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法治体现论文

2022-04-17

摘要:以宪法宣誓制度全面实施为契机,对在山西省历史中的法治名人、法治案例、法治思想以及红色革命文化为背景和基础,通过培育山西省公职人员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和信仰、培育普通公民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和信仰、宣传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为途径,建构山西省法治文化的品牌,提炼出山西省自己的法治文化建设目标和品牌,为山西省法治文化的建构、普及和传播奠定历史底蕴和理论基础。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宪法法治体现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宪法法治体现论文 篇1:

论现代西方法治理论对宪法“限权”功能的重视

[摘要]不受限制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在西方的法治理论中,对宪法“限权”的功能有着充分的论述。文章以德国的教训和英国政治理论家戴西、詹宁斯的限权理论为依据,阐明了现代西方法治理论中制约、监督、控制政府权力的理论观点。

[关键词]西方法治理论;政府权力;宪法“限权”功能

[作者简介]林常颖,中共泉州市委党校副教授,福建泉州362000

[文献标识码]A

权力是借助国家强制力控制、支配、影响他人的一种力量,是支撑、推动现代社会正常运转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大资源。权力具有两面性,即权力被正确运用,就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反之就可能被滥用,导致腐败祸害社会,殃及百姓。因此,有了权力就必须有权力的约束、监督与之相伴随。宪法便是法治社会制约、监督政府权力的产物。现代法治理论的真谛和本质就是制约、监督和控制权力。现代法治理论的起源在西方,其宪法“限制权力”的理论观点,具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意义。

一、德国的教训

宪法以限制权力的运行来达到民主与法治制度的稳定为主要目标。但是宪法仅仅是一纸法律文件,它的生命力来自于实际运行中,国家机关的权力受到各种制约,否则,政府权力的扩张性必将形成专制者的力量。德国曾经是欧洲封建势力比较强大的国家。近代史上,普鲁士、奥地利与俄罗斯并列为欧洲的三大封建堡垒,在英国尤其是法国的民主政治的冲击下,到19世纪40~50年代,普鲁士各邦作出了反应:“在革命高涨的形势下,各邦群主对此都只好表示同意或默认,连普鲁士国王在经过大街时,也不得不佩上象征统一的黑红蓝三色绶带。”1850年普鲁士宪法虽然是钦定宪法,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民主势力的要求,它以法国1791年宪法和1830年宪法为借鉴,确立了二元君主制政体。1871年以普鲁士为核心的德意志各邦实现了统一,自由主义者与容克贵族在新的基础上达成妥协并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该宪法仍实行君主制,但已“改革成为波拿巴专政形式的地主资产阶级君主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的封建势力受到很大的削弱,在欧洲君主立宪制宪法大量向民主共和制宪法转变的过程中,德国于1919年制定了《魏玛宪法》。该宪法被视为欧洲民主宪法的典型,它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的国民会议制定,确立了共和制政体和人民主权:“德意志联邦为共和政体。国权出自人民。”它在宪法史上第一次规定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对以后欧洲乃至其他民主国家的宪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就是这部最民主的宪法也未能阻止希特勒的专制,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将其搁置一边,民主的议会制政体崩溃。为什么是民主的宪法却产生了人类历史上最专制的独裁者呢?是因为在德国缺乏民主主义的教育和民主主义的传统吗?是因为魏玛共和国在其诞生之初,就苦于凡尔赛条约所带来的物资、精神的重担吗?还是因为掌握权力的各政党,对于最初就敌视魏玛共和国的各种利益集团过于宽大了呢?“我认为这些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便促使了德国民主主义的崩溃,并加速了它的最后衰落。”魏玛宪法建立的理想政制为什么这么快就被独裁所代替,它确实有非常复杂的原因,其中该宪法自身的缺陷而导致的宪法混乱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该宪法虽然有较多的民主内容,但却首次在宪法上规定国家元首有“紧急命令权”,而该项权力的行使者元首有不受其他机关实质性限制的特权。在德国这样一个有较为浓厚的封建传统和“国家主义”法律观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作出这样的规定无疑为专制和独裁提供了一个宪法上的便利。当历史条件发生变化而不利于民主主义的时候,宪法的至上权威便被专制和独裁所取代,也就是说它的限制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的功能丧失了。虽然希特勒并没有废除魏玛宪法,但该宪法已经不能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

由此可见,在已经确立了宪法至上的国家里,宪法功能的发挥便是关键的因素。也就是说,民主宪政体制中国家权力的宪法控制是法律的统治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宪法的至上性在宪政运作中的体现就是通过宪法的各种控制手段的运用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机关的权力受到各种控制而同公民权利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不论是国家机关、社团还是公民都受制于宪法。

二、英国学者戴西和詹宁斯的限权主张

西方国家近代化之后,民主政治体制得以确立,但法治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并不会因此而停止。西方的法律思想围绕法治问题进一步发展,并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现代法治理论特别注重对现存法律制度的完善,通过对近代法治模式的理论透视来阐明法治理论在不同模式的国家中所体现出来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深化启蒙学者的法治理论。所以。现代的法治理论较少从制度建构的角度去理解法治,而较多地以近代法治模式的运行为研究对象。第二,现代的法治理论适应不断发展的政治经济条件的需要,对政府权力的运作作出了新的解释,由近代的消极限权转变为积极限权,即由消极的限权宪法转变为积极的控权宪法。

英国宪法学者戴西率先对英国法律制度中的法治原则进行了概括。由于英国是不成文宪法的国家,因此同欧洲大陆国家机关相比,英国的法治模式有不同的特征。戴西在《英宪精义》一书中以英国代议制度为出发点,认为英国的法律制度中充分体现了法治:第一,政府没有专断的权力,更没有专横的自由裁量权;第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有的公民均受同一法院管辖、受治于同一法律体系;第三,对于英国人来说,宪法不是一切法律规范的渊源,而是个人权利与自由的结果,公民的权利不是来源于宪法,而是由普通法院的判例所形成。戴西对法治的理解虽然以英国法律制度为出发点,但仍可以概括出近代法治制度的某些共同特征。首先,他不像启蒙学者那样从自然法理论中去推论法治的一般原理,而是从法律制度的构造和运作机制中去总结法治的原则。因为有关近代国家的建构理论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实际法律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对法治的概括是对法律制度实际运作的总结。其次,他的法治理论反映了西方历史上形成的一些传统的法律观念以及由近代启蒙学者创立的法治的一般原理。这些原理主要表现为限权政府和公民权利优越论两个方面,而核心的内容是政府权力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否则公民的权利将会受到国家机关权力扩张的侵犯。这些原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一直在西方世界中占主导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行政权力的扩张以及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近代法治原理已经不能解释国家权力在法律制度中出现的新的变化。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适应现代条件下的法治原理,应当根据不断发展的思想和文化来对传统法治理论重新进行解释。英国现代著名宪法学

者w·詹宁斯认为戴西的法治理论已经过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法律制度和政治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现代法律制度中的一些变化不能作出客观的解释。他认为,法治并不意味着必然与政府的自由裁量权相矛盾。事实上,公共机构不仅在过去而且在当代都拥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特别是在当代,“保障法治也许要求——英国臣民的人身财产应予完全处于‘当权者’的自由决定与裁量之下”。詹宁斯还认为,英国宪法虽然在法律形式上不同于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宪法,但各种公共机构的权力与职责大部分也由制度法确定。“即使不是如此,也不能够得出结论说,法律规则是个人权利的结果而不是它们的源泉。国王以及其他行政机构的权力受制于个人权利:或者个人权利受制于行政权力。”詹宁斯主张对法治原则的探讨应当实行方法论上的更新,法治是实际上体现在英国宪法里的原则,是英国悠久历史传统所累积下来的丰富经验的成果,不是宪法学家倡导或拥护的什么政治原则。因此宪法学者主要是去分析和发掘构成宪法现实基础的法治原则是什么,而不是要去创造一个原则来规定法治。所以,詹宁斯认为,法治应当考虑到当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情况,不要拘泥于法治意味着权力来自法律,政府应当依成文的制定法规则来进行管理这一传统的模式。他提出一个新的法治概念:法治指的是民主或立宪政体有别于专制政体,因为“民主并不取决于执行政府的任何特定形式,也不取决于对立法机关权力的限制,更不取决于它所颁发的刑法的特征所隐含的任何东西,而取决这样的事实,即政治权力最终取决于依赖于自由选举,在通过自由选举产生政治权力的国家中,对政府的批评不仅允许,而且是积极的优点,基于对立纲领和利益的政党不仅被容忍,而且鼓励其存在。在存在这种民主的地方,执行政府的管理必定努力取得人民的积极主动的承认和合作,因为不能说服公众意见的政府将会在下一次选举中被推翻”。

三、现代法治理论与“积极限权”

詹宁斯的法治主张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理论界面对日益扩张权力而试图重新探讨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这一发展趋势。由于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已经建立,法治思想的重点亦随之同建构国家的政治制度向完善国家的现行的政治和法律体制转移。在对公共权力的认识及其法律控制方面有了更多的实践经验和理性思索,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法律关系的重新定位以及对政府自由裁量权的控制方式的多样化,使得理论界对宪法功能的认识从理论基础到功能主张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1.注重社会整体利益。近代宪政体制确立之初,西方国家的法治主张以自然理论为依据,把法治原则建立在个人权利的强化和自由放任主义的基础之上,强调公民个人权利的保护,因此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和浓厚的个人主义倾向,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专制主义权力的憎恨以及对自由权利的向往。当代法治理论则在承认个人的权利与自由的同时特别强调法律秩序与个人权利的保障,同时强调公民权利的社会责任,尤其重视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政府权力的行使对公民权利保护的决定性影响,因此当代法治理论的价值目标更加注重社会的整体利益。

2.强调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对立与平衡。近代法治理论认为,政府权力扩张破坏了公民与政府签订的契约,是公民权利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强调应当依据法治原则成立限权政府。限权政府的内容包括:(1)政府的权力与公民的权利应当由宪法作出明确的划分。政府行使权力的范围应当明确边界,超越宪法规定的范围来行使权力就是非法的权力。(2)政府权力行使的手段和方式也应当由宪法和法律设定限制。由于行政权是一种最广泛的权力,因此规定行政机关没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必须行使的自由裁量权也应当受到立法权和司法权的严格制约。我们可以把近代这种通过限权,即主要通过限制政府权力的范围和行使权力的方式来达到使政府守法的目的的观点称为“消极限权观”。

现代法治理论也肯定法治应当以保护公民权利为出发点,同时也认为要保护公民权利就必须限制政府权力,现代法治理论限制政府权力的思想是一种“积极限权观”,其主要内容包括:(1)现代法治理论认为,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两者并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国家的法律制度正常运转和法律秩序确立的联结点。从近代法律制度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权力范围扩大并不意味着公民权利一定减少,两者实际上不是一种负相关,不是数量上的此消彼长,为政府权力行使的范围划定严格的边界并没有达到限权的目的,也并不意味着在政府不能行使权力的范围内公民的权利就会得到保障,因为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权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调整。因此现代法治认为将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对立起来并不能限制政府权力的强烈依赖,通过宪法和法律来严格限制国家机关权力的行使范围不是解决政府守法的最佳途径。(2)现代法治理论认为,政府虽然只能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力,但是政府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行使权力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最主要的手段。当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公民权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公民权利的保障越来越依赖国家机关积极主动地行使权力,没有国家机关的积极保障,公民权利就不能有效行使。因此,政府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本身并不与法治原则相冲突,法治应当限制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本身并不与法治原则相冲突,法治应当限制自由裁量权,但限制的方法不应当是采用消极的办法,而应当通过完善民主制度和消除公民与政府之间权力关系的对立状态来实现。(3)现代法治理论认为,限权政府主要表现在民主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方面,限权的主要途径在于民主体制一定要保障公民在行使民主权利方面有切实的保障,将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决定权更多地交给选民去决定;另一途径就是在政府权力扩大尤其是行政权力扩大的前提下,法律应当更多地为国家权力的行使赋予法律上的责任,进一步明确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义务性,国家机关行使权力本身是其应该履行的义务。这样,国家机关权力的扩大就不会构成对法治原则的破坏,所以解决政府守法的问题实际上是民主政治体制的完善问题。

3.注重法律制度的完善。现代法治理论实际上是在国家权力普遍扩张以及近代法律制度面临严重危机的条件下试图对近代的法治理论进行修改,以适应战后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法治的最基本的原则范畴方面,现代法治的价值目标以及实现法治的手段方面,现代法治理论更加注重对社会整体利益的考虑。也就是说,现代法治理论对宪法控权功能的重视不是说只有现代宪法才有控权的功能。实际上,控权一直是宪法的首要功能,但由于个人主义和自由放任主义的价值基础使人们的视野更加趋向于限制对法律的信仰程度日益下降。在民主制度的前景暗淡时,把法治与民主制度的完善结合起来考察,通过民主制度的完善,刺激公民的政治参与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宪法的控权功能来实现法治的理想成为时代的需要。如美国学者w·弗里特曼在解释国家职能扩大与个人自由以及保障个人自由的法治是否矛盾的问题时认为:“法治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由某一权威制定的执行的有系统的规范结构;或者简单地说就是公共秩序的存在。它与任何意识形态是无关的,无论哪一种政治制度的秩序都包括在内。”因此,他认为法治首先应当承认民主的法律价值,即在一个现代民主的国家里应当充分保障个人权利,保障任何人或任何阶级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其次,民主的法治应当充分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斥专制和特权,因此在政治体制上应当实行行政和司法分立;另外,法治要求个人的权利和个人的法律责任保障平衡。英国学者韦德和菲力普在《宪法与行政法》一书中从社会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法治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法律和秩序优于无政府状态;第二,政府根据法律进行活动;第三,法治是一种广泛的政治原则。这些学者的观点虽然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在注重现存民主制度的完善及限制权力的观点方面则是一致的。

[责任编辑:荷 叶]

作者:林常颖

宪法法治体现论文 篇2:

基于宪法宣誓制度的山西省法治文化构建

摘 要:以宪法宣誓制度全面实施为契机,对在山西省历史中的法治名人、法治案例、法治思想以及红色革命文化为背景和基础,通过培育山西省公职人员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和信仰、培育普通公民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和信仰、宣传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为途径,建构山西省法治文化的品牌,提炼出山西省自己的法治文化建设目标和品牌,为山西省法治文化的建构、普及和传播奠定历史底蕴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宪法宣誓制度;山西省;法治文化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并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宪法宣誓制度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法院、检察院以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要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正式实施以来,在国内产生了应有的效果,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宪法宣誓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和细则,这对于法治中国的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加强和巩固反腐倡廉的成果等均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1 宪法宣誓制度全面实施的契机对山西省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山西省高度重视宪法宣誓工作的开展,对宪法宣誓制度进行了积极的宣传,并相继举行了各项宪法宣誓仪式。这些工作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省内的法治环境与政治环境,使山西省在这一新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自身的发展,并为山西法治文化建设增添了新鲜的元素,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方案的四个多月之后,2015年11月26日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山西省组织实施宪法宣誓办法》,也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2016年1月20日举行了省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的首次宪法宣誓仪式,2016年9月29日省政府也首次举行了宪法宣誓仪式。

山西省政府应以宪法宣誓制度的建立、实施、普及和推广为契机,大力推进宪法宣誓制度在山西省的全面落实,不断挖掘自身优势,整合与利用本土法治文化资源,净化省内法治环境,全面建设法治山西。与此同时借助此次契机,大力构建山西省国家公职人员对宪法的信仰,全体公民的法治意识和宪法信仰,通过网络媒体、自媒体、党校和高校培训班、网络课堂等现代化的方式全面建立山西省的法治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快法治山西的建设,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更好地造福山西人民。

2 山西省法治文化建设的历史底蕴和存在的不足

2.1 山西法治文化建设的历史底蕴

山西作为中国古文明的发源地和文化资源大省,包含了丰富的法治文化,这些法治文化根源都为法治山西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优秀的法治文化资源,三晋大地的法家代表人物就已数不胜数。赵鞅“铸刑鼎”,赵盾《事典》,范宣子铸“刑书”,李悝制定《法经》,韩非子提出的“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避匹夫”等法治思想都是三晋优秀的传统法治文化资源。后来更不乏有如司马光一般将法视作“法者天下之公器”的山西籍贤臣廉吏,他们都追求严格执法,不徇私枉法,坚定对法的信仰,保持对法律应有的敬重。除此之外,在历史上山西还拥有其他的优秀法治文化传统,在近现代史上山西还涌现出了在全国范围内都非常有影响力的系列优秀革命烈士和红色文化资源。因此,在这些优秀的法治文化资源和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应与宪法宣誓制度的全面贯彻实施相结合,出台相关规定和要求,创新多种多样的主题教育和培训形式,全面推动山西省的法治文化建设。

法治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对法治山西建设具有根本性的筑基作用。继承弘扬三晋优秀法治文化,首要的任务是让“奉法国强”的法治理念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遏制严重腐败和“漠视法律”的行为需要弘扬优秀法治文化。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更加有效地改善山西省的法治环境,从而优化山西的政治环境,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促进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更好地造福山西人民。

2.2 山西法治文化建设的不足

目前山西的法治文化方面建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山西省各级公职人员法治意识淡薄。各级领导干部及公职人员对于宪法和法律不够敬畏,没有认识到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与神圣性,没有将权力关入制度的笼子里,导致特权思想泛滥,认为权力大于法、人大于法等不良思想泛滥,所以滋生了较多涉案人员多、级别高、范围广的腐败大案要案。(2)山西省的法治宣传、法治文化建设的工作的不足。各级官员之所以敢于腐败,除了其他的原因之外,还在于法治的政治生态环境不够完善,法治宣传与普及工作不到位,宪法和法律对于各公职人员的约束和监督都未能及时落到实处。而正因为法治文化不健全,导致人民对于宪法和法律的不信任,更不愿意也不相信可以通过宪法和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人民对公职人员的监督流于形式,更不敢检举、揭发和举报一些贪污腐败分子,长期缺乏来民众的监督也是贪污腐败生长的“温床”,使腐败有条件大面积地滋生。

优化省内法治环境、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刻不容缓,就要以宪法宣誓制度的全面实施作为契机,加强山西省的法治文化建设。

3 山西法治文化建设的途径

3.1 培育公职人员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和信仰

将宪法宣誓制度作为山西省法治文化建设的新契机,利用宪法宣誓制度,可以重塑国家公职人员对法律的敬畏与信仰,将宪法作为工作与生活的底线。举行宪法宣誓仪式,使誓词通过庄重的宣誓仪式内化为公职人员的责任与使命,而宪法宣誓仪式的举行通过媒体的报道與宣传仿佛使公职人员与人民群众之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契约”,从而提高了人民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并成为群众监督的有力工具。但若要使宪法宣誓制度的成效不止停留在仪式上面,还要使山西法治文化建设向更深的程度推进,就需要有更为全面、更为细化的方式。

在对山西省公职人员和普通公民的宪法和法律的培训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山西法治文化的总结、提炼和建设,不断对传统的优秀法治文化、近现代的红色革命文化和当前的法治文化相结合。在让公职人员进行宪法宣誓着之际,要对公职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结合本省省情、法治中国的构建、党章和党规等一系列法治法规对其进行系统培训,要依托各地高校的法学、政治学、党史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对新入职的公职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同时组成专家巡讲团和各地区的宣讲团。目前宪法宣誓制度仅要求新入职的国家公职人员进行宪法宣誓,但各地区可以加大宣誓的人员范围,经过调研确定方案对本省范围内的不同层级、不同地区的公职人员要求其进行宪法宣誓和法治再培训、再教育。因为,已经入职的公职人员在政治体制中占据着绝大部分,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是最近的事情,尽管在政治体制之内有不断的培训和教育但并不一定能够发挥应有的效果,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宪法和法律的敬畏会不断单薄,再次要求公职人员进行宪法宣誓和法治的再教育可以重新加强和唤起他们对于宪法和法律的敬畏,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中真正体现对于宪法和法律的信仰。不断对本地区的公职人员进行培训教育。

3.2 培育普通公民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和信仰

把宪法当作一种信仰不只是国家公职人员需要做到的,在普通公民心中也要把宪法当作信仰,公民是否信仰宪法在于宪法是否能够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真正的信仰不仅要在心中认可宪法的神圣地位,还要把宪法看作维护公民权利的利器,发挥其实用价值。只有知法懂法才能遵法守法,即使宪法再完备再实用,作为法律条文高高在上也无法获得公民的认可,那么除了需要不断完善宪法,还需进行合理的普法工作。只有通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法律进行普及与宣传,才能使法律融入普通公民的生活。如开展法律知识讲座以及有奖法律知识问答等,为法治山西的建设打好基础。宪法宣誓制度也会不仅仅局限于形式,而是更能够打动山西人的心灵,与山西人民内心产生共鸣,并督促国家工作人员言行一致,不敢轻易违背其就职时宣誓的承诺,始终不渝地信奉法律,科学民主地制定法律,严格公正地执行法律,普遍自觉地遵守法律,齐心协力地实施法律,从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山西省的全方位发展助力。

3.3 在全省范围内宣传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建设山西省的法治文化品牌

山西省进行法治文化建设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法治文化资源,建设山西独有的法治文化品牌。在法治文化品牌建设与宣传中,使每一个山西人都肩负起建设山西法治文化的责任。沿着法治文化品牌这一主线,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山西法治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从而渗透到每位公民心中,使他们积极主动地监督执法,最终形成崇尚法治的社会风气。同时也使公职人员内心得到净化,强化其法治思维,使公职人员内在达到“不想腐”的境界,并从外在整治其“不作为”的弊病。领导干部的“关键少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带头人,他们的法治观念影响着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建设的成败。山西法治文化品牌建设离不开领导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努力,在法治文化品牌的建设过程中,就把山西人团结在了一起,凝心聚力地共同建设法治山西。在此过程中优化了法治环境,同时也使山西省的政治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在普及和传播山西省法治文化的过程中逐步总结、反思和提升山西省法治文化品牌的内涵,审视山西省法治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特色和品牌效应,同时兼容并包开拓创新,进一步提升法治文化对省内的全方面推动价值,同時力争把山西省的法治文化品牌打出去。探索山西省内法治文化、法治观念如何普及和传播到每一位“山西人”的心中的路径,在全省营造知法、守法、用法的社会风气;其次探索如何把山西省的法治文化和法治“品牌”推广到其他省份,成为全国法治文化建设的典型大省,转变山西省地方政府的形象,树立“法治山西”、“廉政山西”的形象,为山西省政府实现“法治山西”的政治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为构建山西省的政治生态建设、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提供理论支撑。

法治文化的建设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在我国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加快建设法治山西的进程,在全国为山西重新树立“崇法善治”的良好新形象,重新使山西的法治文化品牌成为山西的新名片。最为重要的是法治建设将会为山西人民带来诸多益处,使山西人民形成法治思维,善于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将法治精神融入社会生活中,不给贪官污吏留机会,使每位公民都参与到法治文化建设中来,共同为山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昭,原雅璐.论宪法宣誓制度的政治意蕴[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9,(8).

[2]陈月婷.法治文化建设的三点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38(03).

[3]崔国红.继承弘扬三晋优秀法治文化 推动实现弊革风清富民强省[J].前进,2015,(09).

[4]张子荣.发挥好三晋优秀法治文化的筑基作用[N].山西日报,2015-03-17.

[5]王秀卿.试析先秦时期山西法文明——以礼与法的发展演变为参照[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25(12).

[6]王儒林.在中共山西省委十届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山西日报,2014-12-9.

[7]晋理轩.科学把握净化政治生态 实现弊革风清 重塑山西形象 促进富民强省辩证关系[N].山西日报,2015-1-13.

[8]俞荣根.礼法传统与中华法系[Z].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2016.

[9]络德睦.法律东方主义:中国、美国与现代法[M].魏磊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

[10]时显群.法家“以法治国”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张昭 张宇彦

宪法法治体现论文 篇3: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进行法治教育的尝试

摘要: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机整合课程资源、普及宪法知识、剖析法治案例、构建情境模拟等途径对学生实施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关键词:整合;普及;剖析;情境模拟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政治协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法治意识,指的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行使合法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为有效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可以采取有机整合课程资源、普及宪法知识、构建情境模拟等策略。

一、有机整合课程资源,延伸法治知识

从本质上分析,学科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条件,所以思想政治教师要将教材之中的知识与各项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与掌握法治知识。关于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主要从下述几个层面入手:①以学生的生活基本情况作为立足点,侧重于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融合,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绝不能简单地罗列与灌输法治知识。②根据国家法律和新课程标准要求及时整合课程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至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方面,充分体现法治的强大生命力量。③根据不同的法治主题实现思想政治知识的重构,以教材资源作为支撑,对其他各项资源进行有机融合,使法治知识和法治意识完美融合。

在进行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引用时政热点话题,以课内、课外双向联动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把握法治知识。以“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例,具体教学活动如下:①法治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与知识竞赛活动,围绕“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法治与民主的关系,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等知识展开。②以生活逻辑为视角的价值追问。比如引入市政热点话题与案例,引导学生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列举公民参与国家立法的有关路径,具体说明立法修订征求公众意见的科学性与合理性。③课内、课外双向实践活动。邀请人大代表召开座谈会,观看人大会议有关影像资料,并撰写报告等。

懂法、守法是用法的前提。教师在有机整合思想政治教学各项资源时,需要把法治精神融于资源之中,引导学生以法律视角对待、分析现实生活之中的各类事件,进一步帮助学生把握法治知识,使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明辨是非。

二、普及宪法知识,树立法治理念

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法治知识,所以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为前提,进一步加大宪法知识的普及力度,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宪法知识,帮助其树立“法律至上”的基本理念。体验式教学是指让学生经过亲身感受获取知识和经验,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其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与传统教学对比,体验式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核心地位与主体性,重视学生的全体参与。每年的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教师要以此作为切入点积极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参与多元的宪法教育类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之中学习宪法知识,体会宪法的重要性,并慢慢形成宪法信仰,培养法治精神,从而自觉地捍卫宪法的权威性。例如:在12月4日举行“学习宪法知识”的教育活动,教师可以选择一名学生进行领读,然后其余学生一起跟读,使学生可以了解与记忆宪法知识内容,体会宪法精神;举行“宪法伴我成长”的宣传类活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法治知识小讲堂,促进法治知识的传播,积极提倡学生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公民。此外,每周也可举行“学校宪法周”,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宪法知识的学习是无处不在的,每一天皆是“宪法日”,要科学、理性地看待宪法,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学生在亲身参与宪法知识有关活动中,可以进一步体会与感受宪法知识,形成法治理念,真正地懂法、守法、用法,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剖析法治案例,培育法治习惯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需要将学生置于不同的真实环境之中,引领其有深度地质疑、分析、讨论以及反思,然后通过现有知识与经验的整合实现问题的解决。现实版的法治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使其自主地展开分析、思考、探究,然后厘清具体思路,在不同见解、想法的碰撞之下,促进认知的升华,慢慢养成法治意识。

在剖析法治案例过程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情况科学选择现实的法治案例,以吸引学生进一步分析、探究,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其养成法治习惯。以“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为例,考虑到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可以选择下述真实的法治案例:某天,一居民楼发生了严重火灾,消防队员经过奋战终于扑灭大火,事后官方宣布本次火灾无人伤亡。但是微信朋友圈有人轉发说此次火灾看到有人受伤从浓烟中跑出来,而且还有小视频,短时间播放量就达到了数千次,转载次数也达到了几百次。后来经过调查发现,朋友圈中所说的事情以及发布的小视频与本次火灾毫无关系,对此民警根据有关信息把此次事件的造谣者抓捕归案。经了解,当事人赵某只是闲来无事随意转发视频的。由于赵某涉嫌虚构事实,恶意扰乱社会秩序,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对其处以行政拘留。在信息时代环境下,学生能够在微博、论坛以及微信朋友圈等不同平台自由发表言论。以剖析现实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深思,怎样发表自己的正确言论,使其深刻意识到言论只有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才具有自由度,而无边界的自由言论必然会扰乱社会秩序。经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法治知识的理解,促其树立法治意识,养成法治习惯。

四、构建情境模拟,深化法治情感

法治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法治意识的有效培育,也与法治国家建设息息相关。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法治教育活动要侧重于情境模拟、法治辩论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根据实际生活情境,积极和学生进行互动。基于此,思想政治教师应该组织多元的情境模拟活动,比如模拟法庭审理案件的主题活动,将法治观点与活动进行有机融合,进一步深化学生法治情感,促进学生法治意识的养成。

以“某校园暴力事件审理”为例,学生经过讨论、商议,自由编排剧本、设计情节、分配角色,然后根据法庭审理具体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模拟。学生由此可以对校园暴力事件进行有深度的分析与思考,从而深刻地体会到法律的权威性、公正性、严谨性,真正地明白法治是创造美好社会生活的根基。在“庭审”结束之后,学生明确表示十分喜欢此种生动、有趣、形象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树立法治观念,还可以学习到许多法律知识。与此同时,在学习与生活之中,学生也学会了如何化解同学间的隔阂、矛盾,也有效把握了如何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学生通过角色表演可以深刻感受社会成员需要履行的职责和共同使命,进而深化责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升华法治情感。对法庭审理进行情境模拟,是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一种有效路径,其不仅与学生的生理、心理成长特点相符合,而且还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活动之中学生可以尽情地表现自我、展示自己,通过校园暴力事件把注意力转移至法治知识解读层面,从而增强法治意识。

在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法治知识,引导其建立法治理念,慢慢地养成法治习惯,树立法治信仰。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必须循序渐进,切实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从而培育出一批批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

责任编辑:陆晨阳

作者:刘梅荣

上一篇:村务公开研究论文下一篇:司法行政服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