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内涵分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灵活地设置专业与制定动态的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职业教育内涵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职业教育内涵分析论文 篇1: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与对策分析

[摘 要] 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等职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旧的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体质机制老化,形式主义严重,缺乏内涵的深化,在这样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对高等职业教育作出改变,需要对以往提出的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进行更深一步的实践,通过对以往实践的总结可以得知,这个内涵式发展的内涵主要有:确立人才培养标准、创新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评估。需要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完善当今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更加明确其教学目标,坚持走改革路线,走发展内涵、革新机制和教育终身的路线,争取早日满足当代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迫切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稳定、健康、持续地发展。

[关 键 词]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路径与对策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发展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成长迅速,行情火爆,并且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它逐渐进化为栽培高技能、高素质的社会实用型人才的摇篮。但如今它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职业教育方向不明确,教学机构不专业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建立不够专业化,比如,由一般的本科学院建立设置二级职业教育学院,由普通的职业教育学院改造,由中等职业学院升级。而在这样的发展变革中,许多高职教育学院都没做到正确掌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质,依然采用普通学院的教学理念和路线,人才培养方案不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与实践相脱离。

(二)社会认知不够

在“读书至上”思想的影响下,社会显然将各类职业进行了阶层分化,社会普遍追逐成为“白领”一员,而普遍看轻工人一职,相应的专门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员的高职教育也被忽视。

(三)缺乏专业、优质的教师资源

良好的教师资源缺乏,不能满足高职人才的培养条件;校企合作不够紧密,师生缺少到企业实习的机会;现行的教师职称晋升资格偏向于学历以及学术水平,而不重视实际操作能力,阻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二、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

高职教育的内涵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职业素质三大要点,其总体要呈现出“高”与“职”这两点特征。高职教育系统在根据人才培养类型作分类的同时,其本身具备层次性。所以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主要是指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實现在生产现场进行教学,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真实的体验,提高他们的适应性和学习效率,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教学,实现了学院与企业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了对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另外,校企结合起来进行深度教学,更有利于让学员接触、了解社会各企业的文化理念、管理模式、工艺技术等实质性的知识,有效地深化了高职教育内涵发展。

当前情况下,影响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另一原因是相关职业单位和政府的参与少,我们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进一步调整高职教育有关的规定,增强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促成学校、企业、政府三者的结合,以保证其持续发展。

三、高职教育体制变革分析及相关对策

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体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会严重影响其内涵发展。为此,有几点需要做到。

(一)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加强政企与学院的合作

高职学院、企业单位、政府三者关系密切,密不可分。首先需要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规整和调剂三方关系,提高相关条例的强制性、可行性和真实性,明确指出政府、企业以及学校三者的权利与义务,还有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如,变革旧的“双师型”教师职称评估标准。同时,要坚持变革以往沿用的考试招生机制以及教师培训机制。尤其是对教师培训方面,要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如增设鼓励、惩罚机制,加强监管督促工作,增加培训机会,引聘优秀的专业人员,提升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保障经费投入,保证财力支持

政府需要依据教育成本以及区域间教学经费的差异来确定经费的分配和下发,合理协调各教育机构所占的比重,努力构建公平的教育财政支出体系,渐渐减少财政支出在高职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间的差距,比如,让职院师生享受与本科学院同等的费用补贴和收费标准等。

(三)其内涵发展的评估分析

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一个事物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对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来说也是如此。而高职学院现有的评价有政府定期评价、专项评价、社会其他主体的评价等,但实际上,与高职学院关系紧密的社会企业和院内师生的评价也是具有很大参考价值的,他们的评价可以让学校深入了解教师工作效率和态度、教学考核的作用以及学员的学习质量和态度,最终得出具有高信度和高参考度的评估结果。

四、小结

随着社会的需求,高职教育不仅一步步扩大了规模,还愈发强调人才培养的内涵开发,但由于受社会思想等的限制,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还需要加大投入与支持,需要社会各界协力,不断完善其教学体制,早日实现真正的内涵式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J].教育发展研究,2003(1).

[2]刘晓欢,刘骋.论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与质量评价[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9).

作者:晋军

职业教育内涵分析论文 篇2: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分析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 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 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灵活地设置专业与制定动态 的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 想,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 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 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 的重大发展[1]。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已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截至2005年底,我国共有高校1792所,其中高等职业院校1091所。从布局上看 ,与地方 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高等职业教育格局基本形成;从规模上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中国 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 管理第一 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用[3]。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全面概括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及 任务要求 ,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理论的系统化阐述,是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原则、方法 与思路等方面的理性概括,其内涵相当丰富。其基本内容如下:以学生为本,加强师资队 伍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灵活地设置专业与制订动态的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和谐发展;坚持 可持续发展。

一、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就 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尽最大可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既要重视 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 教育的终极目标,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本身而言,就是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价 值,注重塑造学生独立完善的人格与个性,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主体精神的人。究其原因, 一方面,教育的对象是具体的、活生生的及拥有多元智慧的人,因此,应该使学生受到作 为 人应该受到的尊重和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以平等、宽容、体谅和慈爱之心对待学 生。另一方面, 教育的本意是它赋予人的价值,并且不断地提高这种价值,使得受过教育的人的生命更具有 意义,更能为其他人和社会所接纳、所需要、所尊重,因此,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做 人的尊严感,只有这样,才有助于造就学生健全的人格。

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培养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但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师资 队伍的专业知识老化,实践能力较差,难以承担大批量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任务。 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走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是师资培训的一个重要渠道,要让教师了解企业、了解市场、了解产品并参与 生产,全面培养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合格的教育者,才能培 养出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另一个有效渠道是要充分吸纳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 为学 校的专职或兼职教师,或者聘请企业高水平人员来校授课,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

二、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灵活地设置专业与制订动态的人 才培养方案

众所周知,就业问题一直影响着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从目前我国人才需求结构 上看,实用技能型人才存在大量缺口,这已成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力量。因此,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中心,把培养目标定位于为社会培养市场急需的 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一切教学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与 企业需要为准则,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与地方、与行业间的密切联系。为实现这一点,当前最 重要的是要解决学科专业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的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社会需求 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加大专业整合力度,培养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这 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为此,笔者认为要从下述两方面着手:

1.高等职 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以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同时还要适应企业 生产方式的要求。学校应把社会对于毕业生的认可程度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作为办 学的重要 指标,通过校企联合,聘请企业或生产一线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的成员,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座谈会”,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对人才的能力及知识 结构的要求来确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校企共同完成专业的设置。

2.制订动态可调、弹性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的制订要强调企业的 参与和体现“生产一线”的应用,整体教学计划应富有弹性和适应性。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 点构建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专业口径宽和岗位领域宽的专业,应采用“大专业、模块化、弹性 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整合各知识与能力模块,调整专业培养方 向。

三、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和谐发展

和谐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集中 体现。它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的选择,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实践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 与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教育体系的和谐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做到和谐发展,笔者 认为,要协调好以下三对关系:

1.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目前普通高等教育的发 展极其迅猛,这自然导致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制约,况且高等职业教育的根基比较脆 弱,未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在目前普通高等院校扩招的情况下,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因 此,应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行教育合理分流,最大程度地满 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求学愿望,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层次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

2.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的关系

诚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更多的青年提供了上学的机会,进一步体现了公民接受 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这是其有利的一面。但目前这种平等权利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其最根本 原因是政府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而高等职业院校的学费却相当于当地普通高 校学费的1.5~3倍[4]。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入学,剥夺了部分公 民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平等权。对此,笔者建议政府应提高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比例,因为相对 于普通高等教育来说,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更高的教育成本,理应得到政府更多的经费支持。

3.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前的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给大学生提供了必要 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储备,为大学生奠定了一个较为坚实的从业基础,基 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看,其达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即促成个体的全面与和谐发 展。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为社会上的一些未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员或失业人员提供了再教 育与培训的业务,其教育内涵已经从社会发展的外在需要转化为个人发展的内在需求,成为 从业个体的自觉行为。从职业生涯开发要求来看,个人的职业生涯阶段是个人整个生命周期 的黄金阶段,每个人都可能在一生中有多次职业选择的机会,也可能为自己创造多次提升职 能的机会,而高等职业教育又为每个人更好地实现个人职业的转换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种意义上说,高等职业教育坚持和谐发展不仅要重视其内涵的建设,而且也必然要挖掘 并发展其外延。

四、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要求高等 职业教育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其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 律,努力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协调,以保持自身全面、持续与稳定的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做到发展的全面性。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的客观规律,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的地域布局、专业结构与地方 经济间的全面协调发展,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间的全面协调发展,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间的 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保持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其次,要处理好规模与特色的关系。当前高等 职业教育发展中有一种倾向,似乎规模越大越好,许多院校盲目甚至无止境地扩大规模。规 模不等于特色,规模大不一定就好,规模一定要与教育资源相匹配,要与发展中的各种相关 因素诸如管理上的承受能力、经济上的承受能力以及教育质量的承受度等相协调。一所高等 职业院校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要注重资金的积累,要保持长期的相对稳定,预留发展的空 间,保持其发展的后劲,重点应在办学特色上做文章。第三,要特别重视办学经验的积累, 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经验,始终保持一种创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姜迎春,张亮.“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J].高校 理论战线,2006(3).

[2]熊琦.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刍议—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大学教育科学,2007(1).

[3]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 006-11-16.

[4]房俊东,李嘉,江宗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中山大学学 报论丛,2007,27(9).

〔责任编辑:闫长生〕

作者:姚合环

职业教育内涵分析论文 篇3:

关于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及走势分析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依赖越来越强。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特征更加明显,趋势更加模糊。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化 内涵 特征 趋势

1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教育现代化是现代经济、科技、生活方式的必然产物,它随着大工业革命的进程蹒跚而至,是一种推进教育从旧模式向新模式演变的历史过程。职业教育现代化则是以教育现代化的总目标为参照的,职业教育现代化适应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要求,适应了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以转变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为基础,以完善职业教育体制为根本,以现代化的教育内容及教育手段为中介,建立为国民经济发展培养大批合格的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现代职业教育体制,促使我国职业教育尽快地由传统的职业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转变。

2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众所周知,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概念、一个动态过程。所以教育现代化问题的实质就是教育的发展问题。因此,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突出的体现在时代性和先进性。包括超前的办学理念、适合市场需求的主干专业、灵活的办学机制和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先进的教育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德育工作系统化,其中德育工作系统化就是全员、全方位、全程、全面育人,这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3 发展走势

3.1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渗透

作为教育的两大类别,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不存在等级差异。因此,以人为本,着眼学生未来,普通教育应该引进职业教育成分,扩大其外延,丰富普通教育的内容,使之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反映代表现实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产业动态和主要成果。更好的为人和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做到在普通教育中有机地渗透职业教育的因素,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沟通和衔接;其次,是课程上的沟通和衔接,从职业的角度关注人的兴趣,重视人的全面素质发展。比如在初、高中阶段,要求学生选修职业教育课程,拓展学习领域。当然,学校也要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了解社会,正视现实;再次,是学制上的沟通和衔接,进一步做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过渡工作,合理地实施分流,使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既具有工作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又有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文化知识,形成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3.2 职业教育的高移

具体体现在由初等职业教育与培训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提高。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即不仅要有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还要求懂得相应的理论知识,以便更好的指导实践活动。职业教育的高移也势在必行:一方面,随着高新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等职业教育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另一方面,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还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同时,大力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3.3 职业教育终身化

数百年来,人们一般把人生分成两半,前一半用于教育,后一半用于劳动,这样的观念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中国早在1993年第一次正式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到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确立了终身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的法定地位。如今“只有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才能终身就业”已成为现代劳动力市场的一条不变的规律。现在社会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工作领域的迅速变化,就业的不稳定性,决定了一次性职业教育已远远无法满足一个终身就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但至今我国仍未构建一个完整的、能满足当代经济需求的终身教育体系。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仍是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终身教育在时间、空间上都体现了整体性,时间上“无时不在;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始终贯穿着教育与学习;空间上“无处不在”,它冲破传统学校正规教育的局限,强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各种教育体系都是人终身受教育和学习的机构和场所。为此,我国尝试着建立了各种与成人教育互相渗透、联系、合作的职业继续教育机构,使职业教育与人的整个职业发展过程相伴随,并被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之中。职业教育终身化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必将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4 职业教育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职业市场也呈现出国际化的变化趋势。其主要表现劳务市场、人才市场和移民的流动越来越具有国际性,呈现出空前的跨国竞争的新态势。国际劳务市场也对技能型人才提出旺盛需求,劳动力国际化流动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每年在国际劳务市场上境外就业的人员有6000多万人,而我国向国外市场输出的劳动力只有52万,占世界境外流动就业劳动力总量不足1%,而且,我国劳动力境外就业主要流向东南亚地区,向西方发达国家输出很少,这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转变认识,树立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观念,进一步转变固有观念,在教育贸易服务大格局中确定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位置。将职业教育办成在国内外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主动性和引领性的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基地,使职业教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这种国际化趋势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迫切要求职业教育加快对外开放,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国际接轨,面向国际市场。既要坚持“请进来”,又要坚持“走出去”,以政府间交流为基础,政府与民间并举,双边与多边兼行,国内与国外互动,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尽快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人才,拓宽就业的通道,扩大就业的机会,提高就业的竞争力,使我国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向世界各国输送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把我国变成真正的人才大国和强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作者:魏敏

上一篇:山区肉牛养殖技术论文下一篇:机电安装施工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