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农村金融供给研究论文

2022-04-16

摘要:2003年以来,我国金融业改革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本文对农村金融业稳步发展以及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失衡、农户资金供需失衡、新农村建设资金瓶颈、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单一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关键词:农村金融稳步发展存在不足加入WTO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偏远农村金融供给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偏远农村金融供给研究论文 篇1:

解析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甘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摘要: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 ,农村金融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各大城市,其影响因素复杂、多样。甘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能紧跟改革步伐,切实的发挥了其在“三农”建设中的作用。相比而言,甘肃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建设还是比较成功的,但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从内部、外部及法律规范层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合甘肃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对甘肃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特点进行了较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持续建设、发展的思路。希望从不同方面更好的了解甘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为甘肃农村金融的发展营造一个更优越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金融;金融生态环境;问题;思考

引言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我国城乡差距日益缩小,这其中,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大力支持。我国村镇金融建设起步晚,发展较为缓慢,目前还存在着诸多的发展问题。面对这些基本现状,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还存在着巨大的优化空间。

1、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严重的资金不足,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农村金融的发展,给农村金融注入了新的活力,可是面对农村银行发展缓慢,发展现状的诸多制约因素。我们该如何寻找突破点,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农村金融体系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首先,就要从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1金融主体内部的金融生态环境问题

资金就像经济的血液,在我国,大量的资金涌入城市,加快了城市建设。但农村建设资金的紧张却始终没得到彻底的解决。其最大的问题就是正规金融机构向农村提供的资金限制太多,难以有效的发挥其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而民间借贷、商业借贷、合作金融等受政策影响,发展缓慢。且民间借贷、商业借贷等本身存在着一些缺陷制约了其发展。例如,我国的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是正规的大型金融机构,本应大力的支持农村建设,负担起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责。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很难找到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网店,其金融服务的方向不是面向广大的农村,而是停留在竞争激烈的城市。此外,商业银行、建设银行等更难涉及到农村。农村金融业务、服务的重担几乎全落到了农村信用社的头上,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的金融主力。而农村信用社规模小,经营机制、内控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其很难满足农村金融的借贷需要。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农村信用社也将目光投向了城乡接洽地区,甚至将从农村吸收的资金投放到城市金融市场,造成了农村经济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境。目前,邮政储蓄的营业网点也逐渐的延伸到农村,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农村的营业网点其金融服务能力相对落后、整体水平不高。另外加之借贷政策的约束,其对农村提供的有效发展资金仍然很有限。解决好农村发展资金问题,仍是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次,农村的金融机构形式过于单一,目前,农户的主要借款途径还是以向农村信用社借取为主,民间借贷为辅。一方面,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审批程序繁琐,贷款限制较多,农民能带到款的金额和数量有限。民间借贷虽然较为容易,但利率高,管理混乱,容易出现借贷纠纷,且对借贷风险的评估不足,导致借贷风险较大。另一方面,正规金融机构普遍远离农村,难以发挥其在支农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存在着严重的“放大不放小,助富不助贫”现象,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长期以往,造成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严重失衡,资金供给难以满足资金需求,农村建设的长期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1.2金融主体外部的金融生态环境问题

1.2.1农村环境较为艰苦

农村环境的艰苦咋看与农村金融的发展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其实不然。首先,西部农村(如甘肃地区)一些偏远的地方,生活、生产条件过于艰苦,农民的思想过于朴实、守旧,现代的金融理念很难影响到他们。在那里金融机构的设置就像一个摆设,农民“不放心”存钱,也“不放心”借钱,传统的理财观念致使金融体制难以发挥助农作用。其次,甘肃农村的生活较城市有太大差距,难以留住金融专业型人才。专业人才缺失也是导致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缓慢重要因素之一。再次,艰苦的环境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的滞后造成了农村居民的贫穷。而现实中想要发展就需要有资金,面对较为贫穷的人群,金融机构的借贷风险较大且收益难以保障,致使农村的金融体制发展缓慢。

1.2.2农村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作为我国经济的一部分,农村的经济状况严重落后于城市。经济的落后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同时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首先,经济的落后导致农村金融资源严重不足。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的覆盖率低,金融机构单一,难以满足广大农村的借贷需求。另一方面,经济的落后造成了金融机构盈利困难,导致了一些金融机构撤离农村,进军城市。特别是以经济利益为引导的商业金融,其撤离不但造成了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的紧缩,还带走了农村的建设资金,使大批资金离开农村向城市聚集,加重了农村信贷资金的不足。再次,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增加了金融业务的收益风险,影响了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和壮大。

1.2.3广大农民的金融参与理念有待更新

在我国,城市借贷主要是面向大企业,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住房贷款等也是城市借贷的主要业务。而在农村,人们用借来的钱发展经济的很少,人们习惯攒钱,攒够钱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目前,我国的农村还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存钱、借钱去城里买房子,城市一体化的脚步并没能组织农村人向往城市的梦想。因此,他们关注的不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不能立足农村现状寻找出路,而是一心带着农村的资金往城市奔。一方面,导致了农村资金的大量流失,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这种思想理念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支援“三农” 的效果,导致农村的金融投资混乱,金融投资收益难以保障。

1.3其他方面的金融 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1.3.1有关农村金融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的金融事业也需要法律的支持、保护和约束。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应的法律、体制建设还比较滞后。首先,农村金融的政策性法规不健全,村镇银行的功能定位、经营方向等还不明确。其次,农村金融的依法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了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滞后。再次,金融债权的法律保护力度不足,致使银行坏账、死账增多,银行的借贷风险增加。此外,农村金融的准入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法律建设方面的问题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及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

1.3.2现行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缺失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监管主要通过银监会来实现,而银监会又以城市的金融监管为工作重心,对于农村的金融监管严重不足。一方面,银监会将工作的中心放在城市,其部门建设等也已城市为基础,对农村的涉及面较浅。另一方面,银监会的体制结构导致其与农村的实际情况接触较少,不能从本质上了解农村情况,无法认清农村金融发展的不足与障碍等,也寻找不出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不能全面的、准确的解决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中的问题。此外,广大农村群众的金融意识淡薄,金融发展的社会监管无法实现,导致了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发展滞后,影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建设。

2、甘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与分析

2.1甘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生态问题,在甘肃地区也普遍存在,目前,农村建设资金的短缺也是甘肃农村金融面临的重大问题。在2007年,甘肃率先开展农村金融改革,面对当时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相关部门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第一,制定专门的政策应对农民的贷款难问题。首先,提高正规金融单位面向农村的业务拓展。如优化农村信用、邮政储蓄的金融服务模式,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其次,对有困难的农村家庭施行优惠的基准利率,帮助其脱贫致富。再次,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县域服务能力,适当的放宽贷款审批权限,提高农村金融的覆盖率,切实的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第二,建立和完善涉农贷款机制。一方面,简化农民贷款手续,提高金融机构的借贷效率。另一方面,设置专门的涉农借贷业务流程及审批窗口,为支农借贷开辟“绿色通道”。第三,创新农村金融发展思路。首先,结合甘肃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展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机构的有效合作,促进其共同发展。其次,重视招商引资和农村金融建设的共同发展,提高城乡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认识水平。再次,多元化农村借贷形式。如实施不抵押、不担保的小额信贷。又如支持企业与农户的联合担保贷款。如陇西农行依托陇西一大型“土豆开发公司”向当地农民放贷,极大的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第四,随着甘肃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部分正规银行也将业务拓展到了广大的农村。如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先后在农村建立了支行营业网点,方便了农民的借贷选择,同时通过良性的竞争机制优化了农村金融服务质量。第五,甘肃政府加大政策支持,从贴息力度和财政补贴两个方面进行改革。政策的偏斜促进了金融资金向农村流动,为农村带去了较丰富的资金资源,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2甘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分析

综上所述,甘肃农村金融发展的觉醒速度还是比较迅速的,针对农村金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出了积极的相应,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从农村金融改革中可以看出,农村金融的发展仅仅围绕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农民借贷的方便展开的,其对于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其他影响因素考虑不周。如农村群众金融理念的滞后等。其次,不论是政府方面,还是金融机构方面,普遍的表现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期望,大力的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积极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但资金只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面对广大的农村群众,还应将资金的利用落实到行动中,确保资金投入的效益,减少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风险,以利益为驱动引导农村金融的主动发展。积极地发展农村金融的同时减轻政府负担,实现农村金融体制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

3、甘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思考

我国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还处在一个摸索的阶段,目前形势下,甘肃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思路已初步形成,需要的是将这些政策和思路进一步的落实和发展,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其不足,使农村金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柱。首先,进一步改善金融环境机制,在政府的领导下提高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提高社会诚信和农民的还款意识,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投资流向农村。其次,提高农村经济实力是关键。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实力却是确保金融稳定发展的基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必须从农村的经济发展出发,实现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此外,可从减负、增收上提高农村的经济实力,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并为其发展营造一个更优越的发展环境。再次,在现有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创新金融模式,进一步丰富农村支行、网点的金融服务项目,创立和建设农村金融品牌,解决好群众贷款难和金融机构盈利难的问题,解决好长期需求和短期供给的问题。第四,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的监管机制,使农村银行的监管落到实处,并能有效的结合农村金融特点规划其发展之路。第五,进一步完善与农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农村金融发展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关系,使农村金融发展有法可依。其法又能紧密的结合农村状况,保护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民利益的同时,也能有效的促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成功,保护其相关利益。确保农村金融长期、稳定的发展。

4、结语

农村金融环境建设要从内、外两个环节入手,同时还要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目前,甘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很注重金融机构内部的改革,但是对于外部环境改善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在支农、惠农的同时,应重视金融机构的盈利,从借贷的诚信度、金融观念更新等方面做好工作,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金融体制的内部改革,才能使其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云林,城乡一体化视野下西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思考[J],中国外资,2013(14):41-42

[2]张峰,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J],商业研究,2013(02):157-160

[3]和毅,城乡一体化金融支持缺失问题研究——以新乡市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05):113-115

[4]张卫兵,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模型构建[J],大陆桥视野,2013(06):9-10

[5]王卫斌,农村改革与县域金融服务之我见[J],财经政法咨询,2013(01):39-41“

资助课题:2013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甘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3YD053”

作者:兰水清

偏远农村金融供给研究论文 篇2:

我国农村金融业的发展以及存在的不足

摘要:2003年以来,我国金融业改革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本文对农村金融业稳步发展以及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失衡、农户资金供需失衡、新农村建设资金瓶颈、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单一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农村金融 稳步发展 存在不足

加入WTO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国外相比我国金融业整体实力不强。随着各大商业银行也相继上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服务也业在城市已相对完善。而就广大农村地区而言,金融业虽然也稳步发展,但是其远跟不上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制约了我国农村地区的持续发展。

1、农村金融稳步发展

中央在“二十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包括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村金融业的发展。

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组建84家农村商业银行,成为活跃在广阔农村金融市场的一支生力军。2010年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香港挂牌上市,标志着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管理体制、产权制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上市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农商行在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将为“三农”金融服务增添更大活力。

在各项政策措施支持下,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持续增长。截至2010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1.77万亿元,比2007年末增加5.65万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为2.3万亿元,比2007年末增加约8 000亿元。

2、农村金融也发展的不足

2.1农村金融结构体系失衡

目前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受到严重抑制。无金融结构的乡镇任然存在。各国有商业银行在争相上市扩大规模的同时,却基本上放弃和退出了广大农村市场。大多数股份制银行目前仅在一二线城市拓展业务,基本上不涉及农村金融服务。偏远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仅限于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体系的城乡布局存在较大失衡。

2.2农户信贷资金不足,农户贷款困难

农户融资难在农村金融领域改革中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尽管金融当局在金融领域进行了若干次改革,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农村金融市场的开发深度、农户融资的供给与远远不能满足农户对金融资源的需求存在的矛盾,这些实质上的问题并没有涉及。大多数农户仍然仅以存款人的身份进入金融市场。

根据人行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0》,截至2010年12月31日,涉农贷款余额为117 657.5亿元,占各项贷款的23.1%,而其中农户只占各项贷款的不足5%。而农户对资金的需求却是相当的迫切。子女上学、农业生产、养病防老、自主创业,这些都涉及到农户对资金的需求。

2.3 新农村建设资金遇到瓶颈,城乡投资不平衡

在各地提出建设新农村之时,却受限于农村建设资金不足而难有较大作为。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制度、乡镇企业的发展、固定资产的投资、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近年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低,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在逐渐拉大。

2.4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单一

农村金融服务单一且不完善,未能形成配套的保值增值体系,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方式少;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思路局限,风险保障体系不完整,农村保险业发展比较滞后。

对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经营机制的转化,经营思路的改变;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方式,增加服务品种,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努力的满足差异化、多样性、全方位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各方面尤其是金融机构自身要做的工作还相当艰巨。

农村金融机构在开发除储蓄以外的保险、信托、租赁、有价证券发行与代理买卖等服务,培育农村资本市场,扩大农村投资渠道;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小型合作金融组织和商业金融组织,基于农村多样化需求开发多样化金融产品,更是没有做好充分的规划。

3、结语

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是“十二五”期间金融业发展的重点之一。人民银行同相关部门也会继续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努力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之路。这为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动力和方向。但是,我们农村金融发展的不足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制约了我国新农村的持续发展。我们金融的改革,特别是农村金融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 [R]2010.北京:中国金融出版,2011.3

[2]陈古强.农村金融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共贵州省党校学报,2010.1,总第125期

[3]夏慧. 和谐金融视角下的农村金融发展战略[J].浙江金融,2010年第五期

作者:潘远均 田彬

偏远农村金融供给研究论文 篇3:

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贫困问题是一个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精准扶贫任重而道远,消除贫困问题是中国提升整体经济水平的重大问题。然而,在实际的农村精准扶贫过程中,尤其是农村金融精准扶贫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对新时期农村的金融精准扶贫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农村地区引进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缩减与城市的贫富差距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6018

近年来,我国一直关注国家的贫困问题,贫困问题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受到国内人民的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实施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以满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到2020年控制在科学范围内的战略目标要求。因此,在精准扶贫大环境下,我国的农村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一方面,截至2016年全国需实现脱贫1200万人;另一方面,我国贫困人口覆盖面广,涉及四川、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等省份。此外,国家扶贫开发难度逐年增大,国家减贫幅度逐渐下降。就目前而言,我国贫困人口总数量已经超过1200万人,计划每年需要脱贫人口数量达到500万人。当前,随着农村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其在精准扶贫方面的作用也在不断凸显,因此,聚焦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现状,探讨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对于促进其今后的精准扶贫效果与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精准扶贫的内涵

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农村脱贫问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调研扶贫攻坚时,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强调扶贫工作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并指出“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特困户的帮扶”。2015年,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农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提出了要求,2016年,国务院发布第一个国家惠普金融发展规划,将贫困人员作为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

目前,在学术领域精准扶贫的内涵还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普遍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指立足于扶贫对象和扶贫地区的扶贫需求,采取个性化的、专业化的、定制化的扶贫项目的供给。目前,在全国领域精准扶贫可以划分为技术扶贫、人才扶贫、资金扶贫、项目扶贫等,随着我国关于精准扶贫研究理论的不断完善,精准扶贫在预期的效果上也得到了很大水平的提升。本文所研究的重点主要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三农”扶贫,尤其是对于我国中西部偏远地区的农村、农民及农业的扶贫发展需求。从金融机构出发,为其精准扶贫量身定做。

2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在发展中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还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问题。

21农村金融力量有待强化

目前,由于大多數国有商业银行推出了农业金融市场,承担起主要市场化责任的农村信用社等正规的金融机构还处于生长期,再加之政策制度的限制,信用社所面临的环境比较差,发展缓慢,网点布局较少,大量地区没有营业网点,导致贫困户不能及时得到国家银行机构给予的金融服务。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贫困人群的生活来源,其基本的生活保障无法通过金融机构有效实现。此外,小微型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也无法提供给贫困人群足够的资金支持,尽管小微型企业分布网点较多,但是依然无法解决贫困人群贷款难的问题,这些都在客观条件上导致农村地区贫困人口众多。农村扶贫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我国农村地区贫困人群数量大,单一的以农业为主的市场模式无法满足我国贫困户对市场的需求。

22扶贫信贷风险大

在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实施的过程当中,所面临的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扶贫信贷的风险比较大。这种信贷风险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农村地区地域辽阔,一些农户居住的位置相对比较分散,其所从事的农产品的生产也大多呈现一种蜘蛛网式的分布态势,另外农品的生产不仅会受到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存在着诸多的不可控的因素。其中,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农民缺乏必要的信贷诚信教育,会在一定层面上出现信用贷款逾期等方面的信贷失信问题。因此,从上述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可以看出,农村金融信贷扶贫存在一定程度的信贷风险问题,如何从信贷风险规避出发,提高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效果是今后该领域发展与提升的主要方向。

23金融产品设计不对口

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主要载体是通过各式各样的金融产品。从目前来看,在部分地区农村金融精准扶贫中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农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出入。例如,在一些地区,为农户提供了期限为一年的商业贷款,但是由于贷款的还款期限与农村农作物生长的年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这就导致了即使农民信贷使用者有还款意愿却缺乏足够的还款能力,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农村信贷使用者无法从金融产品中获得相应的金融扶持。除此之外,国家农业发展银行以及相关的农业金融机构对农业发放的资金补助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以农产品为主要对象的农业保险还存在着覆盖面小,保险品种比较单一,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可度较低,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和农村以及农民的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等,都在客观上影响了农村金融产品应有功能的发挥。所以,如何从农村地区对金融产品的具体需求出发,量身定做,设计出科学可行的农村金融产品将会是今后改善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效果的主要发展路线与方向。

24金融基建不合理

在农村金融机构精准扶贫过程当中,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金融管理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合理问题。例如,一些商业银行针对农村地区的贷款指标,从总量上来看,设计得并不合理。这种设计并不能真正反映和解决农村地区,尤其是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贫困户的商业贷款需求问题。除了在商业贷款指标和发放配额方面的不足,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当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抓大放小问题,无法将农村金融公平高效地融入金融精准扶贫的过程当中。上述这些问题都在客观上反映出农村金融在基建层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在今后的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中予以相应的完善。

25政策对金融扶贫的引导性不强

我国把发展“三农”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来进行实施,无论是从粮食种植补贴,还是从农作物收购补贴方面都通过专业的金融机构来进行专款专用,从而达到预定的金融扶贫效果。这些政策从宏观上促进了金融机构在农村的精准扶贫。但是从微观层面来看,一些地区在具体的国家金融政策扶贫过程当中存在着标准不统一,流程不够规范,金融监管存在漏洞等方面的问题。一些地方性的金融机构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发展进程,也从客观上不利于金融机构自身的健康运营和发展。因此,如何从政策和制度方面不断地规范和完善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具体工作流程,从而将国家金融扶贫政策与地方金融扶贫工作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是今后高效开展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重要落脚点和发展方向。因此,在今后的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优化与提升过程当中,需要再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将精准扶贫的金融引导与金融规范进一步地标准化和科学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农村金融扶贫应有的效果。

总之,在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于主客观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在金融力量方面、金融网点的分布方面、金融产品的设计方面以及金融机构发展的引导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地改进与提升,这些问题也为今后的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方向。

3提高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水平的策略

农村精准扶贫涉及国计民生,本文从我国当前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出发,探讨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改进与提升策略。

31增强农村金融实力,完善农村金融网点的覆盖体系

从资产上来看,我国农村金融实力相对比较薄弱,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分配不均,这不仅不利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也在客观上影响并限制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因此,国家金融主管部门应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尤其是多元化融资渠道的构建将会增加农村金融实力,从而促进其抵御农村金融风险的能力水平的提高,最大限度地为农村金融发展以及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输入新鲜的血液。当前,农村金融网点覆盖是提升农村金融扶贫的主要方向。在一些地区农村金融网点的设置还是以县区为主,一些偏远的乡镇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因此,要系统地解决好农村金融服务网点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方面,有条件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可以采取流动运营的方式,将农村金融服务送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另一方面,增加网点的覆盖区域面积。通過增加资金及岗位的方式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例如,山西运城农村商业银行与其所在地区的农村合作社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由地方政府提供信誉担保的方式,来提高地方金融机构对地方农业发展的引导与金融扶持力度,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效果。

32提升农民诚信意识,降低农业信贷风险

影响和制约农民和农业金融精准扶贫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商业信贷风险的增加,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民的诚信意识和诚信素养有待提升。所以,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提升农民的诚信意识。一方面,加大对农民诚信教育力度,通过树立典型的方式来让广大农民意识到诚信经营,及时偿还银行贷款,保持良好的诚信记录,对于自身的运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应该积极表彰诚信农户,对于出现失信记录的农户要进行及时的纠正,从而促进农业、农民诚信运营环境的提升。另一方面,农民自身应该从自身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在贷款申请方面,贷款的及时偿还方面积极地践行相关的诚信条例,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诚信指数,从而为今后的商业信贷的申请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

33优化农村金融产品设计体系

农村金融产品设计需要立足于当下的农村对金融服务类产品的具体需求,因地制宜,进行量身定做。一方面,在农村金融信贷产品的额度、农村金融信贷产品还款期限的设定以及农村金融保险服务类产品等方面来进行具体的改进与提升。要从金融行业的整体运行态势出发,在整个的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与改进的过程当中,在金融产品的开发与设计过程当中,积极地进行产品的市场化匹配与发展,要将整个的金融产品的运营模式与农业精准扶贫的实际发展需要之间进行相关的改进。另一方面,要做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发展工作。农村金融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需要借助于金融产品的创新与不断的与时俱进,来为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更大的金融助力。在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设计过程当中,要将科学性与效果性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充分调动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精准扶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把金融产品创新进行到底。

34完善农村金融基建体系

在整个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优化与完善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地在基本建设层面来进行积极的改进。在农业金融的信贷发放比例上,在农业贷款的具体审核标准上以及农业金融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等,只有在农业金融基建体系层面不断地优化,今后的农业金融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才会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例如,山东农村城乡发展银行,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为地方特色养殖业与农产品种植业提供专项贷款。在贷款的资金以及比例层面都予以适当的优惠与补贴。通过这种方式在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助推地方精准扶贫等发展的同时,也为金融机构本身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助力。在基建体系的完善过程当中,需要立足于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的实际问题,不断地进行基建体系的系统完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地进行与时俱进,从具体的发展实际出发,在基建层面来进行相应的补充。在基建的整体推进过程当中,相关的金融机构与部门,还应该立足于地方农村金融的发展需要出发,系统地进行必要的改进与提升。在引导与扶持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过程当中,要切实把精准扶贫的具体项目类型与发展的比例等方面来进行具体的界定。要遵从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发展体系,从基本的发展原则与规律出发来不断地进行发展体系的优化。需要指出地是,在引导与鼓励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地进行注重在秩序层面的优化与升级。只有这样,其在今后的运营与管理的过程当中才会获得更大的市场助力。总之,完善与提升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价值与作用,助力其促进作用的发挥是一个科学、系统的工程,需要相关部门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来进行不断的提升。

35要提升政策的引导性

农村的发展不仅关系着经济的和谐运行,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所以,农业金融机构对农村和农民实施有效的金融精准扶贫不仅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社会工程。因此,需要从政策层面积极地引导农村金融在基层一线所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例如,国家农业发展部门应该联合银监会、财政部等相关机构与部门,从国家层面来制定农业精准扶贫的发展政策,避免由于政策层面的不完善而影响金融机构在农业精准扶贫的发展力度和效果。地方金融主管部门应该在借鉴金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制度层面、规章层面来统一管理实施精准扶贫标准化的管理体系,通过科学有效的统一管理来提升政策对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引导力度。

4结论

在今天的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是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因此,如何做好农村金融的发展工作是当前整个国家经济运行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出发,探讨农业金融精准扶贫在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改进策略,对于促进今后农村金融在精准扶贫作用中的发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再勇对新时期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认识[J].甘肃金融,2016(1)

[2]么晓颖,王剑金融精准扶贫:理论内涵、现实难点与有关建议[J].农银学刊,2016(1)

[3]尤圣光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的研究[J].当代经济,2016(5)

[4]苏畅,苏细福金融精准扶贫难点及对策研究[J].西南金融,2016(4)

[5]徐云松金融精准扶贫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6(3)

作者:林耿雄

上一篇:高等院校后勤管理论文下一篇:建筑结构设计煤炭工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