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演绎逻辑的图书馆学论文

2022-04-28

关键词:图书馆员胜任力模型;设计;应用摘要:文章基于胜任力模型相关理论,按照规范的设计方法和要求对图书馆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途径进行设计,并尝试为如何将该模型有效应用于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思路和参考。收稿日期:2014-12-26作者简介:张安娜(1984—),南京审计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基于演绎逻辑的图书馆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基于演绎逻辑的图书馆学论文 篇1:

职业教育微视频课程知识元的深度聚合与实践应用

摘 要:移动微视频在课程中存在分散无序、浅层整合、聚合度低等问题,通过引入知识元和微视频元对课程进行重构,提高知识获取效率。文章在介绍知识元概念与特征、设计组织流程的基础上,设计基于知识元的微视频深度聚合模型,并从深度聚合的前提、基础、重点以及目的四个方面分析其原理,最后以《影视后期特效合成》為例,介绍知识元和微视频元深度聚合的功能实现。实践表明,基于知识元深度聚合的微视频课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关键词:知识元;微视频;深度聚合;职业教育

移动学习具有高便捷性、高可用性和微型化的特点,是非正式学习与终身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微视频作为移动学习的重要载体,能够快速地为学生在丰富的知识资源中提取出精华部分,对知识的阐述直接且深刻。然而,由于缺乏良好的描述结构和组织模式,微视频分散无序、浅层整合、聚合度低,使学生淹没在巨大的“信息海洋”中,承受着“信息爆炸”和“知识匮乏”的双重尴尬 [1]。为了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减少查找琐碎知识的时间,引入知识元和微视频元对课程进行重构,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形成有序、深层聚合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增值。

一、知识元内涵分析

1.知识元的概念特征:四种显著特征

知识元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美国情报学家佛拉基米尔·斯拉麦卡(V.Slamecka)教授提出,他认为知识控制单元将深化到文献中的数据、公式、事实、结论等最小独立的知识元[2]。后来,知识元的概念在图书与情报领域、突发事件领域与教育领域不断得到发展和演绎。在国内,温有奎等提出链接理论,认为“知识元是组成知识结构的最小单元”[3],文庭孝等认为“知识元是对知识进行独立、自由、有效地识别、处理及组合的基本知识单元”[4],杨选辉等认为“知识元是用于组成教学知识点的知识单元”[5],刘新等认为“知识元是能够完整描述并准确表达知识内涵与外延的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6]等。迄今为止,知识元尚未有统一的内涵界定,但对于知识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凭借其完整性、独立性、结构性、链接性的显著特征得到普遍认可。

所谓完整性,是指一个知识元在逻辑上对某个知识点的描述是完整的,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定义、技巧、事实等;所谓独立性,是指知识元可以独立地对知识进行描述,独立地为人们所检索和利用;所谓结构性,是指不同类型的知识元可以有不同的结构,相互之间通过不同的组合与排列构成不同的知识单元;所谓链接性,是指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知识元与知识元之间存在关系,可以通过向导信息,对知识元进行链接。

2.知识元的设计组织流程:四步构建流程

知识元的设计组织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学者们在此基础上都有自己的见解。如关于“三层构建法”,杨选辉等认为是知识元的抽取、知识元标引、知识元链接[5],姜永常等认为是知识元抽取、知识元分类与标引、知识元库和知识仓库构建[7];关于“四层构建法”,陶善菊等认为是获取数据源、建立知识元库、构建学科资源库、设计应用平台[8],高国伟等认为是获取泛在化数据、维持知识库模型的技术保障、知识元的管理和处理、促进用户的知识创新[9]。本文结合职业教育移动学习资源中知识元的应用特点,提出如图1所示的四步构建流程。

第一步,明确对象。在设计组织知识元前,通过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力要求、学习过程等要素,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征和能力水平,明确知识元对学生移动学习所起的作用,以此作为设计知识元的前提条件。

第二步,知识元抽取与标引。根据课程的标准和计划确定知识树,再从知识树中分离出知识元,并根据描述信息的相关属性和导航信息对知识元进行划分;以知识元为基本的标引单位,构建标引规则,内部标引知识元名称、属性、描述等要素,外部标引知识元之间的关系,最后使用数据库技术,封装建立知识元库。

第三步,知识元链接。知识元的链接是对课程知识网络的颗粒化和进一步的理解,任何一个知识元都不是孤立的,相互间都存在一定的关联,知识元与知识元之间的链接直接构成整个知识网。如图2所示。

第四步,知识元表征。相关联的知识元组合形成资源节点,资源节点可通过原始性相关、扩展性相关以及发现性相关等属性,并以其中一种向导信息链接起来。如图3所示。

二、基于知识元的微视频深度聚合模型设计及其原理分析

1.基于知识元的微视频深度聚合模型设计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泛在学习环境下移动课程中微视频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微视频在职业教育中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大多数的微视频资源处于浅层次的混合、整合阶段,较少深层次的融合、聚合。基于此,本文在职业教育微视频课程建设中,引入知识元概念,实现微视频资源的语义化聚合。基于知识元的微视频聚合模型如图4所示,其中,微视频元的颜色深浅与知识元的关联程度有关,颜色越深代表越紧密,图中微视频元简称为视频元。

2.基于知识元的微视频深度聚合模型原理分析

(1)微视频资源深度聚合的前提:明确学习对象

职业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段在15-22周岁之间,其中高职学生约为19-22周岁,中职学生约为15-18周岁。由于年龄的差异,专业的不同,他们的学习动机、认知特点有所不一,对学习过程中所提供的微视频喜爱程度和认知程度也不尽相同。中职学生往往会认为微视频讲解过于复杂,内容深奥,高职学生则认为微视频讲解的例子简单、离散,没有案例过程的完整视频。根据以上分析,在设计职业教育微视频课程知识元之前,需要确定学习对象,结合其认知特点和职业岗位性,把握其兴趣点,提高学习乐趣。

(2)微视频资源深度聚合的基础:划分知识元,聚合微视频元

资源聚合的基础首先对课程知识元进行划分,知识元的划分可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要素、不同的主题,如常识类知识元、技能类知识元、概念类知识元、 主题类知识元等。本文由知识元内涵,引申出“微视频元”概念,其概念表示与其对应知识元的相关微视频资源。这些微视频知识元的聚合可以形成某类微视频知识元集合,微视频知識元集合又可转换为高一层次的微视频知识元。

(3)微视频资源深度聚合的重点:形成资源节点

知识元聚合微视频元形成资源节点,形成新的知识元都有相关的微视频元,微视频元的颜色越深,表示与知识元的关联程度越紧密,本文将微视频资源的紧密程度分为三类,分别是原始性相关(教学基础)、扩展性相关(教学提高)、发现性相关(课外提高)。所谓原始性相关,表示该微视频资源与课程教学内容知识点相吻合,相关度极高,例如课程内容的技能点提到画笔工具的使用,所对应的原始性相关微视频就是讲解画笔工具的使用;所谓扩展性相关,表示该微视频资源与课程教学内容知识点有一定关联,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相关度中等;所谓发现性相关,表示该微视频资源与实际课程教学内容知识点不怎么符合,相关度较低,但是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4)微视频资源深度聚合的目的:深度聚合成网

经过前期的划分知识元、聚合微视频元、形成资源节点,微视频资源聚合架构基本成形。需要进一步依据课程大纲、知识点、技能点、知识元及结构等要素,对所有微视频资源进行聚合,深度聚合过程中若干微视频知识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调换,最终形成微视频聚合网。

三、知识元在微视频课程的应用案例

1.《影视后期特效合成》微视频资源深度聚合

(1)课程分析

《影视后期特效合成》是高职领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可以作为公共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理解后期特效制作流程,理解后期领域的软件及操作使用能力,熟悉影视后期特效相关软件的基础知识,掌握影视剪辑、影视音视频制作、影视特效合成等技能,使学生具备“技能专、用途宽”的特点。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六个情境项目,分别是“影视特效理论”、“影视色彩校正技术”、“影视常用特效”、“影视特效插件”、“影视抠像、跟踪”、“影视包装技术”。课程教学方式采取翻转课堂形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知识元、微视频元及聚合结构的划分

《影视后期特效合成》从职业岗位性、技术特点以及认知特点出发,将课程重构为6大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可以作为一个“链接”,从横向角度来说,学习情境一到学习情境六由浅到深递进,从纵向角度来说,每个学习情境划分出不同的知识元。围绕知识元,根据不同的属性收集、整理、开发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资源,本文描述的主要是视频属性资源,所以形成的对应是视频元。例如学习情境三影视常用特效,划分分解出“云雾特效”、“文字特效”、“破碎特效”等知识元,“云雾特效”包含边角固定、理解外挂概念、飘动的白云效果以及晨雾缭绕效果等微视频元,微视频元与“云雾特效”的相关紧密程度不同,颜色深浅不一样。边角固定、理解外挂概念的圆圈底色最深,代表着“原始性相关”,即教学基础篇内容;飘动的白云效果的圆圈底色颜色较浅,代表着“扩展性相关”,即教学高级篇内容;晨雾缭绕效果的圆圈底色最浅,代表着“发现性相关”,即课外提高篇内容。每个知识元可以由两个或以上的微视频元聚合,根据老师的建设资源的进度可适当增、减、改,如图5所示。

(3)微视频元深度聚合成网

根据课程信息、语义信息等要素对《影视后期特效合成》微视频进行分类,最终构成微视频资源聚合网。本门课程是公共专业选修课,技能要求不高,对学生的要求是掌握原始性相关(教学基础篇)的微视频教学内容,例如“三维特效”知识元,学生只需要学习三维图层、摄像机图层以及空白图层即可,若有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扩展性相关和发现性相关的微视频“旋转立方体”以及“三维光环”,当然在此之前,需要学习“摄像机系统”、“时间方向层”等微视频。图5展示了课程微视频资源聚合网局部内容。

2.《影视后期特效合成》微视频的教学实践应用

(1)课程制作开发

基于移动端的《影视后期特效合成》课程采用了HTML5技术和Bootstrap框架,能够较好地兼容苹果、安卓等移动系统,于2017年初制作完成。该课程强调自主学习为主,为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设置了“视频教学”、“图文教学”、“理论基础”、“测试专区”、“课程实训”、“作品赏析”、“精品素材”、“教学参考”以及“在线交流”9大模块,如图6的①图所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不同模块的学习。

本文基于知识元仅对“视频教学”模块开展研究。目前“视频教学”共有6个学习情境,23个知识元,76个微视频。其中学习情境一有5个微视频,学习情境二有17个微视频,学习情境三有18个微视频,学习情境四有15个微视频,学习情境五有12个微视频,学习情境六有9个微视频。按照“边建边用”的原则,课程日后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学习情境和微视频。

(2)知识元和微视频元深度聚合的功能实现

链接引导功能:进入视频教学模块,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情境进行学习,如图6的②图所示,选择学习情境一则会下拉“1.1 After Effects 基础知识”、“1.2 After Effects CS6的基本操作”两个知识元。图中“教学基础篇”、“教学高级篇”、“课外提高篇”对应的是原始性相关视频、 扩展性相关视频、发现性相关视频。例如在1.1 After Effects 基础知识下的教学基础篇,有2个微视频After Effects简介和初始化设置,也可以选择教学高级篇或课外提高篇的视频。

聚合引导功能: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特别是教学高级篇和课外提高篇的微视频,会有相关微视频由微视频元深度聚合成网推荐出来的。若当前学习的是教学高级篇,推荐的也是属于其他知识元的教学高级篇,同理若是课外提高篇,推荐的也是课外提高篇的微视频。例如图6的③图所示,学习“飘动的白云效果”微视频,推荐先学习色彩校对—曲线色彩平衡、文字特效—文字抖动等微视频;图6的④图所示,学习“制作电视片头”, 推荐先学习制作简单视频动画、变色的汽车等微视频教程。

四、总结与展望

移动学习发展过程中,必定伴随视频资源爆发性增长,如何对学习资源从普通的浅层整合过渡到深度聚合,成为教育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引入知识元和微视频元,将课程知识体系的知识点和微视频深度聚合起来,从而解决分散无序、浅层整合、聚合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知识元的微视频深度聚合模型具有普适性,这对从事课程建设的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后续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调查问卷、实验对比等方式来验证模型可用度,进一步完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吴林静,刘清堂,黄景修,等.面向e-Learning的概念知识元表征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4):44-49.

[2]文庭孝,罗贤春,刘晓英,等.知识单元研究述评[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5):75-86.

[3]温有奎,徐国华,赖伯年,等.知识元挖掘[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4]文庭孝,侯经川,龚蛟腾,等.中文文本知识元的构建及其现实意义[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33(6):91-95.

[5]杨选辉,李晚照,谷艳红.基于知识元的教学资源组织模式的构建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6(1):101-107.

[6]刘新,王泰森.学习型知识元数据库链接理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11):25-28.

[7]姜永常,杨宏岩,张丽波.基于知识元的知识组织及其系统服务功能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30(1):37-40.

[8]陶善菊,刘清堂,王凡,等.基于知识元的教育技术学科资源库构建[J].現代教育技术,2011,21(5):115-120.

[9]高国伟,王亚杰,李佳卉,等.基于知识元的知识库架构模型研究[J].情报学科,2016,34(3):37-41.

(编辑:郭桂真)

作者:杜棋东

基于演绎逻辑的图书馆学论文 篇2:

图书馆员胜任力模型设计与应用探析

关键词:图书馆员胜任力模型;设计;应用

摘 要:文章基于胜任力模型相关理论,按照规范的设计方法和要求对图书馆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途径进行设计,并尝试为如何将该模型有效应用于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思路和参考。

收稿日期:2014-12-26

作者简介:张安娜(1984—),南京审计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S.R.Ranganathan)曾经说过:“不管图书馆坐落在什么地方,开馆时间和设备情况怎样,也不论看管图书的方法怎样,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于图书馆工作者。” 馆员作为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的主体,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水平是衡量图书馆实力和水准的重要指标,而馆员的胜任力直接决定图书馆人力资源质量的高低,并且关乎图书馆组织效能发展以及个人绩效的实现。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在图书馆的不断推进,对馆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有必要对传统的职务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起一套科学用人和人才培养体系,而建立图书馆员胜任力模型是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应用与管理革新的逻辑起点。

1 理论解析

1.1 胜任力(Competency)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被誉为“胜任力”这一术语的发明者,他把“胜任力”定义为一种决定达标绩效的特征。此后很多学者对“胜任力”这一词汇的含义进行了拓展和完善:麦克拉根(McLagan)认为胜任力是“对关键产出至关重要的那部分知识或技能”;乔治·克莱普(George Klemp)定义工作胜任力为“个体具有的使用工作高效或优异的特征”;斯潘塞(Spencer)等人把胜任力描述为“个体具有的与工作中或类似情境中有效标参照的高效或优异绩效具有因果关系的基本特征”。[1]参照胜任力理论,图书馆员的胜任力可定义为馆员胜任工作和获得卓越绩效所需具备的能力特征,包括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性格特质、动机等,它们是衡量绩效优劣的科学标准,具有可观察、可指导、可测量的特点。

1.2 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

胜任力模型描述的是员工在组织中充当某种角色或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胜任力特征的总和,它是界定当前工作所需具备条件和以后发展中可能需要具备条件的衡量工具。进行胜任力识别和建模的目的之一是揭示绩效达标者和绩效卓越者之间的差异,基于绩效卓越者表现出的能力和特质作为决策依据,培养员工拥有与卓越绩效者相一致的个体能力特征。

胜任力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胜任力模型主要应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图书馆领域的开发和实证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图书馆工作具有技术性、连续性、有序性的特点,需要全面系统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为基础,同时需要相应的专业技能和性格特质做支撑,图书馆员是否能胜任本职工作,关乎图书馆不同时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将胜任力模型理论引入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不仅是探索、发展馆员个人潜能的有效途径,作为新型的人力资源测评工具还能有效提高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流程的价值,不断推进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革新。

2 图书馆员胜任力模型的设计

按照规范的设计方法和要求,图书馆员胜任力模型的设计可系统地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模型构建阶段和验证完善阶段。

2.1 前期准备阶段

为了确保胜任力模型设计项目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开展以下四项工作:需求分析和确认、选择建模方法、成立专家团队、流程规划。①需求分析用于确认建模的目的,即设计馆员胜任力模型是用于解决图书馆何种发展需求,例如:加强馆员队伍建设、优化图书馆服务工作、满足图书馆未来发展需要的需求。②当前国内建模方法主要有三种:归纳法、演绎法、限定选项法。[2]其中归纳法能得到丰富、全面的统计数据,利用该方法设计出的模型实际效用高、理论依据充分。选择归纳法构建图书馆员胜任力模型更为科学有效。③专家团队包含以下成员:图书馆人力资源主管代表、馆员代表、高层支持者代表。一般5~9人的专家小组能满足大多数项目的需要。[3]多样化的成员结构可以从不同视角为模型设计提供意见,是确保模型效度的先决条件。④流程规划用于确定建模项目的物质准备、日程安排、行动计划、项目分工等,一个切实有效的流程规划应该清晰地描绘出成功构建图书馆员胜任力模型的详细步骤以及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及其应急处理措施。

2.2 模型构建阶段

上文中提到构建图书馆员胜任力模型采用归纳法,该方法依靠一个名为行为事件访谈(Behavior Event Interview,简称BEI)的程序来完成,具体步骤如下。

2.2.1 选择访谈对象。访谈对象的选取采用抽样的形式,根据岗位特点尽可能多的让馆内不同级别、年龄、性别和绩效的员工参与进来。他们都特别熟悉图书馆工作,不同的工作职系和层级有利于在建模过程中收集到各种不同的观点,也有助于模型建成后在全馆范围被广泛接受。此外,还可以让读者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进来,针对图书馆员胜任力特征从不同视角提出新的观点。

张安娜:图书馆员胜任力模型设计与应用探析

张安娜:图书馆员胜任力模型设计与应用探析

2.2.2 数据收集。在访谈对象中识别出绩效达标与绩效卓越的馆员,让他们罗列出各自认为对工作至关重要的能力,并针对这些能力提供工作中成功和失败的典型事例,描绘出事件的具体细节以及当时伴随的想法和思想情感。

2.2.3 数据分析。将收集到的零乱数据进行分析、组织、排序、筛选。首先寻找信息主题并制定数据表,确定每条数据所属的胜任力层级范畴,其次,根据各层级中各数据的出现频次和集中程度,识别出有价值的信息、剔除理想化信息,初步列出图书馆员胜任力清单。例如:将数据表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信息能力、学术研究能力、自信心、沟通能力、创新能力,成就动机、图书馆文化理念认知等有价值的信息筛选出来,并分别纳入知识、技能、性格特质、动机各胜任力层级当中。

2.2.4 完成模型。馆员胜任力清单形成后,专家团队对这些能力特征进行不同层级的行为描述。例如:将信息能力描述为掌握数据库、文献信息的检索方法;网络资源整合能力;有效指导读者获取、检索、储存信息等行为。当用特定的行为术语来表述这些胜任力特征时,会使这些看似不可量化的能力变得可以测量和鉴别,模型中每一种胜任力的标题定义都是根据访谈记录总结出的行为的列举。[4]至此,图书馆员胜任力模型基本建成。

2.3 验证完善阶段

为确保模型具有表面效度和较高的应用价值,还需要利用必要的检测手段进行验证,可采用回归法、焦点团体访谈、360度反馈法来检验各项胜任力特征对工作的相关度和重要性,对访谈、调查统计得来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修正模型。随着图书馆组织目标和战略资源的变化,馆员的能力素质必须不断提升以适应图书馆内外环境的变化,相应地,图书馆员胜任力模型的设计也应该是一个在变化中不断趋于完善的动态过程。

3 图书馆员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包含人员招聘、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职业发展规划五大模块。以激励、开发、应用馆员胜任力为手段,有效配置和整合协调图书馆人力资源为目的,将馆员胜任力模型贯穿始终,能够实现图书馆人力资源增值、组织效能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3.1 人员招聘

科学的人员招聘不仅要考虑应聘者的知识、技能等外显能力素质,还应重点考察应聘者的性格特质、动机等内隐能力特征。将胜任力模型纳入图书馆人员招聘活动,通过重素质、重能力的考察,能发掘出更有潜质的员工。模型中所列馆员胜任力特征可以作为图书馆人力资源主管面试人员的筛选标准,通过分析岗位所需人员能力素质的系列数据,制定应聘者胜任力数据表,对照这些数据向应聘者提出相应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预测应聘者的未来绩效,准确地区分人才优劣,从而做出是否录用的决定。

3.2 培训开发

馆员培训开发是优化图书馆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培养馆员与卓越绩效以及图书馆战略目标相一致的个体胜任力特征。胜任力模型对图书馆培训需求的分析和计划制订具有指导意义。在制订培训计划时,首先要对馆员培训需求进行分析,胜任力模型是岗位所需专项能力的集中体现,将馆员现有工作表现与岗位专项能力要求相较,并通过差异化分析了解需要强化馆员哪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时代变革和不断变化的工作要求,从而有重点、有目的地设计开发培训课程。培训结束后,胜任力模型还能用于培训效果评估。

3.3 绩效管理

胜任力模型为图书馆绩效管理提供精确尺度,有利于形成公正评价的氛围。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人员应该将各项胜任力转换为定性或定量指标,例如:科研能力可以通过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进行定量分析,而敬业精神、成就动机等需要从定性角度去评估。馆员能力是否能满足岗位要求通过给出评估等级进行评价,例如:定性评价给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等级,定量评价给出“4、3、2、1、0”的分值指标。图书馆能够以此全面准确地掌握馆员胜任工作的情况,馆员也能清楚地了解在各自绩效中应该将重点置于何处,并找出抑制自身绩效提升的原因,从而有目的、有重点地改进。

3.4 薪酬管理

影响薪酬的因素包含资历、职位、绩效等多方面,传统的图书馆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以资历论薪酬,并且薪酬与考核联系不紧密,人力资本的价值未能真正体现,没有有效体现薪酬的激励杠杆作用。[5]将胜任力模型引入薪酬管理体系,以年度为周期对馆员胜任力进行评估和划分等级,结合评估结果核定薪酬。透过差异化的薪酬分配能够强化薪酬的激励、导向功能,并逐步形成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

3.5 职业发展规划

受认知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馆员主观的职业发展设想与真正适合自身的发展通道可能会出现偏差。利用胜任力模型对照个人情况进行分析能有效地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路径、阶梯和方向。馆员可以借此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条件,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合理安排相应的培训计划,将个人职业规划与图书馆长期发展有机结合。图书馆应该鼓励馆员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并给予相应的培训指导和后续评估,为馆员个人发展创造条件。

4 结语

胜任力模型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技术。构建时代背景下符合图书馆特色和馆员发展的图书馆员胜任力模型为图书馆人员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职业发展指导等工作提供了高信度和高效度的指标依据,有效弥补了传统职务管理的不足。笔者认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将成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导。作为图书馆工作者,应该积极开展图书馆员胜任力模型的实证和应用研究,为实现图书馆由传统的职务管理向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戴维·D·杜波依斯等著,于广涛等译.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14.

[2] 吴能全,徐 峰.胜任能力模型设计与应用[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28-32.

[3] 安托尼特·D.露西亚等著,郭玉广译.胜任——员工胜任能力模型应用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9.

[4] 大卫·D·迪布瓦著,杨传华译. 胜任力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5.

[5] 李朝云.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探微[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103-104.

(编校:周雪芹)

作者:张安娜

基于演绎逻辑的图书馆学论文 篇3:

阅评《图书馆空间服务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

摘要:根据当前系统性理论成果不足的实际,《图书馆空间服务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对图书馆空间服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构建起了包括理论基础、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评价理论在内的图书馆空间服务的系统理论体系,是一部内容完备、论证严密、方法适用、结论可信、创新彰显的高水平专著。

关键词:图书馆空间服务;理论体系构建;书评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1.0105

受20世纪后半叶空间社会学发展的影响而于近年诞生的图书馆空间服务,是一次深刻影响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模式的范式转向[1],尽管当前备受业界关注,研究和实践成果不断涌现,但由于其发展历史较短,从而导致许多基础性认知问题,诸如“图书馆空间服务是什么”“空间服务与其他服务的关系”“如何实践空间服务”“怎样评价图书馆空间服务的质量和能力”[2]等等,目前都尚无定论,制约了空间服务实践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系统的理论成果进行说明。

基于此,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刘志国教授申报并获批了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其结题成果《图书馆空间服务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以下简称《构建研究》)一书由中国书籍出版社于2021年7月出版,可谓正当其时。刘志国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空间服务方面著述颇丰,先后获聘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议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加之其长期基层图书馆工作经历所积累的丰富工作经验,为课题的研究奠定了深厚基础,所著《构建研究》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对图书馆空间服务问题的探讨深入、系统,阅后有茅塞顿开之感。

1 系統梳理过往,清晰发展脉络

任何学术研究都要基于现实和历史[3]。基于现实,学术研究要有问题意识,所研究的主题是现实存在、确需解决的认识问题,因此需要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从而明确研究不足、研究重点、研究思路甚至研究方法等。基于历史,要对研究对象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系统的回顾分析,以史为鉴,从历史脉络梳理中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将两者有机结合,才可以在了解事物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通过掌握学界的研究进展,确定研究的焦点问题和核心内容,为成果的创新性奠定认识和实践基础。

《构建研究》很好地贯彻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在第一章“绪论”中,用了大量篇幅对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既应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相关主题词的词频进行统计分析,明确了研究热点和存在的不足,从而明确了研究问题和研究趋势;也应用了定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理论体系各部分内容相关学者们的观点进行梳理,掌握了研究进展,提出了研究问题,明确了研究框架。在第二章“图书馆空间服务历史演进”中,系统梳理了从古代、近代到现代各个时期国内外图书馆空间建设及服务的演进过程和主要特征,从而明确了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构成要素、实践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历史发展过程与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构建研究》前两章内容以纵横交错的结构呈现了完整的学术肌理,以述评结合的方式融入了深入的分析、思考与阐释,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示了图书馆空间服务领域的发展和研究动态,为读者建构了图书馆空间服务理论研究的知识图景;通过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的科学展望,进一步拓展了研究空间与研究视野,有利于读者探索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新领域与新范式。因此,阅读这部分内容,使得读者既能叩问“历史的回音”,亦能倾听“现实的交响”。

2 认知基础深厚,逻辑演绎科学

研究任何事物,都要基于恰当的理论基础和视角。图书馆空间服务是基于空间维度对图书馆服务的再认知,是新的研究和实践范式[4]。“空间”既是认知维度,也是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基于空间视角认知图书馆,是因为图书馆在物理构型上是一个公认的社会空间,图书馆空间具有社会空间的各种要素,并“生产社会关系,也被社会关系所生产”[5]。但单纯基于空间理论认知图书馆,还不足以确定图书馆空间的逻辑边界,因为空间类型众多,单就第三空间而言,就包括了市民广场、影剧院、博物馆、咖啡厅等众多类型,因此空间理论甚至第三空间理论只确定了图书馆空间的一般属性[6],需要根据图书馆独特的空间形态和独立的学科知识体系确立其特殊属性[7],在此基础上结合对“服务”的认知继而认知图书馆空间服务。

《构建研究》为构建具有统一认知框架的理论体系,在第三章“理论基础研究”部分所涉及的图书馆空间逻辑边界认知问题上,一方面以空间、场所、第三空间为理论基础,解决图书馆空间一般属性的认识问题并将其定义为“第三空间”;另为认知图书馆空间的特殊属性,根据图书馆学的核心概念是“知识”并向来被视为知识空间和知识服务组织的实际[8],引入知识情境理论作为认知图书馆空间特殊属性的基础,通过两者的交叉确定图书馆“空间”的逻辑边界为“第三知识场所”,无疑是科学合理的。为认知图书馆空间的“服务”问题,引入知识学的相关理论,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分类理论、信息价值链理论、知识建构理论作为认知图书馆“服务”的理论基础,并引入循证信息服务理论作为方法学基础,从而界定图书馆“服务”为“馆员应用循证信息服务的方法,为用户与适用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相连接从而构建认知的行为”。通过两个维度的交叉耦合最终定义图书馆空间服务为“第三知识建构场服务”,是十分巧妙、合乎逻辑并符合现实的阐述。

《构建研究》基于逻辑和现实,从“空间”和“服务”两个维度确定认知图书馆空间服务的理论基础,相关理论的选择和确定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理论基础的多元、深厚和逻辑演绎的科学、严谨,既为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也为研究内容的确定、分析和阐述提供了统一框架,从而保证了研究结果的系统性和研究结论的可信性。

3 内容环环相扣,理论体系完备

社会科学关于理论体系研究的结构范式,认为其一般包括理论基础、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评价理论等部分[9]。《构建研究》在著作结构的设计上,遵循了理论体系研究的一般范式,在第一章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第二章发展历史梳理分析和第三章“理论基础”研究所获得结论的基础上,第四章具体阐述了图书馆空间服务基础理论的相关问题,包括阐明了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概念,辨析了与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的关系,确定了图书馆空间服务的体系架构,探讨了图书馆服务空间的形态,明确了图书馆空间服务的资源基础,阐明了图书馆空间服务的作用机理以及特征和价值,从而全面阐释了图书馆空间服务“是什么”的问题。继而,著作第五章阐述了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应用理论。基于“第三知识建构场服务”的认知框架,界定了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构成要素包括物理空间、知识资源、人力资源、应用技术、空间文化、服务活动和空间管理等,总结了国内外的实践进展,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是关于如何实践的具体阐述。为了评价图书馆空间的服务能力和质量,从而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改進和提高,著作第七章阐述了图书馆空间服务质量评估理论,在总结国内外图书馆空间服务质量评估的现状与启发价值,确定图书馆空间服务质量评估的目标与原则、核心与标准等基础上,构建了图书馆空间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阐明了其价值,从而与前述内容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了验证并修正前述研究发现,第七章选取国内外图书馆空间服务价值认知、要素构成与优化以及具体服务项目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验证了前述研究所提出观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对其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最后,著作第八章客观总结了该研究的主要发现、创新之处以及主要局限,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向。

基于以上框架结构,著作内容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合理,形成了“为什么”“是什么”“如何做”以及“怎样评价”的理论体系,既阐明了认知图书馆空间服务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也为工作实践提供了基本遵循。不同需求的读者通过阅读该著作,都可以从中获得针对性的有益启示。

4 方法合理适用,结论令人信服

研究方法作为在学术研究中发现新观点、新理论或者新事物的工具和手段,是助推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决定科学知识生产成效的核心要素,科学适用方法的选择因此决定了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10]。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学科,也是一门不断吸收、应用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促进自身发展的学科,所以其研究方法应兼顾理论借鉴、分析与实证探究[11]。

为实现研究目标,《构建研究》主要应用了研究整合法、跨学科研究方法、理论演绎法、专家咨询法、案例分析法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方法的丰富性和科学性,一方面保证了该著作所获资料的精确而可靠、客观而规范,所得结论具有较强说服力与可信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本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学术新人提供较好的学习素材和借鉴之道。阅读本书,不仅可了解图书馆空间服务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理论,还可学习到实用的研究方法。

5 创新价值彰显,研究实践引路

相较于已有研究成果,《构建研究》在多个方面具有创新性。首先,在研究内容创新方面,该著作在全面回顾总结图书馆空间服务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系统梳理分析相关理论基础及其内在关系的基础上,在学界首次提出了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本质为“第三知识建构场服务”的观点;探讨确定了图书馆空间服务的众多基础性认知问题;根据当前图书馆空间服务构成要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开发了图书馆空间服务质量的评价工具,从而构建起了从认知基础到基础认知再到应用认知以及评价认知的系统理论体系,可以弥补当前图书馆空间服务认知系统性理论成果缺失的不足,为科学认知和实践图书馆空间服务提供指导。

其次,在研究视角创新方面。该研究在始终遵循“空间”逻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图书馆空间的“知识”特征,引入知识情境理论作为弥补理论和研究视角认识图书馆空间,从而合理界定了图书馆空间的逻辑边界。同时,引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分类理论、信息价值链理论、知识建构理论和循证信息服务理论作为认识“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基础,在辨析它们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界定了“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基于以上理论基础,该研究最终界定图书馆空间服务为“第三知识建构场服务”,是对图书馆空间服务更为恰当的阐释,是对已有认知成果的深化和发展。

再次,在研究发现创新方面。该研究以学者们的研究发现为基础,基于更为适用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获得了“空间是认识图书馆服务发展变迁的重要维度”“知识是图书馆空间服务问题的核心要素”“空间服务是对图书馆传统服务的解构与重构”“空间服务实践是相关要素的优化与整合”等研究结论,为理解和实践图书馆空间服务提供认知基础,有助于业界人员在研究和实践中明确方向和重点,从而推动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深入发展。

6 尚存不足,但瑕不掩瑜,未来发展可期

通过深入阅读该著作,也发现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由于图书馆类型的多样性、各馆实际情况的巨大差异性,该研究对图书馆空间服务发展现状的总结分析不可能完全符合每个馆的馆情,所提出的对策建议也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图书馆个体,各馆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进行选择性应用。其次,该研究所构建的图书馆空间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在评价指标的选取、调查对象和调查样本数量的确定等方面,也还有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尽管存在些许不足,但瑕不掩瑜。在业界对图书馆空间服务的理论和实践存在大量认知困惑的背景下,《构建研究》应运而生,通过如此高端站位、立意和严谨操作范式的研究过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普及图书馆空间服务的理念和知识,推动图书馆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大有裨益。这部专著中运用的基本范式与尝试和获得的初步成果以及积累的大量材料,形成了巨大的专业性学术发展的张力,将为业界人员的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指向。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在《构建研究》的影响下,学界关于图书馆空间服务的高质量成果还会不断涌现,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因此也会不断地走向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柯平,邹金汇.后知识服务时代的图书馆转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 45(1):4-17.

[2]卢全,胡永强,王宇.大学图书馆空间再造与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8):18-23.

[3]白君礼.图书馆学研究中问题意识摭拾[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5):115-125.

[4]刘志国,陈威莉,赵莹,等.第三知识建构场服务——基于理论基础演绎的图书馆空间服务认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1(1):38-45.

[5]闫小斌.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图书馆服务再造探讨[J].图书馆建设,2014(12):5-7,11.

[6]刘蕾,陈威莉,刘志国.图书馆空间服务的理论基础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1,41(2):43-48,60.

[7]段小虎,张梅,熊伟.重构图书馆空间的认知体系[J].图书与情报,2013(5):35-38.

[8]王子舟.图书馆学的基本概念与核心概念[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3):7-11.

[9]刘国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结构范式和逻辑结构的基本特征[J].宁夏社会科学,2010(2):123-126.

[10]耿志杰,曹涧川,林珊,等.论研究方法与中国图书馆学研究范式的转变[J].图书馆论坛,2021(6):1-12.

[11]李洋,温亮明,郭蕾,等.高校图书馆服务标准研究的创新之作——评《高校图书馆服务标准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研究,2020(5):32-35.

作者简介:金胜勇(1971 ),男,博士,河北大学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公共文化服务。

陈威莉(1976 ),女,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

(收稿日期:2021-09-15 责任编辑:张长安)

作者:金胜勇 陈威莉

上一篇:关于建筑装饰的工程技术论文下一篇:规范化施工管理建筑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