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观点高中数学论文

2022-04-23

[摘要\]很多学生感到高等数学太抽象,学起来很困难,数学成绩下滑严重。导致学生感到高等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忽视了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内容间的关系;第二,学生不适应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第三,学生没有调整好学习方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等数学观点高中数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等数学观点高中数学论文 篇1:

探究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

摘 要:随着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本文就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展开讨论,由两者之间的区别进行一个过渡,总结两者在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数学界更完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数学;高中数学;教学内容;衔接

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在各理工大学中的开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加的牢靠,对数学的中心思想理解的更加深刻,同时高等数学也是一个基础课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反映学习的枯燥无味,要想平稳地达到教学指标,必须提高高等数学和高中数学之间的衔接。

一、认清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之间的区别

(一)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从教学内容上存在差别。高等教学教育,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介绍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进度比较快,严格按照进度进行,每节课都有规定的量。

(二)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在思想上存在差异。高中数学是专门与高考制度和课程改革理念相呼应的,其教材反映学生的内心特征,是以教师为主导,仅对知识本身进行灌输式教学的局限思想。而高等教学更注重对数学理论进行探究,对数学定理和原理进行论证。

(三)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存在差异。高中学生学习的目标是为了应对高考,能够牢记数学课本的基础知识并应用到数学试题的计算和解答当中是每一个学生的最终目标。而高等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和实际运用能力。利用高等数学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是高等数学的核心目标。

二、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的阻碍

(一)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存在脱节问题

1. 教学内容的脱节。随着高中新课程的改革,高中的数学教学内容和基本教学理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由于高校的改革是相对独立的,所以不免滞后于前者,再加上两者缺乏教学内容的交流,脱节问题自然而然就会出现。

2. 教学难度的脱节。高等数学对理论性的要求是相当强的,对知识概念必须进行内在的探究,而高中数学的学习和运用都是比较简单的,理论论证的方法不专业,抽象思维的练习也不够。

3.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脱节。高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教学进度慢,课堂信息量小,知识点讲解细致。而高等数学的教学方式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

(二)高等教学与高中教学环境存在差异。高中时期,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数学这门课程更是不能放弃的,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和充满无形压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拥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而大学里开放和自由的环境使学生自学的时间变得比较多,自我的压力和约束力以及与教师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学生的思想变得松懈,挂科变成了一件普遍的事情。

(三)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存在重复问题。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有部分教学内容存在重复的问题。教师讲解不当,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还会导致学生产生了烦躁的情绪。相反的一部分虽然在高中出现过,但却需要更深的推证和论述,用更高的观点阐释,往往却不能被严格对待。

三、完善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对策

(一)完善高中数学教学的方式。高中数学的教学不应当以应试为唯一目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不要步步带领,要结合现代先进的学习软件让学生融入科技的场景学习之中。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可以更好的带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做好教学进度的过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由原来习惯性的教学方式过渡到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需要一定时间[5]。如若从一开始开始就进行大幅度的快速教学,学生无法很好的进行适应。所以,大学教师在初始阶段必须进行适当的、缓慢的教学进度,随着学生的适当再逐渐加快,从学生的适应期过渡到正常期,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制度。

(三)注重新课程改革的引入。高校的教师要想与高中数学教学制度衔接,必须主动的去了解如今高中数学的内容,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在高等数学教学的课程计划制定时,要结合一切实际的情况。在全面了解高中数学知识的作用和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注重系旧引新,从而制定出最有效的教材。

(四)加强实际的教学应用。通过实际的应用活动不仅能对学生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巩固,而且还会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更深厚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教师的教学中,大量的生活题材是必不可少的。在此,作者认为,可以在每个学年的学习中设置1-2个月的实习,相信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培训和就业都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结语

高等数学教育与高中数学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高中数学教育是高等数学教育的基础,高等数学教育是高中数学教育的深化。做好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这就要求必须做好高中数学教学到高等数学教学的有效过渡,为此后社会性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宋娟.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与区别[J].湖北经济学院学

报,2011,10(8).

[2] 史艳华,王芬玲.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探讨[J].教

育与职业,2013,20.

[3] 沈静,李凌,张舒.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衔接问题的

研究[J].现中国西部科技,2013,11(12).

[4] 庞轶文.浅析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教学的衔接[J].中国电子商

务,2014,1.

[5] 王继红.浅议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J].投资与合作,

2011,4.

作者:马鑫

高等数学观点高中数学论文 篇2:

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困难的原因分析

[摘 要\]很多学生感到高等数学太抽象,学起来很困难,数学成绩下滑严重。导致学生感到高等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忽视了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内容间的关系;第二,学生不适应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第三,学生没有调整好学习方法。对此,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顺利地从高中数学学习过渡到高等数学学习: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式、端正学习态度,讲清楚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异同,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关键词\]高等数学;高中数学;学习困难;学习方法

在大学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但补考率一直居高不下。补考的学生中也包括高考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笔者曾在计算机软件专业和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中做过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高等数学太抽象、太难,他们对解答极限的定义法证明、中值定理的证明等需要严密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题目感到很困难,而对解答求导数、求极值等有固定步骤的题目感到比较容易。本文将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忽视了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内容间的关系

进入大学,学生刚初步接触函数、极限、导数、积分这些内容时往往觉得自己已经学过了,于是课上不认真听讲、课下不复习总结。事实上他们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当进入后面更深层次学习时就出现了“很难、不懂”的现象。高等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严密的体系,章章相关、节节相联,比如导数学得不好势必会影响积分的学习,这样就导致了学习的恶性循环,学生的成绩下滑甚至不及格也是很自然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学生没认清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内容间的关系。高中数学是高等数学的基础,涉及函数、极限、导数、积分的概念,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这些都是为高等数学学习做准备的。但高等数学又是高中数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为高中数学提供理论支持。比如高中学生会利用求导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但其中的原理却是在学习高等数学后理解的。如果大学教师在课前不强调高等数学是高中数学的“发展和延伸”,学生很难在学习高等数学之初就发现这一点。

例如,高中数学中只是提到如何求极限的值,却没有具体分析极限的含义,所以当学生在高等数学教材中遇到N-ε定义及运用时感到很陌生,有难度。再如导数的概念,高中数学没有详细阐述,只是要求学生会简单的求导运算,到了大学则要求掌握导数概念及分析运用、用隐函数求导等,如果学生由于“轻敌”没有认真学习,很难掌握这部分内容。

在高中,学生已经习惯了函数是一元的、图形是等规则的、问题是直观形象的;到了大学,出现了多元函数、隐函数,图形是空间曲面等不规则图形,要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研究问题(如求重积分),涉及微观领域而且抽象。若没有提前提醒学生这些区别,学生突然从一种模式进入到另一中模式,会感到措手不及,需要较长时间适应。

高中数学讨论的是个别问题,一般是直接解决问题;大学里讨论的问题普遍化,经常要用辩证法等间接方法来解决问题。例如微积分的学习,通过讨论曲边梯形的面积及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进而提炼出更普遍的表达式——定积分。高等数学常用以直代曲、以有限代无限、以不变代变等方法先得到近似答案,再通过极限方法实现从近似到精确的过渡。

另外,现在高中数学实行新课标,而目前的大学数学教材是按旧的高中数学课标编订的,所以教学内容的衔接过程中有脱节现象。例如反三角函数、极坐标方面的知识,积化和差、和差化积的公式是学习高等数学必备的三个重要知识点,但这些知识点在高中数学中只是提到了表示符号或已经全部删除,这势必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高等数学。除此以外,有些数学符号也有所变化,如“BA”指B是A的真子集,“CAB”指是A中子集B的补集或余集,也可以写作A/B,而习惯上用“A”表示补集和用“”表示真子集都是不规范的,是错误的。

因此,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的深化部分、脱节内容以及变化部分应该提前说明、及时补充,或指导学生自学相关的内容,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很多困惑。

二、学生不适应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新课标中加入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多种以学生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数学建模的教学及竞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高等数学的教学主要是提倡学生主动探究,传授的是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可见二者在教学方法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高考的压力所在,实际上高中数学的自主探索教学方法不能极大地发挥作用,跟大学里数学的教学方法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异。

高中数学相对高等数学内容较具体,侧重于计算,知识点较少,课时较多。一节课课本内容只讲1~2页,新知识的讲授时间大概只有15分钟,余下的时间是做大量的例题和习题,甚至下节课还是本知识点的练习,这些练习题都是教师查阅很多资料挑选出来供学生练习的,而且教师会对每道题给出详细的解答并总结解题思路及方法,方便记忆。到了大学,高等数学内容抽象,侧重概念与原理的剖析,知识点较多,但课时数相对高中少很多。一节课下来,课本内容讲4~8页,而且授课内容中推理证明很多,课堂上没有太多时间做练习。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收到的学生评语多数是“讲授太快,一节课上了高中时的3节课的内容”,“请像高中老师一样给我们多做练习题”,“能不能不讲证明,好难啊”。其实是学生习惯了高中数学的“例题+练习”的教学方式,喜欢等教师给出结论,不愿意自己探究。在大学,教师只是引导者,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主探究,需要学生课后自己查阅相关知识,总结和归纳,这对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学生们不适应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是造成他们学习高等数学困难、成绩下滑的原因之一。此外高中数学和高等数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也是一个原因。在高中阶段,学生习惯了逻辑思维,例如求函数的解析式、最值等许多函数问题,这均属于对函数的静态处理。而到了大学要学会运用辩证思维,如连续性、定积分及重积分的定义就要用极限方法对函数作动态分析。学生对这种利用近似认识精确、从有限认识无限的辩证思维认识不足,接受起来感觉困难。

三、学生没有调整好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和高等数学都要把握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这几个环节,并及时做总结归纳。在高中,学生学数学主要是背公式和定理,通过大量习题来强化解题能力。到了大学,简单的记忆是远远不够的,所学内容多也使得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不现实。如果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没有及时做出调整,势必会影响高等数学的学习效果,感觉数学难而成绩下滑也是必然的。学习高等数学需要注意下面三个方面:

1.相比记忆公式定理来说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更重要。如归纳法、类比法、映射变换法等,以及一些处理特殊问题的特殊技巧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以后,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例如理解了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后,用类比的方法不难得出重积分的概念和部分性质。当然,在大学中数学符号很多,要熟练掌握数学符号语言,比如极限的N-ε语言。

2.相比公式及定理的结论来说对条件的理解更重要。例如有学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limx→0xsin1x=limx→0xlimx→0sin1x=0limx→0sin1x=0,显然学生忘记了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条件对相关结论成立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若忽略了前提条件,就会犯上述的错误。

3.相比记忆数学本身的知识来说培养数学能力更重要。大学生要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来逐渐培养自己的数学能力,包括空间想象能力、数学转化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比如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就是一次很好的综合运用数学能力和展现数学能力的机会,这种类似的竞赛和活动学生应该多参加。

四、结束语

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方法及思维方式的不适应、学习方法没有及时调整是导致很多学生感觉学习高等数学困难、成绩骤跌的原因。教师应该做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来帮学生顺利从高中数学学习过渡到高等数学学习。

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式、端正学习态度。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好抽象内容与直观模型的关系,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加强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有机联系;适当放慢教学进度,插入部分联系,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讲清楚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异同。第一节课要给学生们简单讲述一下高等数学学习内容的脉络、章节间的联系,给他们一个高等数学的结构框架;告诉学生们高等数学是高中数学的延伸和发展,同样要研究高中数学中的函数的极限、导数,而积分可以简单地看作求导过程的反向思维,由研究一元函数推广到研究多元函数。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对高等数学学习的恐惧,提高他们的兴趣。教师特别要从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不同上指导学生及时做出调整,让学生及时补充知识,将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起来。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进度和方法上做适当调整。由于大学里学生接触得最多的是自己的同学,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就变得很重要,因此要培养学生讨论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在讨论中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和方法。

总的来说,高等数学教师有必要给学生讲清楚高等数学有什么用、与高中数学有什么异同、用什么方法学高等数学,以培养他们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尽快适应高等数学的学习,不再出现成绩下滑或挂科现象。

参考文献:

\[1\] 叶飞.关于提高概率论课程教学效果的一些思考\[J\].教育观察,2014(19).

\[2\] 吴珞,何婷,凤晓明,等.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困难原因调查及统计分析\[J\].大学数学,2011(2).

\[3\] 杨明俊,郭丽娜.关于高等数学教学的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7).

\[4\] 史艳华,王芬玲.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20).

\[5\] 闵兰,陈晓敏.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作者:韩彩虹,李略,庞琳娜

高等数学观点高中数学论文 篇3:

高等数学和新课标下中学数学的脱节与衔接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摘要:高等数学是工科院校大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随着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等数学和中学数学之间的脱节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文章根据大学数学和中学数学教学中较普遍使用的经典教材,对大学数学和中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比较,提出了相应的衔接策略,对于大学数学教学和大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学数学;高中数学;新课标;脱节;衔接策略

数学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大学数学应是高中数学的有机延续和发展。然而,随着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的课程与教学出现了部分脱节现象。因此,对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进行衔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高校数学教师,为了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对现在的高等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脱节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案。

一、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的差异分析[1-4]

1.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培养目标的差异。在高中,很多学生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高考时考个好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对于数学,他们的目的是多做题、会做题,通过题海战术训练解题技巧。升入大学以后,部分人还抱着这个想法,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60分万岁,多一分太累。事实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他们以后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才是高等数学的教学目的。

2.大学教师与中学教师数学教学方法的差异。中学教师教学内容少,讲解细致,提问多,训练时间多,以知识点讲解为主。中学教师忙着归纳习题类型和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要求学生盲目服从,学数学就是为了学会解题,不注重对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学生都成了“做题机器”。而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很多,课时相对较少,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少,教师注重教学方法与作用的传授和实际应用,侧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通过“教师讲+黑板写”传授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明显加快,每一节课往往要讲一节内容,知识容量增大,前后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学生感到不适应,前面的学不好,后面的学不会,形成恶性循环,自然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学生学习高等数学与学习中学数学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中学生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学习上过于依赖老师,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差。对于搞不懂的定理,往往先记住条件和结论,似懂非懂,做题时生搬硬套。进入大学以后,面对内容多、难度大的高等数学,很多学生望而却步。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大学数学,还像中学那样,靠课堂上听听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做到课前提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及时复习,学会归纳总结和自觉地学习。

4.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脱节。自从新课改以来,高中数学内容调整很多。一方面,如极坐标系、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反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这些都是大学数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但在新课标中却被删掉了,大学老师不得不从头讲起,使得原本就少的数学课时更加紧张。等到进入大学,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又没有了新鲜感,学习动力不足,又对大学数学的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

5.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在学习能力培养上的差异。在中学期间,大部分学校都不开设数学建模课。大多数学生对老师和教材都是绝对相信,扎扎实实,循规蹈矩,很少有人对所学数学原理与方法质疑提问,能提出自己观点与老师同学讨论的更是少之又少。中学数学教学实际上是以“数学知识点为中心”的教学,表现在重视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数学结论,轻思维过程。而在大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他们归纳总结的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创新探索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

6.大学数学教材与高中教材语言形式上的差异。大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脱节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上,除此之外还有教材语音形式上的差异。中学教材的语言生动形象,图像丰富多彩,形式活泼,例题、习题与实际联系更紧密。所以编写高等数学教材时,在保持数学理论严谨性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吸收中学教材的优点,尽可能地做到形式多样化,以满足新一代大学生的需要。

二、做好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方法[5-8]

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出现的脱节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严重挫伤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高中教师为了应付高考,提高升学率,只要求学生会解题,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概念,更不会主动地去了解大学的数学教材,为学生升入大学学习数学做必要的铺垫;另一方面大学教师课时紧,教学任务重,也很少有时间了解学生中学期间学过哪些内容,没学过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掌握得薄弱等。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来到一个陌生的学校,他们面临的不仅是生活环境的变化,还面临着学习方法、学习环境上的巨大变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与探索,提出了相应的衔接策略。

1.做好教学内容从高中到大学的顺利过渡。高等数学和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的脱节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的脱节。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归纳了这种脱节的几种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衔接策略。①内容断层型。作为大学数学教师,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带大一新生的高等数学时,每当讲到正余割函数、反三角函数和极坐标时,学生总是一脸茫然,一问学生才知道,他们高中根本没学过这些内容,或者仅仅是提到而没细讲。而大学老师却常常认为这些都是高中已经很熟悉的知识,因为我们多是新课程改革前接受的高中教育,当时这些知识点都是高中时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像这些知识点就是大学和高中数学的断层,高中没讲过,大学也没补充,这就需要我们高校数学教师花点功夫了。我们当然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因为这些知识对学生后续的学习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在讲高等数学上册第一章“初等函数”一节时,就将正余割函数、反三角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等知识做详细的补充,强调其重要性,并指明将在日后经常用到。对于极坐标,大部分同学高中都没接触过,学过的也只是作为选修内容学习。所以大学老师要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补充极坐标的内容,尤其是常用的极坐标方程及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②澄清提升型。出于高考的需要,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已经讲过一些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其应用,甚至比较复杂的复合函数求导数都讲过,但是高中教学中并不给出严格的推导和证明,使得学生并不真正理解。所以到了大学,导数这部分内容更要注重思想方法与论证,而非具体练习,而对诸如隐函数求导法则等新的内容则需要仔细讲解,但如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判断函数的凸凹性和拐点等高中已经学过的内容就可以一带而过。所以进入大学以后,对这类内容需要我们大学教师给予严格的定义并澄清概念。③内容重复型。即高中学过,并且学生已经掌握得较好的内容,如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判断函数的凸凹性和拐点,常见函数的求导公式等高中已经学过的内容,教师只需给出必要的理论证明与练习提升,而不需要重复练习。④补充提升型。对于简单的一元函数的定积分,甚至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有些学生高中都学过,但由于高考不考,所以老师只是简单介绍,没有较详尽的阐述,函数稍微复杂点学生就不会了。对这样的内容大学教师应给予系统详细地讲述,包括函数的不定积分、函数的定积分及其应用。在教学内容方面的脱节,除了以上四个主要方面外,还有不同地区学生在某些内容方面掌握的差异较大,还有高中的分层次教学带来了学生层次上的差异,对于像正余切函数、反三角函数的性质、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积化和差、极坐标等知识点,学生掌握的程度差别很大。所以我们高校老师在开始新课前,需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比如利用问卷调查,就可以准确了解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哪些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开设数学建模教学课,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增设数学建模教学课,增加数学建模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数学建模是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对各种实际问题建立模型的过程,是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产物。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青年教师中举办数学建模研讨班,还可以邀请安徽大学、汕头大学等高校的数学建模专家来学校讲学,鼓励广大青年教师投身到数学建模活动中。我们还可以在学生中开设数学建模教学课,选拔成绩优异者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相信一定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3.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利用每堂课开始的两分钟时间,向学生交代清楚本章节主要研究什么,教学方法是什么,目标是什么,学习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它在整个课程中占什么地位,与其他章节又有什么关联等,让学生清楚地了解高等数学理论体系脉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不仅教学生理论与方法,还要叙述清楚这些理论与方法产生的原因、目的、作用,使每堂课结束后,学生概念清楚、方法明确,真正做到心有所得。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专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以及科学知识的不断更新,有选择地开设一些相关的数学课程的选修课和讲座课,扩大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高等数学是大学新生入校首先接触的专业基础课程。面对一个崭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大一新生往往无所适从,尤其是高等数学,上课进度快,知识点多,令很多学生头疼。如何让他们顺利完成从高中数学到大学数学的过渡,使高等数学形成一个有续的、层次分明的并且服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过程,是我们高校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肖永红,范发明.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调查分析[J].高师理科学刊,2009,29(2):104-107.

[2]高雪芬,王月芬,张建明.关于大学数学与高中衔接问题的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3):30-36.

[3]盛兴平,王海坤.新课标下高师数学分析教学实践与研究[J].大学数学,2013,29(1):11-14.

[4]潘建辉.大学数学和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脱节问题与衔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8(2):71-73.

[5]安晓伟.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学习方法的衔接[J].赤峰学院学报,2010,26(5):200-200.

[6]闻良辰,张雪峰,王辉.浅谈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DB/OL].http://wenku.baidu.com/view/b1969161783e0912a2162ac1.html.

[7]中学数学新教材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EB/OL].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ed586147b307e87101f69679.html.

[8]韦兰英.新课标下高师数学分析课堂教学改革[J].高师理科学刊,2012,32(1):77-79.

基金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TS12142),创新方法工作专项项目(2009IM010400)及安徽省省级重点教研项目(2012jyxm202);安徽理工大学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2010jyxm039)资助

作者简介:孙侠(1980-),女,安徽凤台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作者:孙侠 殷志祥 许峰 徐辉

上一篇:师生互动教学小学英语论文下一篇: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