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管理经验做法

2023-01-12

第一篇:流动党员管理经验做法

流动党员管理新途径经验材料

xx市xx县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支以经营塑钢建材为主,网点遍布全国的销售队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xx县共有707名流动党员在外务工经商,约占全县党员总数的7%。为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xx县从2001年9月第一个流动党员党支部——xx镇党委驻上海流动党员党支部成立开始,先后建立了驻北京、上

海、无锡等14个流动党员党支部和1个驻沪党总支,共接纳管理流出党员400多名,联系xx籍经商人员600多名,探索出一套以“双建互联共管”为主要特征的流动党员管理模式。

一、主要做法

以“双建”模式,破解驻外党组织组建难题。xx县结合自身特色,针对流动党组织班子难配备、经费难保障等问题,把党组织建立在商会之上,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双建”模式。一是“党总支+商会”的组建模式。2006年9月,xx县委组织部利用组建上海市xx商会(xx)窗业分会的契机,成立1个驻沪党总支对辖属的7个驻沪党支部进行统一管理。在人员构成方面,党总支书记兼任商会会长,党总支委员与商会班子成员交叉任职。二是“党费+会费”的资金集约化使用模式。xx县委在驻沪党总支成立之前,先从党费中拨出一部分,用于配班子、租房子和挂牌子,为党总支的成立提供资金支持。xx窗业分会在驻沪党总支的领导下,按照《商会章程》的有关规定,广泛吸纳会员,合理收取会费,将收取到的会费作为活动经费,用于为会员和会员中的党员服务,实现了经费的集约化使用。

以“互联”方式,拓展驻外党组织发展空间。xx县在流动党员管理中,逐步探索出“1+2”双向“互联”发展方式,实现了“1+2>3”的效果。一是通过“1联2”的方式,通过签订《党员—会员“互联”帮助自愿书》,让1名党员联系2名商会会员,引导商会会员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并把条件成熟的会员及时推荐给党组织,探索出“以党组织促服务,以服务强党组织”的良性发展之路。二是采取“2帮1”的方式,通过2名商会会员帮扶1户经营困难党员,利用商会会员在经商上的优势,解决党员的经济困难。截至目前,已有15名经营亏损的党员在会员的帮扶下,走出了经营困境。三是驻外党总支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大力宣传xx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为全县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构建“回馈家乡”渠道。目前,通过流动党员的引介,xx县已成功引进项目10个,资金近亿元,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共管”方式,构建流动党员管理长效机制。2005年之前,xx县的流动党员党支部建设一直是单独组建,与流入地缺乏有效配合,存在着流出地党组织“建后难管”、流入地“管时难接”的问题。为了争取到流入地党组织的支持,形成对外出流动党员管理的合力,2006年9月xx县与张家港市组织部门密切配合,在组建张家港市杨舍镇流动党员党支部的过程中,探索流动党员党支部共建共管方式。xx县负责支部班子配备、支部制度建设、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等,确定由县直机关工委负责对流动党员党支部的管理;张家港市则负责党员的教育培训、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党费的收缴,并把流动党员党支部纳入当地党组织的考核、评比和表彰。流动党员党支部负责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协助将条件适合的流动党员编入当地党组织。通过共建共管,实现了流出地与流入地有效衔接,使流动党员党支部既有“娘家”,也有“婆家”,进一步增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效果。

二、主要成效

xx县将驻外党组织建设成为流动的战斗堡垒,有力地发挥了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外出流动党员服务家乡发展搭建了新舞台。流动党员党支部以宣传xx发展战略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契机,在组织引导外出务工人员为家乡经济建设出谋划策,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的同时,对一些在外创业经营大户进行引导,鼓励他们回乡创业。2006年底,雄鹰实业、凤凰纱业等一大批企业落户xx县工业园区,呈现出“人回乡、厂回迁、钱回流”的良好局面。

二是为流入地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新力量。流动党员党支部在积极协助流入地党组织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把流动党员纳入当地的党员管理体系的同时,还主动参与流入地的平安社区、文明城市创建,引导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争当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员、遵纪守法的监督员和处理纠纷的调解员,努力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与和谐。

三是为外出流动党员干事创业增添了新动力。为了加强对党员的监督和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xx县各流动党员党支部要求党员亮牌经营,并公布了向党支部投诉的电话。自从采取上述两项措施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三多”效果,即上门做生意的多,业务谈成的多,收入增加的多。如xx镇在上海的17名党员,自亮牌经营以来,业务明显增长,人均每月增收千元以上。

四是为

培养锻炼村组后备干部提供了新途径。流动党员党支部注重对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青年、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培养。通过对他们创业的扶持和帮助,提高“双带致富”能力,并积极鼓励他们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争当农村“双带标兵”。目前,一大批通过外出经商开阔了视野、熟悉了市场、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青年进入了农村实用人才库和村组后备干部队伍,有39名

回乡创业青年担任了村“两委”干部;务工经商优秀青年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109份,有13名同志加入了党组织,86位同志被确定为培养考察对象,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三、几点思考

一是流动党员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将管理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流动党员党组织在对流动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过程中,要摒弃视流动党员为管理包袱的错误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寓教育管理于服务当中。流动党员党组织通过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在就业、居住以及子女入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以此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归属感,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必须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把流动党员党组织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把党组织建在一定的组织载体特别是各种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之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够通过其他经济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而充分体现出来,在推动流入地和流出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增强了党组织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三是对流动党员必须坚持双向管理,将流出地管理和流入地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流动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身牵两头的特点。流出地或流入地任何一方党组织的单向管理,都有局限性。只有当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构建有机衔接的双向管理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出流动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的“两个作用”,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第二篇:农村流动党员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途径

陈岩龙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继续深化,广大基层党员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党员队伍的合理流动已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组织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给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面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乡党委立足实际,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出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新途径,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及特征

**乡是典型山区农业乡,由于自然、经济条件较落后,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不断转变和对城市生活向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增多,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带动了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外出务工的大潮影响下,全乡外出流动党员也不断增多,范围越来越大。据调查, 2005年全乡外出务工人数达到227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1.7%。在外务工人员中,农村流动党员有130名,占全乡党员总数520名的25%,占农村党员总数456名的28.5%。流动党员还呈现出几个明显

1 特征:一是年龄以中青年为主,文化程度较高。25——45周岁有97名,占流动党员总数的74.6%,45岁以上的党员有33名,占总数的25.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76名,占流动党员的58.5%;二是打工范围相对集中,从事行业较分散。据统计,有97%流动党员在晋城市区范围内工作,有个别在周边县区打工。在行业分类中,从事交通运输业的有20人,从事餐饮有13人,从事小商业7人,从事住宿洗浴等服务行业有22人,从事其它零散打工有54人,从事建筑业的14人。

二、流动党员管理的新途径及成效

近年来,针对流动党员去向难以把握,组织活动难以开展,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党员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等诸多难题,乡党委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狠抓“一个重点”,实施“两大工程”,进一步加强了流动党员的管理。目前,全乡流动党员没有出现一名“失控”现象,流动党员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发挥了模范带动作用。

(一)狠抓“一个重点”,即加强思想教育为重点,提高和改变流动党员的思想认识。我们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从加强思想教育入手,坚持灵活、实用的原则,通过课堂教学、电化教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体活动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党员进行教育,根据不同类

2 型、不同行业流动党员的不同特点,注意贴近流动党员的思想和生产、工作实际,适应他们的接受能力和水平,突出针对性,重点抓好市场经济知识、实用技术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党性党纪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学有所用。

我们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同时,定期召开流动党员工作专题会议,由各村党支部成员参加,总结交流经验,进一步探索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并加强对村党支部的管理,让他们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和管理上的盲区,从根本上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流动的客观现实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必要性,把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做为党的组织建设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按有利于流动党员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切实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健全目标责任制。

(二)实施“两大工程”,即制度工程和“温暖”工程。

1、制度工程。针对流动党员行踪不定、无法管理的现状,我们狠抓了四项制度建设。

一是健全流动党员申请登记制度。党支部在流动党员外出前后要负责对其基本情况、流动原因、去向、联系方式、流动时间、作用发挥等进行登记造册,以便党组织随时掌握

3 其动态。

二是建立专人联系制度,凡外出流动党员,在其外出期间,党支部在征求本人意见后确定一名正式党员作为联络员负责对其进行日常联络,联络员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主动了解流动党员情况并督促其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定期到流入地或原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按期交纳党费。同时,我们实行了信息纵横联系制度,纵向就是由村党支部把本村的流动党员信息在流动党员中进行互相告知,加深他们之间的联系。横向就是由乡党委把全乡流动党员的信息进行行业分类后,使同行业的流动党员信息进行交流,互相沟通。通过信息纵横交流,使全乡流动党员的联系更加紧密,达到共同促进和学习的目的。

三是坚持完善组织关系转接制度。我们对流动党员分情况对待:流动时间在6个月以上,地点相对固定的流动党员,可及时将其组织关系转入流入地党组织;流动时间在3—6个月或流动时间在6个月以上,但无固定地点或一时无法找到流入地党组织的,可出具党员证明信,介绍其就近参加组织活动。目前,我乡对84名流动党员发放了证明信。

四是建全流动党员鉴定制度。流动党员返回前,流入地党组织应对该党员流动期间的具体表现和参加组织生活情

4 况做出书面鉴定,加盖党组织公章后寄回所在党支部,作为年底评议流动党员的重要依据。对流出的预备党员,流入地党组织要负责按季度培养考察并及时寄回培养考察意见,对流入地无党组织的,原党支部要采取专人培养考察和个人主动思想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养活动,党支部要对外出流动党员安排一定的工作任务,使其在外出期间有责任、有压力,有目标,使流动党员流动期间不脱管,解决流动党员“无人管无人问”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县组织部批准,我们在市区成立了**县**乡流动党员活动中心,民营企业家神利电器公司总经理常建强积极提供活动场所,购买了办公设施,保证了办公经费,为**乡的流动党员找到了“好去处”。活动中心成立以来,共接待流动党员210余人次,帮助党员解决困难79件,得到了流动党员的好评,提高了活动中心的知名度。

2、“温暖”工程。温暖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它不是制度管理所能起到的效果,而是“将心比心,以心交心”,进而达到感化、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从三方面实施了温暖工程。

首先,全力帮扶,解决困难。由于流动党员在外活动,与党组织沟通少,交流少,思想上难免表现出一些复杂性和

5 矛盾性,本人及其家庭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实际困难。为此,我们从流动党员的思想实际和困难出发,从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思想上关心和帮助流动党员,解除他们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据统计,今年农忙季节,各村共出动274人次,对流动党员的家里帮助收割,在“七一”期间对留守在家的流动党员的父母子女进行了慰问。

其次,表扬先进,增进团结。在评先评优上,克服以往偏视流动党员的做法,充分认识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其特长,积极认真地选树一定数量的流动党员代表进行表彰,既让他们感受到一种荣誉和温暖,又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通过交流联系和一定的组织活动,让他们能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保持和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和亲和力,使流动党员自觉服从党组织管理,变被动联系为主动联系。2006年我们表彰流动党员7名,对运输、建筑、餐饮、服务等行业有成就的流动党员进行了评比,评选出了范天晋、范修团、段锁胜等一批优秀党员,通过表彰和宣传,提高了流动党员的创业积极性,也给全乡在外务工人员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第三,加强交流,引领致富。我们紧紧抓住流动党员活动范围广、信息多、观念新的特点,鼓励他们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带信息、带经验回来。并把他们引进技术、资

6 金、项目的多少及成效进行综合考评,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一项,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奖励。通过发挥流动党员的作用,促使全乡干部群众更新观念,学先赶优,提高整体素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同时,我们利用每年春节、五

一、十一等时间,借流动党员回来之机,召开党员座谈会,在与流动党员谈心交心、介绍本地情况的同时,从流动党员中选树典型,听他们介绍先进经验,提出发展本地经济的参考建议,配合家乡拓宽发展经济的路子,发挥好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三篇:双向共管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经验材料

流动党员找不着组织,组织管理不了流动党员。随着务工大军的一步步突起,流动党员的管理日益棘手。为解决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城乡一体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县探索建立了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机制,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双向共管本着 “异地组织、共同参与、双重管理”

的工作原则,由流出地提供翔实的党员名册和基本情况,做好流动党员外出前和返乡后的教育工作;流入地积极帮助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并纳入当地管理,零散的流动党员编入当地党支部,参加党的学习,参与组织生活。双向共管机制的建立,不仅帮助流动党员在当地安了“家”,而且成为了他们与当地政府部门之间的一座“桥”,贯通了流动党员与当地政府之间的渠道。双向共管也得到了广大民工务工所在地党组织的认同。在该县江塘乡与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正式签订第一份“流动党员双向共管协议”后,观海卫镇分管组织人事的副书记刘伟峰明确表示无偿为**县江塘乡的流动党员提供学习、会议等组织活动场所,免费培训党员基础知识。在该镇务工的**县江塘乡流动党员金和深情地说:“现在终于找着娘家了!”。

流动党员双向共管,不仅仅能够凝聚流动党员人心,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让流动党员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而且能有效破解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难题。通过双向共管机制,让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周边的外出务工人员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同时为流入地和户籍所在地政府提供准确的计生信息,及时掌握计生形势;能有效促进流动党员所跨两地政府之间的联系,为两地互相学习搭建了平台,也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安庆市唯一生产打火机厂家——**县三鑫打火机厂就是在流动党员的帮助下运作成功的典范。

第四篇:街道大力推进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经验做法

**街道辖2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2.4万人。共有11个党总支,52个党支部,党员1807名。街道党工委抓住开展第三批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一有利时机,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社区党建工作特点,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在党员的教育管理上摸索和积累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促进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及和谐社区的建设。

、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做法

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初,我们针对街道社区支部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社区党员构成多样化、流动性大,在文化程度、就业方式、生活状况、利益诉求等方面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的特点,首先从组织机构上入手,对基层党支部进行了整顿,在11个大的社区成立了党总支,社区党支部由原来的21个调整增加到52个,解决了党员集中开展活动难的问题,为开展先进性教育和今后的基层党组织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党员的教育管理上,我们的基本做法是:

1、明确社区党员管理的指导思想。社区党员是社区建设的骨干。加强对社区党员的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建设中的带头作用,对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指导思想明确,社区党组织比较有效地克服了畏难情绪和怕麻烦的思想,积极主动地探索社区党员的管理办法,使我街道社区党员的管理工作有了一个较好的态势。

2、有针对性地加强社区党员教育工作。社区党员中多数是离退休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离退休党员由于身体等原因参加组织生活有困难,下岗职工党员在重新就业不顺利时,很容易产生对立情绪。针对这些问题,社区党支部建立了为社区党员服务的有效教育途径。首先是政治上关心。指定专人和他们定期联系,及时了解掌握下岗党员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其次是生活上关怀。对年老体弱,生活非常困难的党员,党组织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帮助和解决困难。如建立联系户制度,组织党员捐款捐物,申请社会救济等。第三是在组织上关注。对因故未能接转组织关系的党员及时帮助他们接转组织关系,使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

3、对社区党员实行分类管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下岗、失业人员的不断增多,社区党员在结构上呈现出复杂性,为党员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各类党员的不同特点,各社区党总支(党支部)采取不同的方式,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一是根据社区实际需要,本着切实可行的原则,依照居民关心的热点、重点事项合理设置服务岗位,使社区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二是对下岗、失业党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转换择业观念,引导他们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再就业能力。三是对离退休党员,从政治、思想、生活上关心他们,依据他们所想、所盼、所需进行教育管理,促使他们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如花园社区退休党员关宝山不仅自己投身社区治安维护工作,还动员组织周围党员、群众参加社区治安义务巡逻队,为社区安全稳定做出了贡献。四是在流动党员中,开展“党员一帮一”和“一个党员一面旗”等活动,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有效地强化了党员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4、通过载体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在社区党支部领导下,以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服务站和社区“党员责任岗”等形式,把前几年农村党建经验做法融入社区党建中,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载体,组织社区党员、团员积极参与社区党组织实施的“党员责任岗”、“一个党员一件事”、“提升素质树榜样、维护环境是模范、服务群众当标兵、结对帮扶做奉献”活动。特别是通过开展社区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标准大讨论,使党员找到了标杆,明确了在建设和谐社区中自己该做些啥、要做些啥。

二、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

通过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社区党组织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使得社区党的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是新时期党员教育和管理的环境、对象、内容和要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实中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在我们街道社区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

1、社区党员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性。由于当前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许多变化,思想上的矛盾也日趋错综复杂:一方面,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使人们的经济收入差距加大,从而使不同利益群体中的党员,对改革和发展产生不同的愿望、要求、态度和心理承受能力,导致他们在思想观念上产生多样化,特别是一些企业下岗或失业的党员,经济上的困难,使得他们的心态不平衡,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理解;另一方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滋长曼延,使得这部分党员对党的先进性失去信心,理想信念产生动摇;第三,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使得不同组织中的党

员的思想普遍存在差异;第四,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给处于流动、分散状态,并且思想不一的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2、党员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的需要。由于社区工作事务繁杂,居委会人员紧张,有的支部书记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应付日常的政务工作上,不能静下心来琢磨新形势下,社区各类党员

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难有起色。一是教育内容单一,不能根据形势的需要及时调整教育内容。面对个别党员存在的思想问题,不敢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遇到矛盾绕着走,面对困难束手无策。二是教育途径简单,不能通过多种载体和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三是教育方式不灵活,墨守成规,只是定期在社区组织党员学习,党员的出席率不高。

三、加强对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

社区党建的重要性和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社区党组织必须结合社区发展和社区党建工作的实际和特点,深化开展社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1、切实加强社区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社区党支部作为城市街道党的最基层组织,要表现出党的先进性和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一是配齐配强支部班子。将工作能力较强,年龄较轻,文化水平较高,热心于党的工作的同志充实到支部班子中,从而提高社区党组织班子的整体工作水平;二是加强对班子的培训和管理。一方面是鼓励班子成员不断加强科学文化的学习,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加强政治素质教育,经常组织引导班子成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班子整体的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强化和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水平和作用。

2、创新教育管理的活动内容。党员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在参与社区建设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因而党员的教育管理应以社区建设与管理为中心,以地域性、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为抓手,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围绕社区居民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地开展各种活动。一是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实践活动。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创建首都文明县、创建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活动的不断深入,社区管理与整治的任务越来越重。社区党组织应围绕不同时期党的中心工作结合社区实际,组织各类党员参与社区义务劳动,从而发挥广大党员在创卫创模、创文明社区等活动中的突击队作用;二是组织党员参与社区日常工作。教育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自觉走在前头,始终成为居民群众的旗帜和榜样,使党员在社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治理、民事调解等日常工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三是组织党员为民办实事。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作用,为居民提供多形式、多内容的服务。另外可以通过举办“爱心奉献月”、“科普宣传周”、“为民办实事集中活动日”等活动,积极扶贫帮困,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3、发挥社区党建的整体效应。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区建设和发展。因而社区党支部应协调和动员社区各方力量,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努力在党员教育管理上实现资源共享。一是加强阵地建设。社区党组织可以通过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在职党员之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活动阵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党员的活动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同时以此来吸引社区内的广大党员;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社区党支部活动与辖区内的单位加强联系,共同制定一些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规定。通过建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社会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等协调或者协商机构,并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能和作用,来共同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

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社区党建的基础。社区党组织要立足当前,大力推进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要进一步拓展思路,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扎扎实实推进党的建设,从而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第五篇:文章标题:县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经验材料

离乡离土不离党跟着党旗闯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呈多角度、高频率、宽领域的大流动,在这支庞大了流动大军中,有成千上万的党员,他们构成了流动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县不断顺应流动党员流向、流量、流速的新变化,努力探索流

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方式和途径,确保流动党员教育不脱节,管理不断线,作用好发挥,为他乡繁荣当先锋,为家乡崛起作贡献。

一、组织重视到位,确保流动不流失

——每年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达16万人,其中流动党员1476人。党员走千里,组织一线牵,该县县委高度重视流动党员这个特殊的群体,始终把流动党员党组织作为“窗口”来抓,不断创新方式,多措并举,确保充分发挥流动党组织的作用。一是异地安“家”。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争创组建”四种形式,在流入地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为流动党员在异地安“家”。先后成立流动党员党组织、服务站86个,其中流动党员党支部71个、党总支7个、党委1个、服务站8个,党组织覆盖面达80以上,全县网络形成了“领导小组—党委(管理站)—党总支—党支部”的流动党员管理网络体系。与此同时,认真落实流动党员党组织“三有”目标要求,从流动党员中选拔文化素质高、致富能力强、且有党务工作经验的同志任党组织负责人,确保“有人负责”;依托驻外机构、流动党员或本县能人创办的经济实体、流动党员居住的社区落实活动地点,确保“有点活动”;采取县党费拨一点,乡镇财政或企业拿一点,有关方面支持一点的办法,分级分块地解决活动经费,确保“有钱运转”。二是典型激励。七一期间,县委对——驻广东中山市流动党总支以及县驻沪流动党委党员彭育龙进行了隆重表彰,各基层党(工)委也大力表彰了一批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的流动党组织和党员,共表彰流动党员15名,流动党组织8个。特别是驻常州流动党支部不仅被评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还受到了中央组织部的表彰,支部书记陈周宇也当选为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今天,安庆市委、——县委又专程前来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授奖仪式。这一切,让广大流动党员和党组织深受鼓舞。三是民主参政。“七一”前夕,县委紧紧抓住召开县党代会和选举出席市第九次党代会代表的契机,明确要求在推选这两类党代表时,流动党员必须占一定比例。推选过程中,各基层党(工)委主动与流动党员联系,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结果有10名流动党员当选为县党代表。四是服务关爱。全县各级党组织把开展关注关爱流动党员家庭生产生活作为增强凝聚力、加强血肉联系的一项重要举措,组织党员干部捐款捐物,深入流动党员家庭进行慰问;群发短信,向全国各地的——流动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这种实实在在的关心,让广大流动党员深受感动,他们纷纷表示将更加安心地在外创业,积极支持他乡经济发展。

二、教育管理到位,确保离土不离党

党员流动到哪里,教育管理就跟到哪里。按照“业余、小型、灵活、务实”的原则,常联系,少集中,多活动,一是行前施教。紧抓党员外出前的空隙,利用办理暂住证、就业证、计生证、党员活动证、接转组织关系以及党员向党支部报告等时机,对其进行党风、党纪、遵纪守法等教育,强化他们的党员意识和组织观念,要求他们服从所在地流动党员党支部的管理,努力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合法经营,文明经商,永葆先进;要求流动党组织做到“四个一”,即每个支委至少一个月以书信、电话等方式联系一次党员,每个支部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党员学习,党委、管理站或总支至少每半年开展一次活动,党组织负责人每半年、年度汇报一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二是定点施教。流动党组织既是流动党员温馨的家,更是温馨的课堂。该县3个驻常州的流动党员党支部,坚持在下雨天和节假日安排集中学习,其中,北浴乡支部还定期聘请常州市委党校教授给党员作讲座。近三年来,该支部组织党员学习40多次,学习时间达140多个小时。不少有条件的流动党组织专门配备了微机,开通了“流动党员之家”专题网站,搭建了网络化教育管理平台,从而为支部和党员打开了了解信息、交流信息、宣传信息的新视窗。三是跟踪施教。党员外出期间,家乡基层党委及党支部定期邮寄党课教材及有关学习资料给流动党员,并督促他们自学,教育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县、乡、村三级联动“寄学”,使他们远在他乡照常坚持了学习。四是返乡施教。紧抓流动党员集中返回的春播、双抢、秋收及春节等时机,组织集中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经济、法律、现代科学技术等与他们密切相关的知识的教育,有效提高他们的致富能力和带动效应。党员返回时,所在党组织及时派人与其谈心或开展座谈活动,详细了解他们外出期间的表现

,向他们通报家乡建设和发展情况,听取他们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佐坝乡正月初三就召开了有60多名返乡流动党员参加的座谈会,会后,还组织他们参观了县“凤还巢”企业和经济开发区,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流动党员回乡创业的热情。

三、作用发挥到位,确保“两地”当先锋

党员流动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根据流动党员

特点,深入开展了以“为家乡崛起作贡献,为他乡繁荣当先锋”为主要内容的“双为”主题实践活动,搭建了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

(一)情系桑梓,为家乡崛起作贡献。为引导和激发流动党员为家乡建设出智出力,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一是“双结双促”活动。通过结对登记、教育培训、示范引导、互联互帮等措施开展以“党员与务工能人结对、把务工能人培养成党员,务工能人与农民工结对,把农民工培养成务工能人,促进输出地、输入地经济繁荣,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内容的“双结双培双促”活动。活动中,有1198名流动党员与1780务工能人结对,1780名务工能人结对帮扶了4285名农民工,在务工能人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84名,发展党员73名。二是“四个一”帮带活动。引导流动党员每年为家乡献一条发展良策,带一户贫困户外出务工经商,引进一个项目(一批资金或人才),至少联系帮扶一名群众。驻合肥流动党支部书记朱根祥一次就搜集提供了200个建筑用工信息,带出一大批乡亲到合肥务工;驻广东中山流动党总支书记罗志达积极与家乡党组织联系,并配合县政府举办新闻发布会和项目推介会,半年时间就提供招商信息25条,联系12家企业到家乡投资,达成投资意向2个。驻常州流动党支部结合实际,开展“一帮一扶”活动,每个党员帮助1名——在常州的后进青年,扶持1名——在常州务工的贫困户。失足青年吴泽流就是在该支部的帮助下,学会了多种技术,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三是回乡创业活动。外出务工的党员,多数年富力强,积累了一定资金,具有一定的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为推动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在上海、常州创业有成的陈周宇,投资160万元在家乡成立——大山农林开发公司,建起8个反季节水果试验基地,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北浴乡马厂村青年党员朱劲松在外出务工期间,掌握了生产矿泉水的一整套技术,投资80万元,回乡兴办了“罗汉山泉”纯水厂,产品在县城供不应求;投资规模分别达500、600万元的维鹰隆制衣有限公司和华恒轻工有限公司,都是由流动党员党组织引进的。据统计,近年来,由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引进或回乡兴办的企业项目达44个,投资3560万元,有力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四是“双联双带”承诺活动。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积极探索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共管”新形势下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县委结合——实际,进一步深化“双为”主题活动,自今年8月始,将“双联双带”承诺活动作为新形势下流动党组织和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项载体,在全县流动党组织和流动党员中全面推开。根据活动要求,流动党组织、流动党员既与流入地、流出地党组织密切联系,又与务工能人密切联系,从而在“两地”党组织之间,在务工能人与党组织之间架起了虹桥,牵设了纽带,特别是为“两地”党组织的“有机衔接”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广大流动党员既着眼于把家乡富余的劳动力带出去务工致富,又着眼于把在外地掌握的信息、学到的技术、积累的资金和联系的项目带回家乡创业发展,以此为平台,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到目前为止,已有75个流动党组织、1386名流动党员参与了承诺活动,承诺事项分别达

210、3015项。活动中,驻常州流动党员党支部邀请苏、浙、粤三省十几位知名企业家到——,参加招商项目推介会,达成了数项合作意向;驻广东中山流动党总支积极与家乡党组织联系,正在引荐企业家援助家乡陈汉乡的公路建设。这种联系和沟通,有效激发了广大流动党员的能动性,他们正在成为树立——良好形象的宣传员、劳务输出的信息员、推介农产品的联络员、联系来料加工的经纪员、引荐投资和项目的招商员、帮扶困难群众及流动人员计划生育工作的服务员。

(二)立足本职,为他乡繁荣当先锋。为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在流入地建功立业,叫响党员称号,我们结合流动党员的工作实际,在流入地组织他们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活动。一是“岗位建功”活动。在福建晋江创业的流动党员沈曦,面临特大台风的袭击,沉着冷静,组织党员护卫队、抢险队,同狂风暴雨整整战斗了12小时,直至顺利转移公司的全部原料。老板和当地人都说:“——人真是好样的。”担任福建泉州泉昱实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的青年党员高燕,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为企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泉州市十佳外来青年”、“泉州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和福建省第二届“优秀外来务工青年”,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树起了一面流动的旗帜。她的丈夫许洁也积极向企业建言献策,为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作出了很大贡献。二是“创先争优”活动。佐坝乡驻福建流动党支部书记陶延松得知一家服装厂老板借生意不好,扣发家乡3名务工人员的工资,自掏路费去石狮市劳动仲裁委员会,据理力争,老板不得不将扣发的工资如数付清。二郎镇驻深圳流动党支部书记金红祥热心接待、资助老乡在深圳创业发展,刘坡村女青年周婵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上门求助,他当即拿出5万元。在他的全力资助下,周婵娟现已拥有资产500万元。初到深圳的金凯明在金红祥的指导下,另辟蹊径,从经营入手,销售电子产品,事业得到顺利发展,现在金凯明的电子城已遍布全国。流动党支部书记罗志达在打工之余坚持自学法律,获得了大专文凭,如今罗志达和他领导的同乡会在为当地农民工维护权益、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他所在支部设立的党员发展部、经济发展部、外联部、维权部、宣传部等部门开展的活动很有特色,在广州当地享有一定知名度,受到了《中国灯饰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的报道和关注。

几年来,该县在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由于流动党员党组织的派出性和对流出地的依赖性,流动党员的流动性和教育管理方式的遥控性,使该县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仍有一些不足。今年,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全国一盘棋”形势下的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需要输出地与流入地共同承担起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融流出地党组织对党员的跟踪教育与流入地党组织对党员的直接教育为一体,推进农村流动党员在“两地”有序流动、顺利融入,使流动党员无论流动到哪里都能永葆先进性,都能充分发挥“两为”作用。

《县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经验材料》来源于,欢迎阅读县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经验材料。

上一篇:领导班子学习考核制度下一篇: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