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行,社会心理学在社会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从某个意义上来讲,社会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因此如果能够更深入地对人的心理进行分析,有助于对人的管理,也就是有助于社会的管理。因此,结合当前我国的国情来总结社会心理学对社会管理的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社会心理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社会心理学管理论文 篇1:

社会心理学在税收综合管理中的应用

税款征收永远与避税、逃税和跨国逃税相生相伴,早期的税收心理学文献提供了关于态度和税收遵从的研究成果,认为态度能够部分地预测行为。同时,根据社会心理学应用经验,采取恰当的策略能够促进行为人态度的转变,对其进行依法纳税的正向引导。

一、社会心理学关于态度问题的基本理论

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和外世界的桥梁。态度含有行为的倾向性,社会心理学家研究态度的初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认为态度决定行为,通过态度可以预测人们的行为。

(一)态度的心理学定义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体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对个体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从态度出发,向内可以探究个体的心理状态,向外可以对行为进行某种预测。

(二)态度转变模型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C.Hovland,1959)等人提出了“态度转变模型”,如图所示。从这一模型可以看出,发生在接收者身上的态度转变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传递者、沟通信息、目标(接收者)和情境。

分析这一模型,可以看出,传递者、沟通信息、目标(接收者)和情境构成态度改变所关联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传递者、沟通信息和情境构成了态度改变的外部刺激,外部刺激的性质和数量在态度转变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在态度改变的作用过程中,目标(接收者)首先要了解、学习沟通信息的内容,当接收到的信息与原有的态度不一致时,便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或不适应。此时,新的信息会引发目标(接收者)的主动思考,并诱使人们采用多种方式来减轻这种紧张,最终实现态度的稳定性平衡。

二、促进纳税人“态度”转变的策略建议

依据态度转变理论,对应在税收综合管理中,促使纳税人发生态度转变的三个外部刺激,应当为税务机关(税务工作者)、税务机关(税务工作者)与纳税人的信息沟通以及纳税环境。促进纳税人态度转变的过程也是“说服”的过程。

(一)税务机关(税务工作者)应当主动作为

态度转变的传递者是沟通信息的提供者,也是试图以一定的方式引导人们发生态度转变的劝导者。在税收管理中,税务机关(税务工作者)在态度转变模型中扮演了传递者的角色,税务机关(税务工作者)的威信、立场、说服的意图和说服者的吸引力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1.税务机关(税务工作者)的威信

税务机关(税务工作者)的威信越高、与纳税人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在实践中,税务机关(税务工作者)树立的权威不仅仅是税收管理职能的执法权威,更重要的是税收知识的权威。纳税人的税收知识总体上是缺乏的,研究资料也表明,纳税人常常感到自己没有足够的知识填报纳税申报表,他们需要向税务专业人员寻求帮助。

2.税务机关(税务工作者)的立场

态度转变传递者的立场会直接影响说服效果。如果税务机关(税务工作者)站在自我服务的立场上,那么他所提供的信息的影响力就小,纳税人会怀疑、反感其动机,更加强化“税收就是无偿盘剥财富”的认知。在进行税收管理时,中立立场必须保持,行使的自由裁量权是有客观公正标准的;管理措施是一视同仁的;政策解答是准确唯一的;税收宣传是真实可信的。感知到中立立场的纳税人,会更愿意对税务机关(税务工作者)给与信任,更容易促成态度的主动转变。

3.税务机关(税务工作者)进行“说服”的意图

在进行说服的过程中,如果纳税人认为税务机关(税务工作者)在刻意地影响他们,则容易产生防备和抗拒的心理,不容易转变态度;如果纳税人没有感知到被操纵的意图,心理上没有阻抗,对信息的接受就更容易,易于转变态度。

4.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税务工作者)的认同感

科齐勒、尼米罗斯基和韦尔林(Kirchler,Niemirowski and Wearing,2006)调查了税务官员和纳税人的思想观点的相似之处,认为纳税人和税务当局互动的情况取决于共同观点影响下的相互理解和认可。如果纳税人和税务当局对税收的看法相似,他们就可以很好地相互理解(Cialdini,1993)。共同的观点、相互认同、便利的沟通会影响感知到的程序的公正性。

(二)税务机关(税务工作者)应当与纳税人进行良性互动

在税务机关(税务工作者)和纳税人沟通信息上,有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信息差异、畏惧情绪、信息倾向性和信息的提供方式。

1.信息差异。任何态度的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状态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这种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就大;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这种差异适中时,引发的转变量较大。在实践中,税务机关(税务工作者)具备威信高、保有信息含量大的天然优势,在税收政策指导、税收管理流程、涉税争议等方面都有影响纳税人态度的条件和能力。

2.畏惧情绪。信息如果唤起畏惧情绪,一般来说会有利于说服,但是畏惧与态度转变不是线性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比如用对偷逃税行为的严厉惩戒措施进行的警示教育。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会引起纳税人的心理防御,甚至否定畏惧本身,就会使态度转变变得困难,比如暴力抗税行为的发生。所以,适当的畏惧信息能取得较好的说服效果。

3.信息的倾向性。在信息的倾向性方面,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的信息的说服效果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等等。依据这个心理学原理,在与纳税人进行互动时,必须“区别对待”,在充分了解纳税人涉税诉求的基础上,还要对纳税人心理诉求进行分析。

4.信息的提供方式。从信息的提供方式看,口头传递比书面途径效果好,面对面的沟通比通过大众传媒的沟通效果好。因为面对面交流時,除了沟通信息本身,还有一些背景的支持性信息参与了沟通过程。从目前税务部门提供的信息方式看,主要有大众传媒、12366热线、微信群、税收约谈、税务稽查等途径。

(三)优质征纳环境的培育

作为态度转变接受者的纳税人,如果对税收遵从的态度一直坚定,或者即使偶有偏差却易被影响,诚信纳税意识在社会中蔚然成风,对税收遵从行为认为理所应当,对税收不遵从强烈谴责;个体依法诚信纳税,其所在群体具备依法诚信纳税的群体规范;现有纳税人纳税意识强烈,未来潜在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从小根植,优质纳税环境长久存在,代际相传。以上理想的税收环境状态,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我们强调提高纳税人诚信纳税的同时,应当特别重视参照群体(社会群体)对纳税人的影响。

作者:史莹磊

社会心理学管理论文 篇2:

社会管理中社会心理学的应用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行,社会心理学在社会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从某个意义上来讲,社会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因此如果能够更深入地对人的心理进行分析,有助于对人的管理,也就是有助于社会的管理。因此,结合当前我国的国情来总结社会心理学对社会管理的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心理学;应用策略;

社会随着生产力以及科技的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形势下,人类的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因此社会发展的形式也越来越复杂化。我们只有能够组织起有效的管理模式,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出人的积极性以及协调性,让更多的人能够为社会做出应该有的贡献。

一、调动积极性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的组成要素就是人,因此如果能够对人的行为以及积极性进行正确地引导,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要达到这一个目标,就需要针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与分析。简单来说,人的行为动机是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的。如果一个人在产生某种需求时,就会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一定的刺激性,随之而来的就是人的内心产生紧张的心理,从而就会形成一种特有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促使人去寻找能够满足需求的目标。当人的目标经过确定之后,这种内在的驱动力就形成了一个动机,促使人去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实际地行动,如果当需求得到满足时,人内心中紧张的心理就会消除。在这整个人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激励过程。所以要进行社会管理,就需要针对人的需求进行深入地了解。通过激发出人的动机,再为其明确目标,通过正确地引导,能够让社会以及个人的目标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相关的心理学家把人的需求分为了多个层面,其中包括了生理、社交、安全、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五个层次。人在实现每一个不同的需求时,都会有着不同的目标。所以,在进行社会管理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地了解到人的需求为基础,然后才能更好地为人制定出相应的方法。有了方法才能够让人与社会的目标形成有机的,不断地高动人的积极性来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研究群体心理满足个体心理与需求

所谓的社会群体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所通过一系列的互动关系,而且建立起来的一个社会单位。这个群体从本质上来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特征。具体在社会群体中表现为地位、角色等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研究社会群体的心理可以发现,社会群体所具有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所有的社会群体成员,都存在有相互依存的特征,而且每个成员都能够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存在。通过相应的互动能够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形成相互之间的影响。(2)社会群体成员之间不仅需要进行当面的交流,同时也存在有情感上的交流。(3)社会群体成员会具有一个共识,并且能够在共识的作用下,共同地遵守约定。(4)社会群体成员具备对群体的责任感,能够充分地意识到自身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成员,必须要遵守群体的共识,而且要对所在的群体进行负责。虽然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存在有一定的区别,但是群体心理是由许多个个体心理所组成,所以在进行社会群体心理研究时,应该要充分地考虑群体心理对个体心理所带来的影响,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个体心理以及个体需求。

三、影响社会管理中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分析

影响社会管理中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很多。第一,我们先从社会管理的层面来进行分析。社会的管理者可以说是一个群体的管理者,如果这名管理者能够具有特有的魅力,那么整个群体成员都会被其特有的魅力所吸引,从而能够让所有的成员都能够为实现群众目标而形成有效的凝聚力。第二,在社会群体中,所有组成成员之间的互动行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群体凝聚力形成影响。在社会群体中,存在的两个主要的互动方式为竞争与合作。在社会管理中,通过竞争能够激发社会群体成员的积极向上的动力。通过合作能够在群体成员达到共识时,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第三,社会群体的成员数量能够影响群体凝聚力。简单而言,如果一个成员数量较小的群体,几乎天天都可以形成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增进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了解。管理者能够针对每一个成员的情况进行了解,可以更好地形成凝聚力。如果成员的数量较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相应较少,管理者不能够对每一个成员都进行深入地了解,从而无法有效地形成凝聚力。第四,在社会群体中,人际关系会对群体凝聚力形成影响。在整个社会群体中,有的社会群体的成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非常好地处理好与其它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为个体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便利。但是每个个体成员对于事物的认识态度有一定的区别,有的成员就无法更好地处理与其它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第,会给其自身的工作与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当这种情况发生异变时,就会给整个群体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整个群体凝聚力的形成造成影响。因此,社会群体的管理者,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争取在处理每一件事务时,都应该做到公正、公平,要认真地对其所有的成员进行关怀与了解。同时在进行选择合作与竞争的问题上,群体管理者应该秉持两种都需要的态度,有效避免出现一边倒的倾向。此外,群体管理者应该为成员提供一定的沟通渠道,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有助于相互之间的提高。通过不断地培养各个成员的环境适应能力,来从根本上解决群体中所存在的矛盾。

总而言之,社会心理学方法具有非常强的适应性,同时也具有非常有效的可行性。通过在管理中运用社会心理学,能够提高管理工作水平以及效率。希望通过在社会管理中运用社会心理学,发挥出其作用来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王颖

社会心理学管理论文 篇3:

社会心理学能否“解决”中国问题

顾名思义,社会心理学的重点在于“社会”两字,无法想象一个完整的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仅由个体心理的知识所建构。因此,研究群体心理自然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究竟什么是群体心理?如何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这两个问题,自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就成为其最基本的理论问题。

从历史到现状。以奥尔波特为代表的北美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是唯一的心理实体,群体中并没有什么东西不是已经在个体成员身上存在的,群体心理现象完全可以通过个体心理来解释。因此,个体如何受到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他人的影响(社会影响),个体对他人和社会事物的看法、观点和信念(社会态度),个体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和认知(社会知觉与自我知觉),构成了北美社会心理学持续关注的三个最基本的研究主题。对此,来自欧洲的社会心理学进行了最有力和最完整的批判,尤以泰弗尔(Tajfel)领导创建的社会认同理论最具影响力。社会认同理论抨击北美社会心理学纯粹从个体出发解释群体事件、国家冲突、种族灭绝等现象的做法,在重视群体和社会历史因素的基础上,对北美的实验室实验方法进行了修正。类似地,亚洲社会心理学也是在反抗和批判北美社会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本土及文化心理学为特征。20世纪八九十年代,跨文化心理学逐步建立了基本理论框架,以“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和“独立我-依赖我”的应用最为广泛。

但是,我国社会心理学起步较晚,又受到近年心理学“神经革命”和“应用革命”的影响,在心理学界处于边缘化地位。然而,更让人忧虑的是,它不仅被“边缘化”,还在中国社会结构空前转型的社会实践中“失语”。这种尴尬处境,来源于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困局,其间混合着重理论还是重应用的研究策略选择之纠结。毫无疑问,随着全球化的加快和心理学学科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心理学者面临着尽快以西方认可的方式在国际上发表论文的压力,即学科和学者发展要求国际化;但是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又决定了其受到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即要求本土化。尽管两者并不矛盾,但短期内仍然造成了一种两难困局。我们认为,中国社会心理学应该抓住亚洲社会心理学正在突围的机会,在学习和运用国际最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中国空前的社会转型为背景,融合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和新文化心理学等研究视角,努力发展本土及文化心理学。

从学科到学者。我们曾对2013年美国排名前十的心理学系的专业设置和人员配置进行了分析。与12年前相比,除了行为神经科学(behavior neuroscience)明显成为新的专业设置外,其他的专业设置在结构上没有大的变化。其中,社会与人格心理学领域的人员配置(faculty)占整个机构总人员的比例,有7家超过了25%,甚至有两家超过了30%,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社会心理学在美国心理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综合分析我国3家心理学机构(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人员配置以及心理学期刊发表论文情况,共同的特点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比例较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心理学“神经革命”的趋势。而越来越多心理学背景的研究人员离开心理学系所到商学院就职,以及《心理学报》发表的管理心理学论文远远多于社会心理学论文的现状,则与心理学“应用革命”的趋势相呼应。然而,“神经革命”与“应用革命”发展的同时,美国的社会心理学仍然在心理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只有我国的社会心理学却受其影响遭到了削弱。这是与国际心理学学科发展趋势相悖的一个“问题”。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把握心理学发展的第三个趋势:“文化革命”。

学科的发展有赖于广大学人学者的共同努力。在这场事关中国社会心理学能否顺利突围、在国际社会心理学大家庭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文化革命”中,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的立场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社会心理学应抓住亚洲社会心理学以本土及文化心理学为特色,向西方主流社会心理学突围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掘和培养自己的文化自觉,密切关注中国在社会急剧变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社会心理现象和问题,以本土化推动国际化,重视理论建设,强调方法论创新,并有机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这是化解困局、走出包围圈,为社会心理学学科发展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一条有效途径。

从努力到实践。作为一名与改革开放同步成长、已知天命的社会心理学工作者,我很想为这个如火如荼的转型社会做点事情,留点记忆。无奈受条件和学识所限,虽有一腔热血和一片忠诚,也只能尽心尽力、扯破嗓子喊上几声,不仅仅是为社会心理学学科发展与研究成果服务于中国社会摇旗呐喊,也是为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承担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因此,自1996年翻譯出版社会心理学创始人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来,又陆续出版了《社会性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简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经典导读》《社会心理学前沿》和《社会性发展》等。令我深感欣慰的是,这些著作得到了读者的认可。正是在广大读者的鼓励下,《社会心理学导论》已有台湾和大陆的三个版本,而《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经典导读》和《社会心理学前沿》也有了修订后的第三版。

在研究工作得到认可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地进行反思。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与社会现实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在重视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应注重其服务社会的功能。因此,在2012年,我又出版了《为社会服务的心理学探微》一书,从个体成长、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社会影响与和谐发展五个方面探讨了社会心理学服务社会的功能。然而,这些服务社会的内容更加侧重于微观与中观层面。在宏观层面,社会心理学又能怎样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呢?社会转型可能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突破口,既有助于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也能够为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特别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攻坚期、关键期,各种社会问题与人际矛盾接踵而来,诸如信任缺失、人际冲突、群体事件、贫富分化、贪污腐败、违法犯罪、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等,为研究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素材和机遇。其中的对策研究和政策建议,也对国家、政府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是一名社会心理学工作者为社会发展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恰逢中央政法委委托我开展“社会心理与舆论引导研究”课题研究,正好顺应了久已有之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了对社会转型的系统研究。《社会转型:社会心理学的立场》正是我与课题组近几年工作的思考与总结。希望本书能够为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社会服务和理论建构贡献微薄之力,更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者对中国的社会转型和社会现实问题予以更多的关注,努力提升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学学科阵营和社会实践中的话语权。

简言之,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能否真正地坚持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特色发展,以中国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研究范式。只不过,这个特色是具有国际视野的特色,虽研究本土现象,但具有全球意义,特色化的最终是国际化;以中国的社会现实问题为中心,以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为宗旨。只有“解决”好了中国问题,才能为世界提供宝贵经验。让我们一起期待中国社会心理学更好更快地发展,期待中国社会心理学以独特的姿态早日融入国际社会心理学的大舞台。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俞国良

上一篇:幼儿多媒体教学论文下一篇:产业结构城市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