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的保险投资论文

2022-04-20

伴随着中央对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化以及人民币顺利的加入SDR,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而保险行业作为整个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展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与过去相比,目前的保险公司的规模正在迅速地扩大,有能力开展保险业务的公司也是越来越多。在市场逐渐趋向饱和状态的情况之下,承保业务的市场竞争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保险公司的保险投资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保险公司的保险投资论文 篇1:

关于我国保险公司如何利用投资型保险抵御通货膨胀压力的几点思考

过去一年来,我国遭受通货膨胀袭击,居民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明显感受到了通货膨胀压力,我国保险业在通货膨胀下也面临着市场份额变小,吸收投保户困难等总总挑战。新型保险相对于传统型寿险而言,具有投资与保障双重功能,在通货膨胀下,新型保险可以为降低保险公司和居民的损失起到重要作用。

投资型保险;通货膨胀;寿险

一、投资型寿险与投资型寿险和通货膨胀关系的介绍

投资型寿险指在确保人寿保险所固有的某些保障功能的前提下,通过保险创新或重新组合使之具有一定投资功能,保单收益率与银行利率无关,与保险资金运用效果紧密联系,投资风险与收益由投保人和保险人共担或只由投保人承担的一种非传统型人寿保险的总称。

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对任何采用货币经营的行业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人民实际收入减少,对长期投资的积极性下降,参加人寿保险的兴趣也大大减少,于是寿险业不可避免的面临市场份额缩小,保费萎缩的状况。而新型保险具有投资与保障结合的功能,在抵御通货膨胀方面可发挥巨大作用。

二、通货膨胀对寿险业发展影响

1.从寿险价格产生的价格效应分析

人寿保险具有储蓄性,不同缴费方式和保险责任的人寿保险,其储蓄作用是不一样的,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也就不同。若采用自然保费,就不收通货膨胀的影响。若采用均衡保费,根据收支相等的原则,在保险期限和保险金额一定时,缴费期越短,年交付额就越多,用于储蓄的保费就越多。且缴费期越短,缴费与给付之间的时间差就越长。用于保险给付的责任准备金被贬值的程度就越大,实际价值就越低,被保险人的实际保障程度就越低。

从上述分析可知,由于寿险的特征和职能,使其极易受到通货膨胀这一外部环境因素的冲击,从而影响到寿险的需要。

2.从收入水平产生的收入效应分析

随经济发展,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通货膨胀却使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实际增长速度慢于名义增长速度,有时甚至使收入负增长,且通货膨胀引起其他商品的价格上升,用于购买其他商品的支出增加,从而使用于寿险需求的收入相对减少。由于收入与寿险需求正相关,收入增加速度放慢甚至负增长将导致寿险需求增长速度的下降或寿险需求的减少。

三、我国寿险业如何利用投资型寿险抵御通货膨胀

1.分红保险

即保险双方当事人在寿险合同中预先订明,当保险公司在经营中出现盈利时,被保险人享有分配公司利润的权利。最初分红保单项下的红利这一说法并不十分准确,因为最初保险公司支付给保单持有人的红利主要是多收保费的返还,与支付给股票持有人的典型的现金红利大相径庭。但随着通货膨胀的日益严重,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寿险业都已把红利保单作为应付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之一。寿险公司的红利主要来源于公司的死差益,费差益和利差益。

2.变额年金

变额年金堪称美国近代寿险业发展的里程碑,其对日本,欧洲等国家的寿险业也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对各国寿险合同为应付通货膨胀而进行的革新提供了一个基本模式,并已作为应付通货膨胀的主险种进入保险领域。该险种单独立账,其资金主要用于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投资,根据资金运用的实际成绩如何,保险公司将保证支付保单的死亡及高度伤残保险金,且对储蓄部分也有一个最低的保证金。

3.万能寿险

万能寿险于1979年在美国诞生后,迅速在寿险领域引起一场变革,并成为美国应付通货膨胀的主力险种。其年保费收入已占美国普通寿险新业务年保费收入的40%。万能寿险的主要特征是:①利率色彩极浓,保单的现金价值视保险人的投资成绩,按不同的短期利率进行积累;②保单的死亡保障部分与储蓄部分完全分离,且只有保单储蓄部分的责任准备金任有余额,就可以维持保单继续生效;③费率与保费可以灵活调整,以随时迎合保户一生中变化的保险需求;④保单无标准格式。

4.投资连结保险

在美国称为变额寿险,是一种终身险,其价值随一组投资基金的投资绩效而不同。1976年首次推销给美国消费者之后,它被认为可以抵消因通货膨胀导致人寿保险死亡给付不足的弊端。人们认为,经过一段时间,支持该保单的普通股投资价值会随通货膨胀而上升。因此,预期的变额保险的给付会随通货膨胀的股票而上升,从而提供对抗通货膨胀的保障。

四、我国寿险业在研究和发展新型保险以抵御通货膨胀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在利用新型寿险抵御通货膨胀研究,和在抗通货膨胀的新型寿险险种开发方面,目前的研究对国外的做法介绍多,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加以分析的少。外国寿险的抗通货膨胀险种是根据本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金融市场状况和法律法规要求设计的,具有一定的条件性,如果不加以变通,很难在中国照搬照用。

2.新型寿险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众多问题,也具有风险。但在目前的研究中,更多的是介绍它们在抵御通货膨胀方面的作用,而没有指出目前它们还有许多需要克服的缺陷。因此,要让新型寿险在我国蓬勃发展,健康成长,完善新型寿险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1]楚军红.通货膨胀对寿险需求的影响机制分析[M].经济科学,1997.

[2]韩艳春.投资连结保险综述[M].保险研究,2002.

[3]肖云茹,李晓容,李响.通货膨胀与保险关系的理论分析[J]. 2006.

[4]张洪涛.保险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花欣影(1988—)女,四川成都人,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保险学专业。

作者:花欣影

保险公司的保险投资论文 篇2:

浅析我国保险公司投资股指期货的可行性

伴随着中央对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化以及人民币顺利的加入SDR,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而保险行业作为整个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展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与过去相比,目前的保险公司的规模正在迅速地扩大,有能力开展保险业务的公司也是越来越多。在市场逐渐趋向饱和状态的情况之下,承保业务的市场竞争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而保险投资的兴起,给予了保险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本文主要分析保险公司投资股指期货的可行性,试着探讨未来保险公司的发展模式。

一、引言

保险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传统的两大核心业务,一是保险投资,二是保险承保。由于承保业务是保险行业的起源,其市场发展相对较早也更加成熟。但是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代金融市场中,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各大保险公司都在选择降低自己的承保费用以实现对消费者的吸引,所以目前承保业务市场的利润正在逐渐被压缩。这直接导致了保险行业的平均利润严重下滑。而保险投资的发展相对较晚,在保险行业内还是属于一块待为开发的领域。

我国对保险资金使用限制的相关法律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当时政府以法律形式准许了保险资金投资证券基金,从使得保险资金可以间接地进入到股市之中。到了2004年时,保险资金投资股票的限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放,除了准许投资证券基金以外,还可以直接投资以人民币结算的股票。紧接着的改革是在2009年,我国再一次修订了《保险法》,放宽了保险资金可投资的金融产品的品种,同时也将保险资金可投资股票的比重进行了上调。在逐渐的摸索与实践中,我国保险行业实现了从零经验到专业化管理的发展过程,同时为保险公司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但是股票毕竟是属于风险系数较高的金融产品,保险资金投资的安全性与收益的稳定性均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而相比于股票投资来说,股指期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更高,更加符合保险公司的投资需求,所以保险行业对投资股指期货的期待日益的上涨。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股指期货去其他的金融产品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性,保险资金投资到股指期货与其他工商企业投资股指期货之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以投机为目的,实现套期保值以及额外套利的投资行为。但是从本质上来看,保险公司本身属于金融行业,是以经营与管理风险为主的业务,所以相比其他的工商企业来说,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更加优秀,其投资的策略也相对的保守,更加偏向于套期保值。所以保险公司投资股指期货有利于帮助股票的投资降低风险,实现风险的对冲。

二、保险投资的资金成分与特点

在不同的保险公司中,构成保险投资的资金也是不同的。不同的保险公司有着不同的保险业务领域,所以这些保险业务的特点决定其资金的构成。但是相比于传统的投资公司,保险投资的资金更多属于资本金,而不是所谓的风险资本。剩下则是来自于各项保险责任的准备金以及保险公司自身的留存利润。所谓的资本金是指公司成立之初的原始资本,是公司规模与实力的象征,也是保险公司清偿能力的重要保障。而通常情况之下,保险公司资本金都是出于闲置状态的,所以具备了用于长期投资的特性。而其他的各项责任准备金则是为了实现在意外发生之时,保险公司有能力对经济责任进行完全地偿付,从而保障保险公司的日常运作。其主要的来源是保费中依照法定的比率进行抽取的资金,但是意外发生与保险人缴纳保费之间具有一定的时间差,在各项责任金之间的时间差为投资提供了可能性。承保的利润是来自完成保险合同的责任所需的资金与总保费之间的差额,在完成了纳税义务以后的结余资金。

虽然这些资金的可用时间以及来源都有一定的差别,但是他们也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一是具有负债的属性。除了保险公司的资本金是属于所有者权益以外,其他的资金都是被划入了负债项目之中,这些资金的归属权是基于未来是否会出现保险合同中承诺的条件,若出现了意外则归保险人所有,若未出现则属于保险公司。所以,负债性资金使得保险公司在投资过程中更加的谨慎。二是具有时间差与数量差,由于保险公司的保险人在交付了保费后与发生保险合同中所承诺条件之间具有一点的时间差,所以在这个时间差内保险公司可以进行适当的投资,将闲置与公司账内的资金使用起来。其次,由于赔付顾客的资金与总保费收入之间也存在着数量差,这个数量差构成了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为保险公司的投资提供了可能。二是增值性。由于保险公司的业务与其他的工商企业有所不同,它以经营与管理风险为主营业务,使得一些保单具有长期性,从而导致了大量资金闲置在保险公司的账上。所以保险公司必须让资金能实现保值增值,否则会出现利差以及受到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资金贬值,导致保险公司的利润亏损。因此,保险投资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是其内在对利润亏损的管理与追求盈利的本质的共同驱使。

三、股指期货的特点与优势

所谓的股指期货全称为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其英文名称为Share Price Index Futures,简称SPIF。简而言之就是以股市的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约定好期限,以及该期限后的股市价格指数的水平,利用现金结算差价以实现交割。其主要的特点有四个。一是充分的流动性,由于股指期货市场的入场门槛相对较低,所以市场上不缺乏投资者,并且股指期货已经成为了许多大型的金融机构以及大量独立投资者的重要投资理财工具。加之市场的参与度相对较活跃,每日的交易数量巨大。所以在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股指期货的投资具有极强的流动性,满足了快速变现的需求。二是股指期货的操作过程不会明显的影响到股票市场的波动。由于股指期货是以现金进行交割,以沪深300的指数作为标的物计算浮盈。整个过程是建立在虚拟物品的交割之上,而不是真正的以股票进行交割,所以不会出现交割时期由于过于集中的交易而导致股市剧烈波动的现象,从而稳定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三是具有明显的杠杆效应。相对而言股票的买卖需要全额的资金,但是股指期货的交易只需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所以在进行股指期货买卖时,投资者可以利用较少量的资金实现大额度的交易。从我国目前的制度来看,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保证金只需要实际资金的10%即可,即利用100元作为保证金,可以操纵1000元的股指期货。而国外股指期货市场的杠杆比例更高。第四,股指期货交易可以灵活的买空卖空。除了能像股票一样买涨,股指期货还能进行合法的卖空交易。卖空机制的存在使得了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策略更加丰富,并实现对系统性风险的效益规避。

通过对股指期货所具备的特点进行分析,可见投资股指期货具有比投资股票或其他金融产品更加显著的优势。首先,股指期货具有极强的价值发现功能。所谓的价值发现是指,当现货与期货的价格方向严重地背离时,投资者会倾向于做出两边价格趋于相同的预测,所以大量的套利交易会使得相互背离的价格逐渐趋于一致与稳定。由于股指期货的入市门槛相对较低,并且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相比,又略显青涩,各种规章制度并不完善,并且投资者的风险管理能力也相对较低,所以我国的股指期货市场鱼龙混杂,大量专业投资者与非专业投资者并存。整个股票市场经常出现剧烈的波动,导致期货市场与价格背离的现象时常发生。当期货的价格与现货的价格之间发生严重的背离时,或者不同期限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期货与现货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上涨或下跌趋势时,都为套利保值者提供大量的交易机会。其次,股指期货能实现良好的风险对冲。即投资者可以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做出相反的交易策略,使得风险得到对冲。这种对冲的可能性正是来源于股指期货市场的卖空机制。当股票市场出现剧烈的下跌时,可以利用股指期货市场来做空,并在股票市场做多,实现两边的风险对冲,减少利润的损失。再次,股指期货能优化投资者的资产配置。由于期货市场是杠杆交易,投资者就算自身的资本不足也可以实现正常的交易,从而保障了自己的资产周转更加有效。

四、保险资金投资股指期货的可行性

在本文中,可行性主要包括了保险公司投资股指期货的必要性以及安全性两个方面。首先,从必要性角度来看。目前,我国的保险行业正在经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不仅仅是资本存量的积累,资本的积累速率也比过去快了不少,整个行业急需寻找到合适的投资途径以实现闲置资金的保值与增值。而股指期货在上个世纪末已经被公认是安全投资工具了,投资股指期货不但可以实现对股市风险的规避,而且盈利水平也不低。所以,我国的保险行业有必要将投资渠道向股指期货扩展。股指期货与股票相比,具有优良的风险管控技术,能大大地降低系统性风险。整个投资过程不但能实现保值与增值,而且能够保证保险资金的风险系数是可以控制的,充分地保障了保险人的利益。再加上股指期货良好的流动性与保证金交易制度使得资金进入股指期货市场后得到配置的优化。例如在股市呈现出下跌趋势时,资金可以投入股指期货市场做空,减少资金闲置带来的损失。而且采用杠杆交易的制度,满足资金不足的保险公司的投资需求。最后,股指期货的投资还能有效刺激保险行业产品的更新。由于保险资金具有显著的长期投资性质,再加上投资股指期货的操作过程有着优良的风险管理技术作为支撑。因此保险公司可以开发出与之匹配的长期型投资保险产品,这种产品一旦问世,不但具有低风险的特征,其收益率也是相当可观的。所以这种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能力,是保险公司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进而实现对保险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推动。

其次从安全性角度来考虑。股指期货的获利源头是股票市场的波动,而保险公司投资股指期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股票市场投资风险的平衡。那么股指期货是否具有安全性,就必须考虑股指期货推出后是否能对股票市场的波动起到缓冲作用。由于美国是股指期货推出较早的国家,而且其资本试产的发展相对成熟,我们依据美国的数据作为基础来进行分析。美国的标准普尔500期货上市的第一年正基差为0.46%,负基差为-0.94%,上市两年后的正基差为0.24%,负基差为-0.33%,上市三年后,正基差为0.42%,负基差为-0.61%。而上市后前三年的平均正基差为0.36%,负基差为-0.66%。上市后五年的平均正基差为0.30%,负基差为-0.54%。可见虽然在刚上市时,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波动并没有显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随后的几年内,效果越发的明显。总体上来看,有助于股票市场的稳定,保障投资的安全性。

五、结语

保险行业的竞争正在变得越来越激烈,实现新渠道的保险投资将是保险行业未来盈利的重要源泉,并且成为未来竞争的核心能力指标。而股指期货具有投资的各种优点,保险公司应当将投资的战略目光转向股指期货的投资。(作者单位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马帅

保险公司的保险投资论文 篇3:

关于保险公司投资证券化金融产品的风险分析

2013年10月,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于银行理财、信托、券商等机构发行的证券化金融产品。目前,平安、泰康、新华等保险机构已经先行先试,泰康人寿已完成首笔信托计划的认购。本文将对金融产品的特点及风险事件分析、保险公司投资金融产品所面临的风险以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一、证券化金融产品特点及风险事件分析

证券化金融产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风险隔离及风险分散、资产组合透明以及税负优势等方面。

(一)风险隔离及风险分散

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架构决定了证券化资产已由创始机构信托或让予至特殊目的信托公司,通常也会由会计师通过资产负债表认定,或由律师出具真实出售的证明书,从法律层面上确保资产债权与其担保物权,以及相关的权利义务等已完全移转至特殊目的信托机构。未来创始机构若发生营运困难或财务危机等情事,这些风险已与证券化金融资产隔离,不会影响证券化金融资产的品质。

(二)资产组合透明

根据规定,发行金融资产证券化时,发行机构会在公开说明书或投资说明书内揭露资产组合的重要资讯,如房贷证券化会提供贷款额度、房贷利率、年期、过去违约纪录与房屋价值比等重要资讯的统计表,投资人可借此对资产品质再做评估确认。

(三)税负优势

根据税法规定,对证券化金融资产分配的利息,按分配额扣取百分之六,在利息所得实际分配时,以受托机构为扣缴义务人,依6%扣缴税款分离课税,不并计入投资人之综合所得额或营利事业所得额。这样一来,税负比例相较于其他固定收益商品税负比例相较于其他固定收益商品低,是相当大的投资诱因。

此外,证券化资产的风险主要体现在有些证券所代表的资产信用风险过大或应收债款的品质不良,导致投资人损失。

二、保险公司投资金融产品所面临风险及控制措施

基于金融产品的新产品特性,本文认为公司投资管理的重点是发行机构的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但与基金不同的是,基金虽是投资于某一类资产,但由于均为二级市场交易产品,因此持仓明细随时会变化,且正常情况下没有确定的期限,但持有人可随时申购赎回,而保险公司投资的金融产品可能只投资于某一特定项目,该产品到期即终止,期间资产一般不会变化,且产品权益转让比较困难,以持有到期为主。由于金融产品的这些特质,其风险特点也不同,归纳整理,本文将列出保险公司投资金融产品可能存在下列风险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系统性风险

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的出台,使得银行、券商、信托、期货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业务与保险行业的联系进一步加强,银行、券商、信托、期货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向保险行业传递速度将增加和影响也将增大。

1.风险概述

系统性风险指证券化资产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带来的风险。这类风险无法通过具体的业务操作进行消除,保险公司在投资证券化金融资产时充分评估所处的整体环境,需要结合自身条件进行分析,尽最大可能分散此类风险。

2.风险控制措施

控制系统性风险的措施包括:加强交易对手的评估,尽量选择资产规模较大、风控体系健全的大型机构作为交易对手;进行资产配置,合理配置在银行、信托和券商之间的金融产品投资规模。

(二)投资管理人风险

由于保险资金投资大多通过投资管理人进行,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1.风险概述

由于保险公司并不直接与实际资金使用方联系,因此发现项目、设定交易结构、交易主体信用评估、资金投资后的投后管理等工作均不由公司完成,而由金融产品发起人完成,因此对这些金融产品发起人的投资和风险管理评估是投资的关键。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和ABS所投资的项目一般为银行客户或者银行信贷资产,银行对这些项目的掌控能力较强。券商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所投资的资产一般也是券商投行部等部门所发起设立的,券商对其发行主体以及项目的了解也比较深入。而信托产品由于发起设立相对时间较短、且投资范围比较广泛,因此信托产品基本上成为项目融资的主要渠道,各方主体有项目均可通过信托渠道设立,一些信托产品虽通过信托渠道发行,但信托公司对项目的掌控能力相对较弱,且信托公司由于最近两年增长较快,公司治理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投资管理人风险相对较大。

2.控制措施

控制投资管理人风险的措施主要包括:要求金融产品实行资产托管;与投资管理人沟通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对投资管理人投资决策机制和流程以及风险管理流程进行调研评估;在合同中明确职责,增加项目实际掌控人在投后管理中的职责;对金融产品发行机构开展风险评级,包括:其发行主体信用评级、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等。

(三)信息风险

信息披露作为金融资产的一项关键特征,其重要性在于投资人在多大程度上了解自身所承担的风险以及可获取的收益。证券化金融资产作为一种新型金融产品,其信息风险也至关重要。

1.风险概述

证券化金融产品相对与其他产品而言,最大的新增风险在于信息风险。如该金融产品的投资标的为资产池,则信息披露程度将会相对较低,披露的情况可能只限于外部评级分布、地区分布和行业分布等,而不会具体到单一项目资产,这将给保险公司目前的风险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2.控制措施

控制信息风险的措施包括:加强前期调研,深入了解投资资产及产品结构,并在投资报告中进行风险提示。在合同中明确各方职责,要求项目管理人最大限度地披露相关信息。针对金融产品品种、投资外部评级、投资行业和所投资地区,尝试设置风险限额。

(四)流动性风险

保险公司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其必须保证充分的流动性。证券化金融产品基于其目前的交易市场和交易规则,无法向上市证券一样任意流通,导致了投资者在这项投资中必须面临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1.风险概述

整体来说,证券化金融产品较难退出,强行退出时可能出现较大本金亏损。如理财产品是市场上的利率产品,可与投资管理人沟通卖出资产,公司承担卖出冲击成本。如理财产品为项目投资,正常退出较困难,但可在合同条款中考虑,如可与其他机构协商转让理财产品权益或与银行协商通过贷款替换理财产品,目前还没有出现过理财产品权益在机构中转让的情况。因此公司在投资前做好资产配置,防范由于期限不匹配导致的理财产品退出风险。

2.控制措施

控制流动性风险的措施包括:在投资前做好资产配置,合理配置各类期限的金融产品;研究建立金融产品投资退出机制,并在投资合同中增加退出条款;建立风险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积极寻找产品权益受让机构。优先投资在公开平台登记发行和交易转让的金融产品。

三、结论

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控制金融产品风险最好的方法是参与金融产品的交易结构设置,通过明确多方责任、落实担保等措施做好事前的风险控制,但作者也认识到金融产品不同于保险公司发起的债权投资计划,对保险公司销售的金融产品大多为已涉及好交易结构的成熟产品,且保险公司参与深度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在执行过程中,上述的一些重要控制措施不一定能确保落实到位,因此保险公司在相关制度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控制措施。

据了解,随着保监会放开保险资金投资金融产品的渠道,多家机构已到保险公司拜访,希望设计能满足保险资金需求的金融产品。本文认为,在与这些机构交流过程中,正确传导保险机构重视风险管理的理念,建议发行机构在根据保险资金需求量身订制金融产品的过程中,在产品发起设立阶段允许大规模认购的保险机构参与设立交易结构。

作者:张飞雄

上一篇:电子商务会计改革论文下一篇:审计准则要点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