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金融企业文化论文

2022-04-20

摘要:本文首先对锦州民营企业文化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列出锦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最后结合锦州的实际情况总结提出几点锦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對策。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民营金融企业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民营金融企业文化论文 篇1:

试论新时期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摘要:金融企业文化滲透于金融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之中,是企业文化在金融业的特殊表现形式。国内外金融业的变革、发展实践证明。现代金融管理科学只能从不同侧面揭示金融企业运行的规律。而要全方位、深入阐明并有效推动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必须构建良好的金融企业文化。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金融企业文化;金融业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一个企业对文化管理模式的选择,往往决定着该企业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制约并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优秀的金融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一、金融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原则

1.金融企业文化的内涵

金融企业文化是金融企业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通过在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准则、创新能力的总和,是金融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凝聚人心实现自我价值、提升金融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

2.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道德培养与业务培训相结合。加强团队精神、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培训。

(2)坚持行为管理与目标激励相结合。将对员工的目标激励融入到内部管理制度中。

(3)坚持形象建设和制度建设相结合。

二、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1.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价值导向作用

对于金融企业而言,文化建设可以确定激励机制的基础,通过树立标杆,奖励绩优,明确企业所鼓励和提倡的行为,总结和提炼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传递金融企业倡导的价值导向,从而形成并沉淀巨大的无形资产。

2.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对金融改革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可以对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辐射与影响。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部门和个人理解、贯彻、落实和执行决策的能力。

3.金融企业文化具有规范员工思想与行为的约束作用

金融企业文化是管理制度的升华,使员工在观念上形成自我约束的行为标准,进而自觉地以企业规章制度来要求自己,实现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

三、当前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不够清晰且执行力欠缺

一直以来多数金融企业较为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很多金融企业视思想道德建设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是金融文化深层次的一种表现,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有的从金融产品创新角度出发,有的从诚信文化角度出发等,这些固然都非常重要,但是缺乏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而且贯彻执行很不到位,流于形式。重视金融企业经营,轻视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甚至认为员工培训和文体活动就是金融企业文化的全部。对塑造金融企业形象、强化职业道德建设等深层次的领域重视不够,没有把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与自身经营融为一体。

2.价值观念定位不适应经济形势

一些商业银行的价值观念明显不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比如业务服务对象的重心始终放在大中城市的大中企业上,反而忽略了经济改革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的民营及中小企业,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影响经济危机后的经济复苏进程。大量金融机构设在城市,在广大农村设置较少的金融机构网点,使农村客户面临着非常大的融资难题,使非正规民间金融大行其道。

3.道德规范问题较多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但是很多金融企业的内部人员存在利益驱动和官僚主义,一些内部人员违背职业道德,如国内曾经有一些银行擅自挪用资金进人股票二级市场,一些员工不遵守业务操作规范等。此外,信息披露不充分,例如商业银行对外信息披露的数据多以财务信息为主,缺少对自身经营状况、经营质量、经营效率和经营风险程度等的披露,尤其是表外业务风险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更是少之又少。

4.金融创新环境不理想

我国金融企业金融创新的主动性不够,创新意识不足,战略意图不明显,缺乏金融创新的系统性设计。这一方面是由于缺乏金融工程方面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没有认识到金融创新对金融企业的重要意义。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在各行各业均是如此。但是美国存在着与过度金融创新不相适应的金融监管,这就埋下了金融危机的隐患。中国的情况又是金融创新不够,创新的进程太慢,这就使得金融业务开展受到影响,大量资金云集到银行,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巨大压力。

四、金融危机前提下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1.金融企业要全方位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面对金融危机对各国众多商业银行造成的冲击,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全方位构建金融企业文化,对金融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重视员工思想道德建设甚至把它当做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这样的观点。要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及时根据宏观经济形势进行金融企业价值的重新准确定位,不断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要进行形象塑造,企业形象由多种因素构成,要从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方面进行。要从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全方位开展金融企业文化建设。

2.重新定位作为金融服务型企业的价值观念

金融企业要始终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以诚信立行,以服务取胜,因此,金融企业在品牌建设中,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员工在价值观上与市场接轨,树立“诚信为本,服务至上”的营销理念,自觉为客户服务,树立起符合市场要求的质量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标准。目前融资支持的重心应该适当向民营以及中小企业转移,给效益好的民营及中小企业注入急需的资金,支持它们发展,解决更多人就业,以便使中国经济更快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3.端正金融企业道德规范

金融企业道德规范建设要围绕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规范、行风作风等内容进行,弘扬新的金融队伍风尚。重心是围绕“至诚服务”和“以人为本”进行。对客户开展“至诚服务”,要把为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作为金融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金融员工行为管理的基本点,竭尽全力地为客户提供产品安全、业务高效、服务优质、办事便捷的金融服务。“以人为本”,是指金融企业在客户服务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否则很难实现自身经营管理的目标,也很难维护和壮大客户队伍,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具有核心竞争力了。

4.营造良好的适合发展创新业务的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环境

从外在的角度看,金融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整个社会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而这需要各级政府承担第一责任。包括: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营造先进的信用文化环境,完善相关法律;由财政出资为主组建担保机构;实行金融机构和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保持宽松适度的金融监管等。

从内在的角度看,金融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培育良好的职业文化环境。要鼓励适度金融创新,要大胆借鉴西方银行的技术和经验,必须努力使创新实践始终走在市场和客户的前面;要紧紧抓住创新关键,打造风险管理文化,再造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以管理创新带动技术、产品、服务、营销等方面的创新;要加快建立创新机制,大力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

作者:谷 雷

民营金融企业文化论文 篇2:

锦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摘 要:本文首先对锦州民营企业文化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列出锦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最后结合锦州的实际情况总结提出几点锦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對策。

关键词:锦州民营企业 企业文化 原则 对策

锦州民营企业文化是锦州民营企业组织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在锦州民营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的集合体系。优秀的民营企业文化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一、锦州民营企业文化现状

随着锦州民营企业的发展,锦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也取得一定的成果。部分民营企业文化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但是,纵观近几年锦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从中也能发现一些急需改进的方面。首先,部分民营企业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具体表现在,部分民营企业的领导认为没有必要建设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建设费时费力并且需要资金投入,所以完全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这主要体现在一些小型民营企业的领导层中;还有部分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够深入,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举办几次讲座,贴上一些标语,让员工进行几次学习,拍上一些照片,企业文化就形成了。另外,锦州的一些中小民营企业,由于企业员工流动性较高,文化素质低下,他们主要忙于生计,对企业文化基本上没有心理需求,并且也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相关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没有群众认知上的基础。其次,锦州一半以上的民营企业采取家族式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在企业初创期,可能因为权力集中并且政令统一,在一位优秀的企业家领导下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方式的弊端会逐渐显现,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的限制性,企业过于封闭等。因为这类企业的企业主家族对整个企业权力的过分集中,导致企业发展不够开放,不能够采用先进有效的企业管理方式,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也缺乏通盘考虑,部分家族式企业文化建设搞个人崇拜式教育,还有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相结合。再次,部分锦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以人为本。一部分民营企业没有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企业的主流价值观念——节约成本,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不顾及员工的感受和实际情况,例如变相超时加班、福利待遇低下、施加精神压力等。与此同时,少部分民营企业对待顾客和公众也没有人文关怀,一些小型民营企业为了获取暴利,会出现一些产品质量不过关或者欺骗顾客的现象。最后,锦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没有特色。大部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企业文化根本反映不出来企业的特点和优势,总是仿效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文化。

二、锦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原则

1.达到共识原则。锦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在整个企业达成共识,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大前提。一般来说,企业文化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企业家的个人意志和价值观,但是一定要注意企业员工的接受和支持问题。现实中企业规模越大,员工数量越多,个体的差异性就越大,并且受到员工教育程度、文化背景、职业习惯、所得利益等方面的影响,企业文化要达成共识也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企业一系列积极主动的工作来达成目标。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并且需要企业内部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负责。企业文化只有在企业内部达到共识,才能起到凝聚作用,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合力,进而发挥其应有的强大生命力。

2.畅通沟通渠道原则。从锦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可以反映出企业内部沟通不畅带来的危害:首先,在部分锦州民营企业文化建立过程中,民营企业家负责决策的制定,员工负责执行,并且有时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基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没有反馈到相关部门或者无法及时充分反馈到相关部门,导致相关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问题变质,使企业内部协调成本上升。企业倡导的主流文化不起作用。其次,长期沟通不畅的民营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到影响,企业内部小团体众多,并且企业内会滋生一些消极情绪,使得员工之间的关系紧张,企业文化无法落实。最后,企业领导层不了解员工的思想意识,无法引导其行为。沟通不畅,会使企业员工与企业的目标产生偏离,严重的会引发错误和损失。因此企业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畅通企业的沟通渠道,企业家要有双向沟通意识,鼓励企业内部的沟通交流,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基层员工为企业献计献策,建立企业内部信息沟通的平台,提高企业内部沟通效率。

3.注重创新原则。在锦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一定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创新原则。因为只有在创新中民营企业文化才能与时俱进,企业的文化才是先进的文化。只有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成为企业的发展动力,才能成为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无形资产。当然,民营企业文化的创新原则要体现在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和各个层次,只有在企业内部真正地培养出了创新的企业文化,以此为指导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纵观国内外知名企业文化的内容,无不反映创新这一原则,只有创新,企业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三、锦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1.建设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没有特色的民营企业文化就像一盘散沙,对企业来说不但不能起到推动作用反而会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锦州民营企业要结合本地、本行业的实际情况,确定本企业的优势和特色,经过不断的挖掘、提炼、转化、巩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行业特色的锦州民营企业文化。锦州民营企业家一定要认识到本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关键点是什么,那就是本企业独一无二的富有生命力和特色的企业文化。在定位本企业特色文化的过程中,有几点要注意:首先,一定要群策群力,发动群众尤其是本企业的资深员工和喜爱企业的忠诚顾客,借用他们的智慧,为建设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服务;其次,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企业高层领导者的支持和企业组织人力上的保证;最后,要结合锦州地方文化、企业产品特点、企业人员特点等确定企业的特色文化。

2.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锦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具体有两层含义,其一要以企业的员工为本,尊重员工,爱护员工,通过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员工成长、工作设计等方面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地激励,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员工以企业为家,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整个企业中树立知恩图报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最终实现企业组织与员工个人同步发展这个目标。其二,要以企业的外部员工——顾客为本,这就要求企业从可持续的角度出发,在企业的内部经营流程中要以对社会对顾客负责的文化为指导,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利用企业可用资源回报社会。这样有利于提升企业信誉度和在公众中的美誉度。

3.发挥企业家的示范作用,引导企业文化建设。在锦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他们从企业初创期到成熟期一直引领整个企业,对整体企业十分了解,所以锦州民营企业家一定要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起引导作用和示范作用。这就要求锦州民营企业家不断学习和成长,既要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和实际经验又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总结提炼。除此之外,企业家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高尚的道德观,用自身的言行去感染企业的员工,发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模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蒋联辉.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培育探索[J].企业导报.2012(9).

[2]陈林兴.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4).

作者:杜冰冰

民营金融企业文化论文 篇3: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软实力的缺失及对策

[摘要]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却缺乏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因此,只有借助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打造跨越式发展的新优势。

[关键词]民营企业;文化;缺失;对策

[[[

The Flaw of Cultural Soft Strength in Priv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

Wang Ruping

(Fujian Electric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Quanzhou, Fujian 362000)

Key words: private-owned enterprise; culture; flaw; countermeasure

文化是企业生生不息的灵魂,是企业强劲的发展动力和保持常青之本。但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却缺乏强有力的文化支撑,这直接影响到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广大民营企业如何借助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打造跨越式发展的新优势,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现代企业的竞争,表面上看,是物质产品对于市场的竞争;深一层看,则是企业管理制度的竞争;说到底,又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较量,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正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一样,文化也是生产力,而且属于更深层次的生产力。科斯第一次把文化作为企业的经济资源。他认为,通过塑造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明确的价值趋向、高尚的道德境界,形成企业的工作群体,可以有效地降低边际成本。可以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两种力量——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这两力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在未来,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兴衰的一个关键性的要素。

虽说企业文化不是万能的,但是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得依靠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至少能给企业带来四个方面的现实利益:第一,从形象层来说,企业文化能规范、统一企业的外部形象,打造现代、科学的企业品牌;第二,从行为规范来说,企业文化能规范公司组织,让员工、企业行为统一、明确;第三,从管理制度来说,企业文化能形成高效、严谨的管理和制度规范;第四,从精神层来说,企业文化能让企业的全体员工产生一致的理念和精神信仰,明晰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

二、民营企业文化软实力缺失的主要表现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导致民营企业迅速消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民营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与设备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文化氛围,缺乏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一)缺乏内在性

许多民营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外表形象。因此,把文化建设定位在形象设计上,把形象建设仅仅看作是视觉上、外观上的东西,只重视表象建设,不重视企业文化内涵的发掘。如当前一些民营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形象策划混为一谈,请来咨询公司把企业从建筑、标识、用具、服饰、商品包装到企业的标记、口号、目标、宗旨、信条、典礼、仪式上上下下都设计了一番。此外,许多民营企业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体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只是企业文化的表现方式,而不是企业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核心价值。

(二)缺乏特色性

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传统不同,企业产生背景乃至企业领导与员工个性、素质不同,导致了企业文化的多样性。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显著特征,是企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虽然许多民营企业也提出了经营的理念、使命、价值观等,但都具有较强的模仿性,缺乏个性和特色:一是没有考虑企业的文化传统与风格;二是没有考虑所在行业的特点;三是没有考虑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四是没有考虑企业所处的文化环境。

(三)缺乏先进性

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个体经济发展而来,因此,其企业文化带有强烈的家族色彩,不能正确分辨与吸收我国的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多是消极、保守、封闭的文化形式。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是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运用。这种观点就是把传统文化直接用于管理企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代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理念,应该说这具有中国特色。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用传统文化来把握当代人的心理,来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来调整对员工的激励,这需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要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不能简单而为之。企业文化不是对社会文化的简单嫁接,而是用文化的氛围和价值去管理企业,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

(四)缺乏稳定性

企业文化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具有强大的相对稳定性。不会因日常经营环境的变化、制造技术的改变、某些员工的流动而激烈动荡。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尚处于无意识状态并且缺乏提炼与升华的能力。由于民营企业家的整体素质较低,企业文化往往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零碎而不稳定。许多民营企业在迅速成长、扩张的道路上,很容易改變自己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这里面存在一定的功利因素,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产品推销,希望立竿见影。企业文化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工程,不是短期就可以见效的,企业的文化定位更需要相对稳定,如果为了赶时髦而随时转换核心文化理念,企业最终只会像“流星”那样陨落。

(五)缺乏一致性

企业文化的一致性,是指企业决策层对整个企业的设计、构思所能传达到企业基层的深度和广度,也可以指企业文化的渗透性、管理思想在企业的传播程度。当前,虽然许多民营企业家对企业发展战略、公司愿景、产品战略等有很好的设想,但由于缺乏企业文化的传播体系和育人体系,不能清晰地传达到基层和员工,不能使员工自己对将来的设想与公司对将来的设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降低了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和有效性。

(六)缺乏战略性

许多“基业长青”的知名企业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化发展和价值观传播,他们都将文化建设作为自己企业战略的一部分。与此相比,中国民营企业在这方面就相差很远,许多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的战略地位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尚缺乏足够的认识。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强大功能、对企业文化创造的巨大价值、对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缺乏清醒的认识,因而没有真正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足够重要的地位上来,没有把其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抓紧抓好。

三、培育民营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对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民营企业文化软实力的缺失已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民营企业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文化软实力。

(一)提炼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富有内涵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可以分为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而决定企业文化之性质的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建设富有内涵的企业文化,最关键的就是提炼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提炼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时必须注意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每个民营企业的成长与发展都会经历许多风风雨雨,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积累并形成的理念和行为方式,就是企业文化最核心的部分,也最能适应企业的实际。此外,在企业核心价值观提炼和形成的过程中,必须让广大员工和管理者共同参与进来。只有能够被广大员工和管理者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才会有生命力。价值观必须体现企业的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而不是强行地在员工中推行企业所有者的价值观或少数高层的价值观。

(二)根据企业的发展实际,建设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就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形成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借鉴其他企业先进的理念,但千万不能照搬照抄,否则就会产生不好的效果。塑造企业文化要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因时而异,至少要考虑以下因素:行业特征、企业家特质、国内国际企业文化新潮、追求独特模式、长期形成等。企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需要不同的企业文化予以配合,这符合企业生命周期的需要。一般来说,民营企业文化发展通常经过四个阶段:自然文化阶段、企业家(家族)文化主导阶段、制度文化阶段和企业文化体系运作阶段。在确定了企业处于哪个文化阶段后,还要了解企业所属行业的文化特点。特别是企业的核心文化理念应该高度概括和提炼,富有个性或是有传统文化的积淀。

(三)把企业文化制度化,建设相对稳定的企业文化

要建立相对稳定的企业文化,关键是把企业文化制度化。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整个企业的运作。它应该体现在企业的整个运营过程中,在确立了适宜的文化战略后就应该将其物质化和制度化。制度化是指在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和管理体制的安排中体现企业的文化精神。例如,英特尔公司的团队化组织充分体现了该公司一种民主自由的文化氛围,而这一团队化的组织设计正是为了更好地培育员工的创新精神,建立企业的创新文化。企业的管理制度是最能控制企业文化的工具,员工和管理者都必须在管理制度的安排下行为。因此,通过管理制度可以很好地塑造员工行为,使其很好地与企业文化相配合。

(四)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建设先进、开放的企业文化

中国民营企业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先进的中国民营企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先进的中国民营企业文化应当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注重思想性和社会性、民族性和开放性、时代性和人民性、人本性和能本性、进取性和持续性、竞争性和和谐性的统一,走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

(五)建立企业文化传播和育人体系,建设富有渗透力的企业文化

当前,许多民营企业家难以将自己所追求的文化理念渗透到日常的企业运营中去。因此,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健全企业文化传播体系和育人体系是很重要的。健全的传播体系会让员工感觉到企业文化无处不在。企业文化传播体系借助宣传、研讨、交流以及内外媒体等手段广泛传播企业文化理念,不断强化全体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共识,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使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而建立企业的育人体系,就是强化员工的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创建学习型组织。以此来强化员工的自我培训与自我学习,鼓励员工参加内部与外部的培训、学习,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制度保障。

(六)把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相融合,建立战略导向型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是紧密联系的,因为发展取决于战略,战略重在思路,思路来源于文化。企业文化要配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为促进企业发展服务。这就必须建立战略导向型的企业文化。战略导向型的企业文化是以企业战略为基础,为企业战略服务,围绕企业战略的要求进行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等的建设。作为战略导向型的企业文化,战略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要求战略能够对企业文化起到指导和引导作用。同时,强调企业文化提升管理理念,通过核心理念与管理制度规范要求相结合,讲究实效型、战略型、管理型的文化应用,使企业文化对外能够有弹性地面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提升企业形象,对内凝聚公司全体员工,强有力地支持戰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鲍升华,陈向军.转型期民营企业文化探讨[J].理论月刊,2008,(12):130-132.

[2]刘海军,姜芳.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若干问题刍议[J].北方论丛,2007,(5):137-139.

[3]沈瑞山.论民营企业文化重构[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5,(11): 82-85.

[4]赵大士,张韶东.企业文化变革战略[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唐玉萍]

作者:王如平

上一篇:社会保险扩面对策论文下一篇:物价波动水利水电论文