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与个性化教学论文

2022-04-23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也是许多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个性化学习与协作学习都是很值得采取的阅读教学模式,不仅如此,两者间还能够很好地的实现相互交融。本文将结合实例从不同角度谈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阅读教学与个性化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阅读教学与个性化教学论文 篇1:

小学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思考与优化教学方案研究

摘 要:阅读教学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在我国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个性化的思考,导致课堂教学古板,学生学习效果不高。特从个性化思考概述、小学高年段阅读教学现状、阅读教学设计要点、优化教学方案设计实例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优化小学阅读教学方案,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年段;个性化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2.123

“因材施教”是流传千年的教育古训,也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个性化教学核心。只有个性化教学,才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最大化地挖掘学生的学习优势。尤其在小学高年段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个性化教学方案,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灵动化与细腻化,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由此可见,探究我国小学语文高年段阅读个性化教学的优化方案十分必要。

一、小学高年段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同质化

创新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保障,但我国小学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同质化严重的现象。教师之间相互进行模仿教学,犹如“邯郸学步”,不仅失去了自我教学特色,更是无法有效实践个性化教学。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主观能动性推动的教学内容,忽视个性化教学,将会弱化语文阅读教学的思维启发价值,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教学理念滞后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不足,导致在课堂上无法准确地表达出个人对于文章的主观看法,课堂自控能力较弱。部分教师认为应严格把控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教学灌输确保课堂教学秩序,将成熟的知识成果直接教授给学生。只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学生吸收十分有限,语文思维能力与课堂自我控制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学生很难形成自主阅读能力。教学理念的滞后化,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课堂角色不清晰

学生与教师是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两大重要主体,教师“教”与学生“学”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但长久以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未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参与其中,并没有真正思考“为什么学”“如何学”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高耗低能”。学生最终成功掌握了多少知识,才是课堂教学成功判断的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正确认识到课堂角色,没有清晰定位教师主导作用发挥边界,影响了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始终无法得到提高。

二、阅读教学设计要点

(一)目标清晰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开展的关键核心,也是教师教学理念改革的重要体现,教学目标设置得当将会确保课堂教学开展方向的一致性,明确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所要达到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在制定清晰科学的教学目标后,应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践行,确保教学路线不出现偏移,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清晰的教学目标,能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个人角色,以教学目标为准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模式多样

语文阅读教学更加侧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信息反馈,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会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教师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多样化模式,构建立体化的教学体系,从听觉、视觉、情感体验三个角度营造个性化教学氛围,注重小学生语文思维形成的过程,打破固化的教学模式,突破以往教学的机械化。

(三)开放性强

面对滞后、固化以及教师课堂教学把控过严的教学现状,构建个性化的小学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赋予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在教学理念上,开放性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方法上,开放性体现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具有思维启发的作用,使学生确实能够通过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完成深度思考,形成个性阅读能力;在教学语言上,教师的语言更应具备开放性,采用一些流行语,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开放性强的小学高年段阅读课堂,才能够为个性化教学营造课堂氛围,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距离,促进高效语文阅读课堂的开展。

三、优化教学方案设计及实例

(一)多维立体,核心素养

阅读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可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的阅读技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应结合课堂阅读教学的具体内容与学生阶段阅读的学习情况,从语言能力提升、文化传承与创新、审美能力、语文思维四大核心素养出发,优化课堂教学方案,设置教学目标。多维立体化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设计过程中不可能“齐头并进”,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有所侧重,阶段教学内达成一种平衡即可。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接受能力,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

如《北京的春节》一课,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明确本课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确定本课的知识教学目标为:让学生掌握14个基础生字,并能够达到读写与理解的目的;其次分析學生的实际掌握能力,确保教学目标的上限与下限,班级学生中等水平占据绝大部分,教学能力目标中设定学习顺序写作与详略得当写作手法,避免过难或过易,无法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最后,情感体验上帮助小学生感受老舍语言风格之美,了解北京的风俗习惯,从而感受中国传统的年文化特色。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囊括了语言能力提升与语文思维两大方面,情感目标则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语言审美能力培养两大核心素养方面,从多为立体角度出发,开展个性化的教学目标设计,才能准确把握阅读课堂的个性化开展。

(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个性化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即使是同一种教学方法,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学生反馈不同,教师也可采用“同法不同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不仅是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将其有机组合也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进行创新,更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化教学的深入开展。

如在《长相思》(纳兰性德)教学中,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为让学生理解诗人羁旅怀乡之情以及对边塞雄起之风的赞美,教师可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图片,让学生感受到雪景下诗人内心悲凉之感,以图片情境将学生引入诗中;其次,教师播放《林海雪原》古筝乐曲,牵引学生的思绪,激发学生的情感,从听觉为学生营造学习的情境;最后,教师可播放《长相思》的动态视频,通过详细的知识重点解读,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教学内容。由所举案例可以看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同一种教学方法有着不同的教学执行方案。

(三)个性教学,皆不相师

个性化教学也是创新性教学,契合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段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的语文思维,最常使用功能的是小组合作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更加侧重于学生的反馈,学生反馈不同,教师的教学模式也会不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事事“相师”,模仿权威教学方案,缺乏个人独立的思考,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无法真正开展个性教学。

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教师开展分层教学,大部分分层教学中都将学生按知识掌握情况分为三个层次。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主要表现在接受快慢的程度上。教师以知识为标准分为三个层次的教学方法显然不符合实际教学标准。教师可将学生分为理解慢与快两个层次,针对基础知识理解慢的学生,教师可设置重复性较高的基础知识试卷,帮助学生强化基础知识记忆;针对基础知识理解较快的学生,教师可组织开展句子仿写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结合个性化教学现状,大胆进行创新与改革,立足于核心素养,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琦.小学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思考与实践[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8(7).

[2]韩玮.小学高年段语文学业评价实践研究——以上海S大學附属实验学校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7.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滕迎春(1982.4— ),女,甘肃榆中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作者:滕迎春

阅读教学与个性化教学论文 篇2: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与协作学习模式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也是许多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个性化学习与协作学习都是很值得采取的阅读教学模式,不仅如此,两者间还能够很好地的实现相互交融。本文将结合实例从不同角度谈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展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不变的主旋律,关于阅读教学方法的探究也一直在进行着。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很值得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鉴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读到同一篇文章、同一段文字后很可能会有不同的思考与不同的感受,这些思考与感受都是很有价值的,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这不仅是让学生更好的实现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也能够增进学生对于文本的体验。适合展开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文本有很多,教师要充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鼓励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表达,这样才能够让阅读教学效率更高。

《皇帝的新装》是很有意思的一篇文章。本文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最著名的童话之一。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课文具体描述的是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深刻发掘的则是看得见的皇帝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束。“新装”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作者展开的情节、安排的材料、刻画的人物都是围绕这条主线进行的。在学完这篇文章后我有意识的让学生都来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必拘于任何限制,真实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好。这篇故事本来就很具感染力,学生学完后体会也很多。有的学生谈到皇帝的愚蠢,有的学生谈到其实皇帝应当相信自己的眼睛,还有学生说大臣们不应当欺骗皇帝。学生纷纷从自己的视角畅谈着自己的感受,这个过程不仅让课堂气氛更为活跃,这种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也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中有收获。

二、协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展开

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多地方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它也能够很好的发挥功效。许多教学文本学生在初读后理解起来并不是太容易,尤其是那些有着较为深刻的隐喻或者表达作者某种情怀的文章,这类文章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比较大。在针对这类文本的教学时我经常会以协作学习的模式展开,透过协作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过程中还能够借助大家的智慧一起来思考问题,让问题更好的得以解决。

《枣核》是一篇饱含情怀的文章,作者在文章中点点滴滴的渗透着自己的思乡之情。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很难体会那种离乡背井的苦楚,也很难明白身在异乡时对于家乡的那种思念。为了深化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在学生读完课文后我会让大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如下两个问题,进而分析作者思乡的心理活动。

(1)海外的友人家庭条件如何?听说“我”要访美,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想做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明确:这位友人想在自己的家园中种下一颗枣树——因为他思念家乡。)

(2)我们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呢?(齐读第七自然段后找关键字词、句)(明确:第七自然段中“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等词语就集中表达了这种思乡之情。)

这两个问题很有针对性,透过这两个问题的探究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抓住文章的脉络,也能够更好的领会到文章中的情感。在小组协作学习时大家都非常积极,在这种协作学习的模式下也极大的深化了学生对于文本的领会。

三、个性化与协作学习的相互融合

个性化与协作学习的相互融合是阅读教学中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既能够让学生在协作学习时化解对于文本理解中的主要问题,又能够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过程中增进自己对于文本的感受,让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得以彰显。

《金色花》是泰戈尔写的一首散文诗,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以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品味散文诗中的蕴含的情感,并联系生活情感经验,感悟无所不在的母爱深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有意识的让个性化与协作学习的模式相互融合,以下述文本为例: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

我会让学生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模式在小组内分别谈谈自己对于上述文本的个性化感受。这个过程既能够让学生的独立思考有所体现,过程中学生也能够从别人的感受中有所收获,能够看到自己所没有的视角,能够体会到自己没有领会到的情感。这不仅是个性化学习与协作学习模式的相互融合,这个过程也让学生对于文本有更深的感悟。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中,个性化学习与协作学习都是很值得采用的教学模式。前者能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后者能够让许多困难的问题更好的得以解决。不仅如此,两者间还能够很好的交融,两种模式的结合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课堂中有更多的收获。

作者:王娟

阅读教学与个性化教学论文 篇3: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语文是一门既具人文性又有工具性特点的基础学科,其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等内在属性所产生的潜移默化力量,对于人的思想、性格、气质等个性化特质而言,能够充分发挥不容忽视且无可比拟的塑造与强化功能。语文阅读自古就有“教育之本、学习之母”之美誉,无论对于基础知识学习还是思想情感深化,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通向渠道和非常重要的实现手段。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生个性发展 阅读教学 实践与思考

阅读活动既是语文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又是占据其“半壁江山”的重要内容,更是全面培养学生和促进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史以来,关于读书学习的古训不胜枚举,其作用和意义也非常明显。如“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阅读书籍,既可培植智慧,又能造就灵魂”;“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元的阅读活动,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入活力。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试简要阐述之。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有专家评判道:“语文是学习任何学科的基础学科。尤其是语文阅读活动,对于培养学生所必需的认识观察能力、思维分析能力、概括提炼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等,始终具有厚积薄发的促进作用。”初中学龄一般介于12—15周岁之间,正处于“智慧培植”“行为养成”“品质塑造”和“灵魂造就”的关键阶段与黄金时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和作用由此可见一斑。然而,由于传统意识和应试教学及其惯性因素的影响,即使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依然普遍存在“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现象,直接导致其长期处于“高消耗、低收益、低层次化发展”的不良运营之势。客观说来,并非学生不喜欢阅读和不乐意阅读,主要是他们缺乏语文阅读的兴趣和热情,而且不会阅读和不善于阅读。因此,积极有效地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不仅是改善课程教学现状的有效之举,而且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战略需要和长远规划。

二、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

1、以情趣化阅读为抓手,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心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对于心智发育尚未健全的初中生来说,既十分必要又非常重要。比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时,有教师打破了常规模式,编排活动流程如下:首先,演示“春临大地、万物苏醒”的多媒体画面,让全班在激情观赏后复述情境。虽然发言积极主动,却缺少一些形象生动的成分和美感元素。接着,让学生在课文阅读中尋找景物描写的字词语段,初步接触并感悟其笔调手法;形成大体共识后,在教师的突出和强调之下,全班对文本的描写笔法和美感情趣实行共享。然后再次欣赏并“反刍”多媒体录像和解说词。最后激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丰富感受进行动笔写作。如此而为,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情趣,还能充分发挥挑战智慧和刺激信念的作用。

2、以自主化阅读为平台,有效增强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有效地开展以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课程阅读活动,既可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地体会、感悟和汲取,从而逐步赢得“润物细无声”的自我熏陶效果。比如《最后一课》,教师可遵照“整体阅读—选点突破—加强感悟”的策略步骤,引导学生:首先抓住最后“牛尾”,以问设疑,用概括性语言激发全文阅读的情趣;接着围绕主人翁的心路历程组织讨论——对普鲁士士兵、老师和母语等方面发生了怎样的情感变化?促其心路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结合文末那句话和韩麦尔手势,边展开合理性想象边续写故事情节。读议感写相结合,整体过程显得波澜起伏、收放自如、透心入肺。

3、以多元化活动为载体,有效打造学生的语文阅读品质。语文阅读情趣、能力、习惯、品质的训练与培养并非短期速成之事,而是要历经一个较长时期的厚积薄发过程,执教者应本着“以生为本、能力为重、多元发展”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引导学生对不同内容(题材不同、题材不同、情感不同)开展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另一方面,要努力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把从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自觉主动地应用到课外阅读环境之中,既拓展阅读内容,丰富阅读视野,又促进学用结合和知行统一。与此同时,通过建立课外阅读兴趣学习小组,并积极开展各类阅读比赛活动,以不断放大“以赛激趣促读”效应。通过营造常态化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勤于阅读、乐于阅读、善于阅读的能力习惯和良好品质,并努力打造语文阅读个性。

4、以激励性评价为手段,有效激发学生的无限阅读活力。在学校教育中,主要包括学生评价和学习评价在内的教学评价活动,既是课程活动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又是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措施手段。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本着“以生为本、个性发展、全面促进”原则,积极开展以激励性为主的阅读评价活动。如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尽相同的阅读标准,评价时“因人而异、因时而化”,切不可“用一根尺子量人”。再如,要珍视学生的独特阅读感悟,对于个性化阅读过程、方法和成果应倍加保护,而不是“强行统一”和“一竿子扫平”。尤其对于阅读能力较弱、品质较差的学生,更要给予相应的关注、鼓励和引导,以不断激发其进取精神和成功信念,从中赢得千里跬步、江海细流的渐进效应。

总之,加强语文阅读教学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是一项与时俱进、教学相长的工程。这既可反映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也是考量师德师风的重要标准,我们应为之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冉龙永

上一篇:远程教育考试管理模式论文下一篇:实践基地模式化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