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民经济学论文

2022-04-17

摘要: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民间审计独立性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揭示独立性缺失的根源,采用了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博弈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一是传统审计委托—代理模式的扭曲;二是管理当局与审计人员双方之间的“合谋成本”不高,“合谋收益”却很高,博弈的结果是双方最终选择了违约、不独立的均衡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国民经济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国民经济学论文 篇1:

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经济学探讨

一 民办高等教育的性质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短,与公办大学相比,其基础较为薄弱,它是高等教育进入市场化后,适应市场需求应运而生的。但其教育产品性质与传统国办教育是一致的,它包括两类情况:一是完全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这是指由个人或社会团体、企业等投资建立的各类高等学校。这些教育服务之所以被认为基本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是因为它们具有严格的排他性,而且教育服务的一切费用都是由享用这些教育服务的人来提供。提供这种教育服务的人则需要垫支创办费。二是基本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这主要是指各类公办高等学校兴办的二级学院或称独立学院。由个人或社会团体、企业等投资建立的高等学校,如果在办学过程中得到各级政府或社会团体、企业等一定数额的补助,并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则也属于这一类教育服务。该类教育服务具有排他性,但教育服务的费用大部分由享用这些教育服务的人来提供,并从其它渠道得到一些补偿。民办高等教育提供的是同公办高等教育一样的经济学意义上的产品。

二 民办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

在经费来源上,国家一再强调对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采取同样的标准,就像对待国企与私企一样,给予同样的待遇,采取非歧视原则。我国现阶段的民办高等教育其主要的经费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收费。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有很强的公益性、学术性,民办高校也具有此特点。大多数民办高校的经费依赖于收费,民办高校75%的经费来源于收费,更有像中国经营管理大学、郑州大学生达管理学院、厦门华夏学院等高校经费100%来源工收费。经费来源主要依赖于收费就造成了民办高校收费较公立高校高。民办高校的录取分数一般低于公立高校,收费高自然就造成了这种分数差距的日益增大(因为很多低收入家庭子女选择重读再考公立学校,放弃上民办高校的机会)。这样不但使很多低收入家庭子女无力上民办高校,也制约了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

2 自筹经费。民办高校一般为社会各界联合倡导组办的,这其中也包括燕京华侨大学这类有海外华侨联合组办的民办高等教育学府,公立大学的投资不但是由国家财政拨款的,就连活动经费、科研费用、教育费用等都是由国家拨款的。所以对于民办高校来说他们的资金方面就是一件让他们非常头疼的问题,校友支持、私人赠予等方式也是民办高校获取资金的重要形式,民办高校若想生存,必须完善自己的资金来源系统,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3 国家政策保障下的政府补贴。绝大多数的已经进入工业化的国家,都会对他们国家的私立学校提供补贴,我们国家也不例外,制定了一系列推动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民办教育促进法使民办教育办学有法可循,也成为民办教育办学的依据,这也保障了民办教育的地位不可动摇。

三 民办高校的回报方式

经济学上的“资本寻利性”告诉我们:作为民办高等教育的校董们,他们投资办学如果没有资金回报是不会同意的。而我国的民办高校正处于初创阶段,难使投资者们速效得到回报。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私立高校都是非营利性的(如果教育活动的营利不为某个或某些人所有,只能用于学校的发展,那么,这类学校成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

1 《(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涉及的内容。国家颁发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实施条例》提出了民办学校出资人合理回报问题,此条例没有明确说明合理回报的具体数字,但规定了合理回报取得的操作原则和途径,此条例是对民办高校出资者创办民办高校这一习惯行为的鼓励。

2 如何“回报”民办高校投资者。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有以下几种:一种观点认为,以投资者投资额作为计算基数,具体比率略高于商业贷款的利率;另一种观点认为,以学校节余预留发展资金、公益金和风险保证金后的余额作为计算基数,再确定具体的计算比例;第三种观点认为,投资方投入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及教学生活设备作为折旧或租金提取回报。

合理回报是为了保障民办高校投资者们的利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做好引导、监督民办高校投资者工作。国家规定了民办高校投资者“合理回报”的范围和比例上限,坚决杜绝以骗取学生钱财为宗旨的民办高校出现,提高民办高校的信誉度。

四 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

(一) 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状况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此条例包括所有教师,但在实际工作中,公办学校教师和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是有很大差异的,民办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不稳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甚至学生学费的收缴工作也直接影响到民办高校教师的工资,这与公办高校教师资金情况形成明显差距。

2 民办高校教师在福利以及保险方面也与公办高校教师待遇不同,其很少享受补贴、过年福利等。更有一些民办高校不但没有课时费,还规定一个教师每个星期的课时量完不成还要扣工资,没有课的情况下也要求教师坐班,常常使教师们身心俱疲。

(二) 如何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待遇

1 全国各地都应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保障民办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保障民办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对不依照《教师法》执行的民办高校,给予严厉的惩罚。

2 针对民办高校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随意性强、不稳定的特点,改革民办高校领导一人说了算的状况。所有一切都要严格按照文件执行,薪金制度要按照规则办事,解决民办高校的这种不公平待遇问题。

3 民办高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民办高校的教师经常担心自己的未来,可以通过自己缴纳保险来解决这一状况,这也就要求民办高校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使民办高校的教师不要因为缴纳保险而加重自己的负担,民办高校教师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必将提高教师们的积极性,也会使教师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岗位。

五 影响民办高校发展的制约因素

著名学者EstelIejarnes教授经过长时间的对50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样本的分析,认为影响私利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对于教育的过度需求、差异性需求、社会的非营利性水平和政府的政策共同决定。在Esteuejames教授的研究中,她假定“私立学校是由民间投资并由民间管理的学校”。从性质上讲与我国的民办学校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在分析中可以假定私立学校和民办学校是一致的。

(一) 民办高等教育的制约因素

1 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歧视”问题。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其社会口碑仍然不佳,究其原因在于人民的观念中认为“公办学校才是最好的”,人们潜意识里认为民办高校是收费最高,分数最低的差别学校,而实际的用人单位也对民办高校毕业生有歧视态度。

2 根基薄弱,发展举步维艰。我国民办教育是在大家对教育的需求量过大的基础上产生的,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

而建立的。其发展之仓促造成了其发展无后劲。

(二) 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

1 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民办教育观。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扭转人们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歧视,民办高校首先要做好自己,树立正确的办学观念,端正态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今社会是重视品牌的社会,民办高校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闯出属于自己的品牌。

2 民办高校要重视科学研究,提高整体素质。我国民办高校较公办高校起步晚,加之师资力量薄弱,科研能力不强。民办高校可以通过申请科研项目来获取政府和社会的资金,促进科研的发展。

六 解决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在现如今这个就业形式非常严峻的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尖锐起来。国内首个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中青世嘉教育机构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社联合针对国内58个城市的民办大学进行的调整报告显示,民办大学就业平均月收入为1550.7元,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对薪酬待遇普遍期望值较低,总体薪金水平不容客观。

(一)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 就业机制不完善。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实施“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制度,把大学毕业生推向市场,但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存在它的弊端,公平、竞争、有序的就业机制还没有形成,造成了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2 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中国经济暂时增长缓慢,新增岗位少,需要劳动力自然也就减少了。毕业生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新增的就业岗位不能满足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需要,这也是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3 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环境能力差。近年来,民办高校招生数量增加,导致了其分数也逐年降低,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基础比较差,没有经过高考严格磨练的他们比较娇气,不能吃苦,不能满足社会要求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无法适应社会。

(二) 如何解决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1 学校方面。民办高校要创立自己的品牌,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为社会所需要的毕业生。

2 学生自身。民办高校的学生也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好职业规划,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更新就业观念,以长远眼光看问题,把握和珍惜就业机会,实现自我价值。

作者:付云霞

我国国民经济学论文 篇2:

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民间审计独立性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揭示独立性缺失的根源,采用了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博弈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一是传统审计委托—代理模式的扭曲;二是管理当局与审计人员双方之间的“合谋成本”不高,“合谋收益”却很高,博弈的结果是双方最终选择了违约、不独立的均衡点。

关键词:审计独立性 资源优化配置 委托—代理理论 独立与合谋

一、引言

有效资本市场运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而健康有效的资本市场又需要完善的制度支持。独立审计制度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高质量的审计是资本市场有效的重要保证,而审计质量又由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共同组成。因此,审计独立性备受关注,堪称独立审计的精髓与灵魂所在。独立性是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概念,不仅是对注册会计师的一项重要品行要求,也是注册会计师的核心价值。正因为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价值的形成基础,其重要性几乎为举世所公认。注册会计师职业能赢得今天的社会地位和声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审计的独立性以及对这一问题的持续关注。审计独立性是伴随着审计业务的出现而产生的,正如英国学者艾弥尔·沃尔夫(Emile Woolf)所言:“审计的概念与独立性的概念正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而审计作为一种职业是伴---随着委托—代理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企业代理双方均需要一个双向独立的第三者通过一系列的审计程序,来消除委托—代理关系中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作为企业所有者的委托方,为保护自身财产的安全,监督受托者是否“偷懒”以及消除“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必然要求第三者保持独立;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的受托方,为解除委托—代理责任,也同样要求第三方保持独立。此外,广大的投资者也要求其所用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因而也要求专业的独立的第三方对管理当局进行审计。这个双向独立的第三方即是民间审计人员一注册会计师。由此可见,审计职业的功能就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合理保证,维护投资者的信息,保障市场的有效运行,最终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帕累托最优。虽然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近年来注册会计师与审计客户“合谋”造假案件的不断浮出水面,不仅造成了证券市场的混乱和投资者惨重的投资损失,也使整个社会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的价值产生了怀疑,使注册会计师行业步入了信誉危机时代。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当前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缺失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以便找出根源,从而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根本上对独立性缺失的问题加以治理,重塑社会公众的信心,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二、民间审计独立性的意义

(一)审计委托者为维护其切身利益要求审计人员保持独立 民间审计是基于委托代理关系产生而产生的,作为委托方的投资者,为维护其自身利益,势必要对代理方进行监督。如果自己亲自进行监督,监督成本过大不符合经济性的原则,并且委托方可能并不具备财务、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能通过专业技术对代理方提供的财务报告进行如实分析;此外,委托代理关系中还可能产生代理方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负面效应。因此,为维护自身利益,委托方就迫切需要一个独立于代理方的有相关专业知识的第三方来对代理方进行监督,于是独立民间审计便应运而生了。

(二)审计受托者为解除受托责任要求审计人员保持独立 作为代理方的企业经营者,在一个会计期间结束后都要向受托方(即股东)报告其经营状况。代理方为了表明自己所提供的财务资料的真实性,自己已经完成委托方的经营目标,为避免委托方对自己的怀疑,消除委托代理责任,必将会自动的需求及独立于自身又独立于委托者的第三方对自身进行审计,这个独立于双方的第三者就是民间审计人员。

(三)审计人员基于职业道德要求保持独立 民间审计人员自从产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要保持独立,由于审计这一职业的独立性,要求民间审计人员既要独立于委托方又要独立于受托方,历史的发展也正好说明了这一问题。自从1933年美国《证券法》首次将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写进法律以来,几乎各国的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之中都将独立性作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

(四)社会公众基于公众利益要求审计人员保持独立作为财务信息使用者的社会公众,为维护其自身利益,防止虚假信息,要求企业的财务信息必须经过独立的第三方的鉴证。而这个独立的第三方即为民间审计人员,社会公众更多地是要求审计人员形式上的独立。

(五)政府基于宏观调控的目的要求审计人员保持独立在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是监督者、制度制定者的角色。但由于完善市场体制的不可能存在,市场或多或少地会出现漏洞,这就要求政府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政府对市场的把握,资料大多数源自于各个企业的财务信息,政府同样要求企业所提供的财务资料是真实可靠的,于是政府就也需要独立的审计人员对企业进行审计。

三、民间审计独立性的经济分析

(一)审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关系 资源优化配置。所谓资源优化配置就是将生产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组合进行生产的过程。其主要有两种调节资源配置的方式:计划配置(即政府配置)和市场配置。那么要考虑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就是要考虑经济效率的问题,“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当即就再也不能现有的可供使用的资源使得社会成员获得更多的福利时,称经济实现了经济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效率涉及到所有可能的资源配置中确定最优的资源配置,以便实现社会成员的经济福利最大,在此时经济学中采用帕累托最优标准来衡量资源的最优配置。帕累托最优是指:“没有人可以在不使得他人景况变差的条件下,使得自身景况得到改善的状态,此时的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随着企业的出现,委托—代理关系也随之产生,就出现了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些信息的非对称性使得完全市场和完全信息这样的传统经济在商品和劳务交易中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结果(戴维·L·韦默)”。同时由于个人行动者有按照对自身最有力的方式去行事的激励,那么代理人向委托人发布虚假的财务信息,从而可以使得信息的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未能使得有限的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从而就降低了社会效率。这时就需要对经营者进行监督。但由于任何一个利益相关者都没有动力去监督经营者,而是希望别人去监督经营者,同时给自己带来收益,即其他利益相关者在监督经营方面存在“搭便车”的倾向。另外,如果都参与对经营者的监督,实际上是一项对每一位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都是高成本的制度安排,况且大多数其他利益相关者还不具备直接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监督的知识和能力。这样最终最终的监督工作就交给了独立的审计——注册会计师。而注册会计师是以独立性作为他们职业道德精髓的,所以在选择了独立审计的同时也就选择了审计的独立性。

(二)市场选择:完善市场体制下对审计独立性的要求资源优化配置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作为审计精髓的独立性同样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与一般的产品市场类似,审计市场需要对审计产品的供给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市场上存在着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

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会促使提供高质量的审计的事务所脱颖而出,从而提高整体的审计质量,相反,如果审计市场缺乏这种需求,甚至存在着对低质量的审计需求,即存在“意见购买”的行为,竞争就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审计质量因此而降低,设计独立性也就不复存在。此时,市场就会陷入混乱状态,资源得不到最优配置。由此可见,独立性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市场通过选择审计的独立性来达到对资源的最优配置。这种解释在完善市场体制下最易得到证明。首先假设市场是完善的,在市场中任何不利于资源配置的因素都将会最终被市场所淘汰,审计也不例外。根据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审计师和企业管理当局(即代理人)都会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对自我的行为进行决策,在市场完善的假设下,审计师和管理当局必将进行博弈,而博弈的结果是审计师保持独立而管理当局保持诚实不弄虚作假。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审计师缺乏独立性,通过完善的市场可将这种信号传递给广大的信息使用者,其声誉必将降低,“不能得到更多的审计公费,甚至无法生存(曾萍、蓝海林,2003)”必将被市场淘汰,基于审计师事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能预测到这种情况,必将保持独立性。同样由于信息的完全,具有理性的企业管理当局知道审计师必将选择独立,其唯一选择就是诚实不弄虚作假,从而在完美市场的假设下企业价值可以达到最大,同样社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因此,在市场完善的情况下,市场选择了审计的独立性,使资源配置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三)制度安排:市场失灵时制度必将选择审计独立性以上分析了完善市场情况下的情形,但是完善市场只是一种假设,现实中并不存在这种完善的市场,市场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规则的不完善,那么目光短浅的经理人员会选择缺乏独立性的低质量的审计服务以虚夸盈利。如为了争夺客户以至出现“查假者造假”、被审计单位进行“意见购买”等,这样必将会降低人们对审计报告违约行为的评估,减少对独立审计的要求,进而造成恶性循环。根据林钟高(2002)研究,在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审计师和管理当局博弈的结果是:“审计师能否保持独立是审计师和管理当局双方基于‘合谋’可能的收益与成本(损失)比较后的理性选择,审计独立性(审计师是否报告违约行为)是相应的一套制度安排的结果”。由此可见,在市场出现缺陷的情况下,审计师和管理当局是有可能达到‘合谋’这种博弈结果的。此时审计独立性遭到严重损害,审计人员与管理当局相互勾结共同造假,审计意见将不再具有可信性,从而误导投资者,造成社会效率的下降,社会资源的浪费,资源就得不到最优配置。在出现了损害独立性的上述情况之后,由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缺陷,对于此种情况市场已经完全无能为力,即出现所谓的“市场失灵”。此时就迫切需要相应的制度安排来对‘合谋’现象进行制衡,加大‘合谋’成本,降低‘合谋’收益,最终促使双方博弈的均衡点离开‘合谋’。因此在市场失效后,要在根本上解决审计独立性问题,促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必须从相关的制度安排人手,不断进行制度的创新,创建起能使审计师保持应有的独立性的制衡机制借以约束审计师,使其保持独立,抵制管理当局的压力和诱惑。由此可见,在促进社会效率达到最大、资源配置达到最优过程中的审计独立性问题,又是制度安排的结果。制度安排的最终能够目的是使社会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一切有利于实现该目的的因素制度必将选择它,如审计独立性;一切有碍于实现这个目的不利因素,制度必将淘汰如“合谋”现象。

(四)优化资源配置:社会最终选择审计独立性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审计的独立性首先是市场为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而进行选择的结果,其次才是制度安排的结果。但是市场选择与制度安排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通常市场选择是维护审计独立性的一种基础性选择,正是由于市场的选择,才需要也可能有独立性的审计。而制度安排是市场选择的补充,正是由于市场对资源配置具有某些缺陷,使得市场可能失灵,才需要制度来强化和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关于审计独立性与资源配置的关系可以通过(图1)表示。

四、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缺失的经济学分析

(一)委托—代理理论:独立性缺失的根源在现代公司结构中,存在着委托人、被审计人与审计人员三者之间的特殊委托—代理关系。其中被审计人主要表现为公司的经营者,是替委托人管理资产的代理人,而审计人员则是替委托人鉴证公司经营管理业绩的代理人,即注册会计师。由此可见,二者均是为受托人的同一委托主体一股东服务的,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契约、利益关系。故按照这种传统的委托一代理理论,对现代企业的审计是“代理人”监督“代理人”的过程,是可以保证其公正性的。也就是说,此时的注册会计师完全是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公司进行审计,是双向独立的。此时,委托人、被审计人与审计人员的关系可用(图2)表示。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经理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的模式下,经营者集公司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股东大会形同虚设。并且在我国由于国有公司和国有资产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公司,国家投资主体缺位,导致经营者(即企业管理当局)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委托审计人,并决定着审计人的聘用、续聘、收费等事项,完全成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衣食父母”。从而,审计机构在审计“交易”的契约中明显处于被动地位。正是由于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在现代审计关系格局和现行注册会计师执业监管与制裁机制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迁就被审计单位,甚至于与被审计单位合谋造假几乎成了一种理性的选择。审计委托—代理关系的混乱,严重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应有的独立性,为了迎合客户的需要及在利益的驱动下,注册会计师权衡利益得失,往往会违背职业道德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二)博弈分析:独立与合谋的选择众所周知,社会公众需要的是真实的会计信息,而客户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山注册会计师其来鉴证。然而,有时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动机,经营者可能要求企业审计人员与机构投资者一起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即所谓的“合谋”现象,从而拉抬股价而牟取暴利。此时,注册会计师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发生了背离,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严重损害。科恩委员会报告中曾经指出:“独立审计人员的任务通常是说服管理当局做不想做的事情。然而在许多情形下处于力量优势的一方是管理当局,而不是审计人员,如何提高审计人员抵制管理当局压力的能力,这一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通过构建管理当局与审计人员之间的完美信息博弈模型来说明审计人员保持独立性的制度条件。

假设管理当局与审计师都是理性经纪人,都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且风险中立。管迎理当局的行动有两种战略选择:“诚实”和“违约”;审计人员在收到管理当局的行动信号之后行动,也有两种战略选择:“独立”和“不独立”,审计人员选择行动后博弈结束。博弈的支付函数是:(1)在管理当局选择“诚实”的情况下,审计人员若选择“独立”时,支付函数为(U,R);审计人员若选择“不独立”时,会有一个声誉损失为Pa,此时支付函数为(U,R—Pa)。(2)在管理当局选择“违约”的情况下,审计人员若选择“独立”,会

受到来自管理当局的压力,如更换审计师,这将给审计人员带来R:“准租金”损失,管理当局也会有一个声誉损失Pm,这时支付函数为(U-Pm,R-RS);审计人员选择“不独立”时,这时审计人员和管理当局将分别获得U1和R1的好处(收益),但双方的“合谋”可能受到来自委托人或其代表、职业协会或政府监管机构等的查处,假设“合谋”查处的概率为α,当受到查处时,管理当局和市计人员双方受到的物质处罚和声誉损失分别为Fm,Pm和Fa,Pa,此时支付函数为:U+U1-(Fm+Pm),R+Rl-α(Fa+Pa)。管理当局与审计人员之间的收益矩阵如下:

分析以上收益矩阵可知:当管理当局选择诚实时,审计人员选择独立的收益R大于其选择不独立的收益R-Pa,故此时审计人员只可能选择独立,无从合谋。但是当管理当局选择违约时,审计人员就会有两种选择:(1)如果R-RSR+R1-α(Fa+Pa)即α(Fa+Pa)>Rs+R1,表示审计人员若选择不独立可能受到的惩罚α(Fa+Pa)大于收益增量RS+R1,此时审计人员会选择独立。

当审计人员选择独立时,管理当局诚实的效用U大于选择违约的效用U-Pm,此时管理当局会选择诚实,无从合谋。当审计人员选择不独立时,管理当局就会有两种选择:(1)如果UU+Ul-α(Fm+Pm)即α(Fm+Pm)>Ul,表示管理当局选择违约时受到的惩罚α(Pm+Pm)大于可能得到的好处Ul,此时,管理当局会选择诚实。

审计师作为理性经纪人要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在市场经济中是正当的和合理的,但是通过作弊来达到增加效用的目的是对审计独立性的威胁和损害,最终会危害审计师的作用和审计的价值。我国当前的情况正是由于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利,以及相应制度的不健全,致使管理当局与审计人员双方之间的“合谋成本”不高,而“合谋收益”却很高,从而使博弈的双方最终选择了(违约,不独立)这样的一个均衡点,最终使注册会计师背信弃义。

作者简介:

张婉婷(1984-),女,江西遂川人,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李树华:《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离》,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

[2]刘威、马玉:《从经济学角度透视注册会计师诚信问题》,《财会通讯》2004年第7期。

[3]王爱国、史雏:《论审计的独立性》,《审计研究》2004年第4期。

[4]袁园、刘骏:《审计独立性与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研究》2005年第3期。

[5]戴维·L·韦默:《制度设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罗伯特·K·莫茨、侯赛因·A·夏拉夫:《审计理论结构》,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版。

(编辑 程瑞川)

作者:张婉婷

我国国民经济学论文 篇3:

浅析我国高储蓄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总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且还在持续上升。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化解的背景下,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为了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政府和社会必须高度重视我国高储蓄率问题,有必要深入分析其形成的背景和原因,以及高储蓄率对宏观和微观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提早化解高储蓄率可能带来的风险。

[关键词]高储蓄率 经济发展 金融危机

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经济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由于大规模的投资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依靠,而国内的储蓄又是支撑高投资的重要基础;因此,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总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且还在持续上升。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总储蓄率也一直在攀升。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储蓄率基本上维持在35%左右;90年代末上升到40%以上;2006年开始,我国国民总储蓄率超过50%,而且之后还在持续上升;到2008年年底,我国国民总储蓄率已达到51.4%。

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化解的情形下,我国居高不下的储蓄率问题也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2009年,美国财长保尔森甚至放出惊人之语,说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蓄率造成全球经济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为了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必须重视高储蓄率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宏观和微观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我国高储蓄率形成的主要原因

我国自1992年开始编制资金流量表以来,中国国民储蓄率持续上升,到2008年升至51.3%,17年上升了14.6个百分点。从1992年至2008年,中国国民储蓄率平均为41.7%,比美国同期的平均国民储蓄率高出26.1个百分点。此外,自1992年以来,中国的国民总储蓄率在不断上升,美国的国民总储蓄率在缓慢下降。中美储蓄率差距在2001年以后急剧扩大,平均每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到2008 年差距扩大到39.3个百分点,中国的国民总储蓄率远高于美国的国民总储蓄率。对此,众多经济学家已做出了科学的判断。我国高储蓄率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是我国高储蓄率的重要基础。根据相关经济学、金融学的储蓄理论,我国高储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在于目前的高经济增长率。因为高经济增长率必然需要未来生产能力的提高,这也就意味着高投资率和高储蓄率;而高储蓄在可以维持的情况下,即在商品市场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也会带来高经济增长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为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农村地区2003年减免农业税以及一系列的惠民政策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总体上来讲居民收入的增长推动了储蓄的增高。

2.企业和政府主宰的高投资是我国高储蓄率的原因之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一直都保持在接近年均10%的速度高速增长,而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长得更快,而且一直要高出GDP增长速度。企业和政府主宰的高投资直接导致我国储蓄结构中,企业储蓄率与政府储蓄率较其他国家高的结果。这一结论可以从我国税收占国民收入比重的现状以及不断上升趋势,与政府储蓄率的变化情况和现状中找到依据。据我国财政部的资料显示,2003-2007年,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4%上升到30%;而据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2011年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9/2010》测算显示,2007年至2009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31.5%、30.9%、32.2%。国家税务总局的资料也表明,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率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率。

近年来,在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政府财政政策具有 “重投资、轻消费”的倾向。政府消费 (如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方面)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却增长甚少。这是造成政府储蓄率上升的直接原因。政府储蓄率上升直接影响了我国高储蓄率的形成。

3.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居民对未来风险的防范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出于对孩子教育成本、医疗成本以及不断攀升的物价等情况的考虑,对未来风险、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使居民对储蓄有很高的积极性。很多人宁愿存钱不愿花钱,这些都使得居民储蓄额增加。另外,改革开放以来,对于一个高经济增长的经济而言,未来的低增长就意味着经济状况变差了。因此,如果大家对未来经济的持续增长信心不足,个人就会以现在多储蓄来为未来准备。对于中国的广大农民群体而言,如果把大部分的收入都拿来消费,在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孩子的教育费用、家人的医疗费用可能就没有着落。因此,从长期来看,中国要努力完善农民群体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刺激农民的消费,来扩大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当然,农民收入的提高,是就业增长的问题,是整体经济增长的问题,包括投资增长、城市化的深入等问题。

二、我国高储蓄率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1.高储蓄率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首先,高储蓄是当前我国保持经济高增长的必要保障。根据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的观点,中国年均10%的 GDP 增长率中,除了 2-4%的主要素生产率贡献外,其余的6-8%的增长率几乎都是来自于资本积累的贡献。[6]2002 年以后,随着我国储蓄率的进一步提高,2003-2007 年我国的 GDP 年增长率都在 10%以上,这说明储蓄率的进一步提高,使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也有所加大,实际经济产出向潜在产出水平靠近,导致我国连续多年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尽管经过了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的投资,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

其次,高储蓄率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美国次贷危机、欧洲的债务危机仍然犹如在旁。高储蓄带来的是大量的资金,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保证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增强了银行的稳定性。从银行角度而言,我国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背负大量不良资产的同时还能正常运转,其原因也在于储蓄率居高不下,银行有源源不断的社会资金流入。因此,客观上来说,我国的高储蓄率提高了包括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内的所有银行的运营的安全系数,间接地有利于我国的金融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

2.高储蓄率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我国长期的高储蓄率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给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首先,高储蓄率使得我国内部经济的发展面临失衡的问题,这种失衡主要表现为,“投资”与“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作用方面的失衡。国内投资需求强烈、消费需求不足。我国投资率从 1982 年的 31.9%,逐渐上升到 2008 年的 43.5%,近几年来还有加大的趋势,2008 年中国的投资出现了明显升高的现象。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由于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决定中央参与救市并出台4万亿人民币,投资基本占到总数的50%,其中大部分都投入到基础设施等公共建设项目。但消费与投资的比例仍满足不了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甚至出现了倒退现象。2009年投资率上升到改革以来的最高水平46.8%,而消费率则下降到改革以来的最低水平48.6%。投资和消费的严重失衡,导致了市场孕育着巨大的经济风险。

其次,在全球经济的结构方面,我国也面临着高储蓄率下的外部经济失衡的问题。在中国储蓄率过高和国内投资率不足的背景下,我国为了国民经济保持稳定高速的增长而一直推行的出口政策,使得我国的经常项目下出现了大额顺差,这种顺差虽然给中国带来了许多好处,但是巨额顺差的背后却蕴藏着大量的利益流失。同时,2010 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 2847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7%,位居世界第一位,这与许多专家测算的中国最适度外汇储备在 5000 亿至 6000 亿美元左右有相当大的距离。过多的外汇储备也会产生诸多问题。

此外,过高的储蓄率也会掩盖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面临的坏账、呆账等问题,阻碍了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进一步改革。

三、化解我国高储蓄率问题的几点对策建议

近年来,由于我国受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等的影响,高储蓄率带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2012年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中国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结构已严重失衡。以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进行分析,中国的储蓄率高达52%,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面对我国高储蓄率的问题,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并想方设法予以解决。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保持适当的储蓄率,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经济安全等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谈如何降低高储蓄率的问题。

1.缩小收入差距,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居民消费。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调动农村消费需求。一直以来,农业在为工业发展做贡献,农村为城市的发展让路,农村的巨大消费需求没有调动起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民收入偏低,没有钱花。在全球金融危机,出口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调动内需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像由政府补贴的家电下乡活动应该长期坚持下去。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再分配职能,通过多种转移支付手段,加大对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转移支付力度,保持居民、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收入份额稳定、比例合理。

另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必然会减少人们的预防性储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我们要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的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并积极发挥商业保险在保障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尤其是搞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工作,解除人们对未来的后顾之忧。政府也逐渐认识到需要提供社会服务以减少居民用于养老、医疗和住房的储蓄并刺激个人消费。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使人们对未来的生活能有更多的信心和计划,以便可以根据一个较长时期的收人来安排消费,降低预防性储蓄。

2.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过分倚重于第一、二产业而造成第三产业的落后,不仅导致工业产能过剩带来巨大的出口压力,而且还降低如服务业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以及制约了第三产业吸收大量劳动力的能力。因此,国家应该积极引导,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和宏观调控手段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适度降低储蓄率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此外,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使我们的生产技术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这种转变有助于提高我国工资收入水平,降低资本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从而有助于改善我国要素分配的不平等,提高企业储蓄率对家庭储蓄率的替代程度。

3.完善金融市场,拓宽个人投资渠道。我国储蓄率一直高于投资率与金融市场中存在缺陷,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存在障碍有很大的关系。我国政府应积极推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结构优化,疏通国内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渠道,特别是提高中小企业以及农村地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中低收入者参与金融市场的便利度,以及国内金融体系配置资金的效率,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成本,还可以减少国内储蓄与投资净缺口以及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的压力。另外,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机构投资者参与。因此,必须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此外,完善金融市场、健全资本市场和银行系统也可拉低储蓄率。如果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能从资本市场得到融资,他们将更乐于将收入用于消费,待需要资金时再从市场上筹资。更加成熟的资本市场还将吸引家庭将存款从银行系统搬出,进而提高家庭投资于资本市场的收益率,并使家庭收入增加。因此,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拓宽个人投资渠道,有助于降低我国储蓄率,同时促进个人资金的高效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M]北京: 中国国家统计出版社,2009.

[2]王第海.解读我国的高储蓄——我国高储蓄率的原因及其对未来经济的影响[J],世界经济情况,2009(12)

[3]王弟海.我国高储蓄的成因及影响:一般均衡分析的动态宏观经济视角[J],社会科学辑刊,2011(2)

[4]李若愚.政府储蓄增长过快是消费不振一大病灶[N].上海证券报,2011(8)

[5]王第海.透视高储蓄率的原因及影响[N].深圳特区报,2009-08-25

[6]徐诺金.怎样看待我国的高储蓄率[J].南方金融,2009(5)

[7]乔虹,宋宇.中国的储蓄率及其长期走势[J].金融发展评论,2010(1)

[8]刘国华等.中国储蓄率持续居高不下的原因与影响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2(7)

个人简介:张百鹏(1967.10- )男,福建晋江,博士,高级经济师 研究方向:民营企业财税与资本、企业供应链管理

作者:张百鹏

上一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下一篇:信息化金融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