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机制工程设计论文

2022-04-21

摘要:风景园林成为新的一级学科为专业发展提供了空前机遇,也对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景观都市主义倡导学科整合和专业合作,致力于使景观取代建筑和规划成为承载当今城市发展的一种基本生长模块和生态体系,代表一种认知、处理人地关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协同机制工程设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协同机制工程设计论文 篇1:

工程类课程设计改革与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人才是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应用能力则是工程类科技人才必备的核心能力,课程设计改革作为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必须逐步推进与加强。本文通过分析高等素质教育中课程设计改革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并根据当前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及当代对科技人才的要求,深入探索基于深度产教融合的课程设计改革与实施方案,明确了课程设计改革和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课程设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

课程设计是大学某一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使学生获得实践能力、促进其知识迁移的、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教育性经验的计划。通过课程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且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感性理解,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高度重视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实施,不断地调整实践教学环节的整体建设思路,打造灵活高效的创新实践机制,引进丰富先进的创新实践方向,培育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工程技术人才。

一、工程類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

遵行“强素质、重实践、求创新、育全人”的教育理念,本着“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创新人才”的宗旨,加大力度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另外,教育理念需要不断更新,协同育人机制需要不断深化,通过强化校企合作,共同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充分挖掘企业技术内涵,调动企业的技术支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应用促实践,以技术促教育,进一步健全应用型人才培育方案。

通过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充分发挥企业和研发机构的技术力量,在实践目标上紧追社会技术需求与人才需求,在实践内容上紧扣技术最新前沿,在展开形式上突出可选性与多样化,推进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从实践环节入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特别是在课程设计的运行管理方面更应该加大力度,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全面提高高等人才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关系

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相互照应的。课程设计改革的内容与形式以及相关的制度补充和支撑了协同育人机制;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保障。总结有以下几条关系:

(1)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加强和补充协同育人机制建设

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属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打破传统课程设计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开展教学实践环节,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从课程的安排、实践环节的设计、人员的管理、学生的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是协同育人机制的扩展与补充。

(2)发挥协同创新的主体作用,加强内涵建设

校企合作形式多样化,但是都是基于相互促进、互相扶持的理念,学校应该支持企业的技术发展和人才的需求;同时企业也应该支持高校的教育事业,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提高毕业生的能力,为企业更好地服务。学校应该发挥协同创新的主体作用,通过具体的工作逐步加强协同育人的内涵建设。

(3)校企协同开展课程设计改革试点,创新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设计的模式一成不变,必然导致教学效果的落后,引入企业的理念与项目,进行课程设计改革,是对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三、工程类课程设计改革实践

1.工程类课程设计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设计必须紧扣课程的重要知识点,让学生把框架知识具体化、书本知识灵活化、概念知识工程化。目前高校都很重视课程设计环节的科学性与发展性,积极推进老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重点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成为了工程类课程不可或缺的培养形式,但也存在诸多教学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程设计内容、形式单一,可选性差,先进性、实用性不够,难易程度欠阶梯性,需要增加应用性背景强的项目,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及就业竞争力。大多数工程类课程的课程设计题目为一个,所有学生做相同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设计原理是否正确、硬件的布局是否合理、焊接的工艺如何、软件是否可以调试运行、是否做了提高部分、答辩等指标判断学生是否很好地完成了实践学习任务、是否熟练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2)课程设计与职业规划、未来就业方向联系不够紧密。课程设计往往是“就书论书”,和教材内容联系紧密,将教材内容系统化、综合化,主要是辅助课堂知识进行验证性或者演示型的重演,加深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但往往没有站在学生就业的角度长远考虑,不能突出课程设计的就业引导特点。应该在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体现专业职业规划与未来就业方向,引入企业工程师可以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职业理念与素养,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对专业形成感性认识,积极正确地为就业准备。

(3)课程设计不能很好地支持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课程设计的指导老师往往是本校的专职的老师,大部分缺乏企业工作经验或者项目开发经验,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贴近生产和应用的项目,课程设计的内容往往做不到与时俱进,不利于大学生创新与创业。

引入企业的技术课题可以带动和挖掘技术人才的兴趣点,开阔视野,提高就业的方向引导,有利于提醒学生进行就业前的热身,提高就业质量。

2.工程类课程设计改革核心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及质量,以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为契机,结合课程设计的工程应用特点,建设校企合作平台,通过聘请产学研合作企业工程师参与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强化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具有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建设协同育人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将导师、项目、平台整合起来,扩大与扩充育人载体,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服务工作,推进高校学科专业与产业、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需求的无缝对接,并反哺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建设优质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

(2)加强校企深度产教融合,为课程设计改革实施保驾护航

学校以服务地方为出发点,和周边企业广泛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发挥学科优势资源,助力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大力推进产教深度合作,并从中获取教学实践创新点,灵活运用到课程设计及其他实践教学环节,吸引工程师参与教学实践有助于校企文化融合,将职业素养训练、职业规范渗透到日常管理,促进学生基础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更好地为企业储备高层次技术人才,达到校企合作的共赢,这也是产教融合的目的和精髓所在。

(3)切实保障复合型教学队伍的建设

为保障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长期正常实施,必须建立一个高水平的复合型教学团队,由专人协调教学队伍人员的变动和补充,保證教学力量的质量和稳定性。依托复合型教学团队,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课程设计的教学实施,共同参与课程资源的配套设计与培养质量评价,做到全员兼顾、因材施教。

(4)推进课程设计改革必须紧密配合实验室设施的建设

推进共建实验室、科技团队等育人载体,努力实现高水平科学研究与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相互支撑,构建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学院实验室设备按照学科建设要求进行逐步建设,并逐步得到扩充和完善,通过企业协助建设、联合共建等形式进一步满足课程设计改革需求。

3.工程类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与目标

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实践可以首先通过试点运行,再逐步在课内实验、毕业设计、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实践教学方向推广。需配套制定课程设计运行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配合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和实施办法有以下几点:

(1)以1-2个专业开始试行:

(3)课程设计多样化,一门课程的对应课程设计题目不仅仅设立一个,必须设立多个,可供学生选择。

(4)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引入产学研单位的工程师参与课程设计指导,课程设计题目部分由校内老师进行设计确定,部分由校外导师设立确定。

(5)课程设计相关设备、元器件等提前由老师制定好采购计划。

(6)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

(7)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及相关的管理机制。

项目实施中间也会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以及持续性运行。

(2)制定详细的课程设计协同育人计划,保证计划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3)课程设计内容的具体化,并保证内容的不断更新,包括大纲、日历、设备清单等。

(4)校内老师和校外老师的认定与管理制度的建立,课时认定制度的建立。

(5)课程设计学分认定标准与管理制度。

(6)混合题目的课程设计管理,教学、验收场地的安排等。

4.工程类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实施特点

课程设计改革场所在校内实验室进行,聘请校外导师前来协同上课,将选择难度较大企业题目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安排相应的实验室进行上课,采用一边做一边讲的模式,进行项目的开发与实践。

(1)题目多样化

课程设计题目分校内题目和企业题目,校内题目由校内老师提供,企业题目由企业导师给出,项目任务布置、项目实战阶段、产品案例分享、企业需求介绍及职业规划、课程设计总结。

(2)双导师讲解。

企业导师项目提交到学院,校内老师熟悉项目之后,共同承担课程设计的教学任务,包括考勤、讲解、操作指导等。

(3)软硬件结合。

硬件实验平台由学校统一安排或者由企业提供,由导师进行基础的讲解和操作示范。

(4)全程跟踪教学。

在课程设计进行中、或者课余,学生有问题可以通过面对面、网络平台的形式随时提问,由导师答疑解惑,协助学生解决困难,完成课程设计要求的功能。

(5)多重考核形式。

学生的考核成绩由双导师共同评分,并且按照平时、作品、报告、答辩等多重指标进行考核评分。

(6)多成果验收

课程设计成果包括课程设计方案书、软硬件作品、报告、答辩演示文档等。

(7)辅导方法

通过课内统一辅导、分散辅导、课外答疑、网络答疑等形式辅导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内容。

(8)验收与考核

课程设计结束主要验收报告和作品,并且设计答辩环节以区分学生掌握的程度,综合平时成绩,给出最终考核分数,由校内老师统一录入教务管理系统。

四、结语

在课程设计环节引入了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打破课程设计的传统模式,改变单一制作题目、做仿真、做老套设计的课程设计方式,提出了丰富多彩、应用性强的课程设计方案,工程类课程设计改革方案可以逐步在各实践教学环节展开,进一步丰富协同育人机制。

(1)采用协同育人模式,让企业、机构等加入到教学实践环节,丰富了培养方式。

(2)课程设计内容的应用性、可选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职业能动性。

(3)课程设计系统性、实用性增强了,企业导师保证了项目的可操作性。

(4)课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后续可以进一步推广,并应用到毕业设计等培养环节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5)实践环节的深化改革,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发展与推进。

综上所述,基于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案例不仅仅从理念上改变了一贯的课程设计及教学实践的模式,并且有效利用产学研合作平台,发挥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优势,加强协同育人机制建设,通过脚踏实地的操作与管理,可进一步保证切实完成教学改革的整体工程,有利于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柳友荣,项桂娥等.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05).

[2]潘玲珍.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3).

[3]王丹中,赵佩华.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探索[J]. 中国高等教育,2014(11).

[4]王辉.校企协作助推产教融合:美国社区学院校企协作“项目群”的兴起[J]. 高等教育研究,2015(03).

[5]汪霞.课程设计的几个基本问题[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1).

[6]吴爱华,刘晓宇.深入推进科教结合协同育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3).

作者:张小凤 许强强 曹宇 王飞 李克勤

协同机制工程设计论文 篇2:

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的城市设计教学研究

摘要:风景园林成为新的一级学科为专业发展提供了空前机遇,也对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景观都市主义倡导学科整合和专业合作,致力于使景观取代建筑和规划成为承载当今城市发展的一种基本生长模块和生态体系,代表一种认知、处理人地关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城市设计则被认为是综合处理各种城市系统和要素关系的、代表公共价值取向和高质量城市环境观的专业范畴,代表一种提供多系统协同机制以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设计方法和技术策略。研究基于景观都市主义视角,探讨在风景园林教学体系中如何通过城市设计教学及训练过程,明确其课程组成、性质和地位,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内容及其组织等。

关键词:风景园林教育;景观都市主义;学科整合;城市设计;教学体系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风景园林专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任务

1.风景园林学的由来

风景园林作为一门现代学科被提出是在19至20世纪之交,其渊源是荷兰的风景画派和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基础是(德国)古典造园和(英国)风景造园。英文“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今天有各种解读:中国“风景园林”(农林院校)和“景观学”(工科院校)、日本“造园”、韩国“造景科”、香港和台湾“景观建筑学”、清华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地景”等。相关定义非常多,如“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1]。目前比较接近共识的定义是“用艺术的手段,处理人、建筑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一门学科”。

2.风景园林学发展趋势

从古典主义时期的自然风景造园到现代城市空间中结合生活游憩场景的公园绿地景观,风景园林学的内涵和外延一直在不断发展。(1)价值观层面:从比较单一的游憩审美价值取向拓展为文化、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综合价值取向;(2)服务对象层面:从为少数特权阶级游赏风雅服务拓展为对整个人类及其栖息地的生态系统服务;(3)实践尺度层面:从规划设计中微观尺度要素拓展为大至全球生态系统小至一方庭院景观的全尺度范畴;(4)技术方法层面:从单一学科认识和园林技术方法拓展到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多维度技术融合应用。风景园林学中追求大自然和美好精神生活,致力于协调人、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和营造高质量空间景观环境等核心思想,决定其拥有广阔而深远的前景。

3.现实困境及任务

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学的发展一直具有较为清晰的脉络和范畴。但在中国,风景园林学由于长期处在二级学科边缘,导致影响力偏低,门户之见和分化严重,学科结构不完整,实践出现偏差。风景园林学的专业知识构成、学科基础和边界、教学评估标准,甚至包括理论核心和价值体系等,均陷入混沌状态和各大“主流”高校各自为政的现实之中。以学科设置为例,就有林学、农学、工学等不同学科背景和专业主导方向的区别——这极大制约着风景园林学的进一步发展。

从学科的知识构成和核心内容来看,风景园林学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等应互为“图底关系”,相辅相成而共同组成人居环境学科群的基础支柱。理论联系实践,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和形象思维、艺术素养和工程技术,帮助其建立空间与形态营造能力、景观生态思想和美学观念,并广泛吸收地理学、林学、地质学、气象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公共管理、环境科学与技术、土木和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理解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并建立公共价值观。

(二)景观都市主义作为一种整合与协同的视角

景观都市主义是建筑师在城市化浪潮中对于“景观体验”和“城市组织结构”的自省与反思,也为长期处在受压抑状态的景观设计行业提供了一次提升自身地位和影响力的机会,是城市设计对景观的宣言式回归。历史上,从波士顿的蓝宝石项链作为城市形态基础结构,到大波士顿地区自然系统规划奠定大都市圈开放空间网络,再到“设计结合自然”,都与景观都市主义建构城市生态、公共基础设施的主张一脉相承。

高等建筑教育2015年第24卷第6期

李敏稚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的城市设计教学研究

景观都市主义倡导学科整合和专业合作,致力于使景观取代建筑和规划成为承载当今城市发展的一种基本生长模块和生态体系,在宏观层面代表一种认知、处理人地关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可以为风景园林学科的建设和教育体系构建提供多元视角,有助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课程体系深度和广度的拓展、教学效果的提高、传统和特色的延续,以及学科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的提升等,逐步建立起多学科融合、社会认可度高、开放整合的学科体系。

(三)当代城市设计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从19世纪60年代建立发展至今,现代城市设计理论领域一直处于充满争论和对立的状态之中。城市设计是对城市这个复杂系统的整体设计,偏重于建立外在的形体创造框架来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通常被理解为是一个多解的过程和一个不断根据系统反馈进行调整的动态的城市管治过程[2]。城市设计学科则被认为是综合处理各种城市系统和要素关系的、代表公共价值取向和高质量城市环境观的专业范畴,在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代表一种提供多系统协同机制以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设计方法和技术策略。其基本理念如混合功能、土地集约、公交导向、公共活力营造、中高密度连续城市肌理等,已经成为景观都市主义规划设计实践解决城市(与自然)中观尺度环境中一系列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来源,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中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认识主要来自于20世纪80年代对西方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发展成果的引介。到目前一些基本问题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的界定应更加清晰,如:(1)针对土地利用、交通规划、景观等的城市设计要素划分和规划设计控制引导;(2)针对城市设计实施的机制研究和实践推演;(3)如何向公众传递优秀的公共价值观和提供高效率的多方协同机制;(4)通过设定城市设计框架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自然山水和安全格局;(5)在实施层面重点研究如土地集约利用、低碳交通系统、海绵城市建设指标及指引、绿色建筑等关键技术并加以推广;(6)尽快建立城市设计的体制和法律保障等。总之,当代城市设计的作用和地位正在不断提升,建立复合的“整体观+协同观+生态观”已成为必然趋势。

(四)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的城市设计教学研究

在西方大多数国家里,城市设计教育课程通常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设置,一般接收有建筑学或景观建筑学背景的本科毕业生[3]。近年来一些具有规划背景的课程内容,如地理学、法律学、公共事务管理和社会学等,也开始融入城市设计的形态训练。城市设计教育通常涵盖基本的城市设计、土地使用及设施规划、职业实践等内容,近年来有本科化和专门化倾向[4]。在国内各大主要建筑院校的本科教学(高年级)体系中,均设置有城市设计理论、课题训练、国际工作坊等相关课程环节,显示出城市设计学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形成共识。有的院校在改革方面步伐迈得更远,也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本科四年级城市设计专门化教学。

目前风景园林专业教育遇上了最好的时代,但要真正发展,必须摈弃以往的学科隔阂和专业限制,以整合协同、开放包容的视角,从构建城市生态、公共基础设施着手,充分发挥传统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思想和技术精髓,通过城市设计过程建立联系宏观-中观-微观城市要素的(形态)控制和引导机制,以专业教学传递优秀的公共价值观念和高品质环境理念,让学生掌握各种尺度下的城市设计方法和实操技术[5]。景观都市主义倡导的整体观和生态观,以及对于提升景观设计行业地位和影响力的“宣言式”推动力,将对当代风景园林教育产生深远影响。而当代城市设计思想和方法对于风景园林教育的意义则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城市发展观和公共价值观,培养形态设计和控制能力,掌握城市建设实施管理技术等。

二、 研究内容及重点

(一)城市设计中的景观视野

景观都市主义提出以景观作为城市发展各系统中一个覆盖面广、影响深远的连续系统,可以成为实施城市整合过程的引导框架和依托基质,在各个层面促进城市形态的完整,为城市提供多种生态服务,以多层次、多系统格局连续地为城市环境提供生态承载力。宏观上,景观作为一种视野和整合性的导引框架。中观上,景观作为联系中介和过程催化机制,整合城市多元要素,完善城市各项功能。微观上,景观塑造场所“核心”,生成城市各种功能要素联系与发展的综合环境。

城市设计可以利用景观系统的结构特性,更好地定位包含在系统中的各种复杂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提炼和选择景观元素、建立元素间的连接结构,以及建立整体结构秩序,为其寻求更合理和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城市设计在理性、灵活、开放的结构之下,遵循“共同感受”下的“基本秩序感”来构建城市。景观要素视觉力的整体构成表现为: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平衡、组群(规模)效应、围合空间、嵌合结构、连续性、秩序等。

景观视野倡导建设与自然形态相协调的多样化城市景观,保护城市开放空间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注重塑造城市空间的场所感和归属感,致力于研究和发展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和途径。提倡适宜步行的城市街区尺度,人性化、高效率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多样化的交通选择,紧凑密集型的建筑类型,以及公众参与等。基于景观视野的城市设计方法可描述为①:以一系列重要的城市开放空间区域通过线性绿化系统形成主要的城市景观网络。在此基础上,将城市的各功能系统融入复合型的景观形态框架当中。

(二)城市设计的基本价值观培养

城市设计教学除形态训练和技术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认识城市,了解城市产生、发展、兴衰的背景和规律,认识与城市相关的一切经济、社会、人文、自然、政治现象及其背后机制,建立起对城市开发建设决策、执行、管理、监督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理解[6]。国内外学者均有对城市设计的公共属性提出过定义②。可见城市设计师对公共价值认知和维护的重要性。

我校城市设计专门化教学就特别强调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真正提高对城市发展规律、城市设计公共性和公共价值的认知,树立起正确的城市设计价值观,理解城市设计与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相关学科的协同性。在教学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环节:其一是通过电影认知城市的课程(为期一周,见图1);其二是在美国几个大城市游历、观察和授课的Study Trip课程(为期三周,见图2)。

图2Study Trip美国城市设计考察课程记录前者是由海外名师计划引进的美国密歇根大学资深城市设计教授Roy Strickland主持的密歇根大学城市设计研究生项目。通过在10部电影中认识城市(实际在中国讲授时间为一周,观看5部中外电影),了解城市环境的对比和反差,以及电影情节背后特定的故事背景与场景特质,认识城市形态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如电影The Naked City通过展现关于纽约城市街道、街区与建筑的故事,抓住城市特质,并随着故事情节展开而深入、细化。纽约的街道和街区结构囊括了非常丰富的建筑类型、社会活动,以及不同的社会群体,这也培育出纽约特有的活跃多样的社区环境。又如展现城市路沿石、人行道和台阶的电影Do The Right Thing,展现建筑细节——窗的电影The Third Man,展现街道家具的电影Salaam Bombay,展现城市声音的电影Chinese Box,展现城市交通的电影Crash,以及讲述中国社会变革期(北京)城市边缘的社会交往空间中发生的群体故事的电影Beijing Bicycle等。通过电影描绘城市的各个尺度——从区域到建筑,展现了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同时镜头呈现出城市中不同活动、形态、空间和等级、阶级的画面,为城市设计提供基本信息。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个了解世界上其他城市的难得机会,使之有机会去做空间对比、学习,并对不同的城市和社会形态进行思考。再者,学会用电影的叙事手法来建立自身对城市的故事线索,最终通过城市设计项目来讲述城市的故事。

第一年的Study Trip课程则是由指导老师带领学生亲历美国几大代表性城市,包括东岸的纽约、波士顿,中部的芝加哥和西岸的旧金山(也有考虑欧洲或亚洲城市)。通过邀请当地著名高校的城市设计资深教授为学生讲授城市形态的发展历史,及其背后推动机制和体现城市性格的各种“故事”,并亲自带领学生步行游历城市的主要区域(通常是中心区、滨水区、贫民区、郊区住宅区或城市复兴区等),对典型街道、街区、建筑和景观进行观察、记录、比较、描绘和解析,感受城市公共生活场景和社会各阶层的活动特点,了解城市公共空间场所、公共建筑和城市景观的设计及控制方法。其间还安排了与世界著名的建筑和景观设计公司SOM、RTKL、AECOM等,以及康奈尔大学纽约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的会议与交流,让学生亲身体验了世界顶尖水准的城市设计项目实例。学生最终形成个人的城市考察报告,回国后继续收集和整理资料,对感兴趣的城市专题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目的是帮助学生比较直观、迅速而具体地建立起初步的城市设计方法论和公共价值观。

(三)城市设计训练过程:Urban design studio教学

形态设计训练和城市系统设计始终是教学的核心内容。课程设计题目的设置坚持立足本土、中外交流、方法创新、条件真实等原则,分为城市设计题目和联合工作坊两大类,根据教学需要交叉进行[7]。

前者从广州城市空间形态调研(4周)入手,到广州典型街区测绘(4周),番禺石岗东村地区城市更新(6周),再到广州琶洲西区南大街城市公共空间与高层建筑设计(6周)等,分别结合真实的城市环境和设计任务进行设置(图3)。组织方式上将学生按总体组和分主题小组划分进行城市设计工作,相互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有利于激发积极性。

后者包括在四年级上学期末和下学期初设置的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5校联合工作坊——苏州怡园历史街区建筑与城市设计,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工作坊——广州琶洲西区城市设计,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联合的“博士冬令营”——广州TIT创意园区城市设计(图4),还包括与荷兰代尔伏特理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著名高校联合举办的城市设计课题研究等。

(四)城市设计教学体系建构

首先应明确课程涵盖的主要方向,以及深入探讨各方向可能存在的一些更细分的学科或者研究方向。有学者很早就提出城市设计教育的课程模式可以涵盖4个方面:(1)怎样设计城市:城市设计的方法和实践。包括城市设计理论和历史、环境规划、城市建筑、空间和活动、设计方法和实践、技巧和展示等;(2)城市如何建成:城市及其组成部分。包括城市历史、城市扩展过程、土地经济学、住宅、商业和工业、市政和交通规划等;(3)怎样制定开发决策:投资和开发过程。包括土地制度和法规、房地产市场分析、投资评估、资金筹措等;(4)怎样管理城市的发展:发展的控制和机制等。包括政策和规划过程、发展的控制、城市设计检讨、新市镇发展、旧城保护与更新等[8]。城市设计专门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以教学大纲为基本架构,对课程基本情况、教学目标、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及其组织、主要参考资料等进行了界定。

1.课程基本情况

大纲定义建筑学系本科四年级、五年级设置城市设计研究方向,以城市设计为主干课程,对应四年级的建筑设计(五)和建筑设计(六)的教学内容。五年级延伸至城市设计班的建筑设计实习以及毕业设计。将课程按学期分为基础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综合能力拓展和综合素质养成4个阶段。城市设计专门化课程强调与城市相关的多学科背景及综合知识体系,是培养学生的城市视野和价值观、理解及认知城市、实践城市设计的主要课程。

2.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认知和理解城市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城市分析并实践多种尺度下的城市设计的素质。

3.基本要求

(1)深化并扩展相关知识:以城市设计知识学习和课题训练为核心与载体,扩展并建立与城市相关的专业知识体系。(2)建立城市设计价值观和培养专业能力:坚持以多样化、多目标、综合能力为根本方向,同时突出知识体系的广泛性和开放性。从与城市相关的阅读活动开始,结合相关主题教学,帮助学生在感知、体验和认识城市各系统(如土地、交通、街区、建筑、景观等)及其要素的过程中,建立起整体的城市设计视野和公共价值导向的城市设计观[9];并能较熟练地掌握多维尺度下、涵盖各种类型、团队协同合作的城市设计应用和实践能力。(3)面向职业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建立依托于城市设计的、较为全面的、动态发展的知识体系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面向城市设计实践操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在团队协作中锻炼个人的设计技能和组织才能,形成城市设计师基本的职业素养。

4.教学内容及其组织

(1)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其一,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城市认知过程:首先,从阅读、研究与城市相关的理论和现象入手,了解认知城市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为掌握城市设计方法奠定基础;其次,通过现场考察、案例解读等方式对构成城市的各个系统及其要素进行认知和体验,强调行为参与和角色代入;最后,理解城市空间形态中格网、街区、建筑、道路、景观等的类型学研究意义和方法,解读其背后蕴含的复杂的历史、地域、人文等因素。其二,理论与实践课程构成内容(对应课时和学分)和比例(对应时间周期)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的组合,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开放度,可以针对教学的反馈和评价适时作出调整(图5)。其三,理论教学的内容将结合城市空间认知实习、城市空间调研分析和基础理论指导等课题进行。其四,通过搭建与国外多所知名高校城市设计专业的多方合作平台,逐步引入1~2个以国外(北美、欧洲、亚洲等)有代表性的城市区域(环境)为基地的全过程(跨学期或整学年)的城市设计题目(项目),借助海外名师计划引进国际著名城市设计专家、教授讲学,通过实地体验国内外优秀城市空间,增加国际化城市设计体验和拓展城市设计视野,逐步形成城市设计专门化方向的发展特色和优势。

图5城市设计课题组织模式(2)强调全过程的城市设计课题教学模式(图6)。

(3)城市设计课题训练内容:从形态训练(四上)到综合训练(四下),从实践锻炼(五上)到综合检验(五下),课题训练始终贯彻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循序渐进地从形态设计过渡到系统设计。

图6城市设计课题教学全过程模式三、结语

目前中国已有184所高校设立了风景园林专业,且正以每年10%至15%的速度递增,学科发展形势一片大好。风景园林教育迫切需要走向多学科融合和面向职业培养的新道路。而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设计学科的发展也处在非常有利的时期。学科、专业的重新定位和作用提升,以及针对实施的体制和法律保障体系建设也提上日程。重新倡导城市公共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所引发的全民热切讨论和公民优秀素养的逐步形成,以及全社会公众参与的真正推行和程序设定,均彰显着积极、先进的城市设计理念、方法和技术在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不可估量的价值[10]。景观都市主义可以为风景园林教育中城市设计课程的设置和执行提供一种整合与协同的视角,而通过城市设计课程的学习和设计训练,又可以为景观都市主义理念在城市中观(和微观)层面空间形态和城市环境的实现提供设计方法和技术策略。城市设计教学促进公共价值观和人文素养的形成,将为学生未来成长为具备多学科综合眼光和设计整合能力的专业人才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这是一个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过程。文章所阐述的城市设计专门化教学研究仍处在探索阶段,教学成效有待检验和评价,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先行者的意义往往是开创性的。反思这一年的教学过程,作者认为今后可从以下几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1)教学体系中关键环节的设置应更严谨,增加教案的备选方案以应对新的变化。(2)强化类型化教学,提高城市形态设计训练的有效性。(3)加深学生对城市公共性的理解并敦促其在设计中自觉维护公共价值。(4)增强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和适应性。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研究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强化系统性思维和逻辑判断(决策)能力,提升城市问题解析和快速应对能力。(5)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过程的互动效果,丰富多样化教学手段和交流模式,完善对课程的阶段性评价及反馈机制等。

注释:

①先确定城市的基本道路骨架、主要开放空间、中心区等,然后设计城市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1)依据上位规划和区域发展情况,对地块的土地使用做出合理调整和限定。(2)在确定区域道路交通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地块的形态和功能——这是一个互相制约的过程,可对道路系统做出适时调整和改变。(3)结合地理环境特色、历史文脉等因素塑造地块的景观形态和特色。景观设计中注重构图感和形式美的创造,但决非唯美化。城市设计更要避免重蹈“城市美化运动”的覆辙,充分尊重人性和生态。(4)在整体景观结构框架之下,通过城市设计导则,指导开敞空间、建筑功能与形式、交通组织等内容。如作为城市公园的地块,既要考虑地块中建筑布置、交通流线、绿化、广场、标志物设置等,也应综合考虑与周边地块在天际线、界面形态、交通联系方式、场地出入口等方面的联系。(5)在把握整体基本形态的前提下,通过导则进一步细化城市设计具体元素,为工程设计师提供参考性设计示范;同时应进一步完善与周边地块的关系。城市形态的轴线关系、连续关系、关联的山水体系、路网结构等方面将影响着城市空间的基本质量和审美情趣。(6)通过中心性或重点地块的景观设计实现以点带动面,沿景观网络持续创造的城市发展过程。

②例如国外定义有:城市设计的对象是城市的各种场所,各种建筑物之间的空间,是有关公共领域的物质形体设计(英国牛津大学莫伦教授)。不同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与街道的关系;广场、公园及其他构成公共领域的空间……以及此类空间关系而形成的人的行为模式。简而言之,即建筑与非建成空间的一切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DoE Planning Policy Guidance Note 1,1997, para.14)等。国内定义有:城市设计从广义上看,就是指对城市生活的空间环境设计(王建国)。城市设计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是空间环境的综合设计(朱自煊)等。

参考文献:

[1] 胡乔木.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HanidShirvani. Urban Design Process [M].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1985.

[3]Jonathan Barnett.按现实需要发展城市设计教育[J].韩宝山,译.新建筑,1987,(4):13-14.

[4] 金广君.美国的城市设计教育[J].世界建筑,1991,(5):71-74.

[5] Peter Hall. City of Tomorrow [M].Blackwell Publishers, Malden, MA. USA,1997.

[6] 孙一民.近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城市设计教育[J].建筑学报,1999,(5):50-52.

[7] Daniel G.Parolek,Karen Parolek,Paul C.Crawford. 城市形态设计准则——规划师、城市设计师、市政专家和开发者指南.Formed-Based Codes:A Guide for Planners, Urban Designers, Municipalities, and Developers[M]. 王晓川,李东泉,张磊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8] 何智荣.城市设计在亚洲—机遇与资源[J].国外城市规划,1998,(4):30-34.

[9] 王建国.21世纪初中国城市设计发展再探[J].城市规划学刊,2012,199(1):1-8.

[10] Serge Salat. 城市与形态:关于可持续城市化的研究.CITIES AND FORMS:ON SUSTAINABLE URBANISM[M]. 香港:香港国际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3.

Urban design teaching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urbanism

LI Minzhi

(School of Architectur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P. R. China)

作者:李敏稚

协同机制工程设计论文 篇3:

内部审计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阐述了内部审计作为风险防控协同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应从聚焦质量绩效、关注过程控制、构建管理闭环等方面更好发挥服务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提升公司治理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内部审计   风险管理   闭环

一、聚焦质量绩效,前瞻预警风险

近年来,企业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多,全面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必修课”,内部审计组织实施的审计项目应与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相契合。从现代管理观点来看,风险不只是导致损失的纯粹风险,还有损失和盈利并存的机会风险。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浪潮中,不可能不遇到风险,更多时候只要因势而为,风险也会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审计过程中,内审人员一定要形成理性客观的思维方式,以事实、数据为主要依据,“由点及面”归纳、分析、总结可能存在的战略、营销、运维、财务、法律、管理等风险因素,同时不妨“换位思考”,将自己置于高级管理层或一线业务部门角度想一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发挥风险前瞻预警的作用。

二、关注过程控制,精准研判风险

不少企业为了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建议、咨询功能,也赋予内审机构列席本单位有关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研究战略发展规划、重要业务计划执行、预算管理等方面的会议,通过日常管理渠道(包括信息系统)获取财务会计、业务和管理等方面信息和资料的权限。内部审计应尽快实现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相结合的全过程审计模式转变,将审计监督评价融入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的日常风险管理过程,抓早抓小,排查风险隐患。

一要关注决策事项的科学性。从风险管理角度看,内部审计机构在评价决策事项程序规范的同时,重心应放在决策事项的科学性评价上。企业决策事项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企业防范风险的第一内核。此外,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和政策导向。当前,内审机构要将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有效落实作为首要职责,既要有符合国家宏观调控要求以及增强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的发展思路,又要有战略和生产经营管理措施及科学决策,才能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对战略重组、重大投资及建设项目实施、高风险领域投资等事项还要注意可行性论证是否充分恰当、决策事项是否严格、管理是否真正落到实处、是否取得预期绩效、是否造成损失浪费等风险因素。

二要关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相对于战略、市场等“隐形风险”,会计信息失真导致的财务风险对市场、投资者、企业的“杀伤力”更大。内部审计应通过财务和经营绩效审计等对企业商业模式的利弊、资金筹集、分配、营运的规范和绩效进行判断,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可以从众多财务数据中选取最具财务质量和风险代表性的收入質量来考虑其真实性。同时,对与收入确认相关的订单、合同、收发货物单据、发票、内部流转过程中的记录痕迹以及成本计算、银行收付款记录等资料要收集齐全,必要时还应结合函证等外部信息确认是否存在虚增、隐瞒、提前或延后收入的情况。此外,内部审计还要重点关注坏账准备、折旧、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商誉、关联交易、研发费用资本化、在建工程、有息负债、管理费用等容易导致利润变动科目的增减变化及恰当性。

三要关注发展措施的合规性。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切准则都需要法律来检验。合规风险属于纯粹风险,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也对企业声誉、社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当前,大部分企业都设有法律合规部,内部审计对合规风险的关注度并不高。但作为部门、单位的内部约束机制,内部审计越有效,出现违法违规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小。内部审计在制度执行、经济责任履行、经营绩效审计项目中要聚焦制度制定环节,关注规章制度、改革方案等重要文件的合规审查程序是否到位;要聚焦经营决策环节,关注是否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是否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角度强化授权管理、细化各层级决策事项和权限,是否对决策事项的合规性进行论证审核;要聚焦管理运营,关注公司管理层和职能部门是否严格执行合规制度、是否对重点管理运营流程进行监督检查、管理运营过程是否依法合规;要特别关注包含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内的全部人员的合规自律行为,对可能存在行贿、造假、关联交易、操纵股价、欺诈投资人和监管部门的违纪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亮红牌,及时移交处理,坚决果断遏制合规风险。

四要关注方法技术的创新性。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统一高效审计监督体系的构建和内部审计功能的日臻完善,以风险导向为主的内部审计项目越来越多,需要审计人员具备准确识别、评估风险的能力。同时,企业风险管理涉及诸多职能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对各领域的业务规程、风险应对流程相较审计人员来说更专业。在此基础上通过人员整合,将内审部门的“单兵团”作战转变为与其他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共同组成审计组的“大兵团”联合实施,发挥各专业、各职能识别应对风险的优势特长,精准靶向发现、评估风险,让改进风险的措施建议更专业、更具针对性。有条件的企业还可将业务数据与审计数据相融合,建立风险数据库,提升数据汇总分析、价值挖掘功能,打造风险管理的价值链条。

三、构建管理闭环,防范化解风险

内部审计通过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密切结合,实现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目标的“自检”。企业要善于运用内部审计的评价监督成果,检视内部控制缺陷,不定期总结和分析现有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形成风险防范的共建共享机制,确保“制定—评估—整改—提高”的效果,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抗风险能力。

一是建立分类处置防范闭环。内部审计应围绕企业战略发展、管控模式、内控现状,针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分类提出改善建议。对存在制度空白或流程缺陷的,应建议企业补充和完善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优化各业务环节的管理规范和企业内部协同流程,形成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风险防范机制。关键控制点的薄弱环节产生潜在风险的,应向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发出预警,督促企业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降低风险损失,防止发生重大风险事件。

二是完善信息共享反馈闭环。根据《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要求,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风险监督评价报告应直接报送董事会或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参与全面风险管理协同机制,内审机构的职责应为发现风险隐患、提出建议并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审计委员会应承担起向董事会发出风险预警并督促管理层制定、落实风险应对措施,实现风险管理目标的责任。任何风险事件的防范都离不开信息共享反馈机制的保障,当然涉及风险事项的信息共享机制不应仅限于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委员会、董事会层面,还应将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合规管理机构以及相关部门等多业务职能单位纳入,从而在具体企业、具体业务领域最大程度地形成风险管理协同防范合力。

三是推进通报整改评估闭环。内部审计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真正发挥增值作用离不开建议咨询意见的落地。作为“经济体检”的“健康卫士”,内部审计对发现的共性问题要加强汇总分析,对系统性、趋势性、苗头性问题要及时提出有利于标本兼治的对策建议,为企业治理提供高质量的决策依据,守住风险防控“红线”。在风险管理评价监督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对风险组织体系、风险管理解决方案进行优化,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促进企业优化应急预案,更加有效抵御风险。不论是治理层、管理层还是风险管控的业务部门,都要采用宣传培训、制度完善、措施纠偏、评估反馈等方式,更充分、更广泛地运用好审计结果,切实抓好风险问题(隐患)的整改。

(作者单位:中信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邮政编码:430014,电子邮箱:songyw1@citic.com)

作者:宋燕舞

上一篇:音乐教学教师教学论文下一篇:建筑环境设计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