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置管感染监测

2022-08-25

第一篇:深静脉置管感染监测

深静脉置管

深静脉置管的护理及相关血流感染预防

深静脉置管术由于保留时间长、操作简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1深静脉的适应症:

1. 严重创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2. 需长期输液或静脉药物的治疗而周围静脉已无法利用者。 3. 需经深静脉进行全肠外营养治疗者。 4. 监测中心静脉压。 5.血液透析临时管路

2深静脉置管术的插管途径: 1锁骨下静脉 2颈内静脉 3股静脉

4 PICC(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 3深静脉置管护理

严密观察穿刺处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感染征象,有无脓性分泌物,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病人出汗较多敷料潮湿、未贴牢固发生卷边、脱开等情况、股静脉置管处有无被大小便污染等,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更换敷贴,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减少感染的发生。因深静脉置管感染率股静脉高于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故应特别注意股静脉置管处皮肤的观察,穿刺侧下肢屈曲不得超过90°,换药根据病人情况每周2~3次,发现感染征象须每日换药。在每次更换贴膜、包扎导管等操作前彻底洗手,戴口罩、帽子,严格皮肤消毒,按常规用0.5%碘伏消毒置管口及其周围皮肤6~10 cm,无菌敷贴覆盖。发现导管周围皮肤红肿有分泌物或脓苔,必须用碘伏棉球彻底清除分泌物后,将导管向外拉出0.5~1cm,用碘伏棉球彻底消毒导管,然后将导管复位。

4 预防气栓

空气栓塞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可以立即引起死亡,常发生于静脉压较低、输液时液体输完或导管接头脱落时。因此,一定要及时更换液体,并仔细检查输液系统的各个连接点,进行必要的妥善固定,使其不漏气、不易脱落〔3〕。在更换输液导管时应先关闭静脉留置管,确保导管各连接完善并无漏气现象后,再打开导管的阻断阀。 5 导管的护理

在插管时要严格无菌操作, 严格选择穿刺部位,避开有感染或外伤的部位,严格消毒导管口及周围皮肤,导管末端肝素帽用纱布包裹后固定在皮肤上,防止导管脱出。如果导管固定缝线松脱,需及时再次缝合固定。 输液时,应先回抽,确定导管在血管内方可输液,静脉输液管,连续使用24 h要更换,观察液体滴注是否通畅,导管有否扭曲、受压,连接有无漏液现象,进针部有无皮下水肿、疼痛。对接头处使用的三通阀或肝素帽,发现松动或脱落,立即去除,严格消毒后更换新的三通阀或肝素帽,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对接头处的各项操作如进行输液、给药及输液泵衔接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对输注静脉高营养液患者,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输注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腔或重新更换新的输液管后,再输入其他液体,在输液结束时,应用生理盐水配置的稀肝素液5ML正压封管,并关好三通阀。

6 监测中心静脉压

利用深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时,特别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增强心理的安全感。较长时间监测CVP时,应每24 h用生理盐水配置的稀肝素液5 ml(30 u)冲洗导管,以保持测压系统通畅和减少感染发生率。

6 血液透析

深静脉置管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应该专管专用,透析期间不要用导管输液、采血,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及血行感染,延长使用时间,血透结束后,先将双腔导管内血液用生理盐水每侧10 ml快速冲净,再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下次在透前将保留的肝素盐水抽出。 7 保持环境清洁

病房每天通风2次,每次30~60分钟,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2次,每次40分钟。 8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

患者洗脸时勿沾湿导管周围皮肤及敷料,股静脉置管处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注意大小便勿弄湿敷料,一旦潮湿立即更换。护士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导管护理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并掌握静脉置管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换药的频率、技术,感染的特殊体征,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师、护士联系。

9拔管

治疗结束决定拔除导管时,先消毒局部皮肤,拔出导管,再消毒局部,用无菌纱布压迫穿刺点约5 min,防止发生血肿,并覆盖无菌敷料,以保护局部,防止感染,必要时剪下导管末端送检。

第二篇:深静脉置管的护理

置管后的护理问题

1、导管护理:导管要妥善固定,避免打折和扭曲,防止机械性堵塞。如血液回流到导管内时间过长,可因凝血引起堵塞导管。

2、导管冲洗:每次静脉输液前,以生理盐水冲管,输液完毕后,用肝素盐水做正压封管(研究表明, 肝素盐水能显著降低细菌群落聚集。一旦发生堵塞可抽取少量生理盐水冲管,同时尽可能往外吸,以免将血凝块冲入血管内形成血管内血栓。)

3、置管部位护理:穿刺部位应每周消毒处理、更换透明贴膜2次。护理置管部位时,要注意消毒双手,严格按常规操作。局部以碘伏棉球消毒, 面积10cm ×10cm, 待干2m in, 用透明贴膜覆盖穿刺部位并注明更换日期。置管部位一旦被污染,应立即严格消毒。更换透明贴膜时,应自下向上拆除贴膜,防止导管脱出。

4、导管固定:导管一定药妥善固定,严防折断、脱落或空气栓塞发生,当患者睡眠、翻身、更衣、沐浴、活动时严加注意。

5、误穿:熟练的穿刺技术可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导致血管损伤或误入动脉,可减少置管引起的出血、血肿,也有部分患者因凝血功能差而致出血,此时应局部压迫止血30 min 后用沙袋压迫12 h 以上,必要时可静脉滴注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止血药。若置管位置在股静脉,应嘱患者尽量减少活动。

穿刺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观察

1、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熟练的穿刺技术可避免,穿刺毕嘱患者避免肢体过度活动,局部 加压包扎,观察有无渗血及血肿,置管术后24 h 可适当握拳,做肢体屈伸活动。

2、静脉炎:置管早期出现的静脉炎通常与穿刺插管过程中静脉壁受到刺激即机械性损伤有关,为物理性静脉炎,如操作中损伤血管内膜、手套上滑石粉未冲洗干净、患者血管条件差、深静脉置管后血流缓慢、导管在血管内导物刺激有关;后期出现的静脉炎与化学刺激及病人的特殊体质有关,如尖端不在中心静脉内的导管输入刺激性药物,或是在小静脉内放置过大的导管而引起静脉炎,为化学性静脉炎。

预防措施:建立最大无菌屏障;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机械性刺激;选择合适导管;如果病人有静脉炎史,应告知医师,以便使用非类固醇消炎类药进行预防或辅助治疗;加强置管后的护理 。

3、导管堵塞:与导管的正确维护、输入药物种类及输注血制品有关。常见于血凝块堵塞。置管后所有导管均应接上肝素帽,掌握正确的冲管封管技术,输液前后必须用肝素液脉冲式冲管,使冲洗液在管腔内形成湍流,清洁和漂净导管,上机时,要先回抽,检查管腔有无栓塞。

4、导管移位或脱出:深静脉置管后应妥善固定。在留置中发生滑脱,除了导管固定不妥、病人意外拔脱等原因外,病人用力咳嗽使胸内压瞬间升高,导管向外退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预防:应加强巡视,做好床边交接班,将导管留在皮肤外的刻度列入交接班内容,以便于及时确认导管有无移位;固定好导管,缝皮时应打双结固定,换敷料时动作应轻柔,适度按压;除穿刺点用敷贴固定外,在距穿刺点5 cm 处再用胶布固定,固定部位避开关节和凹陷处;若发现导管已向外滑脱,经严格消毒后方可送入血管内,当导管外移抽回血不利及输液不畅时,必须拔除导管,必要时重置。

第三篇:小隐静脉途径下肢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http:///

小隐静脉途径下肢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的周围静脉疾病,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的深入开展,深静脉内置管溶栓术逐渐成为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用手术方法,我院血管外科采取经小隐静脉途径深静脉置管溶栓,取得很好疗效。

1.治疗方法

1.1 置管方法

置管溶栓术前建议患者行临时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防止置管过程中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与患者及家属讲明风险,如拒绝与家属签署拒绝治疗同意书。本组患者均未采取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患者采取向健侧的侧卧位,患肢在健侧肢体上取伸直位,采用局部浸润麻醉,于外踝与跟腱之间中点取纵行小切口,约3~4cm,分离出小隐静脉主干,采用Seldinger技术直视下顺行穿刺小隐静脉主干,置入4F导管鞘。通过导管鞘进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明确小隐静脉主干走行及汇入深静脉位置,并确定深静脉血栓部位及范围。采用0.035in黑泥鳅导丝沿小隐静脉主干进入深静脉,导入4F溶栓导管,与导丝相互配合,将溶栓导管两个标记之间的侧孔部分完全置于血栓内,溶栓导管内置入封堵导丝,固定导管鞘及溶栓导管,缝合切口。 1.2 给药方法

置管成功后,采取脉冲式方法经导管内推注尿激酶25万u,然后经微量泵持续给予尿激酶和普通肝素,剂量为尿激酶50万u/d和普通肝素5000u/d,交替使用。治疗3天后,经溶栓导管造影,根据结果向远心端调整溶栓导管位置或拔出封堵导丝,继续治疗。置管时间为5~7天。溶栓期间,每24小时动态监测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及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如造影显示溶栓满意,深静脉通畅;或血浆纤维蛋白原<1g/L;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超过正常1.5倍;或前后两次影提示溶栓无进展,溶栓结束。

拔出溶栓导管及导管鞘,局部加压包扎。继续全身给予尿激酶25万u和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7~10天。将低分子肝素改为华法令进行抗凝,监测INR,控制在2~3。 2.讨论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近年来持续上升,其危害为近期可能发生的肺动脉栓塞和远期出现的深静脉瓣膜功能破坏。对于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上常用的是手术取栓和药物治疗,随着介入方法的广泛应用,深静脉内导管溶栓术在临床上逐渐得到开展,最常用的方法是经股、腘静脉置管溶栓术,此方法对于髂股静脉血栓的再通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但对于腘静脉及以远的深静脉血栓,疗效不确切。

针对此种术式的不足,国内外有学者开始采用经小隐静脉途径深静脉置管溶栓,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1,2]。本科在文献报道的基础上,采用外踝小切口,暴露小隐静脉起始段穿刺置鞘,DSA下采用选择性插管技术,将溶栓导管沿小隐静脉直接进入腘静脉上行。如能由小腿交通支进入深静脉,则能溶解部分小腿深静脉及以上深静脉血栓,如导管由小腿交通支进入深静脉失败,沿小隐静脉直接进入腘静脉,也可以溶解腘静脉及以上深静脉血栓,这是从腘静脉或股静脉穿刺置管所达不到溶栓效果,本组病人尝试采取了这一方法,不但使髂股静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http:///

脉内血栓得到溶栓,也使大部分的腘静脉血栓和部分小腿深静脉血栓得到溶栓。

此术式不是直接穿刺深静脉,而是穿刺浅静脉,避免了对深静脉的损伤,减少拔管后穿刺部位可能再次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机会。由于小隐静脉外踝起始部解剖位置固定,于腘窝附近70%汇入腘静脉,10%汇入股深静脉,小腿段与深静脉在踝上30cm内有交通支的占96.8%[3]。因此可以保证手术的技术成功率。此外暴露穿刺不受肢体肿胀影响,减少了盲穿的不可靠性,避免了损伤周围组织及神经,减少术者的吃射线量。

溶栓导管由小隐静脉进入患肢深静脉,使腘静脉甚至部分小腿深静脉血栓得以溶栓,提高了对于深静脉血栓灌注溶栓的效率,有利于混合型DVT的导管直接溶栓治疗。通过造影复查可以发现股静脉复通后瓣膜瓣窦显影,说明血栓溶解保护了瓣膜,从而就可以降低以后静脉功能不全的程度。

插管与留置溶栓期间,病人无需俯卧或特殊体位,适当活动不受限制,适合于肥胖或患肢严重水肿、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并提高了治疗期的生活质量。

第四篇: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护理

神经内科一病区

高漫漫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是危重、大手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输液、输血、血液透析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由于其具有保留时间长、操作简单、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如果置管后护理不当,不但影响置管的继续使用,而且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及经济损失,如何预防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疑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危重患者无行能力,家属对深静脉置管术缺乏了解,较难取得配合。因此,护士必须热情、主动,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讲解置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消除家属的紧张和恐惧心理,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操作过程。同时说明在穿刺过程中及术后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及家属做出选择。(2)在患者或家属同意做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基础上,请他们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协议书》上签字,使我们的护理工作做到有据可查,为深静脉穿刺的必要性、合理性提供依据。(3)用物准备:深静脉穿刺包

1、1%利卡因5 ml、肝素稀释液(浓度为25 u/ml),无菌手套2副,无菌纱布,消毒用碘伏、棉签等,3 M透明敷贴、肝素帽、5 ml注射器。(4)协助患者按穿刺要求取正确卧位,是保证穿刺成功的重要因素。

2、术中护理

(1)熟悉穿刺置管部位静脉的解剖和走行方向,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穿刺部位用碘伏消毒,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穿刺,以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中尽量给予关心、体贴及耐心细致地解释、指导。对个别躁动不安的要约束四肢,必要时可适当地应用小剂量镇静剂。(3)置管成功后见回血,证实部位正确后接上肝素帽,方可按输液导管输液,导管固定稳妥后,并要标上置管刻度,一般为14~18 cm。

3、 术后护理

① 固定与消毒 用无菌透明贴膜或用BD无菌贴膜外固定,可有效防止导管移位,扭曲、受压及脱出,使患者活动感到便利,同时要避免因患者翻身或不自主动作导致管道接头脱落。注意观察穿刺点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渗血及脓性分泌物等炎性反应,穿刺点定时消毒,无菌敷料隔日换一次,夏季或高热多汗患者需每日更换,若被污染立即更换,同时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要注意局部保护。

②预防气栓 空气栓塞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可以立即引起死亡,常发生于静脉压较低、输液时液体输完或导管接头脱落时。因此,一定要及时更换液体,并仔细检查输液系统的各个连接点,进行必要的妥善固定,使其不漏气、不易脱落[3]。在更换输液导管时应先关闭静脉留置管,确保导管各连接完善并无漏气现象后,再打开导管的阻断阀。

③ 导管的护理 对静脉输液管道,24 h要更换,观察液体滴注是否通畅,导管有否扭曲、受压,连接有无漏液现象,进针部有无皮下水肿、疼痛。对接头处使用的三通阀或肝素帽,发现松动或脱落,立即去除,严格消毒后更换新的三通阀或肝素帽。对接头处的各项操作如进行输液、给药及输液泵衔接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对输注静脉高营养液患者,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输注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腔或重新更换新的输液管后,再输入其他液体。

④监测中心静脉压 利用深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时,特别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增强心理的安全感。较长时间监测CVP时,应每24 h用生理盐水配置的稀肝素液5 ml(30 u)冲洗导管,以保持测压系统通畅和减少感染发生率。

⑤ 深静脉置管的重要性 深静脉置管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应该专管专用,透析期间不要用导管输液、采血,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及血行感染,延长使用时间,血透结束后,先将双腔导管内血液用生理盐水每侧10 ml快速冲净,再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下次在透前将保留的肝素盐水抽出。

⑥ 治疗结束决定拔除导管时,先消毒局部皮肤,拔出导管,再消毒局部,用无菌纱布压迫穿刺点约5 min,防止发生血肿,并覆盖无菌敷料,以保护局部,防止感染,必要时剪下导管末端送检。

4 小结

经此处理,全部病例均未出现空气栓塞、穿刺点局部皮肤感染等并发症及出现堵管现象。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熟练掌握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无菌操作技术,熟悉深静脉穿刺置管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加强责任心,细心观察,仔细护理,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才能做好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工作。

第五篇:血液净化治疗深静脉置管记录

××××医院

血液净化治疗深静脉置管记录

患者姓名:年龄:性别:族别:

诊断:置管部位:左/右、股/颈内静脉。

该患者有血液净化的指征,患者本人/家属已签署血液净化及深静脉置管知情同意书。于时分在局麻下行置管术,置管过程顺利/不顺利(),置管局部血肿(有/无),渗血(有/无)。

请所在科室值班医生注意观察置管部位渗血、出血及血肿等情况,若有出、渗血、血肿,请给予密切观察其变化并给予相应处理(如局部加压止血等),必要时与我科值班医师联系。

置管医师:

记录时间:201年月日时分

上一篇:司机驾驶员劳动合同下一篇:数据库检索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