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医学生对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态度,进一步探索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并为其实施提供建议。方法:将某医学部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于干预前后对其进行匿名调查。结果:基线时85.7%的干预组学生同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83.3%的对照组学生同意改革教学模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医学论文 篇1:

关于医学伦理学和培养医学生医学伦理思维的思考

摘要:医学伦理是医学临床和医学科研必然会面对的问题,医学伦理学是医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建立医学伦理思维是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下医生的内在需求和基本要求。近几年来主要涉及医学伦理的临床、科研事件不断成为热点话题,有的甚至震动了国内外,反映出有关人员医学伦理认知方面的缺失。联系到笔者所处环境的现实,引发了一些相关的思考。本文试从医学伦理学的一般概述、对科研临床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伦理思维做出一点讨论。

关键词:医学伦理;医学教育;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5-0232-02

2018年国内外相继发生了一些医学科研事件,或许公众热议,或许行业内热议,有部分事件的讨论点集中在了医学伦理学上。这可能是继“安乐死”后,医学伦理话题再度被聚焦。

一、医学伦理学的一般概述

医学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用于评价人类的医疗行为和医学研究是否符合人类社会伦理道德,解决医疗实践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医学道德问题和道德现象[1]。医学伦理是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关于“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主要内容之一。医学伦理相关的问题并非今日才有,它伴随着人类的医疗行为而生,讨论医患关系、医务人员之间关系、医务人员与社会的关系、医学与社会的关系[1],其外延交叉了对医生的道德规范等。我国古代在《黄帝内经》中有关于“病为本,工为标”的讨论,西方有《希波克拉底誓言》,而医学伦理学学科的正式形成是在19世纪初,到19世纪80年代被纳入西方医学教育的主流,我国医学教育纳入这门学科较晚,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有一些院校设置这门课程[2],到现在虽然大部分医学院校有开课,多属于“限选”或“任选”课程性质,授课时多为泛泛其谈,甚少联系临床科研实践,总体仍处于边缘学科位置。不少医学生、医务工作者,对医学伦理和医师道德混淆不清。

二、医学伦理学对于科研和临床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突破,多学科交融发展,国家、社会对医生的要求也不仅止于传统的“看病治病”,越是大型的医院、医学院,医生的科研任务越重。很多医学科研问题来自临床,是为了解决临床问题,医学最终是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医学大数据时代来临,各方医院、研究所合作不断增多、加深,伴随的医学伦理问题也在不断增多、细化,基因诊断、免疫治疗、器官移植等高新技术领域更容易出现争议。所有进行到临床应用阶段的科学研究,都必然面对医学伦理的问题,反推回去,此类科研课题在进行研究探讨的第一步,应该是探讨伦理允不允许。这里的允不允许,既是社会道德价值评价,也是法律范围评价。笔者在和某些同行及医学生交流一些话题事件时,其第一反应都是相关技术有突破了吗或者相关技术是什么,并没有足够意识到该事件已经存在或潜在存在的最大争议。有些同行的科研课题申报失败,也不太能理解来自伦理委员会方面的驳回意见。

医学伦理意识的淡薄和伦理决策力缺乏所导致的问题不仅仅体现在医学科研上,也会导致临床工作开展困难。众所周知,国内医疗环境数年来都比较紧张,主要集中表现为医患关系紧张。医患关系本质是一种伦理关系,是医学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不可避免的潜在医疗活动风险,医患双方知识壁垒,患者决定权和医生裁量权的拉锯,是必然会造成医患矛盾的。而数年来,随着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医患平等的共识基础薄弱,一方面患者决定意识的不断提高导致医患权利冲突锐化,另一方面医方人文关怀缺乏,医生和医院过于追求功利而忽视患方权益导致医疗矛盾和纠纷频发[3,4]。在医疗纠纷解决过程中,患方申诉制度得不到保障,可能导致维权过度,医疗纠纷通常直接诉诸法律而缺少伦理手段调解[4,5]。在每一次医疗矛盾和纠纷中,不难看到医患双方对己方立场的偏袒,双方对彼此的信任度在不断流失,背后反映的本质是医学伦理学的缺失,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清。

三、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伦理思维

综上,有正确的医学伦理意识,有一定的伦理决策力,建立医学伦理思维是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下医生的内在需求和基本要求,这种培养是从医学生阶段就必须开始的。

1.医学伦理学课程设置及师资培养。首先要提高课程在本科医学教育中的位置,定位在医学专业基础课,强调医学伦理学在整个医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对于主要的临床专业(如临床专业、中医临床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建议设置成必修,分支的临床相关专业设置成限选。其次,教师的价值导向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学质量好坏高低和教师队伍水平直接相关。好的医学伦理学要面对当代社会道德价值多元化的现实,必须和医学有深度交流,参与医学道德建设中[6]。目前国内医学院对医学伦理学课程多定位在人文思修课,多由非医学专业背景的教师授课,可以讲伦理学,但对于医疗实践多是粗浅地提及甚至掺杂一些医学专业、行业外人员對医疗行业的错误认知,难以对经典案例或实时案例做出客观、精准的分析。教学单位应该帮助完善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切实了解临床实践和医学科研,或者聘请有相当医学伦理素养的医学从业人员参与教学。对于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可以组建医学伦理教研室,培养专门的医学伦理教学队伍,有利于学科的细化优化发展。

2.临床教学中的医学伦理学体现。临床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安排在本科教育的最后两年,医学伦理学理念需要贯穿整个临床教学过程。首先任课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在理论讲学过程中提及医学伦理学的东西,让学生能把前期的学习内容联系到临床专业课中来。学生在课堂病例讨论、见习报告、日常答疑等教学活动中的医学伦理意识体现可以纳入教学评价的指标,教师做出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再到实践教学尤其是临床实习阶段,带教教师需要点明医疗活动中是如何体现医学伦理的,比如病情告知书和各项诊疗操作的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为何要签署这些文件,这些文件对医患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意义所在;遇到医患矛盾或医疗纠纷时,能尽量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角度的分析是真正的伦理学难题还是其他,如何预防避免类似的矛盾和纠纷。更高标准的做法是能够根据不同的临床学科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医学伦理素质培养,比如在主要面对未成年人和其法定代理人的儿科,注意临床活动中的儿童保护,尤其是儿童隐私的保护,对可能受到不法伤害和家庭暴力儿童的保护[7]。

3.临床科研中的医学伦理学体现。临床科研中的医学伦理问题主要集中在科研选题、科研中的知情同意、科研实践中受试者的利益保护三个环节。在近年国家鼓励大学生科研创新的大背景下,医学本科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参与科研活动。对于正在接受医学伦理学教育且在科研活动中不占主要地位的本科生而言,主要是指导科研选题的价值导向。对于系统接受科研训练和进行科研实践的研究生而言,医学伦理意识的重要性更突出。学校和医院需要让研究生了解医学科研伦理审查制度和伦理委员会的职能,注意引导学生对科研实验动物的认识和爱护,对人类受试者人权的尊重与保护,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

参考文献:

[1]张金钟,王晓燕.医学伦理学[M].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5-6.

[2]赵菁,刘章锁,杨鹏跃,等.新医学模式下医学伦理教育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04):5-6.

[3]姜锴明,赵敏.我国医患权利冲突问题的研究综述[J].医学与法学,2018,10(06):48-53.

[4]王昆.医学伦理学视阈下当前我国医患关系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7.

[5]石悦,谢佳文,赵子君.论医疗纠纷解决过程中的伦理缺失及进路[J].中医学与哲学,2018,12(39):26-29.

[6]唐健.什么是好的医学伦理学[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4(30):438-439.

[7]杨爱君,崔红.医学伦理学在儿科教学中的意义[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4):103-105.

作者:李丽鹏 邓弈辉 曾光

医学论文 篇2:

某医学院临床医学生对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态度的调查

【摘 要】目的:了解临床医学生对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态度,进一步探索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并为其实施提供建议。方法:将某医学部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于干预前后对其进行匿名调查。结果: 基线时85.7%的干预组学生同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83.3%的对照组学生同意改革教学模式。中期调查结果表明,44.4%的干预组学生对改革后的授课方式不满意,85.7%的学生对改革后的教学方式有压力。终期调查显示,干预组对改革方式的认可率(74.1%)和改革意愿(59.3%)均高于基线的64.3%和37.0%;对照组对改革方式的认可率(44.4%)和改革意愿(42.9%)均低于基线的80.0%和60.0%。结论: 教学改革有广泛的学生基础,干预后接受改革的意愿升高,但改革的考核方案和教学方式仍不成熟,因此仍需继续探索合适高效的教学改革模式。

【关键词】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态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健康新问题的不断出现,人们对医疗卫生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1]。这就要求临床医师不仅能够提供医疗服务,更要懂得如何开展临床预防。然而,现在临床医学教育体系对预防医学的重视不足,导致临床学生的预防医学知识相对薄弱,严重制约着医疗事业的发展[2]。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流行病学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科学研究的能力。因此,重视预防医学的教学工作,改革流行病学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备预防为主的人群健康观念,有助于疾病防治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教学改革能否获得学生的认同,并且使其积极参与,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败[3]。本研究以深圳大学医学部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了解他们对流行病学教学改革的态度,进一步探索教学改革实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全部来源于某大学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28人,对照组30人,问卷有效率97.4%。

2.方法。

教学改革的内容主要涉及教材、教学以及考核方式。在教材方面,干预组选用流行病学(双语,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北京)、循证医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北京)教材、随堂教学案例及文献材料,对照组选用与干预组相同的教材;在教学方面,干预组学生的教学方法为理论学习(课前自学、课堂学生自学及讨论1节课、老师总结讲授1节课)与课外实践(参观考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傳统的理论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考核方面,干预组采用学生在授课结束前5分钟回答针对本次教学内容的10个问题(填空及单项选择题),共实施7次。教师对考试结果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后,于第二次上课前以保密的方式向学生反馈本人考试成绩、本人成绩名次及其所在班级成绩的最高分、最低分、25%、平均分、75%及90%分位数成绩,平时考核分值占该课程考核总成绩的比例为20%。对照组采用实习计分和1次期终考试的考核方式,实习分值比例占20%。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分别在基线、终期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改革态度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干预组进行一次中期调查。应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双人双机独立录入,一致性检验后用SAS 9.13(SAS Institute,Cary,NC,USA)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1.基线时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教学改革的态度。

在基线时,91.4%的学生对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授课方式满意,其中96.4%的干预组学生对传统授课方式满意,86.7%的对照组学生对传统授课方式满意,两组的满意率无统计学差异(P=0.17)。干预组中85.7%的学生同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照组中83.3%的学生同意改革教学模式,两组的同意率也无统计学差异(P=0.80)。同时从总体上看,有96.6%的学生表示愿意参与课外实践活动,但仅33.3%的学生同意改革考核方式,且两组对教学改革其他方面的态度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因此可以认为在基线时两组学生对改革教学方式的态度具有可比性。

2.中期时干预组对教学改革的态度情况。

44.4%的学生对改革后的授课方式不满意,主要原因是课堂讲课时间少;同时有44.4%的学生认为现在的课堂考核方式不合理,其中近半数学生认为每堂课的随堂小测验应该考上节课的内容;14.3%的学生认为现在的课堂效果好,35.7%的学生满意自己现在的课堂状态,但有85.7%的学生对改革后的教学方式有压力(见图1)。

3.终期时干预组、对照组对教学改革态度的转变情况。

干预组在终期接受调查时,74.1%的学生接受改革的教学方式,高于基线时的64.3%,59.3%的学生认为前期课程需要改革,高于基线时的37.0%。尽管两个率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终期时干预组的改革意愿和教学改革方式认可率绝对值均高于基线(见表2)。

对照组在终期接受调查时,仅有44.4%的学生接受改革的教学方式,低于基线时的80.0%。42.9%的学生认为前期课程需要改革,低于基线时的60.0%。这两个率的变化同样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三、讨论

1.继承传统教学方式,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的培养,但由于其可行性强、适用范围广,因而一直是主要的教学方式[4]。本调查结果显示,基线时两个班中有91.4%的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满意,说明该方式仍然是被大众所接受的。然而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压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学以致用,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最终导致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技能不具备等后果,因而革新教学方法刻不容缓。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从古至今教学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必然有其可继承发扬之处。因此本研究采用学生自学讨论与老师总结讲授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课外实践相促进的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兼容并包了传统教学方式和创新教学模式中的积极成分。研究发现,基线时有84.5%的学生同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有49.1%的学生认为前期的预防医学课程需要改革,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人群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改革的成功实施。

2.积极推动科研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流行病学实践性较高,如果只是局限于课本理论知识,则很难培养学生疾病防治的人群观念,不利于将流行病学运用于以后的临床工作中。结合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办法[5]。本研究的教育革新措施包括参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防保科或社康中心,参与研究生科研课题,撰写研究设计等。调查发现,基线时都有96.6%的学生表示愿意参观疾病预防机构,有74.1%的学生表示愿意参与科研课题。

宋丽萍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实践性教学可以使临床学生较好的掌握预防医学理论和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现场调查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6]。而临床医学生早期接触科研有助于其形成严谨的科研思维方式,这对培养其创新意识、提升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其团队意识,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热情[7]。

3.加强过程考核体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考核方式过于注重期末成绩,而忽视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平时上课不听讲,依靠短时间的期末突击复习一样可以取得好成绩,但这种学生往往缺乏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从多元化角度出发,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绩考评和理论运用能力测试,对学生综合成绩进行考量,按照不同考核内容的具体比例,得出最终成绩,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较为有效的方法[8]。然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基线时仅有33.3%的学生同意改革的考核方式。这种现象可能是学生已经适应了传统的考核方式,对新的考核方式存在畏惧心理,抵制新的考核方式的结果。在未来的改革过程中,还应继续摸索合适的考核方式,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模式。

4.改革教学模式,仍然任重而道远。

改革的教学方式将理论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可提升讲课趣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改革,终期时干预组学生的改革意愿和改革方式认可率绝对值均高于基線,但未发现统计学差异,因此评价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态度转变还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终期时对照组学生的改革意愿和改革方式认可率绝对值均低于基线,可能是因受客观条件限制,不能保证对照组学生不受干预措施影响,产生对改革教学模式的畏惧和抗拒情绪,从而影响了其对教学改革的态度。

教学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了其在短期内很难取得明显的效果。44.4%的干预组学生对改革后的授课方式不满意,85.7%的学生对改革后的教学方式感到有压力,原因可能为改革后的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要求提高,使学生出现紧张、抵抗的情绪,从而影响到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态度。为了能够使教学改革顺利推进,需要学生、教师和主管部门的共同参与和配合,要形成一套适合学生的、高效的教学方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本研究显示,大部分学生表示同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干预后其改革意愿更加强烈,但大多数学生对改革后的考核方案不认同,部分学生对改革的教学方式不适应。也就是说,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有广泛的学生基础,但改革的考核方案和教学方式仍不成熟,因此在进一步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可动员学生广泛参与,但仍应继续探索合适高效的教学改革方法。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态度并为教学改革提供建议,可在以后的研究中增加样本量,并延长观察周期。

参考文献

[1]马兰, 鲁丽娜.社会经济发展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相互影响.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137.

[2]赵峰, 田琳, 张乐丰, 李变兰, 陈丽.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的需求与现状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9-151.

[3]陈磊, 王维民.八年制医学生教学改革认知情况分析. 中国健康教育,2009,25: 512-514.

[4]李方.对立与融合: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91-97.

[5]周勇, 刘庆武, 吴伟贞, 黄晓, 周一平, 等 .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中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的探讨.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75-77.

[6]宋丽萍, 耿文奎, 李胜联, 马明霞, 谭盛葵, 等.社区实践在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研究. 华夏医学,2012,233-236.

[7]张瑾, 李春华, 汪凯.谈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早期接触科研训练. 考试周刊,2009,4: 206-207.

[8]贾龙.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临床医学教学改革.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 164-165.

本研究得到广东省教育厅一般类教改项目(序号459),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017QTLXXM54)及深圳大学教改项目(JG2016011)的资助。

作者:张明 张冬冬 刘雪娇 李盟

医学论文 篇3:

医学院里的双生子:基础医学VS临床医学

入学·梦想向左,时光向右

小左和小右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出生在医学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18岁高考那年,他们所有的志愿都是填医学院。令父母高兴的是,他们双双被首都医科大学录取了。

因为分数不够,小右被调剂到基础医学专业(八年制本博连读)。尽管小右对做医生有着强烈的向往,但是,基础医学并不是培养医生的专业,毕业后也不能考执业医师资格证。“虽然咱们以后不能当医生,只能做实验、搞科研,但是咱们对于医学的贡献一点都不比临床医生少。咱们研究的是现代医学的基础,比如疾病的发生机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等。”这是入学时,辅导员对大家说的话。听完了辅导员的这番话,小右对这个专业有了重新的认识。

而弟弟小左则走在一条通往临床医生的路上——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既要学习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和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又要学习病因判断,以及怎样给予患者最合适的治疗,这些都是做医生的基本功。这对于刚刚迈出高中校门的小左来说,并不容易。

《求学》点津:有下列情况者不宜就读医学类专业。

1.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者。

2.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者。

3.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以内,另一耳全聋者。

4.斜視、嗅觉迟钝、口吃者。

勤学·医学生的酸甜苦辣

刚开始,兄弟俩所学的课程都差不多,比如医学物理学、医学生物学、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免疫学、内科学、外科学等都是他们的医学基础课程。

到了大三,他们的课程设置就开始有了明显的区别。小左要开始学习妇产科学、儿科学、医学影像学、中医学、皮肤性病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传染病学、神经精神医学、口腔科学等更偏向于培养临床医生的课程。大三暑假,小左学习的主阵地也从学校转到了医院。于是,他有了第一次给患者检查身体,第一次给患者写病历,第一次帮患者换药、拆线,第一次给患者做腹腔穿刺检查等经历,这一个个生涩的“第一次”,构成了现实版的“医生养成记”!他常常说,学习临床医学,非常考验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要知道如何通过现象来找出患者的病因。他每天都像工作狂一样穿梭在图书馆、病房、手术室之间,并乐此不疲。

而哥哥小右也已经有了心仪的导师和明确的研究方向,他泡在实验室里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了。读不完的文献、做不完的实验、考不完的试成为他学习生活的主旋律。此外,他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着写论文。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一定要继续读硕攻博,这样才有可能找到对口的工作。所以小右常常会和学弟学妹们说:“选择这个专业之前,你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做科研,是否愿意长时间坐冷板凳,能够忍受漫长的修炼过程。当然,当你有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你所写的文章让医学人受益,也让患者受益,这种成功的喜悦是任何专业的学生都无法体会得到的。”

转眼到了第五年,忙碌的学习与工作并没有将手足之情冲淡,他们反而因为有着同样高强度的学习经历而有了更多的理解与包容。他们在自习室里并肩作战,实习时在深夜两台手术的间隙给对方送去方便面……

《求学》点津:基础医学属于基础学科,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临床”即“亲临病床”之意,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从而提高医生的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

学成·未来的颜色

一转眼,五年的时间过去了。小左毕业后被保送至本校攻读研究生,而小右的博士生涯也正式开始了。

有很多学弟学妹会让他们推荐一些院校,小右说:“很多‘985工程’高校的基础医学专业实力都很强,如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实验室的设备也很好;上海交通大学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国家重点学科,该校的基础医学院有65位博导。此外,复旦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校的基础医学专业也实力强劲。”

面对想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学弟学妹们,小左这样说:“我觉得开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校都实力强劲,如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南方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会做专科医生,所以要将自己的理想与学校的专科实力结合起来考虑,比如,中南大学的精神病学实力非凡,武汉大学的口腔医学赫赫有名。”

转眼就进入了毕业季,兄弟俩最终都能在北京工作。小右留校搞科研,他的同学有的去了医院,有的进了药企;小左则进了北京的一家医院做医生,他的同学有的做卫生系统公务员,有的做医药杂志编辑。

兄弟俩都很清楚,在人生路上,只要不断努力,他们的未来一定非常精彩。

《求学》点津:选择医学,就是选择一条艰难曲折的求学路。你可能需要更长的学制,牺牲更多的时间待在实验室和医院里;你可能需要修更多的学分,参加更多的考试,而且单凭本科学历,就业前景并不明朗。如果你经历了最初最艰难的阶段,渐渐培养起对医学的兴趣,并沉浸其中时,你会体会到揭开生命奥秘的幸福感和投身医学事业的自豪感,那时,你就会愿意在医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选择继续深造,寻求一个更高的平台,那么就业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上一篇:游戏管理学论文下一篇:数学美研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