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机构研究论文

2022-04-19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和进一步推广,其已逐步发展成为服务“三农”的新生力量,并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具有产权清晰、结构简单,能够提供多样化、灵活性的金融服务的突出优势,总体来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金融机构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金融机构研究论文 篇1:

安徽省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摘 要:农村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需求的核心,是安徽省解决农户缺乏贷款、促进农村人民增收、加强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等的重要支撑。然而,大多数农村金融体系天然的脆弱性,所属行业的高风险性,在资信等级评定中又存在主观性,使得农村信贷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政策风险、操作风险、监管风险、信用风险和内部控制风险。金融风险的积累很容易导致农村金融的动荡,破坏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该文在广泛调研和数据搜集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安徽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特点等方面的基础上,并对安徽省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信贷风险作出相关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人员素质、健全内部组织、加强信用建设、提高监管水平和加强政府职能等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Key word: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Credit risk;Management;Research

1 引言

農村金融机构是保证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安徽省农村金融机构信用贷款风险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金融机构本身的可持续运营,是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业务一直保持长效增长潜力和盈利能力的核心,是关系到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金融信用贷款好坏的关键。建立农村金融机构信用贷款风险的控制系统,提升农村金融的供给能力,已成为农村金融机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安徽省在不断地加强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启动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转换经营机制为主线,以制度建设为重点,逐渐形成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开创了安徽省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新局面。截至2015年底,全省所有县级农村信用联社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突破87家。但是,安徽省农村信用评价体系还未构建完善,仅在全省的“试点单位”开展,农村金融机构在信贷的实施过程中有着一定的信贷风险,农村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发展缓慢。如何准确有效地评价借款者状况,降低违约率,对于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信用贷款的保障和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信用贷款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安徽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安徽省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先后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安徽省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成立。第二阶段为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的独立。第三阶段着重在于加大安徽省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信用贷款体制改革。目前,安徽省农村金融机构的总数量为全省所有金融机构总数的比是65.32%。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2.1 机构网点众多 由表1可知,截至2015年年末,安徽省银行网点共计7 403个,农村合作机构2 987个,邮政储蓄1 671个,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4个。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合计4 682个,占全省银行业机构网点数的63%以上,而且绝大部分在县市以下偏僻的广大农村地区,承担着为“三农”服务的重任。

2.2 加大农村贷款支持力度 由表2可知,截至2015年12月末,安徽省支持农村贷款余额达5 077.70亿元,占所有各项贷款余额的32.30%,比上年末增长954.30亿元。其中,农村金融机构支持的贷款余额达3 858.68亿元,占金融机构全部支持农村贷款余额的75.99%;农村所有贷款中农户们的贷款余额为1 260.93亿元,相比增加187.33亿元,占所有农村贷款余额的24.83%。伴随着农村金融机构体制的深入改革,安徽省的涉农贷款力度还是在逐渐增大的[1]。

2.3 涉农贷款规模较大 2015年末,农户贷款余领为

1 260.93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的24.83%;各类农村企业组织贷款余额为2 597.74亿元,占涉农贷款比重为51.16%;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余额1 180.69亿元,占涉农贷款比重为23.25%。农户贷款所占比重24.83%,农户贷款规模不断加大。

2.4 各地区发展情况不均衡 从安徽省的发展前景看来,未来几年内是安徽的发展黄金期,肩负着加速转型和加快发展的双重使命。由表3可知,从2015年的省内各地区涉农贷款量看来,合肥市2015年末贷款余额860.78亿元,占比重为16.95,仅次之的分别为安庆、滁州、芜湖、六安等市区,其他地区都分布较少。

2.5 主力军角色发挥不足 由表4可知,在支持“三农”发展方面,安徽省农村金融机构一直表现不足。按照贷款机构的性质来划分,2015年末,政策性银行所提供的农村贷款余额为1 373.35亿元,占全部农村贷款贷款的27.05%;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农村贷款余额达

1 252.71亿元,约占全部农村贷款余额的24.67%;股份制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农村贷款余额为202.20亿元,占全部所提供的农村贷款的比重为3.98%;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农村贷款余额为1 964.98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的比重为38.70%。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力度仍欠缺,存在“离农脱农”的倾向,制约其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1]。

2.6 信贷管理风险较高 目前,安徽省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风险较高,由表5可知,2015年末,政策性银行所提供的农村贷款的不良贷款率8.41%;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农村贷款的不良贷款率1.01%;股份制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农村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为0.18%;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涉农不良贷款率为5.93%。这种现状表明安徽省涉农不良贷款率较高,金融风险依然问题严峻,存在着巨大信贷风险缺陷,需要加大对行业审慎经营,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和金融监管的重视[1]。

3 安徽省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信贷风险问题

虽然农村金融机构的开设门槛不高,但是,农村金融市场在农村金融中的主体作用非常巨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然而,农村金融机构的实际经营过程中也存在着人员素质低、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財务杠杆效率低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了金融机构运行风险和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这势必对“三农”发展带来一定阻碍[2]。

3.1 人员整体素质低,信贷操作风险高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工作环境差,交通不够方便,生活环境条件较差,薪酬待遇低,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员工绝大多数学历较低、经验欠缺,人才素质水平不高,他们对金融机构如何正确实现农村金融规范操作意识淡薄,风险意识控制水平低下。例如2015年,安徽省肥西石银村镇银行共拥有营业网点3家,均位于肥西上派镇,员工仅59人(含试用期员工18人),其中专科学历43人,占比则达72.8%。同时,缺乏对风险控制的整体把握能力,对风险控制的重点、难点以及信贷控制的关键风险点以及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掌握不够熟悉等方面的原因,操作风险管理控制力不高、效率低,出现了操作风险控制难的一系列问题[3]。

3.2 机构规模小、机制不健全,内部控制风险大 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信贷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能力不足,无法完全胜任错综复杂的农村金额市场的社会环境,再加之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不大,机构内部人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较低,因此,内部控制监督保障能力和执行能力均存在严重的不足等风险控制问题。一些资金互助组织内部管理混乱,规章制度执行无序,合作性松散,合作风险的性质发生异化的风险很大等现象普遍出现[4]。

3.3 服务对象较特殊,信用风险较高 大量的农户和中小型企业是农村银行机构服务的主要对象,没有完整的信用记录,没有完善的财务和专业的产业评估材料。自然条件好坏是当地农户的主要依赖条件,再加之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弱,对市场信息的了解滞后,很容易出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同时,一些农户的信用意识差、法律意识不强,坏账现象不断出现,导致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差,信贷资金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可控性贷款较少,贷款风险大,这无疑增加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

3.4 监管压力加大,监管风险高 金融机构自身的不完善,导致金融机构本身对农村金融风险监管不到位。当前,中国人民银行监管部门对农村合作银行采取宽松的管理模式,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市场准入条件低,促进了农村地区金融合作银行的覆盖面。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实现“监管严”目标仍然存在很大难度。同时,在职人员素质和内控建设体系还不完善。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计划性等方面还很弱,贯彻落实监管相关政策和监管系列要求的意识和能力差,存在逃避监管的现象,严重地阻碍了监管工作[5]。

4 安徽省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农村金融机构是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安徽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情况,不仅需要农村金融机构自身遵循市场化的发展规律,加强贷款信用风险控制,在经营理念、风险控制和提高管理体制能力上下工夫,同时还需要国家、政府加大对农业、农村的金融扶持力度,保证农村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系,创造良好的信用生态环境为农村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农村金融经营工作,保证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活力和巨大作用[5]。

4.1 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对员工的素质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计划系统和培训体系,制定科学的培训目标,加强对员工进行培训;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金融风险控制的规章制度等,如《村镇银行暂行管理办法》《贷款公司暂行管理办法》《农村资金互助社暂行管理办法》等[6];加大对高级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引进与聘请大量具备农村金融服务的经验、熟悉农村金融环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农村金融管理专门人才。吸收大量熟悉农村金融营销理念、营销策略和农村金融服务手段、农村金融运作机制等经验丰富的专门人才,从而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营运能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7]。

4.2 建立健全内部组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包括机构董事会、机构监事会等法人治理结构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机构,杜绝一人拥有大权、贪污金融机构内部财产等非法运营的金融事件发生。优化自身操作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和操作风险的评估方法、应对措施、控制手段,健全自身操作风险的监督评价机制、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对有关职位和部门实行严格职责分离,对经营中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和严肃对待,防止事态的蔓延与扩大,降低金融机构内部人控制风险[6]。

建立风险防范地有效机制,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内部规章制度有效性的建设。完善贷款责任人制度,建立信贷人员责任和自身业务行为紧密联系制度,实行严格的审贷分离制度。实行奖、罚并重制度,让农村金融机构内部人员人人负起责任。同时,农村金融机构可以设立收回不良贷款奖励制度,奖励清收回不良贷款成绩突出的部门和员工,提高内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防范内部人道德风险带来的信贷风险。

4.3 优化金融环境,加强信用建设 积极推动社会信用体系文明建设,规范和加强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信用建立提供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制度环境。创新贷款担保制度,确保农村金融机构债权的实现,促进贷款业务顺利开展,寻求更好的贷款担保模式,通过贷款信用担保基金,解决农民贷款困难的问题,减轻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风险。

4.4 提高银行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 加强银行监管分类管理,尽可能合理地加强对监管資源配置,充分利用实地监管和网络监管想结合的优势,关注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现状、风险程度,特别是农村金融机构贷款资产的风险。制定非现场监管的一系列制度,同时,设置农村地区监管员,实施现场检查,重点纠正超业务范围经营等违规违法行为。规范和加强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制定报送辖区内银行业机构与其签订“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数据库报送协议”,明确报送职责、要求和报送行为,维护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信息安全[8]。

4.5 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强信息技术建设,量化信贷风险控制、控制和评估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控制能力和水平。风险的信息化管理要保证信息的适应性、安全性、经济性、先进性的统一,确保信贷业务的系统稳健、安全、高效运行。提高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能力。在推出新产品、新业务时,要尽一切可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应用系统防范操作风险[9]。

参考文献

[1]李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1.

[2]孟凡祥.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0.

[3]朱晓静.农村信用社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0.

[4]王建英,王秀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风险及其防范[J].金融经济,2009.

[5]白继山.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及风险控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6]王建英.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0.

[7]聂勇.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金融风险的比较研究——以村镇银行为例[J].南方金融,2013.

[8]王珍.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研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

[9]万克俭.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以余姚农村合作银行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责编:张长青)

作者:尹颖

农村金融机构研究论文 篇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和进一步推广,其已逐步发展成为服务“三农”的新生力量,并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具有产权清晰、结构简单,能够提供多样化、灵活性的金融服务的突出优势,总体来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但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制约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因素,如信息不对称、注册资本少、门槛低、政策性风险高等,从而导致了其脆弱性 因此,今后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构建全面的风险防范机制,确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脆弱性;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引言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三农”问题也一直制约着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农村金融是“三农”的重要支撑。为了切实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充分保障城市、农村资金能够服务于农村金融,从而逐步壮大农村金融市场,中央在2004年至2014年连续颁布了11个针对农村的“一号文件”,展现出中央破解“三农”问题的坚强决心。2006年底银监会制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人的政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首先在青海、吉林等6省农村试点。2007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试点省份扩大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迅速成长壮大,逐步成为服务“三农”的新生力量。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健全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这些“一号文件”在培育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以及解决‘三农’问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6-2014八年的实践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力,为农村金融市场注入了一定的活力,改善了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给短缺的问题,为农民创业增收、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金融支持。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进行此问题的研究时曾调查走访吉林省及福建省多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吉林省为例:截至2013年末,吉林省辖内共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36家,其中村镇银行31家、贷款公司1家、农村资金互助社4家。从现有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情况来看,其中的一些金融机构虽然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其脆弱性也逐渐显现。因此,如何保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1.银行体系脆弱性相关研究

Diamond and Dybving提出了著名的D-D模型,认为银行资产比负债缺乏流动性,并且提出存款者流动性要求的不确定性是银行体系脆弱性产生的主要根源,政府应该通过建立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制度来避免银行发生挤兑。此后, Gorton、Jackliri、Jacklin and Bhattachrya、Dowd等沿着这条思路进行更深化扩展地研究。

国内学者胡祖六认为,银行体系脆弱的根源有更深层次的体制和政策上的原因,不能简单归为经营问题。韩俊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我国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化解不良债权的机制。张荔在对过度的金融自由化的表现与衡量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过度金融自由化如何增加金融体系固有的脆弱性,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沈冰、李晓玲对我国农村金融的脆弱性成因进行分析,认为制度安排不合理、农村金融机构的内生性缺陷、信用环境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缺少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等因素导致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脆弱性。罗剑锋等认为,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和“外部人”干预是形成农信社脆弱性的主要原因,应该在产权制度、外部环境和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改革。

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有两点极其重要:一是将被正规金融机构排斥于体系之外的农村弱势群体涵盖进来,也就是覆盖面问题;二是解决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Robert Cull等人利用49个发展中国家的124个小型金融数据对财务表现和经营覆盖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提高利率的同时具有保持还款率、覆盖率的可能性,这为实现“双赢”提供了依据。

我国学者对于新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不明显,白钦先对于金融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开创性的系统研究,并提出了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对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永续利用。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从可持续发展到金融可持续发展,再到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而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作为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分支,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王曙光以吉林省东丰诚信村镇银行和吉林省梨树百信资金互助社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制约因素以及应对策略。杨淑慧等通过对部分省的县以及县以下地区试点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状况分析,指出其发展的障碍主要是由于定位偏差、门槛高和后续资金不足,因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

总的来看,国内学者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脆弱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大多是比较零散的、片面的,缺乏一个规范的理论基础,没有进一步深入的、系统的分析和解释问题,也未能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本文在剖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和存在优势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脆弱性的表现并提出克服其脆弱性、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优势与脆弱性

1.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优势

根据银监会的文件规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

(l)村镇银行的优势

村镇银行是由银监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可以开展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提供国内结算等业务。村镇银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大型商业银行作为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使村镇银行具有产权清晰、结构简单的优势。银监会发布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指出,村镇银行的发起人至少必须有一家银行类金融机构作为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由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能够保证其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规范开展业务,并且有效防范违规经营风险;第二,大型商业银行凭借其充裕的信贷资金,完善的管理制度等优势,在农村地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可以实现大型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本地化经营、灵活性强的优势相结合;第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发起银行的IT资源,减少信息成本投入,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2)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优势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经银监会批准,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建的,为社员办理存款(不能吸收公众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型银行金融机构。

首先,资金互助社是以合作与互助为基础,社员之间基于相似的生产方式、共同的利益而进行相互合作和服务。从市场定位上看,资金互助社具有明显的合作金融特色,社员之间信息交流便利,资金互助社能够及时准确掌握贷款社员的信用状况、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风险状况。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资金互助社便于相互监督和制约,具有较强的内在稳定性和风险自我管控能力。其次,资金互助社便于提供多样化、灵活性的金融服务。从市场细分看,资金互助社能够满足农户小额度、多样化的信贷需求。农村金融合作组织除提供信用服务业务外,还可兼营人寿保险、火灾保险和农作物保险等一般金融服务。实践表明,资金互助组织将多种金融服务集于一身,不仅可以提高其对农村市场的服务效率,而且还可以实现资金互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最后,资金互助社通过“熟人社会”的“熟人信贷”,能有效减少呆账、坏账,降低信用风险,从经济效益看,资金互助社信贷交易成本较低。

(3)贷款公司的优势

贷款公司是经银监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专门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贷款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公众存款,主要提供贷款、资产转让、票据贴现等业务。做为发起银行全资子公司,贷款公司也具有产权清晰、结构简单的优势。

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脆弱性

(l)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脆弱性

信息不对称理论最初由阿克洛夫提出,1980年代后,该理论被引入到银行脆弱性的研究中。信息不对称理论从假定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开始,详细描述了金融系统如何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以至于最终发生危机的过程和机制,而且信息不对称理论把金融脆弱性放在金融危机问题的中心位置。信息不对称是金融市场的一种常态,一方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很难掌握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信用记录,难以准确把握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这会导致他们在发放贷款时通常会发生逆向选择,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能会选择风险承受力低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而对于这些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来讲,他们的预期收入不稳定,贷款违约风险较大;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也会导致道德风险。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对象,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由于其广泛性、复杂性以及监管不到位的原因,对于他们的信誉、财务状况以及贷款项目的风险和收益信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了解较少,某些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可能会将贷款挪用于一些高风险的投资项目,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很难发现这种情况。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虽然可以通过限制性契约即借款合同等手段来约束借款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但并不能预防发现所有的风险活动,借款农户总是会找到限制性契约无法生效的漏洞。

(2)注册资金少、门槛低导致的脆弱性

银行的稳定性除了清偿能力以外,还存在流动性的问题。一旦存款人动摇了对银行的信心,就会发生恐慌性的挤兑行为,这样流动性的问题就更为严重,但银行自身却无法恢复公众的信心。银行业具有的内在不稳定性就是建立在银行无法通过自身的行为来恢复存款人的信心这个假设上的。为了引导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银监会根据服务农村地区规模大小、业务复杂程度以及不同的起点设定了一定的标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只需几十万至几百万就可以成立,这就导致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国有银行相比,其流动性风险明显偏高。同时,由于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地区,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经营网点少,加上处于发展的初期,其社会声誉和社会公信度不高,导致其吸存困难。同时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较低,经营模式为“只贷不存”,这就导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一方面流动性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其流动性供给明显不足。同时,农民对信息的辨别力较低,当一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出现问题时,极容易在“羊群效应”的带动下,发生挤兑风潮。

(3)受国家扶持力度影响大、政策性风险高所导致的脆弱性

政策性风险是政府更替或首脑更替所引起的政策变化的风险,或者是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调整给金融机构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我国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设立的,享受着国家的税收优惠,尤其是作为新生事物,政策依赖性非常大,而国家政策扶持不到位,是近年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4)人员素质低、内部治理不完善导致的脆弱性

大多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选择在落后的农村地区设立,面临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专业技能缺乏、业务知识水平不高等现实问题。而且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小,其组织结构虽然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的,但依然普遍存在着机构工作人员身兼数职的现象,同时内部管理松散,职员工作意识较差,内控监督不到位,这些都极容易导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内控风险增大。与现存的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相比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更高,内部控制能力更加薄弱,脆弱性表现更为突出。

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实行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以下方面克服其脆弱性。

1.构建全面的风险防范机制

新型金融机构在组建时因为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在经营管理方面所面临的风险比其他金融机构更高,这就需要构建全面的风险防范机制以避免在贷款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村镇银行可以尝试建立“村镇银行一信贷服务中心一村级金融服务站一贷款小组”的多级市场网络。其中,村级金融服务站就需要依托于村委会协助村镇银行了解掌握农民的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管理和回收贷款;农民贷款小组对其成员的贷款风险承担连带责任,并在生产、购销方面进行公证;村镇银行的信贷管理,严格遵守审贷分离制度,采用客户经理三人分工制,分别负责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跟踪检查,三个岗位的责任人不但要控制贷款风险,还要承担贷款违约所出现的连带责任。

2.拓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

首先,银监会应放宽资本的管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当前银监会规定只有商业银行才可以作为主发起人,且持股20%以上,自然人持股比例不得超过l0%。为了拓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应适当提高民间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合理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次,积极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发起的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引导地方企业、自然人与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建立资本联结关系,努力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

3.加大政策的优惠扶持力度

虽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市场化经营的商业性金融组织,但其对“三农”所发挥的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弥补了政策性金融的不足,特别是在当前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了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建立健全扶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相关法律、法规。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政府应当给予适当的减负税优惠政策,如免征3至5年的企业所得税,减免3至5年的营业税,加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税、流转税、红利税、利息税等税种的优惠力度。同时,采取农业保险方式提高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国际上成功经验是利用保险体系分散农业风险,我们可以考虑建立巨灾保险等农业政策性保障体系,以政策扶持优势分散涉农信贷风险。

4.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

首先,吸纳熟悉农村金融业务、经验丰富的金融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村那些具有技术特长的从业人员,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其次,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建立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人员素质的提高不仅能够提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而且还会降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操作风险。

5.加强外部监管

银行监管部门应该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具体特点,严格防范风险,加强有效监管。首先,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审批时,严格监管新设立的机构的最低注册资本金,防患于未然;其次,重点监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额贷款的担保手续,大额使用情况以及风险状况;最后,银行监管部门应加强与主发起行的联系沟通,积极开展联动监管,通过与主发起行的联动监管,督促主发起行认真履行职责,提高履职能力,共同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良性发展。

作者:高晓光

农村金融机构研究论文 篇3: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摘 要】众所周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很好的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短缺的问题,近年来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出各种不确定因素,各种风险也随之而来,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对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为以后的具体工作起到实际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村镇银行

一、国内研究现状

首先是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化方面的研究。白钦先(2004)分析比较了现代商业金融模式与传统信用合作模式的异同,针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指导性建议。其次是农村金融机构相关风险研究。王慧颖(2014)指出农村金融组织主要存在市场性风险与融资风险。杨森、宋小彩(2013)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指出农村金融机构各项管理机制存在缺陷以及引起的风险。王慧颖(2014)分析了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指出从完善风险监控机制、不断拓宽农村金融机构融资渠道等方面控制风险。最后是风险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姜柏林(2009)指出合作社资金互助的健康发展首先需要政府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政策和市场法律环境。杨森、宋小彩(2013)指出完善内部治理机构能够在农村金融机构内部形成合理的分工,促進农村金融组织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农户联保贷款存在的问题

一是联保贷款有贷款额度限制,设定单一最高贷款额度为5万元。然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所服务的农户的经济情况差别较大。因此,设定单一最高贷款限额不符合所有农户的现实需求。二是联保贷款的利率设定比较单一,一般是按照不超过基准利率的2.3倍的上限收取。这样无法较好的体现利率的风险规避功能,即无法给高风险者以高利率的贷款。三是联保贷款一般是以联保小组成员的信用作为偿还贷款的基础,没有可变现的资产作为抵押,只是要求联保小组成员承担连带责任。然而,在实践中,联保小组的组建多数无非两种情况:要么联保小组内部成员是亲属关系,要么联保小组成员之间有共同利益。这样,一旦存在经营风险,往往导致联保小组内部成员全部受损,无法偿还贷款。四是联保小组的成立无明确的法规规定,也无严格的审查审批程序,容易导致信贷违规的操作风险,信贷人员可能通过虚假联保,套取信贷资金。

2.存储资金来源及拓展的问题

一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因没有单独的行名行号而无法加入人民银行的大小额实时支付系统,因此不能满足客户快速、便捷的汇款服务要求。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较少,未进入银联,汇费昂贵,且银行卡业务还未开展,村民存款、取款都不方便,缺乏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吸引力,从而影响了储蓄业务的发展,存款被迫大量流出。三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社会认知度比较低,且网点比较少,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往往会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如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进行储蓄,这样也无形分流了一部分存款资金。

三、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措施

1.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内部激励机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风险管理能力与企业员工的能力息息相关,企业员工的专业化能力直接制约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升。由前文可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存在道德风险与操作风险以及信用风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应当从企业员工管理入手。

首先是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及合理的薪酬机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织成员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操作风险与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是金融机构的薪酬激励机制不健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承担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这就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员工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机构从业人员要负责处理大量复杂的业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工作量与薪酬不成正比。我们应当根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工作特点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绩效考核制度,制定合理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员工综合考评指标,根据员工工作强度与工作能力合理发放员工工资,拓宽员工晋升渠道,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各类晋升渠道不畅,使员工没有足够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等一些列的问题。

其次是加强员工培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员工专业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因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应当重视员工能力的培养。在职培训是员工提升工作能力与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应当加强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同时考虑农村金融机构工作的特性,健全农村人才长效培养机制,在农村培养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高校员工团队。建立健全员工淘汰机制,完善员工选拔与淘汰各项制度,定期对员工业绩、业务水平进行考核,对不能适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员工进行淘汰机制。

最后是调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激励结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员工各类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样将会大大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员工一直是风险管理工作的主体,如果员工不作为,将会制约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使得风险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应当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员工的风险管理体制。要健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员工激励机制,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将员工工作业务、业绩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应当充分考虑员工的需要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目标,将二者结合确保激励结构能够发挥作用。

2.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首先是加强法律体系的建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各项工的指导,我国目前仅出台了资金互助社的相关法律,缺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整体的相关法律。其次是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管理过程中缺少法律规范,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应当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机制。

3.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律体系

在法律体系中明确说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与法律资格,为有关部门依法管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行为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同时,确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法律规范的前提下开展各项工作。

4.以法律形式明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机构,产权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当通过立法,明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主体,确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得到保障。完善法律中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关系着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大量的管理部门,增加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难度,应当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从法律角度明确说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政府的关系,政府的职责决定了政府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有引导作用,政府必须合理规划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但是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政府过多干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问题,应当以法律形式明确说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政府的关系,法律上明确规定政府部门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督与引导的功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研究,笔者认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是弥补农村金融空白的有效方式;农村新型金融机构面临的信贷风险,迫切需要通过法律制度的供给来加以防范与规制;针对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发生的原因,我们应当在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监管体制、业务规范和信贷风险防范等方面建立相应的监管法律制度,以此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与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兰彩红.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

[2]王建英.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7.

作者:陈海

上一篇: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论文下一篇:事业单位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