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管理的骨科护理论文

2022-04-22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管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DCA循环法,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对比分析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手术室的情况。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护理质量管理的骨科护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护理质量管理的骨科护理论文 篇1:

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成效

摘要: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护理工作在患者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关键词: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成效

分类号:R473.6

为提高医院护理管理质量,必须对日常质量管理进行分级质控。通常在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中,对病区质量控制员、护士组长、护理质控总委员会等管理实施分管,由于病区质控员属于一级质控,因此普遍存在质控执行不力、质控形式化过度等问题。由于管理不到位,质控效果差,致使最终护理管理效果不佳。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成效。

一、护理质量管理方法

1、建立全员参与一级质量控制的管理制度。护士长负责召集科室病区内具有中级职称及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共同商讨与确定骨科护理中的护理质量控制重点项目。根据各项标准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B级别。质量控制项目级别分清后,根据全体护理人员职称、年资、临床经验及工作积极性、责任心等进行全面分析,其中,综合评分高的进行A级质量控制,综合评分相对低的负责B级质量控制,最终将不同质量控制项目分别由不同护理人员来担任质量控制员,做到专人负责,专职专人。

2、建立正确的质量控制导向。首先,护士长组织病区全体护士学习护理工作标准,使全体护士能掌握各项护理工作标准和每项护理质量的考核重点,以提高护士日常工作服务水平。其次,护士长组织全体护士学习一级质控方法,质控导向为患者提供的技术和服务达到优质程度。

3、全员参与质量控制的实施。每一位质量控制员对自己负责的护理质量进行准确的质量监控,并做好细致记录,包括扣分明细、扣分原因、负责人签名等,之后进行总结,填写相关分析表,对所负责项目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防范措施等内容进行分析。另外,质量控制员还要对每一项具体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包括反馈内容、时间、责任人、待解决问题、检查者等。护士长定期对质量控制员的工作进行总结与评述,并对质量控制员疏漏部分进行补充,最终的书面总结经责任人签字确认后放在指定文件夹内,留底保存。

4、检查与改进。每月由护士长进行科内单项质量检查合格率的核算,将合格率与二、三级质控结果进行对比,若合格率有显著差异,则对单项质控员进行指导,以提高质控员单项服务质量和质控水平。对检查出的共性问题及合格率不达标项目,提出整改措施并追踪反馈:对问题较集中及突出的个人进行沟通,促进改进。对科内、科外检查结果不一致的问题共同分析,找出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5、奖惩机制。根据质量控制反馈情况,采取合理的奖励惩罚措施,是推动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动力。首先,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比如规定对质量控制员的护理质量问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改进完善的,可免于惩罚,而在规定时间内仍未进行改进的,则予以一定的处罚措施;对检查阳性率高并经常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的质量监控员,予以一定的表扬和奖励。其次,要严格按规则制度来执行。对在质量监控反馈时有问题的质量控制员和相关责任人予以扣分处理,并记录在案,将影响该人员的绩效和次年的质量监控工作内容、性质及工作量。

二、效果

1、改进与提高了护理质量。实施全员参与一级质控方法后,护理质量合格率有一定的提高。护理质量合格率采用统一的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评价,包括:护理督查、夜查房、督导、急救、质量控制、病历书写、行为礼仪、优质护理。在美国,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TQMS)和持续质量改进(CQI),强调了监督照顾的全过程。以不断改进结果,护理质量控制过程要做到全面和持续的质量控制。一级质控全员参与的方法减少了传统方法的弊病:①强调全员参与,质控权利人人享有,护士间起到相互监督作用,减少虚报现象。②分质控单项,各单项质控员和护士长是每一单项的督导者,不存在相互间抱怨的现象。③人人参与注重人人学习,护士的技能随着质控学习不断加强,护理质量也随之提高。④合理奖惩制度营造了正向的护理环境,质控中发现了错误不是为了扣除绩效分,而是为了找出原因而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2、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有效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作为护理服务的对象,患者是护理服务质量高低最直接的感受者,最具有发言权。同时,患者也是医疗机构护理质量最直接的检验者和监督者。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通过质量控制组长和护士长检查后对患者实施护理服务,换言之,对护理中可能出现的护理不当提前进行预防与控制,因此,能有效保证护理质量,较大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另外,由于每位护理人员又是质量控制的负责人,因而增强了其工作责任心。护理人员通过对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学习,业务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为患者提供了更为满意的服务。

3、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参与质量控制意识。通过规范制度-培训-实施-检查并改进的循环模式。护士学习了质控的知识并通过了考核,全员参与护理一级质控意识明显增强。而且科室建立起一级质控文化氛围,全员参与护理质量控制的意识也会增强,护理质量也会提高。通过一级质控人人参与,人人都是检查者,同时又是被检查者,促进了护士的自我完善和提高。护士了解到护理质量控制关键在于每一个护理服务过程中,执行护理服务的过程就是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的过程。因而护士才是一级护理质量控制的主导者,护士长的角色应转化为督促者而非主导者。

4、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价值感。护理质量管理是保证患者安全的最根本途径。骨科实施全员参与护理质量以来,每位护士都能做到对自己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控制,从而有效降低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同时,质量控制人员和护士长也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与控制,加强了二级预防的作用。通过开展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每位护理人员兢兢業业,促使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提高,也让护理人员真正感受到工作的实效性。尤其是取得患者肯定后,能深刻感受自身工作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桂玲.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中华护理杂志.2016(02).

[2]潘巧红.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成效[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14).

(江苏省无锡市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作者:张凤军 徐娟 童玮 刘敏 陆建红

护理质量管理的骨科护理论文 篇2:

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管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DCA循环法,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对比分析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手术室的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后,手术室情况与管理前比较,在环境、安全、消毒、质量、关怀、文件方面具有差异显著(P<0.05)。结论: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科学应用,可以改善手术室情况,为手术室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PDCA循环法;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应用

PDCA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包括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和A(Action,处理)4个阶段,构成有效管理的基本逻辑和核心框架。手术室系外科、妇科、产科、骨科、五官科为一体,是医院医疗技术的核心部门,更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门。研究表明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不仅可以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管理、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甚至可以提高医生的满意度,积极推动手术室护士、麻醉师、手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密切配合,引导护理管理工作逐渐走向规范化与标准化。本文现将PDCA循环在手术室的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3间,手术室护理人员中,主管护师5名,护师3名,护士12名,共20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7名,专科学历8名,中专5名,年龄在22-41岁,平均年龄在(32.8±2.6)岁。

1.2PDCA循环法

1.2.1P(Plan):手术室护士长根据手术室具体情况,设置质量控制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直接进行管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对各项工作进行协调,保证各项工作之间能及时、有效的沟通。护理人员作为手术室的一员,护士长要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使护理人员参与手术室管理工作,保证手术室的规章管理制度能顺利实施,建立控制系统[1]。同时,各项规定细则的要明确,保证职责和分工清楚,从而保证计划能及时的实施。

1.2.2D(Do):为保证手术室工作能够安全、有效的进行,成立三级质控小组,其中一级质控小组是护理人员组成,分别负责管理手术室不同的区域,如非限制区域、半限制区域、限制区域,将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的责任落实到个人,护理人员要保证自己管理区域的卫生符合管理、消毒要求,对于区域内的需要维修的物品、器材要经常检查,发现损坏要及时报修,并用完好的物品补充。二级质控是在实施PDCA过程中,由小组组长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计划进行监督,保证计划能顺利实施,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三级质控是由护士长对整体的护理实施过程进行监控、衡量、评价,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解决措施,从而保证护理模式的实现。

1.2.3C(Check):二级质控小组每天早上对各手术责任区的情况进行检查,对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定期召开阶段会议,进行阶段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三级质控小组要不定期进行抽查,对二级质控小组在工作中发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改正。

1.2.4A(Action):在检查阶段,要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具有改进价值的因素,在讨论后,选出合适的方案,先进行使用,并发现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再进行改进,然后再次使用。护士长对下属的质控小组工作进行检查,分析发现的问题,讨论问题,总结问题,并进行评价,然后总结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经验,形成规章制度,提出再次发生的问题,并进入下一阶段的PDCA循环[2]。

1.3评价指标

在实施PDCA循环法后,对手术室综合情况进行评价,包括环境管理,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护理质量、人文关怀、文书管理方面,除环境管理总分10分,消毒隔离和护理文书总分各15分外,其他几项总分为20分。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实施前与实施后分别发放问卷45份,回收45分,有效率100%。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24.0统计,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前后比较,手术室综合情况应用平均值±标准差( ),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实施PDCA循环法后,手术室综合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相比,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重点在于手术前准备、手术中配合、手术后处理3大环节,保证各环节的完善实施对提高手术质量,确保患者手术的顺利完成及预后效果有重要作用。PDCA循环是使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步入完善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有效渠道。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循环模式不断将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纳入制度或标准,使细节得到放大量化,每循环一次,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就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不仅使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而且使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不断达到更高水准,增加团队协作的凝聚力和在工作中学习的良好氛围,形成基础扎实的专业团队[3]。

本研究結果表明,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管理、环境管理、物品与药品管理、急救物品、护士安全管理与消毒隔离评分,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考核的综合评分。

总之,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科学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华珍.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0):258-260.

[2]卢晨霞.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235-235.

[3]申倩.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3):93-95.

作者:陈旭红

护理质量管理的骨科护理论文 篇3:

探讨OEC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OEC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骨科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基础之上采用OEC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对比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常规组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下其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71.4%,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体满意度为97.1%,两组患者总体满意度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骨科患者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采用OEC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可以取得更有效的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科,OEC模式,满意度

在医学部门采用护理管理主要是通过组织的力量融合护理人员个人的力量,从而使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能够心甘情愿的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终身奉献。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将所有人员进行精心的组织,使所有的组织成员都能够以组织目标为终极方向,有效的遵守组织纪律和条例,在分工合作、群策群力的基础之上高效的完成护理任务,对于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OEC管理模式就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针对每位组织成员的全方位工作内容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使所有的组织成员都能够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和质量,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在骨科护理的过程中引入该模式可以起到有效的护理结果,对骨科患者早日康复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本文针对OEC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科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的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会批准,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科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7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8例。所有患者中年龄最小为18岁,年龄最大为72岁,平均年龄为()46.52±18.23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5例,采用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法进行研究。

1.2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之上采用OEC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明确护理人员的责任

为了有效的明确骨科部门护理人员的责任,将护理人员分为基层护士和护士长,首先针对护士长的责任进行确定,由护士长针对基层护士的护理任务进行安排,并且由护士长组织所有的护理人员将骨科护理工作要点和详细细节告知所有患者。应用OEC护理管理模式中,护士长的主要责任就是针对骨科护理的管理制度和护理目标进行确定和计划,对所有护理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并通过相关的护理管理制度使骨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此外通过护士长的有效引导和管理,使所有的护理人员都在工作的过程中都能够充分明确自我的岗位责任、护理标准和操作流程,使骨科所有的护理工作都能够在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的状态下有序开展,使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充分的肯定护理工作。

1.2.2制定科学的护患沟通制度

在骨科护理的过程中应用OEC护理管理模式,针对不同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护理的不同需求和差异性,通过制定科学的护患沟通制度,使护理人员在进行沟通时都能够满足所有患者的护理需求。护患沟通制度分为三个阶段,在护理以前充分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所思所想,并将相关的病情细节告知患者,使患者针对骨科相应症状有详细的了解和心理准备,然后在详细了解患者需求的基础之上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需求[2]。在护理的过程中,充分的结合患者的护理需求开展护理工作,如实记录护理过程中的工作细节和相关问题,针对患者提出的护理需求及时解决,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之上构建和谐美好的护患关系。在护理工作结束以后,针对相关的护理工作进行回访,了解患者针对护理工作开展的看法和建议,在不断总结反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骨科护理质量。

1.2.3预防护理风险

骨科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护理风险受医院环境的影响因素较大,因此自患者入院以后,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针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充分的了解和熟悉医院环境,向患者讲解治疗过程中的各项规章制度。此外,结合患者的病情向患者讲解自身卫生工作以及饮食营养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引导患者积极的配合护理工作,使患者能够在医护人员和自我的全面监护下降低护理风险,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医院环境、护理人员的工作技能、服务态度、医患和谐程度4项内容,每项25分,总分为80分以上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方法

采用spa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X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骨科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大多会行手术治疗,因此骨科患者治疗过程中身体的综合素质处于虚弱状态,为了有效的提高骨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康复效果,通过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和愉悦的心情,从而帮助患者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拥有更积极的状态,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3]。本文选取70例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实验组采用OEC护理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人性化护理管理作用,有效的提高了骨科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构建和谐美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之上,使得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更加美好的护理效果。其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应用OEC护理管理模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1%,相比与常规组71.4%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针对骨科患者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应采用OEC護理管理模式,有效的提高护理管理效果,帮助骨科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姜小鹰.护理管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40.

[2]田娜.海尔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4.

[3]韦佩松.“OEC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 护士(专科版),2018,(7):93-94.

作者:邓丽姣

上一篇:人才培养模式下护理专业论文下一篇:三案六环节教学中学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