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投资证券化发展论文

2022-07-03

摘要: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其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通过证券化的手段,将巨灾风险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而予以分散或化解,扩大了保险市场的承保能力,寻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然而,在巨灾保险制度的构建中,法律制度的设计不可缺位,并且法律制度的设计要居首位,使巨灾保险制度的运行能够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和维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险投资证券化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保险投资证券化发展论文 篇1:

我国巨灾风险证券化触发条款的法律性质分析

摘 要:保险风险证券化的概念自1973年由美国学者RobertGoshay和RichardSandor提出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国外已经较为广泛的被应用;我国国内目前没有开展保险风险证券化的业务,对保险风险证券化的研究仍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且国内关于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学术文章大多较为笼统地对国外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基本模式、特点等进行整体介绍,针对保险风险证券化中的具体法律问题进行研究。认为目前国外实践中触发机制主要包括损失型与指数型两大类。认为保险风险证券化中保险公司与SPV的法律关系不应突破保险业规制,在此基础上以保险公司与SPV之间的法律关系为视角讨论不同触发机制的选择并提出观点。

关键词:巨灾风险证券化;保险业规制;触发机制

1 保险风险证券化的概况及我国发展现状

保险风险证券化是指将保险人承保的风险不同于以往将其转移给后保险人,而是通过证券的形式转移到了资本市场。这从而将风险分配给在资本市场中的各个投资者之。又因为由于风险在资产负债表对应的是负债,因此也称为保险负债证券化。其与传统的保险相比,联通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风险更为分散,所涉及的主体与法律关系更多,因此也更为复杂。

保险风险证券化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出现的。是由学者罗伯特和理查德·桑德尔发表的《构建再保险期货市场的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它的提出与那些年美国经历了数次巨灾,其损失量大大超过了当时保险公司与再保险公司能够负担的数额。这使得保险业面临这巨大的行业危机,再保险率大大提升,而再保险公司更加谨慎。而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实用价值越来越凸显出来。在1984年日本就第一次发行了巨灾风险证券——地震债券。而就在近十几年来,随着金融经济的发展,保险风险证券化同样也在国际上发展迅猛。由此可见,保险风险证券化无论在现在还是未来,其影响力是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这将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研究价值。

对于我国来讲,本来我们就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但同样也是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而我国对于巨型灾难的救济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无偿还捐助及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但是不可否认,会给国家的财政发展及经济发展带来很大不便。而巨灾所牵扯到的金额特别巨大,一些金融商业机构也没有足够能力来担负这项事务的保险工作。而巨灾风险证券化恰恰会有极大可能性来满足我国对巨灾的处理要求,既能够对灾区的人们有所保障,也能缓解国家抗灾救灾财政压力。但是,我国还没能够有效地建立起相应的具体的计划。通过保险模式,將灾害的风险降低并且提供灾后的重建等救助工作。要提供一系列的制度、政策的保障,更快更好地做好灾后重建等工作。我国已经逐步开始重视对保险风险证券化的研究,但仍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国内目前没有完备地开展保险风险证券化的业务,更没有相应规章制度的规范。

2 国外保险风险证券化一般模式

以研究巨灾债券为例,在保险风险证券化中,设立的一个独立的特殊目的机构SPV(即specialpurposevehicle,下文简称“SPV”),由保险公司向其交付保险费,并将其承保的风险(负债)转移给SPV,由SPV将负债打包分割向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发行证券。而SPV发行债券时的合同一般约定,如果在约定的期限内出现指定的巨灾并且达到了约定的“触发条件”,则债券持有人会丧失部分或全部的利息或本金。而债券发行人也将利用募集到的资金向投保的保险公司赔付因巨灾导致的损失,赔付之后的剩余资金再给付给债权投资人。SPV可以将收取的保险公司的保费及从通过债券募集到的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当巨灾发生并达到触发条件时,SPV利用该资金及投资收益进行赔付。在这个过程中SPV需要具有独立法律地位,与保险公司“破产隔离”,并且保险公司的风险(负债)需要“真实销售”给SPV,这样一旦保险公司破产,已经证券化的风险不再纳入破产清算,避免保险公司破产风险波及债券投资者。可以看出这个过程中存在法律主体,投保人、保险公司、SPV、投资人,这四个法律主体之间形成了三组法律关系。

其一,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之间签订保险合同,形成保险合同关系。即只要发生了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事由与损害结果,合同双方就有义务需按照合同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且履行相应的合同义务。

其二,保险公司与SPV之间的法律关系。SPV都是设立为再保险公司,保险人(分出人)由于承保能力有限以及转移巨灾风险的目的,向再保险人SPV(分入人)寻求再保。分出人和分入人通常通过合同约定以某地区或行业的损失指数为参照标准(触发条件),当巨灾发生且造成实际损失超过了约定的标准即触发条件时候,SPV公司需向保险公司提供相应的补偿。

其三,SPV与投资人之间的关系。SPV在承接巨灾风险后将负债分割成标准化债券,销售给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同时约定巨灾风险的触发条件,当巨灾风险发生且达到触发条件,债券持有人将损失部分或全部的债权,SPV将利用债券募集到的资金赔偿保险公司的损失,剩余资金再返还给债券持有人。

SPV发行的保险巨灾风险债券通过连接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与此同时将保险市场的保险风险打包分散到资本市场。一方面,保险巨灾风险债券极大的扩大了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通过巨灾债券将保险公司承担的巨灾风险分散到资本市场,极大的扩大了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其他金融产品之间风险的弱相关性,投资人只要不在巨灾债券标的地区配置资产,购买巨灾债券就有效分散了相应的风险。

在以上基本运行框架下,巨灾风险债券化过程中“触发条件”一般有损失赔偿型机制和指数型机制两大类,不同“触发条件”的选择关系到保险风险的有效平衡以及保险的目的与功能能否实现,因此本文第三部分从保险业规制的目的以及保险公司与SPV之间法律关系的角度对巨灾债券化中触发机制的选择进行讨论。

3 保险公司与SPV之间法律关系的定位

保险公司与SPV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定位,关系到巨灾风险证券化中触发条件的选择的方向。如果认定该法律关系应当受保险业的规制,则在巨灾风险证券化过程中触发条件的选择应当符合保险法的基本原理;如果认定该法律关系为不受保险业所规制的法律关系,则触发条件的选择基于一般合同的意思自治可以突破保险法的基本原理。目前学界对于保险公司与SPV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定位有不同意见,部分观点认为保险公司与SPV之间应当是再保险的关系,也有观点认为是类似于再保險的法律关系。本文赞成第一种观点,认为保险公司与SPV之间的法律关系应当受保险业的规制,并且是再保险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合同条款设计应当符合保险法基本原理与目的。

首先,从保险业规制的目的来看,这种保险人将其承保风险直接转移的行为应当受保险行业的规制。保险业之所以将部分合同行为纳入保险业规制,是因为这部分合同行为涉及广泛的法律主体的利益,具有保障性、广泛性和社会性,这类合同行为如果一旦不受规制,将造成极大的社会风险。

保险合同与再保险合同在本质上属于是一种射幸合同,而一般的射幸合同不受保险业规制。但是,保险行为与再保险行为作为射幸合同行为需要受到保险业规制的根本原因是保险行为与再保险行为具有保障性、社会性、广泛性,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次,从保险公司与SPV之间法律行为的特点来看,两者之间实质是一种再保险关系。保险公司与SPV之间,本质上是保险公司因承保了大量的巨灾险而担心自身无法负担风险,因此通过合同约定将其承保的保险风险分出给SPV,是一种保险公司作为分出人分出其原承保巨大的风险的再保险行为。

4 触发条款的法律性质分析

巨灾保险证券化的基本模式与传统保险模式相似但也有很大不同,最大的特点就在于SPV与投资者债券的买卖合同中有一个特殊的“触发条件”条款。其关系到投资者能够按约定获得一定收益的前提,约定了在巨灾发生时,其收益本金包括利息是否能够部分或全部收回。但是不可否认,在具体的有关事务中,其与附条件合同也许会产生混淆。

4.1 射幸合同的概念及特点

对于有偿合同来讲,可以分为实质合同与射幸合同。射幸合同主要表现为在一个双务合同中,虽是双务,但合同双方所担负的义务与权利不对等。

射幸合同的特点主要有:(1)射幸合同双方义务的不平等性,因为其本身合同内容规定,当某一条件成就时,其中一方当事人会遭受很大的损失;另一方当事人会得到很大的利益,结果总是不公平的;(2)射幸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条件的特殊性;(3)射幸合同认定交易指向是一种机会,射幸合同本身并不是直接购买对方的义务,而是购买使对方行使义务的可能性;(4)射幸合同需要满足严格的合法性。

4.2 射幸合同与附条件合同的区别

民法中所指的附条件合同中的“条件”一般是特指合同双方基于自己的自由的意思表示,对于未来可能会发生或者不发生的事情进行约定。其带来的效力就是在于当条件成就或者不成就时,合同才会生效。这类合同使得合同的效力与未来客观的事件联系在一起。

而射幸类合同与上述所受的附条件合同的相同之处在于其均以未来发生的不确定的事件作为生效的条件,但是二者也有着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附条件合同所附条件成就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合同的效力。对于射幸合同来讲,对于合同本身的效力只要满足合同成立、生效的要件则就可以生效,而对于其所付的条件的成就与否,与合同双方中的其中一方是否履行义务或行使权利有关。

4.3 触发条款的合法性问题

根据射幸合同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触发条件”有射幸性质。因此,就应该考虑此项触发条款地合法性问题。因为此类射幸行为,最后结果往往会使其中一方当事人获得巨大的利益,而另一方当事人也许会遭受巨大损失。并且与巨大风险相应的巨大利益,会使人们产生赌博性质的想法。因此,对于此类含有射幸特征的“触发条件”合同条款应当受到法律的规制,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条款不得违反公序良俗,受到社会和国家的监督,防止当事人作出违背合同的行为。

5 保险巨灾风险债券触发条件的选择

对此目前主要有多种触发机制,但有两种是主流的触发条件。一是为损失补偿型触发条件,一般是事先约定若因巨灾导致的保险公司赔偿责任给保险公司带来的损失达到某一约定的标准时,SPV需向保险公司支付补偿金,其以保险公司在巨灾中的实际损失作为SPV向其支付赔偿金的依据。二是指数型触发条件,具体包括行业损失指数型和参数化指数型。行业损失指数型触发机制是以行业的损失程度作为SPV支付补偿金的依据,行业损失程度的指标一般由特定第三者或具有权威性的行业协会制定。当巨灾发生并导致行业损失指数达到某一标准时,SPV负有向保险公司支付补偿金的义务。参数化指数型触发机制就是以约定的某一物质特征的巨灾事件的发生作为触发条件,如飓风、地震的级数、洪水流量等。详细比较二者的差别,分析如下。

5.1 指数型触发条件不符合保险法基本原理

指数型触发条件的特点是其发生与否以及具体程度由客观事实证明或者第三方进行评价测量,而不会受到保险公司的影响。但以指数型触发条件作为SPV向保险公司支付补偿金的依据存在明显缺陷,违背了保险法的基本原理。

5.1.1 指数型触发条件导致保险公司与SPV突破了再保险合同的从属性

保险公司与SPV之间的再保险合同应当具有从属性。再保险合同的从属性则表现在当再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需要以原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为前提。如果约定了指数型触发条件之后,保险公司与SPV通过合同约定,当行业损失指数或者客观物理事件的指数达到某一标准时,SPV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的数额的补偿金,但在外在表现形式上该再保险合同的成立无需以原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为前提。表现出其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射幸合同。由于突破了再保险合同的从属性,将保险公司与SPV之间的法律关系和原保险关系割裂开来,导致了保险公司的保险损失金额和SPV的赔偿金额可能无法平衡,即基差风险。

5.1.2 指数型触发机制下的基差风险不符合损害补偿原则

基差风险是指发起人从专门的保值策略中获得的总量、时机或货币补偿不足以覆盖其损失的风险。这种基差风险在保险风险证券化过程中体现为避险者受到的补偿支付水平与其损失水平不完全匹配的风险。在指数型触发条件下,保险公司与SPV约定当行业损失指数达到某一标准或者特定物理事件发生时SPV向保险公司支付补偿金,该补偿金额不以保险公司因巨灾发生的损失程度为依据。可能巨灾发生时行业受损失程度不大,但是个体保险公司遭受的损失较大,或者巨灾的物理指数没有达到约定标准,但是个体保险公司遭受较大损失,此时保险公司获得的补偿可能少于其损失水平甚至无法获得补偿;也可能巨灾发生时行业整体损失巨大或者巨灾物理参数达到约定标准,但个体保险公司损失不大或者没有损失,此时个体保险公司获得的补偿可能原高于其损失。因此存在保险公司获得的补偿与其损失水平不匹配的可能性,不符合保险法上的损害补偿原则。

在保险法上,其中的损害补偿机制是这样的。是指当被保险人在遭受事前已经买好的保险类型的损害的时候,保险公司在赔付的时候,首先考虑在事前约定好的保险的金额范围内,就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害,在一定考虑酌情下对被保险人支付保险金。被保险人要想获得补偿首先应当受到了损害,赔付应符合补偿原则。

补偿原则是为了首先对被保险人进行赔偿损失的同时,不能使之在这次损害中获得额外的利益。避免人们的怀着这种侥幸的心理進行恶意骗保等活动。其次,需要强调补偿原则是因为不能使被保险人获得额外的收益,这使得其不爱惜保护自己的财产标的等。

保险公司与SPV之间的再保险合同也应当符合损害补偿原则,而在指数型触发条件下导致的基差风险显然不符合保险法损害补偿原则的要求。

5.2 损失型触发条件的可适用性

在损失补偿型触发机制下,在保险公司与SPV的再保险合同中约定当保险公司因巨灾而履行保险责任导致其利益损失达到一定程度后,由SPV向其支付赔偿金对保险公司损失的部分进行补偿。其将保险公司的在巨灾中可能遭受损害的利益作为被保的客体,符合保险利益原则。其次,其将保险公司的损失金额与SPV向其赔偿的金额无缝对接,使保单持有人受到的损失得到充分有效的补偿,且不存在上述指数型触发机制下的基差风险,符合保险法损害补偿原则。

当然,这种触发机制下也存在一些弊端,其中最主要的是道德风险。因为当保险公司得到SPV对其巨灾理赔提供补偿或者融资便利的承诺,那么保险公司就可能会在接受投保时降低条件。减少平时对投保人风险的检查和监管,盲目扩大承保,可能在投保阶段产生事前的道德风险。同时,在风险事故发生后理赔时,保险公司也可能会放宽投保人的理赔要求,从而产生事后道德风险。

6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我国基本国情,本文认为损失补偿型触发机制在巨灾风险证券化中比指数型触发机制更加具有可适用性。巨灾保险证券化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联结起来,使得保险公司有更大的承保能力,资本市场有着更多的资金流入。这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立新.美国巨灾风险融资和政府干预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2]杨琳苹.国外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经验与启示[J].上海保险,2016,(8):46.

[3]邓伟利.资产证券化: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0.

[4]左斐.中国巨灾保险供给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5]王孝军.我国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载体SPV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6,(12).

[6]胡玉梅.巨灾债券及对我国保险业的启示[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8,(6):47-51.

[7]郭峰,陈夏.证券投资基金法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8]赵逸轩.关于巨灾风险证券化的探讨[J].上海保险,2010,(12).

[9]秦岩.保险证券化应纳入再保险监管整体框架[J].中国金融,2011,(6).

[10]高海霞,姜惠平.巨灾损失补偿机制:基于市场配置与政府干预的整合性框架[J].保险研究,2011,(9):113-116.

[11]卓志.巨灾风险管理与保险制度创新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12]王媛媛.巨灾风险证券化及其在我国的运用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9.

[13]谢世清.巨灾保险连接证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14]梁昊然.论我国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制度构建[J].求索,2013,(2).

[15]樊启荣.保险损害补偿原则研究——兼论我国保险合同立法分类之重构[J].中国法学,2005,(1):61-74.

[16]潘席龙.巨灾补偿基金制度研究[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17]所罗门·许布纳(S.S.Huebner):财产和责任保险[J].陈欣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7).

[18]沈炳熙.资产证券化中国的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9.

[19]任自力.美国洪水保险法律制度研究——兼论其变革对中国的启示[J].清华法学,2012,6(01):122-135.

[20]熊磊.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法律制度浅析[J].学理论,2012,(11):95-96.

作者:沈嘉琦

保险投资证券化发展论文 篇2:

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法律制度浅析

摘 要: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其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通过证券化的手段,将巨灾风险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而予以分散或化解,扩大了保险市场的承保能力,寻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然而,在巨灾保险制度的构建中,法律制度的设计不可缺位,并且法律制度的设计要居首位,使巨灾保险制度的运行能够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和维护。

关键词:巨灾保险证券化;SPRV;法律制度

一、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概念及实质

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是指将巨灾所造风险,在资本市场进行证券化处理的模式。其包括巨灾保险期货、巨灾保险期权、巨灾风险债券、巨灾互换、意外准备金期票等。它将巨灾保险风险从传统的再保险市场转移到了强大的资本市场中,这样做使得巨灾风险得以分散。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是一种创新性的金融融资工具,它将保险和证券有机结合在一起,区别于传统的资产证券化,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是一种负债证券化。实质上是一种有效的资产风险隔离体系,使得发起人如果发生破产等事件,其进行证券化的资产不受该事件的影响,而特殊目的再保险机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2001年,NAIC以《示范法》的形式认可了这种再保险形式,特殊目的再保险机构(SPRV)再保险开始进入保险风险证券化的视野。立足于中国保险业的长远发展,对SPRV再保险也应该更多关注。SPRV再保险不但以支持原保险人之偿付能力为最直接的目的,同时SPRV连接着投资人以及保险人,它以投资人的投资资金为自己主要的资金支持,根据触发条件的不同付给投资人相应的投资利息,SPRV收取各保险人的保费,同时根据触发条件的发生与否决定是否提供补偿。

二、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运行机制

1.SPRV和再保险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及赔偿责任分配

从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基本交易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交易结构是由一系列合同所组成,其中至少包括:(1)发起人(原保险公司)与特殊目的再保险机构(SPRV),订立以资产转让与风险分担为主要目的之合同;(2)特殊目的再保险机构(SPRV)与机构投资者签订债券投资合同;(3)特殊目的再保险机构(SPRV)在取得发行的债券所得资金后,与信托基金签订信托合同,委托信托基金对证券化资产进行管理,成立信托民事法律关系;(4)此外投资银行在证券化过程中亦发挥重要作用,其可能担任三种角色,不同的角色成立不同的合同关系。

2.SPRV再保险的触发条件

保险证券化中的巨灾风险债券,在债券公开发行后,未来债券的本金与利息是否偿还,完全取决于巨灾损失事件发生与否。因此,SPRV与投资者间的债券买卖合同中,有一个核心条款,即:“触发(trigger)条件”条款。所谓触发条件,是指SPRV与投资者在债券投资合同中,事先明确约定获取收益的条件,即投资者的收益状况(利息和本金能否部分或全部收回)将取决于巨灾风险是否发生以及该巨灾风险的损失程度。

“触发条件”条款令投资者的收益与巨灾损失状况挂钩,使其间接分担了巨灾风险。在实践中,触发条件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发起人的巨灾损失状况。即当发起人的巨灾损失状况达到债券投资合同规定程度时,投资者的收益将受到影响。二是整个行业的巨灾损失状况。此时,投资者的收益与整个产险业的巨灾损失状况密切联系。三是特定巨灾事件。于此情形,投资者的收益状况与债券合同规定的特定巨灾事件之发生与否直接挂钩。四是现有巨灾损失统计指标。于此情形,投资者的收益则与现有巨灾损失统计指标直接挂钩。

三、SPRV再保险之合同法律分析

在SPRV再保险中,保险证券持有人因再保险赔偿责任而获利或遭受损失。所以,当合同法对特殊目的再保险机构再保险合同进行调整时,就直接调整原保险人和再保险人之间签订的这种再保险合同关系,因此要考虑的各方利益主体也从原来的三方扩展到四方,即原来的被保险人,原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同资本市场上的投资人。

1.原保险合同与SPRV再保险合同

原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是两个独立存在的合同,各有其独立的当事人。原保险合同决定原保险人与原被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再保险合同决定再保险人与原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分配,两者在权利与义务关系上彼此独立,此即学说上的再保险合同之独立性。包括:第一,独立的保险费给付请求权。第二,独立的保险赔付请求权。一旦发生再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原保险赔付责任,再保险人向原保险人履行再保险赔偿义务。第三,独立的赔付义务。原保险人依原保险合同,履行保险赔付义务,此项义务的履行不以再保险赔偿义务的履行为前提;原保险人不得以再保险人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再保险赔偿义务为由,拒绝进行保险赔付。再保险人依再保险合同,履行再保险赔偿义务,此项义务的履行也不以原保险人是否已经实际赔付为前提,值得注意的是,与一般再保险相比,在SPRV再保险中,再保险合同与原保险合同之间在合同内容关联上可能要松散得多,SPRV再保险合同之内容独立性得以增强,并趋于标准化,从而使保险证券可以更加远离原保险合同的影响。

再保险合同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它为原保险合同而订立和存续,因此具有从属性。其从属性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第一,合同内容的从属性。再保险合同为分担原保险赔付责任而订立和存续,所以再保险人之责任必须以原保险人之责任为范围,同时实际再保险赔偿金额不能超过实际原保险赔付金额,原保险人不得从再保险中额外获取利益。第二,合同效力的从属性。原保险合同无效、被解除或者因其他原因终止的,再保险合同也将因无保险利益而随之失效。同样值得注意的是,SPRV再保险的总括性、批量性,除了使SPRV再保险合同得以在合同期限上摆脱原保险合同的局限外,也使SPRV再保险合同与具体的原保险合同在效力状态上的共同命运性得以弱化,有利于保险证券的发行及流通。

2.SPRV再保险合同与巨灾保险证券

此种合同关系是SPRV再保险中特有的,是原保险合同与再保险合同关系的必要延续,它们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巨灾保险证券具有其特殊性,它是一种负债证券化,如果再保险赔偿责任发生,根据触发条件的不同,SPRV可以根据实际发生的损失以及之前约定好的条款减少支付证券的收益或者不予返还本金。SPRV的再保险合同收益直接成为保险证券收益的主要源泉。SPRV再保险合同与保险证券是独立存在的两个合同之债:第一,两者在合同性质上存在明显区别。SPRV再保险合同是再保险合同的一种,而巨灾保险风险化证券为SPRV的再保险赔偿责任的旅行提供资金的支持是风险融资性质的;投资人与再保险公司和原保险公司之间都不存在保人和被保人的关系,因此投资人与原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不需要签订任何保险合同。第二,两者在权利义务上彼此独立,在收益请求权以及责任承担均具有独立性。

四、SPRV再保险之监管法律分析

SPRV再保险要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可,必须有一套合理的,切实可行的监管体系作为其制度保证。

1.SPRV的独立性

SPRV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尽管SPRV一般是由需要进行风险证券化的保险公司(母公司)设立的,但它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有自己的注册资本,有其权利和义务,它与母公司之间除了资本纽带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特殊联系。

SPRV的独立性包括SPRV行为的限制和SPRV的组织形式。首先,SPRV行为的限制。设立SPV的重要目的在于破产隔离。为了融资的效益和安全,对SPRV的活动进行限制是SPRV本身在证券化交易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SPRV的行为必须服从于“非破产性”和目标“单一性”的要求,尽量减少风险,降低成本,因此各国法律对其经营活动一般作如下限制:第一,在对投资者付讫本息之前不能分配任何红利;第二,不能发生证券化业务以外的任何资产与负债;第三,不得进行破产、重组兼并;第四,须设有维护投资者利益的独立董事等。其次,SPRV的组织形式。典型美国的SPRV的形式为信托、公司或有限合伙。信托形式的SPRV有让与人信托和所有人信托,采用信托形式,SPRV和投资者可以获得税收优惠。公司形式的SPRV也较常见,因为公司的营业执照和章程可以包含有利于开展融资的和对商业活动进行限制的条款,而证券化融资中的参与人通常熟悉公司经营破产和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事宜。这样有助于当事人在遇到法律风险时解决问题。尽管公司的经营范围有限,但SPRV仍然可以发行符合SPRV经营目标的证券。但如果从税收减免的角度而言,公司未必是SPRV的最合适的形式。再者,有限合伙组织中普通合伙人负连带的无限责任;而其中的有限合伙人则以其出资为限对合伙债务负有限责任但无经营管理权。依美国税法,合伙是免税实体,因此为了避税,SPRV会采用有限合伙的形式。

2.SPRV再保险之偿付能力保证

偿付能力是指保险人或再保险人履行保险赔付义务或再保险赔偿义务的能力,反应的是特殊目的再保险机构在巨灾发生时偿付保险赔偿的能力。SPRV作为特殊目的再保险机构,他本身的成立就建立在良好的信用能力以及良好的资产结构的基础上的,并且其将证券化所得资金信托给专业的投资机构进行投资,其自身通过利率互换进行稳定的投资,因此SPRV的再保险偿付能力是十分有保证的。

五、结语

虽然我国对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研究已经开始,但是还处于摸索阶段,尤其对其在法律制度方面的研究还刚刚开始,尽管对于一些实际的问题已经有所涉及,但依然存在着很多的争议,并未得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要适应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发展,要建立SPRV,必须有更加完善的制度和法律。

参考文献:

[1]李玉泉.保险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2]彭冰.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解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谢永江.资产证券化特定目的机构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4]方春银,骆艳.巨灾风险与再保险[J].中国金融,2005,(7).

[5]李勇权.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作者:熊磊

保险投资证券化发展论文 篇3:

保险投资新规影响几何

10月下旬,保险投资新规“六弹连发”,如果加上三个“关于确认保险资金投资管理人报告事项的公告”,再联系三个月前发布的四项新规,那么,这一系列投资新政的动静之大、影响之深就更值得探究。综合来看,这些投资新政可谓“非对称的外紧内松”,即国内投资大幅放松、国外投资保持谨慎,但内松程度远远大于外紧,因为外紧只表现在提高了对当事人的能力要求(另一方面还增开了不动产投资渠道),而内松几乎是全方位的:投资主体双向放开、新增高风险类投资渠道、现有渠道则比例大幅提高。

它们对上市险企的业绩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作用?下面试以中国人寿(601628.SH;02628.HK)为例予以分析。

债权投资计划扩张

继2004年底放开股票直接投资后,对险资放开的一个大类投资渠道是基础设施债权投资。2008年股市暴跌并进入低位徘徊之后,是否及时转入基础设施债权计划是保险公司资产配置水平的试金石之一。以往年报、半年报显示,国寿投资的第一只债权计划是申通集团债权投资计划(投资上海轨道交通建设),2007年7月获批,由国寿资产设立。接下来在2008年下半年,国寿巨额投资了天津城投项目,2009年没有推出项目,2010年上半年推出了浦东建设项目;下半年推出了陕西煤业项目,2011年上半年推出山东高速项目。

国寿资产还投资了很多其他保资公司设立的计划:认购太平资产设立的南水北调投资计划第一期3.8亿元、第二期25亿元;认购平安设立的江阴大桥项目2亿元、赣铁项目4亿元、大唐托电项目5.1亿元、二滩水电项目9亿元、中广核风电项目4亿元;认购华泰设立的保利能源项目7亿元;认购太保设立的泰州长江大桥4亿元等。

2009年和2010年,国寿的债权计划投资处于停滞一年、缓增一年的状态,是因为这两年的利率水平太低吗?

境外投资总量渐减

早在2005年11月,国寿资产就出资3000万元港币在香港设立了中国保险业第一家境外专业资管公司,2007年5月又引进国寿海外公司和富兰克林邓普顿战略投资公司,两家共增资3000万元港币,同时公司更名为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主要受托管理国寿和国寿海外公司的境外资产,也有报道称,还受托管理中投公司的一点资金,2012年初推出了首只私募基金。截至2011年底,其管理的资金规模为376亿港币。

该公司的整体资产配置和收益情况虽然并不公开,但是,从国寿财务报表附注中还是可以观察到由其管理的国寿外币资产的投资情况(见图2)。

以往财报显示,国寿的境外投资中,股权资产除了2008年半年报时有折合16.73亿元的美元资产外,其余各期都只有港币股权资产。这与2008年3月国寿斥资约3亿美元认购VISA公司IPO股票的报道相符,但国寿此后为何退出美股市场?

除股权资产外,港币资产中还有最多不超过16亿元的现金等价物及零星的债权资产和定期存款,这些在图2中都不予反映。

国寿境外投资有如下特点,一是从投资总量上看,2010年明显下了一个台阶,从之前的270亿元左右骤降到180亿元上下。二是从连续投资的五个渠道来看,没有明显的主力资产,也就是没有比较稳定的资产战略配置,所以呈现战国混战状态,这与币种配置上显示出的“铁律”(股权只投港币,其他投美元)形成反差。其三,稍微有规律的是结构性存款逐步下降,直到2010年中之后为零。最后,尤其令人不解的,定期存款忽高忽低,也许这个定期就是一年甚至半年;而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虽然金额波动也很大,但基本上在20亿-100亿元之间波动,不知是流动性需要还是其他原因。

境外投资的具体投向在国寿十大重仓股中也常常出现,比如建设银行(601939.SH,01939.HK)、工商银行(601398.SH,01398.HK)和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的H股都跻身2012年半年报重仓股。另外,国寿香港购买的大单也未必全部记在国寿的重仓股上,比如2011年5月购入的3331.8万股中国贵金属(01194.HK)虽然在2011年半年报没显示,但却占中国贵金属发行股本的1%,可谓举足轻重。

高收益难以期待

虽然市场曾经炒作保险投资新政“题材”,也有机构预测新政将使险资收益率提高50个基点左右,但是,比较现实的态度是对某些险企在某个时期提高收益率可以期待,但不可抱有整个保险资金收益率将会系统性提高的幻想。

对阶段性高收益可以期待,是因为险资管理资格和投资渠道大幅放开之后,在八仙过海和群雄逐鹿中,一定会有公司踩准了一些高风险投资渠道的行情,获得显著高于市场均值的收益率,比如新开放的类证券化工具或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的组合投资等。而国寿和平安等大型保险公司最有可能在双向开放中受益,主要是扩大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国寿还率先在港成立了合资资管公司,应该说在规模和实践方面都胜人一筹。

国寿从2011年开始已经发力债权计划投资,实质是一种有抵押/担保的不动产贷款,比较符合保险投资工具“三足够”的要求,即收益率要足够高、足够长和足够稳。在美国靠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阶段,这种工具曾长期担当保险资金投资的主力资产。

但对这种美好前景又不能迷恋,从险资的投资收益可见,包括国寿、平安这样的顶级机构在风险资产面前,也是“跌跌撞撞”。因此增开风险投资渠道本身是“双刃剑”。在世界经济总体减速的前景下,进行高风险投资难以长期胜算。而且,新开的类证券化投资渠道受到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威胁;已经出海五年多的国寿险资对风险资产的参与范围其实相当有限,再结合QDII基金等其他境外投资的平淡表现,我们不得不说,不要太过迷恋增开渠道,高收益可能只是一个传说。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教授及其研究生

新规解读

《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后续公告

它解除了12年之前颁布的禁令,必将引起保险资金管理行业的变革。虽然它在7月份就发布了,但真正含义其实才刚刚开始显现。首先要明确,它规范的是境内设立的险企把资金委托给境内设立的投资机构所涉及的事项,不直接规范中国在境外成立的险企或投资机构之间的资金委托。

从9月26日至今,三个“关于确认保险资金投资管理人报告事项的公告” 发布。在已经公布的“符合办法规定的条件,可以受托管理保险资金”的40家公司中,基金系29家、证券系10家、保险系1家。泰康资产在第三批中出现多少有点出人意料,这说明境内现有“15+1”保险系资产管理公司(中心)与其他公司一样需要过会,而且才过了1家。如果今后不是集中批准保险系公司的话,中国的“保险资金投资管理人”队伍将会超过60家,向百家靠拢也不奇怪。这就是说,保险资金管理的政策壁垒已经完全打开。

《保险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

就资金来源和投向的确定性而言,保险资金和养老金等属于来源更加确定,而基金或券商理财产品则是投向相对确定,这是两类资金的重大区别。比如保险资金除了与基金和券商一样的证券投资渠道外,还经常投资于抵押贷款/债权计划和房地产等其他大类资产。由于在不同经济环境中各大类资产的业绩表现可能有天壤之别,资产配置战略不同的保险资金其投资业绩也就相差甚远;又由于不同投资工具的收益风险差别巨大,它们适用于对不同保险产品的匹配。但资产配置战略的成败要在中长期内才能显现出来,对操盘人员而言,它有时简直像一种信仰,必须内心足够强大才能坚守。而保险资金负债的长期性需要这样的判断和执着。这就是出台该办法的必要性所在。

该办法与具体投资工具管理办法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它主要采取的不是鸽笼式量化约束,而是采取了“谨慎人”模式。

比如普通账户与独立账户如何“严格区分”,早在2006年就出现过对于同一家公司股票投资上限5%计算基数的争议,这次终于明文规定:“计算普通账户各资产的投资比例,其计算基数应当扣除债券回购融入资金余额和独立账户资产金额。”

《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2004年8月到2007年7月间,已经推出过关于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的四个规章。与之前的快节奏相比,时隔五年多才出台的《实施细则》足见其谨慎。

首先在投资限额方面,2007年《办法》规定境外投资总额上限为上年末总资产的15%,确立了大类资产限额境内外合并计算、单笔投资限额境内外相同的原则;《细则》 沿袭了2007年的规定,增加了新兴市场余额不超过10%的规定。时隔5年后仍然不提高上限比例的投资渠道,这恐怕是第一个。

从境外投资品种来看,《细则》对2007年渠道追加了一些限制,然后进一步放开了房地产及REITs的投资。

从境外投资主体的情况来看,《细则》对五类相关机构都做了补充规定。投资委托人方面,提高了门槛。

《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管理暂行规定》

需要关注的是和2006年发布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办法的区别,我们发现,在当初债权、股权和物权计划三种探索中,经过六年的实践,债权计划脱颖而出,成为可以向非保险机构推销的一种投资工具。其实质就是基础设施债权投资的私募基金,它已经成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推向社会的一种投资工具。

两项衍生品新规

险企早就参与衍生品交易,此次发布的《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暂行办法》和《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规定》最引起市场的关注的是,如何落实“只许对冲保值、禁止投机”的原则。

前者规定,险企可以自行参与,也可委托保险资金投资管理人参与衍生品交易;除对冲现有资产外,还可对计划在未来1个月之内买入的资产进行对冲。除了一系列内控指引外,有一个量化规则,就是对冲未来1月拟买入的资产时,若未按计划买入资产,应当在5日内平仓相关衍生品。

后者也有一个量化规则:任一资产组合在任何交易日日终,所持卖出股指期货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其对冲标的股票及股票型基金资产的账面价值,持有的买入合约价值,与股票及股票型基金资产的账面价值,合计不得超过规定的投资比例上限;卖出股指期货合约价值与买入股指期货合约价值实行“多空两条线”,不得合并轧差计算。

《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

险企投资理财产品、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上季度末总资产的30%;险企投资基础设施和不动产投资计划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20%;另外还有一系列的单项投资上限。

《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

先看不动产,首先在投资资格上,财务安全性指标骤降:废止了上一会计年度盈利的要求,偿付能力要求从150%降到120%;对自用性和投资性不动产做出了条件区分,自用型房地产的投资能力要求放松但限于动用自有资金;其次是大幅提高投资比例、延长定期报告时限:投资性不动产及相关金融产品的合并上限从10%提高到20%,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的上限从3%飙升到20%。

再看非上市股权投资,对险企投资资格的财务要求除了放弃盈利和降低偿付能力指标外,净资产要求从10亿元降为1亿元。这是什么概念?根据2009年9月发布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是2亿元。

《保险资金投资债券暂行办法》

最令人瞩目的是将无担保非金融企业(公司)债券的上限从2010年规定的不超过险企上季末总资产20%提升到50%。

作者:徐高林 赵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