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供血信息管理论文

2022-04-18

采供血信息管理论文 篇1:

“云灾备”在采供血信息系统的应用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发展与应用,我国的采供血信息系统对于计算机的依赖性逐渐加大。但是这种系统对于计算机的利用还是不够充分,将近70%的采供血信息化的能力还没有被利用,因此分析如何改善采供血机构的信息系统对于信息化各项功能的利用就显得尤其重要。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云灾备”技术,它已经能够很好地实现网络中心和“云服务”之间更好地相互连接,从而大大提高了信息化各项功能的利用率,因此可以减少成为本。所以,本文将根据“云灾备”技术针对采供血数据信息系统的特点来分析。

关键词:“云灾备”;采供血信息系统;应用

前言

由于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现代化采供血信息系统的模式相对比较落后了,并且这个系统所建立起来的成本可以说是非常高,维护的困难程度也会逐渐增加。随着与“云灾备”及其他网络宽带等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它们彻底地改变了采供血机构的信息管理和网络结构。而且在采供血信息系统中如果能够利用“云灾备”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采供血管理机构的服务能力,同时还可以提升该系统的数据计算能力,从而有效地保障采供血管理机构的服务。

1、采供血信息系统灾备需求分析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智能化的自动管理系统将会让采供血系统变得更为完善。采供血信息灾备系统主要是负责维持和保护大量数据的安全,实现一套规范化的体系和管理模型,为其提供重要的技术基础和支撑。采供血信息系统实现了采供血专用网络信息传送及调度采供血专用网络,并与国际性的因特网有效衔接,促进了采供血专用网络信息灾备系统的基础建设及其运维。

2、“云灾备”的优势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类资源也逐渐开始朝着个性化、定制化、共享等方向进行。在互联网络发达的今天,信息资源的环境日益复杂,我们想要快捷地找到我们自身所想要的服务或者是资源,就必须要不断地更新和提高软、硬件条件。目前许多网络服务的模式都会对于新加入的业务产生一定程度的约束,这样也导致了服务无法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关于计算机操作系统里面的各种电脑结构,大部分还是隶属于单一机器人时代的设计与构造。在现代的市场竞争中,是由摩尔定律决定一个硬件行业的发展,你只有自己拥有一个更巨大的操作系统、更迅捷的CPU,这样你的整个内存行业和硬盘都会在市场上得到持续性的升级。灾备具有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能够改善和提高使用者单机实现性能改善的服务效率。用户不需要将单机的性能提高或者是升级至很高程度,而且使用者只要在系统中拥有一个输入、输出及其显示装置,就已经可以享受到相应的服务。

3、“云灾备”在采供血信息系统灾备中应用场景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盐城市中心血站将搭建一套“云灾备”实时同步系统,提供一个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的信息服务系统平台,因此整个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可靠地运行直接关系到单位的业务生产和未来的发展,具备快捷方便的数据备份、灾难恢复、数据恢复和应用恢复功能是现今系统网络管理的重要目标。

根据盐城市中心血站运行环境制定“云灾备”实施方案,目前站内灾备机房两台服务器及磁盘阵列已到了报废年限,需要进行更新换代,本次采用的云服务器是位于政务网区域的华为云虚拟机服务器,分别为一台应用服务器和一台数据库服务器。

华为云服务器配置

数据库服务器:盐城市中心血站备份系统-0002

应用服务器:盐城市中心血站备份系统-0001

“云灾备”设备在我国采供血灾备信息系统的主要灾备分析应用中,主要功能是用于负责分析检查我国采供血信息系统向各个主要灾备服务点的相关灾备应用数据信息是否准确[1]。“云灾备”设备数据资源验证管理系统平台通过全面优化管理基于采供血数据信息管理系统验证分布式工作地点和“云灾备”管理中心的所有设备,并且充分利用基于云计算灾备数据资源验证管理系统平台的基于采供血资源数据信息验证系统解决实施方案,进行基于采供血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云灾备”资源验证。云灾后预备验证自动化实现灾备数据验证不但大大缩短了系统自动化灾备验证的工作周期,同时也有效节约了为大数据灾备验证处理网络所省下的成本,提高了对系统中的灾备验证自动化和大数据灾备验证的实际处理工作效率。图1所示为移动云计算平台的安全验证工作流程。

而基于“云灾备”资源管理平台的数据验证模型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对资源的申请、分配、验证、回收等管理和运维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其工作效率,還有效地提升了灾备中心的信息化和数据验证水平。流程实际操作案例分析摘要:

(1)申请:“云灾备”资源管理平台主要负责对用户所需要提交的数据在网络上进行申请和审核要求,并且是否能够通过申请和审批的流程,审核和审批具有CPUIT支撑。

(2)分配:分配过程是“云灾备”灾备中心工作步骤最多的,不仅需要合理地分配网络资源和主机的资源,还有助于为用户提供足够的存储空间,以便于存储更多的数据信息;并且配置一个网络安全的访问连接SAN网络,防止不合理的访问;接下来是安装一个操作系统和搭建一个数据库,输入验证后将所有的数据都分配好[2]。

(3)验证:“云灾备”资源管理平台是通过虚拟化技术,把其中所有的现有资源都提供到各个地方公司中同时进行使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云灾备”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还极大地改善了验证人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自动安装验证回收:对某公司已经安装使用过系统验证的网络虚拟化系统软件内容进行自动安装验证回收,并在虚拟环境中软件进行自动完成数据库的自动储备和保存,保留已经进行安装的软件内容,并允许用户释放现在已经安装使用过的虚拟软件[3]。而且支持网络节省在未来无法进行软件验证的实际情况下,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通过网络继续运行使用所需要保存良好的软件验证保护环境,节约了对验证环境保护进行前期部署的大量时间。

4、“云灾备”在采供血系统中的应用

4.1分析“云灾备”在采供血系统的应用

目前我国与其他地区相关的采供血信息系统大部分所使用的都是一种传统的服务模式,这种新型的模式不但需要巨额的投入,而且对于该系统进行升级来说是非常困难[4]。另外,将采供血的信息系统和移动互联网进行结合,这样在服务器和存放的资源之间便能够可以直接实现数据库的跨区域中心服务,异地的资源则是能够直接实现分布式的共享,随意调动,而且在大规模的数据库中心对于资源利用率也是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采供血时所对应的业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靠性和技术上的灵活性,这样也就是能够为我们减少许多成本投入。采用了供血资源的信息系统,那么我们就需要在这里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任务,这里我们可以选择采取租用"“云灾备”中心"的方法,进行超级“云灾备”服务,从而大大减少了采购超级云设备的费用。另外还有一些采供血的信息系统要想很好地适应这个新的大数据时代,就必须尽快地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和计算中心,如果仅仅依赖为各地采供血部门所提供的各种相应计算和数据中心,可行性就有很大程度上的降低。

4.2实现采供血业务信息化管理

在我国的中心血站(血液中心)、输血科、医院等大型的工作站要求能够实现电脑和网络化管理,但是目前许多的采供血系统均为普通人所使用的局域网,这样就无法真正实现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想要更好地提高对采供血系统的信息化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重点。

4.2.1关于血站管理软件的设计

血液管理软件建设目的是实现与国家平台、省、市平台数据信息数据关联性;按国家、省、平各级部门要求上报相关信息;市级医院与血站互联互通,实现江苏省内信息及时有效性,实现全省献血者及亲属省用血直接减免;同时,血液管理软件信息建设,遵循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要求;PC机应相关配置应遵循市场标配产品(如:处理器I5,内存4~8G,硬盘500左右,操作系统win7及以上系统;)网络环境应满足信息系统运行使用的网络要求;后台环境基于网络情况,可以启动离线模式,确保采供血系统业务正常使用。

4.2.2建立医院输血科系统

该网站中主要是建立血站建设、用血、相关法律法规、输血科研、输血论坛等功能模块,这样可以为血站相关人员提供一个可以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同时也能让输血科和其他临床科室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临床输血的情况。

4.2.3输血信息系统功能的建立

首先,将接收的血制品相关数据入库,而输血科可以通过网络向血站进行登记预约订血,然后接收到血站回复的结果。之后血站会将血液相关数据通过互联网传递给输血科系统中,输血科将会对这些血制品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并存入数据库。

4.2.4输血科的远程访问系统

血站系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获得各个输血科的库存及使用数据,然后针对性地分析出各个输血科所有的信息,这样就更加方便地进行采供血工作计划,及时地采取各种血液搜集控制措施,从而有效地保證了血液的及时供应,提高了血站的供血和服务工作效率。

5、结语

综上所述,“云灾备”在对采供血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建立中还只是处于初期和后期的发展阶段,想要更好地实现这一系统的研究和建立,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培养、“云灾备”相关技术和标准的研究与制定等。同时还要充分地结合各个采供血部门的工作情况,利用“云灾备”技术来进行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邹彬彬,谢毓滨,旷开其,阳智芬,曹丽群.CPU医疗机构输血相关信息系统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CPU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21,18(03):382-386.

[2]原毅.CPU探究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在采供血行业的应用[J].CPU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1,(03):121-123.

[3]杨乐东.CPUOracleCPURAC集群在采供血信息系统数据容灾中的应用[J].CPU信息系统工程,2020,(07):32-33.

[4]彭荣荣.CPUW市采供血信息系统的管理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20.

[5]王黎,范亚欣,梁晓华.CPU大连市血液中心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建立与实施[J].CPU中国输血杂志,2020,33(05):435-438.

[6]李跃林.CPU试论VPN技术在智慧血站建设中的应用[J].CPU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38(03):65+67.

[7]杜鹏.CPU血站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研究[J].CPU信息记录材料,2020,21(03):171-172.

作者:季节

采供血信息管理论文 篇2:

浅读采供血档案信息应用

采供血工作是为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每天进行着献血招募、采集、制备、检验、供血等重复性工作,要产生大量的工作记录,而这些记录按照法规要求,需保存十年以上,所以档案管理工作对于采供血机构至关重要,不仅是为了证实工作的真实性、为法律纠纷提供证据,同时还能为采供血政策制定、无偿献血招募、血站采供血流程优化、检验策略制定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采供血档案信息的管理与利用,推动采供血事业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自1996年,我省逐步实现了采供血机构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血液质量管理和输血安全方面成绩显著。

1.采供血档案管理的复杂性及多样性

采供血档案主要是采供血各个过程、各个环节的工作记录,记录量大、面宽、种类繁多,包括献血者个人资料记录,献血者健康征询、体检记录,采血情况记录,血液初检、复检记录,血液成分分离制备记录,血液入库、发放记录,血液保存记录,血液制品质控抽检记录,采供血工作环境消毒记录,采供血工作环境工艺卫生质控抽检记录,储血冰箱、离心机等重点设备质控监测记录,采血袋等次性医疗用品及试剂等的生产厂家资质证明材料及质量检测记录,报废血、医疗废物的处理记录等记录。随着无偿献血的深入,临床用血量的增多,采集人数会不断上升,采供血档案数量会随着采供血工作要求的提高而越来越多,越来越细。

2.采供血档案信息的应用

2.1作为法律证据 尽管血站采取灵敏度高的试剂、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开展血液检测,有的还开展了核酸检测,但由于血液检测存在“窗口期”的问题,存在除国家规定检测项目之外的其它经血传播病毒,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依然存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法律法规日臻健全,人们法律及维权意识日渐增强,因输血造成的纠纷日益增多。输血纠纷不同于一般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为举证责任倒置的方式,对血站的权益有重大影响,若血站不能充分提供自己无过错的证据,将承担败诉后果。采供血记录是在采供血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是业务工作各个过程、各个环节的真实原始记载,既反映献血者的个人情况及其所献血液的全部信息,可从来源追溯到去向,又提供每袋血液的经检测证实为安全及保存、制备过程符合相关质量要求的证明。所以,采供血业务工作记录作为证据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毋庸置疑。

2.2 为采供血工作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采供血记录详细记录了每一袋血从相应的献血者开始到发往医院的整个过程,且每一条记录既有相同点,又存在着差异。科学合理利用采供血档案信息,为采供血工作提供帮助是至关重要的。

2.2.1采供血业务档案记载了献血者个人详细信息,比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等,对于献血人群按以上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根据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制定和开展相应的宣传招募活动,为保障血源充足提供指导。

2.2.2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四大血液安全战略之一是从低危献血者中采集安全的血液,多次、固定献血者由于对献血知识和规定比较了解,同时每次献血都要对其进行一次血液检测,这些人相对比较安全,被视为低危献血者。通过对多次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记录的统计、比对、分析,可以看出国家规定的经血传播病毒(乙肝、丙肝、梅毒、艾滋)有明显差异,这些检验数据结果,可以帮助采供血机构科学制定检验策略,减少检测成本。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检测数据结果,对重点人群加强血液筛查,保证血液安全。

2.2.3公民无偿献血后可以血费报销政策,献血者献血后可能马上也可能几年后才用血,所以对献血者献血信息进行及时归档和保存,才能在血费报销时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更好地提供报销服务,以鼓励和调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无偿献血。

3.采供血档案信息管理要求

3.1提高员工对采供血档案信息重要性的认识。血站的记录要作为证据,必须具有真实性、原始性、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所以必须加强对员工教育,提高个对工作记录重视程度,提高规范记录和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记录敷衍简单,随意涂改和漏填漏记,甚至于或者提前记录,或者事后补记等现象。

3.2重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提高记录信息利用数量和效率,采供血档案应实行计算机管理系统,将纸质记录与电子记录并行,同时要实现血站之间和医院之间联网,提高采供血档案信息数据的管理、汇总、统计、分析与利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自1996年,我省逐步实现了采供血机构信息化管理,2005年实现了全省采供血信息联网,实现数据共享,2012年实现全省异地报销血费,2014年12月开展石家庄市血费出院即报工作,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血液质量管理和输血安全方面成绩显著。

3.3 建立归档管理制度和体系 各血站应制定相应制度和规定,建立记录书写规范,建立记录质量检查标准,建立自查、互查、质控抽查制度,将记录的质量管理纳入工作业绩和质量的评价体系,保证记录真实、及时、准确、完整。同时,要在进行采供血业务工作质控监督的同时,加强记录形成的过程控制。同时对电子记录的录入、更改、保存、备份等工作要进行严格规定和实施检查监督,保证信息准确、安全。

(作者单位:河北省血液中心)

作者:鄂春慧

采供血信息管理论文 篇3:

PDA技术在采血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为了进一步提高采供血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根据业务管理系统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了升级改造,以PDA作为移动操作终端,采用条形码和无线网络技术,设计了无线PDA采血管理系统。文章从PDA技术在采血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对PDA技术在采供血管理中的意义、应用、优势以及存在的困难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PDA技术 采血管理 应用

PDA手持终端作为一个高科技产品,为采血信息跟踪、查询等提供了便捷,现已在全国采供血系统中广泛应用。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于2103年6月实现PDA手持终端系统与采供血管理信息系统并网上线运行,实现同步运作。PDA系统除了具有扫描信息同步上传的功能外,还具有构建实时采血与核对系统,实现对实时采血信息与核查等项目的全面管理,为信息管理提供了真实的依据,使血液管理水平跨上了新台阶。

一、无线PDA应用系统技术简介

1.PDA技术。所谓PDA其实就是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缩写,意思是“个人数字助理”。这种手持设备集中了计算、电话、传真和网络等多种功能。常见的工业级PDA主要有条码扫描器、RFID读写器、POS机等。在强大软件的支持下,PDA易于二次开发的优势,使其具有无限扩展的功能和百变的适用性,其预留的软硬件接口很容易与第三方软硬件进行数据的接口。比如,PDA通过二次开发,可以方便地实现血液中心管理信息系统(BMIS)的接口,同时其条码扫描功能也可以方便地实现献血信息的读取、查询、核对等操作。

2.条形码技术。与血液相关的条码有:献血标识码、血型码、产品码、有效期码等。为便于信息管理,献血者前来献血时,为其分配一个条码叫做献血码(也就是献血标识码),通过这个条码扫描,可以高效快捷地管理整个采供血过程。献血码由1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前面五位是区位码,中间两位是年份,后面八位用于血液采集的累积。编码标准采用国际输血协会的血液编码ISBT-128码。

3.数据交换技术。PDA数据交换环境支持分为有线和无线。在有线环境下,PDA系统与内网PC相连,进入内网访问服务器。2014年,我们安装了APN两条专线(3G),通过VPN设置权限,组建成无线局域网。在无线环境下,与3G、VPN技术结合,通过无线网络,进入内网访问服务器。无论在有线环境下或无线环境下,都进行一些数据的录入、读取和传送,与血液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当然,在无网络环境支持下,有相对的离线应急措施和方案。

4.系统总体设计。基于PDA的采血管理系统选择采用C/S模式,主要原因:采用C/S体系结构,能提高系统安全性和运行的效率,系统的维护相对比较方便,安全性更高。由于C/S结构采用的是点对点的结构模式,并采用安全性比较好的局域网网络协议。并且C/S体系结构能提供用户权限的多层次检查,不同用户操作不同信息,使系统的信息安全得到比较好的控制。

二、PDA在采血管理工作中的意义

1.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对规范中各要素实现全面覆盖和体现。建立满足“一法两规”要求的业务和管理模式,构建实时采血与核对系统,实现对实时采血与核对等项目的全面管理,并建立有效的持续改进机制。

2.有效推进卫生信息化系统的全面融合,充分实现与采供血机构、医疗机构、行政管理机构信息化的融通和共享,从而更有效地对献血者、采供血机构、受血者的监控和管理,提高临床血液的安全系数。

3.实时核查献血者状态并快速登记功能,使血液和标本信息实现完整的控制,全面质量管理得以实现,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为领导实时了解采血的各种信息,提高对各项工作的决策力度提供帮助。

4.设计的报表符合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要求,建立实时采血核对项目的指标管理体系和BI分析系统,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整理,来识别需求和可以实施的改进,以提高血站的服务质量。

三、PDA技术在采血管理中的应用

在采血中,我们利用PAD技术通过专线网络,将采血信息上传到中心内血液数据服务器,实现了采血实时登记管理。采血管理过程分为初筛、血液采集、成分制备、入库、统计查询等。

1.初筛登记。首先通过PDA扫入预登码,登记献血者的初筛结果。若某献血者初筛通过,扫入预登码、血型码和献血码即完成登记。若初筛不通过,扫入预登码和淘汰码即完成登记。如果对已登记的信息进行修改,扫入献血码进行修改或删除即可。

2.采血登记。采血核查结果合格,采血完成后,在PDA上进行采血登记。能够实时核查和登记如下信息:血袋类型、采血开始时间、采血结束时间、采血量、采血情况、耗材批号、其他信息、血袋问题、采血反应、是否足量、操作者等信息,实时产生血液和标本信息,完善血液和标本信息管理流程。同时具备严谨的条码核对功能,从源头上避免交叉贴签或错误贴签,过程中进行环节质量控制。

3.血液成分制备。采集的血液通过PDA扫描接收到血液分离制备系统。确定分离方案后,逐袋登记分离后的制备信息,根据需求进行分离、转化、合成、分袋管理、血液发出和临时库存管理等操作,实现了血液从领用、制备、临时存储、到入库的全面管理,实现了血液中制备过程中和物料、设备、人员的有机关联。

4.血液成分入库。血液成分经过分离后,通过PDA直接扫入血液的献血码入供血库进行标签的打印、血液的包装。待检验结果发布后,进行血液产品的放行、发放等。

5.标识和可追溯。通过PDA扫描,实现采供血标识设计、标签设计、血液追溯等的全面管理,提供了采供血业务和相关的人、机、料、法、环、信、测的多级追溯功能。

6.查询统计应用。PDA查询系统功能主要分为登记查询、采血查询、制备查询。通过扫描献血者的献血码来完成,实现血站科室报表、综合报表、数据关系设置、授权计算和查询管理。

四、PDA应用的优势 (下转第261页)(上接第259页)

1.从献血者登记、初筛、采血到成分分离等环节,均实现了无纸化管理,减少了各类手工单据,解决了手工核对信息时错误的发生。

2.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的产生。各环节通过PDA扫描献血者身份、体检表、检验标本、血液信息一一关联核对献血信息进行确认,避免手工录入和交接环节的失误,减少了工作量,降低出错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血液质量。

3.实现了采血管理的全程控制。通过扫描体检表、血袋条码、试管条码、留样条码,避免贴错标签,不仅方便快捷,而且省时省力,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实现了献血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实时通信功能,为管理者和操作人员提供了灵活及时的查询方式、可靠的统计数据和准确的报表分析。

五、PDA在采血管理使用中的不足

现在PDA在采血管理中已大量使用,为工作带来较比以往更大的便利,发挥了更大的优势,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技术与应用脱节,业务人员在操作中存在不熟练的现象。工作中,由于业务人员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年龄大的人员还远远跟不上PDA这种新的现代化技术设备的操作要求,多次培训后操作仍不熟练,容易出错,有时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

2.PDA运维保管难。由于采血车流动性比较大,PDA又是电子产品,经常要对它进行充电、杀毒、更新。一旦出现系统问题,维修十分麻烦。

结束语

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离不开PDA等先进技术的支持。血液安全是从血管(献血者)到血管(受血者)整个过程的安全。PDA技术可以说从献血者登记、初筛、采血、血液制备等进行识别和控制,通过PDA技术的应用,能对整个采血过程各环节条码进行一致性核对与管理,并提供差错报警功能,确保血袋、留样、标本试管、体检表、献血证上的条码一致,实现对采血全过程和成分制备的管理控制,提高了采血效率,保障了血液安全。

参考文献:

[1] 曹珲.基于PDA信息管理系统的构件设计方法与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9

[2] 李德辉.PDA在部队仓储管理中应用的价值.中国市场,2013

[3] 朱月伟.家庭医生在居民健康管理中PDA技术应用研究.健康管理,2012

[4] 周健萍.统计工作在血站管理中的作用.东方企业文化,2013

(作者单位: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 河南郑州 450012)

(责编:若佳)

作者:司丽萍

上一篇:卖萌式网络营销论文下一篇:科学的统一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