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专业管理毕业论文

2022-04-16

摘要:毕业论文(设计)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特别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试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出发,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探讨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物流专业管理毕业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物流专业管理毕业论文 篇1: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通过对吉林大学2008——2014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开展的就业问卷调查,分析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并对如何更好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物流人才提出对策如下:须调整就业观,从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做起,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提升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积累自身社会实习经验。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物流体系发展的逐步完善,物流业重新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物流学科地位也日趋巩固,物流类专业的建设思路已经从“求规模”转向“要质量”。近几年,社会对物流管理专业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呈稳定增长趋势,物流专业人才缺口达六十余万,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走势持续良好。高校的人才培养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通过调查与探究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才能为学院教育教学管理提供方向性指导,以便推动学院教学工作的稳步开展,同时也为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改革提供经验支持。

一、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分析

(一)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环境不容乐观

1.经过2013年严峻的就业形势,2014年的就业形势备受关注。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大学毕业生有727万,加上2013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难见好转。当前,我国毕业生就业面临寒流,物流行业毕业生从属就业难大流,一定程度上学院毕业生就业面临压力。

2.目前物流企业缺乏人才。从大多数物流单位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对于物流实际操作能力强、熟悉物流行业现状及业内基本情况、有丰富物流行业工作经验的专业型人才迫切需求。然而大多数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物流专业毕业生与就业市场之间出现供需不平衡的矛盾。

(二)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择业观念影响就业

1.重视职业差距,没有准确定位。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以及就业压力的日趋增大,虽有不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有所下降,学生择业观念和择业心态向积极转变。但是,由于传统就业观念、社会舆论、家庭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仍然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不能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不愿接受薪资低、苦力重的工作,依旧抱有精英心态,就业眼光局限短浅,严重影响自己的就业择业。

2.忽视实践能力,专业知识欠缺。近几年来,据校园招聘物流人才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来看,多数的用人单位反映物流专业毕业生理论知识不扎实,基础知识存在漏洞。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就业后不能及时适应工作岗位,专业技术不过关。

3.实习经历缺乏,社会过度制约。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相关工作的经验较少,假期实习经历少,在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方面的衔接存在不足。使得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当中常常为问题所困,不能及时适应岗位需求和工作标准。

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与分析

物流管理专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不论是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还是高等学校,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其主要衡量指标为毕业生的就业率。学院开展本次调查与研究,主要针对当前学院蓬勃发展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进行调查,重点放在毕业生目前就业质量与就业现状。就业率所反映的是就业的“量”,就业率是一个数量型的指标,是一个单一指标;而就业质量所反映的是就业的“质”,即反映了就业的结构、层次以及性质等,就业质量是一个质量型的指标,是一个复合型的指标。

由于学校地处东北地区,调查初期考虑物流管理毕业生的就业区域集中在东北、华北地区,然而本次调查结果却显示,初次就业时36%的毕业生选择留在了省内,东北、华北地区合计占58%的比例,南下择业的毕业生所占比例较大,且集中于长三角地区。而目前仍然留在省内的毕业生也占到39%,东北、华北地区合计为64%,地域分布特征与初次就业时差异变化较小,部分毕业生出现就业回流,但在南方就业的毕业生依旧占多数。通过对7届毕业生的就业比对和问卷调查,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近几年工作相对稳定,工作在东北、华北地区择业的毕业生,大多基于地缘优势,于环渤海地区择业比例较大;南方择业依旧占据较大比例,毕业生择业选择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此次调查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对在吉林省本地工作的学生采取留置问卷调查或入户访问的调查方法,对在外省工作的学生采取电话调查、信件调查和网络调查等方法。调查收回问卷278份,其中男92人,占33%,女186人,占67%。2008届毕业生至2014届毕业生所占比重分别为8%、7%、12%、18%、15%、18%、22%。由于本次调查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所跨年级较多,更多集中在毕业生工作地域与就业选择之间的关联性,即随着学生工作经验的积累、业务能力的提高,就业地域是否会改变。

三、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企业类型与分析

物流相关企业仍是学院毕业生的首要选择,调查显示初次就业时,45%的毕业生被物流相关企业录用,16%进入了生产制造企业,15%进入了贸易和流通企业,这三类单位是物流管理毕业生的重点选择范围。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了解,当前工作单位属于物流相关企业的毕业生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33%,贸易和流通企业占20%,生产制造企业占16%,这表明一部分毕业生自毕业签约工作以来,已经离开了物流相关企业,针对这一现象,学院也组织对相关毕业生进行调查了解,总结出以下原因。

(一)工作岗位与专业相关性低

经过调查了解,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后的工作岗位与专业的相关性相对较低。学院分析讨论认为,物流管理专业属于服务类行业,需要复合型人才,本身的专业性并不是特别强,与其他专业相比,行业壁垒很低,其他行业的人员也可以选择在这个行业就业,例如计算机专业、财务专业、其他管理类专业等等。同样,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也可以选择在其他服务行业就业,专业之间的跨度并不是很大,这对于毕业生择业的方向定位,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优势,但同时也是导致物流行业人才流动现象严重的因素之一,容易造成行业人才利用的不稳定。

(二)行业劳动强度工作压力大

物流行业是一个劳动强度较高的行业,特别是进入该行业的最初阶段,一般需要掺杂一些搬运等体力工作,部分学生由于择业观的不坚定等因素,对此不能适应,于是产生转行的念头,选择相对轻松的职业。通过对调查学生的了解访谈,在不同的行业领域内,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一次就业后的跳槽率比较高。经过调查显示,2010届至2013届的跳槽率都高达30%以上。根据对学生的访谈,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物流行业的社会实践性比较强,对从业人员所具备的从业经验也较多,而当今高校教育中,学生往往忽视实践经验和实习经历的积累,且专业知识并不是很牢固,在从业的过程中,常常碰壁遇到挫折。因此,毕业生通常在对该行业的业务熟悉后,跳槽机会较多。

2.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多为私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稳定性较差;且在私营企业中,人才竞争也比较激烈,从业压力较大,加之从业工作强度大,许多毕业生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转行从事其他行业。

3.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就业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物流行业的体力劳动,是学生希望通过跳槽另择其他工作的重要原因。而客观上,由于服务行业的相通性,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转入其他服务行业就业,也是相对容易的。

(三)行业收入较其他行业占劣势

工资待遇是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关注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后的工资待遇处于中等水平,实习转正后基本为5000~6000元左右。作为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企业还是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他们一方面认同这个行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也认为这个行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很辛苦。

调查显示,65%的毕业生曾经在物流相关企业工作,这个比例高于初次就业时的45%相关性比例,更高于目前的33%相关性比例,说明一部分毕业生曾经跳槽进入了物流相关企业,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同时在就业的过程中,尤其是物流行业,性别歧视现象更为严重。若将研究的调查问项和毕业生性别做交叉分析,可发现男性毕业生曾经在物流相关企业工作过的比例为74%,而女性毕业生仅有51%;这说明男女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中存在差异,其原因也很可能是目前的物流岗位普遍强调体力劳动,因而当性别与择业交叉时这一问题更加突显。

四、结论

总之,当前的就业现状要求,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必须调整就业观,从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做起,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提升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积累自身社会实习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这也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真正亟待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刘小红,王成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调查与分析[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2]张曙红,冷凯君.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

[3]谢五洲,郑浩昊.对高校物流类毕业生就业的冷思考[J].江苏商论,2006(7):56-57.

[4]黎业芬.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及解决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9(9):79.

[5]史晓原.“物流热”背景下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物流科技,2011(9):35-37.

作者:金鑫 梅士伟 王丹

物流专业管理毕业论文 篇2: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升思考

摘 要:

毕业论文(设计)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特别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试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出发,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探讨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对策思考

文献标识码:A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是学生对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学生对将来工作的实践准备。

1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自从我院招收五年制高职生以来,毕业论文就成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9年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深深感受到学生所提交的毕业论文质量越来越差,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毕业论文写作不规范

我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将毕业论文往往安排在第6学期,而这个学期学生正好在顶岗实习,也是学生找工作的关键时期,学生为了找个好工作,天天忙于奔波,没有多余的精力用于毕业论文的写作,所以学生往往在论文答辩前的几天内匆匆选题,匆匆完成论文,基本不注重论文写作的技巧和规范要求,有的直接在网上下载,略作修改,匆忙上交,这样的写作过程自然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1.2 毕业论文抄袭比较明显

纵观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所提交的毕业论文,抄袭比较明显。随着网络技术不断的发展,学生可通过网络查找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于是很多学生写毕业论文不是去图书馆查阅有关文献资源,而是直接从网上下载相关资料,有的学生将几篇相关论文拼凑成一篇论文,甚至有的学生直接从网上下载一篇,直接交给指导老师,整个论文中基本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抄袭特别明显。

1.3 毕业论文选题不得当

纵观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所提交的毕业论文,发现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比较盲目,要么将书本中学过的专业知识点作为选题,要么将网络中点击率高的观点作为选题,一般不考虑选题是否与自己的工作岗位紧密相关,所以有的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不是范围过大,就是观点比较陈旧,或者就是与第5学期跟岗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联系不多,甚至有些选题与物流管理专业没有任何关系。总之,有一部分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不是十分得当。

2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完成中存在问题根源分析

毕业论文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对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的重要环节,但是近几年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综合分析,这是有一定根源造成的。

2.1 思想不够重视

无论指导教师还是学生对毕业论文指导和写作都不够重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虽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但是它对是否能顺利找到工作,是否能提升专业技能,是否能顺利取得毕业证书,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学生降低了对毕业论文的要求,随便选题、随便拼凑,从而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认为毕业论文虽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认为其不同于课程教学,院系对毕业论文指导考核又不是很严格,所以可以马虎些;甚至有些老师认为大专生没有必要写毕业论文,大专生写毕业论文纯粹是浪费时间;另一方面由于老师平时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加上学生又不在学校,学生又不会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指导教师也就不会随时与学生主动沟通,从而放任学生在论文答辩的前后几天内完成毕业论文,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2.2 学生毕业论文完成缺乏时间保障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往往在第5学期6个月跟岗实习结束后,在学生元旦返校交流跟岗实习经验时布置,到四、五月份毕业论文答辩时,期间有4-5个月的时间,时间可为很长。但是在这4-5个月的时间内,学生的重要任务是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一结束就面临毕业,毕业了就要工作,所以在此期间学生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找工作。在这4-5个月的时间内学生往往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实习和找工作,这样就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精心准备毕业论文,以致于到最后随便选题,随便完成毕业论文,这样必然会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2.3 毕业论文题目与跟岗实习岗位脱节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安排在第6学期,之所以安排在第6学期就是因为其第5学期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跟岗实习,对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比较熟悉,可以方便学生选择合适的毕业论文题目。但是由于学生跟岗实习交流往往返校两天,返校期间事情比较多,指导老师无法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全面指导,只能提些要求,学生跟岗实习交流一结束,就又匆匆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没有精力时间好好总结自己跟岗实习的情况,所以无法及时选定毕业论文题目,时间一长,对相关单位、相关工作岗位的具体情况又淡忘了,最后就随便选题,随便下载些资料,随便拼凑一篇论文,就算完成任务,这样自然会影响毕业论文质量。

2.4 毕业论文答辩机制不健全

一般毕业论文答辩应该将同一专业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相关专业老师也应分成至少由三名专业老师组成的若干答辩小组,并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由答辩小组老师共同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工作。但是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谁指导就谁负责答辩,这严重违背毕业论文答辩的要求。归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建立健全的毕业论文答辩机制,论文答辩没有明确的程序、规则和要求;另一方面学院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没有制定明确的考核要求和标准,从而导致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比较不规范,最终会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3 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思考

3.1 高度重视,加强交流

院系、师生双方都要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系部应在毕业论文写作之前,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并宣布相关纪律要求,通过动员大会,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完成毕业论文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了解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时间节点,并认真解决好完成毕业论文与实习、就业等的时间冲突。系部在毕业论文写作前,召开指导老师专门会议,明确指导老师的职责和毕业论文相关要求。指导老师要增强责任心,认真对待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师生双方要加强交流,指导老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按计划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论文完成情况,并对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并将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进程作好记录和考核;学生也要主动与指导老师交流,及时反馈毕业论文写作进程,毕业论文写作中面临问题要及时向指导老师请教,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3.2 合理安排毕业论文写作时间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往往安排在第6学期,这个学期学生既要实习,还要找工作,又要完成毕业论文,在这仅有的4-5个月的时间内,学生当然将实习和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往往忽略了毕业论文。所以必须要合理安排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毕业论文的质量。为此,物流管理专业不妨在第5学期学生集中返校交流实习经验时,集中布置毕业论文,指导毕业论文,并明确要求学生在校集中两周,两周内安心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也可以在毕业论文答辩前三周要求所有学生集中返校,集中完成毕业论文,要求学生结合各自实习情况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完成毕业论文,这样可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而且可以更好地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不断提升毕业论文的质量。

3.3 围绕顶岗实习岗位,科学确定毕业论文题目

近几年物流管理专业在布置毕业论文时,往往要求学生围绕顶岗实习的具体情况确定毕业论文题目,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还是与实践相脱节。为此,应严格规范毕业论文选题机制,明确要求所有学生的毕业论文都必须围绕跟岗实习岗位科学合理选定题目,题目与跟岗实习没有关系的,一票否决,一律不予以通过。学生在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时,一定要围绕跟岗实习岗位,一定要科学合理,范围一定要适当。

3.4 健全毕业论文答辩机制

近几年物流管理专业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时,没有完全按照毕业论文答辩的操作规范办理,往往由指导老师自行组织论文答辩,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为了提升毕业论文质量,必须要健全毕业论文答辩机制,可以成立由专业带头人组成的答辩委员会,由系主任任答辩委员会的主任,不同专业设立不同的答辩小组,努力为学生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答辩氛围。

3.5 健全管理体系,规范毕业论文考核机制

毕业论文的完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其往往由选题、论文任务书和论文写作、答辩、考核等多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要做好考核工作。因此要健全毕业论文的管理体系,规范毕业论文考核机制。学生要详细制定及时上交毕业论文任务书,按任务书要求及时完成相应任务,及时向指导老师汇报毕业论文进展情况;指导老师要将学生毕业论文任务书存档,及时掌握学生毕业论文进展情况,并做好详细的书面记录,加强毕业论文考核。毕业论文考核应由指导考核、评阅考核、答辩考核三部分组成,分别由指导老师、评阅老师、答辩小组完成各自的考核任务。只有通过健全的管理、规范的指导、严格的考核,才能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

毕业论文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环节。只要师生高度重视,加强交流,合理选题,健全管理,规范指导和答辩,严格考核,定能使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仇环.高职高专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索[J].无线互联科技,2015,(01):266276.

[2]夏忠球.提高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32):72987299.

[3]褚笑清.关于高职教育毕业设计(论文)现状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3,(07):6566.

[4]赵艳霞.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分析与改革[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01):104105.

[5]胡晓娟,郭涛.强化毕业设计管理培养创新型人才[J].科教导刊,2015,(01):3941.

作者:张海英

物流专业管理毕业论文 篇3: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物流业蓬勃发展,相应的物流专业学生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为适应这种情况,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人才培养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通过对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近四年来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了物流专业的就业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为物流专业学生就业提供参考,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物流专业;就业;现状分析;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物流体系越来越完善,物流业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参与到物流业中的就业人口越来越多,物流专业学生人数虽然不少,但是仍有60余万的缺口,市场需求仍然很大,被列为紧缺人才专业之一。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如何,对物流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物流专业人才,不仅保证数量,还要保证质量,为的管理提供方向性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物流人才,促进物流专业学生就业,推动院系工作的稳步开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1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类别分析

据对2012-2015年毕业生的不完全统计,约有85%的物流专业毕业生从事与物流相关的职业,其中67%的从事物流运输业,18%从事物流销售业,另外7%从事商业,8%从事其他行业。从就业类别看,毕业的学生多数还是从事与物流有关的行业,从事物流运输业的最多,从事物流销售业的其次,仅有15%的从事其他行业。

1.2就业地域分析

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近四年来87%的物流专业毕业生是在武汉市及周边工作,有8.5%的毕业生在南方大城市工作,在一线城市如北上广工作的仅为4.5%。该数据反映了物流专业毕业生的选择比较理性,武汉及周边有较多的物流园及集聚区,工业、农副业及小商品业比较发达,有较大的容量来容纳物流相关人才。如武汉市的白沙洲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武汉市乃至全国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对物流专业的学生很有吸引力。

1.3岗位层次分析

因为调查的跨度为4年的毕业生,岗位层次上有些不同。如就业较早的2012届、2013届这二届的毕业生,已经较熟练的从事相关业务,积累了一定经验,有能力者被提拔为部门主管或者经理的人数为63人,占到这三年毕业总人数的32%,其他人还处于基层岗位。而2014届、2015届这三届的学生,中层领导岗位的仅占7%,其他的处于基层岗位,主要是工作年限短,经验不足,还处于观察期。另外,这4年共有17名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从事物流相关产业。其中11名从事物流运输业、3名从事仓库储备、4名从事物流销售。从岗位层次上看,年限较长的毕业生有小部分人被提拔为中层干部,年限较短的还处于基层岗位。

1.4毕业生专业契合度

根据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类别的分析,毕业生专业契合度还是很高的,物流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专业对口的学生达到85%,这在专业对口方面高于平均值。主要是因为物流行业发展迅速,网店开设的越来越多,每个行业都跟物流有关,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购物方式也为物流助力,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物流,所以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大,毕业生就容易找到工作,所以专业契合度也高。

1.5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毕业生对工作满意的仅为17%,这些人多为作出一定成绩、且处于中层领导岗位的毕业生,9%的人认为马马虎虎,没有什么主动性也没有什么抵触心理,平常心对待,不满意的站64%,很不满意的仅占10%。这是由于毕业生毕业年限短,且主要在基层工作,工作内容单一且繁忙,工资待遇属于一般水平,综合因素影响下容易产生倦怠心理,建议物流企业采取多种形式来为员工减压,让毕业生以更好的精神风貌在企业工作。

1.6毕业生薪酬分析

毕业生的薪酬是企业能不能留住人的一重要因素。据统计,物流行业正式员工一般月工资为2500-4000元左右,基层员工多为3000左右,这个比例要占到71.5%左右,在2500元以下的仅占8.5%,4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仅占16%,5000元以上的仅占4%,由数据可以看出,物流专业的学生的薪酬略高于地区的平均工资水平,但是在武汉等城市,这种工资水平仍处于中等水平,毕业生对提升工资的愿望比较强烈,所以经常会发生跳槽等情况。

2.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2.1门槛低、竞争较大

许多高校都开设有物流专业,就武汉市而言,本、专科很多院校开设该专业,毕业生人数就相应的较多,就业竞争力较大。再者,比如物流运输业,从业门槛较低,一些岗位低学历也能胜任,所以竞争压力就比较大。再者,近年来,全国就业形势都不容乐观,如2014年,大学毕业生727万人,加上2014年以前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可想而知。

2.2毕业生定位不准确

受到就业观念、家庭影响、社会舆论等方面的影响,许多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对工作定位不准确。有部分学生好高骛远,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认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抱有精英心态,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不愿意接受底薪,就业目光短浅,没有对自己做出客观评价,没有精准定位,是就业工作中的不利因素之一。

2.3综合能力对岗位要求有距离

根据物流企业反馈,物流专业毕业生理论知识不强,实践能力较差,适应能力较差,知识和实践衔接不足,物流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这跟学校教育有着直接关系,学校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注重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在实习过程中进行专业指导,努力培养适应工作岗位的毕业生。

2.4毕业生吃苦精神不足

物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强度较大。许多毕业生进入物流业初期,还需要做一些体力活,如进行货物搬运等,一是毕业生心理上反差较大,二是体力上也不能胜任繁重的劳动,导致学生不能适应工作,就容易导致学生跳槽转行,来选择相对轻松的工作。根据调查,毕业生一次就业后跳槽率达到35%左右,坚持下来的学生很少。

2.5收入水平一般

收入是影响毕业生选择的一大因素。物流专业毕业生的收入处于中等水平,但是大多数毕业生从工作以后,就担负起家庭的负担,多数在毕业后1-3年就要成家,买房、结婚等压力较大,物流企业的工资水平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虽然物流企业的薪金有一定上升空间,但是工资水平仍不能满足需要,许多毕业生反应物流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水平一般是导致他们跳槽的一大因素。

2.6物流企业的消极反馈

根据对物流企业的访谈和反馈,物流企业对物流专业毕业生的用人情况表示堪忧。第一、缺乏吃苦精神。因为大多数毕业生前期需要从事劳动,跟学生的期望反差很大,企业需要的认真负责、吃苦耐劳、踏实能干等品质正是毕业生所缺乏的。学生往往有抵触和畏难情绪,消极怠工的情况时有发生。第二、毕业生能力有所欠缺。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服务意识都需要提高,知识和实践脱节,基本技能有待加强,还得重新培养,成熟期较长。

3.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这几届学生的调查和访谈,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一张学校教育质量的晴雨表,就业情况也是物流专业健康发展的有利保障,调查显示以下结论。

3.1结论

3.1.1物流专业整体就业情况良好,多从事与物流有关的行业,专业契合度较高。

3.1.2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北省武汉市周边,少数在其他地区,毕业较早的少部分人已经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多数还在基层工作。仅有17%的人对工作满意,多数都不满意。主要原因可能是薪金水平较低。

3.1.3就业中存在着不利因素,主要有:竞争大、毕业生定位不明确、综合能力不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收入不高、物流企业的消极反馈等。

3.2建议

3.2.1学校培养人才模式转变

以就业为风向标,努力培养适应企业、适应社会的综合性人才。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认真负责、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在校期间引导学生加强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突出素质教育,把这些基本素质的培养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去。

3.2.2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企业想用的是能马上投入到工作中去的员工,以避免时间和金钱的浪费,所以要跟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把实习工作作为重点来抓,把学生定向培养,缩短成熟期,如针对京东及唯品会等物流,开展专门人员的培训,针对冷链物流开展冷链物流的培养。按照企业需求,定制人才,缩短成材期,保证就业针对性,才能适应市场,把握就业规律。

3.2.3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

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客观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个客观评价,自己是否能胜任相关工作,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对自己的定位要准确、适当,不要好高骛远,要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能力,使自己适应岗位要求。

3.2.3政府要引导企业走专业化道路

政府要广纳言路,在政策上对物流企业进行扶持,特别要对中小型物流企业进行引导,走专业化道路,使得企业成为专门的物流企业,更符合学生的就业期望,引导学生认识企业,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使其更符合企业需要。

3.2.4开展就业指导

学校要根据市场、用人单位实际情况,对在校生进行就业指导。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能力,使其符合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弥补其不足,使之更好的适应单位需要,缩短毕业生的成熟期,为就业做好准备。(作者单位: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小红,王成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调查分析[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6:13-15

[2]陶广华,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J].价格月刊,2005,(12):22-23

[3]谢雨荣.现代物流发展新趋势[J].中外物流,2007,(4):47-49

作者:黄纯文

上一篇:企业避税盈余管理论文下一篇:商业银行经济增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