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及对策

2024-05-03

攸县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及对策(通用6篇)

篇1:攸县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及对策

攸县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及对策

刘宗良

在今年的敬老孝亲宣传年活动中,攸县老龄工作委员会组织乡镇对农村老人养老情况和对策进行了大规模调查。除城关、渌田、网岭、石羊塘4个乡镇,有16个乡镇数据比较齐全,现将调查接过综述于后:

目前我县农村老年人的特点

这次调查,我们收集了16个乡镇的相关数据,从中发现我县农村老年人呈现出“一快四多”的特点:

一、老龄化速度快。我县老龄化发展速度高于经济发展速度,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地区。16个乡镇共有60岁以上的老人84580人,占人口总数的15.56%。按国际通行惯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达到10%,即可看作是人口达到了老龄化。我县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指标。16个乡镇都达到了老龄化标准,最高的是大同桥,达到17.16%,以下依次为:湖南坳16.92%,槚山16.48%,坪阳庙16.24%,皇图岭16.06%,上云桥15.8%,柏市15.49%,鸾山14.86%,菜花坪14.52%,莲塘坳14.2%,新市13.86%,桃水13.84%,鸭塘铺13.67%,酒埠江13%,黄丰桥12.64%,丫江桥12.24%。

二、病残老人多。在调查的16个乡镇老人中,健康的57896人,占70.86%;多病的20961 人,占24.78 %;致残的3101人,占3.67%;瘫痪的1590人,占1.88%。也就是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

三、高龄老人多。16个乡镇,60—69岁的48668人,占老年人总数的57.54%;70—79岁的26796人,占31.68%;80—89岁的8561人,占10.12%;有90—99岁的796人,百岁老人11人。

四、丧偶老人多。16个乡镇有丧偶老人20820人,达到24.62%,占了四分之一,此外还有再婚老人1696人。

五、空巢老人多。攸县是个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远离父母,有时几个月、半年甚至一两年才回家一次。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自生活,不仅得不到或很少得到子女在身边的照顾,有的还要替子女照料孙辈。16个乡镇共有“空巢老人”8766人。占老人总数的9.2%。

农村养老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家庭养老依然是现阶段我县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模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老人在收入来源和生活安排上均依赖于家庭其他成员。家庭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多代同堂型,即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老人与子孙同吃同住,共同生活,生产生活中的大事主要由子女决定。我县16个乡镇与子女同住的74089人,占87.59%。二是分居赡养型,即能够从事一般家务的老人和子女分开居住,老人的责任田和口粮田交给子女耕种,生活费用由子女供给,子女定期把生活用品或现金交给老人,他们一般居住较近,感情联系较为密切。全县有9269人。两下相加,总人数为83358人,占总人数的98.56%。三是独立生活型,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老人,依靠承包田种植或家庭养殖等方面的劳动收入来养活自己。大多数老年人都愿意在家安享晚年,大多数子女也都认同赡养父母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这种形式确实能为老人的晚年生活带来幸福感,尤其是孙辈的孝敬会使家庭充满生机,也能填充老人过多的空闲时间,让老人最大限度地享受天伦之乐。调查显示,我县得到子女孝敬的老人有73822人,占这些乡镇老人总数的87.28%。

从调查情况看,家庭养老模式已难以承担所有的养老任务,正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具体表现为:一是家庭规模小型化的比例上升,16个乡镇多子女的61850人,占77.84%;独子女的6092人,占7.2%;无子女的2245 人。看起来农村小型化家庭不多,实际上今后进入老年人行列的人,在他们的生育旺盛期已经接受到计划生育的教育以及后期的计划生育的限制,拥有子女数已经只有一至二个,小型化家庭将急剧增加,家庭供养老人的功能逐渐削弱,一对夫妇担负起几个长辈的养老任务,不能不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二是农村的“空巢家庭”越来越多,留守在农村的老人要承担劳务、家务和照料下一代重担,这些老年人自身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因子女打工在外难以较好实现。三是女性外出打工的比例在逐年攀升。传统上妇女是农村老人的主要照料者,家庭养老的重担习惯地落在妇女的肩上。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二三产业尤其是服务行业发展迅速,妇女的就业机会迅速增加,很多妇女外出,留守在家的老年人生活上的照料出现空挡。四是家庭中的大额开支削弱了家庭养老功能。尤其是丧葬开支,互相攀比的心理,使得丧葬费用动辄几万,多则十几万,难以承受的家庭,有时需要举债才能应付。还有医疗费用的上涨,不少人家看不起病,住不起院。巨额的丧葬费开支,医疗消费开支,使多数农村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导致因病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二、个人养老能力较差。个人养老能力是指老年人自身养老的前期储备。应当包括经济储备,健康储备,情感储备三个方面。农村老人过去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收入低,只能勉强维持生活。等到改革开放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人又进入老年,不能为自己的养老进行经济上的储备,晚年对子女的依赖性较大,即使目前能够自食其力,不需要子女帮扶,也有可能在今后需要子女赡养。而在繁重的农业劳动中,又不注意身体,以为劳动就是锻炼,忽视体育、气功等的养生锻炼,结果在进入老年后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甚至疾病缠身。还有的老年人在抚养教育子女的同时,不处理好同子女,包括媳、婿以及配偶的关系,做到同辈人、隔代人之间关系融洽。当进入老年后,因为情感隔阂得不到很好的照料。莲塘坳有个86岁的离休教师,每月有近3000元退休金,老伴早已逝世,生有三男二女,每年都有结余。照理说他的晚年应当幸福,可是子女对他的照料都是勉强为之,甚至有些不敬的言语和行为,老教师常常泪水长流,怨天怨地。究其原因,老教师缺乏感情上的储备,老伴生前常受他的打骂,子女有意见。廖氏修家谱,老教师在家谱上写了一篇文章,上有“妻子不贤,儿女不孝,只有共产党才是亲人”等语,儿女对他更是记恨。

三、社会养老基础薄弱。社会养老包括两个方面:社会养老保险机制和社会公共服务机制。一方面农村老年人基本上与退休制度无缘,老年人不能享受退休保险,只有少数五保户进入敬老院,少数特困户享受了低保政策,并未惠及多数人,这实质上是一个暂时的缺陷。另一方面,社会公共服务面临着很多困难。目前我县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卫生部门,准备用三年时间对全县65岁以上老人进行一次体检,今年已完成了80%。但就全县而言,遇到的困难也不小。一是缺乏资金投入,老年人的活动经费基本上靠自筹,财政不能投入更多;二是有些惠老政策不能很好的落实,例如65岁以上老人凭优待证享受乘坐公共汽车免费的政策,受到广大老年人的欢迎,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阻力不小,难以实现;三是有些政策的出台,执行起来存在困难。如乡镇卫生院为入住敬老院的老人提供免费药品,执行难度较大。因为药品是卫生院拿钱买来的,免费提供给敬老院老人,势必造成卫生院经济上的损失。

四、村组养老服务滞后。表现为:一是对老年人的经济助养能力弱,通过多种渠道,建立养老基金的村,目前为数不多,大部分村对老年人没有实行经济助养;二是多数农村老年协会等老年群众组织因受场所、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为老服务功能;三是农村老年服务业发展滞后,农村的社会养老机构主要是敬老院,而敬老院因其数量有限,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的需求。全县无生活来源的老人有4890人,进敬老院的人数只占到13.91%。四是老年医疗服务、老年生活料理服务、不能自理的老人的长期护理服务等都未建立,甚至在许多村组还根本没有这种意识,一切都还由家庭承担。

五、极少数人孝道缺失。据14个乡镇的调查,不孝敬父母的有1021人。有的忘恩负义,好赌恶劳,不尽赡养孝道义务;有的担忧财产继承,顾及自身利益,干涉老人婚姻;有的兄弟姐妹互相推诿拒绝赡养父母;还有17位老人受到子女虐待,甚至受到打骂。莲塘坳乡有个79岁的单身老人,患病三年没有离床,住在一间养狗的屋子里,三个儿子,一个出抚,两个在家,老人病床前只有简单的三餐饭,基本上没洗过脸,更谈不上洗澡,生活凄苦可想而知。2008年除夕夜,莲塘坳乡春龙村一对年近八十的老人在炉边烤火,衣服着火被烧而亡。正月初一住在咫尺的儿孙未去拜年,直至正月初二外孙前去拜年叫门不开,撬门进去才发现俩老被烧成一团,现场惨不忍睹。有人用“乡村奇闻”为题写了首“浪淘沙”,上阕曰:“除夕岁寒凉,懦弱鸳鸯。炉边取暖惨烧亡。左右邻舍噙着泪,隐语哀伤。”下阕是:“春节岂寻常,养育三房。公然不视老爹娘,众叹丧家人性缺,美德全忘。”

完善农村养老的对策

一、巩固活动成果,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今年的敬老孝亲年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还需借此东风,最大限度地营造敬老孝亲的浓厚氛围。一是通过多种舆论工具,启发人们尊敬父母、赡养老人的自觉性,逐渐明确尊老爱老的社会意义,形成群众性的尊老爱老光荣、虐待老人可耻的风气;二是树立典型样板,在全县大力倡树敬老孝亲的先进典型,挖掘榜样式人物和集体,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让他们成为群众身边敬老爱老助老教育的活教材,充分发挥示范带头和榜样力量的作用;三是对学生进行敬老孝亲教育,集中开展以推进感恩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让敬老孝亲的传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亮点。四是提高各级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对农村养老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真正认识其重大意义、存在问题、潜在危机,切不可持无关紧要的态度。经常开展敬老文体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把“孝心献父母、爱心敬老人”的基本要求渗透到日常工作生活中,转化为自觉行动,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

二、更新思想观念,尝试新的养老模式。当前需要更新三个观念——

第一,转变单纯的物质供养的思想,树立物质供养和精神赡养并举的观念。对老人除了物质上的赡养外,还有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我县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得到解决之后,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已上升为新的需求。精神需求包括亲人的关怀、陪伴,有人帮助排遣孤独感;社会的承认,让自己感觉没有被时代抛弃;有活动场所,有伙伴或玩伴。但是有的子女重物质赡养,轻精神慰藉,认为从物质上、经济上供养好老人,让老人不愁吃、不愁穿就行了,老年人的精神得不到慰藉等。因此,要提高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就必须解决其精神需求问题,使之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老年人需要。

第二、转变单纯家庭养老的思想,树立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并举的观念。家庭养老模式在今后很长时期内还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我们要看到它所存在的不足,完善以家庭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的模式。一是强化家庭依法赡养老人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赡养老年人的法律意识是做好家庭赡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二是针对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建立一批适合老年人活动的设施,健康老人进老年活动中心,五保老人进敬老院,病残老人去日间照料中心或托老所。三是尝试新的养老模式,对我县很多村镇已经悄然兴起养老基金会加以扶持,使之规范。一些集体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或村组,从集体积累中列支养老基金,对已进入老年的农民按月支付一定的养老金,建立起范围较窄、标准较低的农民退休养老制度。

第三、转变单纯道德约束的思想,树立道德约束和制度约束并举的观念。敬老孝亲中的道德约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道德制约并不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没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光靠个体自觉性、人性良知和群众舆论是不够的。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加以约束。我县目前有的地方已经出现了一些制度,尽管还不够完善,但毕竟有了开端。如莲塘坳乡南水村规定不孝敬父母的人不能入党,不能当组长,不能评先进、评劳模,全村敬老孝亲蔚然成风。提倡并推广家庭赡养协议制度,普遍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把子女的赡养责任用协议书的形式固定下来。也可以把子女赡养父母责任与义务列入村规民约,并与村民的实际经济利益挂钩。同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中,把赡养和孝敬老人作为家庭美德的重要评判标准。

三、列入发展规划,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一是把老龄工作、敬老孝亲工作列入“十二五规划”。规划的具体内容是:建设攸县老年公寓,做好调研、选址工作,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动启动;二是扩大县城的光荣院,各乡镇的敬老院的收养能力,提高“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比例。使农村“五保户”除自愿投亲靠友供养外,基本上实现以乡镇敬老院为主的集中供养,将乡镇敬老院硬件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以保证供养对象有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休养环境;三是把“一院两中心”(敬老院、健康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列入政府办事序列,可以先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然后推广全县,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全部建成;四是强化财政投入机制,把老龄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各乡镇确定一定的经费列入老年活动预算。

篇2:攸县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及对策

一、我市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现状

(一)当前我市农村的基本养老方式。

我市现有农村人口90多万,其中老年人达十二三万之多,和全国几乎所有农村地区一样,我市农村的养老方式仍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方式并存。

一是家庭养老。这是当前中国农村使用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具体体现。这是一种最完美的养老方式,它所具有的优越性是任何其他养老方式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及传统文化模式下,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农村的主流养老方式。

二是集体养老。集体养老就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养老院制度。

三是养老保险。面对农村老年人口数目的迅速增长和家庭养老的弱化,农村养老改革也加快了步伐。从1991年开始,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民政部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改革的试点。我市于1992年开始在全市实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该说,农村养老保险从无到有并初具规模,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目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比较落后,且地区间极不平衡,差异较大,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与现实情况相脱离。

四是储蓄养老。依靠平时的积蓄用来防老,在农村仍然有一定的市场。一些农民对养儿防老已丧失信心,他们认为只有钱财是可靠的,因而尽可能省吃俭用,节约储蓄以备老年之用。

(二)农村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挑战

在现代化与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许多挑战,具体表现在:

一是家庭规模缩小、家庭功能弱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生育率下降,子女减少和居住方式的分离使得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产生了许多困难。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使得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变得异乎寻常的困难。有调查表明,38%的独生子女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发生意外事故或生病;90%的独生子女父母认为“只生一个孩子对父母未来的生活和养老不利”。他们担心惟一的孩子因工作或其他原因离家远去后,自己的生活没有依靠。家庭的小型化,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也意味着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之外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苦闷等问题。

二是人口流动加快、代际倾斜严重。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大量农村的年轻人进城打工。迫于岗位竞争压力,使他们无暇顾及在农村的父母;同时,一些青年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独生子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这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实际的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是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自理能力下降。目前我市许多老人并不具备维持生计的充分收入,他们属于最为脆弱、不受注意和得不到保护的群体。在经济衰退或者经济调整时期,老龄人尤其面临着风险。在农村这种情况更甚。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超过75岁之后),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会上升,自理能力下降,将更多地需要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这一切必将加重家庭负担,也必将导致年轻人消极拒养老人情绪的增加。

现实各种因素的结合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开始瓦解,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和慰藉也不像过去传统模式下那么密集和经常了。随着家庭人口外流,子女在外地学习或工作,两代人只好分居两地。而由于经济市场化所带来的“孝”文化的衰落以及老人自身经济能力的弱小,决定了农村养老质量的下降。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存在诸多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我市于1992年开始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是农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太小,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目前我市农村以养老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小范围内实行,农民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家庭经济困难,对保险政策不了解,积极性不高等原因,致使参保率太低,社会保障基金调剂范围小,在如何确定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没有一个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数量规定。目前全市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仅为2.3万人,只占农村总人口的2.5%。现在领取养老金的只有850余人,比例小得可怜。正在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解决部分群众“病有所医”的问题,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与集体在保健医疗上的依附关系,医疗保障只是社区化,而不是社会化。这种状况不仅削弱了社会保障对农民的生活保障作用,而且成为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因此从整体上看,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无法承担未来农村老龄化高峰到来的冲击。

二是农村养老保障基金难以保证保值增值。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尚未确立,社会保障尚未立法,更没形成法律体系,致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使用存在风险大,无法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

三是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有待于尽快解决。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招商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千百年来被视为根基所在的“土地保障”正遭受日益严重的冲击,耕地被大量征用,大批农民离开了黄土地,变成了务工经商的主力军,由此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一些土地被集中征用的村庄,农民未来的生活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他们一无技术、二无专长,不仅面临着如何择业、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挑战,而且还存在着怎样养老、有谁养老的后顾之忧,农村人口“老有所养”问题更加突出。尽管建立以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为重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工作已被市委、市政府纳入议事日程,并确定为2005年要办的重点工作之一。由劳动保障部门拟稿的《即墨市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试行方案)已经市长办公会原则通过后,并开始转入模拟试点阶段。但离这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式、全面实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四)其他养老方式局限性太大。集体养老方式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完善和村庄经济实力的雄厚,存在的心理基础是老人社会交际的广泛和子女对养老认识的多元化。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农民意识的落后直接影响了集体养老的普及化和规模化。因此集体养老只能作为农村养老的重要补充形式而不可能成为家庭养老的替代形式。储蓄养老虽然在农村还有一定市场,但低利率、高膨胀、天文数字的医疗费以及农民收入的降低,使得储蓄养老已失去太大价值。

二、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对策选择

当前农村养老的确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总的来说我们应该从以下角度入手:

(一)通过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涵和范畴。几千年来,孔孟首倡的孝道,历经朝代更迭而日臻完善,成为维护家庭养老的重要根基。改革开放后,一些人极端利已主义思想膨胀,不仅不履行对父母、对老人应尽的义务,反而刁难甚至虐待老人,败坏了社会风气,也给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通过多种宣传工具,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张旗鼓地做好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工作,仍有其现实意义。通过这种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尊老敬老养老是宪法规定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老人不仅是家庭奠基人,为社会创造过财富,年老后理应受到尊敬和照顾,不尊重甚至虐待老人于法于理于情皆不容。并通过社会舆论约束,从道义和制度上规范人们的尊老敬老行为,改变过去片面的女儿不养老和重物质轻精神的养老观念,使老人时刻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颐养天年。

(二)立法保障老年人的社会经济权利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除了加强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外,在依法治国的今天,还要依靠制度建设。我国到目前没有一部单独的养老法,有关农村养老的问题散见于《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继承法》、《保险法》、《民法通则》等等之中,这不仅容易造成彼此的不协调,而且影响到农村养老制度的实施。我国法律体系中农村中老年人处于底层:权利少,义务多,尤其需要通过制度建设,使老年人的各种权利得到宪法和法律的切实保障。

(三)全面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强化社会保障职能

篇3:老年人养老现状及对策问题的研究

1.1 机构养老问题

我国养老护理员短缺, 专业化程度低, 且素质普遍偏低。而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约有3300万, 如果按照3:1的比例配备养老护理员, 那么养老护理员就需要1000多万名, 而当前从业人员不足百万, 其中一半左右是文盲。养老服务机构和护理人员的严重缺乏, 暴露了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机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弊端。养老是一门科学, 不能粗放管理。一方面公办养老机构“供不应求”, 另一方面民办养老事业发展缓慢, 服务方式单一, 缺乏特色, 难以满足老人的多元需求。

1.2 空巢家庭问题

民政部的数据表明, 至2012年10月, 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 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 其中近一成的老人单身。预计到“十二五”期末, 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这些空巢老人得不到应有的生活照料, 一些突发疾病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救治, 生病也无人照顾, 老人独自外出活动的不便等等问题, 是老年人养老的一大隐患。

1.3 医疗保障体制不健全

卫生部统计,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近半数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老年人是一个多发病的群体。然而, 我国老年医疗服务的制度、理念、体系均明显滞后。目前, 大多数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 但与此同时医院分科细, 流程繁杂, 缺乏针对老年人的特色医疗服务。如何安宁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也是众多老人的忧心事。

1.4 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

老年人由于体弱多病, 社会角色转换, 个人生活能力降低, 而子女忙于工作等原因疏于照顾老人, 会导致老年人精神空虚。尤其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 如焦虑忧郁、自卑、失望、嫉妒、怀疑等, 从而患上抑郁等精神疾病或其他身体疾病。精神赡养问题成了养老问题的新挑战。

2 原因分析

2.1 子女方面

近年来, 空巢老人数量明显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居家养老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子女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在老人身边, 老年人长期缺乏慰藉, 独自在家易产生孤独感;而对于身体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而言, 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子女方面, 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也比较大。生育率下降、人均寿命延长直接导致家庭供养资源减少, 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成倍增长。“421”模式将成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的主流家庭模式。

2.2 养老院方面

首先, 是养老院的费用问题。现在就算是有退休金的老年人, 想要住进养老院, 都是很有难度的, 尤其是在大城市的养老院。如果没有家人的帮助, 老年人只凭退休金根本无法入住, 更别说退休金少或者没有退休金的老年人了。其次, 是养老院的床位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现有的养老院已经不足以容纳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了。“一床难求”、“排队等号”的现象比比皆是, 有的老年人戏称“等到自己死了也住不进养老院”。

2.3 政府方面

政府在养老问题上的投入不足,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养老金空账问题的不断扩大。政府的养老责任除了给退休人员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养老金外, 还应该积极建立和扶持社会养老机构。当年政府宣传“计划生育好, 政府来养老”, 就是因为预见到了将来会出现家庭照顾缺位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等问题。

3 解决中国养老问题的措施

在借鉴国外养老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建立“多元化老年服务与代养机构”计划以下解决中国养老问题的措施。

3.1 临时看护。

中国现状为独生子女家庭居多, 两人负担四位老人, 子女平时由于忙于工作或者公务出差, 并非所有家庭的老人都进入养老院中接受看护, 导致老人独自在家, 无人照顾。因此, 临时居家服务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由居家养老服务员上门看护老人, 服务时间的长短, 可由老人家属和服务人员协商确定, 短则两三小时, 长则10小时。这样可避免老人在遇到突发疾病或其他意外情况时, 无人发现延误治疗的情况, 以此来解决子女及老人临时之忧。

3.2 陪伴旅游。

目前, 老年人退休后普遍有外出旅游的意愿, 但由于自身状况和子女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等原因, 导致很大一批老年人无法完成旅游意愿。陪伴旅游主要是派专人陪伴老年人外出旅游, 以此解决老年人旅途行程中遇到的困难, 让老年人在晚年能够享受外出旅行的快乐, 丰富晚年生活, 领略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3.3 候鸟式养老。

特殊的气候环境, 让“候鸟型”异地养老成为了一种养老新模式。这种模式必将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和加快社会福利化的步伐。建立适应不同类型异地养老的照料服务设施, 兴办各种服务项目, 发展老龄产业, 与黑龙江省与山东省、海南省等地的生态宜居城市开展养老服务交流。打造黑龙江省特色“候鸟型”异地养老模式, 实现三地一院、流动养老的新模式, 即夏季黑龙江省消夏养老、秋季山东省金秋养老、冬季海南省避寒养老的“候鸟式”黄金路线图, 使老年人实现享有“一处入院、三地养老、随季而动、尽享人生”的新模式, 提升舒适度和幸福感。

3.4 提供老年人心理疏导服务。

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 就某个事情或事物会存在不一样的观点, 因此也会产生一些分歧;同时, 老年人之间也会有一些摩擦。这些都会让老年人心理产生不愉快, 影响身体健康。而老年人心理疏导服务就是设置专门的心理师, 对老人进行心理的疏导, 让他们有一个舒坦的晚年生活, 让晚年生活更幸福。

3.5 推出“反按揭”制度。

拥有房屋产权的老年人, 把自有产权的房子抵押给养老机构, 养老机构会综合评估办理“反按揭”老年人的年龄、生命期望值、房产现在价值以及预计房主去世时房产的价值等因素, 每月给房主一笔固定的钱, 房主继续获得居住权, 一直延续到房主去世。当房主去世后, 其房产出售, 所得用来偿还贷款本息, 其升值部分归抵押权人 (机构) 所有。

3.6 代养老人。

为一部分高素质人员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方式, 既区别于机构养老, 也有别于传统的家庭养老, 它是以家庭为核心, 以社区为依托, 以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 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间照料为主要形式, 是把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结合起来的一种养老模式。养老机构在盈利模式上, 通过整合商业、旅游、度假、医疗、培训等上下游产业链, 打造全龄化、一站式养生养老产业的综合平台。妥善应对人口老龄化, 事关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张莉, 曲振涛, 章刘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思维模式探索.中国高等教育.2012 (19) .62-63.

[2]章刘成, 张莉.省属普通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初探.中国电子商务.2013 (6) .

篇4:攸县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农村机构养老;老年人;心理健康;对策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口日益增多。2015年2月,民政部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末,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比上年末增加了0.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10.1%。[1]于此同时,农村老年人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尤其是空巢老人的护理、家庭养老支持力的弱化等问题,使得农村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增强。机构养老主要是通过国家和亲人资助,以及老年人自己承担费用的方式,以社会机构为承载者,为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目前,农村养老机构主要有福利院、养老院、托老所、敬老院等。其目的是想帮助农村中的老人提高生活质量,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安度晚年生活。

一、农村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虽然,农村养老机构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但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的照顾主要是满足老人日常的基本生活,对于老年人精神层面的关注较少,当老年人心理上出现问题很少有服务人员及时地给予援助。许多学者通过对农村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发现无论是在何种性质的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综合目前对于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状况的研究,大致可以把老年人表现的心理健康情况分成几大类:

(一)空虚寂寞。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老年人会把生活的关注点放在他们的子女和孙子辈上。当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后,他们与子女见面和接触的时间发生了变化,在缺乏与儿孙之间的这种天伦之乐和绕膝之欢的情况下,希望子女能经常来探望自己,而子女们又因各种原因不能经常来陪伴。所以,独自一人生活在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难免会产生心理上的空虚感。尤其是老年人在刚入住的时候会有一段时间不能适应养老机构的生活,内心会有落寞感,更多地人会表现出沉默,不愿与他人沟通交流。

(二)焦虑抑郁。在养老机构中,老年人入住的条件与家里相比空间缩小,房间里的设施相对单调,缺乏人性化的设计。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得老人产生心理落差,出现适应不良的情况,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焦虑抑郁。然而,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下,老人在生理上也会表现出各种症状,如血压升高、食欲减退、失眠早醒等。有的老年人会认为自己被儿女抛弃,认为自己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只会给家人带来烦恼,行为越来越孤僻,患上抑郁症,最终产生自杀的念头。

(三)敏感自卑。在老人的原生态家庭中,大部分老人是自己独居或者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但是入住养老机构后,由于有些养老机构空间限制,往往是2-3个老人要共用一个房间,生活方式由个人独自生活变成与众多老年人在一起的集体生活。再加之,看护人员为了方便照顾老人,经常进出老人的房间,帮助其打卫生和生活上的照料,这些在养老机构出现的问题导致老人们在生活上会觉得个人空间被剥夺。因为私人空间的减少,使得老人们会格外的敏感,甚至会产生自卑的心理。

二、农村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随着农村中空巢老人和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数量的逐渐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养老机构的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养老机构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问题也显现出来,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的因素来探讨:养老机构的不健全、家庭成员忽视和老年人的传统观念。

(一)养老机构的不健全。农村养老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办的养老院,主要为农村的困难户、低保户和五保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收取的费用相对较高;另一种是民办的养老院,面向的受众比较宽泛,收取的费用价格不等。[2]无论是公办的养老院还是民办的养老院,他们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大多是满足老人基本的生活需求、日常护理和健康保健,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心较少。另外,在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虽然有丰富的护理经验,甚至有些养老机构会配备医护人员,但是这些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对心理健康和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他们把老人的生活照料的很好,却忽略了老人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二)家庭成员的忽视。在农村中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大多是那些子女外出务工,将老年人独自留在农村的“空巢老人”,或者在生活上无法自理的那些老人。许多子女认为把自己的父母送到养老机构,有专门的护理人员和专业的医护工作者对老年人的生活起居进行照顾,他们就可以将精力多用在工作上,较少过问老人的生活。研究发现,子女的探视频率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立新等人的研究指出,当老年人在有中度及以上心理压力的情况下, 家人较多的探视频率和支持,能显著缓解老年人的焦虑情绪,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3]

(三)老年人的传统观念。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但在农村中对于机构养老的问题仍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中国传统观念的“孝文化”思想在老年人身上仍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他们认为“子女赡养老人是尽孝的一种表现”,一旦住到养老机构,则被亲朋邻居认为是子女的不孝。农村的老年人仍然将传统的家庭养老放在首位,他们在只有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入住养老机构。[4]所以很多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在入住前就有抵抗情绪,再加上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最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

三、 加强农村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对策

心理健康是评价个人生活的综合指标,它涉及到自我认知和情绪状态以及精神卫生等方面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问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可以使老年人体验到更多的主观幸福感,获得更多的喜悦感和满足感,预约的心情有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为了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能够身心健康地生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增强养老机构的服务意识。加强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尽可能地为老人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例如,房间的布置让老人更有家的温馨感,为老人提供健身器材和可供娱乐的配套设施。护理人员要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对心理健康方面知识的学习,提高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疏导的能力。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注意保护老人的隐私,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尽量为老人创造个人独立的空间,例如,在多人居住的房间设置床帘等。

(二)多给予老人亲情的关怀。在精神给予老人亲情的慰问。对于那些工作或居住地离老年人入住的养老机构不远的亲属来说,养老机构要做好老人亲属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经常来探望老人;对于那些在外地务工的子女来说,因为客观条件的不允许,养老机构的人员要充当起老人亲属的角色,对待老人如同对待自己的父母一般,不仅对日常生活给予照料,更多的是要对老人倾注自己的情感,真心实意地对到老人,满足老人对亲情的渴望。

(三)转变老人的养老意识。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时常对抱有传统养老观的老人做思想工作,让他们转变观念,安心地在养老机构安度晚年。引导老年人多与其人交流,多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让自己的生活尽可能丰富多彩起来。同时,还要鼓励老人要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学会减压的方法,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基金项目: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前瞻记忆老化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BSJJ2010-40);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项目“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河南省农村机构养老问题研究(实证分析)”(2015B337)

参考文献:

[1]民政部.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R].2014.

[2]付亮.河北省农村机构养老服务发展对策研究,硕士论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篇5: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06农村区域发展1班060102013谢翔

摘要: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旨在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发展农民养老保险事业对保护广大农民特别是老人的权益,增加农村居民幸福感与满足感,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究其原因,并借鉴一些其他国家的经验,提出一些对策,以促进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世界各国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的发展方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因此如何切实保障农民权益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观念的改变,农村养老保险问题日益突出,农民权利受到侵害,急待解决。

一、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定义及意义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有关法律政策规定,为了解除农民养老之忧而建立的保障全体农村农民老年基本生活的制度。它以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为手段,强制缴费,强制参加,对年老失去劳动能力或退出劳动岗位的劳动者进行基本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为目的 ,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政府的职能行为。它根据农民自愿原则,在政府组织引导下,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保险资金以农民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实行储备积累的模式,建立个人养老保险基金账户,根据积累的资金总数和预期的平均领取年限确定养老金领取标准,交纳标准和支付标准实行多档次。养老保险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现阶段,发展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对我国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1.国家根本大法的要求

我国《宪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资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这是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赋予广大劳动者以获得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权利。事实上,社会保险作为一种社会安全制度,只有尽可能地扩大保险范围,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从我国目前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来看,其范围是很有限的。如养老保险主要在城镇职工中实行,农村实行的比例还很小;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范围则更窄。因此,遵循社会保险立法的普遍性原则,把所有劳动者都纳入社会保险体系中,是发展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一个基本方向。属于社会保险一个重要分支的养老保险理所当然也应遵循普遍性原则,让同享公民资格的广大农民也实际享受到养老保险的权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国根本大法——宪法还有规定,全国所有公民,不论民族、性别、职业、年龄、宗教信仰等,平等的享有国家赋予的权利。那么,我们从公平的立脚点来说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公平体现在机会上、结果上。养老保险制度原则上规定其适用范围为机关事业单位的正式工、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起针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等灵活就业人 1

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制度上的缺失造成这两类人员在参保机会上的不均等。截至至2001年低,包括个体户在内的1.7亿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仅有535万人,覆盖率仅为3%。其中农民是领会就业人员的大多数。造成了大量农民的养老保险的不公平待遇。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存在的机会上的不均等,已经或者将造成结果上的不均等,大量的农村老人没有养老金。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充分发挥调节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贫富差距没有在这个制度上得到改善。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全国人民以及各项规章法律制度都应该遵守,而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有待于得到改善,才能很好的和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相适应,和宪法的基本精神相适应。

2.农民老龄化趋势的要求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12.37亿,其中农业人口9.14亿。占总人口的73.92%,农村65岁以上人口占农村人口的7.35%。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有老龄化的趋势,这一特征在农村人口中表现的尤其明显。预计到2020年后,农村老年人占农村人口的比例将比城是14.0%-17.7%。在农村,老年人与其子女一起居住的比例虽然高达88.7%,但收入来源和生活料理依靠老年人自己的比例高达50.7%和82.2%。

通过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农村的养老问忒是一个涉及多半个中国的大事件,但现实中,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行10余年,收效并不理想,各级政府特别是民政部花了很大力气,但就全国而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然是参保率低、覆盖面宰,管理也出现一些问题。

社会养老保险的重任是保证全国老年人生活有保障,而农村老年人的比重还有现实告诉我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很大空缺,要解决突发起来的“银色浪潮”,迫切要求完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只有这样才可以减轻、化解养老压力,从更深的意义来说,只有得到完善,才可能有全国的安定与幸福。

3.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由于农民占我国人口总数的62%以上,农民消费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农村现实情况表明,由于被生病和养老问题所困扰,农民不愿也不敢将积蓄用于消费。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应该为广大农民提供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农村生产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传统的以家庭和土地为中心的养老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主要原因是:其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使独生子女增多,家庭规模缩小,弱化了家庭的养老功能。其二,农村人口跨地区或跨城乡迁移的速度和规模在不断提高,而迁移者大多为青壮年,这也使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保障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规模的缩小、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使得农村老人老有所养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减缓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在我国全面建设小社会的战略目标。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过程就是逐步建立农村小康社会的过程。

4.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完备

社会养老保险是指个人和家庭以外的国家、集体以及社会各方面对公民养老或其他方面的保障。现代社会养老保险虽然强调要增强个人参与的自我保障

意识,但仍以国家、集体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参与为主体。而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则不然。《方案》明文规定,在保险资金的筹集上,坚持“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不少地方在实施中还进一步把“个人交纳为主”改为“由个人全部交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筹集的这一模式表明,其主体是个人,而不是个人和家庭以外的国家、集体及社会各方面。养老保险或其他保险的性质决定于资金来源的主体。既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以个人交纳为主”,自然就不具有“社会”的性质。故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具有社会养老保险所共有的根本点,是名不符实的。

5.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有利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落实。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实行了近30年,国家对农村计划生育的经费投入是巨大的。目前城市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但在农村多数地方生育二胎属于合法,三胎以上也大有人在。造成农村高生育意愿是多方面的,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和农村家庭养老的现实是重要的诱因之一。农民为降低老年生活的风险要多生儿子,为遵守生育政策而选择性别 胎或抛弃女婴。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解除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农民的生育意愿贴近生育政策,降低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使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真正得到落实。

6.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一些实地调查显示,农村老人最羡慕的就是可以领取退休金的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让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年农民拥有基本生活来源大保证,有利于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同时还可以极大得增加农民居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现状及其问题

发展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近九亿,约占全国人口70%和全球人口30%以上。但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的保险覆盖率仅为30%,特别在养老方面。由于农民收的低水平,使得养老保险投保率低,即使现有近千万农民投保,但是保障效果较差,仍有三分之一的五保户得不到供养。农村的养老问题日趋严重。

1.制度覆盖面小,共济性差。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决定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一般是以区县为单位。但这种以区县为主要统筹单位的办法存在着较大缺陷。一般而言,保险覆盖的范围越大,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大。而在一个区县的范围内,很多情况都相同,这就使养老保险的共济性很差。另一方面,养老保险制度所必需的不变成本(机构设置,管理系统装备)较为明显地呈现出规模不经济特征。

2.商业保险不愿进入农村。由于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小,商业保险作用便至关重要。但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寿险公司缺乏开发农村市场的积极性。除农村人寿的少数在农村具有网点优势和先发优势的公司之外,大部分寿险公司对农村市场持观望态度。原因在于:第一,城市市场依然有利可图,在对农村市场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大部分寿险公司不愿意将有限资源分散到农村;第二,大部分寿险公司在县域城市没有网点。开发县域城市需要重新铺设机构,发展队伍,培育市场,前期投入较大,而实现利润的周期较城市长。

3.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仍在。目前,很多农村地区仍比较落后,人们的观念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养儿防老的观念仍在,导致对于养老保险的排斥心理,阻碍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发展。

4.保富不保贫。因为目前推行老年计划实质上是一种自我储蓄养老式的社会保险计划,它的收益者必须首先是缴费者。而在农村地区,能够长年负担固定费用的人口必须要有稳定的相当的经济收入来源,这对大多数贫困人口,特别是老年贫困人口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因此,大多数贫困老年人实际上不可能成为这一计划的受益者。因此,对于当前正处于老年阶段的老年人来说,很难从目前的社会养老保险计划中获益。

三、世界各国的经验

日本人口老龄化产生的主要原因与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中日两国人口在出生率、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上,在平均预期寿命提高的幅度上都是世界上最快的国家之一。虽然中国人口老龄化比日本整整晚了三十年,但是由于老年人口数量大,发展快,各地发展不平衡,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要比日本难得多。因此,在研究老龄化政策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要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不同程度,各地不同需求,各地区差别以及高龄老人老年妇女的特殊需求。日本在解决农村养老保险时采取的分类指导原则和政策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应学会因时因地制宜,从不同层次,从不同人群的角度分析解决农村养老保险问题。

美国养老保险政策推行了社会保障税制度,通过税收征收来缓解赤字缺口,解决农村养老保险中的资金投入问题。

西方国家最早开始养老保险制度,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依靠立法手段,逐步将养老保障覆盖面普及全社会成员。美国在1935年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保障法典《社会保障法》。英国于1946年和1948年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法规,如《国民保险法》等,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来规范农村养老保险事业。

四、对策建议

针对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现状及问题,借鉴各国发展经验,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选择好的乡村,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以扩展农村保险业务。从国内保险市场分析,城市市场竞争激烈,农村市场相对冷清,因此,选择好的乡村,以点代面开拓农村市场,利用有线广播等工具开展养老保险的反复宣传,逐步改善人们的养老观。根据情况,不定期派出水平较高的讲师,召开形式多样的养老保险说明会,提升宣传成功率,迅速启动农村养老保险市场。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对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所以,保险业因确立正确的营销思路,采取恰当的营销策略,开发适合农民的险种,拓展商业养老保险。

2.加强基金的运用,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基金的保值增值是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关键。然而,仅仅凭借存入银行、购买国债、交存财政专户取得利息等手段,根本保证不了兑付要求。为了达到基金保值增值的目的,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是建立较高层次的基金管理中心,组建一支懂金融、会运营的基金管理队伍,通过统一规范的管理和运作,达到基金最大程度的增值。二是建议国家发行农保基金保值债券。三是加工基金参与股市的力度,或尝试探索银行有偿使用农保基金的途径。

3.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认识。中国是一个75%人口在农村的国家,农村人口的急剧老化不仅阻碍经济的发展,而且将严

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势在必行,因此,让更多的农村人民意识到保险的作用至关重要。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合理有效的宣传,逐渐消除养儿防老的观念,使保险也可以进入农民的意识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逐渐缩小与城镇人民的差距,使中国保险业与农村找到相互的契合点,实现互惠互利的局面。

4.农村养老保险还应坚持几点原则:(1)因地制宜发展社会养老保险,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既应立足于我国国情,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根据各地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缴费能力的不同适时、适当地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只有当地区经济的总体实力能够提供剩余积累,而且从积累中提取的资金用于社会养老保险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们当前的生活消费没有影响时,建立社会保险才具有可能性,在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时就谈建立社会养老保险是不现实的。所以,农村经济发展达到比较富裕的水平是建立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条件,我们只能根据各地经济的发展水平,适时建立农村养老保险,而不能不顾经济发展。(2)区别对待原则。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管理。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应灵活对待,能够纳入到城镇中参加养老保险的应尽入纳入城镇养老保险体系,提前与城镇养老保险体系衔接。(3)循序渐进原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逐渐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第二,资金的筹积,在现阶段因坚持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今后,随着农民收的不断增加,集体和国家支持的份额逐渐减少。第三,逐渐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衔接,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第四,现阶段应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与家庭养老保障制度相结合,慢慢过渡到完全的以社会养老保险解决养老问题。

发展农村养老保险事业是农民养老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新形势下的一项重要举措。针对当前农民养老保险事业的现状及产生的问题,我们只有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地面对并积极解决相关问题,才能进一步推进农民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篇6:攸县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及对策

张廷斌

2012-8-10 15:08:30 来源:《大观周刊》2012年17期

摘 要: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行十多年来,在实践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在理论上也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针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整理和总结,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今后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 键 词:农村;社会养老;问题;对策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自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养老保险工作迅速开展起来,截至2011年底,纳入国家新农保试点的838个县(区)的参保人数达1.3亿人,到龄领取养老金人数为3582万人,基金累计结余563.8亿元。同时,20个省的409个县自行试点,参保人数达4469万人,到龄领取待遇的人数为1421万人。北京、天津、江苏、浙江、西藏、青海、宁夏、海南、重庆等9个省、区、市实现了全覆盖.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等状况的出现,部分家庭子女赡养老人已经出现力不从心的状况,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核心的非家庭养老保障体系,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相差甚远,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部分地方政府由于财力所限,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的个人集体补助很少,国家给予的政策扶持有限,在这种资金筹集方式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鼓励性储蓄,不能强制要求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低、参保缴费档次低、目前社会养老保险片面地强调覆盖面,忽视了缴费基数和部分参保人员年龄偏大、积累金额少,加之没有统筹金支持等因素,造成了现在符合享受待遇人员基础养老金人均55-70元左右,达不到“养老”的目的。

(二)基金保值增值困难。《基本方案》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渠道、缺乏投资人才,有关部门一般都采取存入银行的方式。199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银行利率不断下调,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要保值已经相当困难,谈何增值?无法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从整体看,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无法承担农村老龄化高峰到来的冲击。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制度上的不稳定性。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来看,1986年民政部确定,以经济较为发达的石家庄等五个城市的农村进行了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 1991年民政部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进入了推广阶段;1999年国务院批转了整顿保险工作小组起草的《保险业整顿与改革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停办此项业务并进行清理整顿,农村养老社会保险进入整顿阶段;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许多省市都试探性地建立了适应本地区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计划从2009年起在全国10%的县(市、区、旗)进行农村养老工作试点并逐步拓展,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存在制度上的不稳定性。

三、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对策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繁荣和发展,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以新农保试点推进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从政策设计和政策执行两方面,提出如下对策:

(一)完善缴费制度,提高保障功能。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组织建设,组建全国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理顺各方面关系,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的三方共同负担的模式。提倡家庭成员互济参保,建立“子女代缴”机制,提高参保人员集体补助,拓展缴费资金来源。明确各级财政职责,形成良性有序的投入机制。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中央财政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给予资金支持。

(二)确立农保待遇调整的长效机制,保证制度稳定性。建立基础养老金的自然调整机制,实行分档缴费和分档补贴方式,多缴多补。一是要加大对选择较缴费高档次和缴费年限较长的人员的激励性政策补贴力度,充分体现少缴费与多缴费、缴费年限长与缴费年限短的区别。二是要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国务院规定,给年满60周岁以上的农民每人每月发放55元基础养老金,作为省、市、县三级政府也要从地方财政中增加基础养老金,并根据物价上涨幅度适时调整,尽量提高农民养老待遇,使农村老年居民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三)拓宽基金管理思路,保证基金的保值增值。根据社保法规定的安全、稳健的原则,研究农保基金投资模式,一是提高投资运营的层次,将新农保基金投资运营权集中到中央统一运作;二是尽快解决制度缺失问题,明确各级基金管理机构及当地政府对基金保值增值负有责任;三是 可采取相对保守的运营方式,如发行“支农债券”等,确定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的收益率,以应对通胀风险和支付风险;四是鼓励和发动社会力量投入养老产业,建立和壮大社会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

参考文献:

[1]李树廷。中国社会保险问题与对策研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辛苑。农村养老责任分担的实践及其制度化障碍[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沙占华。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4]平原。我省新农保试点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年8期

上一篇:的工程师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下一篇:技术合同登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