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社会心理学论文

2022-04-26

摘要:宏观经济政策与大学生就业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收入差异增大,导致了大学生择业中的“羊群效应”;发展前景的不明朗,导致大学生的自愿性失业;中小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大学生的逆向性就业;产业发展水平低,导致了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学生就业社会心理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就业社会心理学论文 篇1: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意向探析

【摘要】本文以浙江省2008、2009两届大学生就业意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分流、薪水期望、工作种类、求职途径、就业结果及就业质量六个纬度的比较分析,揭示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意向的新特点。通过差异性分析,及时把握大学生就业新趋势,以引起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切实关注。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意向

1.问题提出

截至2008年底,浙江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38%,这标志着我省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然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各国的就业市场正遭遇寒冬。而浙江是一个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省份,民营企业为浙江经济创造了80%以上的财富。持续蔓延的经济衰退严重威胁着我省的劳动力市场,这给2009年浙江省23.3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空前的挑战。眼下,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工程更成为考量政府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亲历其中的大学生们如何看待就业问题的?金融海啸是否影响着他们的择业观念和求职行为?我们就此对浙江省六所高校的部分2008届、2009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与访谈。希望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意向的比较分析,把脉我省大学生就业的方向,以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就业、基层就业、充分就业,促进社会和谐。

2.调查的各项参数

2.1 对象

2.1.1 高校的确立及专业的选择

我们选择了浙江省六所本科院校: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科技学院,前四所大学发放问卷主要涉及理学院、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等理工类学院;后两所大学问卷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与贸易学院、法学院、外语学院、服装设计学院等。专业涉及文、史、理、工等,能够充分反映不同领域、不同类别大学生就业意向,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1.2 学生的选择

为了了解金融危机影响下毕业生的就业意向,我们有目的地选择了浙江省六所高校部分2008届已参加工作的本科毕业生300名,以及2009届本科毕业生300名。另外,课题组还对大学生就业结果及胜任力方面情况展开调研。访谈了15名已经成功就业的大学生,并对其就业胜任力作了积极和有益的探索。

2.2 调查的方法及问卷的回收

课题组的调查始于2008年10月份,主要针对2008届已就业的毕业生;而对于2009届毕业生来说,他们正进入大四阶段的学习,处在赶场参加招聘会、进行紧张的考研或公务复习准备阶段,就业意向基本形成,这个时间最利于反映大学生真实的就业想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不含个别专题访谈15份)。其中300份为2009届大学生,300份为2008届本科毕业生;共回收问卷562份,回收率为93.6%;其中,女生256份,占45.5%,男生306份,占54.4%;年龄在22.92±0.97岁之间。已经毕业的占264份,占46.9%;在读的占298,占53%。其中浙江籍生源有400份,非浙江籍生源为162份。本文主要采用百分比和SPSS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另有15份为个别访谈。

3.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的就业意向

3.1 大学生的就业分流

临近毕业,大部分同学把工作或考研作为毕业分流的主渠道,部分同学选择报考“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计划,只有少部分把创业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最佳途径,另有极个别学生选择出国继续读书。调查统计显示:56%的同学选择找工作,32.5%的同学选择考研,另分别有9.4%和2.2%的同学选择创业和出国,仅有极个别同学选择参加“大学生村官”或“三支一扶”计划。这表明目前大学生的毕业分流整体成正态分布,但分流结构仍需改善。访谈得知,尽管大学生们了解政府已出台多项鼓励大学生创业、服务西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主动参与其中的并不多,原因是“父母不支持或比较担心政策的后续性”。可见,国家相关就业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缺少联动配套机制,执行起来显得力不从心、困难重重。

3.2 大学生的薪水期望

本次对薪水期望的调查中,39.7%的大学生选择了月薪“少于1500”元;44.1%的大学生选择月薪在1500—2500元之间;11.8%的大学生选择月薪为2500—3500元之间;1.5%的大学生选择月薪在3500—4500元之间;仅有2.9%的大学生选择月薪高于4500元的工作。如图1所示。这表明,月薪1500-2500元为浙江省大学生目前期待的基本工资水平。在金融危机形势下,也有相当多的大学生为了能挣钱养活自己而选择了月薪低于1500元的工作。由此可见,在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大学生们已开始主动调整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以适应社会需求。

3.3 大学生的工种期望

大学生选择工作种类的意向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私人企业、国营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政府机关、全民事业单位等工种的选择上,各高校的学生均把私人企业作为目前就业的主渠道。如图2所示。究其原因,分别有46.5%在读大学生和47.5%的已毕业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与工种比较匹配;但课题组在追踪访谈中却发现,95%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最多可用20%。这一方面说明,在民营企业较为发达的浙江省,大学生“非铁饭碗不去”的传统择业观念已有所突破。私人企业成为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虽然专业在择业中仍作为用人单位招聘及大学生们就业的重要依据,但大学生就业除了倾向专业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度外,现阶段更关注就业岗位的发展前景与后劲,他们更多地会考虑就业的工种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作用。这也从另一侧面折射出大学生择业的理性思考。如图2所示:

3.4 大学生的求职途径

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的求职途径与往年略有差异。在关于“有效求职途径”的调查中,与往年通过网上和招聘会等途径就业相比,今年大学生就业途径呈多元化趋势。更多的是通过亲友、老师介绍、参加校园有组织的招聘会等途径。而历年备受大学生钟爱的“网投”,今年却成为就业中低效求职途径之一。如图3所示。此外,政府及各高校都启动了形式多样的就业帮扶措施。如:国家颁布了“国七条”,力促大学生就业;各地也纷纷出台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举措,如杭州市政府为在杭高校大专以上应届毕业生发放每人500元的教育培训券,有针对性地实施大学生就业培训计划。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也出台了相应对策,帮助就业困难大学生求职,比如:发放交通补贴、提供免费就业培训机会、为他们提供不少于两个就业岗位等就业帮扶措施。

3.5 大学生的求职结果

积极的就业态度、准确的就业定位以及高频率求职行为将会带来较为满意的就业结果。如调查中,分别有47.6%的经济困难大学生和51%的非经济困难大学生平均累计花一个月时间可以找到工作;有近20%左右的大学生平均累计花两个月时间能够找到工作;另有30%的大学生则累计需花三个月的时间才能找到工作。由此看出:无论是经济困难大学生还是非经济困难大学生,累计用一个月时间可以找到工作的占调查总人数的49.3%。当然部分大学生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找到工作。这表明: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具有积极的求职态度并付诸了相应的求职行为,且其就业目标定位也比较符合社会需求,能够找到可以接受的工作。但同时,仍有部分同学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畏难情绪,不是积极求职而是消极待业,甚至选择待在家里成为“肯老族”,这种现象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3.6 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签约期限、工作时间以及福利待遇是衡量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标准。目前大学生整体就业质量较好。根据统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签约年限为2-3年的占40%;半年-1年的有20%;1-2年的有21.5%;签半年以下和3年以上仅占9.2%。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具有灵活、机动的就业思想,这与传统意义上“一职定终身”的择业观有所不同。另据访谈得知:大学生希望通过择业来积累经验以谋求“更好的发展”成为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心态。另外,大学生的工作时间较具规律性,一般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时间不多于8小时;他们普遍具有良好的就业环境和保障,如:有92.7%的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过3-4种保险;只有不到5.5%的毕业生没有签过保险。如下图4所示:

4.大学生就业意向的差异性分析

根据卡方检验(X2检验),在求职意向、求职途径、求职结果、求职行为中的某些方面,不同性别、地域(浙江省和省外)、经济水平(主要指经济困难生和非经济困难生)的大学生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4.1 在“求职意向”问题上的差异

家庭经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求职意向。具体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求职意愿强于非经济困难大学生。如表1所示:经济困难大学生与非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求职意向和经济状况两项变量上差异显著。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求职意向显著高于非经济困难生,然而,经济困难大学生实际的求职行为与非经济困难大学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经济困难大学生比非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求职意向更强烈,但并没有体现在求职的实际行动上。

在地域上,大学生的求职意向也存在明显差异。浙江省外的大学生主动求职的意愿普遍高于省内的大学生。有部分浙江籍学生因家庭经济状况较好,自身没有生存压力,在就业意向上有观望、等待倾向。另外,性别在求职意向上并无显著差异。

4.2 对“社会资本”认识的差异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结果有重要影响。社会资本越强,可提供的就业途径就越多并将直接影响就业质量,社会资本与就业途径、就业结果间呈正相关。这是因为,获取职业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依靠亲缘、血缘和地缘关系的。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求职过程及其后果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原因就在于,信息不对称阻碍了劳动力与相关就业岗位的有效匹配,而社会资本则有可能提供就业信息,缩短失业期限,节约就业信息搜寻成本。

另外,不同性别、经济状况和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在社会关系对求职重要性认识上,没有显著差异。他们普遍认为:社会关系对找工作具有直接帮助。而不同的是:经济困难大学生因社会资本缺乏而更多地依靠自身寻找工作;而非经济困难大学生更多地可利用有效社会关系网络寻找工作。由此可见,社会资本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结果。

4.3 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问题上的差异分析

在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上,统计结果表明:经济困难大学生与非经济困难学生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困难大学生选择“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人数明显多于非经济困难生;非经济困难学生选择“一般”和“不太满意”的人数多于经济困难学生;非浙江省学生选择“满意”要多于浙江省学生;在性别方面,两者无显著差异。浙江省各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有较多机会接受学校就业指导和服务;同时,他们对学校的依赖程度也略大于非经济困难生。非浙江籍学生对学校层面就业指导的依赖性也略大于浙江籍学生。

4.4 在“求职结果”问题上的差异分析

在本文中,求职结果仅指求职状态,即是否找到工作。本次调查显示:经济困难大学生与非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求职结果与求职行为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两者寻找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几乎相等,如图5所示。经济困难大学生累计花一个月时间找到工作占总数47.6%;而非经济困难大学生累计花一个月时间找到工作占总人数51%。地域差异在大学生求职结果问题上无显著相关。这表明:无论是省内还是省外的大学生,只要端正就业态度、采取积极行动就能找到工作。

4.5 在“求职意向与求职行为”问题上的差异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在性别、生源地、家庭经济水平方面,大学生的求职意向与求职行为成正相关,其回归系数为0.257,方差解释率为6.3%。而就业态度、主体规范及行为控制感对求职意向的回归系数为0.38、0.272、0.220,方差解释率为39.5%。这表明,积极的求职态度、良好的社会舆论支持、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与求职意向也呈正相关。而明确、主动的求职意向会促使大学生采取积极的求职行为。

参考文献

[1]林吕建等.2001-2007年浙江省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统计表.浙江蓝皮书---2009年浙江发展报告(社会卷)[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249.

[2]徐凯.金融危机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8,(6):150.

[3]撒承贤.当前经济形势与大学生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2):10.

[4]韩包海.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理性思考[J].中国青年科技,2008,(12):38.

[5]范军.今日中国社会现象“10点”评析[J].中国青年研究,1999,(5):18-19.

[6]应焕红.通过转型升级提高浙江民营企业竞争力,浙江蓝皮书,2009年浙江发展报告(经济卷)[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179.

资助项目:本论文受杭州市200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重点课题资助(A08SH01)和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资助(08WTYD004YBM)。

作者简介:

甄月桥(1962—),女,江苏金坛人,文学学士,副研究员,现任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及社会心理学。

朱茹华(1980—),女,河南周口人,硕士,讲师,现供职于浙江理工大学,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刘泽文(1971—),男,博士,副教授,现供职于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作者:甄月桥 朱茹华 刘泽文

大学生就业社会心理学论文 篇2:

宏观经济政策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

摘要:宏观经济政策与大学生就业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收入差异增大,导致了大学生择业中的“羊群效应”;发展前景的不明朗,导致大学生的自愿性失业;中小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大学生的逆向性就业;产业发展水平低,导致了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要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应实施以促进就业为取向的宏观政策;应开征社会保障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和基层就业;应协调区域的平衡发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应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加速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应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大学生就业;影响;原因分析;调整

收稿日期:2010-07-13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06AIS0090141)

作者简介:王保义(1969-),男,江苏新沂人,副教授,硕导,从事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学与研究。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使宏观经济运行的效应逐步显现而采取的有意识地用来干预和影响经济运行的手段,实现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战略目标。一般说来,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有着显著的相关性。但近年来,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非一致性,即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之时,大学生就业难却日益凸显,并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难题。因此,有必要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视角研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以寻求破解之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表现

1.收入差异增大,导致大学生择业中的“羊群效应”

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原指动物(牛、羊等畜类)成群移动、觅食的现象。后来这个概念被用来描述人类的社会现象,指与大多数人在一起,与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Asch)是最早研究群体行为的心理学家,他于1951年做了关于线条长度判断的经典实验。实验表明,个人由于受群体压力的影响,会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的多数成员相一致的倾向,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亦被称为“从众心理”[1]。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由于对信息掌握得不充分,很难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出合理的预期,他们主要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获取信息,从而出现了由“羊群心理”而导致的“羊群行为”。收入是影响大学生择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青年报的一项专项调查显示,有714%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最看重的因素仍然是“收入”[2]。在我国,收入存在着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异,为获取更高的收益,择业中的“羊群行为”不断演绎。笔者对《中国统计年鉴·2008》进行了分析[3],2007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24 721元。从地区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9个省(区、市),占全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30.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22个省(区、市),占全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70.0%。将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其中北京最高,为45 823元,江西最低,为18 144元,北京的平均工资是江西的2.5倍。从行业看(见表1),收入排在前列的以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为主,收入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证券业(142 879元)、其他金融活动(69 580元)和航空运输业(68 776元),收入最低的行业是纺织业(13 866元),最高行业的收入是最低行业的10倍还多。地区和行业间存在的物质回报性差异影响了择业,对高收入预期的追求,导致了大学生的最终流动。这种流动是“羊群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以就业市场需求为依据,结果就是高收入地区和行业人头攒动、竞争激烈,低收入地区和行业门可罗雀、无人问津,从而导致了大学生的相对过剩。

2.发展前景不明朗,导致大学生自愿性失业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其实质是劳动者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社会财富的创造。而自愿性失业是“一种不满足于已有的工作机会而继续寻找工作的失业现象”[4]。自愿性失业者愿意工作并且有工作机会,只是对现有的工作不满意而选择暂时不工作。目前,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就业人满为患,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基层单位急需大学生,而大学生却不愿到农村和基层就业。据河北大学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籍大学毕业生中,有93.8%的人把城市作为首选的工作地点,首选愿意回到县城、城镇或农村工作的不足7%”[5]。农村和基层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医学毕业生为例,“城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84人,分别是县和乡镇的2倍和4倍。城市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职称明显高于县级医院,远高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严重不足”[6]。医学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和农村卫生人才短缺间的矛盾已成为农民看病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和基层就业,发展前景不明朗是主要原因。调查表明,发展前景也是影响大学生择业意愿的重要因素,有“77.9%的大学生认为理想的工作是具有良好的发展机会”[5]。良好的发展机会意味着一个人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一些农村地区和基层单位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发展机会相对较少,加之条件较差,工资福利待遇较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一些大学生宁愿在大城市自愿性失业,也不愿到农村和基层就业。

3.中小企业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学生逆向性就业

所谓逆向性就业是指劳动者不愿意到吸纳能力强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而选择了到非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现象。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在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口的80%左右,中小企业每年吸纳80%以上的新增就业人员,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据统计,江苏省2009届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就有2939万人,占企业就业总人数的914%[7]。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许多中小企业市场萎缩、运行困难,甚至采取了降薪裁员的措施。经历金融危机后,“稳定性”已成为众多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中小企业的不稳定性使大学生把择业目光瞄准了收入不低、稳定性强、工作相对轻松、风险较小的国有单位。调查显示,“对于大学生最看好哪类单位的就业机会”问题的回答有431%的人首选国有企业,36.3%的人看好事业单位,320%的人青睐党政机关,而愿意到民营企业工作的仅为281%[2]。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但大多毕业生仍把市场空间较小的国有企业作为自己择业的首选,这种逆向性就业导致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怪现象的出现。

4.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水平低,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适应所引起的失业。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表明,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在各产业间将发生规律性转移,将由一、二、三顺次演变成三、二、一顺次,而我国目前是二、三、一顺次。虽然第二产业的产值在我国GDP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近一半,但其对大学生就业弹性值在逐年下降(见表2),吸纳就业能力在减弱。制造业在第二产业中所占份额最大,“2009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值中所占比例已达15.6%,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许多行业或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被称为‘世界工厂’[8]。但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低(见表3),多数企业尚处于产业链价值的最底端,属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而非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民工,而大学生需要在产业链中最高端的设计、销售和服务等环节就业,因而在我国出现了一边是用工荒,另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怪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经济学家郎咸平指出:“大学生就业难的源头是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真正的制造业是由7个环节组成的‘链条’,包括制造、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零售。这7个环节被称为‘6+1’式,制造环节是‘1’,其余环节是‘6’,除了加工制造环节‘1’外,其余的6个中高端环节都急需大学生,但恰恰这些环节是目前我国最缺乏的产业。”[9]

第三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拉动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见表2),保持了较强的吸纳能力。但我国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全部GDP的比重与西方国家(高达70%以上)相比还较低,仅为40%,对就业工作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的第三产业也存在结构性问题,传统服务业所占份额较高,与现代制造业相伴的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例较低,生产性服务相对落后。在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跨国公司都将主要业务由单纯的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和转移。据统计,美国服务型制造企业占所有制造企业的58%,而中国只有2.2%。我国部分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见表3),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5%左右)的水平,这说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效率较低,不利于吸纳大学生就业。

二、宏观经济政策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唯GDP增长优先的发展理念和政策导向

由于“GDP”已成为政绩考核的“指挥棒”,

一些官员为了迎合上级考核的需要,为升迁积累资本,并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不惜大搞“GDP政绩工程”。这种“增长优先”高于“就业优先”的政策导向,导致很多地方的政府官员只关心GDP的增长,不计代价地追求GDP的增速,而不考虑就业的增长。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对GDP的增速效果较明显,一些地方政府就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有学者指出,“我们的经济发展,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基本上是以政府工程为主,被形象的称之为地方政府GDP工程,靠钢筋水泥拉动。因此,这些相关部门包括房地产、钢铁水泥类大型国企,他们的年增长速度高达30%,甚至40%以上,他们拉动了中国经济10%的增长,因为30%的部门以30%的速度增长,所以中国经济是以10%的速度增长”[10]。基础设施的投入通过产业关联虽然推动了钢铁、水泥和能源等行业的发展,但这些行业都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对拉动就业所产生的直接效应较弱,因此不利于大学生就业。

2.区域发展不平衡,劳动力市场分割

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区域经济的差异逐步扩大,形成了二元劳动力市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最先是由皮奧里(M.J.Piore)在1970年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整个社会的劳动力市场可以被划分为第一劳动力市场和第二劳动力市场。第一市场的工资较高,劳动条件较好,工作岗位较有保障,职业前景较好,发展机会较多;第二市场的工资较低,工作条件差,工作具有不稳定性和暂时性,发展机会不多[11]。一般来说,第一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不愿意光顾第二劳动力市场,而第二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根本无法进入第一劳动力市场,两个劳动力市场存在较强的分割性。如果两个劳动力市场之间不存在分割,大学生们能够很方便地从大中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市场流入小城镇及农村市场,那么在大学生难以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时,他们愿意暂时选择到小城镇及农村市场就业,等到将来有机会时再进入大中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这其实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但是,诸如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等一些体制性障碍,限制了大学生的自由流动,使得他们一旦选择了小城镇及农村市场,以后要进入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因此,虽然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需要承受残酷的竞争压力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但仍然受到大学生的追逐和热捧。

3.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和民营企业就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首先,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不宽。全国总工会的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城镇就业人员中,养老、医疗保险参保比例分别为62%和60%[12]。一些企业和非公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残缺不全,许多单位不参加社会保险或有选择地让部分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灵活就业的劳动者更是以无法参加社会保险为代价。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背景下,大学生到非公单位就业意味着其要承担的工作与生活方面的风险会成倍增加,甚至要承担起全部的工作与生活风险。其次,社会保障待遇在不同人群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待遇高于非公单位,城市保障高于农村,大学生争着到“国”字单位及城市就业也就不难理解了。第三,社会保障制度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主要采取由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自行制定具体筹资办法和比例的方式。这种筹资的方式、制度多以部门、行业规章的形式出现,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因此,在征收力量不足、手段缺乏刚性的情况下,拖欠、不缴或少缴统筹金的现象普遍存在。社会保障基金筹措困难,社会保障缺失较为严重,从而造成了大学生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就业,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的不平等和不公平,阻碍了大学生的合理流动。

4.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改革开放30年来,国有、三资、民营三大所有制经济三分天下。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国家非常重视国有企业的发展,在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对外资企业也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予以支持。但国家对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的发展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国企和外企,致使他们融资困难,负担较重,甚至在市场竞争中遭遇不公平待遇,这不仅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削弱了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三、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

1.应实施以促进就业为取向的宏观经济政策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各国都把“创造就业”作为政府的核心课题。例如,韩国政府提出要“避免没有增加就业的经济增长”和“成为创造就业的政府”[13]。因此,我们应制定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确立“就业优先”的战略目标,不仅要将就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前提和经济运行的结果,而且要将之作为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速度等重要决策中,充分考虑各项措施的就业效应。要把促进就业增长作为宏观经济决策的基本原则,并将之作为重要的政绩考核指标,努力使经济增长与创造就业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2.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能够保护以不同方式就业的大学生的社会安全网

建立覆盖社会各个阶层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但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缺乏强制性,标准也不统一,应建立均等、公平的社会保障体制,开征社会保障税势在必行。社会保障税亦称“社会保险税”,是以企业的工资支付额为课征对象,由职工和雇主分别缴纳,税款主要用于各种社会福利开支的一种目的税。此税1935年起始于美国,现在已成为西方国家的主要税种之一。开征社会保障税,由以前的“费”改成“税”,与“费”相比,“税”的开征更具有法定强制性,有利于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力度,从根本上杜绝拖欠、不缴和少缴的现象,为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它有利于扩大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来源,使资金支出同步纳入财政支出范畴,并将打破各地“各自为政”的局面,形成全国统筹;有利于降低制度运行成本,充分利用税务部门在征管经验、人员素质、机构系统方面的优势,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效率;有利于打破地区、部门、行业间的条块分割,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国家要加大投入,把刚毕业的大学生纳入社会保障范围,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焦虑情绪,使他们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保持理性,实现个人与职位相匹配。

3.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和基层就业

到农村或基层就业可以让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扬长避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长远发展,还可以引导大学生合理分流,缓解社会压力,最重要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才缺乏问题,能够对我国农村建设和基层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国家要采取激励政策,对那些到社会急需、工作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就业的大学生给予奖励和津贴,鼓励他们主动到这些地区和行业工作。要通过为毕业生补偿学费或偿还助学贷款、发放一定数额的津贴补助、在职务和职称晋升上给予倾斜等措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主动到农村和基层建功立业。

4.应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不合理、不充分,导致供求矛盾、结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要实施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东部和西部、沿海与内地等的区域差距;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要缩小区域、行业间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采取减税让利、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最低工资标准、不断调整工资指导线等措施,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职工的收入水平;要深化对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加强对垄断企业职工福利费的财务管理,严格控制职工福利费在职工总收入中的比重;要完善个税征收与管理,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对垄断行业的高收入实行高税率等,从而缩小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收入差距的缩小,可以让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加理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人才引进的良性互动。

5.应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加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经济复苏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增加就业岗位。就业岗位增加了,国民收入才能提高,从而增加社会的总需求。中小企业具有较大的吸纳就业的能力,发展中小企业是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一位加拿大经济学家说:“在今后10年里,那些管理得好又处在经济快速增长部门的中小企业将会创造主要的就业机会。”[14]中小企业解决了我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抓住了中小企业,就稳定了中国的就业市场。因此,要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财税政策支持体系,按照“少取多予”的原则,加速财政税收的扶持力度,通过减税、减费、减息等方式,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特别要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吸纳大学生就业,并按照其每年吸收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予以补助、减税费等。要利用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利时机,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加快技术革新和结构调整,积极打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转化,从而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吸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并通过设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等,引导金融机构主动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6.应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处于艰难的调整之中,世界经济的调整将显著影响我国未来的发展,对我国一些旧的发展方式提出了挑战,要求我国经济发展要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全球气候变化将促进我国选择更加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式,建设低碳经济也将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因此,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产业层次。传统的靠低廉劳动力成本拼资源、拼能耗、拼人力的经济高增长的发展方式必须转变,对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结构必须进行调整,应发展低碳经济,全面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效生态农业等,这些产业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强的吸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有利于实现绿色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就业互动。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因为第三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拉动力较大,就业的弹性系数高,中外学者的实证研究和产业发展实践都证明,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三产业将最终扮演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力量,并能从整体上扩大就业容量。应根据中国制造业生产性服务相对落后、处于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等特点,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整合产业链的上下游资源,从简单加工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创新商业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

还要发展金融、信息、节能环保、物流等面向生产的现代服务业,并使这些产业成为经济战场的重要力量,从而达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章志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20.

[2]王聪聪.择业调查:64.2%大学生有信心找到理想工作[N].中国青年报,2010-03-23.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17.

[4]吴克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3).

[5]藤兴才.不足7%农村籍大学生首选家乡工作[N].中国青年报,2010-01-26.

[6]刘声.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应予优惠[N].中国青年报,2010-03-06.

[7]华中文.09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N].扬子晚报,2010-01-24.

[8]阮煜琳.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J/OL].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 2010-03-28.

[9]郎咸平.郎咸平说“热点的背后”[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143.

[10]郎咸平.郎咸平说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86~87.[11]曾满超.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87.

[12]徐福平.期待分好“财富蛋糕”[N].工人日报,2010-03-30.

[13]莽九晨.创造就业——韩国今年核心课题[N].人民日报,2010-01-29.

[14]李文政.中小企业助推加拿大就业[N].人民日报,2010-02-22.

〔责任编辑:张 华〕

作者:王保义

大学生就业社会心理学论文 篇3:

就业教育对大学生正确就业观树立的重要性

摘要: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面对每年攀升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国家与地方出台各项扶持政策,减缓大学生就业对社会的直面冲击。然而学生在面对众多的就业渠道中,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在面临就业时准备不足,缺少足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毕业生尤为突出。作为学校必须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要对其进行系统化、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教育,从根本上使其提高就业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关键词:就业教育 就业观 树立

1 大学生普遍的就业观误区

“大学生”这个名词在过去人们的意识中,是一个高学历、高素质,将来毕业也是包分配的。在现今社会,国家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包分派,到市场经济下的双向选择。大学已不再是遥不所及的学历阶段,但就是这样有很多大学生与家长不能正确的面对现实,在就业方面不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1.1 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很多企业在用人过程中抱怨到,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差。有一位用人单位负责人在招聘时聊到,招聘一名会计,起初看了一名毕业生的简历,发现又有会计上岗证书,学习成绩也比较优秀,但在面试过程中,要求其按照要求做一份简单的报表,竟然连起码的办公软件都不会操作。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只是简单地要求平时考试能通过,毕业能拿到文凭就满足了,认为这样就能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缺乏实际的应用能力,是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1.2 自我封闭、依赖乐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收入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都是尽力满足,导致学生的物质与金钱满足感越来越高。现在大学生有自己的电脑与手机已不再是稀奇之物,学生在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已从原来人与人的面对面,逐渐演变成屏幕对屏幕了。学生获取最新信息逐步依靠网络,放弃了报纸、图书、电视等这些传统信息传播媒介,对于大学传统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团、学生会、公益等活动减少了参与,这样不利于大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对最新就业信息的获取。再加上部分学生家境比较富裕,父母社会关系较广,认为将来的就业、生活均已安排。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学生对将来的盲目乐观,不知道将来面临就业所需掌握的能力,不知道在校需要做好什么样的准备,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意识低下。

1.3 就业回报期望过高

许多学生在对自己将来就业的回报期望值过高,在择业时总热衷于工作条件好、收入高、地理位置好和工作稳定、个人发展前景好的单位,而不愿意到那些急需人才的私营、民营和基层单位就业,脱离实际,盲目攀高。例如有个学生在应聘一份工作时,应聘岗位收入待遇各方面都还可以,也与学生的专业匹配,经过面试、笔试后,用人单位决定录用该生,但由于在上任这个岗位前,必须在基层各岗位进行轮岗半年,就立即决定不入职。结果导致“就业成失业”的局面。

1.4 高学历=好工作

提高学历是现在大学生普遍的追求,认为有了高学历就能找到好的工作,然而现在的中国社会,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已被打破,从短期来看,大学生的起初工作收益还不如农民工,决定工作的好坏,在于你对企业能否在短期内产生效益,农民工的工作大多都是在企业的基层,直接能为企业带来产出,而大学生往往放不下“象牙塔尖“的身份,对一些基层的工作不理不睬,导致自己的求职面变的狭窄。在国外制造业非常发达的国家,技术工人的学历是非常高的,在日本,从事生产制造的一线熟练工人中,拥有硕士学历者达到40%,在韩国也达到30%,这些国家的人们,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学历大学生当工人已经不再新鲜。

1.5 升学与创业盲目盲从

有部分选择升学的学生过分希望将来能利用更高的学历,找到更好的就业机会。从而盲目的参加各类提高学历的考试,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与金钱在复习上。而自身的综合学习成绩又不能达到升学要求,结果就错失了很多就业的机会。即使是通过了,随着人年龄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变化,等到较高学历毕业时也不能得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机会。

而那些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在对投资项目的选择过程中,盲目认同,项目预算不足与筹备不足,再加上自己在管理方面的经验不足,导致最终的创业失败,对于作为大学生创业最初的“风险投资商”——家长,就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2 影响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自我,也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个良好的预期,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应聘的成功率,有助于增强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的稳定性。但当大学生在做出选择与定位时,却会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及自身心理上的变化影响,造成就业观的偏失。

2.1 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各类需求在不断地提高,大学生在踏上社会时,面临的不光是就业好坏问题,还面临着很多社会环境影响。例如在就业城市的选择上,选择一个有发展前景的城市,是对自己将来家庭与事业发展的准备。将来享受的物质文化会更多,将来子女也能得到较好的教育,在事业发展上也能得到更多的机会。但阻碍大学生选择好城市的原因也不少,最直接的就是现在高涨的房价,再加上高额的通讯费、交通费、社交费等生活开支,对于刚刚工作的大学生是承重的负担,然而收入又是相当的微薄。不久前,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对北京地区26所高校共1.4万多名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24.8%的毕业生底薪在1000元以下,40.9%的毕业生底薪在1000-2000元,16.8%的毕业生在2000-3000元,17.4%的毕业生在3000元以上。也就是说,有近2/3的毕业生起点工资在2000元以下。所以有不少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城市时,面对收入与生活的压力,对自己的就业定位就造成一定的影响,往往会选择中型发展城市,避免选择如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2.2 家庭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一般都属于家庭的独生子女,父母几乎是倾其所有对其培养,当自己孩子毕业的时候,都希望子女能找到一份体面、轻松、收入高的工作。一方面是让孩子在社会中有个好的前程,不要受到过多的挫折;另一方面也希望孩子能光耀门楣,能在将来组建自己家庭时,有较多的资本进行选择,为家庭创造好的未来。此类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希望自己孩子走出去就不要再回到过去的生活中,能在大城市过上富足的生活。例如笔者曾经就与一名同学交流过程中,其父母要求必须留在经济发达城市就业,甚至要求其将来留在城市成家。面对这种来自家庭无形的压力,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就造成了禁锢。

2.3 自身心理原因

在就业观的树立过程中,除去社会、家庭因素的影响,自身心理影响是最关键的因素。对于处世未深的大学生而言,经常会出现“自卑心理”,在求职过程中受到点外来的刺激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在潜意识中自卑和压抑,自暴自弃。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在家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就造成在毕业时就业依赖心理较严重,在面对求职,自己不主动出击,竞争意识不强,不到社会中去闯荡,甚至存在等学校推荐和靠家里关系落实的思想,造成了就业困难;大学生虽然在学校中读书,但与外界偶尔的接触过程中,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造成部分学生缺乏诚信的“造假心理”,在就业过程中对自荐信、推荐表、各种获奖证书等材料进行造假及签约过程中违约,误了自己名声,毁了自己的前程;在大学生中“攀比心理”也比较严重,同学之间经常在交流中会“晒工资”,收入较低的同学就会嫉妒收入高的同学,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心理扭曲;大学生还有“畏惧心理”,往往在就业过程中,不敢尝试新鲜事物,对有挑战的工作避而远之,缺乏到市场经济潮头去搏击的胆识和勇气。

3 如何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就业指导教育

面对现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扭曲现象,高校作为大学生的培养基地,不光要讲授专业知识,更要对其综合素质进行提升,其中学校开展就业指导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有助于学生认清自我,有助于学生明确学生短、中、长期目标,更有助于学生在就业时的迷茫与无措。笔者作为一名高职学校的就业指导人员,就自己在实际开展工作中的一点心得体会,对高职生就业指导做了些设想:学校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变化,专业特点,对学生实施从入学到毕业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教育。采取开设选修或必修的就业指导课为核心、专题讲座为辅、就业实践课为拓展、就业辅导与个别咨询为服务、政策宣传为补充的多形式,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就业指导活动。具体根据学生的培养周期可将其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大学一年级至二年级。在此期间学校可通过对其进行素养提升与自我认知方面的教育;利用专刊、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入学教育,介绍近年各院(系)各专业的专业需求及就业率,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及个人职业发展方向等知识;通过专业介绍,座谈等形式开展专业认知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动态及发展状况,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和热爱;通过开展就业心理学知识讲座、诚信教育、责任教育等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帮助广大新生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大学生中常见的就业心理障碍、调节方法和途径,自觉养成诚信意识,做到人人讲诚信、事事讲诚信、时时讲诚信,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使学生懂得回报,努力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通过邀请往届创业成功校友、企业负责人开设创业讲座,模拟创业项目、宣传国家创业扶持政策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创业。在以上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选修或必修课程、开展全院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职业生涯的规划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对于大学生而言,应根据自己专业特长、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做出方向性的方案,为自己的将来提前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为三年级两学期。学生一进入大三后,学校在第一学期具体可开设就业类型指导、就业心理调节、实习教育、求职及面试技巧指导、就业政策与服务指导、模拟面试、模拟参加招聘会等课程。首先针对学生在选择升学、创业还是择业等问题的困惑进行疏导,帮助他们认清各类就业形式,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的一致性,以及各自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侧重点,帮助他们分析自己当前的学习状况、家庭经济情况,使同学明确目标,摆正心态,扎扎实实走好大学生活的每一步;其次通过就业准备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求职的基本相关材料准备,求职的外在能力和求职的内在能力的准备。同时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优劣势所在,以更有针对性的围绕求职做好内外兼修的锻炼,达到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又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目的,最终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再次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和讲解,帮助即将步入求职期的学生揭开求职、应聘的面纱,并督促其有意识地培养相关素质、提升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传授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的应聘技巧常见面试形式及面试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学校需要对国家及地方有关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进行宣传,帮助学生充分享受到服务。

学生在第二学期进入企业后学校要加强实习相关信息和毕业就业跟踪调查,走进企业了解总结学生在实习、就业工作后的真实感悟,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实习与就业信息反馈,深入了解用人企业对实习学生的反映和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并及时做好反馈的总结,促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最强有利的保障。

4 结语

学生产生就业认识的误区,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学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制造机器,在做好专业教育的同时,必须对学生从入学之初到毕业后的跟踪,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参考文献:

[1]韩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实施手册.中国教育出版社,2008.

[2]何涛.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出版社,2010.

[3]杨金焱,陈浩川.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金志学 杨开勇

上一篇:我国劳动争议处理问题论文下一篇:银行储蓄中的数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