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载电视研究探索论文

2022-04-26

短短数年间,车载移动电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遍及大江南北,这个正在复制当年户外和楼宇电视疯狂的“传统新媒体”能成为下一个分众吗?车载移动电视运营商世通华纳集团副总裁崔斌的答案是肯定的。崔斌告诉《经济》,现在中国人一天在户外的平均时间是5.7小时,70%的传统媒体受众同时也是公交移动电视的受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交车载电视研究探索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公交车载电视研究探索论文 篇1:

论数字化书评对大众阅读的推动作用

[摘要]文章结合当前国民图书阅读率和读者阅读倾向的变化,阐述了书评的导读功能。大众阅读方式的改变,指明了构建阅读社会应从书评开始,而建立网络书评、手机书评、车载电视书评等是信息时代建设数字化书评导读的方向。做好数字化书评的建设,对于推动大众阅读、提高国民阅读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大众阅读;书评;数字化

为了解全体国民阅读倾向发展趋势与文化消费现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先后进行了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表一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从1999年始连续六年持续下降。为此,2006 年“世界读书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倡议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这项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2007~2008年,国民图书阅读率略有回升。阅读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但是,从调查数据来看,我国国民阅读总体状况并不乐观。如何阻止阅读率的下降,使生活在快节奏中的现代人多读一些有利于提高个人素质的经典名著、精品图书,笔者认为,除政府倡导、社会参与、媒体推动等多层次的努力外,书评也能发挥重要作用。要实现构建阅读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就需要大力发展书评事业,尤其要注重书评的传播工作。

一、书评的导读功能

书评是图书与评论的合称,就是评论或介绍书籍的文章,是以“书”为对象,实事求是地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其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在读者购书过程中,影响购书因素中选择比例最高的是“图书内容简介”,占50.6%;其次是“熟人推荐”,占25.4%;“价格”因素排在第四位,占19.5%。而在近年的读者选书信息渠道中,“报纸杂志上的书评与推荐”一直位居前列。所以,书评是在作者、读者和出版商之间构建的信息交流渠道,书评能引导读者选择阅读图书。

书评的导读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书评能宣传新书,向读者推荐有价值的新书,节省读者选书的时间。二是书评能为读者选书提供佐证。好的书评,是具有时代气息、具有一定思想性和文艺价值的文学作品,能够揭示所评书籍的新观点、新思维,准确反映所评书籍的内容,使读者阅读书评后,激发出对原书的阅读愿望。三是引导读者阅读。书评对所评书籍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进行客观的分析与介绍,提示书籍的内在价值和阅读时需要注意的内容,读者阅读书评后,能够用正确的观点去阅读原书,理解书籍的思想内涵和学术理念,合理吸收原书精华。因此,书评对大众阅读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现代,出版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手段的日益丰富,使图书的出版、制作、流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单位时间内出版的图书成百倍、千倍地增加,一本书从选题策划到编辑加工再到进入市场的时间大大缩短。在这种情况下,书评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新出版的图书推介给读者,同时在浩瀚的图书中分出良莠、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因而,书评是与大众阅读息息相关的一种存在,与时俱进的书评系统工程将会促进大众阅读新局面的形成。

二、大众阅读方式的改变

信息时代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网络阅读平台、电子书、手机报等新型阅读方式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大众阅读方式,引起了阅读方式的根本性变化。从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阅读传统图书的人数总体趋势在下降,而阅读新媒体特别是网络阅读人数总体在增长。

表二

这一调查结果显示,当今国民阅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互联网阅读率大幅攀升,纸质阅读率持续下降,以网络为主的屏幕阅读呈上升趋势。从调查来看,大众阅读方式随着新媒体的介入和发展已经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变革趋势。从目前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来看,海量信息随着技术的发展将有增无减,人们因此产生的信息选择困难会进一步加大。所以,阅读大众在信息和媒介多样化的传播环境下,除了自身掌握各种媒介的使用技巧之外,将会更多地依赖于导读功能,导读将成为必须,也将成为传播媒介的重要使命。而在这一大背景下,一向以纸质媒体为主要依托平台的书评导读也必须发生变化。

三、数字化书评的构建

2009年4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发布的《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成年人各类数字媒介阅读率为24.5%,全国约有2.8%的成年人只阅读各类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书。在我国,包括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手持式阅读器阅读等方式的数字图书阅读开始普及。数字图书阅读的异军突起,拓宽了读者(尤其是青年人)的阅读范围与选择空间,数字书评导读必将逐渐成为热点,数字书评必将成为书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根据读者的需求,有目的、有步骤地对数字书评资源加以合理组织,并形成一个引导读者获取所需信息的引导系统,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满意的结果。这一做法也必将促进大众阅读。

表三

数字化的书评导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建立网络书评

从目前的现状看, 网络书评这一体式实际已经诞生并在蓬勃发展。具体来看,当下的网络书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纸质书评媒体的网络版,通常以转载的形式发布传统纸质书评媒体信息;二是虚拟社区中的读者书评,具有代表性的有天涯虚拟社区的“闲闲书话”等虚拟社区;三是用于网络书店的网络书评。书评由传统形式向网络方向发展,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对于网络书评的构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可以开发建立书评数据库。书评数据库能为读者提供更详细的相关图书信息,帮助他们选择借阅或购买图书,又能为研究人员提供系统的资料,有助于他们的学术 研究。

其次,建立书评网络导航。网络的出现,使获得信息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但遇到“垃圾信息”的几率也随之增加,书评网络导航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书评信息源。书评网络导航能发挥信息整合方面的优势,对海量的网络书评信息资源进行搜索和甄别,再通过网络导航,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书评信息源。

第三,建立博客论书平台。在博客这种新型的阅读方式中,读者与作者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读者是作者,作者也是读者,博客与博客之间、博客与作者之间、博客与读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管博客的作者发表信息的目的何在,博客都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信息传播媒介。所以,可在一些有影响力的网站上设立博客论书平台,即博客书评平台。博客论书平台既方便了读者交流读书心得,还能随时看到读者评论,可谓指导性和趣味性兼备。不仅提高了网站对读者的吸引力,书评导读效应自然也会随之发挥 。

(二)建立手机书评

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问及“不读书的原因”时,47.53%的人选择“工作太忙,没时间读书”,所以,在生活节奏加速和生活压力巨增的今天,应该鼓励和发展人们使用各种方式、利用各种“碎片时间”进行阅读。而手机这一阅读媒介由于其方便、快捷、移动、贴身等特点,恰好是对传统阅读方式的一个补充。首先,我国已经有近5亿的手机用户,而且数量正在快速的增长中。普及手机阅读,有助于将国民综合阅读率基数大大提升。其次,手机阅读的各种软技术,都已经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应用。如国内知名的南京掌富科技,就根据近5亿手机用户的需求,开发出了支持所有图书格式的手机阅读工具——百阅(www.byread.com)。尤其在其3.84版本中,应用了支持任何编码格式的TXT文件阅读技术。除此之外,它还提供电子书格式精细分类、搜索、下载等功能,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手机阅读需求。再次,手机具有移动性、私秘性、快捷性、贴身性等特点,等车时、公车上、地铁里、出差旅途中,一切“碎片时间”都可以被整理利用。因此,手机屏幕虽小,但是在书评的表现力上却有着极大的张力。手机书评带给人们的更多的是一个“随心所欲”、“见缝插针”般的了解书籍的方式,随着手机书评阅读的大力推广以及人们手机阅读行为的不断普及,国民阅读率的基数将会得到很大提升。

(三)建立车载电视书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众汽车普及率的逐步提高,车载电视书评将会是一个很广阔的发展空间。旅途中看电视、听音乐会活跃气氛,长途大巴车载电视除播放一些娱乐节目外,可以适当播放一些书评。出版集团可以根据自己每年、每月的出版情况制作一些书评光盘,然后通过长途公共汽车管理处将这些书评光盘免费提供给长途大巴播放。长期以往,有利于国民阅读率的提高。而对于一级城市来说,每个城市约有1万台公交车,现在公交车的车载电视播放的基本是广告,广告内容不是吃饭、旅游就是美容、看病。出版机构应该与图书馆界联合,积极加强与公交公司的联系,灵活地使用公交车载电视播放书评,制造出把坐公交车的顾客有效转化为书店顾客和图书馆读者的契机。通过图书馆界、出版界与公交公司的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利于拓展各自的业务工作,还有利于提升阅读风气和国民素质。当然,随着地面信号的覆盖情况、终端产品的成熟程度以及所提供的服务内容等,未来的车载电视书评也会更远地拓展到火车、飞机上。随着清新、文明、健康的乘车环境以及出版、推荐、阅读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完善,国民阅读率的上升指日可待。

在信息化不断加快、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今天,阅读能力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公民素质的标尺。倡导全民阅读既是发扬中华民族读书的优良传统,更是打造学习型社会、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举措。信息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阅读媒介的发展,也直接导致“阅读媒介多元化时代”的出现。新兴阅读媒介的兴起,必将改变以传统阅读方式为主获取图书的格局。所以,探索、适应形势变化的新路子,加强管理,切实保障有效的数字化书评建设,引导好读者充分利用数字化书评资源,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真正使阅读成为大众的一种自觉行为。而随着我国国民阅读率的提高,一个“书香中国”必将实现。

[参考文献]

[1]沈颐.建阅读社会,从书评开始[J].图书馆论坛,2006,(1).

[2]谢宏.图书评论与文化生态[J].中国图书评论,2007,(9).

[3]齐峰.书评:科学出版的助推器[J].编辑之友,2008 ,(2).

[4]王潇潇.豆瓣网反书托小组对注水书评开火[N].中国青年报,2008.

作者:魏学宏

公交车载电视研究探索论文 篇2:

下一个“分众”?

短短数年间,车载移动电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遍及大江南北,这个正在复制当年户外和楼宇电视疯狂的“传统新媒体”能成为下一个分众吗?

车载移动电视运营商世通华纳集团副总裁崔斌的答案是肯定的。崔斌告诉《经济》,现在中国人一天在户外的平均时间是5.7小时,70%的传统媒体受众同时也是公交移动电视的受众。95%的中心城市人口选择搭公车出行,73%的公交乘客主动收看移动电视。移动电视受众平均每天收视时长26.8分钟,是单一电视台平均收视时长的3.6倍。在媒体属性上,车载移动电视较之分众的电子广告牌更具优势。

“我们在厦门的车载移动电视——城市T频道,目前已经成为当地的强势媒体,年广告收入达到相当于当地一个综合频道的年广告收入”。崔斌说,只要车载移动电视能打破目前的各地广电分割经营状态,能上规模,形成合力,那么其广告价值就将被广告主逐渐接受。

来自国内权威咨询调研机构赛迪顾问、CTR市场研究等联合发的《2007年中国车载(公交)数字移动电视发展蓝皮书》(下称《 超过50%的高速增长,移动电视行业2007年预计达到40亿元,报告预计,2010年,该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个亿。

所有的信息都显示,车载移动电视正在成为一个等待开发的富矿。

借力资本扩张

正是看中车载移动电视媒体的这个价值,一时间风投竞相进入,各车载移动电视运营商也开始借力资本,纷纷跑马圈地,竞争日趋白热化。

以世通华纳为例,2006年12月,世通华纳获得国泰财富北京鼎辉创业投资中心、华登太平洋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为基金共近5000万美元的注资,这是2006年国内传媒企业获得的最大笔风险投资。在巨额资金的驱动下,世通华纳开始在扩张的道路上一路飞奔。

2006年3月,成立世通华纳南京分公司和青岛分公司;4月,广州分公司成立;5月,杭州分公司成立。2006年底,推出世通华纳移动电视全国联播网和卡通形象大使“towond小子”。凭借着一个城市从洽谈签约到完成终端安装及车辆相关改造任务只用两个月的效率,世通华纳势力范围迅速扩大。

据崔斌介绍,世通华纳扩张的方式是与地方移动电视的合作模式——签订8至12年的长期合作协议,主要负责广告和平台方面的运营,每年上缴一定数额的钱给当地移动电视公司。“当然,我们也有节目制作部门,制作一些节目提供给各地移动电视公司,但节目要先经过当地广电部门审核。”崔斌说。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世通华纳已经拥有23家子公司,形成了拥有5万辆公交车、8万块显示屏的移动电视全国广告联播网。随着世通华纳在第二轮融资扩张的完成,第三轮融资和扩张也已经开始。

不仅仅是世通华纳,华视传媒的扩张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上市的计划也已经提上了日程,据《经济》了解,与世通华纳扩张方式相同,到2006年12月华视传媒已经在成都、郑州等地直接投资成立了12个区域合资公司。

但是扩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无论是世通华纳还是华视传媒,由于采取的是与地方移动电视合作的模式,虽然短期内能给当地的移动电视带来收入,由于控股权、频道发射控制权和节目内容审核权都在当地广电手上,长期来看会有一定的风险。

来自广电的压力

由广电投资的移动车载电视运营商实力的增强使这种风险正在放大。尤其是在像上海和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车载电视运营商正遭遇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

2003年1月1日,上海广电牵头组建的东方明珠移动率先在上海4000辆公车上安装显示屏,使之成为继新加坡之后全球第二个拥有庞大数目的数字移动电视的城市。东方明珠副总经理、东方明珠移动多媒体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志勇当初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三年内就可以实现2.5亿元的广告收入。事实上,该公司也已经实现盈利,并已经在广电系统内部传达。

与东方明珠系出同宗,同样从广电系统内部衍生出来的北广传媒则在北京大展拳脚,表示将在奥运会之前,于北京的所有公交都安装上移动电视。根据该公司公布的数字,在短短的两年中,北京移动电视的终端数量从只有区区1000多台迅猛发展到将近1.6万台,使北京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移动电视终端数量最多的城市,信号覆盖在北京市六环路以内。

另一方面,来自广电部门的移动车载电视整合者已经出现。

11月10日,中国教育电视台在皇家大饭店举行了全国广电移动电视协作体联播网启动签约仪式。据了解目前联播网的前期成员单位主要包括:公交移动电视、列车/航空/地铁电视、楼宇电视、互联网及手机电视运营商等。

“联播网就是为各内容提供商建设一个稳定的内容发布平台,为各广告渠道及广告主提供一个通畅的广告发布渠道,为终端用户打造一个持续的信息获取及互动空间。”中国教育电视台台长康宁说。

据康宁介绍,联播网的目的是利用各媒体播放平台资源,针对各播放平台的特点,针对自己播放环境、受众特征等因素,提出适合的节目需求特征,统一委托专业节目制作机构进行节目制作,或者以节目采购,节目合作的方式,为各成员提供优秀的节目内容。

“同时,联播网立足于对建设内容资源和赢利模式的探索。”康宁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全国广电移动电视协作体联播网的成立将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移动电视发布网络,有可能打破目前移动新媒体条块分割的现状,未来无疑具有极大的竞争力。

标准“瓶颈”

面对广电部门的竞争压力,鄢礼华和他的世通华纳团队采取了两种应对方法。一方面在尚未形成地方割据、各方面限制较少的非特大型城市,派重兵把手,每个子公司用几千人负责当地销售,以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河北为例,仅此一省世通华纳就下探到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地。据崔斌介绍,那些地方性的小客户已经实现了世通华纳近60%的收入来源。并称“我们既相信‘二八’定律,同时不忘‘长尾’理论使世通华纳在竞争中占尽先机。”

另一方面挥师北上,2006年4月,世通华纳在北京并斥巨资设立了影视制作中心,负责公交移动电视节目的策划、制作和管理。

“我们没有北广传媒、东方明珠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作为民营的移动电视运营商,认清自己的长项,与广电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才能确保其节目的权威性、时效性和互动性三大特征。”华视传媒的首席执行官陈晓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民营的移动电视运营商依托自身覆盖甚广的全国联播网,可以避免今天各地的城市电视为央视和省级卫视挤压的状况。

“移动电视要有明天就一定需要全国性网络。”据了解,华视传媒今年就一举拿下肯德基等国际品牌整年度的投放,全国性客户占据收入的60%以上。“我们相信‘二八定律’,80%的利润一定来自于20%的大型客户。”

但是即便是建立自己的全国联播网,如果数字电视标准不统一,想要实现跨区域甚至是全国性的覆盖就有困难。“数字电视标准的统一问题是车载移动电视的发展瓶颈之一。”赛迪顾问副总裁赵刚说。

据了解,目前车载移动电视的传播方式,一种是传统的CF卡,另一种是无线数字传播。单对单的灵活性和便于区域分割的优势,曾令CF卡形式成为传播主流。

“世通华纳在其覆盖近30个城市中90%的已使用无线传播,只有个别城市未能实现无线形式。目前正积极与与广电协商解决无线传播的问题, 而且在技术层面,世通华纳已经基本消除了模拟电视时代因传输问题产生的屏幕雪花、重影、闪动等现象,画面清晰、接受稳定。”崔斌说,实现全国无线传播是民营移动运营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据《经济》了解,现在市场上地面数字技术来传播主要使用的是欧洲标准的DVB-T技术和清华大学开发的DMB-T技术。北京、上海等地采用的是DVB-T技术,而长沙、厦门等主要采用DMB-T技术。2007年8月1日,数字电视国标出台,则采用了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相融合成的标准。目前的地面数字移动传播技术尽管已经达到95%以上的覆盖率,但是标准不统一,已经成为制约车载移动电视发展的瓶颈。

作者:刘长江

公交车载电视研究探索论文 篇3:

北京市公共自行车租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简介:刘环,女(1989.9-),河北省隆化县,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硕士研究生。

摘要:本论文在总结了前人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三部分内容分别介绍了北京市公共自行车租赁整体概况、租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更多人对公共自行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使其真正为自己服务的同时,为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做出贡献。

关键词:城市交通;公共自行车;运营模式

1.引言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越来越多的人聚集于此。到 2012 年年底,北京常住人口2069.3万人,全市机动车保有量520万辆,这使得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更加严重。与此同时,也加剧了北京市的环境污染,2012 年上半年,北京市优良天数129 天,全国倒数第三,今年年初的雾霾现象十分严重,空气质量曾达到“中度污染”,市民不得不戴口罩出行。北京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每天限制两种牌号的机动车在五环路以内道路行驶、摇号来购买机动车牌照、提高停车费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京市的交通拥堵及环境污染问题,但治标不治本,并未使其得到根本的解决。因此,自行车这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就会显现出来,使公共自行车成为大家主要的交通工具。

2. 北京市公共自行车租赁存在的问题

2.1 网点设置不均匀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网站指出,目前,本市已有7个区县建成520多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从北京市公共自行车的网点分布图可看出,四环内,代表租赁点的小绿点都聚集在东侧,中轴线以西几乎看不到小绿点。以长安街为例,自行车出行条件较好,尤其是早晚高峰堵车时。但是很多人不敢租车,因为如果从东单借了车,过了西单可能就找不到还车地了。东城区同样如此,北京市交通委网站上显示,东城区公租车网点共有92个,网点地址为某楼某院的只有9个,其他还有少量胡同口附近网点,更多的网点围绕在地铁站。

2.2 办卡退卡网点少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北京公共自行车的网站上显示,在现有的520 多个租还车点中,办卡退卡的点仅12个。其中,东城区2个,朝阳区3个,丰台区2个,石景山区1个,亦庄1个,大兴区1个,通州2个。各网点的办卡时间是不同的,且办理时间与上班族上班时间冲突。

我们走访了几个办卡网点,不易找到,且在附近没有什么提示性标语,网点处也没有什么人办理。经调查可知,许多市民在寻找网点的过程中放弃了,因此很多对此感兴趣的市民希望增加办卡退卡网点、延长办卡时间。

2.3 站点租赁冷热不均

6月份,我们小组成员来到了朝阳门地铁B口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点,方圆一公里范围内有鸿安国际大厦、中粮福临门大厦等五六座高档写字楼。这里的客流量很大,一分钟内有70多人从地铁口出来,而此处租赁点的自行车一直处于空缺状态,有租赁需求的乘客均放弃了自行车这种出行方式。我们在此一直等候到9点左右,自行车被陆续送了回来,而此时已经过了上班高峰期,乘客明显比之前少了好多。

在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A2出口处的自行车租赁点,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情况。在八点半到九点半的一个小时内,仅有几个人租赁,相对于朝阳门处的租赁点,这里的利用率明显偏低。

2.4 租赁点明显不足

经询问可知,一些人不租用自行车的原因是租用后找不到合适的归还点,从而耽误时间,其根本原因是租赁点明显不足。从我们调查问卷的结果可知,20%的人希望在学校附近多建些网点,从而使公共自行车真正地发挥作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杭州市中心约每隔300米就有个自行车租赁点,且部分网点具有24小时自助服务功能。根据杭州市的规划,2015 年杭州公共自行车将达到 10 万辆左右。

2.5 缺少自行车维护设备

由于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目前还缺乏配套的防护条件和设施,不少自行车不是少零件就是锈迹斑斑,让公共自行车成了摆设,公众租赁意愿下降,需要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出台严格管理规定,将公共自行车作为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我们先走访了天坛北门对面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总共30辆车有五六辆是坏的车,有的少了车座,有的车身被损,有的车胎没气,车辆的安全状况令人担忧。之后走访的龙潭西口站的公共自行车网点时也发现,该站点30个车位的刷卡屏幕其中有3个都已被损坏,有的甚至已经翻转露出了电路板,还有几个刷卡屏已经松动。该站点的立式刷卡机也处于关机状态。这直接减少了租赁自行车的乘客数。

2.6 安全保障設施不完善

北京市道路上运行的有公共汽车、小汽车、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由于交通拥堵严重,这些车辆不能各行其道,均挤站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进一步加重的交通混乱的局面。由此可见,自行车在诸多交通工具中处于弱势地位,加大了自行车的出事事故的概率。同时,公共自行车没有任何防护设备,如头盔,骑行途中不设有咨询服务网点,可见安全保障设施尚不完善。

3.改善北京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现状的对策

3.1 增加自行车租赁点和办卡退卡网点

自行车使用效率低的一个原因就是租赁点和办卡退卡网点少 。目前,自行车租赁点主要设置在地铁附近,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广大群众希望在学校、超市、景点、办公地点等增设自行车租赁点,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使用公共自行车,亲身感受到其带来的益处,这不仅有助于公共自行车活动的推广,而且使其真正发挥了解决市民最后一共里出行的难题。同时,增设办卡退卡网点,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公共自行车的发展进程。

3.2 合理设置运营模式

在2011年的公共自行车试点方案实施过程中,公共自行车租赁公司曾出现严重亏损的情况。为避免重蹈覆辙,可采用“政府支持,企业运营”的模式进行经营。通过在车身、车筐、租赁点设置广告的方式实现盈利,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可成立专门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公司,完全实现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

值得借鉴的是,杭州市的自行车虽然受到了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但依托的是公交系统,该系统提供免费使用,通过在车身粘贴在广告、在租赁点设置广告标语等形式实现盈利,探索出一条公益性的社会化发展模式。

3.3 加强自行车专用车道规划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自行车逐步被摩托车、小汽车所取代。在满是摩托车、小汽车的车道上,自行车速度慢、缺少安全防护设备的缺点暴露出来。同时,自行车专用车道规划没有得到深度重视,所以人们逐渐放弃了自行车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

今年8月份,在崇文门外大街的机动车道和专自行车道间设置了“隔离带”,为市民的骑行安全提供了保证。截至到8月份,地铁5号线沿线天坛东路、崇文门外大街、崇文门内大街、东单北大街4条示范路已整治完工,已完成加宽步道2578平米,挪移停车位240个,设置机动车专用道和非机动车专用道隔离带1812米。此举措旨在保证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宽度和连续性,为步行和骑乘者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出行条件。

3.4 运用先进技术加强技术创新

为了租还方便和节约成本,北京市公共自行车在车身设计、车锁、配套装置等方面较上海、杭州存在较大缺陷,由此产生了较严重的盗车、霸车现象。因此,运用先进技术加强技术创新将是未来自行车租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先进技术主要包括自行车本身和配套设备的制造技术、自行车调度系统、自行车定位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智能芯片技术等。

3.5 加大宣传力度

从我们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22.22%的人并不知道北京市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活动,只有2.78%的人知道并且租用过,这个比例是很小的。由此可知,公共自行车还没有大量被民众使用、成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原因是他们对此项活动一无所知,所以必须加大公共自行车租赁宣传力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是充分利用公共自行车的网点棚、自助服务机,并且通过车载电视进行宣传。在公共自行车的网点棚处张贴“绿色出行”的标语,并告知办卡、租赁及归还流程;在自助服务机上贴上附有“租车须知”的温馨性提示语;在车载电视上循环播放自行车出行为城市建设带来的重要作用。

二是通過各大具有影响力的媒体、网络进行报道,发布公共自行车使用流程、办卡退卡网点、使用须知等内容,方便市民使用。同时,大力报道公共自行车带来的惠民意义。

三是开通公共自行车服务热线电话,接受市民的监督和建议,不断完善服务。

4. 结论与展望

自行车是一种集交通、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出行方式。其出行费用低,适合各个阶层的人使用,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是一种低碳环保、极力推荐的交通方式。目前,北京市公共自行车交通在政策、规划、管理上都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对公共自行车交通如何发展、如何系统规划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记者 海燕. 北京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仍显不足[N]. 中国商报,2013-08-06 010.

[2]李黎辉,陈华,孙小丽. 武汉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规划[J].城市交通,2009,04:39-44.

[3]李康.国内外城市公共自行车建设比较研究[J]. 现代城市,2012,03:34-37.

[4]郭敏辉,钟明.上海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与实践[J]. 城市交通,2009,04:45-50.

[5]李康.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行情况研究及对策分析[D].湘潭大学,2011.

作者:刘环

上一篇:土地工程质量整理分析论文下一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成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