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析下企业投资论文

2022-04-21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良好的企业投资是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在企业投资过程中往往会有较多因素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企业投资风险控制现状,并针对这些现状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为企业投资决策奠定积极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风险分析下企业投资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风险分析下企业投资论文 篇1: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对新加坡直接投资的现状与风险分析

〔内容提要〕“一带一路”是新时代我国重要的发展策略。2013年以来,我国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与沿线及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越发密切,对外投资数量也呈现持续的增长趋势。新加坡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沿线范围内重要的对外投资国家。本文重点分析我国企业对新加坡投资的现状及其发展形势,并针对存在的风险进行探讨,并力求为中国企业的未来投资提供参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    新加坡 对外投资 风险分析

2013年以来,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占据着总投资的绝对优势地位,中国企业同世界各国企业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对外投资已经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加坡作为我国在亚洲地区的友好国家,是我国“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重要合作伙伴与对外投资目的国,我国近年在该国的投资甚至超越其他国家,使得新加坡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阵地。但是,由于历史及现实情况的差异,中国与新加坡在意识形态、经济发展程度、宗教信仰等方面不尽相同,且国际投资存在的固有特点,因此中国企业在新加坡的对外投资依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对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企业来说,要想将投资收益最大化,同时维护投资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就必须对在新加坡的投资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系统分析,并及时根据自身情况与国内外发展实际情况作出符合发展要求的策略选择。

一、新加坡投资环境现状

新加坡由于受限于自身土地面积的狭小与相对贫瘠的自然能源,在发展方面主要是依赖外向经济形式,但长期的发展使得其屹立于世界经济强国之列,金融等第三产业为其发展主体。由于其经济发展的外来依托性,因此其国内物价水平受国际汇率变动的影响程度较高,货币政策历来是新加坡中央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形势的转型对新加坡经济发展影响颇深,其经济增速出现了明显放缓的趋势,但在2017年以来呈现了明显的复苏态势。总体上该国经济进入了发展的“慢车道”。从企业投资选择来看,多数企业在国内经济发展整体态势的影响下,尤其关注国内短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投资持保守态度,普通民众的支出倾向也有所收敛。综合来看,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新加坡商业环境较为宽松、开放,商业运转较为透明,且政府服务相对完善。可以说,作为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强国,其对于我国的对外投资具有重要的吸引力。

二、中国企业在新加坡对外投资现状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对于新加坡市场的投资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近年来,针对于新加坡的直接投资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也使得该国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的重要目的地。作为东盟的核心成员,中国在持续加强同东盟国家的沿线合作中更显偏爱于新加坡,中国企业在新加坡的投资话语权逐年加强。从投资目录来看,中国针对于新加坡的直接对外投资集中于服务业制造业以及批发零售业等,中国业内的著名国企龙头承担了新加坡国内很多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的重要资本载体在金融服务业的投资范围也日益扩大。从国内企业情况来看,受地理特点及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在新加坡的直接投资处于国内遥遥领先的状态,中西部地区的直接投资有待发掘。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对新加坡直接投资的现状与风险分析

(一)政策变动影响

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我国始终以负责任的开放大国形象向全世界的友好国家展开怀抱,始终为国内企业投资提供着坚定支撑,力求为中国企业营造一个开放、自由的政策环境。从新加坡国内的政策环境来看,长期处于执政地位的人民行动党确保了国内整体政治氛围的稳定,但反对党的活跃也不可小觑,在全国范围的选举中反对党的话语权也日益提高,政治环境动荡的风险不容忽视,相应的政策改变也深刻影响着他国的对外投资。同时,得益于相对稳定的国内政体,新加坡与东南沿海范围内的邻国及周边国家在国土争端上的摩擦也长期存在,这种外部的隐藏政策风险也成为影响投资安全的潜在因素。

(二)金融市场风险

金融业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国内支撑金融业发展的管理部门服务也相对便捷完善,以金融管理局、政府投资公司为主的监管部门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科学化的服务,这是我国对外投资面临的重大利好环境,但金融方面的风险仍不可忽视。一是基差风险是中国企业在新加坡直接投资必须直面的问题,且由于新加坡市场的外向依托性,多层次、高强度的汇率变动更是使得这一风险相应加深。二是虽然新加坡没有特别严苛的外汇管制,但是为了维护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新加坡政府针对国内货币进行了非国际化管控,对于非本国居民持有本国货币的数量具有明确限制,这是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的汇率风险。

(三)法律风险

对外投资中,国外及国际法律对于投资的稳定性与成功性影响较大。近年来虽然专注于相关法域的专家学者及法律人才数量日益提升,但仍然存在对相关法律不够了解、运用不够灵活的情况,这就为对外投资埋下了法律风险。中国企业由于开放时间不长,对于国际化合同相对不熟悉,且多数企业存在容易忽视细节条款的“固有”问题,这就为法律方面的纠纷解决造成了风险。新加坡国内法律环境与我国大不相同,多样化、多层次的法律体制也必须是我国投资者细心研究的主题。同时,新加坡与中国在土地相关的法律上存在明显差异,而土地也是投资的重要载体与主要标的,如果不充分了解新加坡关于土地使用、征收的程序与具体标准,就很容易陷入大量资金亏损的重大风险。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国内的环保标准极为严格,也正是因为高强度、高惩罚度的环保法律政策,为新加坡赢得了享誉世界的“花园国家”的美誉。近年来,我国对于国内企业的环保标准也日益提高,但与长期积淀的新加坡环保标准仍有差异,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在新加坡的对外投资必须精准把握其国内环保程序与要求,以免因环保要求造成投资的亏损。

(四)成本控制风险

如前所述,新加坡虽为东南亚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强国,但其土地面积狭小、能源匮乏、人力成本较高是影响对外投资有效性与持续性的重要因素。新加坡国内存在推迟年轻人进入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直接造成了青壮年劳动力的供应问题,且长期以来,外籍劳动力在新加坡的人才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近年来新加坡收紧外籍劳动力的政策使得有关人才数量大大降低内外的人才问题使得国内面临人力资源成本持续提升的现状,因此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必须直面人力成本逐渐増加的问题。从能源供应来看,新加坡本身的能源就多依托外来进口,使得中国企业在新加坡的对外投资在能源方面的成本受到国际能源市场的直接影响。同时,长期的高物价水平是新加坡本国的经济特色,中国企业必须要考虑在新加坡的对外投资的日常高运营成本的问题。

综上,“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为中国企业在新加坡的直接投资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但由于被投资国内部环境及国际形势影响造成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中国企业必须直面多方面的投资风险,通过科学合理的事前分析以及与合作国家的有效交流,实现新时代的发展共赢。

作者:聂珊珊

风险分析下企业投资论文 篇2:

关于对企业投资风险控制的研究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良好的企业投资是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在企业投资过程中往往会有较多因素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企业投资风险控制现状,并针对这些现状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为企业投资决策奠定积极作用。

【关键词】企业;投资风险;控制;研究

一、前言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投资以壮大自身实力,但是往往投资存在较大的风险,如果投资失误不仅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影响企业的市场信誉,甚至造成企业出现破产,因此,做好企业投资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二、企业投资风险控制现状分析

1.投资风险控制能力较为薄弱

我国对投资风险控制的探索与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由于我国企业存在着各种特性,所以阻碍着投资风险控制的发展,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投资风险要更大更多,但是企业的投资风险控制能力方面极其薄弱,另外,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也是有待提高。所以,国内的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常常忽视风险控制的重要意义。同时,企业在生产中重视产品的数量而却往往忽视了商品质量的重要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企业急于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经济利润,忽视长远发展所导致的。因此,我国许许多多企业并没有建立健全的投资风险分析以及管理体制,在决策中也是任凭其主观臆断,具有很强的盲目性,所以企业可能会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正是因为绝大多数企业风险意识的匮乏、忽视企业的投资风险控制,所以一些企业在几年后销声匿迹或者濒临破产就不足为奇了。

2.缺乏相互牵制的投资风险控制措施

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投资风险管理的应对方法主要是上级的授权及批准,对于互不干涉的岗位进行分化管理,保全财产的监控以及对经济预算的控制等。企业对于员工工作的安排,需要每个部门都配备相关定额的工作人员,不能人浮于事,避免每个工作人员都担任着很多主职以外的职务,在进行职务审批过程时,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要求自身,按照规定进行审批工作,不徇私。要根据客户的信用额度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还要确保会计信息的无误性以通过企业会计标准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

3.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沟通渠道

风险控制的完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目前,一些企业的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不容乐观,企业的信息传输并没有釆用办公软件或者邮件系统,造成了其信息传输速度太慢,效率低下,企业也没有具体的信息部门以支持企业各部门的发展。信息沟通是按照自上而下的层级结构传输的,这样不仅会导致信息失真,而且会降低信息传输速度。信息的内容大多是内容的转述,没有较为标准化的格式,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也没有釆用印有企业标志的信纸,只要一张白纸或废纸就都可以用作通知单,这样都无法满足公司业务迅速发展的需要。

4.内部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许多企业投资风险审计部门的存在形同虚设,甚至有些企业的投资风险审计监督人员甚至根本不具备最基本的财务会计基本知识,因此行使监控职能也就无从谈起。在我国企业发展中,虽然大多企业都设置有风险审计部门,但是在实际中这些部门仅仅是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实际的职责,而且即使有些审计工作人员想要做好本职责分内之事,可是往往由于企业所给予的权利不够而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特别是对于企业内部一些高层人员的没有制约能力。企业目前监督主要体现在对出现的违规事情的查处上,并不能起到预先防范作用。企业由于内部控制相对于大型企业较为薄弱,实施内部控制就显得更加重要,但是目前出于高性价比的考虑,企业并没有设置内部审计岗位。

三、强化企业投资风险控制措施研究

1.优化企业投资风险控制环境

企业的投资风险控制环境是一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工作人员控制意识的氛围。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投资风险控制环境也体现这企业的形象与文化,对于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的自觉性也有着极大影响。因此,企业投资风险控制环境也决定了内部员工管理以及其它制度控制的发挥效果。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在问题发生之前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做好对问题的控制。完善投资风险控制环境,直接影响着经营目标及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投资风险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对于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因此,重视和优化投资风险环境建设才能使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用真正得以发挥。

2.加强企业风险评估

研究投资风险控制不可能脱离其环境和企业内部各种风险因素,所以企业必须注意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其中企业对风险的可抗力较差,更应当规避风险或利用风险。控制的关键要素是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该及时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关注全球的经济机遇和风险,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调整。同时,对于企业或许会遇到的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在评估中应当应用科学的评估程序、方法和技术来进行合理的评估分析,从而确定风险状况。另外,在实践中有很多风险管理的技巧值得去探索和应用。

3.设计良好的控制活动

企业所有阶层和职能部门都贯穿着控制活动,因此需要先考虑控制活动之间的联系才能确定控制活动。投资风险控制活动通常包括:确定应遵循的政策及实现政策的程序两个要素,正常情况下,建立控制活动是为了实现风险应对,但是,在有些情况下,风险应对则是企业的控制活动。基于每一个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而无法应用通用万能的控制活动的设计模版,所以就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确定企业的控制活动,在校企业在控制活动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考虑其自身的规模和业务状况,寻找关键点进行控制设计。企业的管理层工作人员做好带头的模范是很有作用的,因为企业员工对投资风险控制活动的参与和执行的热情程度直接影响于领导者对待投资风险控制的态度,所以,企业必须要重视此方面的工作。

4.强化企业投资盈利能力

强化企业的投资盈利能力,需要企业在实际发展中重视以下几种方式,提升企业投资的收益率:

(1)重视投资质量。投资过程需要严格的质量保证以及合理的程序,通过准确的市场调研进行投资项目的确定。

(2)建立决策管理队伍。在保证投资科学性以及正确性的同时,应该在企业的实际投资过程中建立具有创新能力的团队,再投资过程中制定良好的投资计划,保证企业投资收益。

(3)明确投资管理当中的风险管理。通过对企业的日常监管进行实际的工作的开展,保证企业风险机制的评估,保证收益预期,实现利润增长。

5.加强内外监督能力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强化内外监督工作至关重要,在企业的监督方面需要由外部和内部进行开展。企业外部包括独立审计部,社会舆论和政府部门,信息交流与沟通等等。还有注册会计师在质量方面的监管,社会监管方面要加强,还有一些可恶的违法违纪的行为也要让他们暴露出来,让社会来打压他们。另外,企业需要强化企业投资风险监督工作的完善。企业内部评估对于企业发展极其重要,这种方法能够对企业起到很好的作用,大大提高企业对投资风险控制的效率,同时在改进企业审计程序方面也存在着积极作用。

四、结束语

总之,当前我国企业投资风险控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其风险系数还较高,尤其是一些小企业,在投资风险管理控制方面有所欠缺,以上笔者对企业投资风险控制的研究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一定指导作用,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參考文献:

[1]张丹.企业投资过程中财务管理对投资风险控制的影响[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1):102-105.

[2]谢裕娟.企业投资项目风险控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09):228-229.

[3]潘秀丽.企业投资失败的原因分析与投资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07(02):26-27.

作者:李克娇

风险分析下企业投资论文 篇3:

刍议我国企业投资选择的动因问题

[摘要] 企业投资是形成实际资本的经济活动过程,同时也是资金或所投资资源的耗费过程。在微观层面上,投资决定了企业资产规模的大小、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获得同行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在宏观层面上,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研究企业投资选择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研究企业投资的相关概况入手,谈其投资选择的动因问题,并就形成这些动因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分析,从而提出优化企业投资选择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企业投资动因 成因 对策

企业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甚至决定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因此,研究企业投资选择的动因,并对其投资动因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分析,从而促进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投资的概况

1.投资的涵义

投资,是商品经济及其发展过程中最基本、最广泛的经济活动。狭义的企业投资是指企业为了获取预期不确定的效益而将现期的一定收入转化为资本,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盈利能力,增强企业实力的基本手段。广义的企业投资是指企业在拥有投资经济活动决策权,能够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或责任,占有和支配投资利益的前提下,通过自身收入或融资资金并以各种投资方式进行投资,获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的经济活动。

2.投资的客体

企业的投资决策始于投资方向的选择,一般而言存在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在原有生产经营的基础上,扩大现有生产或服务能力的投资,这里主要表现为实物资产投资,即增加固定资产或存货类的投资等来扩大企业规模;第二,为在同行业中获得较高的技术水平,或领先技术,进行无形资产与新产品的研发费用的投资;第三,在保留或部分保留企业原有生产经营结构的同时,进行主业以外的项目投资或者多元化投资,以分散风险和带来范围经济,这里主要表现为通过向其他行业参股或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加。另外,企业出于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需要,也要进行与人力资本相关的投资。一般而言,较优的投资选择应该是预期投资风险较小,投资回报期较短,且能带来更多正的NPV的投资项目。

二、企业投资的动因及成因分析

1.获取市场份额,应对经济全球化

根据邓宁的理论,一国经济发展与其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正相关关系, 即伴随着一国经济的成长, 对外直接投资额将随之增加。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GDP总量在逐年攀升。一方面,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为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经济保障, 即经济发展为我国储备了大量外汇资金, 从而促进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此外,经济贸易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间的障碍大大降低。中国市场巨大,人力资源丰富,吸引了全球FDI 大量涌入我国, 与国内企业争夺市场份额。这对我国汽车、计算机、服装纺织等行业的冲击是巨大的。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企业需要更多的海外服务来开辟新的市场。为了保持竞争力,企业走出国门,逐步向海外市场拓展新市场,增加全球市场的份额是企业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必须采取的措施。可以明显看出,近几年中国的对外投资的表现十分活跃,中国已成为新兴国家中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国。(刘阳春,2008)的实证数据进一步表明了中国企业具有明显的向外寻求发展,获取市场份额,从而寻求生存的动机。

2.利用优惠政策,争夺资源

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快速发展,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资源的相对匮乏导致自然资源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在一段时间内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利润率。因此,我国企业需要投资矿产、石油等自然资源,争夺国外自然资源,获取铁矿、铜矿、石油等国外自然资源公司的控股权,直接从国外取得低成本的自然资源供给,以弥补国内公司资源的不足。政府制定了各种鼓励政策推动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如可优先获得原材料和其他投入物、低成本的资金、补贴或其他优惠, 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企业抵销海外经营中的所有权劣势,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既借以突破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问题,又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这样,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制造业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加入全球化投资热潮,争夺资源,开辟市场。

3. 获取市场竞争力,创新技术

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制造业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供求格局出现变化,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增长速度放慢、生产能力过剩、产业利润下降这些产业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化的主要特征在中国的某些制造行业均已出现。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需求新的利润空间,开辟新的市场,研发新技术,争夺资源,扩大企业投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拥有了技术优势,也就拥有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通过创新获取技术优势显得尤其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利用外资政策的引导下,许多跨国企业对中国增加投资,为企业提供大量的研究开发和技术转让活动。对于制造业行业而言,技术转让的“溢出效应”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产品和设备,提高了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也为企业带来利润。现在,一些中国企业已经通过投资以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缩小自已与发达国家相关企业在市场、技术、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差距,进而晋升成为世界级先进企业。

三、优化企业投资选择的对策

如前所述,投资活动是企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地进行投资是企业资源最佳配置和生产要素最佳组合,有利于增加企业经营利润。如何有效地促进企业良好地投资选择,从而适应日益竞争的需要,获得持续的竞争力,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1.强化政府的市场引导作用

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政府应该减少直接的行政干预或地方保护,适度放权于市场,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同时,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限定政府权力的作用范围,也要以法律的权威性来约束政府行政保护行为,遏制市场等级制的市场非公平竞争,进而以一个好的市场环境和有限政府形成对国有企业投资的“硬约束”。简而言之,政府应该向企业提供投资信息的公共产品,为企业的投资提供指导性建议,起到市场导向作用,从而避免经济主体非理性投资行为的发生,防止某些产业过度投资而造成经济过热的现象的发生。另外,政府需采取措施不遗余力地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改造和升级, 以增强我国外向型企业的所有权竞争优势。

2.提高投资决策水平

企业决策者在做出产业进、出等投资决策时,均应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充分评估未来市场的动向,包括同行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市场供求状况变化等因素,从而得到理性的预期,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这一方面要求投资决策者除了拥有投资管理经验外,还应能够充分分析整个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等的影响。另一方面,投资的决策程序也关系到投资的成败与否。首先,要收集决策所需的信息。信息的来源很多,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有用的信息,对于作出正确的投资判断影响很大。其次,应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这除了要对所搜集的有用信息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外,还要求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等的通力合作,发挥财务部门的“参谋”作用。

3.提高投资风险防范意识

一般情况下,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一项投资的选择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风险。因此,注意投资项目的风险与收益的正确评判和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企业投资的决策者,如董事会、管理层应该加强风险意识,认真研究投资风险的作用机理,分析投资过程中现有的或潜在的投资风险,从而提出有效地应对措施来规避风险或者减少由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企业在投资时,要注重投资组合的选择,可以将资金分散投资到不同的项目,减小投资风险,尽可能地提高投资回报率。

参考文献:

[1]陈霞: 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及控制对策. 会计之友, 2007.9

[2]代中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1

[3]张琦: 西方国家盈余质量与企业投资行为研究概述. 财会通讯, 2008.12

[4]黄保东: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和区位的国外研究述评.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2

[5] 刘阳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理论与实证研究.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6]李友谊: 企业投资决策风险分析:[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华中科技大学系统工程,2004

作者:陈建红

上一篇:阅读教学下高中语文论文下一篇:内部审计外包实践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