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现状及对策

2022-09-11

一、黑龙江省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的现状

(一) 黑龙江省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现状

(1) 养老金待遇连年提高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加。黑龙江省依据国家政策, 从2005年开始连续11年调整养老金待遇, 我省人均月基本养老金也从2005年的580元, 增加到2015年的2120元, 养老金待遇大幅提高, 但也排在全国第24位。从2009年至2015年的六年间, 我省的调待平均增长幅度为14%, 月人均增加从103元到220元, 累计增加基金支出566亿元。

(2) 非正常退休人员中提前退休人员占比偏高。职工提前退休, 意味着一方面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增加, 另一方面缴费的在职人员相应减少, 从而导致养老基金支出增加, 也推高了养老保险抚养比, 。一方面, 部分企业和职工利用国家对于特殊职工的照顾政策, 违规办理提前退休。另一方面, 近年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 企业为了减轻自身成本, 员工为了收入更有保障, 提前办理退休。据统计, 仅2009年至今, 全省提前退休人数累计就到达20.59万人, 5年累计减少基金收入达73.4亿元, 增加基金支出达135.3亿元, 提前退休人员少收多支形成养老保险基金缺口208.7亿元。

(3) 人口老龄化加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长期负担。我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一方面来源于转制成本, 更为严重的是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 将成为导致未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不断加大的长期因素。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 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 延长了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时间, 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持续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统筹账户在人口老龄化冲击下, 将会给财政转移性支付带来长期负担。

(二) 黑龙江省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现状

(1) 企业退休人员增加导致退休人员占参保职工比例不断上升。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 我省企业经营普遍困难, 就业形势严峻, 同时退休人员数量增加, 导致退休人员占参保职工的比例不断上升。近年来, 黑龙江省将集体企业退休人员“集体工”、“五七工”、“家属工”和农林牧渔“四场”人员等过去未参保群体纳入了养老保险, 并且给予新纳入的超退休年龄人员优惠政策, 补费后可立即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按静态时间计算, 将退休人员身故后的丧葬费、抚恤费 (忽略遗属因素影响) 计算在内, 则“集体工”不到2年既可领完已缴费用, “五七工”、“家属工”也仅需要4年多既可领完。如将调整待遇因素计算在内, 形势将更加严峻, “集体工”不到1年既可领完已缴费用, “五七工”、“家属工”更仅需2.5年即可领完, 之后这一群体的养老金必须全部由统筹账户基金支付, 从而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增加。

(2) 劳动力人口流出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减少。从全国来看, 劳动力人口流入地区往往是发达省份, 这些省份经济发展水平高, 财政收入高, 劳动力人口流入多, 进而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这一劳动力流动趋势导致发达省份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不断增加, 欠发达省份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不断减少, 形成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地区不平衡。例如, 广东省作为劳动力输入大省, 2011年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达5200多亿元。黑龙江省作为劳动力输出省份, 流出劳动力人口养老保险缴费在外地, 减少了我省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成为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原因之一。

二、黑龙江省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问题的成因

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 从“一五”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 为我国实现工业化和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黑龙江省, 养老金出现巨额缺口, 这与人口出生率、人口净迁出数量、特殊的历史贡献、资源型产业衰竭和退休产业工人存在必然的联系。

(一) 资源型产业衰竭导致企业缴费能力殆尽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中, 资源型产业所占比重过大, 13个地级市中, 7个是石油、林业、煤炭资源型城市, 致使我省产业结构高度同质化。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 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中, 能源工业占比达50%多, 增速均超过6.3%, 但到2013年急速降至0.1%。

(单位:元, %)

2014年黑龙江省最大的煤矿企业龙煤集团整体亏损接近60亿元, 应缴缓缴养老金21.2亿元, 造成养老金缴费问题矛盾突出。大庆油田也早已步入老油田之列, 原油年产量从过去的5000万吨, 下降至目前的4000万吨, 预计未来年产量还会逐步减少。因此, 企业效益急速下降, 企业难以持续维持养老保险缴费能力。

(二) 费率过高导致上调费率无法实现

理论上, 提高缴费率是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我国单位和职工养老保险缴费率合计达到28%, 这一数据在国际上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在国家已下调了失业保险、生育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率的情况下, 养老保险的费率也不会提高。分析我国养老保险缴费率偏高的原因, 首先, 统账结合的筹资模式, 要求基金不仅要保持短期的横向收支平衡以确保当期支付, 还要保持长期的纵向收支平衡形成积累, 以确保远期支付需求;二是我国在养老保险制度转轨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转制成本, “老人”和“中人”的视同缴费年限所产生的历史债务需要由“新人”的缴费负担, 从而推高了缴费率;三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 养老保险基金未来支付压力日趋严峻, 为确保未来基金的支付能力, 需要维持较高缴费率。在目前缴费率已经处于高位的情况下, 进一步提高费率难以实现。

(三) 人口出生率下降导致养老保险扩面不可持续

根据1990到2010年间的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黑龙江省低龄组 (0—14岁) 人口占比持续走低,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这一比例已降到11.9%, 与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下降了14.7%。劳动年龄组 (15—59岁) 人口总量三次人口普查分别为2363万、2659.8万、2873.2万, 依次增长了21.4%、12.6%和8.0%, 增速逐步放缓的趋势已难以扭转, 经测算, 黑龙江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未来还将继续走低。高龄组 (60岁以上) 人口总量三次人口普查分别为221.9万、332万、501.9万, 依次增长了16.8%、49.6%和51.2%, 占总人口比重分别为6.3%、9%、13%, 高龄组人口占比的持续增长、劳动年龄组人口占比的持续下降, 必将带来“人口红利”逐步消失。

(四) 人口净迁出趋势加剧导致养老保险抚养比继续提高

根据第五次 (2000) 和第六次 (2010) 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分析, 黑龙江省人口迁出规模不断扩大, 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迁出人口达126万人, 十年间迁出人口数是之前20年总量的两倍, 平均每年净迁出人口达到7-8万人。东北三省中, 只有辽宁省为人口净迁入省, 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均为人口净迁出省, 其中黑龙江省净迁出人口占比最大, 2000年占东北地区净迁出人口的66.1%, 比吉林高32.2%, 2010年占东北地区净迁出人口的69.1%, 比吉林高38.2%。

三、完善黑龙江省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的措施

(一) 适度延长最低缴费年限, 形成缴费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 也就是职工累计缴费满15年既可在达到退休年龄时领取养老金。我国应当适应延迟退休年龄的趋势, 适当延长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 并可设置15年至30年的分阶段的缴费年限, 当退体年龄延迟到65岁时, 还可以设置最高达35年的缴费年限。为了激励员工增加缴费年限, 可根据缴费年限的延长相应增加其养老金标准, 形成缴费激励机制。对于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 若其达到退休年龄但是没有达到最低缴费年限, 如果其有继续缴费意愿, 应允许其继续缴费直至最低缴费年限, 并将领取养老金的时间相应向后延迟。

(二) 解决养老保险基金隐性债务, 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在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过程中, 黑龙江省承担了巨大的养老保险转制成本, 成为困扰我省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的重大难题。为解决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 首先, 加强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力度, 攻克难点, 扫除“盲点”, 将非公有制企业职工, 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再就业人员及灵活就业人员等纳入进扩面对象, 实现应保尽保, 增加基金收入;其次, 按照国家总体政策要求, 逐步实施延迟退休政策, 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 不但可以直接增加基金收入, 减少基金支出, 也可以解决养老保险基金隐形债务的继续扩大, 为以后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奠定基础。

(三) 提高统筹层次, 逐步实现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

首先, 在黑龙江省层面, 各地市的养老保险政策应与黑龙江省的养老保险政策保持统一, 实现真正的省级统筹。虽然黑龙江省规定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方案, 各地市都是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自行制定养老保险缴费方案。为真正实现我省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应制定全省统一的缴费方案, 各地市严格按照省级缴费方案执行。其次, 积极建言献策, 推动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基金制度, 并最终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我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困境。

(四) 提高法定退休年龄, 防范未来人口老龄化财务风险

提高退休年龄是一个国际趋势, 随着国民就学年限增加从而初始劳动年龄提高, 再加上人均寿命延长, 退休年提高是必然的, 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必然选择, 否则会缩短人生的劳动时间, 增加在职劳动者的负担。从长期来看, 通过养老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 逐步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和延迟退休年龄, 才能为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奠定基础。

【相关链接】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 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 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 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 是造福社会的需要, 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2018年6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 决定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

摘要:随着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退休人员的增加, 劳动力外流的提速, 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堪忧, 应该实现养老金制度顶层设计, 稳定财政补贴养老保险基金机制, 逐步延迟退休年龄。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劳动力流出,人口老龄化

参考文献

[1] 陈淑君, 马涤尘.黑龙江省社会保障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4) :82-89.

[2] 路春艳, 李亚伦.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黑龙江省养老金收支情况分析[J].统计与咨询, 2017 (5) :11-14.

[3] 韩烨, 郭珊珊.吉林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困境与出路[J].税务与经济, 2015 (2) .

[4] 赵应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原因分析与对策选择[J].北京社会科学, 2013 (3) :73-81.

[5] 仙蜜花.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现状、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 2015, 28 (16) :18-20.

[6] 孙肖珏.黑龙江省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建议[J].商业经济, 2017 (6) :20-21

上一篇:聚落类农业文化遗产“陆巷古村”价值的综合评价下一篇: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手术的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