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新闻研究论文

2022-04-16

【关键词】报纸气象新闻在我国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70%以上,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①,气象事业对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因此各类气象新闻的报道为公众的生活、行业部门安排生产、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在各类新闻品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气象新闻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气象新闻研究论文 篇1:

气象新闻融媒体传播的新问题研究

摘要:在融媒体时代,气象新闻由单向传播、被动接收,转变为双向互动、主动分享,气象新闻基于融媒体演化出新形态,也面临着新问题。气象新闻从业者要更新观念、转变思维,将融媒体的优势发挥到传播过程的各个阶段,重视受众需求,加强科普解读,重视议程设置,拓宽报道视角,从而让气象新闻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

关键词:气象新闻;融媒体;传播;气象传媒;社交媒介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外大规模社交网络的形成,人们使用微信、微博等新兴社交媒介进行人际交往和信息沟通的行为,使气象信息的传播活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例如,社会公众想获知气象新闻,不用再像20年前那样,在特定的时间守在电视机前收看天气预报节目,或者在报纸的固定版块阅读天气资讯。如今,气象新闻的传播方式越來越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人获知天气信息,不是通过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而是通过刷朋友圈、刷微博等社交活动,而且其获取了重要的天气资讯后,常常会自发加入传播链条之中,如顺手转发朋友圈或就地拍一张天气照片或小视频上传。这种基于社交媒介而产生的传播现象十分突出。

二、融媒体的概念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理论,显然,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社交媒介已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媒体融合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融媒体是媒介融合的产物,它的英文是convergence,意思是汇集、集合。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学者浦尔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一体化多功能的发展趋势[1]。在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传播和传播效果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节约和效果延展,我们有必要对气象新闻的新传播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更充分地利用社交化传播工具,不断创新气象信息传播模式,优化传播效果。

三、气象新闻融媒体传播出现的新问题

(一)对互动新形态适应不足,容易产生传播误差

在融媒体时代,由于媒介的互动性、及时性更强,受众的反馈更多、更透明,气象新闻从业者面临更高的要求。气象新闻传播在一定意义上属于一种科学传播,气象新闻中有很多专业名词。例如“大暴雨”,按照气象行业的规定,大暴雨是指24小时降水量大于等于100mm而小于250mm的降雨(100~250mm);但普通公众往往会根据字面意义,用“大暴雨”这个词来形容“雨下得很大”。两者之间存在偏差。

再如“换季”,按照月份划分法,公众习惯称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 12~2月为冬季;按照节气划分法,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之始。但气象学意义上的换季,有严谨的观测标准,即分别以10℃和22℃的日平均气温为界,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高于22℃为入夏,在10℃~22℃之间为春或秋,低于10℃为入冬。如果要向公众有效传播上述信息,气象新闻从业者需作出详细的解释。

融媒体对气象新闻的传播形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果气象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没有意识到变化,在日常业务中依然沿用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在气象信息发布过程中固守“传者本位”,不与受众及时互动、平等对话,不运用社交媒介等新兴的融媒体有效回应网友意见,容易导致受众对气象信息产生误读。

(二)传播信源复杂,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下降

在融媒体时代,气象新闻的信源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天气预报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科学工作,不是任何机构都有能力准确进行预报的,不同信源的准确度和及时性有着很大的区别。普通公众很难根据气象信息对自己的生产生活作出合理决策,这种现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气象新闻在公众眼中的可信度与天气预报结论的准确度。

面对一场备受关注的气象事件,社交媒介的参与者可以自由、随意地发表和转发信息,部分气象信息甚至出现了变异,导致公众对部分预报信息的理解出现偏差,从而使谣言泛滥。气象谣言的产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一些非专业“意见领袖”(或普通公众)曲解了气象信息,使不正确的气象信息在社交媒介上流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天气预报的时效性特点,气象部门为了保持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每天在8时、12时、18时三个时间点,发布最新的天气预报信息,而在重大天气过程发生时,气象部门甚至可能逐小时加密会商和预报。然而由于社交网络的沉淀性和传播时间的滞后性,有时候预报信息已更新,但社交媒介上流传的却还是最初版本的预报信息[2]。

(三)气象新闻报道缺乏长效的议程设置

在报道灾害性气象事件时,大多数媒体倾向于描述整个过程,指出其造成危害的一面,及时发布相关的预警信号,而对这些灾害性天气背后的气候背景、社会原因没有进行深度挖掘,报道只停留在表面。

另外,在灾害天气发生之际,各类媒体抢占先机,而之后相关媒体很少对灾害天气进行跟踪调查,而是将注意力迅速转向其他事件。这导致气象新闻报道很少出现后续报道或深度报道,缺乏长效的议程设置。

四、融媒体时代气象新闻传播建议

(一)融通传播渠道,提高传播效率

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一体化的发展过程,气象新闻从业者要更新观念、转变思维,将融媒体的优势发挥到传播过程的各个阶段。

在气象新闻信息采集阶段,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实时性优势使广大受众的需求得以显现,大数据和算法也明确地将需求和供给加以链接。气象新闻从业者要运用好融媒体的优势,在新闻采集中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运用大数据与智能算法挑选民众关切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议题进行研究与报道。

就传播方式而言,务必要增强天气预报结果的可视性。从技术上来说,我国应逐步淘汰过去使用了数十年的静态天气图形。雷达回波监测到的降雨,都是动态发展的。例如,降雨带先维持在江苏、安徽,然后逐渐发展到上海、浙江,而现在的静态图形展现不出这个过程。开发动态的天气预报图,让天气以标示的分钟级或小时级滚动变化,有助于受众有效理解预报结果。这种图形还可以做成GIF动态图,在社交媒介上传播,一目了然。气象部门应将这种天气预报图形的开发纳入规划,这种动态图像技术还可以和天气实况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成果相结合,为融媒体传播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于公众需求。

在气象新闻信息分发阶段,融媒体讲究“一次采集,多端发布”。“两微一端”发布更要注重其互动性,要不断提出话题吸引用户主动参与交流互动,从而达到消除信息误差和了解最新受众需求的目的。

(二)重视受众需求,加强科普解读

受众向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更专业、更深入、更精细、更人性化的天气预报。气象新闻从业者除了要具备全面的气象专业知识,还应该精通传媒技术,懂得传播理论,只有“气象+传媒”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提供更优质的气象服务。

媒体在气象新闻报道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这要求传播者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对信息进行公开、公正的分析,并将结论及时、准确、客观地传达给受众。媒体内部需要加强把关,谨慎对待气象信息的每一个细节,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素养培训,避免过度追求流量[3]。

气象虽然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但不代表气象新闻就要使用晦涩的语言或难懂的术语。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要注意改变公文式的、固定式的、宣教式的信息传递方式,在互动与对话中准确把握受众心理,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利用可视化技术将气象信息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从而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

气象新闻应重视科普策划,通过吸引人的表达方式,让受众理解天气科学,逐步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气象新闻可借助H5、短视频、动画等技术实现融媒体传播,扩大服务范围,将气象与美食、时尚、旅游等领域结合,从而增强气象信息的贴近性与实用性[4]。

重视受众需求,加强科普解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只有一个能充分理解天气科学的社会,才可以把气象灾害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三)重视议程设置,拓宽报道视角

气象新闻从业者应高度重视在社交媒介上对不准确、不真实天气预报信息的辟谣式报道,积极与社交媒介合作,通过技术手段共同解决气象信息传播中的“变异”问题。气象传播者也应就天气预报的时效性特点,对社会公众进行提示和科普。

一方面,在进行气象新闻报道时,主流媒体应该强化舆论引导,在灾害天气的前期、中期、后期进行持续性报道,为受众答疑解惑,及时公开虚假气象信息,提高威慑力,将受众的需求放在首位,营造良好的气象信息传播环境。同时,可以与新媒体相结合,充分发挥其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顺应时代潮流转型发展,从而增强影响力与感染力。

另一方面,媒体应该拓宽气象报道的视角,对碎片化的信息进行专栏报道,与社会各方面相结合,深入挖掘潜在信息,摆脱表层的气象报道,加深报道的层次,做好深度报道。同时,可以建立气象新闻报道数据库,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进行科学的议程设置。

五、结语

融媒体对气象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为气象信息的有效传播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工具。当前这种气象新闻的融合传播现象,只是未来传播形态演变的前奏。气象信息传播研究,只有保持对新科技和传媒行业的长期观察,才能取得更有說服力、更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杜忠锋,罗敬.话语分析视角下我国媒介融合的话语嬗变及其内在逻辑[J].编辑之友,2020(01):21-27,38.

[2] 许伟.气象信息的社交化传播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7.

[3] 陈曦.气象新闻常见“槽点”浅析[J].青海气象,2016(04):71-75.

[4] 黄丽华,赵颀.地方新媒体气象新闻报道的经验与启示[J].青年记者,2017(03):63-64.

作者简介:许伟(1986—),男,北京人,硕士,气象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

作者:许伟

气象新闻研究论文 篇2:

解读报纸中的“气象新闻”

【关键词】报纸 气象新闻

在我国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70%以上,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①,气象事业对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因此各类气象新闻的报道为公众的生活、行业部门安排生产、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在各类新闻品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这一点上,电视走在了前面,报纸虽然落后,但绝大部分报纸特别是都市报、晚报类的市民报都力争把与人民息息相关的气象新闻做精、做透,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气象新闻是指媒体传播的天气、气候变化或气象事业发展的变动的事件或信息。本质上,它属于服务性新闻,即“为受众生活服务的新闻……着眼于实用,强调‘可操作性’,要求具体、真实。”②

气象新闻不同于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气象部门根据观测设备所记录下的数据结合该地区的天气、气候发展规律预测出未来几天甚至较长时间内的天气形势,并通过气象台向公众发布。而气象新闻的报道是建立在天气预报的数值基础之上,结合新闻的元素,通过气象记者、编辑的二次加工,形成对受众有用的信息,其范围要远大于后者。

作为提供“天气预报”服务的传统媒体电视,在传播气象信息时具有直观、形象的传播优势,而且随着技术进步和气象部门与电视台合作更加成熟,电视在气象预报中可采用三维效果图等视觉效果好的符号来表达气象信息,再配以颇具亲和力的主持人,很能吸引眼球。在这种竞争压力下,有效提高报纸气象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就更具现实意义。

就目前情况看,大多报纸在运作观念上都比较到位。首先是突破了电视这一强势媒体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气象信息经营模式——单一的“天气预报”,直接跨入“气象服务”之列,极大地扩大了报道范围。其次是把气象新闻从“生活服务性”直接上升到“信息服务性”,更强调其资讯性和知识性,把这一信息的作用扩展到了实用性、新闻性和娱乐性等层面上。再一点就是直接把这类信息放在专副刊上经营,有力地扩大了报道面和报道手法,各种新闻体裁和表达手段都有了用武之地。

报纸气象新闻的诞生

按照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在报纸上首先推出天气预报专版的,是美国的《USA TODAY》③,中国近代的报纸,很多都在报头旁的一小块被称为是“报眼”的地方刊登天气预报。目前我国报纸媒体中,中央级报纸在头版的报头位置刊登天气预报,但一般都标明是北京地区的天气预报。《人民日报》作为中央党报,第四版上有八分之一的版面刊登的是全国天气预报、全国部分景区天气预报和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除此之外在头版和二版很难看到与气象相关的新闻。

省一级的报纸媒体中,以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为例,每日仅在第B6版的下方刊登全省13个地级市的天气预报,没有专门的气象新闻板块,提供的只有天气和气温的数据;而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则辟出固定的版面位置,介绍广州市区天气预报、珠三角城市今明天气图等;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是在头版的下端专门辟出一横条发布天气预报,内容主要有天气温度、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等。

随着人们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和信息消费层次的提升,气象服务在大众生活、工农业生产、衣食住行、商业运转和疾病预防等层面上的意义日渐凸显,气象新闻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空气质量预报、紫外线指数、人体舒适度等,气象服务越来越趋向细致化。一个新闻媒介的传播内容是否受到人们欢迎,是否在社会上“热销”,是由两个基本层面的问题决定的:一是它所属的内容“类别”在满足社会需求的传播结构中所占的位置;二是它在同类内容传播中的优秀程度。④

气象新闻就这样在人们对气象信息越来越多的需求下渐渐走红,再加上近年来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加,影响也越来越大。种种现象说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气候条件日益恶化,导致人们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日益加大,气象新闻在满足社会需求的传播结构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都市类、晚报类的市民报在气象新闻的采、写、编上比较重视,这类报纸需要贴近受众的实际生活,在服务型新闻的细节上做足文章。很多市民在从报刊亭买到报纸后首先就找气象新闻。值得一提的是,“气象新闻”这个术语提出也是从都市类报纸改版时开始的。2003年之前出现在我国平面媒体上的有关气象方面的新闻内容基本上是单一的,报道模式都是“直线报告”型,格式固定,口气生硬,与受众距离较远,缺乏亲和力。2003年4月2日,《南方都市报》全新改版,改版后的报纸开辟了“风云榜气象新闻版”,在我国的媒体中最先运用“气象新闻”这一术语⑤。“气象新闻版”在创办之初每天用两个彩版对当天气象信息作全面报道,且安排在A2叠封底的重要位置。

此后,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重视“气象新闻”报道。报纸以彩色专版的报道形式出现,并以“气象新闻”版命名,有专门的气象记者,将气象状况作为一个新闻品种来做。使气象新闻在媒体上由配角成为主角,慢慢变成了新闻媒体上重要的新闻品种。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楚天都市报》也在第32版专门开辟了整版的气象新闻,它的组成部分是:全省的天气情况(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各个省会城市、直辖市、旅游城市的天气状况;武汉地区早晚上班、下班的天气;晨练、晾晒、洗车、空调等关乎民生的指数;一篇结合当天天气状况的气象消息,在版面编排上借鉴美国报纸的流行模式,根据季节、节气的变换提供了比较多的天气信息和气象知识。此外,像重庆的《重庆晨报》、北京的《京华时报》、安徽的《新安晚报》、山东的《齐鲁晚报》等都市报,开辟的气象新闻多以专版形式见诸报端,有了固定的版位、版面,以及比较成熟的版式,而且均被安排在重要位置。有些报纸版面内容除了刊登近几天的天气情况外,还介绍一些天文地理知识,并有“出行参考”,及时提供各地火车飞机航线调整和车票机票打折消息,以及旅游景点和国际大都市天气情况。

平面媒体的气象新闻不仅在版面设置上全方位为受众做好服务,对气象信息进行了客观形象生动的报道,对大众的生活进行正确的引导。可见,作为报纸服务性新闻的气象新闻,特色鲜明。

气象新闻的语言特色

气象新闻的传播首先要尊重科学性,要准确,其次要让人看得懂,最后还要做到让人有兴趣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准确捕捉到新闻事实之后,怎样写作新闻。而写作新闻时使用的语言直接决定着新闻传播的效果。⑥

例如,气象新闻报道中往往会有各种气象指数,如晨练指数、着装指数等,而这些术语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比较抽象难懂。这就要求报纸的气象服务尽量做到专业信息生活化,专业语言口语化,服务信息实用化。普通语义学认为,一则有效的信息应该“既有高抽象的概括,又有低抽象层次的细节”。⑦“气象指令”应“翻译”成广大百姓可资借鉴、按章操作的生活指南。

因此我们在写作时便尽量将这些专业信息生活化,专业语言口语化,服务信息实用化。

气象新闻的“人文关怀”

报道模式的转变折射出报道理念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从按部就班的播报到“以人为本”的关怀。报道突出贴近性、服务性,实用性,并在表述方式上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目前我国大多数新闻媒体的气象报道已经开始注重于关注人的需要,重视天气对人的健康、心情、生存状态的影响。气象报道中增加了生活提示、出行提示、旅游提示等“贴心提示”,另外还分析天气变化对各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普通大众的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这些报道中,能够感觉到媒体对受众的关爱。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变化,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最重要的是需求市场形成。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日趋丰富,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日趋复杂,从而对气象新闻的需求日益增加。

第二,新闻媒体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具有服务功能的气象新闻恰恰是新闻媒体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2003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研究所、国家统计局等机构对全国电视观众2002年收视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天气预报”列所有电视节目类型排行榜首位,成为观众最爱看的电视节目;2003年,新浪网新浪观察的调查结果同样如此,“天气预报”得票占投票总数的49.77%,压倒新闻节目和电视剧,再次成为收视之冠。这说明,观众对气象新闻有极大的需求。

第三,新闻报道的内在规律使然。

新闻是最近或者正在发生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陈述,从这个意义上说,气象新闻,包括气象消息和天气情况,天然具有新闻的品质。日常生活离不开天气信息,天气情况是人们应知、欲知的信息,无疑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势必成为媒体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

另外,有一点不容忽视,就是在我国日渐融入世界的情形下,我国媒体与世界其他媒体的交往也日益增加,在交往的过程中,我国媒体借鉴了世界著名媒体的气象新闻理念及新闻操作手法。

第四、提升报纸的整体赢利能力。

从赢利模式看,电视等电子媒体可以直接从气象信息的经营中获益,如广告收入、查询费等,而报纸则没有这样的优势,其收益具有滞后性和间接性。一个气象服务栏目办得好不好,很难直接从广告收入中看出,只能从整体上提升报纸的赢利能力。所以,这是一种长远投资,也是一种风险投资。毕竟一个气象专版的运营,其人力、物力投入相当可观。

气象新闻的特色之一是“立体解读”

我国是一个天气和气候灾害频繁的国家,又是一个气候资源丰富多样的国家。2007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甘肃省气象局时指出,气象工作非常重要,对于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气候变化是国际上的热点问题,气象部门要做好研究工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⑧。气象工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给气象新闻的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象新闻的播报不是新闻媒体独立制作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媒体与气象部门的紧密配合,在表现气象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大众传播功能,把气象新闻做好。

从2003年之后,在“气象新闻”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后,报道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可称为“立体解读”模式,以报纸为例,这种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以彩色专版的报道形式出现。版面以“气象新闻”版命名,有专门的气象记者,将气象状况作为一个新闻品种来做。版面位置固定,一般在A叠封底。版式也基本固定。

2、新闻品种丰富,报道范围扩大,根据“人的需要”对气象状况给予立体解读。主要的报道种类有:天气预报(包括本地区未来三天预报、全国主要城市和世界主要城市近日天气、旅游城市和地区的天气情况)、气象消息、空气质量预报、贴心提示、气象新闻图片等。

气象新闻的特色之二是“贴近性和服务性”

读图时代,如何使服务信息更具愉悦效果,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服务信息往往因其实用而忽略了应有的审美,但是,“如果我们(报纸)不能在文字报道里给人一点形象,恐怕就很难和电视新闻竞争。”⑨与电视相比,报纸的气象新闻只能借助文字、图表展开。这主要体现在标题制作和图、文的有效配合使用上。

其一,气象新闻信息的一大特点就是专业性强,缺乏悬念,反映在标题上就是平淡甚至重复,但老是用“晴好”、“升降温”、“温差大”、“防感冒”等词汇,时间长了,就会惹人烦。所以,能否用贴近百姓生活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传递气象信息,是对报纸的一大考验。

其二,要认清图、文在传播气象信息中的不同作用和地位。有些报纸,虽然用了彩色气象图,但基本上还是承袭传统观念,每次都是文字新闻主打,粗黑标题顶上,而直观、醒目的气象图却作配角,被扔到中下部,未免遗憾。这是因为,传播学中有一个“获取信息最省力原则”,即受众在获取信息时尽量少投入而达到目的,而图像具有直观、醒目之功效,非常有助于阅读。若一个标示图就能让“晴转多云”或“阴转雨加雪”等气象信息一目了然,那就意味着形成了某种象征,在共同的语义空间下,读者可见图知意,就像看到“全国气象图”就知道是气象服务版一样。此外,一个好的标示图应该有非常强的感染力,要么夸张幽默,要么形象有趣,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阅读气象信息时可知、趣尽得。

其三,就是尽量在固定版位刊登气象信息,这样便于读者查阅,进而形成预约意义。当前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报头“简报”,内页详报;一种是完全置于末版,走封面化路线。

气象新闻的发展空间

气象新闻发展空间广阔。如何使气象新闻宣传更具特色,从“软新闻”变为“硬新闻”,成为服务民生的新闻,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气象新闻宣传规律、丰富报道方式,坚持用新闻手法和民生视角追求最佳的传播效果。让气象新闻报道在差异化、特色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对于提高气象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报纸还面临一个新问题,就是天气预报的精确性。目前,电视天气预报不但可日播三次,甚至开始走向精细化。在此情况下,报纸就应在有限的报道文字中,尽量提高表述语言的准确度,尽量用准确的语言给读者提供有指导价值的信息。

总之,能不能创造出一套适合报纸的信息表述系统,将直接影响到气象新闻的生存力。从根本上讲,这事关报纸气象新闻经营的特色化问题,提升版面广告价值。强调可读性,更深意义上讲,是为了形成特色,经营出精品栏目,在便民的同时取得竞争优势。如果不注意特色化,就非常容易被同行追上。毕竟,获得原始气象信息难度并不大。只有特色,别人才无法克隆,即使勉强模仿也要冒很大的风险。这就是打造精品栏目的市场依据。也就是说,当我们面临内容同质时,形式差异化就可以成为新的竞争利器。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气象新闻表述方式的创新必须规范,不能削足适履触及内容的真实性。这是因为,气象新闻作为特殊的服务信息,“媒体不应以任何形式转播、转载其他来源的气象预报。气象预报属于气象科技成果,制作和发布单位对其享有所有权,并受有关法律、法规保护。未经发布气象预报台站的同意,媒体不得更改气象预报的内容。”⑩一些法律法规限制了气象信息的来源渠道,导致一些经济实力不强的媒体无法将气象新闻专版经营下去。■

注释

①缪旭明:《加强气象应急管理工作提高防灾抗灾减灾效能》,《气象软科学》2008年第1期,P26。

②《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冯健主编,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P83。

③王玮:《“异军突起”的天气预报——试析气象新闻在我国目前报纸中的现状》,《新闻知识》2005年第7期,P30。

④喻国明:《定位: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考察——来自2000年我国城市居民接触大众传媒状况调查的报告》,《新闻战线》2000年第7期。

⑤陈娟,《解析气象新闻二十年嬗变》,《中国记者》2005年第11期。

⑥高钢:《新闻写作精要》P111。

⑦沃纳·赛佛林 等著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P94。

⑧贾朋群等,《国际上气象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资质认证和培训》,《气象软科学》2006年第1期,P97。

⑨穆青,《新闻散论》,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P279。

⑩2003年12月31日由中国气象局颁布的《气象预报发布与刊播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

作者:吴德高

气象新闻研究论文 篇3:

让都市报气象报道更“准”一点

【摘要】气象新闻是都市报看重的服务性新闻品类之一,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相当的生动性。但在实际操作中,气象新闻报道经常容易陷入“不准”的尴尬,对于报纸的公信力是一种损伤。本文力图从都市报气象新闻报道的特点着手,分析导致这类新闻“不准”的成因——从客观上说,受天气预报技术条件和报纸出版周期的限制;从主观上说,受记者自身分析判断水平以及“抢发”意识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原因的探讨,本文尝试从新闻写作和编辑的角度,找出让气象新闻报道变得“准确”的途径。

【关键词】都市报气象新闻准确标题制作客观写作

一直以来,服务性都是都市类报纸所坚持的追求之一,所以服务性新闻也成为都市类报纸最为看重的新闻种类之一。天气变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气象新闻报道正是最具有服务特征的新闻报道,所以历来为都市报人所看重,在报纸上也经常占据重要版面。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天气预报”本身的不确定性,气象新闻报道经常容易陷入“不准”的尴尬:报纸刚刚用头版头条宣布“未来一周大雪纷飞不断”,第二天一早,报纸出街,东方升出一轮艳阳,此情此景,岂不让读者困惑不已?这种情况对报纸本身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也是一种损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此类情况的出现?在现有的天气预报技术水平无法从客观上保证预报高度精确的情况下,又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尽量避免这一类情况的发生?笔者尝试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从新闻写作和编辑的角度,找出让气象新闻报道变得“准确”——至少是“看上去很准”的途径。

一、都市报气象新闻报道的特点

2003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研究所、国家统计局等机构对全国电视观众2002年收视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天气预报”列所有电视节目类型排行榜首位。而在十多年后的今天,天气预报的重要性有增无减:所有的智能手机系统都把天气预报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天气APP也是下载率较高的“装机必备”类手机软件。

以服务读者为宗旨的都市报,在诞生之初就把天气报道放在颇为重要的位置。1995年1月1日,国内第一家以“都市报”命名的日报《华西都市报》发行,在创刊号上,天气预报就列在大红报头之下的重要位置。2003年4月2日,《南方都市报》全新改版,开辟了“风云榜气象新闻版”,在我国媒体中最先运用“气象新闻”这一术语。自此,我国都市报气象服务一改单一的天气预报模式,正式进入立体化的气象新闻报道阶段。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关于“气象新闻”的涵义是这样界定的:“气象新闻是指向人们提供气象服务的新闻。”根据笔者的理解,气象新闻是指建立在天气预报的数据基础之上,根据受众的需要,对于天气趋势进行报道的新闻。

首先,由于气象新闻的“服务性”,它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实用性:要将短期或长期的天气趋势告知公众,以利于受众合理安排生产生活。为了增加实用性,都市报在气象新闻报道从简单的“今日天气”预报开始,逐渐形成了三日甚至更长期气象预报、气象生活指数、气象灾害预警和应对指导等全方位的气象信息服务。

另外,由于都市报的“贴近性”,它的气象新闻又要具有生动性:要让读者读得下去,看得明白。所以,都市报气象新闻的语言风格一般都非常活泼、形象,报道形式也新颖、多样。

二、导致气象新闻“不准”的原因

气象新闻的实用性“天生”对于准确度有更高的要求。农业播种、企业举办活动、个人计划远行……都要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安排,如果气象新闻有误,会给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影响。但是,要想准确,并不容易。实际上,“不准”的情况,在报纸气象新闻报道中经常遇到。粗略归纳,应该有以下几种原因。

1、气象预报技术和报纸出版周期的双重约束

有个笑话指出了气象报道中的“失准”之处:有个老奶奶问孙女:“天气预报里面,局部地区天天刮风下雨落冰雹,这个局部地区在哪儿,怎么这么倒霉?”一笑之余,我们可以看出,在现有的气象预报技术条件下,对于时间、地点的精确程度还很有限,这成为影响气象新闻准确性的一个客观因素。实际上,根据深圳市气象部门的公开解释,单就暴雨预报而言,目前准确率也只能达到六成至八成。

对于都市报气象新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报纸本身的出版周期。风云最是无常,气象随时在变化,对于每天一次出版的报纸来说,无法对于气象预报进行滚动播报和修正,从而也造成了不够准确的状况。

2、记者编辑专业知识水平和分析能力的限制

都市报气象新闻毕竟不是气象台的技术报告,生动性的要求,让它必然不能是预报数据的简单堆砌,而更需要记者编辑进行“翻译”,进而加入分析判断。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受记者编辑的专业知识所限,都市报气象新闻经常会在“翻译”中说出“外行话”。比如在安徽,对于“长江以南局部山区有大雪”的预报,如果在标题中直接说“皖南局部有大雪”就肯定会有问题,因为皖南地区有黄山等高海拔山脉,山顶与地面的温差很大,“山区有大雪”往往并不代表附近会迎来大雪天气。再举个例子:雾霾频发的秋冬季节,天气预报里的“大雾”可能是单纯的大雾,也可能在特定气象条件下形成霾,不同的记者在写稿时可能会给出不同的解读,如果不经详细推敲求证,武断地写成“大雾”或“雾霾”都有可能是错误的。

3、“争抢眼球”意识容易导致武断和偏颇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加上新闻单位内部考核压力颇重,导致一部分记者在采访写作中带有“功利心”,一部分编辑在制作新闻标题时追求“抓眼球”,表现在气象新闻上,就出现稿件用语不够科学客观,失于武断,甚至有些主观臆测,让新闻的真实和准确大打折扣。

比如每到夏初或冬初的时候,我们会在一些媒体上看到“今年将迎酷暑”“今年是个暖冬”之类的预测性报道,动辄还被冠以“有史以来”“破历史纪录”之类的字眼。实际上,气象部门对于这样的中长期趋势性预报非常谨慎,记者在进行这类报道时也不能太过轻率。另外,对于报纸上经常出现的“未来一周如何如何”的气象预报,编辑在标题处理时也不够谨慎,往往以偏概全,用最有“新闻性”的天气状况对一周天气进行概括,也会给人以不准确的观感。

三、采编环节如何提升气象新闻准确度

对于上文中提及的造成气象新闻不准确的三个原因,笔者认为,除了气象预报水平这个客观原因之外,其他原因都可以通过努力在采编环节中加以消除,从而提升气象新闻的整体准确度。

1、采写环节:记者多向专家学习,自己也做专家

首先,记者要摒弃“功利心”,不对气象现象和趋势进行渲染和夸大,保持气象报道的客观性。拿到气象材料后,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观察和思考。如遇极端恶劣天气或灾难性天气来袭,更应努力揣摩报道的每一个字。

其次,气象记者的专业素养对稿件质量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气象记者要立志于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不能机械等待气象部门每天的通稿,满足于简单改写,而应该注意积累气象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对气象数据的分析判断能力,谨防报道中出现低级错误。同时,对于复杂天气现象,要多采访业界权威专家,保证解读的准确,同时也能积累更多专家资源,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编辑环节:不做“标题党”,适当“关照”主要受众

由于都市报的特性,编辑在改写气象新闻以及制作气象新闻标题的时候,会特别注重生动性。但要引起注意的是,要保证生动性和准确性的统一,尽量做到客观准确全面,避免产生歧义。

准确全面,并不是要求面面俱到,而是把关键气象趋势以最直观的方式说明白,能不模糊的地方尽量不模糊。比如“明天晚上安徽省北部地区将出现大雪天气”这样的新闻内容,在标题里就不应该以“明天皖北下雪”来表述,因为早晨下雪和晚上下雪,大雪和小雪,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是非常不同的,新闻服务应该尽量精确。这一点,在“未来一周”的预报里尤其要注意,这么长时间段里的天气状况很难一言概之,保险的做法还是具体到某一天的详细天气状况,比如“周二暴雨后,天凉好个秋”就能抓住人们最为关心的天气变化,比“下周将迎降水降温”要准确很多。

另外,笔者在工作实践中较有感触的一点是,对于省级都市报来说,由于气象报道会涉及到全省范围,而各地的天气情况往往并不相同。那么,把什么地方的天气情况放到标题里作为“新闻眼”便有讲究。一般来说,“关照”主要目标受众所在区域的天气情况会提高气象新闻的准确感受。如果省会合肥将有暴雨,省内其他地区高温晴好,无论晴好的范围占比有多么大,显然不能用“明天出门要防晒”这样的标题。

3、补位:利用新媒体手段及时修正报纸报道

对于报纸出版周期带来气象报道滞后失真的“老大难”问题,在媒体进入大融合时代的今天,也有了可以弥补的手段。现在的都市报都有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在气象新闻报道中,它们一方面可以及时纠正报纸的偏差,另一方面还可以在突发气象灾害中独立作战,发挥即时性和互动性的优势,打一场“滚动新闻”漂亮仗。

参考文献

①陶晓岚、温亚丽,《报纸气象新闻报道的现状和拓展的思路》[J].《黑河学刊》,2010(2)

②舒娟,《都市报气象新闻标题研究》[J].《科技传播》,2014(9)

③姜晨,《警惕气象新闻的模糊化》[J].《传媒》,2010(7)

④彭广兴,《拓展思路谈“天”说“地”大有可为》[J].《新闻知识》,2007(8)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

责编:周蕾

作者:何克难

上一篇:肝炎临床护理论文下一篇:教师队伍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