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选择因素分析论文

2022-04-27

摘要:通过对1000名不同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结合网络上的数据,整理出当今大学生毕业方向选择的动机和影响因素。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和对影响因素的整理归纳,在影响大学生毕业方向因素中发现不同于往年的创新观念。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生毕业选择因素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大学生毕业选择因素分析论文 篇1:

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文章利用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数据,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考研与就业之间,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考研;个体特征中性别、年龄、学业表现、实习经历对大学生毕业选择有显著影响;学校评价中对教师能力、学校地位、课程的评价显著影响大学生毕业选择;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中父亲学历及家庭所在地显著影响大学生毕业选择。

关键词:毕业选择;家庭背景;影响因素

作为社会发展的坚实力量之一,大学生的毕业选择不仅决定着其未来5年~10年的发展方向,也影响着国家的考研与就业政策导向以及人才培养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此,本文在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2009年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的毕业选择倾向及其影响因素,挖掘大学生行为选择背后的机理。

一、文献回顾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难与考研热问题日益突显,有关大学生毕业选择问题受到各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郑洁(2004)对北京师范大学375名学生的调查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前途选择有显著影响,父母学历越高、职业等级越高,家庭收入越高,学生就业的可能性越小。李晓玲。李胜生(2007)通过调查西安交通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部分学生的就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发现,父母受教育水平越高,學生选择就业的可能性越低:与来自城镇的学生相比,农村学生选择就业的可能性更大:成绩越好的学生,选择就业的可能性越低:研究型大学及理工科大学学生与其他学校及专业的学生相比,选择工作的可能性更低。尉建文(2009)重点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毕业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对大学生毕业选择有显著影响。父亲受教育水平越高,大学生选择考研的可能性越大,家庭收入、父亲职业、性别、专业、政治面貌对大学生毕业选择没有显著影响。陈江生,王彩绒(2011)也从家庭背景方面探讨大学生毕业选择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家庭民族背景、家庭年收入、父母学历、父母年龄对大学生毕业选择有显著影响。鲍威,李炳龙(2012)的研究认为学习成绩、专业兴趣、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学校满意度对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好、对学校满意度高、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选择读研的可能性更大。宁光杰(2012)的实证研究表明,家庭背景及个体特征对大学生毕业选择有显著影响。学生家庭收入越高、父亲受教育水平越高、年龄越大、学习成绩越好,学生就业的可能性越小:与农村户口学生相比,城镇户口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低: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就业的可能性更低。乔志宏(2014)等从人力资本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两方面研究大学生毕业选择问题,研究认为,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只有母亲职业对大学生毕业选择有显著影响,在人力资本中学校层次、政治面貌、科研经历、英语水平对大学生毕业选择有显著影响。

基于已有文献,大学生毕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具体包括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家庭所在地、父母职业;二是个体特征,主要体现在性别、年龄、学业表现、获奖经历等方面。从现有文献中不难发现,研究者基于不同研究目的,或侧重于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的影响,或综合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个体特征两方面研究大学生毕业选择影响因素。但大学生毕业选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除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个体特征的影响外,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据此,本文除了验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个体特征的影响外,还探讨学校评价对大学生毕业选择的影响。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

1.数据来源。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的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该调查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15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477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本次调查系统收集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家庭状况、心理状态、学业表现等各方面情况。由于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大学生毕业选择工作或读研的影响因素,故对调查中本科毕业后打算干什么选项回答没想好的样本不作为本文考虑的范围,忽略这一选项后,本文调查样本包括北京市15所大学的3 488名学生。

2.变量说明。本文自变量主要有个体特征、学校评价、家庭背景三类,个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保送上大学、是否参加过实习等变量:学校评价包括对教师教学科研的评价、学校的地位及硬件环境、学习氛围、师生关系等变量;家庭背景包括家庭年收入、父母学历、家庭所在地等变量。本文中因变量是毕业选择倾向,变量是二分类变量,选择读研为0,选择工作为1。变量的详细说明及描述性统计见表1。

3.计量模型。本研究中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故选取了二元逻辑回归模型,模型的回归方程线性形式为:

三、研究结果

1.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毕业更倾向于选择考研,在3 488名大学生中,男生1895名,女生1593名,有1126名学生选择工作,2362名学生选择考研,选择考研学生比例达67.7%,其中选择考研的男生占总体男生的68.76%,选择工作的女生占总体女生的66.48%。

2.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本文运用逻辑回归方法分析个体、学校、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的影响。

表2中模型1分析了个体特征对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的影响。从表中可知,只考虑个体特征对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的影响时,年龄、性别、专业、实习经历等对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有显著影响。年龄越大,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大:所学专业的前途越大,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低;与女生相比,男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小;大学期间获得过奖励的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较低:所学专业是高考第一志愿的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更大:不是独生子女的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更大:被保送上大学的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更大:有过实习经历的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更大。

表2中模型2分析了学校评价对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的影响。从表中可知,只考虑学校评价对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的影响时,对教师教学能力、学校地位、课程实用性的评价对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有显著影响。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越高,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大:学校在国内的学术地位越高,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低:专业课程的实用性越强,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高:对学校的总体评价越高,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低。

表2中模型3分析了家庭背景对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的影响。从表中可知,只考虑家庭背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时,父亲的学历、家庭所在地对学生毕业选择倾向有显著影响,而家庭年收入、家庭社会地位、母亲的学历对学生毕业选择倾向没有显著影响。与家庭所在地在农村的学生相比家庭所在地为县级市和地级市的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更低;父亲学历越高的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低。表2中模型4综合了学生个体、家庭、学校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的影响。从表中可知,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時,除了是否保送上大学、是否独生子女、现有专业前途在模型4中变得影响不显著外,其他因素仍然对大学生毕业选择倾向有显著影响。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一,首都高校大学生选择读研的比例很高。在所调查的3488个样本中,1126名学生选择本科毕业以后工作,2362名学生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打算读研的比例高达67.7%。为什么如此高比例的学生选择读研?笔者认为除了个体特征、学校评价、家庭背景这些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在于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最优秀的人才大量聚集,处于该环境中的大学生更能感受到激烈的竞争及人才的重要性,也更具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通过考研提升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意愿也更强烈。

第二,在个体特征上,学生年龄越大,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小,在劳动力市场上,很多工作都有年龄限制,因此年龄大的高学历者在求职过程中并不具备优势:有过实习经历的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更大,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实习对大学生明确未来发展路径有重要作用:在校期间获得过奖励的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小,这表明学习优异的学生更倾向于考研。

第三,在学校评价上,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越高、专业课程的实用性越强,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大,选择考研的可能性越小:学校在国内的地位越高,学生对学校的总体评价越高,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小,选择考研的可能性越大。此发现表明,学生对所处学校的评价对学生发展存在一定影响,不同层次的高校应该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合理设置,给学生好的就学体验。

第四,家庭背景中,父亲学历越高,家庭所在地为城市的大学生选择工作的可能性越小,选择考研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结论与大多数已有研究结论相同:家庭社会地位对大学生毕业选择没有显著影响,这与很多学者的研究结论不一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调查中家庭社会地位变量的测量比较抽象,导致不同个体对家庭社会地位所在层次的理解不同,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注意将家庭社会地位变量具体化。

作者:严宇

大学生毕业选择因素分析论文 篇2:

大学生毕业方向选择的动机及其相应的指导需求

摘 要: 通过对1000名不同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结合网络上的数据,整理出当今大学生毕业方向选择的动机和影响因素。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和对影响因素的整理归纳,在影响大学生毕业方向因素中发现不同于往年的创新观念。运用多种视角辩证地分析问题,给大学生在考研、出国、工作选择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逐步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逐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 毕业方向 考研 出国 工作

一、现象及原因

学生在毕业之际面临不同的人生发展道路选择,易陷入迷茫状态,失去对毕业方向选择的敏锐性。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面对此形势,很多大学生把报考研究生和出国当成规避就业的理想选择。通过对大学生毕业方向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毕业方向选择受到社会、家庭、同龄群体和个人实际情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科技发展迅速,文化日益繁荣,产业也在逐步升级换代,所以社会急需复合型人才、专业型人才、技术性人才,等等。然而,这一需求并未因为高校每年的人才大量输出而得到解决,原因是社会需求和人才输出不能很好地吻合——学生择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热门领域岗位争夺激烈,冷门领域却相对稀少,人才供给不平衡[1]。

中国是个“关系”型社会,人在社会中工作生活无一例外地牵涉人际关系,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社会关系匮乏,唯一拥有的社会关系即家庭背景。家庭背景同样对大学生毕业方向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影响,对毕业生在什么样的工作单位任职起着很大作用,家庭经济条件更是对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深造起着决定性作用。

大学生在毕业方向选择上,同时受着同龄群体的影响和个人实际情况的考虑。大学生所属本科院校是个很重要的环境。调查结果显示,重点大学出身的大学生,毕业以后更多的是考研或出国留学,而普通院校的学生更多的是直接出去工作。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不仅有社会因素,还有个人因素。个人因素一方面是由于自己本身对学术的热爱,希望继续深造比本科阶段更深入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是受到家长或周围同学的影响,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得重点院校的大学生追求更高的知识储备,因而影响他们对继续深造和直接工作的选择[2]。同时,男性毕业生和女性毕业生会根据自身的性别问题选择毕业方向。

二、数据表格与数据分析

表一 性别因素与毕业选择情况分布表

表二 院校差异与毕业选择情况分布表

表三 家庭收入状况与毕业选择情况分布表

以上数据全部通过问卷整理所得。

通过以上调查数据分析得出:毕业方向选择考研的男性占总体男性人数的43.5%,直接工作的男性人数约占总人数的43.7%,选择出国留学的男性占总人数的12.8%;女性选择考研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0.3%,直接工作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3.1%,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7.6%(表一)。重点院校中选择考研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7.8%,直接工作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2.8%,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9.4%;非重点院校中选择考研人数的占总人数的45%,选择直接工作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0%,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表二)。家庭收入状况一般的学生中选择考研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0.8%,选择直接工作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2.7%,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4%;家庭收入状况良好的学生中选择考研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7.8%,选择直接工作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5.1%,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7.1%;家庭收入状况很好的同学中选择考研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0.1%,直接工作的人数占16.7%,出国留学的人数占83.3%(表三)。从以上数据看来,在性别不同的情况下,超过60%的女生在毕业后会选择继续深造,低于40%的女大学生会选择毕业之后直接参加工作;而男性中有差不多数量的人选择继续深造或直接出去工作。从院校不同因素来看,重点大学有60%到70%的学生会选择毕业后读研继续深造,而非重点大学中更多的人选择毕业后直接工作。家庭收入状况一般的学生在三种情况下选择方向都差不多,其中收入状况良好和一般的家庭中学生毕业后想要继续深造大多会选择考研的方式,家庭收入状况很好的学生毕业后想要继续深造大多会选择出国留学的方式。

三、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从学生自身的角度

对于所有大学生(无论是重点大学或是非重点大学)来讲,毕业方向的选择都应该建立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兴趣的基础之上。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不少人承认自己进行毕业方向选择时,有盲目跟风的心理,自己并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和定位。毕业生应该进行多重考虑,综合自己的家庭背景、自身的实力、兴趣及行业发展前景。现在的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学生的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如果学生有一定的这方面的经验,在求职时比同期其他的求职者更具优势。考研并不适合每一个同学,那些在本科阶段没有认真学习、基础不牢的同学,盲目跟风地加入考研队列,结果反而得不偿失,在此情况下,选择工作比选择考研更明智。而对于那些热爱学术、一心钻研的学生来说,考研不仅可以深化所学,还可以发展自己的潜力,提高修养。以理性经济人的思维来考虑,无论是哪种选择都要考虑好自己的成本和收益,对于收益的考虑要避免短视,开阔视野,全局出发,最终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3]。

(二)从学校的角度

学校不仅要负责大学生的输出,更应该在大学生进行毕业方向选择的时候给予指导,从而减少大学生毕业选择的迷茫和无助,使大学生进行毕业选择时更加从容和自信。

一方面,在专业设置上,学校应根据大学生不同的需求对大学生进行培养,让学生了解并区分考研、直接工作和出国留学的不同和对未来的适用性。根据本校优势和特色,分别培养符合劳动力市场的技能型人才,培养适合继续深造的学术型人才,同时对有经济条件出国深造的大学生有目的性地在专业课方面进行相关培养,帮助大学生减少申请国外留学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学校应经常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因为有部分大学生对未来职业没有明确的规划,感到无助和迷茫,这时,学校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就业环境,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从而清楚地给自己的人生进行定位,同时对未来发展进行有效规划。并且,对于想要考研的学生来说,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考研态度,明确考研需要的准备条件。对于家庭经济状况很好的学生,学校应鼓励他们努力出国深造,通过举办讲座的方法,让他们清晰地了解出国留学的优缺点,以及申请出国留学的过程及费用,使他们清楚地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选择。另外,学校应多与国外高校进行交流合作,给需要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有效信息和渠道。

(三)从政府的角度

政府应当逐步减少对具有重点大学学历的学生和非重点大学学历学生的差异化政策。目前各大单位招聘都倾向于招聘重点院校的学生,因而重点大学研究生的录取和出国都有优惠政策。并且重点院校本校有推免和保研名额,重点大学的学生考上研究生的机率远大于非重点大学学生考上研究生的机率,重点大学的学生比同期非重点大学的学生在就业上更具有优势。因此,政府应该对重点和非重点大学在政策上加以重视,减少对非重点大学的歧视,引导各大用人单位和学校更加注重人才培养。不少女大学生在就业时会受到歧视,根据这一现象,政府应该制定惩罚措施,严厉制裁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性别歧视行为。同时,政府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为女大学生提供就业福利政策,实施弹性就业政策,相应的社会保障应该公正公平,并建立激励机制[4]。

参考文献

[1]朱琛.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方向指引[J].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出国与就业.

[2]巴玉玺.大学生毕业与就业工作的新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社会科学,2004.7.

[3]汪芮,胡静静,李晨昕.北京高校大学生毕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理论前沿,2014.10.

[4]王国军,杨秀坤.论新形势下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及解决方法[J].华章,2014(1):156.

作者:李梓煊

大学生毕业选择因素分析论文 篇3:

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摘 要]当代大学生毕业人数持续增长,国家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开通了各种绿色通道,借助国家的政策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大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能力、思维能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开拓了属于自己的道路,文章阐述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及市场经济对其影响,论述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给市场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以期了解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之路以及高效人才培养的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

大学生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是非常稀缺的各行业顶尖技术人才,在市场经济初期占有着绝对的优势,属于各大单位争抢的目标,所以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是不会为自己的未来发愁的。而随着我国高校的逐年扩招,大学生毕业人数也随之逐年攀升,特别是近几年毕业人数屡创新高,已达到七百多万,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近十多年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

面对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促进大学生就业,并开通多种绿色通道鼓励大学生创业。可以说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之所以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则是因为人才市场饱和,供大于求。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呈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国家对大学生毕业的就业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干预,但是总体上更多的还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1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就業创业的影响

快速发展的经济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平台。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与科技的结合,市场上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大学生才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市场经济需要的是更多的具有高水平生产技术、管理才能、服务技能等的专门人才。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现象,这也造成了当代优秀大学毕业生偏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因为这些地区能够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形成就业有方向,创业有目标的形态;而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则出现人才短缺现象,很多当代毕业生宁可在繁荣的大城市面对激烈的竞争,也不愿意到偏僻的小城市寻求稳定。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大学生职业、行业的选择,创新是当代经济发展的趋势,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兴起了很多新的产品、设备、技术、经营理念等,而这些新兴的内容因为符合市场需求所以发展很快,工资高、前景广阔,因此成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首选。总之,市场经济的发展牵动着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选择职业、创业才能让自己的未来更加光明,反之则会面临着失业或者被淘汰。

上文简单地剖析了市场经济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而事实上,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就像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接下来我们就分别从就业与创业两个方面来谈一谈这些影响,通过对这些影响的分析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准确地把握国家未来在高校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两方面的侧重点。

2 当代大学生就业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2.1 当代大学生就业人数与市场经济发展呈正比

大学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生产力是带动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由于大学生富有激情、思维活跃、逻辑清晰,所以对于所从事的工作更有创新的可能,相比于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所产生的经济价值要更高、也更长远。市场经济的最基本规律就是优胜劣汰,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我们要生产什么、销售什么。当代大学生不仅仅是先进技术的代表,同时也具有严密的思考和判断能力,这样的人才深入到市场一线,会带来更加优化的产品和营销思路。就业人数增加会带来的改变也就更大,经济效益也随之增长,循环往复形成良性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

2.2 促进市场经济环境的和谐稳定

满足大学生就业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稳定提供了保障。稳定是前提也是基础,只有和谐稳定的社会外部环境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将我国的经济转型不间断地顺利推进。自改革开放实施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现实就是贫富之间有了明显的差距,虽然国民生活水平总体都得到了提升,但是还是有少数不法分子抓住我国现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必然问题而挑起社会纷争,导致人们由于社会的部分不公平而心生怨念和不满,大学生及时就业,全身心投入到专业工作中去,使得所学知识有的放矢,减少了这些不和谐音符的发生。很多大学毕业生的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如果孩子大学毕业后就面临失业,不仅心理上会有强烈的落差,也会对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一旦形成普遍现象就会激起这些家庭的不满,形成危害社会和谐的潜在因素。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就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2.3 有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型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正在趋于成熟,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济发展一直在国际上保持着领先地位,要想保持这种高速的持续增长,必须要实现市场经济的转型,而经济的转型离不开核心竞争力,当下国家间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掌握依靠的就是人才,当代大学生是我国先进科学技术的掌握者,他们不仅拥有技术同时具备快速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对最前沿技术有着更加敏锐的判断与洞察。可见大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利用与扩散都是十分有利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就是提高科学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扩散,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助力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当代大学生创业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在当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期许,有着满腔的热情;同时还拥有先进的技术及理念;加之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大力扶植。当然大学生创业也有着很多的不利因素,因为不成熟而显得过于盲目。不过在整体上大学生创业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着很多积极的影响。

3.1 促进就业

大学生自主创业为社会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就业。创业中的中小企业是最能够磨炼人意志品质的,很适合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大学生在创业中所雇用的也都是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大家都对未来充满热情,使得就业人员能够感受到工作带给自己的满足与幸福,无形中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据调查显示,我国就业人员中从业于大学生所创办的企业人数占比总就业人数的3%,这一数字还有逐年攀升的趋势。

虽然现在很多人包括应届毕业生总有找工作困难的迷茫,但实际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平稳快速發展、农村向城镇转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等方面,每年的新增就业岗位多达千万,岗位缺口较大。国家提出用创业来带动就业的总体方针是现实可行的,是对经济发展非常有利的举措。经过近几年的具体实施,大学生创业也的确实现了当初的预期与设想,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

3.2 强化了以科学知识带动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形态

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依靠的主要是传统型行业,以工业发展为主。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创新型企业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佼佼者,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意型产品及附属产品成为主导经济发展的支柱;网络时代,应用互联网创造经济效益的企业比比皆是;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逐渐推广,旗下产品也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它们成为了市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所占比重日益增加。而这些新型的经济形态都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大学生则是这些前沿科技的使用者和掌握者。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新型企业有不少都是大学生自主创业而来,过去靠倒买倒卖而创收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当代经济增长的主体是科学知识,依靠的也正是能够熟练应用这些知识的大学生。

大学生创业要依靠自己熟悉的领域,传统行业对于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所以靠知识来创业就成为了首选。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大学生创业形成的以科学知识来带动经济发展的市场形态,比如大学生创业开发出一款新的游戏,需要营销团队来制定前期对游戏的推广宣传;而消费者要玩这款游戏就要购买相匹配的电脑或者硬件设备以及相关的网络服务,那么这就涉及了电脑生产厂商对电脑或者硬件升级的研发、网络公司的一应服务……这样整个产业结构就形成了,经济效益也由此环环相扣的产生。根据当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会有围绕着这款游戏的周边产品上市,如饰品、玩具、工具图案等。以科技带动市场经济的形态在当代正在逐步成熟,这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的价值所在。

3.3 提高以财富带动创造的效应

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史,都是在不断地创新突破中向前发展的。创新是创造的根源,企业如果总是重复原有的产品与模式,就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现象,产品大量积压,最后就会导致企业破产。而整个市场经济中企业类型重复,企业数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逐渐减少,企业数量的减少会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量人员失业,生产力也会随之不足,最后市场经济萎缩,金融危机爆发。要想保持市场经济的活力就需要不断地创新,创造出多种多样类型的经济体,而拥有这些创造力的就是大学生。但是创造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摸索实践的过程,可见创造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建立一个风险投资机制从而为这些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创造的环境,为未来能够带来财富的创造提供必不可少的保障。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早已开启了对创造的投资,并且持续地保持这项投资的增长,其成果也是有目共睹,20多万个专利使它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地位,这些专利也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当代的大学生应立足于当下,利用自己的所学,寻找与自己志向相同的人一起创业,形成人才、知识、企业、创意凝聚的状态,这样用财富带动创造的效应也会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王一鸣.知识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2]李政,柳春江.创业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评述[J].当代经济研究,2005(12):25-29.

[3]周劲松.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因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

作者:张源硕

上一篇: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分析论文下一篇:中学思想政治课感恩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