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会计论文范文

2022-05-13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所得税会计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所得税会计一般是以税法为依据,同时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这也是会计和税收规定之间的差异在所得税会计核算中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影响,同时也相互依存。本文即探讨了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互关系以及差异所在,并提出了应对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差异的几点建议。

第一篇:所得税会计论文范文

财务会计同所得税会计关系探索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财务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关联度也在逐渐提升。如何处理好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之间的关系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财务会计同所得税会计概念的解析,重点分析了二者的相互依赖关系及差异性,以期通过本文研究为解决目前税法与会计之间的新问题提供借鉴,并推动财务会计同所得税会计的相互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财务会计;所得税会计;关系

0 引言

会计与税法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联系,只要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涉及会计核算,就必然会涉及税法,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一方面立法部门需要结合会计实施规定来制定税法,同时税法的执行也以会计核算为主要方式;另一方面税法的制定与执行又影响着会计的发展与改革,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合法性与真实性,同时随着会计核算方式的更新,也促使税法逐步改革与完善,两者的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本文对财务会计同所得税会计关系探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

1.1 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是在传统会计基础上形成的一个会计分支,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以货币为主要衡量手段,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对企业产生的经济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与计量,并通过财务会计报告形式来具体体现,最终向企业经济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信息的经济管理管理活动。财务会计属于对外会计,其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企业所有者、债务人及社会公众等,它承担着准确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效益的任务,会计工作者以对外报告为目标。

1.2 所得税会计 所得税会计是税务会计的一个分支,它以国家税收相关规定为标准,其和核心内容是应税所得,通过收集、整理与研究财务会计资料处理会计所得与应税所得关系,它是反映企业所得税确认与计量的各种程序与方法的总和。所得税会计是依据所得税法中的各项规定对企业的收支以及盈利或亏损情况进行核算,并得到企业应缴纳所得税的一种专门会计程序,其目的是实现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协调发展,并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2 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的相互依赖关系

2.1 所得税会计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发展与完善 所得税会计是由财务会计发展而来的,所得税会计的出现是以社会经济发展、工商业增加及资本积累增多等环境的诱导为基础的。同时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对企业涉税经济事项的准确记录有利于所得税计算的准确性。首先,会计分期假定为企业计算相应使其内的应税所得额提供了时间基础,同时也方便了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等及时掌握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效益;其次,会计收益确认与计量为所得税提供了计税基础,它主要是针对企业所得利润进行征税,而会计中的收益计算,为所得说中的所得计算奠定了基础,所得税设计就是以会计收益计算理论为原理的。最后,在会计账簿系统逐步完善的基础上,所得税也逐渐有了其发展与成熟的书面依据。所得税既包含了实账户,也包含了许多虚账户,当会计发展到虚实账户相互分离,并通过虚实账户来准确体现会计收益时,所得税便出现了。

2.2 所得税会计的发展依赖于财务会计理论 所得税的发展经历了各种曲折而复杂的历程,这主要是因为所得税在发展过程中未能充分结合会计理论。美国政府早在1861年就开始征收第一联邦所得税,这时的美国会计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所得税制定与实施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1909年,财政部发文,表示允许企业估算财务年度的期末库存,以权责发生制为依据确认收入、费用等,此时美国会计理论正处于成熟发展时期,要求企业所得税的计算需依据公认的会计原则,至此,美国所得税制度在会计理论的支持下基本上确立。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所得税会计的发展依赖于财务会计理论,是在充分借鉴与发展会计理论中相关概念、方法的基础上逐渐成熟起来的。现代所得稅依据会计理论来调整会计收益,计算合理的应纳税所得额。这样,不仅减少了所得税计算的程序,提升了所得税计算效率,同时也使所得税理论能够在会计理论更新与改革的带动下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2.3 财务会计在所得税会计发展的条件下更加规范化 会计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尤其是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大大提升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所得税会计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也在逐步扩大。一方面现代所得税制度使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日渐凸显,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先后颁布了所得税会计准则,使财务会计及所得税会计更加规范化,同时使会计所提供的计税资料与税法要求能够更一致,让投资人也能够从财务会计报告中获得更有效的信息。另一方面所得税会计推动了会计的进步,并拓宽了会计应用范围。所得税法规定纳税所得需要依赖于会计记录,所得税更加广泛地打开了会计的研究领域,促使所得税会计逐步脱离财务会计,进一步完善会计理论与方法,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财务信息。

3 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的差异

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核算依据、对象、目的及原则四方面。在核算依据方面,前者属于企业对自身经营情况的核算,主要依据的是《企业会计准则》等,后者则是依据《企业所得税》等法律文件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具有法律效力;在核算目的方面,前者是通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记录、整理等得到企业经营状况,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而后者是国家制定的对企业经营收益进行依法征收的税额,是国家强制实施的;在核算对象方面,前者主要是以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为依据,并将企业主要的经营情况体现在收支表上,而后者主要以企业应缴纳的税款为依据,是依赖于财务会计出现的,同时并非企业的任何一笔进出账都需要缴纳所得税,与税收无关的项目是不需要征税的;在核算原则方面,其差异主要体现在确定性原则、税款支付原则和谨慎性原则三方面。

4 结论

综上所述,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之间既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又存在着核算依据、对象、目的及原则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以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与革新。

参考文献:

[1]侯立新.所得税会计及其与税法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2]宫梦婷.所得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3]杨秋煦.所得税改革与企业盈余管理[D].东华大学,2014.

作者:喻硕

第二篇: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比较探讨

摘要:所得税会计一般是以税法为依据,同时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这也是会计和税收规定之间的差异在所得税会计核算中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影响,同时也相互依存。本文即探讨了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互关系以及差异所在,并提出了应对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差异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财务会计;差异;比较

一、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

由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与由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均在各自的管辖领域中对经济业务的相关处理原则作出了规范性的限制,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正因为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领域不同,二者相互促进和影响,但是从本质上来讲,二者具有很大的区别,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同之处,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

1.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核算目的比较

由于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处理遵循不同的原则,其各自的核算目的也不同。财务会计的目的在于将企业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财务活动的运行情况真实地反映出来,并通过会计账户以及财务报表的形式,为使用者也就是企业行政单位的相关利益者提供所需的财务信息资料,进而为其进行决策提供有用可靠的信息。而所得税会计则是以保证税收为目的,根据公平原则、社会政策原则以及其他相关的税法规定,对企业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向国家所缴纳的税额进行核算,确定在一定的时期内需要返还的所得税额的计量。

2.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法律依据比较

从法律依据的角度上来看,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税收是体现经济的宏观发展,而会计则是满足企业相关经营投资者等个体的需求。所得税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的税法规定及其实施条例为依据,如《企业所得税法》以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都是其征税的重要依据。通常按照统一的计税标准,以所得税申请表的方式向纳税人征收所得税,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财务会计则是依据《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进行核算,并制作出财务报表,要具备一定的客观真实性,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3.基本前提的差异分析

(1)纳税主体与会计主体

就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体而言,二者具有一定的联系但通过时也有一定的区别。所得税会计主体也就是所说的纳税主体,其主要是指能够独立承担纳税义务的企业单位,大部分的纳税企业或行政单位都属于纳税主体。而会计主体则主要是指财务会计进行财务核算的某个企业单位或组织机构,财务会计所处理的数据以及财务信息都在某个特定且相对独立的单位机构内,多数的法律主体都属于会计主体,但并非所有的会计主体都是法律主体,例如一些不能够对民事法律责任进行单独承担的单位就不属于法律主体。

(2)纳税年度与会计分期的比较

纳税年度主要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的相关规定计算和缴纳税款的期间,通常以一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如果纳税人的一个纳税年度的期间开业,但是由于合并或破产等其它原因而导致经营时间不足一年时,就要以其实际经营的期限作为一个年度。而会计年度通常是会计的分期,通常也是把一个年度作为一个会计期间。

4.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核算原则比较

(1)权责发生制

在很多的国家的税务局都以权责发生职位基本原则,但是其在所得税会计和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差别。财务会计的核算主要就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以保护政府税收收入为目的。而所得税会计在以权责发生制为基本原则的同时,如果为了避免企业或行政单位幕后对利润进行操控来逃避税款,以保证财政收入,也会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方式。

(2)确定性原则

在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过程中,不管纳税人什么时候支付可以扣除掉的费用,其经济业务所导致的收入或者支出的金额都要具有一定的确定性,而对于未来不一定发生的业务,税法往往不会进行确认。递延法就是确认性原则的实际体现,递延所得税是由于可导致产生暂时性差异的交易事项所造成的,其所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就是确定的,这与财务会计所采用的历史成本原则对一些经济事项进行报告是很相似的。

(3)税款支付能力原则

纳税能力主要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的相关规定确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具有相同的应纳税所得额同时税率也相同的纳税人应该承担相同的税款额数,由此可以看出,纳税能力体现出了合理负税的原则,但是,在考虑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纳税人税款的支付能力,防止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纳税所得额确定后但却没有实际的税款支付能力,因此,所得税会计在处理会计事项时,要优先以税款支付能力为原则。

5.会计计量的对比

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所得税会计在处理交易和相关的会计事项时必须采用公允价值来确定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而财务会计的计量则主要采用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换句话说,财务会计只有在活跃的市场下,并且能够具有市场公平价格的情况下,才会对公允价值进行核算。如果企业所持有一定的资产发生变动时,财务会计要根据对其损益进行确认,而所得税会计只能对其进行确认却不能对其资产的税基随意进行调整变更。

6.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的差异

国家为了实现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保护税基,对于财务会计和所得税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所得税会计应该采用年限平均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同时明确规定了最低的折旧年限。而在会计准则中,要充分对客观环境、技术的进步速度、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分布特征等因素后,在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以及折旧年限进行选择和确定,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二、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差别的应对措施

由于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制度相对都比较独立,所体现出的经济关系也不尽相同,二者核算的目的、方法以及所需遵循的原则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就会遇到由于其二者的差异多导致的问题,因此,就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好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问题。

1.正确认识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税收的相关部门在制定所得税会计的相关制度时,要充分利用其对会计的积极影响,要广泛听取外界相关专业人士的建议,择其善者而从之,制定符合现代会计实务与理论的政策,并结合以后的实际工作经验,不断对其进行总结和完善。此外,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要摆脱传统会计的税收方式,结合现代的会计理论与实务知识和实际工作的具体需要,建立完善的会计方法体系,对于所得税会计中所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应对,同时,要对税法的调整提出合理的调整。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共通性以及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分别从二者的角度出发,都需要加强对彼此的相互认识了解,同时,不断发挥自身的优势,对两者进行完善的融合,进而相互发展相互促进,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

2.按照应付税款法对所得税会计以及财务会计进行适当的调整

应付税款法主要是将本期所得税会计的应税所得与财务会计的利润之间的差异都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通过按照应付税款法对所得税会计以及财务会计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在计算将本期利润从净利润中扣除掉后的费用时,利用本期应税所得并采用相应的所得税税率来进行核算,换句话说,本期的所得税费要与本期应该缴纳的所得税数额相同,同时,不能单独核算本期中所产生的时间性差异要与处理永久性差异的方式进行处理。由于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所得税金额,并不会在财务报表中反应成为一种负债或是资产,在计算应缴纳所得税额时,都要严格按照税法的相关规定,调整其税前会计利润,然后根据结果在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额。

3.应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调整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指在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受时间差异所影响的所得税额的确认后,将当期所得税与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进行合计,以此来作为当期所得税的费用计算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当期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进行一定程度的顺延,并分配到未来的各期会计核算中。所得税通常被视为企业在获取收益时才会产生的一项费用标准,同时随着相关的收入与费用共同计入到同一期会计核算中,从而达到收入与支出的合理配比。

三、小结

通过以上几种措施来应对企业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利润的差异性问题,首先要注重在关系分析过程中的的准确性并加以合理的运用,在一定的税率的情况下,应该根据不同的企业的实际财务情况,来选择最适合于企业的应对方法。

参考文献:

[1]盖 地:所得税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葛家澍:中级财务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李 韬: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探讨[J].财务与会计,2005(5).

作者:陈茜

第三篇:所得税会计研究

【摘 要】 所得税会计是会计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企业在日常会计处理中经常遇到的。新准则的颁布对所得税会计有了很大的改革。文章从所得税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出发,说明了所得税会计的特点,分析新旧准则中对所得税会计规定的不同,根据新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对所得税会计引发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所得税会计; 财务会计; 资产负债表

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一种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是研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纳税的问题;财务会计是研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资金的收支以及对资产的管理。

一、所得税会计研究内涵

(一)所得税会计概念

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如何对以会计制度计算为前提的税前会计利润(亏损)与以稅法计算为前提的应税所得(亏损)之间的差异进行会计处理的理论和方法。

所得税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存在差异。会计收益是指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核算方法计算出一定时期内的总收益或总亏损,一般财务报告中的税前利润总额就是会计收益;而应税收益是指按照税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计算出来的一定时期的应税所得。

(二)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准确地理解两者的区别有利于对所得税会计进行深入的了解。

第一,目的上的差异。财务会计的目的是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以及现金流量,并且通过会计账户和财务报表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数据和信息。所得税会计是以保障税收为目的,根据公平、效率原则以及社会政策而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

第二,会计计量的差异。财务会计主要采用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而税法规定各交易应该采用公允价值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在资产持有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增值和减值的可能性,会计上应该确认损益,而税法规定除国务院财政和税务部门规定的可以确认损益的情况外,不得调整资产的计税基础。

二、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区别

(一)相关概念

资产负债表是新准则的核心和精髓。所谓资产负债表观指的是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出发去确认资产、负债和收益。这是新准则中整个所得税会计研究体系的基础,以此出发的相关概念有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等概念。

第一,暂时性差异代替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主要强调差异发生的形式以及差异的转回是应税收益与会计收益的差额,这种差异是在一个期间内形成并在一个或者多个期间内转回。暂时性差异主要指的是某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和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金额之间的差异,强调的是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内容。旧准则中规定采用时间性差异,而新准则中主张采用暂时性差异。前者是某个时间段的数据,后者是某个时间点的数据。新准则对暂时性差异的使用也就决定了其选择资产负债分析法。

第二,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代替递延所得税。旧准则把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额的会计处理作为递延税款。由此可见,递延税款是一个混合性账户,既可确认为贷方,又可确认为借方。新准则中采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这两个概念和暂时性差异是相适应的,可抵减暂时性差异是能够用作抵税的部分,是可以收回来的资产,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将来需要交纳的税金,是要清偿的负债,对应递延所得税负债。混合性账户到资产和负债的分别列示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一方面能够更加清晰地记录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每笔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另一方面充分体现出新准则下的资产负债表观。

(二)会计处理方法

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方法。旧准则中可以使用应付税款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处理时间性差异引起的会计处理。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新准则采用债务法,债务法又分为损益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损益表债务法将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看作是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而资产负债表负债法则是以暂时性差异的角度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差异的内容。新准则中更侧重于资产负债表负债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供全面的会计信息,为决策者作决策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持,也符合会计的可比性原则,全面贯彻费用观在所得税会计中的应用,使企业能够看清税后净利润才是企业真正的所有者权益。

(三)列报

新准则规定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在资产负债表中分别列示出来,所得税费用在损益表中列出来,并且应该在财务报表中披露与所得税有关的事宜。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加强了对财务报表中列示的明细度以及会计信息透明度的要求。这适应了市场对企业的要求,因为企业在公布的财务报表中信息的详细度直接关系到内外部利益相关者能否掌握有效、真实的信息来作决策,并且直接决定了社会以及公众能否有效对企业日常经营进行监督。

三、完善所得税会计的措施

在新准则的颁布和实施过程中,我国的所得税会计研究逐步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改变了以前不规范、不科学的特点,逐步发展成较为成熟的理论,并且对企业界会计的规范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其他问题,如:会计处理不是十分规范、缺乏独立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标准、相关法律法规不是很健全等。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如何完善所得税会计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课题和工作。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相关制度和法规的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进行所得税会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所得税会计研究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尽管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及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逐步确定了一套适合我国发展的所得税会计研究体系,但是由于相关基础理论较为薄弱,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业务的处理以及法律等处理还不尽完善,所以国家应该鼓励学者和企业界对所得税会计方面的理论研究,使其能够科学地指导实践过程。

(二)逐步规范所得税会计的相关法律

在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的过程中主要解决以下问题:首先,确定企业所得税会计工作的法律地位。也就是把企业实行所得税会计作为一项法律义务进行严格的规定,在相关法律规定中要重视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工作的规定。其次,规定计税所得额的税基。按所得税税基的原则严格界定成本费用的列支范围、税前扣除项目以及所得税会计核算程序和模式。

(三)配備具有专业素质的税务人员

企业的会计利润与纳税利润存在很多不一致的方面,如:折旧费用、投资收益、亏损弥补以及减免税收等,这对税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所以有必要优化税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一方面在选择税务人员的过程中加强所得税会计知识的考核;另一方面在工作过程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四)建立企业所得税核算程序

核算程序直接决定了企业所得税会计计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总利润,所以对核算程序的规范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的会计核算水平还不允许所得税会计自成体系,独立核算,但是必须采取一定的过渡形式和方法,使所得税会计在研究的过程中减少对财务会计的依赖,逐步建立“财务会计所得额与差异额之和构成了计税所得额”,在这种核算模式下规定所得税核算的具体步骤和各个环节中应该注意的细节。

(五)协调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法律规范

所得税会计的计税基础是税法,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是会计制度,在某些细节上税法和会计制度对企业的要求是不同的,两者之间的不一致导致企业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有力的依据,同时也为一些投机行为提供了机会。由于所得税暂行条例已经较为完善,并且所得税会计已经建立,有必要取消单行的财务法规。这样既可以减少国家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有利于指导企业的实施过程。

四、结语

所得税会计研究是对会计理论的完善,是企业日常会计处理过程的补充。在会计制度和所得税制度相对独立的情况下,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之间存在的差异造成了所得税会计存在的前提。目前,所得税会计在我国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与国际发达国家比较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所以如何完善和发展所得税会计理论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应该根据我国国情以及国外的先进经验,对所得税会计理论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使我国的所得税会计研究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 金鑫.试论所得税会计新旧准则差异[J].黄山学院学报,2006(3).

[2] 张俊清.论所得税会计中资产负债表观的体现[J].会计之友,2008(7).

[3] 王春儿.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新认识[J].会计之友,2009(10).

[4] 曾富全.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及其信息质量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09(9).

作者:邓春斌

上一篇:机电设备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