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信息论文范文

2022-05-09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气象信息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近30年来,气象信息化发展对气象部门传统的职业分工产生了深刻影响,一般技术性手工劳动岗位不断减少,气象信息技术研发、加工、传播、服务和保障活动的岗位不断增加。信息化发展对气象职业分工带来新挑战,基层人员的岗位技能不适用现象将更加明显,气象预报员的核心地位可能发生改变,气象人员整体面临能力提升的压力,传统职业岗位面临重新调整。

第一篇:气象信息论文范文

气象信息网络设计探析

[摘 要]随着气象信息和气象设备现代化的发展和需求,可靠的、稳定的气象信息网络成为气象信息传输和现代化气象设备开展业务的基础。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设备,尽量合理地简化网络结构,建设可靠性高、结构简单、利于维护的信息网络成为气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气象 网络 设计

1 气象信息网络的设计原则

地市级气象信息网的设计原则为:本着适度超前、安全保密、运行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建设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信息网络系统。

2 网络总体结构设计

根据网络的层次化设计,采用核心层、汇聚层和接人层三级星形网络结构。核心层采用千兆级局域网交换技术,汇聚层采用干兆或百兆级局域网交换技术,接人层采用百兆级局域网交换技术。局内采用综合布线系统,楼宇间根据距离采用单模或多模光纤,楼宇内采用多模光纤与双绞线混合布线方式,双绞线可根据通信情况和单位的经济实力选择5。类或6e类双绞线电缆。网络设备应该选择高技术性能和高可靠性的主流产品,适应今后不断升级和扩展的需求。根据应用需求,建立对内对外服务的服务器群组。根据网络管理和安全管理的需求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VLAN,在核心层和汇聚层对网络设备和通信链路作必要的冗余设计,选择适当的防火墙、网管平台、认证计费平台等。省局和市局之间用专用线路连接,市局和县局之间也用专用线路连接。 2,1核心层设计 网络核心层设计的最根本准则在于提供最快最可靠的数据传输,以满足网络各部分之间的信息交换的需求。核心层由一个高速的骨干网组成,其任务是为其它两层提供优化的数据传输功能,其作用是尽可能快地交换数据包,所以应具有高可靠性,并且能快速适应网络的变化,由于核心层对网络互连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一般要采用冗余组件来设计核心层,这样当交换机之间的线路出现故障时,传输的数据会快速自动切换到另外一线路上进行传输,不影响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核心层不应卷入到对具体的数据包的运算中去(如过滤等),否则会降低数据包的交换速度。核心层的主干交换机一般采用最快速率的链路连接技术,在与汇聚层交换机相连时要考虑采用建立在生成树基础上的多链路冗余连接,以保证与核心层交换机之间存在备份连接和负载均衡,完成高带宽、大容量网络层路由交换功能。基于以上考虑拟采用传输速率为2,5Gbps的环型拓扑连接核心层设备,在网络出现单点失效,包括设备和线路故障的情况下,保障核心网络的正常数据传输。核心层是一个路由域。通过在核心层配置动态路由协议,提供数据的路由和路由的迂回。核心层设备具备组建环型网络及单点失效自愈的功能,采用先进的IP路由协议OSPF、BGP。为了以后的扩展,核心层设备必须支持MPLS/MBGPVPN、流量工程(yE)。 2,2汇聚层的设计 汇聚层主要实现网络接人层的汇聚功能,实现路由和基于策略的数据传输,同时保障传输的可靠稳定。汇聚层是网络核心层与接人层的分界点,它扮演了许多角色,包括对资源的控制访问,可以配置为VLAN之间连接的路由,汇总接人层的路由。设计时可根据网络规模和应用情况考虑汇聚层与核心层有冗余的链路。汇聚层设计需要支持网络的高端口密度、高性能、高可用性等特性,应该与服务质量(O。S)机制、智能应用技术以及安全性设计结合在一起。用户可以通过汇聚层高效地利用其接入层网络,增加终端业务(如多点广播、语音和视频应用、ERP应用等),而不影响网络性能。汇聚层交换机和接人层交换机之间可以利用全双工技术和高传输率网络互联,保证分支主干无带宽瓶颈。汇聚层的设计要满足核心层、汇聚层交换机和服务器集合环境对干兆端口密度、可扩展性、高可用性以及多层交换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支持大用户量、多媒体信息传输等应用。因此在汇聚层拟采用星型或者环型拓扑,采用!c的以太网传输,避免单点失效带来网络连通性问题。采用Ⅱc双链路连接到核心接点,以实现冗余,可以提供快速高效的备份。汇聚层支持先进的路由协议RIPV2、OSPF、MPIS/MBGP VPN、流量工程(yE)。 2,3接人层的设计 接人层主要功能是接入用户网络。接人层的主要目标是为最终用户提供对网络访问的途径,提供了带宽共享,交换带宽、MAC层过滤、网段划分等功能。本层也可以提供访问列表过滤等操作。接人层设计时可考虑采用可网管、可堆叠的以太网交换机作为网络的接人级交换机,以适应高端口密度的部门级大中型网络。交换机的普通端口直接与用户计算机相连,高速端口用于上连高速率的汇聚层的交换机,用以有效地缓解网络骨干的瓶颈。

2,4网络的层次化设计的特点

网络的设计通常是从中心开始把计算机网络划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人层,每层完成的功能不一样,各有其特点,应根据不同层次用不同的要求设计网络。网络的层次化设计有以下优点: 结构简单。通过将网络分成许多小单元,降低了网络的整体复杂性,使故障排除或扩展更容易,能隔离广播风暴的传播、防止路由循环等潜在问题。

升级灵活,网络容易升级到最新的技术,升级任意层的网络不会对其它层次造成影响,无须改变整个环境。

易于管理。层次结构降低了设备配置的复杂性,使网络更容易管理。

3,网络可靠性和冗余设计

3,1网络可靠性

网络系统的可靠性主要有三方面:抗毁性、生存性和有效性。

抗毁性是指系统在人为破坏下的可靠性。比如部分线路或节点失效后,系统是否仍然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服务。增强抗毁性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各种灾害(战争、地震等)造成的大面积瘫痪事件。

生存性是在随机破坏下系统的可靠性。生存性主要反映随机性破坏和网络拓扑结构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这里,随机性破坏是指系统部件因为自然老化等造成的自然失效。

有效性是一种基于业务性能的可靠性。有效性主要反映在网络信息系统的部件失效的情况下,满足业务性能要求的程度,比如,网络部件失效虽然没有引起连接性故障,但是却造成质量指标下降、平均延时增加、线路阻塞等现象, 3,2冗余设计 从硬件容错、软件容错和线路容错三方面考虑构建网络系统的备份体系,设计冗余部件,从而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地市级气象信息网络拟采两台核心交换机作为网络的核心层,实现设备冗余,交换机之间采用链路聚合技术相连,两交换机间既互为备份,又可均衡负载,从而保证了核心层的任一台交换机出现故障都不会影响网络的运行。

汇聚层交换机拟使用两条千兆位链路分别上连两台中心交换机,建立两条逻辑链路。通过配置生成树协议指定一条链路工作,另外一条千兆位链路将自动成为备份链路,实现链路冗余。

服务器是网络应用的核心,即使所建网络的结构达到相当高的可靠程度,如果服务器采用一条线路接人,网络依然可能出现单点故障,对用户来说依然没有可靠性可主。解决方法是在服务器上安装两块千兆位服务器网卡,分别连接两台核心交换机,利用网卡容错技术实现两块网卡间的容错。当主网卡或从网卡所连的交换机发生故障时,服务器会立刻将该网卡上的流量转移到另一网卡上。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到该方案能够做到任何一台中心交换机的故障不会导致整个网络瘫痪,提供了最快速的故障恢复方案,增强了网络的容错能力,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小结

在建设、改造地市级气象信息网络时应该首先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在合理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可以毚设成更成熟的气象信息网络,从而提高气象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为现代{幟谩啗开屣业务招J贿力的保障。

作者:王喜荣

第二篇:气象信息化对气象职业分工的影响分析

摘要:近30年来,气象信息化发展对气象部门传统的职业分工产生了深刻影响,一般技术性手工劳动岗位不断减少,气象信息技术研发、加工、传播、服务和保障活动的岗位不断增加。信息化发展对气象职业分工带来新挑战,基层人员的岗位技能不适用现象将更加明显,气象预报员的核心地位可能发生改变,气象人员整体面临能力提升的压力,传统职业岗位面临重新调整。同时,信息化发展将给气象职业分工带来新机遇:气象队伍整体规模扩大,社会力量参气象服务业将成为趋势,气象人才的流动会出现新方向,还可能出现多元兼业的新业态。

关键词:气象信息化;气象职业分工;多元兼业;互联网气象;气象服务业

一、引言

气象部门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典型的信息部门,从气象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分析,再到气象预报产品的形成,就是一个从气象原始资料到气象科技知识产品的形成过程。在电报和电话时代,气象业务与职业分工主要根据气象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分析和制作气象预报而展开,各环节都有大量手工操作性的劳动。20世纪80—90年代,信息技术得到较快发展,气象信息化随之加速发展,气象部门传统的职业分工受到深刻影响。21世纪以来,这种影响还在继续扩大。中国气象局:《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年。沈文海:《对气象信息化的理解和再认识》,《气象科技进展》,2013年第5期,第56-62页。周勇、刘东君、马锋波:《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中国信息化》,2016年第4期,第74-80页。

二、气象信息化对气象职业分工影响之概述

20世纪80年代,受当时的技术条件影响,许多气象业务环节存在着大量的技术性手工劳动,真正从事创造性智力劳动的人员比例不高。根据统计,1985年,全国气象部门编制内一般技术性手工劳动岗位约23万,其中观测员17358人、报务员2800人、填图员1477人、卫星云图接收员470人,气象资料作孔员237人,占全部气象业务人员的558%。

随着气象通信技术和气象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气象部门以手工技能为主的劳动岗位迅速减少。到1990年代末,报务员、填图员、卫星云图接收员、气象资料作孔员以及相关的机务员等岗位已经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8000至10000名人员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这部分人员面临转岗压力。在省级以下气象部门,一大批20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气象工作人员,在气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或被淘汰,或被边缘化,还有一大批辅助性技术人员转而从事综合经营和施放气球服务。统计显示,到2000年,全国气象部门转岗从事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的编制内人员达到11000多人。此外,观测员也大为减少,只有13968人,较1985年减少近20%。

随着气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到2014年已经取消了全部常规气象要素的人工观测,地面气象观测实现了自动化,全国气象部门有近12万名气象观测员面临职业技术能力转型。在气象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相对30年前的1985年,全國气象部门近50%的岗位已经被取消或被淘汰,或者已经转型。参见由中国气象局计财司编制的1986—2015年的《气象统计年鉴》。

氣象信息化改变了气象职业分工的格局,一大批岗位实现了信息化和自动化,相关人员必须找寻新出路,这是气象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还将延续。

三、气象信息化对气象队伍结构的影响

根据气象信息化对气象职业分工的总体影响,气象信息化发展对气象职业与岗位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总量上,更多地体现在气象岗位的结构上,主要表现为从事一般技术性手工劳动的岗位不断减少,从事气象信息技术研发、加工、传播、服务和保障活动的岗位不断增加,气象部门必须不断进行岗位转移,增加新的气象业务服务岗位。

(一)气象信息化对气象队伍规模的影响

根据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一般性的观点认为信息化发展对社会就业总量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在于,随着知识、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快速增加,一般普通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逐步下降,低技能的劳动者将受到排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新的失业或隐性失业的情况(即人在岗却无事可做的情况);如果突然出现重大技术进步或产业突然升级转型,大多数劳动者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技术水平上,必然会导致结构性失业。积极影响在于,信息化发展对各行各业的就业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拥有知识、技术并且从事技术型、信息型、智力型职业的人员将明显增加。

气象信息化发展的实践表明,信息化发展趋势在气象行业就业总量上的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气象队伍的人数不断增长。近30年来,随着气象事业的高科技化发展以及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我国气象部门近一半的一般技术性手工劳动岗位被取消,涉及近23万人。这足以说明,气象信息化发展对传统气象业务岗位的人员转移提供了巨大的空间。20世纪90年代,全国气象部门开展了较大规模的事业结构调整,大力拓展气象服务领域,出现了一大批新的气象服务岗位。如此一来,原有的气象职工队伍明显不足以支撑气象服务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在市县级的基层气象部门,事多人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气象服务任务越来越多。因此,在21世纪初,各级气象部门不仅大量增加了社会用工,而且通过技术装备研发生产的市场化和物业管理的社会化,向社会转移了许多传统的气象保障岗位,气象职工队伍的总人数较30年前增加了近1倍,总量达到10万余人。其中,全国气象部门共有77万人,气象服务岗位增加了大量编制外人员。

(二)气象信息化对气象职业岗位结构的影响

气象职业岗位的结构变化是传统技术时代过渡到信息化时代的一个基本标志。气象信息化经过了30余年的发展,气象部门在20世纪80年代的许多岗位,如填图员、报务员、卫星云图接收员、气象资料作孔员、机务员等岗位已基本消失;目前,传统的观测员、资料审核员等岗位也趋于消失。气象预报人员也在逐步减少,根据《气象统计年鉴》的数据,到2009年,全国气象部门的预报人员为4937人,较1985年减少了495%。

但是,在信息化发展的推动下,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气象服务岗位,如各类专业的气象服务业务、气象软件业务、气象网站业务、气象影视业务、气象短信电话业务、气象防雷技术服务、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气象技术装备研发与生产等。由此,完全改变了20世纪80年代气象服务处在气象系统末端且基本没有气象服务岗位的状况。从19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气象服务业务的岗位大量增加。一方面,气象服务承接了大量因气象信息化和自动化发展而被取代和转岗的人员;另一方面,气象部门吸收了大量信息类专业技术人才,1985年,全国气象部门的信息技术人才只占总人数的139%,到2014年,该比例已达到1966%。

气象信息技术发展直接影响气象部门的结构,从而影响气象业务的岗位结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社会需求发生变化,内在地要求气象部门进行调整,传统的一般技术岗位减少或被取消,同时又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气象技术服务岗位和气象信息服务岗位。新的岗位属于知识密集型,传统岗位则属于劳动密集型,相应的工作人员面临转岗:有的人员经过培训和磨合,进入了新的气象技术岗位和信息服务岗位;有的人员难以适应,转入工勤岗位甚至隐性地失去职务。因此19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气象部门有一大批工作人员内退或提前退休。根据有关统计,到2012年,全国气象部门从事气象影视、气象资讯、气象专业服务和防雷技术服务等业务的人员达到气象队伍总人数的332%,总计约24万人,这些岗位大都是近20年间在气象信息化发展中逐步出现的新的岗位。

四、信息化发展影响气象职业分工的新趋向

当前,气象信息化正在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信息化发展可能带来气象职业与分工的更大变革,并已经出现新的趋向。

(一)信息化发展对气象职业分工带来新挑战

1.基层气象人员的岗位技能不适用现象将更加明显

在传统的气象技术条件下,市县级基层气象人员的作用是上级气象部门和领域外气象人员无法替代的。当时,市县级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保障性一般优于上级气象部门,而且分布广泛的人工气象观测点也主要属于市县级。在气象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气象观测已经实现了采集、传输、汇集和处理的全程自动化,国家级气象预报可定点到县市级以上,省级气象预报可以定点到乡镇级,基层气象技术保障业务也在探索社会化的实现途径。气象信息化的这种发展趋势,已经对市县级气象部门传统的业务与岗位分工形成挑战,市县级气象机构的职能亟需调整,基层传统的气象职业分工将有所变革。但是,目前基层气象部门对变革的严峻性与紧迫性,认识明显不足。

2.气象预报员的核心地位面临挑战

一直以来,气象预报业务都是气象部门的核心业务,气象预报员就是各级气象部门的核心人员。但是,随着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和互联网气象的出现,市县级气象预报员的职能和作用已经受到影响。在传统技术条件下,按照气象台站预报职能的分工,市县级气象台站预报员作订正气象预报,这说明,市县级气象预报的准确率應高于省级和国家级的气象预报,如果准确率相同或者更低,就没有必要作订正气象预报。目前,由于数值天气预报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准确率与上级气象台相同甚至更低的情况已经在许多地方出现,这种状况已经对市县级气象预报员的岗位职能提出了挑战,而且,这种挑战还会向省级气象台延伸。据统计,2013年,全国市县级气象台站的气象预报员有3900多人,约占当年全国气象预报员总人数的69%。随着数值天气预报和互联网气象的发展,这批人员可能会整体转为气象服务人员,或转为开发专业气象预报服务产品的人员。

3.气象人员整体面临能力提升的压力

气象信息化发展要求气象队伍整体地进行知识更新,并不断调整落后于气象技术发展的气象生产关系。气象信息化发展使气象业务实现了高度的集约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以传统气象观测为代表的人工值班岗位、一般性气象服务和气象信息转发传播岗位将会大为减少,在省级以下气象部门中,这类人员预计占60%左右,在市县级气象部门中所占比例更高。如果气象职工不提升相应的信息化能力,就不可能结合实际需求开发应用性的气象服务产品和气象技术产品,那么许多人员只能承担一些简单的值守班任務,难以适应气象信息化发展要求,就可能在信息化发展中被边缘化。如取消人工气象观测以后,一些基层气象台站的气象观测员由于信息化能力不足,将难以适应综合化业务岗位的要求。随着气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省级和市级气象部门出现。

4.气象传统岗位分工面临重新调整

在传统技术条件下,气象部门的岗位分工主要是根据气象业务流程。以省市级气象部门为例,在1980年代,气象部门的业务分工与岗位设置主要是气象观测员→气象报务员(气象通信与机务员)→气象填图员→气象资料员→气象预报员;1990年代中后期,气象部门的业务分工与岗位设置已经发生了变化,主要包括气象观测员→气象通信员(网络维护员)→气象资料员→气象预报员→气象服务员。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21世纪以来,传统的岗位分工已明显无法适应气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在气象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环节实现自动化以后,传统的气象岗位分工必然要进行结构性调整。气象数据开发、气象预报模式研发、气象预报服务产品研发、气象专业服务产品研

发、气象信息加工等均成为气象部门的主要岗位,面向用户采集需求、跟踪提供气象服务成为了最重要的岗位,气象业务运行维护则成为一般性的岗位。因此,如果从信息服务业的构成来划分,未来的气象职业岗位可能主要由原创性气象信息研发人员(即气象数据开发、气象预报模式研发、气象专业服务产品研发、专用气象软件研发、气象科学技术研究等),开发性气象信息生产人员(即气象预报服务产品研发、气象信息深加工、跟踪采集和研究用户需求并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等),一般性信息生产人员(包装性加工、一般性技术处理),气象信息释用人员(解释、应用气象信息等),信息传送人员(发送传播气象信息、应急处理等)和信息系统保障人员等六大类人员构成。

(二)信息化发展为气象职业分工带来新机遇

1. 促进气象队伍整体规模扩大

关于气象信息化发展对气象队伍整体规模的影响,一直存在一些不够清晰的认识。20世纪80—90年代,人们认为,气象现代化将大规模代替手工劳动,气象队伍的人员总量应当会有所减少。根据1998年《省和省以下气象部门基本气象系统岗位设置意见(试行)》规定,省级以下气象部门的人员在原有基础上应减少30%。但是,经过21世纪初近15年的发展,气象队伍的总人数并没有按照当初的设计要求有所减少,反而增加了近40%(包括编外气象人员),在基层,普遍存在事多人少的突出矛盾,基层气象部门均要求扩大编制,增加人员数量。

从气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来分析,气象队伍的总人数还将继续增加。目前,我国的气象服务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如果不开放气象服务市场,大量的公共气象职能增加以后,基层气象部门就会出现更多的事多人少的现象,必然要求扩编增员;如果开放气象服务市场,随着气象服务市场的不断成熟,全社会参与气象服务,寻找相关就业机会的人员自然会随之增加,气象队伍的人员总量必然还有一个增长的过程。

2. 社会力量参与气象服务业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从气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分析,首先,随着气象观测自动化的全面实现,一些过去主要依赖气象部门提供气象观测资料的行业和部门,既可以自建所需的观测站点,又可以利用气象部门开放的公共气象数据,以此为基础,生产本行业、本部门所需要的气象服务产品,实际上部分地參与了气象服务业。在我国,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有技术原因,也有体制因素。其次,一些传统媒体、新媒体和新兴信息类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参与气象服务产品的制作与加工,这种情况早已出现。根据统计,2014年,全国各类气象服务网站已达1300余家,超过1万家中小型网站使用天气插件,每日为超过1亿的用户提供气象类服务;主流的手机天气类APP约500种,其中,仅墨迹天气的下载量已近3亿次。

2014年,中国气象局制定并实施了《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组建气象服务企业和非营利性气象服务机构;培育和发展气象服务市场中介机构,开展气象服务的知识产权代理、市场开发、市场调查、信息咨询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气象服务产品市场,开展气象服务技术、资本、人才、信息、产权、版权等要素的市场竞争。这说明,社会力量参与气象服务业的总体政策已经明确,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深化服务业改革,社会力量参与气象服务业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但是,省级以下气象部门如何适应气象服务业的这种变革,无论在政策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上,目前还缺乏实质性的准备。

3. 气象人才的流动将出现新方向

一般而言,气象信息类行业的人才其稳定性高于其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随着气象服务业市场的开放,在一些专业性气象服务企业出现以后,在气象信息类行业,技术人才的流动性将会明显增加,也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气象信息类技术人才竞争。在气象服务业市场尚未开放的阶段,气象信息类人才和气象科研人才主要是在体制内流动,相关人才选择在地区和单位之间流动。在气象服务业市场开放以后,人才流动和人才竞争有可能突破体制的限制,出现从体制内向体制外流动的新方向。

4. 可能出现多元兼业的新业态

互联网气象是一个开放的、没有边界限制的信息服务业系统。由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目前,社会劳动者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第一,兼职从业人员大量增加。互联网办公为信息类人才同时服务于几家单位或公司提供了可能,“不求所有只求所用”已经成为许多信息类单位或企业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二,阶段性职业从业人员大量出现。一些单位或企业的某些项目或任务具有临时性的特点,因此为个人的多元兼业提供了更多机会。第三,“移动办公”“网上就业”大量出现。“移动办公”“网上就业”形成了比较宽松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也更加靈活。在网络条件下办公,可以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为信息类人员从事小时工、临时工、兼职工提供了便利,为更多劳动者参与多元兼业创造了条件。随着气象服务业的开放和发展,在气象部门的从业人员中也可能出现多元兼业的现象,气象科研人员参与横向研究、承担科研任务已经体现了这种发展趋势。

五、结语

面对信息化发展对气象职业分工的影响,应该说,气象部门人人都必须直面信息化的考验,只有在气象信息化进程中始终属于创新型、研究型、开发型、智力型和适应型的人才,才能在气象职业生涯中永远保持生命力和活力。

作者:姜海如 龚江丽

第三篇:气象“管理信息化”浅析

一、引言

单位或部门是为实现某一目标而组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单位或部门是实现目标的工具或手段。而要想通过这些单位或部门实现既定目标,对其进行管理是必须的。陈春花教授认为:管理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共同完成实现目标的工作过程。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有管理,这是因为管理有潜在的优势:它能使单个人做不到的事情由集体来予以实现;它能通过分工,取长补短,从而取得比各个个人所能取得的效果之和大得多的整体效应;它能超越个人的生命而持续不断地发展。因此,如何提高组织的整体力量就成为管理中永恒的主题之一。

管理在实践上拥有很长的历史,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某种角度考察,也是一部人类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和方法的演进史。虽然人类活动中管理实践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而被设立,却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将许多原本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极大地改善了管理的效益和效能,并催生了一系列各有特点,也各有其成功实施领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在新一届政府大力倡导信息化,力图通过有效运用先进的信息化理念、方法和技术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气象部门也在积极探讨本部门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和思路。在前一时期集中探讨气象业务工作信息化的基础上,目前开始逐渐重视并启动对气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探讨和设计,并以当前业界谈论较多、实践时间较长的电子政务做为其主要参照蓝本和工作对象。

笔者拟在下文中,就气象管理领域信息化工作的目标、主要内容、需要重视的核心理念以及与通常意义下的电子政务之间的异同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管理浅述

(一)管理的职能

管理有其固有的职能,斯蒂芬 P 罗宾斯先生将其概括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部分,周三多先生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第五项职能:“变革和创新”。而陈春花教授从绩效的视角出发,归纳出发挥绩效的七个要素:决策、计划、组织、组织结构、领导、激励、管理等。几位专家各自归纳的结果虽存在彼此差异,但实际内容基本相仿;为简洁计,采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变革和创新的归纳方法,其中:

1. 计划

计划是对未来行动方案的一种说明,它告诉管理者与执行者未来的目标是什么,要采取什么样的活动来达到目标,要在什么时间范围内达到这种目标,以及由谁来进行这种活动。概括起来就是“5w1h”:What,Why,Who,Where,When,How。

计划工作是一种预测未来、设立目标、决定政策、选择方案的连续程序,通过这一系列彼此关联的工作,期望能够尽可能经济地使用现有资源,尽可能有效地把握未来发展,以及获得最大的组织成效。计划是指挥的依据,是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是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方法,是控制的标准。计划为目标服务的,在所有工作中,计划带有普遍性和首要性,同时,计划必须讲求经济效益。

2. 组织

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一个组织必须有目标,必须有内部的分工与合作,必须具有不同层级的权利和责任制度。

组织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组织依靠环境来获得资源,环境给予组织活动某些限制,而且决定是否接受组织的产出。组织环境包括许多要素,如人力、物质、资金、市场、文化、政府政策和法令等。由于环境总是处于变化中的,当环境变到足以阻碍组织发展时,就必须对组织实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3. 领导

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属,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它包含领导(指挥)的工作模式、激励下属的方法和时机,以及如何选择有效地沟通渠道,以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此外,领导的内容中还包括协调,即:通过沟通等方法,化解组织内外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为组织的正常运转创造一个亲密合作、团结一致的内部环境,并争取一个共同发展的外部环境,使组织与它面临的内部和外部公众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让组织在与公众的沟通、协调中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形象。

4. 控制

管理中的控制职能,是指管理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组织目标,运用一定的控制机制和控制手段,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的过程。在管理中构成控制活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要有明确的目的或目标;受控客体必须具有多种发展可能性;控制主体可以在被控客体的多种发展可能性中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选择。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控制可分成多种类型。如,按业务范围划分:生产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资金控制等;按控制对象的全面性划分:局部控制、全面控制;按控制作用环节划分: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等。

5. 变革和创新

环境是多变的,管理者必须不断地变革管理才能保证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组织的变革一般分为三类:结构变革、技术变革和人员变革。变革是组织必须面对的现实,是无法避免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走在变革的前面”。

创新是指不断调整组织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的变化要求组织进行创新;此外组织在向社会取得某些资源的同时也要为社会做出贡献,组织的生命力取决于社会对组织贡献的需要程度和组织本身的贡献能力,而组织的贡献能力又取决于组织从社会中获取资源的能力、利用资源的能力以及组织对社会需要的认识能力。要提高组织的生命力,扩展组织的生命周期,就必须使组织提高内部的上述能力,并通过组织本身的工作,增强社会对组织贡献的需要程度。组织不断改变或调整取得和组合资源的方式、方向和结果,向社会提供新的贡献,这正是创新的主要内涵和作用。

管理创新的基本职能包括:目标创新、业务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创新以及环境创新等。

(二)对管理的理解

陈春花教授在《管理的常识》一书中,将对管理的理解归纳为以下五点:

1. 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2. 管理不谈对错,只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3. 管理的要义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4. 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就是能否让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合二而一。

5. 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

在此基础上,陈教授将其管理观归纳阐述为以下三点:

第一,管理只对绩效负责。亦即:就功劳与苦劳而言,功劳更重要,因为功劳产生绩效,苦劳不产生绩效。就能力与态度而言,能力更重要,因为能力产生绩效,而态度必须转化为能力方能产生绩效。就才干与品德而言,才干更重要,因为才干产生绩效,而品德必须转化为才干方能产生绩效。

第二,管理是一种分配;是将责任、权力和利益三者平衡分配的一种方法。管理者在将责任分派下去的同时,必须为责任承担者配备相应的资源,并使其能够享受完成责任所获得的结果;否则这种责任分派要么无法完成,要么不可持续。

第三,管理始终为决策(目标)服务。决策和管理,一个是如何做对的事,一个是如何把事做对。管理做什么,必须由决策来决定;管理不能超越决策。

进一步地,陈教授将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组织效率最大化、个人效率最大化正三个方面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归纳为:

(1)使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手段是分工。

(2)使组织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专业化水平和等级制度的有效结合。

(3)使个人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营造激励个人创造的组织环境,满足每个员工的合理需求,不断挖掘每个员工的工作潜力。

就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或单位而言,其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计划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其中:计划管理解决资源与目标的匹配问题,流程管理解决人与事的匹配问题,组织管理解决权力与责任的匹配问题,战略管理解决部门核心能力问题,文化管理解决部门持续运营和发展问题。

三、气象部门管理工作的特点及信息化

(一) 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差别

地方政府的职责,是对所辖地区的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所强调的是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而做为中央政府公益事业单位的气象部门,固然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服务社会职责,但更主要的是对所辖行业内部的整体管理,使本行业的专业业务能力不断增强;确切地说,就是气象预报准确率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气象专业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

地方政府由于其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职责所决定,为驻跸于当地的部门和单位服务、为本地区企业和社会团体服务、为所辖区域内所有社区家庭个人服务等,并尽可能使所有组织和个人各得其所、往来和睦,是其最主要的工作目标。因此,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解决办事难、提高公共服务的办事效率等,便是地方政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当前互联网+浪潮中涌现出来的互联网+政务,就是从技术、模式和思维等诸方面提出来的新的途径,即:运用于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实现形式;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大力发展跨部门的综合服务型电子政务应用;树立互联网思维,正确认识政府治理变革的必然趋势,为互联网+政务创造体制条件。通过上述新途径,大幅提高当地政府在决策、执行、应变、驾驭市场和行政治理等方面的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社会。目前业界通认的电子政务,便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涌现出来的新时期互联网+政务的政务信息化基本形态。即:电子政务主要关注的是政府机构通过使用信息技术,赋予政府部门以独特的能力,以转变其与公民、企业、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这些技术可以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如:向公民提供更加有效的政府服务、改进政府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关系、通过利用信息更好地履行公民权,以及增加政府管理效能。因此而产生的收益可以减少腐败、提供透明度、促进政府服务更加便利化、增加政府收益或减少政府运行成本等。

而气象部门由于其主要职责是气象预报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气象专业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其管理层的主要工作,应当是保证部门内部各级业务单位工作运行的稳定、工作质量的保持和不断改善、工作成本的不断降低和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气象部门信息化工作的评价标准,是整体工作在效率、效益和效能的大幅提升。

因此,气象部门信息化工作(尤其是管理领域的信息化工作)与通常意义的电子政务是有显著差异的。

(二)气象管理的信息化

1. 气象“管理侧工作”信息化

对于气象部门而言,管理和业务是工作属性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归类方法。在当今信息时代,管理和业务两者彼此水乳交融,难以截然拆分;业务工作离不开管理,而管理做为一种实践型工作,更无法与业务实际相脱节。就信息化而言,既没有完全脱离管理的纯粹意义上的气象业务信息化,也没有抛开业务的且在内容上较为完备的气象管理信息化——尤其是在已经完成资源建设,正在进入技术应用和协调发展的今天。例如,业务系统集约化整合以及业务流程优化(或曰“流程再造”)等,既是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工作,又无疑属于管理职责范畴,属于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组织和组织机构的优化和变革,因此当然也属于典型的“管理信息化”工作。如此还可举出很多实例。因此管理和业务两者有如磁铁的南北两级,虽属性不同却同属一体,单独强调任何一方都是不全面的,都会出现较大的遗漏和缺失。笔者更愿意从“管理侧”和“业务侧”这两个视角来讨论气象信息化问题。为简约及尊重习俗计,下文中仍将气象“管理侧工作”信息化简称为“气象管理信息化”。

2. 气象管理信息化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然而管理和业务还是存在本质区别的,管理统摄业务,并通过业务来实现组织目标。

早在本世纪初,气象部门就已基本完成全员装备和办公环境的计算机化;因此,气象部门管理领域的信息化工作,绝对不止限于职能部门办公环境及公文流转的电子化,更不是用信息技术来固化业已形成的一个个职能单位的信息孤岛。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气象部门管理领域的信息化工作,应当以气象事业现代化发展纲要为指导,以智慧气象为理念和目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变革创新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化工作,推动气象业务向既定目标的快速发展。简言之,所谓气象管理信息化的目的,就是从管理的职能出发,合理运用现当代先进的管理及信息化的理念和方法,以持续提高气象部门业务的品质、效率和效益为终极目标而所进行的一系列信息化工作。具体有如下内容:

就管理的“计划”职能而言,气象管理信息化应当在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及气象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完成气象业务架构设计、气象数据架构设计、气象应用架构设计和气象IT架构设计。这一系列设计和计划的完成,将为管理工作提供明确的目标、工作内容和具体的管理依据。

就管理的“组织”职能而言,气象管理信息化应当就上述顶层设计的具体落实及战略目标的实施,在环境和资源(含人力资源)组织的变革和创新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一系列信息化工作,如:“气象大平台战略”、“气象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气象+战略”的组织实施,以及诸如“气象数据治理”、“气象IT治理”和“气象业务治理”等项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就管理的“领导”和“控制”职能而言,气象管理信息化应当运用先进的管理及信息化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对组织内部和各组织之间进行以管控、激励和协调为主要内容的行之有效信息化工作,打通业务单位、部门之间的壁垒,打通业务单位、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的实时信息通道,实现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工作运转的正常和高效。

就管理的“创新”智能而言,气象管理信息化应当充分运用“云物移大智”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成果和方法,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平台,以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双管齐下的方式,逐步改造陈旧的、束缚手脚、抑制创新的各种制度、思维和方法,使气象部门在科技创新、业务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出现一个生动活泼的崭新局面。

近年来,政府和中央各部门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方面反复强调顶层设计的重要性,而“气象大平台”、“气象大数据”、“互联网气象+”等战略的拟定,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的规划设计,IT治理和数据治理等工作的具体落实和组织实施,无一不是气象部门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的主要内容,因此无一不属于管理领域信息化的重要工作,理应纳入气象管理信息化的工作议程之中。

四、服务意识和措施的重要性

(一)气象部门的工作性质

对于当代先进工业制造而言,在拥有了必要设备的前提下,只要提供完整的技术参数、工业原料和充足能源,就一定能够生产出预期的工业产品。气象部门则不同,人类对气象这一自然规律的认识程度远未达到对机械制造和化学反应认识掌控的水平,气象业务是一个尚未完全成熟的业务,充满着诸多不确定性,即便提供了目前所能提供的所有数据和处理工具(如观测数据和高性能计算机),一些典型业务(如气候预测)高质量产品(准确的气候预测)的产生仍然是一件十分艰难的、需要深厚知识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作。因此,气象业务具有很强的研究色彩,是一种十分特殊的科研型业务。对于气象部门而言,身处第一线的业务人员最为宝贵的不是双手,而是头脑,是这些业务人员丰富的业务经验、高超的认知能力、缜密科学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娴熟的业务技能。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激发这些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是气象管理部门和管理者需要正面回答的问题。

(二)气象管理中的服务意识

气象工作者在工作中贡献的主要是他的知识或技能,而不是体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气象工作者的主体是知识工作者。而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的关键是让他们将精力集中在真正的任务上。这既是老生常谈,也是气象管理工作所始终需要直面解决的实际问题。工作氛围中浓厚的官本位和森严的长官意识、工作环节中令人不胜其烦的繁文缛节、工作关系中冰冷的彼此封闭和单位间无形的壁垒等等,无一不在损耗着气象工作的效率,以及气象工作者知识价值的发挥。我们一方面殚精竭虑地挖掘人才、培养人才、建立人才梯队,而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却又在无情而且不动声色地暗暗消耗着人才的价值。

决定知识工作者工作成效的不是组织提供的工具、机器和资本,而是在知识上投资。在信息社会里,所有组织对知识工作者的依赖程度远大于知识工作者对任何组织的依赖程度,即便现在不是如此,将来也必定如此。因此,知识工作者与组织的关系越来越呈现出相互依赖的关系,组织必须了解知识工作者的需要、要求和希望,并尽可能予以实现,就像知识工作者必须了解组织的需要,并为之工作一样。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同事(包括上司与下属)发挥长处,并避免用到他们的短处。” “管理就是承诺:承诺目标、承诺措施、承诺合作。”

与其它任何工作一样,管理无疑拥有自己的工具和方法,但管理的本质不是方法和程序,而是让知识体现出价值,“管理就是贡献价值。”气象部门是以信息为基础的组织或部门,气象工作的主体是知识型工作,知识工作者是知识价值的提供者,满足其需求和愿望,消除其工作中的各种障碍,排解其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以最大限度发挥其知识的价值,是气象管理工作的目的和检验标准之一。因此,“服务”是当前气象管理工作中最需要具备的工作意识和工作目标之一。而就管理方法而言,“激励”比“驱使”更加有效,也更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三)管理信息化中服务理念的体现

管理服务于决策,这是指在大政方针上,管理由决策确定其工作方向。管理服务于知识工作者,是指在方向明确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挖掘知识工作者的贡献价值。而管理领域的信息化工作,应当使这两方面的服务效果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发挥得更加完美——尤其是后者,因为后者时常被管理者所忽视,也是诸多当代管理大师为此而一再呼吁重视的。

事实上,气象信息化目前已被部门内外广泛认同的相关工作,如:数据资源的集约标准化管理应用、业务系统集约化整合、业务流程的优化(或曰“流程再造”)、运用云计算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的快速部署和高效应用等,其目的和结果都是工作效率的提升,有助于知识工作者工作环境的改善。

组织在以信息为中心重新整合组织本身时,大多数管理层次都成为多余的设置,因为这些管理层次只是信息的中继站。消除冗余的管理层级,大幅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也是服务理念在气象管理信息化中的具体体现。

与此同时,在工作成效和考核机制方面,适当改善冰冷森严的目标考核方法,适当引入更加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和培育机制,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予以实现;在工作环境方面,在完善的共享互惠机制下,运用先进的信息化理念,按照大平台微应用思路,打造业务和科技创新平台,营造具有良性生态环境特征的工作平台,使蕴藏在员工头脑中的知识价值得以充分释放;明确每一个员工(包括知识工作者和管理者)的信息责任,通过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丰沛流畅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应用平台;如此等等,都可做为气象管理信息化工作中体现服务意识和理念的具体思路和措施。

综上所述,由气象部门的职责所决定,气象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是持续提高气象部门内部业务工作的品质、效率和效益,而气象管理信息化则是为实现这一终极目标而所进行的一系列信息化工作,其内容包括架构设计、组织调整、平台建设、气象信息化治理等各个方面,这其中服务意识和理念在工作中的建立和落实是需要特别强调的。

由此亦可知,无论就目标、范围还是从内容而言,气象管理信息化都与电子政务有着显著差别。因此,常规意义上的电子政务难以涵盖气象管理信息化的全部内涵。

五、结语

团队或组织是实现目标的工具,管理是运用这一工具以最佳效果实现目标的实际措施和方法。自上世纪中叶以来,管理方法可谓层出不穷:从上世纪40年代的人际关系训练,到50年代目标管理的提出和普及应用,到60年代的分权化、70年代的企业战略、80年代的企业文化,直到进入90年代因互联网的普及所带来的电子商务,以及随之被引入的各种方法如ERP、CRM、BI等等……管理能够创造价值,正如劳动创造价值一样,绩效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广泛而有效的应用,曾经起到复兴一个战败国家的实际效果。气象管理信息化,首先要达到管理理念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其次需要实现管理路径的可行性和方法的科学性,方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提高服务意识、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每一个员工的价值,应当成为气象管理信息化的宗旨。

刘强教授在归纳其信息化工作的“三要三不要”心得中,提出了“不要在落后的管理基础上搞信息化”的原则,笔者深以为然,因为这等同于新瓶旧酒,只限于粉饰而已。同时笔者认为,评判一个组织的管理工作是否先进或落后,关键要看这个组织在管理实践上的实际效果。在这方面,需要气象工作者的认真研究和大胆实践,抱残守缺和不假思索地盲目照搬等都是不可取的。

但愿气象管理领域的信息化工作能够将想象变为现实,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大幅提高气象部门的管理水平,以更加有效地实现气象现代化战略目标。

作者:沈文海

上一篇:业务经营论文范文下一篇:文化资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