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论文

2022-04-27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我国外贸出口影响明显,后续调整应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为目标。出口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对出口商品已征收的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部分或全部退还出口商的一种措施。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论文 篇1:

声音

“深加工”最头疼南京金腾橡塑有限公司张益林

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对企业带来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调整后的加工贸易制度有两个很重要的变化,一是银行台账保证金制度;一是企业今后必须面对深加工的贸易环境,其中,银行保证金制度会给企业的流动资金带来影响,让企业的扩大生产存在制约,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影响。

最为困难的是,企业今后必须面对深加工的贸易格局,这样的环境会带来两点变化,一是价格成本的提升,要想深加工,就必然要投入更新的生产设备、生产技术,这对企业的要求更加严格,成本的上升也在所难免;另外,深加工要求企业所生产出的产品技术含量更高,但大部分加贸企业,尤其是内资企业,更多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技术上往往达不到要求,这也就是专家们说的,新政对内资企业的影响远远大于外资企业的由来。新政虽然对双方的影响程度是一样的,但是外资企业有技术上的优势,它们能够更快地适应新贸易政策的影响。

“内资”受损更重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外经所所长、北京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 张燕生

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对内资企业的影响远远大于外资企业,尤其是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此次受限制的“两高一资”产品,大部分来自劳动密集型的内资企业,因为跨国公司控制着加工贸易的高端链条,产品分工地位高于内资企业,其产品主要集中在鼓励出口的高新技术行业。

提高“附加值”是关键

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司长王琴华

根据目前公布的最新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看,企业如果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的产品附加值提高上去,或者自己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可以用更高的价值来获取自己的利润。今后的加贸贸易政策还将出现调整,但这样的调整是考虑到优化产品结构和地域结构两个方面,而做出的适度的、循序渐进的一种调整办法。

双管齐下,企业为难

广州市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吴振昌

出口退税率政策调整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双管齐下,政策一下子急剧转弯,这令已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调整过来。相较于从前,退税率下调及交纳保证金大幅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企业一般是通过向客户提价来消化,但具备采购尚有议价能力的加工企业大约只有20%,不少企业有倒闭或转产的风险。

调整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

调整政策不是要取消加工贸易,而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加工贸易。禁止和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及加工水平低的产品加工贸易,完善准入管理,推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有利于缓解当前能源紧张、环境问题突出和资源相对短缺等矛盾。总的来看,转型升级对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而言,既是压力,也是机遇。必须抓住机遇,向更高技术含量、更大增值环节和自主品牌发展,在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先机。

“一刀切”不可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关管理系主任徐伟

本次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力度可谓不小,但是相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言,仍是远不足够的。我国仍然处于全球生产价值链的低端,外资企业仍然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加工贸易发展还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平衡,加工贸易准入制度尚未完备等等,这些情况决定了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近期加工贸易政策的继续调整是不可避免的。

但就政策运用的技巧层面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是否设立政策运行的缓冲期的问题,在珠三角地区这一要求尤为强烈。还有能否避免“一刀切”处理问题的做法,本次调整避免了对东、西部发展问题的“一刀切”,但是就行业而言、就企业规模而言,还是存在“一刀切”的情况。这种做法是否真正能够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负面效果的大小,还得通过实践来验证。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论文 篇2:

出口退税:中国外贸的调节器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我国外贸出口影响明显,后续调整应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为目标。

出口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对出口商品已征收的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部分或全部退还出口商的一种措施。实施出口退税的目的是使出口国的货物以不含间接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同时对跨国流动物品避免重复征税,促进对外出口贸易。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是符合WTO规则的国际贸易通行惯例,我国从1985年开始引入出口退税政策,对推动我国外贸体制改革,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自从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历经7轮大幅调整,成为调节外贸出口的重要工具。

调节出口增速

从海关统计数据看,出口退税率的上下调节,能够很好的控制出口增速的变动方向。1995年7月1日,我国出口综合退税率从16.63%下调到12.86%,相应地,我国出口增长率从上半年的44.2%下降到下半年的8.8%;1996年1月1日,出口综合退税率进一步下调至8.29%,当年的出口增幅则由上年的23%锐减至1.5%;1999年7月1日,出口综合退税率从12.56%上调到15.51%,相应地,我国出口增长率也从上半年的下降4.7%提高到下半年的增长15.8%;经过1998年和1999年连续多次的上调出口退税率,我国出口的增幅也由1998年的0.5%升至1999年的6.1%,再快速提升至2000年的27.8%;2004年起我国出口综合退税率从15.6%下调至11.68%,之后又经过连续下调,出口增幅也由2004年的增长35.4%逐年回落至2008年的17.3%。

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连续7次上调出口退税率,本轮频繁调高出口退税率以刺激出口为首要目标。理论上讲,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可以降低企业的出口成本,扩大国外的净需求,并通过乘数效应,带动GDP的增长,而GDP的增长又可以对出口退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能更好地支持企业的发展。此轮调整后,我国在2009年出口仅下降16.3%,从而超越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2010年第1季度,我国出口3161.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8%,扭转了出口持续下滑的不利局面。

1998年以来,我国实际出口退税额呈现逐年较快增长的态势,出口退税额从1998年的404.9亿元逐年增至2009年的6486.6亿元,11年间增长了15倍,年均增长率高达28.7%。尤其是2004年以来,虽然我国经历了出口退税率的多次下调,但由于企业出口出现了向一般贸易方式和向国家鼓励的高退税率商品转移的趋势,使得企业每出口1元人民币所获得的平均实际退税率不降反升,由2004年的4.47%逐年攀升至2009年的7.91%。如果扣除出口货物中不退税和零退税率的商品,企业所获得的出口退税收益率还将大于上述数据。企业从国家获得的实际退税水平逐年提高,有利于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促进我国出口的平稳健康发展。

稳定国际市场份额

1997年经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迅速在1998年和1999年大幅调高出口退税率,使1999年的出口份额仍比上年提升0.08个百分点,之后的2000年又继续提升0.45个百分点。加入WTO之后,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综合竞争力大为增强,因此,即使在2004-2008年的下调出口退税的阶段,我国出口份额仍持续上升,下调出口退税的抑制作用减弱。2008年,我国又迅速完成了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的“连跳”动作。事实证明,提高出口退税率政策对稳定国际市场的份额确有效果,我国在2009年出口出现下降16%的情况下,在世界贸易中出口份额仍进一步提高到9.89%,比上年提升了0.82个百分点。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自1995年以来,我国共对机电产品作出15次出口退税调整。其中,调高出口退税13次,调低2次,促使我国机电产品在出口中所占的份额逐步提升,优化了出口产品结构。2008-2009年期间,我国5次调高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但在金融危机外需不足的基本面尚未改变的情况下,机电产品出口在2008年增长17.4%的情况下下降至2009年的13.4%,但仍好于2009年我国整体16%的降幅。

出口退税政策对“两高一资”产品的抑制作用较为突出。2004-2006年我国分批分次、较大范围地降低“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受影响的产品出口增幅由2004年的90%下降至2008年的25.5%,2009年在金融危机共同作用下同比下降61.3%,高于整体出口降幅45.3个百分点。2004-2009年间,我国“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比重也由5.6%下降至3.6%。

此外,提高出口退税率对抑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大幅下降也起到了关键作用。2008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经过7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后,抑制住了出口大幅下滑的局面。2009年我国主要10类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值下降9.5%,比同期我国整体出口降幅小6.5个百分点。其中服装出口1070.5亿美元,下降11%,比整体出口降幅少5个百分点,而纺织品、鞋类、家具等8类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降幅均小于整体出口降幅。2010年1季度,我国主要10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667.2亿美元,增长16.5%,实现了出口增长的目标。

引领贸易结构变动

由于出口退税是对国内生产流通环节缴纳的增值税在出口环节予以退还,因此其对一般贸易的影响远大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1995-1996年出口退税率普遍下调时,出口方式由一般贸易向加工贸易转移明显,加工贸易所占比重由1994年的47.1%上升至1996年的55.8%。之后的1998-1999年,我国连续多次大规模上调出口退税率,一般贸易比重也相应提升,由1998年的40.4%上升至2000年的42.2%。因此,以一般贸易为主的企业受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更为直接。

从统计数据来看,国有企业出口的2/3左右是一般贸易,私营企业80%左右是一般贸易,外商投资企业一般贸易出口比重不足3成。所以我国历次出口退税调整对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均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从时间上来看,由于2005年之前国有企业在我国一般贸易出口中居主导地位,因此2005年之前退税调整对国有企业出口影响比较突出。2006年起私营企业代替国有企业成为一般贸易的主要出口主体,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效果在私营企业出口过程中更为明显。例如,1995年7月1日、1996年1月1日我国出口综合退税率的连续下调,使1995年国有企业一般贸易出口增速比上年下降30.1个百分点。受其影响,当年国有企业整体出口增速下降13个百分点,而1996年国有企业一般贸易出口和整体出口则双双转为下降13.3%和18.4%。1998年和1999年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连续多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帮助国有企业在1999年扭转了出口下降的局面,当年实现出口增长1.7%,2000年更进一步实现增长17.8%。

2000年之后,私营企业一般贸易出口迅速发展,由于私营企业的经营机制较为灵活,因此对出口退税政策变化的反应更加敏感。2004年我国出口综合退税率下调后,当年私营企业的出口增速明显减缓,之后几年出口增速呈逐年下降趋势。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各类型企业出口均受到严重影响,而我国连续出台7次退税调整政策后,私营企业在2009年各类型出口企业中出口降幅最低,仅为9.1%,降幅比当年我国整体出口低6.9个百分点,也比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集体企业的降幅分别低16.7个百分点、5.9个百分点和16.8个百分点。

出口退税“稳”为重

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仍将以巩固实体经济的复苏为主轴,向“调结构”转向的同时,加大刺激民间投资、壮大服务业以扩大内需,从而巩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此环境下,出口退税政策更应趋向稳定持续的本色。即从中长期来讲,减弱通过频繁调整出口退税率以稳定出口的政策倾向,启动内需与外需“两部发动机”,有效地将出口部门的生产力和劳动力转移到国内,为我国经济长期稳步增长提供根本支撑。

因此,要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稳定、透明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机制,增强政策的可预见性。充分发挥出口退税调整外贸出口总量和结构的杠杆作用,在退税率的调整中有所侧重,通过出口退税政策更好地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对国家鼓励出口的产品退税率提高或不降;对一般性出口产品的退税率适当降低;对国家限制出口的产品和一些资源性产品多降或取消退税,以逐步调整出口产品的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实现工业制成品出口由初加工到深加工的转换。这是我国外贸发展的关键,也是增强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我国产业的结构调整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但作为贸易政策,出口退税调整这种政策性的干预方式不可能直接导致产业的根本性转变。且在国际商品市场上起主导作用的仍是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在政策调控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因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及产品价格倒挂可能抵消政策效果的情况。此外,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类我国的优势出口商品若频繁提高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政策虽然能暂时为企业减压,却难以避免新一轮对国外客户的让利竞争,使出口企业的长期订单短期化,遭遇更多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其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容易对企业造成冲击。因此,要切实推动我国产业升级,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我们更需要呼唤自主创新等产业政策实施的作用。

作者:钟雁明 谢 峰 徐 雯 郑炳耀 江丹丹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论文 篇3:

结构调整: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取向与路径选择

摘要:面对世界金融危机与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性调整,如何全面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大课题。笔者认为,经济转型升级重点在于结构调整。这是解决经济发展深层次问题的现实需要,是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关键之举。唯有紧紧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调整优化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外贸出口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才有强有力的支撑,整个国民经济才能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取向选择

文献标识码:A

经济转型指的是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等等转变。从国际经验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型工业化国家,无一不是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我国从九五计划开始即提出了经济转型问题。时至今日,总体成效并不显著,目前仍处在艰难而有曲折的推进过程中,可谓任重道远。面对百年一遇的世界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性调整的压力,当下推进经济整体转型显得更加紧迫、更加重要。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加大力度推进我国经济的整体转型升级。

经济转型升级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其中至关重要的是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经济结构包括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分配结构等等。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结构。目前无论从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和冲击所暴露的矛盾看,还是在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性调整中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看,都要求我们必须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我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或主攻方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水平和程度,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我国经济整体转型的进展和效果。在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加速调整之际,紧紧抓好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既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促进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当务之急,也是提升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实现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长远之计。

依笔者之见,基于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转型,必须调整优化以下五大结构:

一、需求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长久之策

需求结构包括内外需结构,内需中的消费与投资结构。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消费、出口贸易共同作用驱动的,人们称之谓“三驾马车”的驱动方式。而在“三驾马车”中,最稳定、最长效、最可持续的拉动力是国内居民的消费,消费对促进生产发展、国民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消费。消费是生产的先导,没有消费就不需要生产;广大城乡居民数量不断增加和质量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推动着生产不断发展,规定或引导着一国经济向深度和广度进军。但必须指出的是,长期以来我国需求结构不合理,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即主要靠扩大投资需求和对外出口需求驱动经济增长,居民消费率过低,对经济拉动不力。2007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仅为52%,其中居民消费率为35,4%,与历史最高水平的1985年的52%相比,下降了近17个百分点。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平均消费率稳定在73%~79%,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最终消费率也达到65%~70%左右。消费率偏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结果必然带来经济比例关系失衡,大量生产能力闲置,由此形成的无效投资和银行呆坏账增加,直接影响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之所以出现严重下行压力,主要症结之一也就出在这种需求结构上。一旦外需产生波动,出现需求萎缩,国内经济增长势必随之遭受影响和冲击,不得不进行需求结构调整。因此要推进和实现我国经济的整体转型,理所当然应首先调整需求结构,把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作为当下保增长的现实选择,又作为推进我国经济整体转型的持久动力和增进社会福祉的根本途径。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各级政府已出台了一整套扩大消费政策举措,可谓措施密集,涵盖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消费的所有环节,已对今年以来保增长产生了一定的拉动作用。现在的问题是,需要我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提高居民消费率,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作出总体规划。笔者认为,从近期来说,应把功夫下在认真落实各级政府已出台的大量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上。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要加大力度保就业,保就业才能保消费。同时应将住房和汽车销售作为重点,调整相关政策,引导房屋开发商适当降低价格。把汽车和住房市场搞活了,就能增加一系列相关产品的消费。还应积极培育文化消费和健康消费,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从长远来说,必须着力调整我国的收入分配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城乡基本设施投资,大力发展城乡统一的现代流通市场,扩大消费信贷等等。显然这是一个涉及面广、牵扯问题多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下决心、花气力去构建。唯有完成了这项系统工程,我国经济才得以整体转型。

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根本任务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个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和任务。从外部和内部两个因素综合分析,当下进行深入调整更为紧迫、更为重要。从外部因素看,集中表现为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格局的大调整,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需求萎缩对我国出口带来了严峻挑战,全球消费模式转变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方式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从内部因素看,主要是我国经济存在的结构性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不高级,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和竞争力的主要制约因素,要求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呼声不断加大。加上劳动力供给、资源与环境等约束也凸显了深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乃势所必然。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键在于继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一是按照调高调优的原则,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不久前中央提出了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这是确保工业产业平稳发展,提升产业水平的综合性行动方案,将是中国走出经济低潮的巨大引擎,理应作为调整的主要方向和政府扶持的重点。纵观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调整”二字被置于“振兴”之前,在每个规划当中,“技术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等等,几乎是一致的关键词,可见决策层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视,我们必须把它们作为调整的主要方向和政府扶持的重点。在新一轮扩大投资需求中,应适当向这些产业实行投资倾斜。从长远考虑,各项投资必须把这些产业的提升,落后产能淘汰作为振兴规划的主线,培植新的增长点,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全面提高十大产业竞争力。二是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当今世界,现代服务业的辐射功能强于

制造业,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早已转向服务业,产业结构正从工业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我国的服务产业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印度的水平,因此大力发展服务业势在必行。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代表性行业,物流业入选十大产业投资振兴规划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中国经济结构的主体已经到了由高能耗、高污染的加工制造业,加快向低能耗、高效益的服务业转变的新阶段。我们不能只做“世界工厂”,更要做“世界服务提供商”,服务业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三是继续巩固和发展农业。我国农业已获得了5年丰收,但不能掉以轻心。农业基础还不稳固,现代农业建设成效还不显著,必须继续加倍努力,在农业经营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机械化、高效化上下功夫出成效,全面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贸易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关键之举

贸易结构是指进出口贸易的比例、产品及市场构成及其相互制约的联结关系。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和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科学发展考虑,当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是调整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过去我国经济增长过多依赖出口,依赖国际市场,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是一种出口主导型经济。今天我们要将外需主导型经济转变成内需主导型经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调整外贸战略,调整出口贸易结构。提出这一调整的根据,既出于对我国外贸现状的现实思考,又基于对未来世界市场需求趋紧的理性分析。从外贸现状看,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每年均以20~30%的速度增加,出口贸易的依存度越来越高。2007年已高达37%,过高的出口贸易依存度带来的贸易摩擦增加、顺差扩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等,也影响着宏观经济稳定。特别是这种外需主导型经济,极易遭受国际经济的冲击,此次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的影响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再加上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形成的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与国内经济高度的内生性,外贸企业与国内商品生产和消费的两张皮现象,使外贸纯粹成了生产外汇的机器,而国内居民消费与外贸关联度极小,这一结构性矛盾导致外向型经济综合效益低,对国民经济总体贡献小。再从国际市场需求的趋势分析,百年一遇的世界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影响之深、冲击之重前所未有,种种迹象表明,全球消费市场萎缩、趋冷的趋势将长期存在,而且全球包括美国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模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虽然消费模式的转变具有惯性和长期性,但对我国来说必须及早应对,因为这最终将迫使我们必须调整过去以出口创汇为核心目标的外贸发展战略,实施贸易战略转型。这无论是对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我国经济整体转型,都显得十分紧迫,十分重要。

外贸战略的调整,基本思路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全方位提高外贸竞争力,实现外贸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说,似应在以下3个层面发力:一是加快推进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由于我国不少企业缺少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这样大多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当然不是朝夕之功,但我们必须作出持久不懈的努力,加大投入,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出口,增加机电产品、装备制造业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二是支持各类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到国际市场取得较多能源、资源勘探权、开发权。通过增加海外投资,带动地质勘探设备、资源开发设备和技术劳务出口。鼓励企业到海外发展加工贸易,由此带动国内零部件和原材料出口。三是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加工贸易符合我国的国情,必须继续加以发展,前提是尽快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主要对策是,促进产品产地逐步转移,由沿海加工为主向内陆加工转移;促进经营方式转换,由受托型加工向自主型加工转型;促进生产方式转化,由物耗加工向清洁化生产转型;促进营销市场转向,由出口海外向内外市场销售并重转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加工贸易效益低下的状况,此外还应大力推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全方位、多层次开拓新兴市场。

四、要素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经济增长与发展是由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等多种要素决定的。在多种要素结构中,经济增长是主要依靠物质资源要素消耗还是主要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路径依赖。以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是物质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的巨大消耗,事实已充分证明,这种靠资源消耗的发展不可持续,必须对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进行坚决调整,方向是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由要素投入推动型转变为科技创新推动型,这是实现我国经济整体转型必由之路。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看,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总是倾向于高投入、高消耗、追求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来实现经济的高增长。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必然也与其他国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在一定意义上说,这在发展的某一阶段是难以避免的。值得我们思考和需要作出抉择的是,面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世界各国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加上我国人口多、资源少的特殊国情,迫使我国经济必须从既往的对生产要素的依赖中解放出来,走出一条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之路,即以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打破既往的路径依赖,进而推进我国经济的整体转型。在当前市场约束进一步强化,资源争夺更加激烈,科学技术成为决定竞争成败关键因素的情况下,只有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综合竞争力,才有可能真正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的整体转型。

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一是要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对依靠科技创新走出困境,提升发展需求十分迫切。抓住这个机会,要鼓励和支持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做大做强企业的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发达国家企业研发设计机构和知名品牌。应采取多种政策措施,激发企业的创新意识,完善企业的创新机制,集聚企业的创新因素,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二是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充实和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金融、税收和政府采购政策。加大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力度和科技创新的奖励力度,用多种手段鼓励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和前沿核心技术领域进行创新,争取尽快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三是要高度重视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与技术是驱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应吸取世界各国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善待人才、用好人才,为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创新搭建良好的平台。四是要充分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金融危机造成西

方国家许多产业、技术、人才过剩,应抢抓机会,利用我国较为充裕的外汇储备,千方百计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高端人才。

五、企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重要基础

宏观经济的整体转型,取决于企业转型的进展和效果。因此要推进我国经济整体转型,必须从一个个企业做起。企业转型的内涵非常丰富,包含多方面的任务和要求,至关重要的是要搞好企业结构转型。企业结构关乎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生产经营效益,最终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我们看到的是,凡是结构好的如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结构好的企业,都能应对得当、逆势而上,日子过得很潇洒;凡是固守老工艺、生产老产品或者靠仿造贴牌经营的企业,大多遭受重大创伤,甚至关门倒闭。由此可见,企业转型升级,关键在结构。做好了企业结构转型升级这篇大文章,我国经济的整体转型才有坚实的基础和美好的前景。

目前我国企业结构的总体状况是:规模小、布局散、产品质量差、技术含量低,基于此,企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须着力抓好以下3条:一是抓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要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现有产品结构,大力开发市场需要、盈利能力强的产品,特别是那些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含量高的品牌产品。下决心淘汰哪些产能过剩、没有销路、经济效益差的没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针对目前不少企业产品同化,且在同一市场上相互打价格战进行恶性竞争的客观现实,我们建议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的核心能力和市场需求变化进行产品战略定位,推行差异化产品发展战略,即研发和生产区别于竞争对手并在行业内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能在行业内与众不同,独树一帜,从而用产品或服务的特色来提高竞争优势,获取高于竞争对手的收益。这种战略不失为在产能过剩、市场竞争不断激化态势下一种较好的产品调整战略。二是抓好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优化。应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从集中经营层面上看,按照规模化要求和市场原则,支持有优势的大企业以资产、资源、品牌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兼并、重组。有条件的要逐步由国内大企业向跨国公司进而向全球企业转型做大做强,大企业具有产业链条长、上下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特点,通过大企业的影响力和扩散效应带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不少企业出现了机构臃肿僵化、管理层次多、管理链条长,因而对市场反应迟缓等问题,影响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竞争力。为此必须注意调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协调好集团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管理关系和权力分配,理顺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划分,压缩管理层级;理顺管理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运作程序。从专业化分工的层面上看,必须按专业化要求,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不求做大,但求做强。也可同大企业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纳入大企业的生产运营主体系,全面提高生产社会化水平,无疑这也是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优化的一个着力点。

作者:姜作培

上一篇:经济发展科技能源分析论文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