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指标选取论文

2022-04-16

摘要:目前安全评价主要是针对单位、企业内部的安全事故、存在的隐患来说明对企业和周围的影响,侧重于企业内部的生产安全和经营,但是有关区域规划、周围人口、环境及社会各方面的状况却很少涉及。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评价指标选取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评价指标选取论文 篇1:

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选取思考

摘 要 国家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继续深化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多项保险基金审计,促进扩大社会保障规模和覆盖范围,提高養老保险统筹层次,推进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笔者了解的情况,目前,基层社会保险基金审计主要以财政、财务审计为主,主要审计社保基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社保基金的绩效审计还未真正开展。

关键词 社会保障基金 绩效审计 指标

社会保障基金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养老问题,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城镇老百姓更是拿社会保障基金当“保命钱”“养命钱”。随着社保体制的发展,社保基金审计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现状

筹集审计主要是检查各种社会保险费收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包括检查社会保险费收入、利息收入、财政补贴收入、转移收入、上级补贴收入、下级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是否已计入基金收入,揭露隐瞒收入和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二、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方面问题

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是评价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依据,是对审计对象经济活动进行衡量的尺度,同时也是得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建议的重要依据。对象经济活动进行衡量的尺度,同时也是得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建议的重要依据。西方国家绩效审计的一个通行原则就是要使绩效审计的结论具有可验证性,克服和消除不同审计人员进行绩效审计得出不同绩效审计结论的问题。科学完善的评价标准可以保证在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时能够有客观的标准,从而保证绩效审计结果的一致性和客观性。

三、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选取思考

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中,很难单纯用数字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益进行量化。如资金闲置和滞留问题,能通过一定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取的数字,但该问题产生的影响只能进行定性评价。在指标选取方面,应采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根据社会保障基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选取评价指标。

(一) 经济性评价指标选取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对“经济性”的定义是:“政府部门或机构经济使用公共资源并将其成本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经济性也就是没有严重的损失和浪费现象,以最低的成本投入现实经济活动的预期目标。社会保障基金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在选取时应当考虑如何通过评价社保基金制度的安排是否经济合理、对制度中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的方式,改善社保基金的内部运行,从而有效降低其内生交易费用,达到节约社保基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的目的。例如选取指社会保障基金支出占GDP的比重等。

(二) 效率性评价指标选取

效率性标准评价的是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它表示的是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在产出一定时何以最小的犹如取得该产出,或者在投入一定时如何获得产出的最大化,它的本质是寻求有效资源最优配置的方式。在经济活动中,判断效率问题往往需要运用比较技术。

效果性是指政府行为的最终效果。社会保障基金在使用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否达到了当地政府的要求,社会公众对社保基金的运用是否满意等,其中,应当关注社保基金在分配过程中是否公平。在指标选取的过程中,要考虑社保基金的利用是否对社会公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达到指标的标准值,审计人员就应该认为基金的运行是有效果的。例如社会保障对象满意度、贫苦人口减少率、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率等。

(三) 公开透明性指标选取

在政府活动中,“公开透明”是我国政府改革的方向,也是对政府活动最有力的监督手段,是社保基金的运作取得良好绩效的最佳保障。在考虑“公开透明性”标准时,指标选取时应考虑对当地政府社保基金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评价,如社保基金的运作过程是否公开、透明,有关预算报告,财务报告是否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等。例如信息公开程度,服务满意度等

(四) 真实合法性评价指标选取

指标选取要考虑在社会保障基金运作过程中,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发生,有关资料记载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在社会保障基金运作的过程中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文件的规定。例如财务管理水平、管理体制的有效度、法律法规健全程度等。

总之,对社会保障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已成为审计机关关注的重点,针对我国政府在实施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社会保障绩效审计中存在的不足,应在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上尽快改进和完善,在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研究中,选取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将成为整个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彭华彰.社会保障审计理论与实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2]石杰,刘小宾,赵睿.当前我国社保基金运营绩效评估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6(06).

[3]陈隘琛.社会保障基金效益审计的内容方法及评价标准.审计文摘.2006(9).

[4]蔡炯,刘蕾.社会保障审计的方式与方法.中国审计.2004(17).

[5]许志宝.社会保障审计的方式与方法.中国审计.2004(20).

[6]姚和平,黄约.新时期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的创新.当代经理.2006(12).

[7]陈生芝.对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的思考.大众科技.2005(4).

[8]夏吕凌,杨辉.浅论如何加强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绩效审计.华东经济管理.2003(12).

作者:杜丽丽

评价指标选取论文 篇2:

化工园区安全评价指标选取研究

摘 要:目前安全评价主要是针对单位、企业内部的安全事故、存在的隐患来说明对企业和周围的影响,侧重于企业内部的生产安全和经营,但是有关区域规划、周围人口、环境及社会各方面的状况却很少涉及。为了构建较为全面的化工园区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可从区域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区域规划状况、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区域应急资源利用能力、区域社会经济状况五个方面共26个安全评价指标组成评价体系。

关键词:化工园区;区域安全规划;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一、概述

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某种事物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化工园区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和确定某一区域涉及化学品企业发展规划的内容、规模、范围,并体现安全防护的方向和重点的可度量参数的集合。化工园区安全水平的安全目标要以指标体系为依据,按规划期确定各单项指标的控制水平以及可控制的程度。

二、化工园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区域的化工园区安全规划和评价指标的内容比较复杂,首先要考虑的是区域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与影响(A),以及区域规划状况(B)、环境、生态质量状况(C)、应急资源利用能力(D)和社会经济状况(E)等方面。

(一)区域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与影响指标的选取

企业设计、投产之前的安全规划首先要考虑的当然是企业自身所固有的危险、有害因素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区域的安全生产状况首先要根据该区域的涉及安全的企业的生产状况来表征。企业的安全则主要与企业自身的危险有害因素相关。

固有危险是指物质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客观的要求)所衍生出来的危险性。它一般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使用、加工、生产出危险的物料,二是可能采用具有危险性的工艺过程,三是可能采用危险的装置、单元操作。

1.物料危险性。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

2012),危险物质分析时要考虑:是否剧毒物质;是否易燃物质;是否可燃物质;是否不稳定、震敏性、或自燃性物质;是否形成蒸汽云;是否监控物质。以及危险物料可能导致的危险性:急性中毒;火灾;爆炸;化学性灼伤及腐蚀等。

2.生产过程危害性。企业的生产从厂址选择,总平面布置,厂房生产火灾危险性、耐火等级。厂址对周边最近环境敏感点(集中居住区、学校、医院、机关或事业单位、文化古迹、风景名胜区、二类饮用水保护区等)的危害程度都与安全十分相关。

3.企业安全防护、管理。企业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企业的安全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依据《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以及“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因此需要确定其相关的指标为:A10安全监控防护措施的完善程度;A11安全制度、管理的完善程度。

(二)区域规划状况指标的选取

工业区安全规划是公众安全和区域安全的独立规划,也是工业区规划的组成部分,它与工业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是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

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标准》(GB50137-2011),城市功能分区为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住宅、工厂、公共设施、道路、绿地等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以《中国城市灾害管理的现状分析》所提出的采用定量化的可接受风险基准作为安全功能区划分的依据。在结合国外个人风险可接受基准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确定城市不同类型功能区的最大可接受风险基准范围及其确定的依据(如下页表1所示)。

根据下页表1中的结果,按照城市不同类型功能区对风险要求的相似性,将城市安全功能区划分为四类:一类风险控制区、二类风险控制区、三类风险控制区、四类风险控制区,具体划分标准(如表2 所示)。

可接受风险水平是根据历史的统计数据推断出来的,作衡量系统风险的准则。而中国目前在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匮乏,所以可以借鉴国外的规定阈值,并以此为基础来衡量国内的公共安全水平。

因此可以用风险控制区的划分来确定区域规划的相关指标即:B1规划区功能定位符合性。

规划区的人口密度可以表征人文社会对生态环境状态的对策响应即人文社会压力,因此确定指标:B2人口密度。

其次是规划区的交通状况可以影响规划区的发展以及公共安全的服务便捷程度,可以确定指标:B3区域交通。

(三)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标的选取

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也是反应当前区域的规划情况。也即与区域的生态安全相关。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威胁与破坏的状态,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

根据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一些相关资料,生态安全与化工园区的公共安全关系密切的指标可以选择为:C1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等级;C2生态安全等级(森林覆盖率);C3水土流失等级(水土流失率)。

(四)区域应急资源利用能力指标的选取

应急资源反应了公共安全及救援、救护可利用资源的完备情况。城市公共安全主要指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城市公共生产、生活的安全。也就是城市公民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交往所必需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它包括经济安全、环境安全、卫生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和信息安全等。

化工园区的公共安全首先就是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场所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生命起救援作用的公共机构有医疗卫生、消防公共设施;保护财产安全的公共机构有公安,此外还涉及到自然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如洪水、地震等。

因此对于应急资源方面需要确定的指标为:D1消防应急资源;D2公安应急资源;D3医疗应急资源;D4应急组织机构的配套完善状况。

(五)区域社会经济状况指标的选取

影响城市化学灾害的社会环境因素有人口分布和人口密集程度、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居民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水平等。灾害源周围存在居民区和密集人口是使事故危害扩大的重要因素。对于老的工業城镇,可以将危险性较大的化学品生产与储存单位迁出城镇,或者动员居住在周围的居民搬迁。

不同城市遭受化学灾害打击的破坏程度各不相同;同一城市中不同的区域和部位,灾害易损度也各不相同,它是衡量承载体的重要指标。因而城市或区域的不同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与完善。其中社会经济与安全较相关的指标可以确定为:E1区域经济承载力(可以采用单位土地面积的万元产值,万元/hm2);E2区域人均GDP;E3公共服务设施投资比重;E4环保投资比重;E5科技投入比重。

(六)化工企业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综合分析,对化工园区进行安全水平评价可以选择的指标体系(见表3)。

三、小结

化工园区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选取区域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与影响、区域规划状况、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区域应急资源利用能力、区域社会经济状况指标五个方面共26个安全评价指标。

化工园区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以城市、城镇区域范围内的与化工相关企业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作为一种探讨。其次对于该区域范围内为危险化学品企业的选址建设提供外部综合评价的一个指标体系,可以实际为区域重大安全决策、安全规划和现状安全水平状况改善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指导。

参考文献:

[1] 张明顺,钟杰青.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1995,(5):9.

[2] 曾珍香,顾培亮.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96-114.

[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生态环境考核标准选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社,1999:3-37.

[4] 牛文元.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52-153.

[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评价[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2-71.[责任编辑 吴 迪]

作者:刘华军 徐佩馨

评价指标选取论文 篇3:

共享养老试点地点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 要:本文根据绩效评价理论,运用指标统计法,从城市发展情况、社区发展情况、社区居民情况三个方面构建了设立共享养老试点过程中确定地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探讨了各个指标评价的具体含义、测度方法和评价模型,以期为政府、市场企业建立共享养老试点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共享经济 养老 指标体系

在互联网产业迅速发展下,共享经济兴起,共享养老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新思路。共享经济借助网络等第三方平台,将供给方闲置资源使用权暂时性转移,实现生产要素的社會化,通过提高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为需求方创造价值,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目前学者对共享养老无明确统一定义。笔者认为,共享养老是指借助互联网等第三方平台,供给方将闲置资源(物品、劳动力、知识等)的使用权让渡给需求方(老人),并从中获取一定报酬,在资源总量不变情况下,提高配置效率,提高养老质量的一种养老模式。2016天津市河东区成功建立起社区共享养老平台,反响极大。当前我国养老问题形势严峻,该养老模式必将不断发展。无论是政府组织或者市场发起,都面临建立试点的地点选取问题。本文试图将城市发展情况、社区发展情况、社区居民情况相结合,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试点地点选取评价指标体系,从而解决“该在哪里开始推行共享养老”的问题。

1 共享养老试点地点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对各个地点是否适合进行共享养老进行正确评价,就必须从其内涵出发,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基于系统科学理论和绩效评价理论,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等原则,运用统计指标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我国城市社区特点及共享养老概念,构建了该地点评价体系。并对该评价体系各指标的含义、测度及处理方法进行了论述。

1.1 共享养老试点地点选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地选取评价指标、设置指标层级、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避免因指标设置不科学、合理而导致最终评价结果失真或繁杂而造成研究结果出现较大偏差[2]。在这一体系中,科学性原则体现在对共享经济试点概念认识的正确性、指标选取的完备性、不同类型数据处理合理性等方面。(2)可比性原则。所谓可比性是指建立共享养老试点是在备选地点中选择条件最为成熟、适合的地点,因此该评价体系要体现出横向可比性。这一内在要求表明各个指标应该量化,从而便于筛选最优地点。(3)实用性原则。即可操作性原则。指标并非越多越好,应该综合衡量统计的成本与收益,挑选对共享养老影响最大的指标。且指标应易于测量、量化。尽可能使评估的成本最小。(4)系统性原则。共享养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城市发展、社会观念、互联网普及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评估待选地点时要遵循系统性的原则,考虑各种因素的相关性和整体性。

1.2 共享养老试点地点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试点的选取应综合考虑城市、社区及居民本身状况,该评价体系共有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初步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共享养老试点地点选取评价指标体系。

(1)城市发展。共享经济成功范例均开始于一线发达城市,共享养老模式也必然从先进城市起步。在城市发展方面,本体系将从社会经济、养老组织实施情况、以及养老服务发展现状三个方面来评判。权重为0.3。(2)社区发展。考虑到距离、安全、用户成本等问题,共享养老试点初期以社区为单位进行较为合理。在社区发展方面,本体系主要考察社区位置和社区设施情况。考虑社区位置的原因是靠近高校、政府等地的社区居民综合素质较高,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强。考虑社区设施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社区档次及居民经济水平。权重为0.3。(3)社区居民状况。共享经济主要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交换的商业形式,因此有必要对社区居民状况进行评估,主要从人口情况、收入支出情况以及职业、家庭类型等方面进行评估。人口情况考察该社区人口规模及构成,收入支出情况评估家庭用于养老的支出倾向,而其他状况中的职业状况是指有特殊技能的居民(诸如护理、医学、厨艺)在共享养老平台会更受欢迎。家庭类型包括空巢家庭和与子女同住家庭。权重为0.4。

相同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权重相等。相同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权重相等。

2 共享养老试点地点选取评级指标体系三级指标的含义、测度方法及评价模型

2.1 三级指标的含义及测度方法

图1中共有20项三级指标,为便于该评价指标体系实际应用,本文进一步对各类指标的类别、具体含义以及测度方法进行详细说明(见表1)。

表1中既含有定量指标(包括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也包括定性指标。现对不同类型指标加以处理,具体如下。

分别代表最终功效值,第i个一级指标功效值,第i个二级指标功效值。分别表示第i个一级指标权重,第i个二级指标权重,第i个三级指标权重。

得到最终功效值I后将其排序,一般来说值越大的地点越适合开展共享养老工作。

3 结语

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城市发展、社区发展、社区居民情况三个角度入手,建立了一套共享养老试点地点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政府扶持社区共享养老、市场企业发展共享养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郑志来.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与商业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03).

[2] 牟娉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作者:郝小峰 宋玮

上一篇:高速铁路设计论文下一篇:城市园林绿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