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危害

2024-04-30

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危害(精选13篇)

篇1: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危害

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是由血流滞缓、血液高凝以及血管壁损伤等原因造成的,大多数发生在盆腔及下肢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易于脱落,若不能及时治疗,可造成大片肺梗塞,常是猝死原因之一,危害极其严重。

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危害:

1、皮肤色素沉着,严重影响肢体美观。

2、下肢水肿疼痛,限制患者活动。

3、身体消瘦,机体无力。

4、伤口容易继发感染,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

5、患肢局部恶臭流脓,严重影响患者社交。

6、有的患者疼痛剧烈,生活不能自理,使其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有轻生念头。

7、如果大块血栓脱落,随下肢深动脉流回心脏,再经由心脏流回肺部会导致肺栓塞,造成猝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危害主要是以上几种,无论对于患者的外观还是寿命都是严重的摧残,所以,保护老年人免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折磨是我们这些晚辈在生活应该多加注意的,关注老年人的健康,促进家庭美满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篇2: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危害

目前医学上还没有彻底治愈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手段。药物溶栓和介入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没有意义。介入支架治疗的效果差,通畅率低。手术架桥或转流的效果同样很差,且存在手术风险。中医中药治疗仍缺乏循证医学的支持。

因此,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控制或缓解下肢静脉血栓后遗症的症状、促进深静脉管腔再通。

如果B超复查发现下肢深静脉已经完全再通,这时还必须做CT了解髂静脉通畅情况。如果髂静脉也排除闭塞狭窄,病人又有小腿溃疡的情况下,则可以做下肢浅静脉和交通支离断手术。仅仅存在下肢水肿或小腿色素沉着的情况,一般采用保守治疗。

如果下肢深静脉B超或髂静脉CT提示深静脉仍然存在阻塞的情况,首先考虑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方法包括:(1)压力治疗;(2)药物治疗。压力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

下肢深静脉压力梯度变化是从上至下逐步增加的,而压力治疗就是通过消除这种压力而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的压力治疗方法分为:(1)间歇性充气泵压迫治疗;(2)带压力梯度的弹力袜。间歇性充气泵压迫治疗的效果优于弹力袜。

篇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3例, 男17例;女6例, 年龄43~76岁, 平均63岁, 血栓发生于髂-股静脉12例;发生于股静脉及小腿深脉8例;发生于全下肢深静脉3例。

1.2 治疗

治疗原则是卧床休息, 抬高患肢。病程不超过72h的患者[1], 可给予溶栓治疗, 常用药物为尿激酶;肝素抗凝;祛聚疗法, 常用袪聚药物右旋糖酐、阿司匹林等。

1.3 23例患者中血栓机化及部分再通型10例;

完全再通型8例;这18例患者疼痛.肿胀症状消失;2例肿胀减轻自动出院;3例患者转上级医院治疗。本组中患者无深静脉血栓脱落致大块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加强心理护理, 因疼痛和对所患疾病知识缺乏而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要耐心安慰患者, 与患者及家属交谈, 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告诉患者你的病治疗很及时, 几天之后就会好转的, 介绍其他病友的恢复情况,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解除患者疑虑;鼓励患病者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积极配合治疗。

2.2 疼痛护理

(1) 密切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程度;患肢动脉搏动的情况、皮肤温度、色泽、感觉, 每日测量比较下肢不同平面的周径, 并与健肢比较, 详细记录, 判断疗效。 (2) 抬高患肢, 将患肢高于心脏20~30cm[2], 可促进静脉回流, 降低静脉压, 减轻疼痛与水肿, 也可预防血栓进一步加重。 (3) 有效止疼, 认真听取患者对疼痛的主诉, 疼痛时不能过分限制止痛药物的运用, 以避免因疼痛引起的动脉痉挛而影响患肢的血供, 使患肢缺血缺氧加重疼痛不利于病情恢复,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有效的止痛措施, 如口服止痛药、间断肌注哌替啶等;或者采用非药物止痛措施, 用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法减轻患者对疼痛的反应, 如, 采取听音乐、默念数字等方法。 (4) 局部温湿敷, 患肢温湿敷可减少血管痉挛.止疼和促进炎症的消退。

2.3 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变化, 定时测量;

对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的患者, 指导作深呼吸及有效的咳嗽, 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 做好生活护理。急性期过后, 鼓励患者步行, 行走时穿弹力袜, 弹力袜可抵消腿部组织增加的静脉压, 但弹力袜必须合乎患者腿部的大小.长度以仅及膝部为宜, 穿弹力袜时应让患者躺下并抬高患肢后再穿。

2.4 抗凝融栓治疗的护理

抗凝剂有肝素和双香豆素衍生物, 一般从肝素开始, 接着使用双香豆素衍生物。静脉滴注肝素的时间一般为5d, 注意肝素滴入不能过快, 用药前了解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对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 应解释抗凝治疗的目的, 抗凝治疗的并发症, 抗凝治疗的计划。在抗凝溶栓期间, 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密切注意凝血机制。

2.5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1) 注意观察出血倾向:出血是尿激酶的副作用, 为防止出血的发生, 护理上要加强病房巡视, 在医师指导下, 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和滴速, 在用药过程中, 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全身性出血倾向, 连续监测凝血功能的变化。做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时注意观察皮肤、粘膜、牙龈出血情况, 如齿龈出血可用冷水漱口, 鼻出血可用拇、食指压迫鼻根止血或用每次用0.1%的盐酸肾上腺素棉球填塞鼻腔, 穿刺点上方约1cm处压迫止血。每次用药后都要在专用记录单上记录时间、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和初凝血时间的检验结果, 并签名[3]。发现其他部位的出血, 立即报号主治医师并协助处理。包括立即停用抗凝药, 并采用硫酸鱼精蛋白.维生素k1或输入新鲜血液等治疗。 (2) 预防栓塞: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在床上进行一切活动, 并避免动作幅度过大, 患肢不能过冷过热, 禁止按摩患肢, 以防部分溶解的血栓脱落, 导致其他部位栓塞。若患者出现胸痛, 呼吸困难, 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 提示可能发生肺动脉栓塞, 应立即让患者平卧, 避免做深呼吸、咳嗽、剧烈翻动, 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 并报告医师, 配合抢救。 (3)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经济有效的措施, 告诉患者饮食易进食低脂高纤维素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 尽量避免因排便引起腹内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吸烟患者要要劝其戒烟, 防止烟草中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长期卧床和制动的患者应同时指导家属帮助患者活动患肢及足部背曲活动, 此运动有利静脉回流, 同时防止下肢静脉血栓行成[4];手术后的患者应鼓励尽早下床活动, 并说明下床活动的好处, 但应避免活动过量, 若突然出现下肢剧烈疼痛, 浅静脉扩张伴有发热等, 应警惕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及时就诊。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长期卧床患者血流缓慢, 手术后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或静脉损伤患者的常见疾病。多见于下肢, 如不及时治疗, 深静脉血栓脱落可造成严重并发症, 轻者致残, 重者死亡, 即使好转也易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受损, 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 影响生活和工作。经过对我科23例患者的治疗和精心护理, 证明及时的诊治配合有效的护理, 能明显减轻下肢深静脉血栓对下肢造成的疼痛.肿胀, 安定患者的情绪,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康复和痊愈有很大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42-645.

[2]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56.

[3]宋学香, 朱玉芹, 崔惠荣.肺栓塞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 1998, 13 (11) :850.

篇4: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危害

【关键词】 骨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骨折患者的常见问题,是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一旦发生可引起相应器官甚至肺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

1 临床材料

选取我院2005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骨折术后并发DVT患者9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股骨干骨折4例,胫腓骨骨折3例,股骨颈骨折2例,合并糖尿病2例,心脑疾病2例,脑血栓史1例。术后出现DVT时间为0~2d。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发亮,患肢持续肿胀并加重。

2 治疗及转归

本组患者均给予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病程不超过72h者给予溶栓疗法,尿激酶8万U溶于5%葡萄糖250ml静滴,每天2次。连续7~10d。抗凝用低分子肝素钙0.4ml。脐周皮下注射每天2次,持续7~10d。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入复方丹参20ml静滴,每天1次。本组9例患者经以上治疗后,临床各项指标及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未发生下肢坏死、溃烂、感染及肺脑栓塞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

3 讨 论

3.1 DVT发病机制 临床上将DVT发病机制归为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血液瘀滞3种因素。手术创伤存在血管间接损伤的可能。手术应即刻使血小板增高黏附性增强。手术造成失血、脱水可使血液浓缩,血细胞相应增多。另一方面,患者自身因素如高龄、肥胖、糖尿病、既往血栓病史等可使机体处于一个高凝状态。因高龄患者内脏生理退变、心血输出量减少、静脉回流减慢均使下肢处于相对滞缓状态,加上术后长期制动,使血流进一步减慢,局部缺氧使DVT的风险增高。

3.2 DVT的防治 若不及时治疗易导致血栓形成加重。严重者可致肢体坏死,并发肺脑栓塞危及患者的生命。术前应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踝关节、膝关节活动,并说明其重要性,使患者主动进行;指导患者低脂、高蛋白、多维生素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告知患者禁烟等。DVT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病程不超过72h可溶栓治疗、应用尿激酶。联合应用效果更佳。术后密切观察术后渗血,患肢皮温、颜色、感觉运动情况,以及患肢肿胀疼痛情况。对疑有DVT禁止热敷、按摩患肢和反复穿刺。

患者骨折术后制动、仰卧,麻醉术后牵引制动,使周围静脉舒张,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早期功能锻炼并适时用药是预防DVT防止并发症的关键。临床医护人员应术前术后对患者健康宣教,使患者认识到预防DVT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00.

[2] 唐泓源,张黎明.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5:631.

篇5: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危害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1‰。DVT急性期可因血栓繁衍致静脉阻塞进行性加重,甚至造成股青肿导致肢体坏死需截肢,游离血栓一旦脱落还可引发致命性肺动脉栓塞。在自身纤溶活性物的作用下,血栓最终趋于消融或经历机化、新生血管发生,被血栓堵塞的静脉腔逐渐再通,而静脉瓣膜结构却在血栓机化过程中遭受毁损。因此,DVT的后期,通常是由近端静脉堵塞致静脉回流障碍以及由静脉瓣膜破坏导致的静脉逆流两者并存,引起下肢静脉高压及相应的临床表现,即血栓后综合征(post-thombosis syndrome,PTS),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DVT一旦发病,治疗的目的是抑制血栓蔓延、清除血栓、恢复静脉的通畅性以及保护静脉瓣膜的结构和功能,预防和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血栓复发与PTS的发生率。

本文就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CDT)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以期达到形成共识、规范治疗的目的。

一、急性下肢DVT治疗现状 目前,用于急性下肢DVT的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治疗和血栓清除术。抗凝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血栓的进一步形成,但并不能清除已存在的血栓,治疗效果有限。血栓清除术包括:外科取栓术、机械性血栓清除和CDT等。外科取栓术由于其并发症如出血、血管损伤等及血栓复发率较高,始终未能成为治疗骼股静脉急性血栓 形成的首选治疗手段;CDT是在DSA透视下将溶栓导管经深静脉直接插入髂股腘静脉血栓中的一种介入性溶栓方法,能在减少出血风险的前提下提高血栓清除 率,提高药物的溶栓效率,快速开放受阻的静脉。并在临床得到了迅速普及和发展。

二、CDT治疗的适应证 对于急性骼股静脉血栓,无溶栓禁忌且能够成功置入溶栓导管者都存在CDT 适应证: ⑴急性骼股静脉血栓形成; ⑵急性股腘静脉血栓形成; ⑶病程≤14天的DVT 目前认为非卧床的年轻健康患者可能受益最大,而长期卧床、高出血风险、高龄、伴有其他严重疾病、预期寿命<1年的患者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注:DVT的临床分期:急性期指病史 < 14天;亚急性期指病史15~30天;慢性期指病史>30天。

三、CDT治疗的禁忌证 ⑴使用抗凝剂、造影剂和溶栓药物有禁忌或过敏者; ⑵近3个月内有颅脑、胃肠等活动性内出血史或脑梗塞史; ⑶近4周内有严重外伤史或接受过大手术者; ⑷妊娠; ⑸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⑹细菌性心内膜炎; ⑺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三、CDT的操作方法及路

1.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在DSA下,患者取平卧位,采用Seldinger技术,健侧 股静脉进入,首先行健侧髂静脉及下腔静脉造影,如发现血栓累及下腔静脉,改由右侧颈内静脉穿刺行下腔静脉造影,观察血栓情况、双肾静脉开口位置及下腔静脉 分叉部位,测量下腔静脉直径。在下腔静脉肾静脉开口以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对于置入的滤器为可回收性的患者,拔除溶栓导管前再行下腔静脉造影,若滤器下方 无血栓残留则将其取出,若有则永久放置。滤器置入指征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制定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2.导管溶栓入路及方法 2.1顺行入路: 2.1.1经小隐静脉置管:适用于中央型和混合型下肢DVT,俯卧位,取患肢外踝与跟腱中间处皮肤纵切口约50px,暴露小隐静脉,经小隐静脉置入4-5F导管鞘,选取侧孔长20-1000px的4-5F溶栓导管置入患肢髂总静脉。2.1.2经大隐静脉置管:适用于中央型和混合型下肢DVT,内踝上方的大隐静脉常可在体表下显露;也适用于患者伴有骨折无法翻转体位时。⑴大隐静脉置管 方法:①经内踝大隐静脉起始部直接穿刺置管;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直视下穿刺;⑵置管:穿刺成功后置入4-5F血管鞘,在路径图技术辅助下将导丝经交通 支置入腘静脉经股静脉至下腔静脉。2.1.3经腘静脉置管:适用于血栓仅局限于髂股静脉的中央型DVT,同时患者无肢体活动受限。患者俯卧位,超声引导或经足背静脉造影显示腘静脉定位下穿刺腘静脉置入导管鞘,其余操作同上。2.2 逆行入路:经以上入路无法置管者可选择以下入路 2.2.1经颈静脉置管:穿刺右颈静脉置入导管鞘,将溶栓导管经颈静脉置入患肢髂股静脉内,溶栓导管头端尽量放置在患肢股静脉远端。2.2.2经股静脉置管:穿刺健侧股静脉置入导管鞘,在cobra导管的帮助下将导丝逆行置入患肢髂股静脉内并最终交换为溶栓导管,溶栓导管的头端置于患肢股静脉远端。

四、抗凝溶栓药物的使用 肝素是常用的抗凝药物,可采用皮下注射或静脉点滴的方法。普通肝素注射后可立即生效,迅速达到高峰,继而作用逐渐下降,其在体内的半衰期为90分钟,2-3小时作用即消失。低分子肝素多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其半衰期时间较长,为12小时。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链激酶是目前临床上可用的溶栓药物。链激酶因过敏反应及出血风险较大等原因使用受限,而尿激酶与重组t-PA因为均有 较好的溶栓效果、较低的出血发生率等特点成为临床治疗DVT的首选,但由于后者的费用较高,临床仍以尿激酶使用较为普及。尿激酶的使用剂量和方法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我们推荐导管溶栓时首先将25万单位尿激酶加入生理盐水50ml中一次性经溶栓导管注入,然后①用高压泵经溶 栓导管脉冲式注射尿激酶,60-80万单位/24h,分2次给药,每次1小时内注完。注射尿激酶间歇期经导管滴注肝素100-150mg/24h;②经导 管持续匀速泵入尿激酶(24h总量 60~80万单位),同时给予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U,每12h一次,一般连续应用7天。rt-PA可选择性地激活血栓部位的纤溶酶原,使其转化为纤溶酶而溶解血栓,全身行纤溶状态的不良反应小,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常规推荐使用总剂量是 50mg,最多不超过100mg。给药方法是将rt-PA50mg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首先给予10mg 静脉推注,其余40mg在2h内匀速静脉泵入;溶栓后立即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U,每 12h一次,一般连续应用7天。rt-PA的缺点是不能长时间应用,计划的剂量用完后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溶栓效果不能再追加剂量。抗凝、溶栓过程中需每日复查凝血指标。抗凝治疗时需监测①凝血时间,肝素用于治疗目的时要求凝血时间延长2-3倍,即20-30min,当凝血时 间 < 12min时应加大肝素用量,凝血时间>30min时应减少肝素用量。②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值可因实验室不同而异,用肝素后以延长1.5-2.5倍为宜。有条件者还可监测血清肝素浓度,使达到0.3-0.5u/ml。溶栓治疗中应监测的指标包括:①凝血酶原时间:正常 值为11-13s,超过25s为异常。②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正常值为2-4g/L,如血纤维蛋白原水平< 1.5g/L则需减少尿激酶用量,继续监 测如血纤维蛋白原水平< 1.0g/L则立即停用。③凝血酶时间:正常值为16-18s,溶栓期间不宜超过正常的 3-4倍,60s较为理想。置管溶栓后每48h行深静脉造影复查,若显示导管侧孔段血栓大部或全部溶解,根据溶栓段长度可将导管后撤20-750px。病史在7天内者溶栓导管在术后4-5d拔出,病史在7-14天者拔管时间延长至6-8天。导管溶栓的中止指标包括:⑴溶栓过程中发生出血或严重感染并发症时;⑵纤维蛋白原水平< 1.0g/L;⑶腘静脉以上主干静脉恢复通畅;⑷连续4-5天溶栓后造影见溶栓结果无进展。

五、髂静脉狭窄的处理 随着左髂静脉解剖异常在DVT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认识到仅仅清除血栓而不处理髂静脉狭窄是远远不够的。国内多组临床研究显示,左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的病例中,其髂静脉病变发生率高达65~73%,病变部位多在左髂总静脉汇入IVC处。文献报告采用支架治疗无继发血栓形成的髂静脉狭窄或闭 塞,3年通畅率 89-94.6%,证明支架置入治疗髂静脉病变是安全的。同时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在下肢DVT的治疗中髂股静脉血栓清除后放置髂静脉支架以纠正髂静脉狭 窄,支架置入者的深静脉一年通畅率明显高于未放置者,说明当骼静脉狭窄合并血栓形成时,自膨式支架的置入是必要的。我们推荐对于股腘静脉血栓完全溶解的病例,经造影发现患肢髂静脉存在狭窄,对于髂静脉病变部位进行球囊扩张,置入支架,推荐球囊直径10-12mm,支架 直径 12-16mm。

六、出院后的随访及治疗 DVT患者需长期抗凝治疗以防止出现血栓发展或复发。通常应用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包括以下4种:

1、伴有恶性肿瘤的首次发作DVT;

2、无明显诱因的首次 发作 DVT;

3、首次发作的DVT,具有与血栓复发危险行增高有关的基因和预后标志(如蛋白C、蛋白S缺乏,因子V Leiden突变等);

4、反复多次发作的DVT。华法林对于防止DVT复发非常有效,监测华法林抗凝效果的标准是凝血酶原时间和 INR,用药期间控制凝血酶原时间延长50%以上(正常值为12-14s),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在2.0~2.5之间。在原发性DVT患者中进行的延长华法林疗程的试验显示,华法林疗程延长至1-2年比3-6个月更能有效的降低 DVT的复发,但出血危险增加,因此对于原发性DVT的抗凝疗程需根据患者情况权衡利弊后再作决定。近年来一些新的口服抗凝药已应用于急性DVT的治疗,如直接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等),现有证据显示,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剂治疗急性DVT同DVT的标准治疗(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维生素K拮抗 剂)疗效相当,但能显着提高抗凝治疗的获益风险比。利伐沙班的约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参数较少受性别、体重或年龄的影响,较少发生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每天 1次固定剂量,不需监测特殊血液指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口服抗凝新药,为DVT患者的急性期治疗及持续治疗提供了一个简便的单药治疗方案。同时要求患肢穿 弹力袜6个月~2年。

七、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1.出血:穿刺点周围出血。可表现为渗血或血肿。文献报告,CDT术后出血发生率为5-11%,其中颅内出血 < 1%,腹膜后出血为1%,肌肉骨骼系 统、泌尿系统及胃肠道约3%,出血可发生在穿刺局部或远处组织、器官。因严重出血需输血的病人为0-25%,其与溶栓药物的剂量及用药时间长短有关,也与 同时抗凝的程度和个体差异有关。因此所有导管溶栓患者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选择合适的鞘管、尽量避免多次穿刺、切开的皮下组织应妥当止血,对于小的毛细血 管出血应确切结扎或缝扎,适当加压包扎等措施可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穿刺点周围渗血也常常是溶栓药物剂量过量的征象。2.导管周围血栓形成:导管周围血栓形成的原因导管置入后致静脉回流受阻和/或抗凝治疗不充分。避免该并发症的要点包括:(1)选择适合尺寸的溶栓导管,如经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置管时应选用4F的导管,避免导管过粗,干扰大、小隐静脉的回流;(2)可以从外鞘管内滴注肝素。(3)充分抗凝治疗:如低分子肝 素 5000U,每12h一次,一般连续应用7天或注射尿激酶间歇期经导管滴注肝素 100-150mg/24h。

篇6: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危害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 对72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均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患者经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患者疼痛、下肢肿胀症状均基本消失,患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仅1例患者发生轻微肺动脉栓塞症状,经针对性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 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临床价值较高,应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6.167

为探讨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及效果,促进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康复,本院对接收的72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了针对性护理干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具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接收的72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年龄最小25岁,最大42岁,平均年龄34.9岁;其中26例患者为自然分娩,46例患者为剖宫产;病程最短5 d,最长29 d,平均病程12.2 d。

1.2 方法 本组患者均行抬高患肢、卧床休息、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患者抗凝治疗及溶栓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其护理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因抗凝、溶栓治疗难度较大,恢复时间长,且费用较高,加之需对新生儿喂养模式进行改变,极易导致患者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的倾听患者倾诉,并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安慰;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耐心的向患者讲解下肢疼痛、肿胀等现象发生的原因、治疗方式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等,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消除其不良情绪,使其积极主动与医护人员进行配合。

1.2.2 体位护理 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严格卧床休息,并且应适当抬高患肢,通常应抬高20~30 cm,膝关节屈曲15°,且不可在膝下垫枕,保持髂内静脉呈松弛状态,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血液淤滞,从而达到缓解肿胀及疼痛的目的。

1.2.3 患肢护理 护理人员应认真观察患者制动肢体皮肤是否有破损现象发生,保持患者皮肤完整。同时护理人员应认真对患者皮肤颜色、周径、温度的变化情况及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进行观察,且应加强对患者患肢保护的重视,不可碰撞挤压,以防因皮肤损伤而引起感染。血栓溶解后应及时利用50%硫酸镁对肢体患处进行湿热敷,以达到消肿及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的目的。

1.2.4 抗凝及溶栓时护理 给予患者抗凝及溶栓治疗时应尽可能减少创伤性检查及治疗,且静脉穿刺时应合理调整止血带,不可捆扎过紧,且应尽可能采用静脉留置针,从而尽可能减少静脉穿刺机会;拔针时应嘱咐患者局部按压5~10 min。另外,护理人员在抽取患者血样进行血小板计数、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查时应做到一次成功,且应确保标本满足检测需求,避免因反复操作增加患者痛苦。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认真观察患者是否有便血、尿血、皮下瘀血等现象发生,且应确保静脉通路通畅,以保证溶栓剂顺利滴注。

1.2.5 饮食及运动护理 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饮食要以清淡、低脂、高热量、高纤维、高蛋白食物为主,且应摄入充足的水分,以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流速度增加,通常术后6 h可进水。另外,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导致腹压增高而对患者下肢回流情况造成影响。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但应嘱咐患者不可长时间站立、走动。结果

本组72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经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患者疼痛、下肢肿胀症状均基本消失,患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仅1例患者发生轻微肺动脉栓塞症状,经针对性护理后痊愈出院。讨论

深静脉血栓主要是指在深静脉中出现血液凝块,对血液的正常流动产生阻碍的病症[1]。深静脉血栓多发生在大腿、骨盆、小腿等部位,患者多伴有一侧肢体突然肿胀、局部疼痛、行走时疼痛加剧等症状[2]。临床研究表明大手术、肿瘤、怀孕、分娩等因素都可能会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其约占据了全部深静脉血栓的0.6%~1.5%,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发生肺栓塞,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4]。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及早康复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阶段临床上治疗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用方式主要为抗凝、溶栓及手术治疗[5]。而治疗期间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患肢护理、抗凝剂溶栓护理等可逐渐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项处理及操作,从而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组72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经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患者疼痛、下肢肿胀症状均基本消失,患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仅1例患者发生轻微肺动脉栓塞症状,经针对性护理后痊愈出院。

综上所述,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临床价值较高,应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7: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危害

摘要 : 目的 : 调查医院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为DVT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调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骨科住院患者500例,调查内容包括有无发生DVT及DVT可能的影响因素如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有无吸烟史、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静脉曲张、有无栓塞症家族史、住院时间、麻醉方式等。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行单因素筛选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00例骨科住院患者中发生DVT9例,发生率为1.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R60岁,BMI?R24kg/m2,采用全身麻醉骨科住院患者DVT发生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和全身麻醉是骨科住院患者DVT形成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782、1.267和2.641。结论 : 高龄、肥胖和全身麻醉是骨科住院患者DVT形成的危险因素,临床要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关键词: 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由外因诱发的血管损伤和长时间制动引起,目前的医疗条件很难治愈,因此DVT主要以预防为主[1]。骨科尤其是骨科住院患者,由于围手术期和术后长期卧床,DVT的发生率较高[2]。DVT的危害大,可以引起肺栓塞,是骨科患者最主要的致残致死原因之一[3]。探讨骨科住院患者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可以为临床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骨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住院时间?R7d,排除住院前有DVT、有活动性出血或其他出血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长期使用抗凝药物以及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共纳入500例,其中男255例,女245例;年龄21~82岁,中位年龄48岁。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有无吸烟史、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静脉曲张、有无栓塞症家族史、住院时间、麻醉方式以及住院期间是否发生DVT。DVT由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结果

2.1 DVT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500例骨科住院患者中发生DVT9例,发生率为1.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R60岁,BMI?R24kg/m2,采用全是麻醉骨科住院患者DVT发生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DVT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和全身麻醉是骨科住院患者DVT形成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782、1.267和2.641,详见表2。讨论

DVT是骨科住院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治愈,能影响远期静脉瓣功能,继发肺栓塞,从而引起肺梗死或脑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3]。基于目前的医疗条件,DVT很难治愈,因此DVT主要以预防为主。DVT多发生在住院7d内,之后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发病率逐渐下降。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是一种无创检查,是DVT最主要的诊断方式,能够评估静脉血流的变化特征和可压缩性,血栓存在时的静脉管腔阻塞、血流方向改变,可压缩性减小。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诊断DVT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诊断DVT,500例骨科住院患者DVT9例,发生率为1.8%,低于胡海澜等[4]报道的10.86%,这可能与医院近年来更注重骨科住院患者的DVT预防有关。

进一步对骨科住院患者DVT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年龄?R60岁,BMI?R24kg/m2,采用全身麻醉骨科住院患者DVT发生率显著升高,是骨科住院患者DVT形成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782、1.267和2.641。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的身体机能退化,且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手术耐受性差,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更容易发生DVT。肥胖患者血脂含量高,而研究发现,血脂含量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DVT的发生密切相关[5];另外,肥胖患者平时运动较少,术后更喜卧床,增加DVT形成的风险;骨科手术应用全身麻醉会激活凝血反应,表现为血液循环中凝血酶产生和纤维蛋白形成增加;同时还可造成股静脉的扭曲,乃至完全阻塞[6]。

总而言之,本研究发现高龄、肥胖和全身麻醉是骨科住院患者DVT形成的危险因素,临床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术后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尽早进行下肢锻炼以最大限度降低住院期间DVT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篇8: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体会

1 一般资料

本组289例, 男151例, 女138例;年龄21~90岁。其中左下肢249例, 右下肢31例, 双下肢9例。发病至入院时间为6h~53d。合并症:骨折32例, 恶性肿瘤39例, 手术后72例。289例均经下肢血管彩超确诊。其中中央型37例, 周围型56例, 混合型196例。入院时D-二聚体阳性237例。阴性52例。介入治疗72例, 手术治疗7例。

2 方法与结果

2.1 治疗方法

包括一般疗法、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取栓治疗四部分。

2.1.1 一般治疗

是指急性期予绝对卧床和抬高患肢, 避免用力排便, 禁忌患肢按摩、热敷;后期穿弹力袜, 足踝部运动。

2.1.2 药物治疗

主要是采用抗凝、溶栓、祛聚疗法, 所用药物为尿激酶10~30万U/次, 每日1~2次;速碧林0.4ml, 每日1~2次;配合丹参改善循环, 连用7~14d, 所用药物剂量根据患者体重、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年龄予以调整, 当下肢肿胀明显改善时加用华法林, 一般与速碧林重叠3d, 监测凝血酶原时间, 使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维持在2~3之间, 一般半年左右停药, 预防复发。

2.1.3 介入治疗

是指放置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动脉栓塞。采用贝朗滤器, 共放置72例。

2.1.4 手术治疗

是指行下肢静脉Fogarty导管取栓, 共7例, 均为中心性DVT出现股青肿。

2.2 结果

本组中297例下肢肿胀明显消退, 顺利康复;7例无效, 均为恶性肿瘤患者, 伴有肿瘤转移, 压迫血管;11例出现胸闷、憋气、咯血等肺动脉栓塞 (PE) 症状, 其中8例症状轻微, 经治疗后好转, 3例症状严重, 抢救无效当时死亡。恶性肿瘤39例, 其中以DVT入院后发现恶性肿瘤8例, 31例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左下肢DVT 258例, 右下肢DVT 31例, 左:右约为8:1;31例右下肢DVT中, 9例合并有右下肢骨折, 13例合并恶性肿瘤, 9例病因不详。发病10d以内入院者234例, 占80.9%, 这些患者中D-二聚体阳性201例, 阳性率85.9%。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以魏尔啸 (Virchow) 提出的三大因素学说得到公认, 即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的高凝状态。Anderson等[2]报道促使DVT发生的危险诱因有很多, 如外科手术, 多种创伤, 恶性肿瘤, 制动, 静脉血栓病史, 年龄, 肥胖, 原发性血液高凝状态, 怀孕或产后期, 静脉曲张, 抗心磷脂抗体, 遗传因素等。本组患者左右下肢的发病比例为8:1, 其原因是左髂总静脉解剖上受右髂总动脉的压迫及本身腔内结构异常所致, 左髂总静脉狭窄闭塞, 血栓形成, 又称“髂静脉压迫综合征”[3]。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共31例, 其中13例合并恶性肿瘤, 说明右下肢DVT合并肿瘤的可能性较高, 对于不明原因的右下肢DVT更应积极寻找病因, 排除恶性肿瘤。共有7例患者治疗无效, 均为恶性肿瘤患者, 伴有肿瘤转移, 压迫血管, 说明恶性肿瘤压迫血管导致的下肢静脉血栓抗凝溶栓治疗效果不理想。在发病10d内住院的DVT患者中, D-二聚体阳性率为85.9%, 说明D-二聚体阳性对急性DVT具有诊断意义。手术治疗共7例, 均为发病3d以内, 中央型合并股青肿患者, 术后恢复良好。现在有学者认为发病1周之内的患者均可接受手术治疗, 且认为手术治疗优于非手术治疗, 不过手术后仍应配合非手术治疗[4]。

肺栓塞是下肢DVT的最严重并发症, 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肺栓塞。但应掌握其适应证:使用抗凝剂有禁忌的DVT患者;术前已出现肺动脉栓塞者或有倾向者;大面积DVT患者需进行抗凝和溶栓治疗者;DVT患者使用抗凝和溶栓无效者[5]。本组患者中, 23例为外科手术前合并下肢DVT, 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术中术后均未发生肺栓塞。笔者认为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 术前已出现肺动脉栓塞者或有倾向者, 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有更积极的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 DVT) 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2000年1月2009年8月收治的289例下肢DVT患者的治疗情况及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79例顺利康复;7例无效;合并肺动脉栓塞11例, 其中8例症状轻微, 死亡3例。结论 及时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肢体肿胀, 改善患肢回流障碍;恶性肿瘤压迫血管导致的下肢静脉血栓抗凝溶栓效果较差;腔静脉滤器能有效预防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抗凝,溶栓

参考文献

[1]Meissner MH, Strandness DE.Pathophysiology and natural history of acute deep venous thrombosis.In:Rutherfod HB:Vascular Surgery (5thed) [M].Philadelphia:Saunders Company, 2000.1929-1930.

[2]Anderson FA, Spencer FA.Risk factors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sm[J].Circulation, 2003, 107 (23) :9.

[3]董国祥。实用血管外科学及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5。201。

[4]董国祥。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 23 (4) :210-211。

篇9:孕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在妊娠期,血液的成份有某些改变,导致血液的凝固性增高,使血流处于“高凝”状态。但妊娠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并不高,据有人统计,32337例妊娠中仅发生17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任何一名医师在处理怀孕时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的经验都较有限,但任何一名妊娠妇女,如发生单侧肢体的忽然肿胀,都要想到此病的可能。典型的症状为下肢忽发性肿胀,自觉大腿根部或小腿肚处轻度胀痛,体温常轻度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在治疗方面,既要能控制血栓形成,使之治愈;又要使用安全的药物,以免使胎儿生长受到影响。

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药物,主要包括口服的香豆素衍生物(如华法令钠)和皮下或静脉应用的肝素。许多学者已报道口服的华法令钠,虽然应用方便,但它可经胎盘进入胎体,如在怀孕初期给予华法令钠口服,会带来胎儿软骨发育异常的畸胎危险;如在妊娠中期和末期应用华法令钠则常会引起胎儿神经系统缺陷,甚至引起胎儿死亡,因此在妊娠期禁忌服用抗凝药物华法令钠。

肝素也是常用的有效抗凝药物,但长期静脉滴注肝素也不适宜,因可能引起骨质疏松、脱发和神经系统并发症。那么妊娠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如何来治疗呢?由于肝素分子不能越过胎盘,故短期静脉应用肝素是可以的,一般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期,可静脉给予肝素z周左右,然后改为腹壁皮下小剂量注射肝素,剂量可根据血液化验来调节,如病情较轻,也可在一开始就用皮下注射肝素的方法来治疗,产后可改用抗血小板粘聚药物,如肠溶阿斯匹林等,一般服用1~2个月。在整个病程中,要抬高患肢,下地行走时应穿医用弹力长袜。经过如此的治疗,一般深静脉血栓形成都可治愈,少数患者可留下行走路程多时下肢轻度肿胀的后遗症,但根据长期观察,一般不会影响肢体的活动和存活。但如果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形成较广泛时,病情较严重,医学上称“股青肿”,因肿胀压迫,造成动脉供血不良,这种情况是极少数,此时则需作手术治疗,切开静脉将血栓摘除,肢体仍可保全,有的甚至也可不留任何后遗症。

篇10: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1 病 因

1.1 静脉血流滞缓

手术中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 静脉流速减慢;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肉完全麻痹, 失去收缩功能, 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 致使血流滞缓, 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再有长期卧床或长久保持下蹲姿势及长时间乘车等。均可引起静脉血流滞缓, 这些均被认为是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的因素。

1.2 静脉壁的损伤

(1) 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 如各种抗生素、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不同程度地刺激静脉内膜, 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2) 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或骨折创伤均可导致静脉血栓形成; (3) 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 较为少见, 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 可引起子宫静脉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

1.3 血液高凝状态

手术中或手术后因组织损伤引起血小板凝聚能力增强。脾切除术后由于血小板骤然增加, 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2 预 防

深静脉血栓重在预防[2], 为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尽量避免下肢输液, 偏瘫患者、手术患者避免在患侧输液。 (2) 减少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的使用。 (3) 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多次穿刺, 穿刺部位如发现红、肿反应应立即拔除。 (4) 高危人群术后常规抗凝治疗。 (5) 下肢手术者, 抬高下肢, 早期活动, 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 并嘱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应抬高下肢20°~30°, 尽量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曲, 影响静脉回流。对高危人群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增加活动量。对不能活动者, 由护士或家属被动按摩患肢。 (6) 机械辅助预防。可采用气压机或使用弹力袜及按摩等。气压机是对套在肢体的袖套循环充气和放气来促进血液流动。弹力袜是通过外部压力作用于静脉管壁, 来增加血液流速和促进血液回流, 它能提供不同程度的外部压力。

3 护 理

(1) 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 要求患肢制动, 不得按摩或做剧烈运动, 以免栓子脱落。 (2) 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20°~30°, 以利静脉回流, 减轻水肿。 (3) 密切观察患肢血运、感觉、周径及颜色的变化。每天定时对比双下肢肤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足动脉搏动情况, 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长并记录, 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 积极处置。 (4) 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屏气用力。 (5) 应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纤维素食物。 (6) 溶栓抗凝治疗患者要监测患者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和大便潜血试验等。 (7) 临床护理时若发现患者有咳嗽、胸闷、胸痛、口唇紫绀、咯痰带血、呼吸困难等应引起高度重视。除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外, 还应及时将情况通知医师, 积极配合抢救。 (8) 患肢水肿明显减轻后, 应适当下床活动, 增加肌肉收缩, 加速静脉血液回流, 防止新的血栓形成。运动应循序渐进, 不可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杨佐明, 戴士峰, 刘晓明, 等.人工髋关节置换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 12 (22) :4323-4327.

篇1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溶栓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抗凝、溶栓等药物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临床治愈25例(43.1%),显效28例(48.2%),有效4例(6.8%),无效1例(1.7%),总有效率98.2%。结论抗凝、溶栓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简便,易于施行,疗效确切,关键在于早期治疗。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溶栓

中图分类号:R36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126-0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重点应在预防,但是一旦发病,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目前治疗DVT的主要方法应是抗凝、溶栓,部分患者也可以采用手术去栓或介入方法溶栓,各有利弊,本文着重介绍我院采用抗凝、溶栓药物治疗DVT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8例,男性20例,女性38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8.5岁。病变部位左下肢45例,右下肢13例,从发病到就诊时间1-20天,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活动障碍或伴有下肢局部皮肤张力泡形成。所有患者均经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DVT。

1.2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主要为卧床休息和患肢抬高。DVT发病初期,栓子极易脱落,导致肺拴塞,危及生命,需绝对卧床,避免患肢受挤压,忌做热敷或做运动。患肢抬高20-30°,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疼痛。治疗2周左右开始穿弹力袜下床活动。2抗凝:低分子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Q12h,10天后替换为华法林口服,并坚持6个月-1年,部分高危患者建议终生服用。3溶栓:尿激酶50万U,静脉滴注,1次/天。

1.3疗效标准

治愈:患肢肿胀、疼痛症状消失,与健侧肢体比较周径(以髌骨正中为中心,膝上20cm,膝下15cm)差均<1cm,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深静脉主干完全通畅;显效:患肢肿胀明显减轻,久站后下肢肿胀疼痛,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深静脉主干部分通畅;有效:症状有所减轻,但有轻度后遗症,平卧后肿胀不能完全消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深静脉阻塞无变化;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深静脉阻塞无变化。

2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25例(43.1%),显效28例(48.2%),有效4例(6.8%),无效1例(1.7%),总有效率98.2%。无效患者为发病后20天才就诊,延误了治疗时机。出院后坚持口服华法林抗凝,定期监测凝血,将INR比值控制在2-3之间,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病例。

3讨论

当前观点认为血液淤滞、高凝状态、静脉内皮损伤是导致静脉血栓形成的3个重要因素(1)。抗凝、溶栓仍是治疗DVT的主要方法。

抗凝疗法是处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延长凝血时间,来预防血栓的滋长,繁衍和再发,有利于促进早期血栓的自体消溶。目前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和香豆素类衍化物。包括低分子肝素、华法林钠、阿斯匹林等。近年来,研究重点集中于低分子量肝素(2),由于其可在门诊患者中应用,比较方便。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有相同的疗效,且大大降低了住院及血液监测等造成的经济负担及麻烦。华法林钠在肝脏内竞争性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生成,从而抑制体内的凝血过程,但其对已合成的凝血因子没有作用。因此,华法林钠治疗前应先给予肝素治疗。我们一般在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1周后加用华法林钠治疗,3-5天后逐渐停用低分子肝素钠,并通过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调整华法林钠用量,将INR比值控制在2-3之间,一旦有出血倾向,应减量或停用,并改用阿斯匹林,严重者给予维生素K拮抗。

抗凝治疗能有效的防止血栓形成的患者发生肺栓塞,在第一次发生DVT的患者中应坚持抗凝治疗6个月,伴有肺栓塞及持续DVT危险因素的患者建议终生服用华法林钠。

DVT发生后,由于内源性纤溶系统的作用,血栓会逐渐被吸收并再通,同时闭塞静脉周围的侧支血管会代偿性增粗。肢体生理性静脉血流的恢复依靠侧支循环的建立及栓塞血管的再通。溶栓治疗能够加速这种作用。对于治疗下肢DVT来讲全身用药效果较差,并且增加出血的风险,目前国内多采用患肢给药或采用插管溶栓术。国内大多数医院都在采用溶栓药物治疗下肢DVT。应用溶栓药物对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良好疗效,溶栓疗法最好在早期或实际症状期尚未超过3天时使用。目前最常用的溶栓药物是尿激酶,无抗原性。其作用机制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从而产生溶栓效应,溶栓疗法结束后,仍应继续应用抗凝治疗,以防血栓再度发生。

总之,在DVT的治疗中,抗凝、溶栓治疗仍是当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关键在于早期治疗,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药物作用,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国利,李成才.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9.

[2]Harenberg J.Fixed-dose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for the initi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eep venous thrombosis[J].Curt Opin Pulm Mep,2002,8(5):383.

篇12: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例患者, 其中, 男42例, 女34例;年龄24~76岁;均为左下肢发病;其中, 周围型19例, 中央型24例, 混合型33例;病程1~14 d;所有病例均经血管超声、部分病例经静脉造影确诊。发病诱因:本组各种手术后发病23例, 产后4例, 肿瘤8例, 无明确诱因41例。临床表现:左下肢不同程度肿胀、疼痛, 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和皮肤颜色变深, 活动受限或者活动后症状加重。

1.2 治疗方法

绝对卧床、抬高患肢, 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PT)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纤维蛋白原 (FG) 、国际标准化比率 (INR) 。无出血倾向时给予尿激酶25万U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 经患肢足背静脉注射, 每12小时1次, 疗程7~14 d, 最长21 d, 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0.4 ml皮下注射, 每12小时1次交替, 静脉注射时于踝部上方结扎止血带, 以阻挡浅静脉血流, 使药物通过交通支到达深静脉进行溶栓治疗。在使用尿激酶结束后, 加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同时继续使用低分子肝素3 d, 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调整华法林剂量, 使INR维持在2~3之间, 华法林使用6~12个月。6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后开始上述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每天测量左、右下肢膝上、下15 cm周径, 每周做D-二聚体检查及血管超声检查。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肢膝上、下15 cm周径, 与健侧相差小于1 cm, 症状消失, 下肢深静脉造影或彩超显示深静脉主干通畅。好转:患肢膝上、下15 cm周径, 较治疗前明显缩小, 症状明显缓解, 下肢深静脉造影或彩超显示深静脉部分通畅。无效:患肢膝上、下15 cm周径无明显缩小, 症状无改善。治愈+好转=总有效。

2 结果

本组76例患者在溶栓加抗凝结束后采用以上标准评价, 治愈46例, 好转26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5%, 无症状性PTE发生, 无死亡病例。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出血现象, 仅有3例皮下少量出血, 未予处理。

3 讨论

DVT和PTE是一个疾病的两个方面, 现在通常将它们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 (VTE) , 它是第3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在美国每年大约有200万人发生DVT形成, 有60万人发生PTE, 约6万人死亡。因此提高DVT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DVT的主要危害为血栓破裂、脱落形成急性PTE, 大块血栓脱落可导致患者迅速死亡, 反复血栓脱落可导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此外, DVT导致静脉回流不畅, 静脉瓣功能障碍, 肢体营养障碍, 严重者可发生肢体溃疡、坏死。

19世纪中期, Vichow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在上述三种因素中, 任何一个单一因素都不足以致病, 必须是各种因素的组合, 其中血流缓慢和高凝状态更常见[1]。

DVT的治疗急性期治疗目的在于预防PTE, 减轻或避免静脉功能不全后遗症。积极治疗DVT, 对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十分有效。尽管目前治疗DVT的方法很多, 但笔者认为溶栓、抗凝药物治疗较外科手术及介人治疗更具方便、价廉、并发症少等优点。

尿激酶可以直接激活纤溶酶, 裂解纤溶酶原的肽键, 使无活性的单链纤溶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双链纤溶酶。纤溶酶可裂解凝血块表面上的纤维蛋白, 分解成降解产物 (FDPs) 而发挥其溶栓作用[2]。目前国外一般采用4 400 U/kg冲击治疗, 然后以4 400 U/kg持续静脉输液12~72 h[3]。这种方案的主要危险来自出血并发症, 部分患者可能因颅内出血而死亡[4]。

DVT的抗凝治疗是应用肝素、香豆素类等阻止纤维蛋白的形成。近年推荐使用低分子肝素 (相对分子质量为3 000~8 000) , 它通过抗凝血因子Xa和Ⅱa而起作用, 其和血浆蛋白亲和力低, 以低剂量发挥更大的生物效应, 且无血小板降低等副作用, 由于其分子质量小于未分解肝素 (普通肝素) , 对凝血酶的抑制效应降低近150倍, 抗凝血酶作用弱于未分解肝素, 不易被血小板第五因子中和, 亦不诱导血小板聚集, 抗因子Xa作用相当于普通肝素的3倍, 因此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治疗中作为首选[5,6]。

笔者对此组病例均采用了小剂量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抗凝联合治疗, 总有效率达到了95%, 也证实了联合治疗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当然, 目前溶栓治疗DVT尚有一定争议。理论上, 溶栓治疗应优于单纯的抗凝治疗。但溶栓所带来的出血风险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ACCP不推荐常规应用 (1A级别) ;仅在症状严重、有肢体坏死的情况下, 在对出血风险充分评估后, 方可谨慎考虑溶栓药物 (2C) 。我国应用溶栓药的有效性、最佳剂量及远期疗效目前均无充分的循证学依据。

从有限的临床经验来看, 只要患者无溶栓的禁忌证, 小剂量溶栓是安全的, 一般不会导致严重的出血。因此在密切观察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本组病例都行溶栓加抗凝联合治疗, 仅3例发生了少量皮肤出血, 无一例发生中等、严重的出血。

因此, 笔者认为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急性DVT疗效确切、安全。

参考文献

[1]巴英文.4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诊断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14) :97-98.

[2]杨藻宸, 丛铮, 金有豫.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015-1016.

[3]Goldman L, Bennett JC.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M].21st ed.Philadephia:WB Saunders Company, 2000:370-371.

[4]严秦川, 吕增发, 王振国, 等.小剂量尿激酶顺行静脉溶栓临床分析[J].中国微循环, 2005, 9 (4) :278-279.

[5]Harenberg J.Fixed-dose versus adjusted-dose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for the initi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eep venous, thrombosis[J].Curr Opin Pulm Mod, 2002, 8 (5) :383-388.

篇13: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关键词】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30-02

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形成血栓导致静脉管腔阻塞,继而引起静脉回流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病症,常发生于小腿深静脉处,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此并发症轻则留下后遗症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重则引起肺脑栓塞危及患者生命。随着近年来骨科手术患者的增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比例也在逐年增高。如何对该疾病患者进行正确及时的治疗与护理成为了骨科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本文选自我院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2例,术后护理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自我院2011年9月-2014年1月患者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6岁。全膝关节置换术10例,中股骨头置换术8例,骨盆骨折术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5例,胫腓骨骨折外固定2例。血栓发生在左下肢19例,发生在右下肢13例。患者臨床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皮肤发绀、温度升高、腓肠肌压痛等。所有患者均经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

32例患者经综合护理治疗后,肿胀消退,疼痛减轻,皮肤温度正常,效果良好,无1例脑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出现,患者较为满意。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术后经常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肿胀程度、皮肤温度和末梢循环色泽变化等,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或通知医师,及时进行治疗。保持病房内的干净整洁,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并注意通风,使室温维持在22-25℃,湿度在50-60%,话语动作轻柔,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对于患者的疼痛护理人员可在病房里播放轻音乐或帮助患者读书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病人的疼痛。另外,还要保持病人的皮肤整洁,做到床单被褥平整干净无褶皱,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并防止感染。

2.2 心理护理

骨科患者发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后,觉得自己又多了一项疾病,常常表现出烦躁、恐惧、不安、紧张等悲观心理,担心自己会丧失生活和工作能力,给家人带来生活和经济负担而不愿意治疗。身体上的疼痛加上心理上的压力很不利于病情的好转,护理人员应耐心地为患者解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疗流程,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多给患者讲述该病的成功案例,操作过程中动作轻、快、准、稳,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的信赖。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关心体贴病人,并鼓励其家属及朋友前来陪伴,减少患者的孤独感,使患者感到温暖。

2.3 体位护理

血栓形成的1-2周之内要使患者严格卧床休息,使患肢高度高于心脏水平20-30cm,同时膝关节微屈15°,避免腘窝处受压,避免患者膝下垫枕,以促进患者的静脉血液回流,防止患肢处淤血,减轻患者的疼痛和肿胀。在患者起床活动时,要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可以增加静脉回流量并防止下肢水肿的继续发展。禁止对患肢进行按摩、热敷、剧烈的动作或突然改变患者的体位,防止拴子脱落引起肺脑栓塞,同时促进血液的回流,有利于肿胀的消退。可在患肢局部敷湿浓度为50%,温度为30-50℃的硫酸镁溶液,进一步促进肿胀的消退和疼痛的减轻。

2.4 饮食护理

饮食也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要求多食用清淡、低脂、高纤维、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粗粮、水果和蔬菜等,禁忌生冷辛辣食物,避免血液粘稠而淤滞。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患者的咳嗽、打喷嚏次数,防止因腹压过大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禁止患者及其家属吸烟饮酒,避免尼古丁和乙醇等引起静脉血管收缩而引起血液粘稠。

2.5 并发症预防

出血和肺脑栓塞是主要并发症。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肢伤口有无渗血现象、有无血尿和便血现象,并定期监测凝血时间、尿常规等,防止出血的发生,出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及时处理。定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减少患者的搬动,避免剧烈咳嗽防止肺脑栓塞的形成,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悸、胸闷胸痛等现象,应立即报告医师。

2.6 康复锻炼和出院指导

尽早对患者作康复锻炼,并告知患者锻炼是主动为主,被动为辅。不能下床时鼓励患者做下肢、足和趾的锻炼,以便于能够早日下床活动。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由少到多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出院前嘱咐患者按时按量用药,禁止康复活动量过大,并要求患者定期到门诊复查,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

3 讨论

骨科患者发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结果,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膜损伤和静脉淤滞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关键因素,医护人员可通过减少手术时间、增加患者术后活动量等方法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对于术后已经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给患者心理上的安慰,正确安置患者的体位,提醒患者注意饮食,并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和出院指导,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和身体状态应对疾病的挑战,有利于病人的痊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谈晓芳,徐群.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 8.[2] 邱贵兴,戴克戎等. 中国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专家建议[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0): 16-17

[3] 邱贵兴,杨庆铭,余楠生等. 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中心研究[J]. 中华骨科杂志,2006(12): 819-822.

[4] 王永媛.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 现代护理,,2009,,24(1): 148.

上一篇:项目理赔服务方案下一篇:报社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