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论文

2022-05-12

小编精心整理了《社会管理创新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5月13日,上海社联“‘十二五规划’大讨论”活动召开“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专题讨论会。来自上海多所高校、社科机构的多学科专家,从社会研究的实际出发,结合“十二五”上海发展规划,深入探讨了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政策导向、现实目标、治理方式、矛盾调处等议题。

第一篇:社会管理创新论文

创新社会管理重在社会组织的创新

[摘要]社会组织不仅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党和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托、提供公共服务的生力军。创新社会管理首先要创新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创新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工程,又是落实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必然要求,其关键在于健全和完善创新体制机制。

[关键词]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组织

2011年2月19号,在中央党校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创新”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强调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来加强的社会管理的法制体系和能力建设,提高社会科学化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一步健全服务性社会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社会组织不仅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党和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托、提供公共服务的生力军。

一、社会组织的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工程

(一)社会组织含义的界定。在社会科学中,社会组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团体、政府、军队、学校等。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主要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以非营利性为特征,以公益性或互益性为活动方式,独立于党政体系、企业之外的正式组织,通俗点讲,主要就是民间组织。它是人类组织形式的一部分,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本文所说的社会组织,指的是狭义的社会组织。

(二)社会组织是一个完整社会的第三个板块。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结构分化大体定型:以政府官员为代表、政府组织为基础的国家系统,以企业主为代表、企业组织为基础的市场系统,以公民为代表、社会组织或民间组织为基础的公民社会系统“三足鼎立”的局面已初步形成。可以说一个完整的社会,除了政府、市场,还有第三个板块,就是社会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基础,各类社会组织在协助政府加强社会管理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经济方面,社会组织通过积极参与各类经济活动,提供就业机会,扩大就业渠道,推动经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许多经济类社会组织和行业组织,在规范行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中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政治方面,社会组织是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渠道,是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动力。民间组织也是沟通政府与公民的桥梁,有利于增强官民之间的互信。社会组织对各级政府的决策正在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有力地推动着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在公益方面,各类社会组织一直承担着扶贫济困、促进慈善事业的重任。总之,社会组织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社会与政府之间架起了桥梁和纽带,起到了国家系统、市场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开展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好社会组织的作用。

(三)社会组织的良性运作,有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办事效率的提高。现代组织行为学认为,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组织自身与组织环境相适应的产物。所谓组织环境是指影响组织并反过来又为组织所影响的因素组合。组织是嵌入社会环境的有机系统,组织与环境的互动使组织存在、发展于一个有机联系的组织生态系统中。因此,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经济组织,政府必须适应处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为保持政府与社会的平衡,政府内部就需要适时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和功能转换。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政府、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作为三种性质迥异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构成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密切合作的三角关系。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政府的立足点逐步转变为为市场机制的发挥创造充分的外部条件,协调市场关系,维护市场规则的公正和弥补市场不足。具体而言,政府与市场存在以下三种关系:解放市场、促进市场和模拟市场。即在不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让市场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市场不能直接发挥作用时,通过重新界定产权或确认经济主体的权利使市场机制得以运行;而在市场不能起作用的领域,政府则需要模拟市场过程来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及服务。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交互式的社会管理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将政府职能与一般社会管理职能分开,培养社会自治组织,提高社会的自律水平,把大部分社会事务还给相关社会组织(中介组织、社会团体、民间的服务机构)进行管理成为转变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政府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迎接这一挑战,对政府职能及其管理方式进行结构性调整与重塑,无疑是成为各级政府及各个职能部门的明智抉择。

二、社会组织的创新是落实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必然要求

(一)时代发展需要社会组织的创新。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前进指明了方向。社会组织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处于改革、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是人民群众有了新期待。发展社会组织,发挥其积极作用,是人民群众实现小康生活,追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更大利益的新期待。二是科学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客观需要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功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完善。三是国力增强提供了新动力。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四是社会和谐提出了新课题。社会组织如何在社会管理中发挥更大的协同功能,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维护安定团结,是社会转型背景下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新课题。五是扩大开放提出了新任务。顺应社会组织在国际交流和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国际潮流,需要我国社会组织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形象,承担更重要的任务。

(二)传统社会组织管理模式是社会组织创新的瓶颈。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一是对社会组织的认识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对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重视不够,还没有把社会组织真正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二是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社会组织的数量、质量、功能、作用,总体上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求,与我国四位一体的建设要求还有相当差距。三是法制建设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社会组织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立法层次较低,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不高,政策环境还不完备。四是体制机制与社会组织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大量社会组织难以纳入依法登记、依法管理的轨道,相当部分社会组织行政色彩严重,政社不分,参

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能力不足,甚至使许多社会组织不能合法化。

(三)社会组织的创新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长治久安。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把社会管理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2011年2月19号,胡锦涛总书记再一次强调“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作为经济基础的市场制度转变必然带来社会转型。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带来三重社会后果:一是资源分散化;二是利益多元化;三是需求多样化。社会管理不能是党委和政府包办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只是常规的做法,但现在很多人都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工作,这时候的社会管理需要社会协同,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城乡基层社区的作用,也包括企业的一些作用。“公众参与”就是社会管理要让人民群众知道、参与和监督,不是领导干部拍脑袋决定。这样才有民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非但不能缺少社会力量,相反,还要高度重视并善于调动这支力量介入社会管理与服务中。只有既强化党政领导又重视社会合力,让社会发育和发展同步前进,拥有强大群众基础的社会管理,才会更具针对性,体现有效性。事实证明,当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得以强化,当各类社会组织的服务社会能力得以增强,当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得以健全,才能有效协调利益群体的各种关系,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社会组织的创新关键在于健全和完善创新体制机制

(一)健全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机制。推动社会组织管理上台阶。建立“以完善双重管理体制为核心,齐抓共管”灵活有效的管理机制,解决没有抓手,没有监督和落实措施,无衡量和追究手段,无有效对话途径等问题;建立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公安部门、税务部门、技术监督部门、物价部门等相互配合,行动一致,协调运作的整合机制,解决认识不一致、说法不一致、行动不一致、相互掣肘的问题;建立对社会组织进行业务监督、执法监督、社会监督的体系,促使社会组织自律机制的形成和完善;积极开展“社会组织孵化器”试点,以点带面,带动全国的社会管理创新。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法规体系,推动社会组织法制化。探索改进双重管理体制,促进管理体制逐步由重入口登记向准入和日常管理并重转变,由重行政控制向依法发展方向转变;从法律层次规范社会组织的性质、地位、职能、权利和义务、设立条件、审批程序、运行机制等,使社会组织工作规范化;健全社会组织管理规章规定,对相互冲突、不合时宜的规章及条款予以修订或废止,解决社会组织管理法规不完善、不系统、相互冲突的问题。

(三)健全现代社会组织制度,完善基层社会组织体系。健全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责,完善议事、选举、机构、财务、人事等各项制度;减少社会组织行政化倾向,保障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及独立性;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社会组织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社会组织的独立性,不能因为社会组织需要从政府、经济组织和民间捐助者那里获得资助和支持而变为支持者的附庸;加强对基层社会建设管理指导,在村(社区)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居)委会为主体,群团组织、志愿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协同,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非营利机构等参与的基层社会组织体系,形成村(居)民参与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

(四)建立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落实社会组织有关优惠政策。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税收减免等途径,鼓励各地通过设立社会组织发展基金、预算安排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专项资金、财政资助、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加快推进政府服务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促进政社分开,建立完善支持社会组织发展渠道,推进社会组织社会化、专业化进程。一是加快推进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步伐。优化行业协会的布局和结构。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行业协会的重组与改造,建立优胜劣汰机制。重点培育和发展按市场化原则规范运作、在行业中具有广泛代表性、与国际接轨的行业协会,对不符合产业升级和行业日趋萎缩的协会要归并重组,对长期不开展活动或者违法违纪的协会,要依法查处乃至注销和撤销。切实推进政会分开。引导和规范行业协会从职能、机构、人员、财务等方面与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彻底分开,促进行业协会依法独立运作。指导行业协会建立和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推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严格按照民主程序和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理事会成员,鼓励选举企业家担任会长,可通过选举、聘任等方式产生秘书长。抓好改革试点。与有关部门配合,选择若干城市和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开展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简化和规范管理内容和方式,逐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监管体制。二是加大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扶持力度。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需要进一步培育发展公益慈善组织。三是推进民办非企业单位快速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求,也是当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四是积极发展城乡基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城乡基层社会组织是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新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对现代社区建设的思考[J],党建,2001,(1)

[2]王祥生,变革时代需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J],公安研究,2006,(12)

[3]崔月琴,新时期中国社会管理组织基础的变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

[责任编辑:戴庆瑄]

作者:李成军

第二篇:创新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体制协调社会自我完善发展

5月13日,上海社联“‘十二五规划’大讨论”活动召开“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专题讨论会。来自上海多所高校、社科机构的多学科专家,从社会研究的实际出发,结合“十二五”上海发展规划,深入探讨了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政策导向、现实目标、治理方式、矛盾调处等议题。

一、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探讨与社会政策的理念导向

社会发展是探讨社会历史现实的发展与变迁的规律性学说,对于把握当前整体社会的演进规律,有针对性地引导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势,结合政府社会政策的导向提出了中肯的理论观点。上海大学社会学系邓伟志教授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首先要归功于“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的关键就在于创新。当前,社会建设的推进要在贯彻“解放思想”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创新。社会建设创新的关键在于观念创新。推进“十二五”发展,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创新和切实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动力,就是要把未来发展的目标落实到社会发展上来。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沈关宝教授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目标较为明确。席卷世界的国际金融危机模糊了全球化社会发展的大局,资本主义国家已纷纷聚焦剖析消费社会,理性反思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国内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首先需要建立起较为明确的目标共识,这对于国家事业的前进道路和国内社会发展的目标定位是一个先导性、前置性问题。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于海教授指出,当前社会发展呈现出四种目标选择并存的局面。一是原先社会全控式的社会发展目标仍然存在,已然不能驾驭社会自主发展;二是由国家主导来形塑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正凸显出高度行政化的弊端;三是由社会组织与国家良性互动的、合作主义的社会发展目标已经出现,在一些领域中发展势头良好;四是某些社会领域中尚存在着单纯追求维稳、片面追求保障的相对短视的社会发展目标。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院周建明研究员认为,从一年多来围绕“十二五”规划展开的调研工作来看,未来上海的社会发展,在对总体形势的判断上需要更为明确,在总体目标定位、制度顶层设计方面应当加强理性思考和分析论证。

国家政策制定对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华东政法大学殷啸虎教授认为,要支撑社会管理、社会建设深入推进,关键在于坚持社会发展的理念,深刻把握政策实践的核心内容。从宏观层面看,是始终追问社会管理的核心主体是谁;从中观层面看,是不断探求不同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相互结合,促进政府与社会关系协调;从微观层面看,是不断支持社会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

对于“十二五”期间社会政策的现实导向,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王川兰博士认为,社会政策是合理推进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维度和实践手段。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基于社会组织自我创收基础上的社会经济部门,对社会就业、企业成长等领域的贡献日益突出,有力促进了社会自我服务的提供和自我发展。这对未来上海的社会政策制定,促进上海地区的率先发展,很有启发意义。

二、关于社会秩序的理性分析与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

社会秩序是表示社会有序状态或动态平衡的社会学范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政府促进社会秩序有序化的重要手段。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城市社会研究所马西恒副教授认为,从构建社会秩序的学理角度分析,社会建设是社会管理获得合法性的依托。今后政府开展社会管理,正面临三个方面的深层困难。一是在市场领域,以利益为中心的社会行动取向,影响着社会基本秩序,有待通过立法、价值体系重建等手段加以引导;二是在政府领域,政府调控行为有时失效,可能影响社会秩序,这需要对政府行政权力适当梳理和安排;三是在社会领域,缺乏更多有实力的主体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社会有序运作。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陆铭教授认为,研究表明,社会领域的一些失序问题,市场领域的价格扭曲、市场分割等问题,都与政府行为存在一定联系。促进社会领域有序化、市场领域规范化,当务之急一是要改变政府凌驾于市场与社会之上的局面,二是要在全社会呼唤超越政府、市场、社会的公共利益。

王川兰博士指出,为更加有效地预警社会问题,促进社会有序发展,有必要在经济发展规划中重视社会发展指标的制定。特别要加入考量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对社会民生的影响等具体指标,从而更为深入、有效地监测产生社会问题的根源性因素。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院卢汉龙研究员认为,为应对“十二五”发展,相当多的政府机构、职能部门都制定有中长期规划。上海“十二五”总体规划应当建立在对各类专项规划的梳理、评估基础之上,以便博采众长,更为务实有效。

三、关于社会治理方式探究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政府如何汇同社会力量,实现对社会的共同治理,推动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重大实践问题。殷啸虎教授指出,近期上海社会建设的调研实践证明,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存在一定区别。社会治理理念的引入更能帮助人们理性审视政府推进社会管理的实践进程,深入考察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协调过程。倡导社会治理在具体实践中应当处理好四对主要关系:一是在治理与自理关系上,以自理促进治理;二是在他律与自律关系上,以他律规范自律;三是在自主与民主关系上,以自主配合民主;四是在法治与自治关系上,以法治保障自治。

上海大学李友梅教授认为,从近年来政府推进社会管理、社会建设的实践来看,政府工作思路与实践方式仍未摆脱“单位制”行为模式的束缚。SARS危机处理、汶川抗震救灾等事件表明,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仍然贯彻的是“单位制”的行动逻辑,并往往把应对突发事件的旧经验、老办法,照搬、推广到对新发生的问题处理过程中。当前,学界已普遍认为社会变化的复杂性、不可预测性正明显增加。政府应当尽快改变自身巩固“单位制”的执拗立场,跟上社会变化的节奏步伐。周建明研究员认为,嘉兴、南通、苏州等地的社会管理实践已经超越上海,并积累了独特的实践经验。“十二五”上海社会管理一方面要充分分析周边发展形势,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要继续发展在社区党建等方面的管理优势。要重点把社会管理的总体目标、主要资源、实践路径设定好。在主要资源方面,要梳理总结与社会管理相关的行政、财政、社会三大资源体系。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彭希哲教授指出,未来上海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实践问题,一是有效应对社会保障机制的“碎片化”,在全国率先切实采取措施推进多种社保机制的并轨;二是推进社会事业的城乡一体化管理,切实完善城乡人口政策、街镇管理体系等体制机制的相互融合;三是高度关注社会公共安全问题,要加强社会调查研究,站在预警社会灾害、防范社会风险的高度维护社会安全。卢汉龙研究员认为,未来上海的社会管理在统筹财政管理方面要体现“大财政”的原则,即要把国资、税收、土地均视为财政资源,进行通盘统筹,为社会管理提供合理的公共财政保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要着重考虑“全覆盖”的普惠性和可持续性。在社会保障方面,要考虑通过科学计算,调整收缴方式,维护和保证社保资金的长期稳定运作;在协调社会关系方面,要加强人文关怀,注重操作细节,促进社会关系平等,使各类社会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都能感受到政府一视同仁的平等态度。

四、关于城市社会发展与基层社区建设

上海城市基层社区体现了发达地区区域社会的特点,反映出城市社会建设与管理的体制特征,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一大焦点。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刘春荣副教授认为,对于1996年以来的上海社区管理体制,应当更为理性地加以把握。既要研究政府通过行政方式配置资源的局限性与合理性,又要研究行政条块管理体制的具体运作与变化,探索“十二五”期间上海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与调整措施。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黄晓春博士指出,当前社区建设中出现的诸如白领生活需求解决问题、社区党建覆盖问题,都与社区管理架构与建制调整直接相关。传统的“街居制”社区管理已然无法涵盖日益增长的社区生活需求,必须对管理架构与建制进行优化和调整,才能适应社区未来发展的需要。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刘建军教授认为,要扭转社区建设的行政化趋向,应当重新激活“社区”的概念内涵。社区是生活群体的交往空间,社区的交往中心可以有多个层次,并不局限在街道行政体系之内。未来上海要多层次、多角度地建立社区管理的体系和系统。

卢汉龙研究员认为,上海的社区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持续推进的行政成本正在日益加大。“十二五”期间,行政化推动应不再作为社区发展的必由出路,要通过公益创投、社会招标等创新方式,把发展社会组织作为社区发展的突出重点来落实。加大法治建设力度,完善社会组织的登记、免税等制度。通过完善法人制度,监管和促进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沈关宝教授提出,“十二五”期间上海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大力推进社区教育,促进社区个体“社会化”为合格的社会公民;二是广泛培育社区组织,规范社区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三是要在社区组织中发掘“柏万青”式的社区领袖,集中资源加以培育。

五、关于社会自组织发育与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实践

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是促进社会自主发展,社会自组织发育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马西恒副教授提出,面对日益成长的社会自主性,社会建设更侧重解决社会问题,社会管理的展开则以管理创新实践为中心,这正是未来推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实践的重点区别所在。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之间存在交集,从社会发展的意义上说,社会管理是从属和服务于社会建设的。社会管理、社会建设的目标如何真正被社会所接受,是实践中始终应当置于首位的问题。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曹锦清教授指出,中国社会的自组织具有一定特殊性。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就社会建设提出“民权初步”的主张,希求通过民众自主议事、形成决议、合力办事的步骤推进社会的自组织,解决当时全国民众一盘散沙的局面。新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实行“单位制”,以特殊时期的特殊方式,找到了组织社会民众的暂时手段。时过境迁,中国社会的自组织仍然需要探索民间基础上整合社会民众的组织方式。扶持民间组织、社群领袖等办法都是有益的探索途径。黄晓春博士提出,目前,社会民间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悖论现象。民间组织的数量发展和生长速度很快,但同时,它们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等社会特征却并不明显。民间组织如何摆脱“锦标赛”式管理体制的束缚,如何克服因行政条块分割造成成长资源匮乏的困难,如何在发育过程中避免投机式的发展和被工具化的困境,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沈关宝教授认为,未来上海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应加以强化。一是通过社会结构的优化,促进社会各阶层的融合;二是通过规范道德体系、司法体系等,促进社会规范的系统化;三是缓解部分基层社会成员的心理失衡状况,实现社会心理的平衡化。四是维护社会运行的稳定化。

六、关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学理特征与现实社会矛盾问题的调处化解

分析现实社会矛盾要基于对转型期中国社会特征的深刻认识,这是专家学者们达成的共识。李友梅教授认为,当前,对于中国经济转型的分析尚不明晰,社会转型的复杂性更加难于把握。简单采取市场手段、惯性依赖行政手段来调处矛盾,效果往往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社会转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使社会从“他组织”到“自组织”的过程,从现实案例来看,自组织同样需要政府引导,需要市场提供资源。对于社会转型的深层运作机制、社会转型的未来趋势,仍需认真研究总结。她特别指出,最近连续发生的残害儿童事件令人揪心、发人深省。弱势者对更弱者的伤害、弱势生命的精神危机,促使我们追问,社会公平正义如何才能得到普遍弘扬;促使我们叩问,民众的社会安全心理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促使我们反问,社会公共产品的配置是否普惠到了弱势个体,配置机制需要如何做出进一步合理调整。

邓伟志教授指出,在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的情况下,转型期社会主要呈现出四大社会矛盾:一是社会利益群体之间普遍存在的矛盾;二是相对强势群体的利益扩张侵犯造成的矛盾;三是弱势群体应对强势群体引发的矛盾;四是弱势群体与更弱势群体之间凸显出的矛盾冲突。解决社会矛盾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讨论和采纳多种预案,实践中要始终把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置于首位。

刘建军教授指出,针对日益特殊化、个性化的社会矛盾,适宜采取“社会治疗”式的手段加以区别分析。一方面要倡导跨学科研究,利用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剖析具体社会矛盾的病灶与症候,另一方面要从美国医疗改革等西方最新案例中寻求理论启示。另外,应当充分重视虚拟社区、网络社区的建设。网络政治学研究表明,某些互联网事件,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社会民主,但背后同样受到权力精英、经济资本的深层控制。其中潜藏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需要更加严肃审慎地加以分析评估。

编辑 杜运泉

作者:胡 赟

第三篇:创新社会管理 力促社会发展

摘要: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科学总结,更是我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科学指引。这个科学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与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的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根本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创新;社会管理;社会发展;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以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社会管理工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巨大进展,收到了明显成效,在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谱写了新篇章。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社会管理迎头赶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诸多不适应逐渐浮出水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实现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以群众利益为重,以群众期盼为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做到以人为本。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必须贯穿始终,各级政府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提升社会管理的能力与水平,从而实现从控制型管理到人性化服务的深刻转变,管理并非最终目的,服务才是最根本。曾几何时,一些好政策难以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原因在于政策制定过程中,没有及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曾几何时,一些好举措往往难以发挥预期的效果,一个关键性的原因,就是没有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因此,只有以群众利益为重,以群众期盼为念,以群众需要为导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拥护,才能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落地有声”。

2.及时准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达到统筹协调解决各类社会矛盾的效果。当前一个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各种诉求越来越多样化,为根本解决这一矛盾,各地积极构建社会综合管理平台,综治服务中心等便民机制,将综治信访、行政服务、法律援助等各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服务项目集中在一个大厅。资料显示,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共建立行政服务中心2912个,全国70.3%的乡镇(街道)建立了行政便民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法,群众一个门口,就能办好所有的事,办事程序相比过去大大得到简化,有效整合了公共资源,基层社会管理呈现出“职能整合,精细服务,多方联动”的特点。在为群众提供优质、快捷、规范服务的同时,“一站式服务”模式的构建,还有效破除了地方政府和各级部门的权责壁垒,改变了各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整合行政资源,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服务。

3.群防群治,广泛动员和依靠群众,巩固社会防控体系。广泛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开展社会治安群防群治,是政府各部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广泛参与社会管理的实践者,群众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一支有生力量,缓解了职能部门人力不足的矛盾,加强了社会治安的打击和防范力量,减少了各类违法犯罪的发生,夯实了社会稳定的基石。为了确保乡镇、社区安全,各乡镇、社会纷纷组成佩带“红袖标”的义务巡逻队,在各个角落巡查防范。如今,“红袖标”遍布城乡大街小巷,成为社会管理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我省肃宁县“四个全覆盖”的模式创建,也成为社会管理的一种创新。正是有了这些群众自治组织,他们的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共同服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为我们政府的工作提供了民意基础、智慧源泉和力量支撑,有助于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4.法律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最重要的依据,依法管理,依靠法律推进社会管理决策程序法治化、社会管理决策执行法治化,公共安全管理及其他各项工作的法治化。任何一项创新都必须在尊重宪法、法律的前提下进行、不能违反法律规定,任何以创新为名进行违反法律的改革,只会破坏法治权威、社会规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也是这样的,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一方面要坚持依法管理,加强社会管理涉及的各个领域的立法和执法工作,依法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关系的社会行为,使各项社会管理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另一方面要把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从法治的角度健全社会管理体系。当前,经济调节、行政管理、道德约束,舆论引导等多种手段并存,但是,法律应该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工具。因此,需要积极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向重视法律手段,以法律法规为社会管理创新折价值指引,以制度保障为社会管理创新成果体现提供规范化、强制力的支持,最终以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制化。

5.建立联动机制,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三位一体”的大调解体系。当前的中国城乡大地,矛盾凸显,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显现多样性、复杂性、群体性等特点。传统的调解模式难以适应及时调解大量民间纠纷的现实需要,因此,化解矛盾纠纷是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如何让化解社会矛盾的各种手段顺畅衔接,发挥更大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资料显示,10年来,全面各地不断创新调解机制,改进调解方法,尤其是建成从省、市、县到乡村,涵盖各领域、各行业,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的“三位一体”大调解,调解的是矛盾,调顺的是民心,调出的是稳定,达到协同作战的调处格局,综合整治,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交”的和谐稳定的局面。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性。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加强和创新的社会管理工作,始终贯穿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行动中,已形成推动法制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动力,同时,广大党员干部得到了深刻教育,科學发展水平有效得到提高,人民群众广泛得到普遍实惠,基层组织建设也相应得到加强。实践证明,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思想,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载体,作用是明显的,也达到了预期效果,这一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国情、民情的,更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广泛根本利益需要的,人民群众一定能够长期共享这一社会和谐发展成果,共创社会又好又快和谐发展的美丽前程。

作者:叶凤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