这种状况大部分是自己造成的。

15、不管失败多少次,都要面对生活,充满希望。

16、如果你盼望明天,那必须先脚踏现实;如果你希望辉煌,那么你须脚不停步。

17、磨练,使人难以忍受,使人步履维艰,但它能使强者站得更挺,走得更稳,产生更强的斗志。

18、青年人,更重要的是看到明天,抓住今天,在宁静中奋进,也许在明天旭日出山之前,你又创造了奇迹!

19、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成就以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尊。

20、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21、人生要成沉淀,要有定力,一个人定力不够会浮躁。

22、一个人只要有梦想,生命就有了依托;一个人只有不懈地追逐着梦想,活着才觉得意义深远,趣味无穷,也才能将生命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23、不要为已消逝之年华叹息,须正视欲匆匆溜走的时光。

24、过去不等于未来;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采取更大量的行动。

25、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26、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怯懦。

27、一个人幸运的前提,其实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

28、人的潜能是一座无法估量的丰富的矿藏,只等着我们去挖掘。

29、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30、伟大的力量存在于我们的内心。

31、机会是自己创造的,而不能一味的等待别人的赐予。

32、人生的路,说长也很长,说短也很短。偶遇不幸或挫败只能证明某一时候某一方面的不足或做得不够。

33、人生观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追求;世界观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准则。

34、再美好的梦想与目标,再完美的计划和方案,如果不能尽快在行动中落实,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空想一番。

35、所有的忧伤都是过往,当时间慢慢沉淀,你会发现,自己的快乐比想象的多得多。

36、强大的信心,能克服来自内心的恶魔,产生无往不胜的勇气。

37、做事有始有终值得开始的事就值得完成。聪明人做事总是有始有终。

38、人生最重要的价值是心灵的幸福,而不是任何身外之物。

39、伟大的成就,来自为远大的目标所花费的巨大心思和付诸的最大努力。

40、善待自己,不被别人左右,也不去左右别人,自信优雅。

41、人生只有创造才能前进;只有适应才能生存。

42、如果你向神求助,说明你相信神的能力;如果神没有帮助你,说明神相信你的能力。

43、你相信你行,你就活力无穷;你认为你自已不行,就会精神萎靡。

44、在人生中只有曲线前进的快乐,没有直线上升的成功。只有珍惜今天,才会有美好的明天;只有把握住今天,才会有更辉煌的明天!

45、远大的目标非常重要,一定要有成功的企图心,而且越大越好。

46、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47、有了梦想,就应该迅速有力地实施。坐在原地等待机遇,无异于盼天上掉馅饼。毫不犹豫尽快拿出行动,为梦想的实现创造条件,才是梦想成真的必经之路。

48、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49、运气永远不可能持续一辈子,能帮助你持续一辈子的东西只有你个人的能力。

50、为明天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要集中你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热诚,把今天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

51、一旦立下目标,不达目标绝不罢手,方可成功。

52、宁愿辛苦一阵子,不要辛苦一辈子。

53、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54、记住你的价值,它不因你的外观的不雅而贬值,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

55、每天只看目标,别老想障碍。

56、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57、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

58、永不言败,是成功者的最佳品格。

59、付出才会杰出。

60、没有退路时潜能就发挥出来了。

61、心存希望,幸福就会降临你;心存梦想,机遇就会笼罩你。 6

2、现在不玩命,将来命玩你, 现在不努力,未来不给力。 6

3、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生命;每一个人都拥有头脑,却不是每个人都善用头脑。 6

4、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

5、无人理睬时,坚定执着。万人羡慕时,心如止水。 6

6、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能坚持多久。 6

7、用心观察成功者,别老是关注失败者。

68、因为有悔,所以披星戴月;因为有梦,所以奋不顾身。 6

9、要成功,不要与马赛跑,要骑在马上,马上成功。 70、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常志,咬定一个目标的人最容易成功 [成功的名言] [成功失败的名言] [靠自己去成功] 。

71、人生,最宝贵的莫过于光阴;人生,最璀璨的莫过于事业;人生,最快乐的莫过于奋斗

72、生活总会给你另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叫明天。 7

3、只要瞄准了大方向,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才能够扫除挡在梦想前面的障碍,实现美好的人生蓝图。 7

4、健康的身体是实现目标的基石。

75、要跟成功者有同样的结果,就必须采取同样的行动。 7

6、有望得到的要努力,无望得到的不介意,无论输赢姿态都会好看。

77、成功的秘诀是努力,所有的第一名都是练出来的。 7

8、当你感到痛苦时,就去学习点什么吧,学习可以使我们减缓痛苦。

79、一生中你唯一需要回头的时候,是为了看自己到底走了多远。

80、不要放弃自己,勇敢地接受生命的挑战。有一天我们可以老死、病死、穷死,但绝不要允许自己失望而死,消极而死!

81、热情和欲望可以突破一切难关。

82、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那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

83、哪怕是最没有希望的事情,只要有一个勇敢者去坚持做,到最后就会拥有希望。

84、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但曾经尝试过,努力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

85、乐观的人能重整旗鼓东山再起,悲观的人因缺乏自信,往往一败涂地。

86、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不断地重复做。

87、一个人只有在全力以赴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 8

8、生活总会给你答案的,但不会马上把一切都告诉你。只要你肯等一等,生活的美好,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盛装莅临。

89、一个人的梦想也许不值钱,但一个人的努力很值钱。 90、永不放弃是你梦想实现的唯一秘诀。

91、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自已的目标和信念 [信念的名言] 。 9

2、人生就是生活的过程。哪能没有风没有雨?正是因为有了风雨的洗礼才能看见斑斓的彩虹;有了失败的痛苦才会尝到成功的喜悦。

93、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不是自己处境如何,而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处境。

94、实现梦想往往是一个艰苦的坚持的过程,而不是一步到位,立竿见影。那些成就卓越的人,几乎都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毅力。

95、真正能让你倒下的,不是对手,而是你绝望的内心。 9

6、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9

7、做正确的事,再把事情做正确。

98、你经历的所有的困苦都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是你要承担重任的先兆。

99、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100、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 [成功的名言] [成功失败的名言] [靠自己去成功] 的强烈愿望上。

第二篇:网络谣言的危害及治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用户的普及,我们很大的一部分生活融入到网络中,我们在网上购物、获取信息、咨询、娱乐等。网络同时也成为影响巨大的新媒体平台,网络迅捷、及时、简易等方面的特点快速促进社会信息的流通;但同时也导致网络成为滋生各种谣言的放大镜,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引起巨大的负面效应与危害。

同时,网络谣言还会损害公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近日,甘肃兰州出现食盐“涨价停产”等谣言,引发了新一轮抢盐风波。部分市民轻信谣言,开始大量购买食盐,很多商场、商铺的食盐被抢购一空。抢购到盐的人短期吃不完造成浪费,而真正需要盐的,尤其是一些餐饮机构,又因抢购买不到盐。陈柏峰说,“与事实偏差较大或完全相左的谣言谎话,借助网络和个别不负责任媒体的传播,很容易误导不明真相的网民,损害许多公众的利益。”

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传播,很大程度上是谣言的制造者利用了一些人的心理弱点。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天津社会科学院首席专家潘允康表示,有些人喜欢求新、求奇,常常抱着“别人不知道的我知道”的心态,以寻求刺激;有些人则是从众心理,“别人知道的,我也应该知道”;当然还有一些人的素质不高,缺乏基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即使有些谣言毫无逻辑、漏洞百出也信以为真。

潘允康进一步表示,有些网络谣言可称得上是“妖言”,极具蛊惑性和危害性。它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如同引诱人们吸食毒品一样,慢慢地让人“上瘾”,麻醉人的神经,扰乱人的生理功能,让人的心理也变得越来越不正常、不健康,进而破坏家庭、诱发犯罪,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正常秩序。 造谣传谣不是言论自由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授吴忠民认为,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政府应该以宽容、包容、虚心的态度,畅通社会公众正常的意见表达渠道,保障公民言论自由,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但是,社会公众在享受言论自由这一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公民义务,自觉抵制网络谣言,维护舆论环境,根除网络谣言存在的土壤。

夏学銮表示,网络虽然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载体和工具,但网络聊天还是要从人们的嘴里说出去,网页留言也要靠人们在键盘上敲打进去,一言一语都是人们思想的反映。虚拟社会依托现实社会而存在,虚拟社会的行为主体仍然是现实社会中真实存在的每一个人。因此,每个人在现实社会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并不会因为自己存在方式的变化而改变或消失。

针对“网络谣言也是言论自由的表现”这一观点,潘允康表示,首先,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自由应该是符合国情、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由,即使是在西方社会,如果有言论、谣言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会受到制裁。因此,网络谣言并不属于自由的范围。其次,自由应该是在既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内,享受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权利。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人的社会化以及取得公民资格的最起码条件,就是要遵守法律规范,正确处理社会关系,遵守道德底线、法治底线和事实底线。谣言往往都是有所指向的,无论是针对人还是事件的谣言,都难免会侵害他人的正当权益,危害社会公共秩序,因此,这不仅仅是违反社会道德的,也是违反法律的,不仅应该坚决抵制,而且应该受到相应的制裁。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支振锋认为,网络谣言不仅在我国出现,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亟待治理的问题,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对网络谣言免疫。他举例说,韩国数名艺人不堪网络谣言的压力而轻生;大地震后的日本,谣言90%来自网络。支振锋表示,“言论自由”不应该是网络谣言得以豁免的保护伞。从国际上来看,韩国和日本纷纷表示要出台相关法律来治理网络谣言,英国也试图以隐私等相关法律来揭开匿名这一“互联网斗篷”,美国则宣布“数字世界将不再是一个没有法律约束的疆域 铲除网络谣言需要全民行动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这是一个常识。随着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联系的日益密切,网络不再是虚拟空间,而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是现实生活的延伸。在互联网中活动的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能一一找到对应。恶意编造传播网络谣言,对现实生活造成的冲击真实可感,一点也不虚拟。

为此,吴忠民指出,应将遏制网络谣言在内的社会舆论监管纳入法治轨道,形成常态化的监管机制,依法加强互联网管理,依法追究网络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的法律责任。

南开大学法学院讲师向波表示,从法制建设角度来说,铲除网络谣言首先要界定网络谣言的概念、由谁来认定;其次,要健全法律,使得互联网信息相关的法律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规定相衔接,完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遏制网络谣言的滋生与传播。另一方面,也要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在互联网上倡导诚信意识。 徒法无以自行。支振锋表示,消除网络谣言,更要遵循法治的要求办事,尤其是当公民个人或者组织受到谣言的伤害时,应该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而如果造谣诽谤,网络谣言的始作俑者也要承担相应的民事、刑事责任,或者接受治安管理处罚。

除了法制建设外,政府的信息公开也是必要举措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莫纪宏表示,治理网络谣言,最有效的办法是让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真正有效地运转起来,让信息公开的速度大于谣言传播的速度,让谣言消失在“阳光信息”下,形成政府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防范网络谣言的制度壁垒。莫纪宏建议,首先,政府应当与主流媒体协作,建立防范网络谣言扩散的预防机制,建立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建立防范谣言扩散的预警机制;其次,应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动向,对可能成为谣言的虚假信息加以重点筛选,尽早采取措施来掌控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最后,当谣言在网络上泛滥,具有快速传播的特性时,政府应当及时有效地公开各种对澄清谣言具有重要作用的信息,让“信息公开”遏止“谣言扩散”。 专家们认为,网络世界是一种公共空间,治理网络谣言理应是一种公共行动,彻底净化网络空间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对待网络谣言,全社会应该同仇敌忾,达成零容忍的共识。”莫纪宏表示,谣言是社会公害,与每个人有关。一方面,要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民素质,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造谣可耻、信谣可悲”的共识,每一个公民都要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都要敢于辟谣,和造谣者针锋相对,不让造谣者兴风作浪、蛊惑人心。

许多专家表示,网站与媒体应该自觉承担铲除网络谣言的责任与义务。“为吸引眼球、抢占卖点,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但因此而忽视对信息发布的掌控,对虚假信息视而不见,对造谣传谣听之任之,那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上官酒瑞认为,“为了治理网络谣言,洁净网络空间,网站和媒体不能回避公共使命,应当积极担当责任,成为良好网络环境的守护者。这需要加强对各类信息的甄别和监测,尽最大努力对违法信息进行审核,对虚假信息有效过滤,对网络谣言及时删除。而且在谣言出现的情况下,必须积极发布辟谣消息,遏制谣言的放大和传播。”

现如今,网络谣言一词已经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们也基本都知道网络谣言将带来无法估量的社会危害,但是如何去辨别网络文章的真实性与否依然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通过各种办法去避免网络谣言的出现,减小网络谣言带来的危害。

网络谣言的出现将会带来一些很严重的危害:

1、网络谣言将会使和谐社会变得不和谐。当下,国家大力提倡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全社会范围内也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潮,但是网络谣言的出现却会将这一切打破,人们在谣言的影响下会对国家和社会产生负面情绪,从而使和谐社会的建设变得艰难重重,和谐社会也将变得不和谐。

2、将会扭曲网络的真正用途。网络在现代可以说是舆论传播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它应该是和谐健康言论出现和传播的重要平台,但是网络谣言的出现,使网络变成了谣言的滋生地和传播平台,这就从本质上扭曲了网络平台的真实用途。

3、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动荡。一些比较偏激的网络言论将会使人们得到一些错误的信号,产生一些反国家反民族的激进思想。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是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些网络言论将会造成社会环境的不稳定,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更有甚者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动荡。 既然网络谣言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危害,那么我们就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去将这些谣言扼杀在摇篮之中,将谣言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

1、在全社会范围为开展打击“网络谣言”的系列宣传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宣传让广大的人民群众了解网络谣言的危害以及如何辨别网络谣言和事实真相。

2、政府在各大主要的媒体及时的将社会上一些主要事件的真相进行公布。人们受到网络谣言的影响主要就是没有能够及时的了解到事实的真相,如果政府能够及时的将事实真相公布于众,必将使网络谣言没有立足之地。

3、各网站要建立严格的审核程序。网络谣言的出现也是由于各网站没有严格的审核程序,正因为审核程序的缺失,那些反动、消极的言论才能够出现在网络上。相信只要各大网站建立严格的网络审核机制,谣言必将会被扼杀在摇篮里。

4、国家要完善网络立法机制。现如今,法律就是一切行动的准绳,网络在现代是飞速的发展,但是网络立法却几乎没有,国家要尽快完善立法机制,约束网络上的一些不法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网络谣言的出现变成不可能。

网络谣言的出现产生了许多危害,相信只要大家能够立足于事件的真相,谣言必将不攻自破

要有效地遏制网络谣言的编造、接受和传播,首先要求网民要有自觉抵制的决心,要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清网络谣言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自己要自觉做到既不造谣、又不信谣、更不传谣。要把抵制编造和传播网络谣言提高到政治觉悟的高度上去认识,把它作为做人的基本素质。其次,要在立法上完善网络行为的法律制度。法律是避免人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重要手段,当然也是遏制网络谣言编造和传播的重要手段。虽然我国目前已有网络方面的立法,但是,由于立法往往落后于实践和其他种种原因的存在,网络立法还存在不少缺陷,还远远不能适应实践需要,所有,完善这方面的法律制度势在必行。三是政府要以新闻专业主义为准则,及时对错误的网络言行进辟谣。要针对虚假的突发事件言论、焦点问题、热点问题、敏感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和发布更正信息,用正确的信息抵制谣言,让广大群众即刻明确事件真相。四是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秩序,规范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监督和管理,严惩网络管理者玩忽职守行为。同时,加强网站自我教育、自觉管理、阳光服务的能力,提高网站识别、管理、惩戒网络谣言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将网络谣言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后,应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管理的创新。网络的最大特点是它的虚拟性,这就增加了网络谣言防控的难度,所以,建立网络筛选确认制度、评估制度、和信息处理后反馈等制度,对及时发现网络谣言、及时处置网络谣言作用非同小可。 一 加大舆情监督引导力度,快速反应,避免不良谣言传播。

对于网络中的热点问题,可利用网站的论坛、新闻、评论等及时披露信息,加强与公众的互动,正面引导网民的讨论,及时批驳带有恶意的造谣、攻击和污蔑,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导向作用,有效地管制网络公共空间。

政府、专家、媒体等公信力群体对谣言的快速反应和舆论引导对消除谣言解决问题显得至关重要,必须及时辟谣,将事实真相公布于众,以科学的、权威的声音,让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谣言消弭。信息公开的程度与公民对公信力群体的信任程度成正比。一些谣言之所以能够得逞,或者在极短时间里演化成现实灾难,一定程度上与平素发布的信息信任度不足不无关系。假如这些媒体平素的做法常失信于民,在遇上重大危机或灾难时,社会人心必然轻易浮动。

二 健全网络法制规范,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和法制意识。

制定必要的网络法制规范,将有关违背道德底线、侵犯基本人权、恶意扰乱社会的非法行为,纳入法律追究范围,明确法律责任和追究程序,让现实社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准则在虚拟的网络中得以延伸和遵守。现代法治社会,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虚拟世界,负责任的公民都应有科学精神和法制意识,因为尽管网络是虚拟的,但责任却如影随形,是实实在在的。

第三篇:法律上对于谣言的处理

政府不是“真理府”

杨支柱

最近“谣言”似乎特别多,各地警方对“谣言”的惩治也似乎越来越频繁,自今年六

月以来媒体报道的就有: 5 月31 日,“站在墙头等红杏”在温州某网上论坛转贴“抢劫不 如去炒股——市公安局宣”的横幅图片,并自称是自己开车经过瑞安塘下罗凤花园时所见, 被温州警方治安拘留(温州网2007 年6 月2 日);太湖蓝藻污染期间,无锡市民丁某自5 月31 日起向130 余人散发“太湖水致癌物超标200 倍”的手机短信,受到无锡警方治安拘 留(新华网南京6 月6 日消息);黄、萧、蔡三人将今年3月19日至5月31日广东信宜 市共发生的6宗歹徒强拉妇女上车抢劫强奸的案件“制作”成“奸杀女生、盗卖器官、凌 迟同胞”等谣言在网上传播,受到治安处罚(新快报7月7日);四川广安3 名男子7 月5 日在汽车站附近闲谈,捏造“公交车翻到渠江大桥河里”的事实并被他人广为传播,导致

32 市民争先恐后到渠江大桥观看,被广安警方处以治安拘留(华西都市报2007 年7 月18 日); 7 月18 日济南暴雨之后,网名为“红钻帝国”的某婚纱影楼员工李某在某网络论坛大量跟 贴称济南银座购物广场淹死了人,被济南警方治安拘留(齐鲁晚报2007 年7 月24 日)⋯⋯ 对“红钻帝国”的拘留侵犯了她的言论自由,对无锡丁某的拘留侵犯了他的通信秘密 和通信自由,这样的批评是无力的。事实上受到拘留行政行为更直接侵犯的是他们的人身 自由,虽然法学有理由批评不经司法程序剥夺人身自由的立法,犯罪嫌疑人却不能以刑罚 或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侵犯他的人身自由作为自己的辩护理由。自由有它的界限,言论自由 并不例外。一种言论如果足以侵害他人的权利或公共秩序,它在法律上就不再属于表达思 想的言论,而转变成了足以造成他人或社会损害的“行为”。诽谤、侮辱、煽动**、教唆 杀人都是以“言论”形式从事的违法行为甚至严重犯罪行为。“因言获罪”之言有它特定的 含义,就是表达思想的言论。在现在这个自动化时代,利用职权动动键盘就可能贪污成百 上千万元,总不能因为这种贪污行为是用敲键盘的形式完成的,就把它等同于我现在同样 以敲键盘形式进行的言说吧?所以得先证明警方对“红钻帝国”和无锡丁某的拘留是错误 的或违法的,然后说有充分的理由说警方侵犯了他们在自然法或实在法上的言论自由、通 信自由。言论自由的原则代替不了对具体情景的分析,正如“人身自由”的盾牌不足以对 抗杀人、放火的指控。

本文不打算探讨言论自由与个人权利的冲突及其所产生的赔偿问题,只探讨公共秩序 对言论自由的限制,并对上列谣言治安案件逐一做出自己的分析。 言论自由与信息真伪无关

关于应受处罚的谣言,我国法律有两处规定:一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

一项“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一是“刑 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第一款“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 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 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

由此可见:“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就要受处罚,不一定以散布 谣言为手段;而谣言如果不足以“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则不应该 受到治安或刑事处罚。是否已经或足以扰乱公共秩序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而不是所散布 的信息的真伪,才是处理谣言案件的出发点。现场煽动**的罪行远比散布谣言严重,总 不能说因为煽动是假的所以才应该受到惩罚吧?煽动一般使用的是祈使句,何来真假之 分?散布他人隐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则恰恰因为所散布的信息是真的。所以言论自由的 界限,只能是他人的权利或公共秩序,与言论所承载的信息的真假无关。

那么为什么“治安管理处罚法”要规定“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才受处罚,而不规 定“散布言论”扰乱公共秩序应当受处罚呢?因为揭示真相而能够扰乱公共秩序,必定是 有重大的灾害或危险即将或已经来临,需要警告人们躲避或迎战。例如电影院里失火,有 人大喊“失火了”,结果观众逃离过程中发生拥挤踩踏事件导致数人受伤、一人死亡,这危 害还不大吗?但是这总比没人警告导致更多的人烧死在电影院里好得多。政府不是上帝, 它关心的不应当是真理而应当是公共利益。不实言论虽然带来了或可能带来混乱,但是如 果因为它而避免了或可能避免另一种更严重的损失,依照同样的逻辑也不应受到惩罚。当

33 言论带来比较复杂的后果时,是否扰乱了公共秩序应该计算受它影响而产生的正、负公共 利益的总和。

强调谣言所带来或可能带来的后果,是为了免于不必要的甚至危险的真假判断,并不 是要求言论者对于谣言所带来的一切后果负责。违法行为发生后如果受害人能够采取措施 避免的损失的发生或扩大而未采取,则相应的损失不应由侵权人承担。造谣者散布谣言后 政府能够采取措施而未采取措施导致的损害,是不应该由谣言发布者承担的。

基于保护言论自由的需要,判断一种言论是否扰乱公共秩序,应该采用“明显而紧迫 的危险”标准;因为允许政府因不明显的危险阻止或惩罚言论将使言论者发表任何言论都 胆战心惊,而非紧迫的危险是政府有时间采取措施避免的。

一个谣言是否有“明显而紧迫的危险”,跟国民的敏感神经有关。譬如在那些双方斗争 激烈的村委会选举或业主委员会选举中,如果谁在一方群众经常光顾的论坛或博客上散布 对方打死、打伤自己人的谣言,的确是有可能引起械斗的。凡文明国家惩治扰乱公共秩序 的谣言时都必须坚持“明显而紧迫的危险”标准以保护言论自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国 处理同样的案件都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因为同样的言论在不同的国家危险程度是不同的。 有证据未必是真相

凡是突发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发生后能逃离的人已经逃离,则无论怎么夸大损失都不 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即使人们正在逃离,只要不在灾难或事故现场煽动,仅仅用键盘或 手机短信也不足以扰乱公共秩序,很难想象急于逃命的人还有闲心看“掌中宝”或手机短 信。“红钻帝国”在人们早已逃离灾难现场后通过互连网发表言论,就算是故意造谣说银座 购物广场淹死了几千人,都不会增加一个任何人命和财产的损失,更不可能让老天爷再在 济南下一场灾难性的暴雨。因此“红钻帝国”不仅事实上没有扰乱公共秩序,而且也不可 能扰乱公共秩序。

夸大灾情当然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更多的人更大的心灵痛苦,但是扰乱公共秩序显然不 包括增加人们的心灵痛苦在内;否则播放一部感人的爱情电影,都可能被警方以扰乱公共 秩序的名义拘留。

警察属于公安局,不属于“真理局”,灾难或事故面前警察首先应当关心的是一种行为 是否足以危害公共秩序尤其是公众安全,而不是一种言论中是否含有虚假的成分。

警察不属于“真理局”,政府也没有能力扮演“真理府”。据新华网济南7 月21 日电, “7 月18 日,济南市遭遇罕见大暴雨,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9 日凌晨的灾情 统计显示,共有22 人遇难,6 人失踪,142 人受伤;19 日上午,因灾死亡人数上升至25 人, 失踪人数减少为4 人,受伤者升至171 人;19 日晚上的灾情统计显示,济南市因大暴雨死 亡的人数达到26 人,另有6 人失踪,171 人受伤。”这说明政府对灾情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 的,时至今日,也不见济南当局告诉我们那失踪的6 人到底是死是活。这并非济南市政府 的能力问题,即使发达如美国,对“卡特里娜”飓风死亡人数的统计也由最初的513 人、 657 人不断增加至1209 人(由于本人搜集信息不全面,不能保证后来没有再增加)。由于人 类认识固有的局限性,在大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发生后较短的时间内,有证据的,未必

34 就是事实真相;无证据的,未必就不是事实真相。既然如此,判断人们传说的死亡人数是 否谣言的标准是什么?如果连判断标准都没有,却以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名义把 人拘留,不但无助于人们掌握真相,相反只能让人怀疑警察要以杀鸡告猴手段阻止人们揭 示真相,掩盖灾难的严重程度或官员的失职。

在中国各地政府总是习惯性地低估灾情时,民众“夸大灾情的谣言”传播往往被随后 增加的灾情统计证实,引起媒体和中央政府的重视,最后导致中央政府直接救灾或督促地 方政府加大救灾力度,多少起到了“亡羊补牢”的作用。而“谣言”稍有不实,其制造者 或努力传播者却可能因此而失去自由。在中国,公共秩序常常被灾害或事故地的政府歪曲 成地方形象和官员政绩。

适当地夸大可以引起政府对灾难的重视,有利于救灾、救济工作的及时开展。个别人 在灾难现场外捕风捉影无限夸大灾害结果也不会形成实质上的危害,因为足以影响政府行 为和公众心理的社会舆论并不是个别人的言论所能左右的。 公众不是弱智或文盲

无锡警方对丁某的拘留与济南警方对“红钻帝国”的拘留本质上属于同一性质的事件, 都是灾害或事故已经发生后告知他人自己对灾情的估计。

稍有不同的是,济南暴雨之后夸大灾难后果还可能增加人们的心理痛苦,而无锡丁某

的短信甚至不会在收信者中造成更多的心理痛苦或恐慌。中国民众早已习惯了政府官员“用 证据说话”缩小灾情,面对自来水刺鼻的腥味,很少有人会真的相信政府发言人关于水质 没有生化和毒理变化的宣言。同样很少有人会真的相信一个并非专家的亲友或来历不明的 陌生人对“太湖水致癌物超标200 倍”的断言。绝大多数民众并不是弱智,作为正常人他 们会很自然地把“太湖水致癌物超标200 倍”理解成“太湖水污染严重,不能喝”。而太湖 水那段时间确实污染严重,喝不得。如果是这样,丁某所发短信不就成了有事实根据的善 意警告吗?判断一个“谣言”是否已经造成恐慌,最好的指标当然是看收听者的行为有什 么改变。而在一个“谣言”事实上没有引起收听者外在行为改变的情况下,要判断它是否 可能引起收听者心理上的恐慌和行为上的改变,当然应该尊重收听者对该“谣言”的通常 理解。无锡警方并未通过调查得出收听者对“太湖水致癌物超标200 倍”的通常理解,却 指控丁某的“谣言”造成了市民很大的恐慌,这是明显的武断。警方凭什么断定民众读了 “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诗句都会信以为真?

何况,正如民众的心灵痛苦不属于公共秩序一样,民众的心理恐慌同样不属于公共秩 序。只有当心理恐慌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如奔逃、哄抢或暴动时,引起恐慌的言论才扰乱了

公共秩序。试问散布“太湖水致癌物超标200 倍”的“谣言”,有多大的可能引起人们奔逃、 哄抢或暴动呢?

“犯罪黑数”与“瘟疫黑数”

信宜三网民因传播“夸大”的犯罪信息导致当地人心惶惶而受到治安处罚,是谣言案 中的另一种典型,案子不少。散布类似这类谣言而没有受到处罚的就更多,许多人都曾传 播类似的不知真假的小道消息,提醒亲友注意安全。

35 关于犯罪嫌疑人尚未抓获的犯罪行为及其后果的小道消息跟前几类谣言不同的是,它 不像前几类谣言那样是单纯描述和评价已经发生的事,它通向未来,能造成恐慌并改变人 们的行为;但是它不会增加犯罪的危险,只会增加对这种客观存在的危险的防范。防范自 己被犯罪行为侵犯当然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但是这种防范增加了防范者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后者显然具有更高的价值。

对有关犯罪信息添油加醋进行传播最大的危害,也就是提高恐慌程度导致过度防范。 但是否过度防范其实也是找不到标准的,因此很难说“谣言”导致过度防范造成了他人的 损失。 已经发现并查实的案件,并不等于全部实际发生的案件,甚至不等于被抓获的罪犯 实际所犯的案件。这些不能进入政府视野的犯罪被称为“犯罪黑数”。李克杰认为,对“犯 罪黑数”的推测出自追求真相的愿望,不能说是传播谣言(李克杰:《推测犯罪黑数≠传播 谣言》,检察日报2007 年7 月11 日)。我想补充的是,普通民众不是法律人、新闻记者或 语文老师,他们对犯罪黑数的推测往往使用肯定的语气或编故事的形式,但这并不影响所 谓“谣言”的推测本质。小道消息不同于权威信息的地方就在于,我们只是在消息内容与 自身有利害关系时“宁信其有”,有备无患,好心地提醒亲友,其实是并不确信的。认定谣 言扰乱社会秩序不能建立在把听众或读者当傻瓜的认识基础上。

由于“犯罪黑数”的存在,甚至凭空杜撰一个“已经发生”的犯罪案件来提醒人们加 强防范,也同样起到“恐慌换安全”的作用;只要不报假案,就不大可能扰乱公共秩序, 于听信谣言的人也未必不是利大于弊。

必须强调的是,虚构一个或若干已经结束的犯罪案件与在公共场所面对公众谎称附近 某地正在发生暴力犯罪是完全不同的,后者造成的恐慌要大得多,而且会导致警察立即出 警,足以扰乱公共秩序,甚至可能触犯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的“故意传播编造的恐怖 信息罪”。

萨斯、霍乱、鼠疫等瘟疫虽然从来源上讲一般属于自然灾害,但瘟疫肆虐期间对萨斯、 霍乱、鼠疫等疫情的夸大性质上却跟夸大犯罪信息属于同一类型。瘟疫就像没有归案的连 环杀手一样具有进攻性,这种进攻性会导致疫情不断突破政府“有事实根据”的报告,对 被遗弃或隔离的恐惧还导致患者的隐瞒,因此政府的疫情统计特别需要“谣言”来平衡舆 论才能接近事实真相,提醒人们保持足够的防范意识。我认为“瘟疫黑数”是存在的,而 且通常比“犯罪黑数”还要大。

不过“瘟疫黑数”虽然在瘟疫爆发时可能比“犯罪黑数”还大,却不像“犯罪黑数” 那样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传播杜撰的瘟疫谣言引起的恐慌是有害无益的,而且通常比发生 一件罪案引起的恐慌大得多,几乎必定引起听信者行为的极大扭曲,应当认定为扰乱公共 秩序。

要当心文艺创作被当作“谣言”处罚

“抢劫不如去炒股——市公安局宣”最初出现在深圳某网络论坛上,深圳警方虽然否

认了它的真实性,但是似乎并没有想到要抓人。“站在墙头等红杏”把它转到温州的论坛上 并自称是亲眼所见,结果却被温州警方给抓起来了。可见不同地方的警方对这样的“恶作

36 剧”会不会扰乱公共秩序,是有不同看法的。

正常人大概没有几个相信“抢劫不如去炒股”是公安局张贴的宣传横幅。非要把“抢 劫不如去炒股——市公安局宣”当作谣言,它也是一种无害的谣言,类似于歌谣、民谣那 样的谣言。它是一种幽默,或者是一种讽刺。它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如果所有的人说 话、行事都像写学术论文那样严肃,这个世界会多么乏味!一个谁都认为是谣言的谣言, 只能引起人们开心的一笑,是不可能改变人们的行为扰乱公共秩序的。即使某些欠缺幽默 感的人把“抢劫不如去炒股——市公安局宣”当了真,市公安局也不会受到什么实质损害, 公共秩序更不可能因此而被扰乱。民众怎么可能会因为公安局玩了一把幽默而采取过激行 动呢?如果所有这样的小玩笑都要抓人,那么愚人节那天就算把所有的监狱、看守所都腾 空了专门关押“造谣”者,恐怕也关不下。 惩治真谣言也尴尬

这里所谓“真谣言”,指已经扰乱公共秩序或足以扰乱公共秩序的谣言。它具有三个特 征:纯属杜撰,并且能让相当数量理智正常的成年人相信,已经扰乱或足以扰乱公共秩序。 7 月5 日四川广安的“公交车坠江”谣言就是一个真的谣言,不过该案中三位摩托司机 因“散布谣言”而被拘留却是飞来横祸。据新浪网转载的华西都市报7 月18 日《3 名男子 捏造公交车坠江谣言被拘留》一文报道,他们造谣的经过是这样的:

消防车拉响警报器,经洪洲大道快速驶过广安汽车站出站口时,在此候客的摩托车驾

驶员刘某说:“哪里烧起来了?”摩托车驾驶员黎某接着说:“哪里是烧起来了,是大桥那 里撞车了!”另一摩托车驾驶员彭某说:“是公共汽车被撞了,撞到大桥下的河里去了!”当 时出站的旅客很多,这一虚构的事实很快传遍了广安市。

刘某见消防车经过,问了一句“哪里烧起来了”,居然也被以散布谣言的名义抓起来, 岂非比窦娥还冤?黎某、彭某看到消防车不回答哪里着火,却瞎编一个撞车坠江事件,也 让人怀疑他们精神是否正常。如果他们精神正常,那么极可能的真相是:黎某和彭某先从 别人那里听到了渠江大桥撞车和坠江的消息,他们只是在三人闲谈中重复了一遍自己所听 到的虚假信息而已。此二人既非谣言的制造者,也未面向公众散步谣言,不过是私下谈话 传递了谣言信息,这样的传谣者在当时当地成千上万,抓得过来吗?只单单把他们抓起来, 公平吗? 报道中一句“广安市委书记王平批示严肃查处谣言散布者”,让我们对事件的真相能够 做出更合理的猜测。真正散布谣言的很可能另有其人,选择汽车站除了因为那里人多外, 还因为从那里可以坐汽车迅速逃离或者让警察相信他已经逃离。既然书记要求严查,汽车 站这样一个人员流动迅速的地方又难查,那么抓经常在那里拉活的摩托司机做替罪羊就是 再自然不过的了。在汽车站、火车站这种地方,一旦司机承认了自己曾经传递过谣言,再 要想证明他自己也是因为听信了旁边的陌生人的话,那比登天还难。由于传谣者众,这几 位司机被抓,与其说是因为他们曾经传谣,毋宁说是他们比较诚实,老老实实地回答了警 察的提问。 结束语

37 网络和手机短信谣言因为远离事件现场,即使具有明显的危险也未必紧迫,一个高效

而受公众信赖的政府通常是有时间、有能力及时公布官方信息澄清事实真相的。而广安“公 交车坠江”谣又提醒我们:最具危险性的现场谣言,由于口头言论不会留下物证,恶意造 谣者往往又早已逃之夭夭(他们具有更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传谣的惩治很可能落在众多 传谣者中那些诚实地回答了警察询问的人身上。所以防止谣言扰乱公共秩序主要应该依靠 政府及时的信息公开,并提高自己的公信力。而滥用人身强制手段查禁“谣言”,却往往进 一步降低政府的公信力,人们会怀疑政府不让人说话到底想掩盖些什么。尽管如此,依法 惩治具有明显而紧迫的危险的谣言仍然是维护公共秩序所必要的,而且减少谣言也可以降 低政府阻止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成本。__

第四篇:国外是如何治理网络谣言的

原标题:国外如何对付网络谣言?

“总统遇刺”谣言出现后,美国相关部门马上发布奥巴马活动图片,让谣言不攻自破。不乏粉丝和追随者的网络红人“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因涉嫌犯罪被依法刑拘。在互联网环境更为成熟的美国,网络谣言是否也能够兴风作浪?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社交网站推特上,谣言可能更易被转发或受到关注。“网络谣言”的危害对于包括互联网在内的许多行业来说几乎是致命性的,对此,各国都在加紧制定法律法规,想办法制止网络谣言的传播。

美国相关法律法规130项,监督机构繁多

在大多数国家,宪法赋予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的言论无所约束。一旦影响他人正常生活,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就应受到法律严惩。在治理网络谣言问题上,美国毫不手软。

美国治理网络谣言的措施可分为立法、管理和技术三个层面。在立法方面,美国先后通过《联邦禁止利用电脑犯罪法》等130项法律法规,规范互联网传播内容,并逐渐加大法律监管力度,对包括传播网络谣言危害国家核心利益、煽动诱导犯罪、损毁他人名誉、侵犯隐私、色情侵扰等行为追究责任,严加惩治。

美国国防部、国土安全部、联邦调查局等部门均设有网络安全监管机构。奥巴马担任总统后,成立了白宫网络安全办公室。美国联邦政府多个部门则通过设立社交网络监控中心等措施,对网络论坛、博客、留言板等进行常规监控。据《北京晚报》报道

日本匿名不等于放任

日本政府目前虽然没有实行网络实名制,但对于网上各种有害信息并没有放任不管。

日本2002年就开始实施《提供商责任限制法》。根据这部法律,若网页或BBS上传播的信息对他人名誉等造成了侵害,受害者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公开信息发布者的名称、住址、电子邮件地址及相关IP地址。根据日本2004年10月

修订的一部法律,如果网上传播的信息造成重大人权侵害,法务省相关机构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删除这些信息。

针对如何处理BBS等刊登的集体自杀信息,日本4个电气通信业团体2005年10月也通过了一项行动指南,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商在警方要求公开自杀预告信息发布者的姓名、住址等资料时应遵循的原则和应履行的手续。

正是因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日本网络上虽然匿名用户占主流,但网络空间仍然比较有序。据新华社

韩国定期进行集中治理

随着网络的高度普及以及社交网站的风靡,网络谣言成为困扰韩国政府的一大难题。

从2008年开始,韩国警方开始对网络传闻和恶意回帖定期进行集中治理,对经常性、恶意性回帖发布者实施拘捕调查。调查对象为以下几类:曾经针对个人或集体散布谣言者,恶意回帖者,通过通知栏、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进行胁迫、造成恐慌和不安的网民等等。

欧洲设立举报热线,法律更具体

据西班牙媒体报道,近年该国“互联网观察”网站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西班牙是世界上第一大网络谣言生产国。在报告所分析的100个谣言中,有70%出自西班牙,谣言大多是通过电子邮件传播。

面对来势汹汹的网上谣言,欧盟采取的是对网络和内容分别监管的原则。在对内容的监管上,欧盟设立了“欧盟网络热线”。公众可以通过热线举报非法内容,热线再将收集的信息报告给各主管部门进行处理。目前,“欧盟网络热线”已经覆盖了24个欧盟国家,并实现了资源数据的共享。

在此基础上,欧洲国家大都通过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惩治网络谣言。德国法律规定,在网上传播恶意言论、谣言等都属于非法。瑞典相关法律规定,互联网服

务提供商和论坛版主必须监测、封存并消除涉及造谣、诽谤、煽动的内容,否则要负刑事责任。在英国,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在法律上要对托管服务器上的内容负责。法国在打击网络谣言的同时,广泛开展网络文明教育。法国教育部向教育系统推荐使用含有内容过滤功能的服务器,免费提供内容过滤软件,设立专人监控的校园网。据《世界新闻报》报道

案例解析1.网络谣言逼死15岁少女

对策:力推实名制加强网络管理

2010年,年仅15岁的美国马里兰州少女菲比·普林斯因遭受网络谣言中伤而自杀身亡。此前,普林斯的同学曾在脸谱等社交网站上散布大量谣言,并对她进行了长达数月的人身攻击。

事件发生后,散布谣言的学生受到处罚,脸谱也开始力推实名制加强网络管理。

2.“奥巴马遇刺有生命危险”

对策:不迷信删帖子,尽快破解流言

“奥巴马遇刺,两处枪伤,足以致命。”2008年7月4日凌晨2时左右,一个名为“福克斯政治新闻”的微博账号发布了这条惊人的消息。据悉,福克斯新闻网通常经由名为“福克斯政治新闻”的微博账号发布政治类新闻,在网络上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权威性。因此这条总统遇刺的爆炸性新闻迅速引来上千名网友围观。

谣言产生后,美国有关部门迅速行动。两小时后,美国特勤处清理了消息源,福克斯新闻台当天夺回了被黑客入侵的“舆论阵地”。白宫迅速作出了回应,发布了关于奥巴马的一系列即时报道。消息迅速出现在各网站首页,谣言不攻自破。

一般情况下,对于满天飞的谣言,美国网络安保部门不会用简单的“删帖”来解决。因为“删帖”不仅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时也没有那个必要。从“总统遇刺”谣言可见,美国对网络谣言的管理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击退网络谣言,尽快披露真相似乎效果更好。据《世界新闻报》、《北京晚报》报道

专家观点

法律莫成为治理网络谣言的短腿

近年来,微博的悄然走红,给谣言的制造和传播插上了“加速器”,穿上了“隐形的外衣”。当下决心动用法律手段来惩治愈演愈烈的网络造谣行为时,却发现存在着一些司法障碍,诸如制裁谣言的罪名体系滞后、网络造谣的入罪标准、刑事制裁与行政防控的结合难题等。正在参与一个治理网络谣言课题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龙凤钊认为,治理网络谣言一方面要强调法律,另一方面也要网民言行自律,提高网民和网络运营者的法律意识和文明素质。

治理网络谣言,龙凤钊用防、禁、管、导四个字进行了概括。他说,预防、禁止、管理、引导是治理网络谣言的重要方面,由于目前造谣、传谣的违法成本过低,并且大量网络造谣行为在事后没有能够进入到司法程序中进行查处和制裁,无法对网络造谣、传谣者形成有力的威慑。

网络谣言具有很大的迷惑性,除了引发社会恐慌、扰乱社会秩序,还有可能对特定群体或者特定行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即使辟谣之后仍然难以解除危害。龙凤钊说,在网络谣言治理过程当中,首先面临刑法规定上的问题,我国刑法规定危害公共安全罪多指实体行为,对于网络谣言这一虚拟行为,应出台相关法律规定予以界定。据新华社

数字

32%

32%的美国青少年曾有过被人在网上散布谣言、未经允许公布私人电子邮件、收到威胁性信息、未经允许上传令人难堪的照片等经历。

1130万

2006年美国一女子因在网上被另一名女子称为“骗子”、“行骗大师”且持续时

间达十个月之久,于是起诉对方诽谤罪,获赔1130万美元。

130

美国国会及政府各部门先后通过130项相关法律法规,对包括谣言在内的网络传播内容加以规制。

70%

据西班牙的调查,西班牙是世界上第一大网络谣言生产国。在报告所分析的100个谣言中,有70%出自西班牙。

各国要点

●新加坡

媒体发展管理局适时查处谣言,直至以诽谤罪起诉。

●美国

130项法律、法规规制网络传播内容。

●印度

散布虚假、欺诈信息最高可判3年有期徒刑。

●英国

在社区设立谣言控制中心或咨询中心,破解流言。

●西班牙

培训“抵制谣言代理人”,向社区邻里传播真相。

●韩国

《电子通讯基本法》严惩危害公共利益的虚假信息散播者。

●日本

总务省通过行业协会发布防止谣言传播指令。

●澳大利亚

网络服务提供商签署协议,保证不传播谣言。

●法国

网民和记者成立辟谣网站,提供真实信息。据《人民日报》报道

第五篇:网络谣言的形成与应对专题

网络谣言的形成、特点与应对

一:概述:

现在的我们已经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的速度、广度和之前相比可谓判若云泥。网络作为一个自由发表言论的平台,由于不可控制,也成为了许多网络谣言的散播途径,时常引起不了解真实情况的网民的激烈争论,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等。

国内学者王国华等认为,网络谣言可定义为在网上生成或发布并传播的未经证实的特定信息。根据上述定义,谣言没有真假之分,因为是未经证实的信息,所以无法确定真假。网络谣言与传统谣言的不同在于传播的媒介是通过网络平台,这也使得它的产生、发展、影响与解决应对措施有许多与以往谣言不同的地方。

二、网络谣言的形成与发展

网络谣言可以看作网络舆情热点中的一种,它也有从起始、高潮到波动、消亡的基本发展阶段。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 往往源于某些事件或问题的发生, 也就是以某些具体的对象为依托。网络舆论热点形成后, 由于网民的情绪、意见等不断高涨, 使热点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 影响越来越大, 进而吸引更多的网民关注网上热点。这种高涨的态势根据热点问题受关注的程度, 网络舆情热点的发展过程并非总是直线式的上升或下降。某些时候, 它会呈现出波浪式发展的轨迹, 即发展到一定高潮后, 会经历一定时期的萎缩或沉寂, 但进而又出现新高潮, 这样的波动过程甚至可能反复数次。舆情波动之所以产生,往往是由于在舆情热点发展的过程中, 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热点持续一个时期后, 逢新的事件涌现并产生新的刺激, 多数网民就会自动转向新的目标。于是, 原来的热点舆情便慢慢冷却, 最终沉寂下来。当然, 依照舆情自身的变动规律,那些影响深远、关系重大的事件对网民的刺激和引发的舆情, 只能说是“阶段性沉寂”, 一旦有新的诱因关联性的事件发生, 极有可能被网民旧事重提, 再度成为热点。

网络谣言主要通过电子邮件、新闻组、即时通讯、电子公告牌、博客和其他社会性软件(QQ、微信、微博等)等来传播。而且社交软件中的传播,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使得它传播的谣言更具有“可信性”,这里是说由于社交软件联系的大多是关系较为亲密的人,因而更可能被接受、传播。

三、网络谣言的特点

网络谣言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虽然与传统谣言的本质相同,但它具有如下特点。

( 一) 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传统谣言一般在人群中通过口头传播,其影响范围较小。而网络谣言的电子传播方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得谣言能在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就可以形成几何式的增长,甚至演化成规模庞大、跨越国界的谣言。

( 二) 网络谣言的传播渠道多。与传统谣言“点—点”或“点—面”的双重传播模式不同,网络谣言借助于博客、贴吧、微博、微信、论坛、短信等网络平台。接受者往往在短时间内从多个渠道获得相同的信息,强化了谣言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增加了接受者成为下一个传播者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剧了谣言的扩散。

( 三) 网络谣言的传播具有互动性。在网络中,每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编辑者或发布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网络谣言借助微博、论坛等互动平台进行传播,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与谣言有关事件的信息挖掘活动,使得围绕谣言事件的新闻源越来越广,并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形成一个持续的连锁反应。网络谣言不同于传统谣言的以上特点,决定了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性比传统谣言危害范围更广,后果更严重,应采取措施进行规范。

四、网络谣言的扩散因素

谣言的传播是一个信息扩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创造和变异的过程。网络谣言的扩散是由造谣者、传谣者、网络媒介和政府等多个主体的行为因素共同促成的。

( 一) 造谣者的情感宣泄和别有用心。这是从传播源的角度看网络谣言的产生。任何谣言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一方面,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很多人对就业难、贫富悬殊等社会现象不满,网络平台为人们发泄不满情绪提供了安全的出口。另一方面,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也利用网络平台刻意制造蛊惑人心的谣言,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恶毒攻击他人乃至政党和国家。

( 二) 受众的识别能力差和从众心理。这是从受众的角度看网络谣言的散播。一方面,由于教育背景、职业等方面的差异,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网络素养存在差距。我国网民结构存在低龄、低学历的特点。另一方面,网民存在普遍的从众心理。当谣言发生时,许多人会丧失理性判断,夹杂着心中的不满而选择随波逐流、跟风造谣。即使少数人坚持真理,也会被绝大多数非理智的声音洪流所淹没。

( 三) 网络媒介的“不守门”行为。这是从传播媒介的角度看网络谣言的散播。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大师库尔特·勒温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守门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在传统新闻媒体中,“守门人”对消息可靠性的把握和可传性的选择是比较严格的。网络媒体通常把时效性放在首位,而在一定程度上不注重对新闻内容的“把关”。更有一些网站在竞争压力面前往往不顾事实,利用人们对新、奇、特消息的兴趣编造谣言提升点击率。

( 四) 政府“发言人”危机处理能力不足。这是从整个传播过程而言的。很多时候,政府出于维护政绩或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考虑,选择集体沉默或是掩盖事实真相,试图稳定局势。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急于探求真相的公众就会从其他渠道获取相关信息,这就使谣言有了可趁之机。政府事后对造谣者惩处不力,在实际执法活动中,政府对造谣者很少使用刑事处罚,多采取罚款、拘留等治安行政处罚,更多时候对造谣者不予处理。

五、网络谣言处理中的不足

(一)、网络各论坛在舆论引导中的不足

除了主流的真实性与全面性外, 网络舆情虚虚实实, 情绪化表现突出, 网络舆情热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某些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 众多网友在网上会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一些网上发言缺乏理性, 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 甚至有些人把互联网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由于网络信息发布的便利性, 以及网络信息审查与传统媒体的信息审查存在巨大的差异, 导致网络上虚假信息发布非常容易。。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网上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变得非常复杂。西方反华势力大肆利用互联网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 进行舆论渗透和文化入侵。

(二)、我国对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不足

我国《刑法》未能充分认识到网络谣言远远大于传统谣言的社会危害性,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之间存在脱节,刑罚制度不完善,客观上纵容了网络谣言。现行诉讼制度对网络谣言受害人不利。网络实名制治理网络谣言效果不彰,为了应对网络匿名所带来的违法信息泛滥的问题,政府在手机、微博、论坛等平台网站开始推行实名制。但据中科院的调查结果显示,34%的受调查者认为实名制防不了“小人”,治标不治本,最终走不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怪圈”。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在面对危机事件时,政府官员往往倾向于不公开信息,在澄清网络谣言方面显得犹豫不决,吞吞吐吐,错过应对网络谣言的最佳时机,损害政府公信力。

六、网络谣言的应对措施

(一)网络舆论方面

1. 及时捕捉网络舆情热点, 增强对有关热点的预见性。通过对网络舆情形成发展规律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网络舆情热点的出现是有规律的, 也是能够预测和把握的。因而, 我们要善于将小事件放到大背景下观察,提前预测, 增强对有关热点的预见性。

2. 以重大突发事件为契机, 争取舆论引导“第一落点”。在今天多元化的大众传播环境里, 信息不透明、不公开在网民心目中就极易被认为“有猫腻”, 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网络媒体要利用网络传播快捷性特点, 发挥自身优势, 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 及时与相关部门主动沟通, 力争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 及时发出正面声音。

3.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以正面舆论压倒负面舆论。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新阵地和舆论斗争的新领域。网络宣传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 4. 推动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良性互动, 相互放大正面舆论。网络舆论既引发自传统媒体, 又集中和放大传统媒体舆论。传统媒体本身所具有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可靠性, 可对网络舆论进行选择、过滤、放大, 调控网络舆论的导向。

5. 培养网上“意见领袖”, 引导网民自我教育。“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 又称舆论领袖, 通常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 既非选举产生又无名号的人。例如当前微博中的许多公安部门的官方微博等等。

(二)网络舆论方面

1. 完善造谣、传谣行为的刑事责任制度,提高法定刑

2.完善诉讼制度,允许谣言受害人根据造谣者、传谣者的注册账号先行起诉 3.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扩大信息公开范围,提高信息公开质量 4.提高执法力度和效率,建立日常执法长效机制

上一篇:优秀作文开头与结尾下一篇:优秀政协委员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