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

2023-03-22

第一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

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产业体系

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关键是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发展方式转型,加快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体系。具体来说,可以从五个角度理解和把握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实体经济是现代产业体系成长的沃土。只有植根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强大的工业基础之上的现代产业体系,才具有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二是结构优化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根本特征,这包括三次产业比例协调,轻重工业比例合理,行业内部构成合理,也包括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区域布局合理优化;三是创新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力量;四是绿色低碳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要求,现代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特点,促进产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应当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五是吸纳就业能力强是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鲜明特色,中国作为人口大国,通过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体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实力大大增强。

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着力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产业体系。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当前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缺乏等矛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我们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篇: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新华社信息北京5月24日电(记者陈瑜)当前,我国步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新时期。在这一重要阶段,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胡锦涛总书记今年2月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见,在新时期,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将成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课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稳粮增收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我国连续6年粮食增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本稳定在5亿吨水平,粮食生产实现有效供给。然而,粮食安全问题始终不能忽视,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2/3以上。而同时,我国农业不仅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要满足工业原料不断加大的需求。据估算,粮食需求每年增长80~100亿斤,粮食需求依然面临挑战。

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一方面要稳定粮食面积,稳定、完善和强化农业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也必须从强化科技、完善设施、优化结构、转变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入手,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实践表明,稳定粮食面积难度很大,扶持政策有限,不可能年年出台新政策,只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才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措施。同时,农业还承担着农民增收的重要任务。近几年,虽然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4年—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

由3.21:1扩大到3.33:1。农民收入不高,受到农业内外两方面影响。就农业内部来看,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7和第三产业的1/3,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很难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制约了农民的农业收入。从农业外部来看,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还难以满足就业岗位的需要,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不足5%,制约了农民外出务工的非农业收入。

此外,农业资源约束也愈加突出。在

一、

二、三产业中,除去农业劳动力素质、设施装备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均相对滞后外,在农业生产资源投入上也没有多少新增余地。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过大等问题日益突出。一是未开发利用的耕地很少,且大部分分布在交通、自然条件不太好的地方,开发成为高;二是农业可以分配到的水资源也在下降,我国农业用水量占全社会用水量的70%以上,有效利用率只有40%多;三是化肥、农药利用率仅在30%--40%之间,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是美国的两倍多。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看,每年来自农业面源污染的化学需氧量1324多万吨,农业生态环境局部改善,但整体恶化势头没有明显改变。

面对诸多挑战,传统的农业增长方式显然难以应对。因此,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造传统农业,走现代农业之路。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只有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才能确保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重点在五个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

一是由粗放型农业转变为资源节约型农业。要尽快形成以节地、节水、节能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切实加大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决执行1

8亿亩耕地红线,推广农业节本增效技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提高资源有效利用,减少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由注重粮食高产转变为大农业均衡生产。从横向看,应将长期以来的农耕经济、“以粮为纲”转变为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从纵向看,要注重农产品加工业以及运输、销售等服务业,把从生产到加工、销售的全过程作为整个大农业产业链看待。此外,还要注意国内外市场的需要,预测气候变化和各国相关政策的走势,树立起大农业观。

三是由主要“靠天吃饭”转变为凭借科技与先进的装备带动农业生产力。一直以来,我国的传统农业技术手段、物质装备比较滞后,生产方式多以人力、畜力和各种手工工具为主,劳动率低下,基本上还处于靠天吃饭的局面。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借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生物技术化。

四是将传统农民转变为新型农民。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总体上素质不高,缺乏适应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的新型农民。因此,要重视农村技能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持。

五是由单一的农户经营转变为组织化规模经营。落后的散户经营方式不能实现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组织化进程,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将散户经营尽可能合并形成规模经营,引导农民走市场化、商品化、专业化发展道路。

——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意味着给农业注入更多的现代理念和方式。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求,下一步,国家将更多地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这些具有针对性的思路和措施,必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的素质、效率和竞争力。

第一,切实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加强优质农业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的基地建设,发展适用市场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发展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升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现代畜牧水产的比重。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第二,着力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一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加强丘陵山区抗旱水源建设,改善农村水环境等。二要确保耕地质量,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积极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强化和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切实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三要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发展有机农业。

第三,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强化农业基础研究和科技储备,积极抢占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以低碳经济为目标,开发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能的农业节约型循环利用技术。注重农技推广工作,广泛推广良种良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第四,不断完善惠农政策,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提高惠农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并逐步完善适合牧区、林区、垦区特点的农业补贴政策。加大农产品出口支持力度,推动完善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机制。创新农村金融制度,通过机构、组织、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农村金融服务要求。

第三篇: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009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农业方面,要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扩大农村需求,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因此,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畜牧水产业是第一大主导产业,以奶牛、瘦肉型猪、工厂化养殖、远海捕捞为主;种植业以粮食、油料、蔬菜为主。2008年农业实现增加值340亿元,占GDP比重

9.5%;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1%,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80%。全市农业形成了乳业、瘦肉型猪、果菜、板栗、花生、水产品六大龙型经济和肉羊、甘薯、花卉、食用菌、林产品加工五大新兴产业,培育出乐亭冀东果菜批发市场、遵化栗源、遵化美客多等3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遵化广野、迁西板栗集团、玉田双汇等30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同时也要看到,耕地资源减少、水资源紧缺、灾害性气象增多等影响农业增产和增效的因素还很多,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老化、破坏现象比较普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依然较低,农业生 1

产的综合生产能力低、后劲不足。从统计数据看,2006年、2007年、2008年我市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10.8%、10.3%、

9.5%,呈逐年下降趋势;2008年全国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0.7%,我市尚低1.2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市农业在调结构、促增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突破。2008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由2007年的713万亩下降到696万亩,油料作物、蔬菜播种面积分别由2007年的115.33万亩和264万亩增加到123.7万亩和268万亩,设施蔬菜产量也由2007年的297.2万吨提高到298.6万吨。下步,我市需要加大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力度,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高站位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布局规划。注重学习和借鉴农业发达地区在谋划农业产业布局、推动结构调整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升我市农业产业档次,扩大产业规模。

(二)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一是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产品产出率。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多种措施,在农业现有六大龙型经济和五大新兴产业中培育一大批生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其延伸产业链条,扩大规模,以带动更多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二是加强农产品销售网络建设,确保农产品销得出。鼓励龙头企业在国内外大中型城市设立销售网点和代办处,壮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形成相互带动、互为补充的销售网络体系,

全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三是加大品牌建设力度,确保农产品价格卖得高。积极指导和帮助龙头企业申请绿色产品或有机产品权威认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施品牌和名牌战略,培树***农产品品牌,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地方名牌产品,主打大中城市超市,以提高销售价格。

(三)引导和支持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产业带动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是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应以典型带动、技术服务、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形式,加快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的示范小区、示范村镇建设,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品牌。同时还应加强农产品生产销售信息平台建设。由龙头企业或行业协会牵头,依托有线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多种载体,及时发布农产品生产、需求和销售信息,指导群众按照统一模式、统一标准发展适销对路的种养项目。

(四)扩大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渠道,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程度。加快现有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制、整合,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及当地农民的实际需要。同时,拓宽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的渠道,特别是调动农业生产、技术协作组织,与农户有订单协议的企业和专业经营户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介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

第四篇: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产业体系(热点研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相应的产业体系迅猛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转折点,以低劳动力成本、低附加值、低端产业及高耗能、高污染为特征的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构建适应科学发展要求、以人为本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低成本劳动力为核心要素的产业发展模式正在走向尽头

1978—2008年,随着农村和城市改革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以及城镇新增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一时期,虽然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但劳动力收入增长总体上维持在较低水平,走的是一条以低成本劳动力为核心要素的产业发展之路,这是与我国资源要素禀赋条件相适应的道路。“十一五”以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城镇化步伐和消费升级加快,经济发展进入重化工产业主导、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的新阶段。重化工产业和新兴产业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与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快并存,低成本之路到2008年达到高峰并逐步走向尽头。

劳动力供给总量呈减少趋势。一是新增劳动力供给趋减。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人口的减少,今后10年至20年新进入就业市场的劳动力供给将呈现减少趋势。二是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萎缩。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十二五”时期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农民工的供给量将出现萎缩。三是新生代劳动者就业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同其父辈不同,新生代劳动者自主意识和权利意识更强,对工作性质和工作报酬有了更高期待。这使简单劳动力供给持续减少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且发展速度将越来越快。资本相对紧缺、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的要素关系正在改变,对传统产业提出了挑战。

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已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门槛。这会引起消费结构升级,相应地也要求产业结构升级。只有更高的发展质量、更高的收入水平,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一国经济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在低端市场难以与低收入国家竞争;而在中高端市场由于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条件制约,又难以与高收入国家抗衡。在这种上下挤压的环境中,很容易失去增长动力而导致经济增长停滞,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避免这种困局,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实现从低水平发展向高水平发展、从低质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从不协调发展向协调发展、从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长期压低劳动力成本不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一是不利于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这要求劳动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我国职工收入增幅低于经济总量增幅,长此以往会影响社会稳定。二是不利于劳动力的充分供应。这是近年来出现“民工荒”的根本原因。在目前的劳动力供给条件下,只要提高劳动工资水平,是能招到工人的。三是不利于提升劳动效率。劳动力价格过低,会抑制人力资本投资,制约劳动力素质提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认为,在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中,以土地等自然资源为主的传统资源的重要性不断下降,以人力资本为主的新型资源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因此,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现代产业,关键是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基础是提高工资水平。

把握“三个原则”,推进“三个转变”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转型升级,必然带来就业结构、分配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分配结构的调整,又会促进产业结构加快变革。顺应时代要求,转变低劳动力成本产业发展模式,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重点把握“三个原则”,加快推进“三个转变”,努力构建以服务业为主体、新兴产业为引领、内生增长为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充分就业为原则,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由工业为主体向服务业为主体转变。一方面,就业是民生之本,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另一方面,从制造业为主体转型到服务业为主体,从传统服务业转型到知识型、高增值服务业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研究表明,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而服务业多达1000个。目前,世界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为68%,发达国家为72%,发展中国家为52%,而我国仅为43%。我国应以实现充分就业为原则,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由工业为主体向服务业为主体转变。

以提升人力资本素质为原则,加快推进经济增长由重化工产业主导向新兴产业主导转变。从产业发展角度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历了三轮经济增长:第一轮是1978年到1988年,拉动增长的主导产业是轻工业;第二轮是1989年到2001年,拉动增长的主导产业是电子信息以及电器制造业;第三轮是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拉动增长的主导产业是重化工产业。重化工产业是资本密集、低就业率、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它的发展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劳动者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重化工产业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资源紧张,加剧了就业矛盾。要打破这一内生制约因素,必须发展新兴产业,这是产业替代的内在规律。发展新兴产业,一是有需求。低碳环保以及消费结构升级等都驱动着新兴产业发展,与之相配套的产业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有基础。这个基础主要来源于重化工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新兴产业是重化工产业的延续。如化工新材料、冶金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是在传统重化工产业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重化工产业为新兴产业提供了装备、技术和人才储备。正如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催生重化工产业一样,重化工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也必然催生新兴产业。三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当前,信息网络、生物、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正在酝酿新的突破。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和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力图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发展新兴产业的核心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因此,我国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必须把提高人力资本素质摆在突出位置。

以构建富民型收入体系为原则,加快推进经济增长动力由“外源型”为主向“内生型”为主转变。招商引资、来料加工等“外源型”发展模式,能够在较短时间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简单劳动力转移。但是,长期的“外源型”发展会使制造业始终在低端扩张,再加上利润微薄、劳动者收入低,不利于产业工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实践证明,引进高端产业不等于产业处于价值链的高端。比如,我国是世界上电脑制造业第一大国,但不能制造芯片,只能生产鼠标、键盘、外壳等低端产品。只注重引进、不注重从源头上培育创新型企业的急功近利的做法,永远不能抢占产业制高点,永远无法摆脱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的格局,也不可能支撑产业可持续发展。应当看到,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是吸纳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很多创新不是发生在技术力量和资金雄厚的大企业,而是发生在新创立的小企业。如惠普、思科、英特尔、苹果等高科技企业都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崛起过程,带动了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发展新时期,必须进一步转变“重大轻小、重外轻内”的思想观念,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建立和完善鼓励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使我国经济增长建立在内生驱动、创新驱动的基础上。

第五篇:“农业休闲综合体”的体系构建及其综合产业价值链

一、什么是“农业休闲综合体”?

农业休闲综合体是在“休闲农业”和“旅游综合体”的概念基础上形成的,是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都市周边乡村城镇化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在架构上,“农业休闲综合体”在“旅游综合体”构架下,基于一定的农业资源与土地基础,将农业和休闲游憩相结合,以农业为切入点,以景观打造为基础,引入泛旅游产业,形成以旅游休闲为导向的土地综合开发。

在功能上,“农业休闲综合体”在农业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增加服务功能,以农业为依托,集合观光、休闲、娱乐、创意、研发、地产、会展、博览等三种以上的相关功能为一体,在进行农业生产以及产业经营的同时,展现农业文化和农村生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复合型、创新性的产业综合体。这种休闲农业模式既可以是一个农业园、一个农业区域、也可以是一个主题产业或者一个卖场,只要具备农业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就都有可能通过合理的规划将其发展成农业综合体。

二、农业休闲综合体体系构建

在新型城镇化构架下,农业休闲综合体实际上是由五个部分构成:景观吸引核、休闲聚集区、农业生产区、居住发展带、社区配套网。

(一)景观吸引核

景观吸引核是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所在,是农业休闲综合体打造的关键。农业休闲综合体通常位于地形丰富多变、景观资质良好的地段,往往依托观赏型农田、瓜果园,观赏苗木、花卉展示区,湿地风光区,水际风光区等等。可以使游人身临其境的感受田园风光和自然美景,使游人放松身心、体会农业魅力。

(二)休闲聚集区

休闲聚集区,是为满足由核心吸引物带来客源的各种休闲需求而创造的综合休闲产品体系,实际上是各种休闲业态的聚集。主要包括农家风情建筑、乡村风情活动场所、垂钓区等。休闲聚集区使游人能够深入农村特色的生活空间,体验乡村风情活动,享受休闲农业带来的乐趣。

(三)农业生产区

生产区通常选在土壤、气候条件良好,有灌溉和排水设施的土地上,主要的基础生产项目为:农作物生产、果树、蔬菜、花卉园艺生产、畜牧业、森林经营、渔业生产等。生产区主要让游人认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让游人在参与农事活动中充分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

同时还可以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等项目。通过浓缩的典型科技农业和农业传统知识的推广,向游人展示农业独具魅力的一面,增强游人的农业意识,加深对农业的了解。

(四)居住发展带

居住发展带,是农业休闲综合体迈向城镇化结构的重要支撑。旅游各要素的延伸带动农业产业与休闲产业发展,形成以农业为基础,休闲为支撑的泛休闲农业产业,通过产业融合与产业聚集,形成人员聚集,形成农民城镇化居住、产业人口聚集居住、外来游客居住、外来休闲居住、外来度假居住等五类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从而形成了依托休闲农业产业的城镇人口以及为此建设的居住社区,构建了城镇化的核心基础。

(五)社区配套网

社区配套网,是农业休闲综合体必须具备的城镇化支撑功能。服务于农业、休闲产业的金融、医疗、教育、商业等等,我们称为产业配套。而与此结合,服务与居住需求的居民,同样需要金融、医疗、教育、商业等等公共服务。由此,形成产城一体化的公共配套网络。

三、农业休闲综合体产业价值链的演化

农业休闲综合体产业链的扩展与构建是农业核心竞争力的物质基础。其重点内容是综合体内的生产与加工业转型升级,服务业丰富发展,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服务业紧密融合的基础上再派生新产业。因此,综合体产业链扩展既要高度重视三次产业链的高端性,又要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资源效益的全面性。

(一)综合产业体系构建

农业休闲综合体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开发对产业链扩展也有特定的要求与限定。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公共服务平台、科研力量和品牌积累等方面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产业集群演化与整合趋势,对照农业价值链演化规律,依据产业补链、伸链、优链的需要,形成综合产业链。

可以形成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衍生产业四个层次的产业群:核心产业是指以特色农产品和园区为载体的农业生产和农业休闲活动;支持产业是指直接支持休闲农产品的研发、加工、推介和促销的企业群及金融、媒体等企业;配套产业则是为创意农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的企业群,如旅游、餐饮、酒吧、娱乐、培训等等;衍生产业是以特色农产品和文化创意成果为要素投入的其他企业群。各产业之间相互带动、推动关系,具体产业引擎模式结构。

(二)产业延伸与互动模式设计

将各产业进行融合、渗透,拓展农业休闲综合体的产业链,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为资源,将农产品与文化、休闲度假、艺术创意相结合,以提升现代农业的价值与产值,创造出优质农产品,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和旅游市场。休闲农业具有高文化品位、高科技性、高附加值、高融合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是现代农业发展演变的新趋势。

通过各个产业的相互渗透融合,把休闲娱乐、养生度假、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拓展现代农业原有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在休闲农业产业体系中,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有效嫁接,文化与科技紧密融合,传统的功能单一的农业及加工食用的农产品成为现代休闲产品的载体,发挥着引领新型消费潮流的多种功能,开辟了新市场,拓展了新的价值空间,产业价值的乘数效应十分显著。

上一篇:乡村医生绩效考核通知下一篇:巡察整改公开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